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计算机病毒结构及分析
第2章信息安全与社会责任
第2章信息安全与社会责任教学目标:掌握信息系统安全的相关概念了解计算机应用人员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培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安全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伴随而来的计算机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的重视与关注。
本章的主要任务:1.计算机安全与维护2.网络安全技术3.信息安全技术4.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2.1 计算机安全与维护计算机安全的威胁多种多样,主要来自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而人为因素主要是病毒与网络黑客。
本节的任务了解病毒与黑客及其危害,掌握防治的基本技术与方法。
2.1.1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深入以及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给社会带来无限的商机与财富。
然而,发展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如计算机病毒、网络欺诈、网络攻击、网络犯罪等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问题。
计算机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按照美国国家技术标准组织(NSIT)的定义,计算机安全是指“为任何自动信息系统提供保护,以达到维护信息系统资源(包括各类硬件、软件、固件、数据及通信等)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保密性的目的”。
即是说,计算机安全是计算机技术的一部分,它主要目的是保证信息安全,防止信息被攻击、窃取和泄露。
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简称《安全保护条例》),就是一个保护计算机安全的重要法规。
条例指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应当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计算机安全涵盖了系统安全及数据安全两个方面。
系统安全一般采用防火墙、病毒查杀、防范等被动保护措施;数据安全则主要是采用现代密码算法对数据进行主动保护。
一个完整的安全方案应该是以上两者有机的结合。
2.1.2计算机病毒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简称《安全保护条例》))。
计算机病毒机理分析
ISA
• ISA插槽是基于ISA总线(Indu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 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的扩展插槽,其颜色一般为黑色,比PCI 接口插槽要长些,位于主板的最下端。其工作频率为8MHz左 右,为16位插槽,最大传输率16MB/sec,可插接显卡,声卡 ,网卡以及所谓的多功能接口卡等扩展插卡。其缺点是CPU资 源占用太高,数据传输带宽太小,是已经被淘汰的插槽接口。 • 在1988年,康柏、惠普等9个厂商协同把ISA 扩展到32-bit, 这就是著名的EISA(Extended ISA,扩展ISA)总线。可惜的 是,EISA 仍旧由于速度有限,并且成本过高,在还没成为标 准总线之前,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就给PCI 总线给取 代了。
9
被破坏的主引导区记录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非系统盘或盘出错) “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装入DOS引导记录错 误) “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进入ROM Basic, 系统停止响应)
完成信息的检测之后,Windows XP会在屏幕上显示那个著名的 Windows XP商标,并显示一个滚动的,告诉用户Windows 的启动进程
30
Step4:检测和配置硬件过程--
会收集如下类型的硬件信息:
1.系统固件信息,例如时间和日期等 2.总线适配器的类型 3.显卡适配器的类型 4.键盘 5.通信端口 6.磁盘 7.软盘 8.输入设备,例如鼠标 9.并口 10.安装在ISA槽中的ISA设备
8
分区表DPT(Disk Partition Table)
第二章 Internet安全
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电子商务令人担心的方面 和关注的焦点,也将成为电子商务全面推广 的主要障碍。最新调查表明,电子商务网站 越来越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这不仅表现在 网站受攻击而不能提供正常服务上,还经常 表现为用户信用卡密码被非法获取并被冒用。
7
一般来讲,电子商务安全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网络安全和商务安全。这里所说的网络安全主要是 指计算机和网络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也就是 要保障电子商务平台的可用性和安全性,其内容包 括计算机物理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 设备安全、网络服务安全等。商务安全则指商务交 易在网络这种媒介中体现出的安全问题,包括防止 商务信息被窃取、篡改、伪造以及交易行为被抵赖, 也就是要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 和不可抵赖性。
由于防火墙假设了网络边界和服务,因此适合于相对 独立的网络,例如Intranet等种类相对集中的网络。 Internet上的Web网站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站点都是有 某种防火墙保护的,任何关键性的服务器,都应该放 在防火墙之后。
12
防火墙的必要性
