地理区域与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 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 析如下图所示: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区域地理条件关系密切,下面以京津冀城市化为例,说明区
考点:本组题考查产业转移知识,具体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 响。 【名师点睛】本组题以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转移为背景材料,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 和影响,同时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及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第1小 题明确“家电组装工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结合图示信息,产业逐渐转向欠发 达地区转移,因此劳动力成本是转移的主要因素。第2小题有材料可知,越南劳动 力价格比中国具备了优势,但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中国,市场条件不如中国。该题关 键在于越南和中国的优势对比。第3小题,中国家电产业在丧失劳动力优势后,应 该加大科技,研发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增加市场的竞争力。该题考查中国 家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掌握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和迁移是解题的关键。 (2016课标卷II)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 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 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 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 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 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9~11题 。
人口
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快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迁移造成 农村“空巢家庭”出现,城市市中心人口膨胀
交通
城市化使交通运输方式发生变化
产业转移
城市化发展,吸引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资源调配
城市化发展,加剧水、能源等资源的消耗,实施资源跨区域调 配,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为城市化发展奠定工业基础,工业化、城 京津唐工业基地
意义 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调出区 的意义
环境意义 有利于环境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 社会经济 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
意义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
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 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二、产业转移
1.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
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②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
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③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模板构建】
1.资源调配的原因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资源多少
主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了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各环节,
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 经济效益。 【名师点睛】本组题以“庄园经济”为背景材料,考查现代农业向工业化经营模式转 变的条件及优势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解 决第一小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农业资源”及“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 志”认证”建设的现代茶庄园,说明庄园的建设首先要有市场认可的优势特色农业 资源,在此基础之上才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产业链,发展文化、旅游和其他 产业,形成现代茶园。第2小题从材料的“庄园经济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 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 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等关键词语中都可以分析出产品种 类增多,产业经营多元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大提高。无论第一小题还是第二 小题,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是最简单有效地解题方法。 (2016课标卷II)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下 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
市化协同发展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2016课标卷I)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
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
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
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4.B 由材料中“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的经营模式”,说明农业 资源为关键,某县在“获得“中国地理标志”标志认证的优质茶叶“的基础上建设了 现代茶庄园,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
3.C 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 好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相比佛山市,景德镇在资金和交通方面没
有优势,劳动力成本低是景德镇相对佛山一个优势,但不是主要优势,因为还有比
景德镇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所以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陶瓷产业基础好。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2.A 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佛山市的产
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原材料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企业竞争加剧不是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
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东线最先开工。
(4) 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在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基础上,考查其产生的影响,答题时要注意从起点、
沿线、终点三个角度,结合社会、环境、经济三方面影响进行分析。
①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
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
(2016课标卷II)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
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 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 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4~5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才能扩大规模,增加产业涟,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才能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高精尖的技术水平是可以促进茶园发展的
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
5.C 结合材料和问题,对比传统的茶
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突出优势是品牌一个(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产品价格更高,投入多,生产成本高。传统的茶园的产品
气候特征 资源分布
位于××气候区(背、迎 风坡),降水少(多);××
资源贫乏(丰富)
位于××发达(不发达)地
需求量大小;利用的合理
区,人口稠密(稀少),资
工农业、人口、浪费、污染
性
源需求量大(小);污染、
浪费严重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
域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京津冀城市化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分析:
与京津冀城市化的关系分析
自然
城市化发展需要土地、水源、原料等自然条件,城市化发展改
条件
变土地、气候、水文、植被等要素
环境
城市化发展,使地理环境发生变化,产生城市环境问题,如热 岛效应、“三废”污染
“三农”
城市化使农村景观、生活观念发生变化,城乡差距缩小;农村 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
8.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Biblioteka Baidu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6.B 该题主要考察产业转移的原因。家电组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转移是为了 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日资逐渐向经济水平较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地 区和国家转移扩散。
