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生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对文化的定义不下千种之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内涵和特质?如何认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与我们的人生有哪些关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如何用传统文化指导我们的行动呢?

传统文化与国学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认识中国国学。国学是国故之学的简称,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学入手,是我们学习认识传统文化的捷径。在古代,古人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中放在了四个“地方”:一是收录儒家最重要经典的“经部”,如“十三经”;二是收录史书文献的“史部”,如《史记》、《资治通鉴》;三是收录各时期思想家著作的“子部”,如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等大家的著作;四是收录各类文学典籍的“集部”,如“汉赋”、“唐诗”、“宋词”等等。

面对种类繁多的书籍,学习领悟其思想精髓是深入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关键。天有三光,即日月星辰;人间也有三个智慧之光,一为儒、一为道、一为佛,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人们常说,人生需要智慧,而儒、道、佛思想则是我们汲取智慧的源泉。首先,儒、道、佛各有什么思想能够丰富我们的人生智慧、升华我们的生命,则是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应认知的问题。

要认清传统文化的特质,关键要看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最关心什么问题,关心的这些问题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中国传统文化最关注心性、人性、生命和人生的问题,并为此不断探索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古人认为,如果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丢失了,人就不能称之为人。正因如此,古人在不断的探索中,在长期的担忧中,培养出了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也是中华文明没有像其他文明中途断绝的重要原因。

传统文化与人生

当前,党和国家提出“中国梦”的口号,恰与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宜天下”的口号有异曲同工之处。古人讲,“思以其道宜天下”,“宜天下”就需要和谐社会、净化人心、安顿生命、培植人格,也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懈追求的目标。在不同的思想流派,这一目标又分别各有侧重,其中,儒家追求“世之安定”,道家追求“身之安康”,佛家追求“心之安定”,可概括为“三安”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设定的目标非常崇高和神圣,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有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是指通过关注人文的问题就可实现化成天下的愿望,化成天下即是实现四个目标。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本质的精神,《周易》指出,“文明而止,人文也”,就是指人如果能够在文明的状态就是人文。那文明又是指什么呢?“文明”由《周易》“贲卦”卦象阐发,“贲”卦由两个卦象组成,下卦是代表火的“离”卦,上卦是代表山的“艮”卦,延伸来看,火代表光明、美丽,人站在山上看火,就是希望人们要朝着光明和美丽的方向努力。

对于“化成天下”的目标,儒、道、佛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儒家讲“止于至善”,道家讲止于“上善”。“止于至善”即追求德性的至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性可分为物性、理性和德性。物性是人与动物的共性,理性是人优于动物的优性,德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如果要追求物性,必然会追求奢靡的物质生活,如果要追求理性,就会忽视道德的界限,唯有止于德性,才是“至善”。古人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国人止于信。”对个人而言,“止于至善”的意义重大,如果把自己不同阶段的身份定位好、扮演好,就是“止于至善”。

孟子曰:“人之异与禽兽者几稀”,也就是人与禽兽的差异微乎其微。由于人性的这一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对人性格外的重视,因此传统文化讲到最后就是关于人性的问题。而如何避免人性出现问题,古人认为,“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其中,君子留下的心就是良心。良心是人与生俱来的,良心永远是好的,永远不会坏,但良心会发生变化。儒家讲良心丢掉、跑掉,道家讲良心丧失,佛教讲良心被遮蔽、污染。其中佛家讲的最贴切,比如一面镜子,时间久了,会被灰尘遮蔽,但擦去灰尘,依然可以看到镜子。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儒家思想告诉我们,做学问没有其他任何目的,如果说有的话,只有一个,就是把丢掉的善心找回来。

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指出了人生的康庄大道,这条大道又由两条道路组成,一是忠道,一是恕道。与忠道比较,恕道更为重要。“以恕修德、以俭养廉”,提升道德修养,就需要一颗宽广的胸怀。唯有此,人的生活就会更加安宁、精神境界就会提升、心灵世界就会进化,生命层次就会升华。

传统文化与群众路线实践

“我们是共产党员干部,我们来自群众,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理性上讲,每一个共产党员都知道“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为什么在理论上深刻懂得这样的道理,却不能知行合一?关键在于没有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知”的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知行合一并非从字面意思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上的“知”不等于理性意义和理论意义上的“知”,而是德性之“知”,是良心之“知”。我们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一些党员和干部的良心找回来。因为风声紧,不吃、不喝、不拿的现象多了,但不敢保证一有机会,一些干部仍将继续贪污腐化。而只有把党员和干部的良知调动起来,才能把党和国家的要求落实在行动中。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德性的觉醒。传统文化上讲实践即是实感,德性之知就是真情实感。有德性之知,就一定会落实在行动上,反之,学再多的文件,如果心动不起来、情动不起来,一切都为零。

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中,既要讲究知行合一,又要做到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为什么当今社会会出现“小悦悦事件”、出现老人摔倒不敢扶的现象、出现一些贪污腐败问题、出现人与自然矛盾激化问题?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人与人不相爱。

在唐代,韩愈将博爱定义为“仁”,在宋代,人们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也就是人与万物不分彼此。其实,仁爱的实质就是在人与所有的关系中,努力做到尊重和给予,只

有尊重才能建立起爱,只有给予才会有爱。正如费孝通先生对爱的阐述:“各美其美,美人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因此,只有人人相爱才能天下大同,才能构建起人与人相爱的社会。

在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佛思想中,给予是一种美德。简单讲,道家认为,“为人已愈有,与人己愈多。”佛教讲,“给人以乐谓之慈,拔人以苦谓之悲。”当代佛家大师星云大师有“四给之说”即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信心。可见,学会给予,人生就会丰富,生命就会有意义,人的价值就会更大。如果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有了爱人之心、给予之心,还会担心不为百姓谋福利么?

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实践理性,并不是纯粹的知识理性和理论理性,而是指德性理性。只有在感情上发生变化、思想上产生共鸣,群众路线的实践才会落到实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