9.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10.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11.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 设备费用
11.B 材料表明,我国纺纱厂的区位选择经历了国内一越南、巴基斯坦一美国的变化,从 土述分析可知,由国内向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转移主要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而 美国劳动力成本远远高出我国,国内企业仍向美国转移,说明我国纺纱业已减少对 劳动力数量的依赖。 考点:产业转移的因素。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最近的实事为切入点,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原 因等知识点。“纺纱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事实知识的识记和灵活运用,以及材 料中“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美国的纺织行业工人工资由低到高依次为越南和巴 基斯坦、中国、美国”这一有用信息的准确获取是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之处。第1题 较为容易;而第2题考生可能容易在“美国农业发达,高度的专业化、机械化”的知识 基础上误选A选项,题干中“主要”两字很关键,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经
【知识精析】
微专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
【知识精析】 一、资源调配 1. 资源调跨区域调配思路分析 (1)思路分析 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分析(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线路选择(沿线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密度、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重要 意义(调入区、调出区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图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施工难度
高(低)
对环境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
影响
问题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 污染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对调入区 的意义
环境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 社会经济 源的短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
①观察线路图中一些明显弯曲的地方,探究其弯曲的原因。如西气东输线路图,线
路选择时,需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补充气源等社会经济
条件;有时图中显示一些重要自然保护区,为避免造成生态破坏,该处线路也会发
生弯曲。
②充分考虑工程难度、线路的造价、需求程度等决定某些线路开工的时间早晚,如
6.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7.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
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主要驱动因素:(1)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动力;(2)政策引导、 市场拓展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3)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 流速度和物流成本等。 2.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 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 ,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 分析如下:
2.资源调配线路图的判读方法 (1)结合位置判断线路及调配资源 根据区域图提供的经纬度、海陆轮廓等信息确定位置,由此分析区域内的资源种类 、资源消费状况,以此确定所调配资源的类型及线路。 (2)对比资源输入区和输出区,探究资源调配的原因
资源调配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资源供需矛盾。即 输出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较少,供大于求;输入区资源缺乏,需求量较大,供 不应求(可用下图表示)。如西气东输线路中的新疆和上海、南水北调线路中的丹江 口水库附近地区和华北地区。
4.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区域地理条件关系密切,下面以京津冀城市化为例,说明区
考点:本组题考查产业转移知识,具体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产业转移对中国的影 响。 【名师点睛】本组题以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转移为背景材料,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 和影响,同时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及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第1小 题明确“家电组装工厂”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结合图示信息,产业逐渐转向欠发 达地区转移,因此劳动力成本是转移的主要因素。第2小题有材料可知,越南劳动 力价格比中国具备了优势,但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中国,市场条件不如中国。该题关 键在于越南和中国的优势对比。第3小题,中国家电产业在丧失劳动力优势后,应 该加大科技,研发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增加市场的竞争力。该题考查中国 家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掌握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和迁移是解题的关键。 (2016课标卷II)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 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 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 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 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 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9~11题 。
人口
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快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迁移造成 农村“空巢家庭”出现,城市市中心人口膨胀
交通
城市化使交通运输方式发生变化
产业转移
城市化发展,吸引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
资源调配
城市化发展,加剧水、能源等资源的消耗,实施资源跨区域调 配,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
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为城市化发展奠定工业基础,工业化、城 京津唐工业基地
意义 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调出区 的意义
环境意义 有利于环境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 社会经济 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
意义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
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 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二、产业转移
1.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
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②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
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③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模板构建】
1.资源调配的原因
原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资源多少
主要以茶叶为主,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了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各环节,
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 经济效益。 【名师点睛】本组题以“庄园经济”为背景材料,考查现代农业向工业化经营模式转 变的条件及优势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解 决第一小题要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农业资源”及“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 志”认证”建设的现代茶庄园,说明庄园的建设首先要有市场认可的优势特色农业 资源,在此基础之上才可以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产业链,发展文化、旅游和其他 产业,形成现代茶园。第2小题从材料的“庄园经济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 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 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等关键词语中都可以分析出产品种 类增多,产业经营多元化,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大提高。无论第一小题还是第二 小题,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是最简单有效地解题方法。 (2016课标卷II)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下 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6~8题。
市化协同发展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2016课标卷I)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
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
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
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 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 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 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4.B 由材料中“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的经营模式”,说明农业 资源为关键,某县在“获得“中国地理标志”标志认证的优质茶叶“的基础上建设了 现代茶庄园,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
3.C 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 好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相比佛山市,景德镇在资金和交通方面没
有优势,劳动力成本低是景德镇相对佛山一个优势,但不是主要优势,因为还有比
景德镇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所以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陶瓷产业基础好。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2.A 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佛山市的产
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原材料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企业竞争加剧不是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
南水北调工程有三条线路,东线最先开工。
(4) 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
在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基础上,考查其产生的影响,答题时要注意从起点、
沿线、终点三个角度,结合社会、环境、经济三方面影响进行分析。
①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
收入,并且可扩大相关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
(2016课标卷II)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
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 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 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4~5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才能扩大规模,增加产业涟,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
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才能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而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高精尖的技术水平是可以促进茶园发展的
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
5.C 结合材料和问题,对比传统的茶
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突出优势是品牌一个(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产品更多,效益更高,产品价格更高,投入多,生产成本高。传统的茶园的产品
气候特征 资源分布
位于××气候区(背、迎 风坡),降水少(多);××
资源贫乏(丰富)
位于××发达(不发达)地
需求量大小;利用的合理
区,人口稠密(稀少),资
工农业、人口、浪费、污染
性
源需求量大(小);污染、
浪费严重
2.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关键词
答题思路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
域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因素的关系。京津冀城市化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分析:
与京津冀城市化的关系分析
自然
城市化发展需要土地、水源、原料等自然条件,城市化发展改
条件
变土地、气候、水文、植被等要素
环境
城市化发展,使地理环境发生变化,产生城市环境问题,如热 岛效应、“三废”污染
“三农”
城市化使农村景观、生活观念发生变化,城乡差距缩小;农村 为城市化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
8.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
A、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Biblioteka Baidu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6.B 该题主要考察产业转移的原因。家电组装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转移是为了 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日资逐渐向经济水平较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地 区和国家转移扩散。
9.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
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 离消费市场较近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10.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 市场需求
11.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 设备费用
11.B 材料表明,我国纺纱厂的区位选择经历了国内一越南、巴基斯坦一美国的变化,从 土述分析可知,由国内向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转移主要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而 美国劳动力成本远远高出我国,国内企业仍向美国转移,说明我国纺纱业已减少对 劳动力数量的依赖。 考点:产业转移的因素。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最近的实事为切入点,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原 因等知识点。“纺纱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一事实知识的识记和灵活运用,以及材 料中“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美国的纺织行业工人工资由低到高依次为越南和巴 基斯坦、中国、美国”这一有用信息的准确获取是解答该组试题的关键之处。第1题 较为容易;而第2题考生可能容易在“美国农业发达,高度的专业化、机械化”的知识 基础上误选A选项,题干中“主要”两字很关键,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经
【知识精析】
微专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
【知识精析】 一、资源调配 1. 资源调跨区域调配思路分析 (1)思路分析 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分析(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线路选择(沿线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密度、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重要 意义(调入区、调出区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图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施工难度
高(低)
对环境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
影响
问题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开源
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求替代资源
节流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节约意识,治理环境 污染
4.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对调入区 的意义
环境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 社会经济 源的短缺;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
①观察线路图中一些明显弯曲的地方,探究其弯曲的原因。如西气东输线路图,线
路选择时,需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补充气源等社会经济
条件;有时图中显示一些重要自然保护区,为避免造成生态破坏,该处线路也会发
生弯曲。
②充分考虑工程难度、线路的造价、需求程度等决定某些线路开工的时间早晚,如
6.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7.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
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市场规模大
B.技术水平高
C.劳动力素质高
D.基础设施水平高
主要驱动因素:(1)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动力;(2)政策引导、 市场拓展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3)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 流速度和物流成本等。 2.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分析 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 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 ,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具体原因 分析如下:
2.资源调配线路图的判读方法 (1)结合位置判断线路及调配资源 根据区域图提供的经纬度、海陆轮廓等信息确定位置,由此分析区域内的资源种类 、资源消费状况,以此确定所调配资源的类型及线路。 (2)对比资源输入区和输出区,探究资源调配的原因
资源调配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资源供需矛盾。即 输出区资源丰富,但需求量相对较少,供大于求;输入区资源缺乏,需求量较大,供 不应求(可用下图表示)。如西气东输线路中的新疆和上海、南水北调线路中的丹江 口水库附近地区和华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