通过防火墙,设置在可信任的内部网络和不可信任的外界 之间的一道屏障。 通过安全政策控制信息流出入,防止不可预料的潜在的 入侵破坏。 尽可能地对外界屏蔽和保护网络的信息和结构,确保可 信任的内部网络的安全。
不必改变现有的应用程序、网络架构以及用户计算环境 – 网络现有的 Routers 不用作任何修改 – 现有的网络应用完全可以正常运行 – 对于最终用户来说完全感觉不到任何变化
34
VPN的基本概念:隧道,加密以及认证
隧道 – 隧道是在公网上传递私有数据的一种方式 – Tunnels employ a technique called “encapsulation” – 安全隧道是指在公网上几方之间进行数据传 输中,保证数据安全及完整的技术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教案
八、帮助和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可以完成了知识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掌握了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大胆探索,相互协作的精神。
填写表格,把自己知道的计算机病毒写入表格内并相互交流。
将常见的计算机病毒如爱虫、蠕虫、木马以及典型的熊猫烧香等病毒展示给学生。为之后的防范工作打基础。
计算机中病毒之后的症状
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过病毒侵害,那么小组交流计算机出现过哪些不正常的症状。完成后教师课件演示总结常见的计算机中毒症状。
分析总结自己遇到过计算机中毒的症状。参与讨论的学生根据描述的情况进行分析可能中了什么类型的病毒。
2、比如360杀毒、金山毒霸、诺顿、卡巴斯基、天网防火墙等
一起总结本节内容
教师用课件演示,将本节知识点罗列出来,与学生一起回顾总结。
重点总结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内容。
梳理本节所学的重难点内容。
1、对所教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应用,使新知识稳固地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
2、①不要运用来历不明的程序或盗版软件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可在多媒体教室以小组为单位,便于讨论交流,每人一台计算机,便于操作实践,在操作过程中有问题可以小组交流,教师也可指出学生所出现的问题。除此,在布置的活动中如果需要杀毒软件,则要求教师预先将正版软件或专业公司提供的软件试用版放在学校服务器上或者教师机上,供学生下载使用。对学生计算机的网络开放,供学生上网查阅相关杀毒软件的资料,但为了防治部分学生会通过网络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教师可以事先在专用ftp平台上提供各种资料,供学生下载使用。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第2-4章-安全问题概述-网络安全等级标准.ppt
• 网络“社会化” 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
– – – – – – – 网络虚拟资产窃取、侵权等涉网纠纷 网上违规经营、非法交易、网络欺诈类行为 散布色情、虚假、反动等不良信息 利用网络策划违法行为,煽动、炒作不利安定团结的题材 利用网络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入侵” 网络虚拟空间的“制网络权” …
研究生课程2014.9-2015.1
第2章
网络安全问题与网络安全框架
信息战
• Information Warfare(IW)这个名词已经变得 广为接受,相应地还有 Cyberwar, I-War, infowar, C4I等名词诞生。 • 根据IASIW( 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D STUDY OF INFORMATION WARFARE)的定义,信息战争指: 使用信息或信息系统的攻击和防御,以利用、 恶化、摧毁对手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同时保障 自身的信息和信息系统。
NiEC FUDAN UNIVERSITY
研究生课程2014.9-2015.1
教育部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工程研究中心 复旦-日立创新软件技术联合实验室 复旦-EMC创新网络技术联合实验室
吴承荣 副教授
2.2 安全问题根源 2.2.1 物理安全问题 2.2.2 方案设计的缺陷 2.2.3 系统的安全漏洞 2.2.4 TCP/IP协议的安全问题 2.2.5 人的因素 2.3 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 2.3.1 网络安全的要素 2.3.2可存活性(Survivability)简介 2.3.3 网络安全的实质
恢复 R
研究生课程2014.9-2015.1
研究生课程2014.9-2015.1
预警 W
电子商务的安全环
保护 P
技术 操作 人
计算机网络(第2版)-第2章
第2章46.操作系统是____。
A)软件与硬件的接口B)主机与外设的接口C)计算机与用户的接口D)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的接口解答:软件与硬件的接口应该是机器语言;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是I/0接口芯片;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高级语言与机器语言之间的接口应该是编译(或解释)程序。
本题正确答案为C。
47.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
A)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软硬件资源B)对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甚高级语言程序进行翻译C)管理用各种语言编写的源程序D)管理数据库文件解答: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资源。
对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甚高级语言程序进行翻译的程序称为语言处理程序;管理数据库文件使用的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本题正确答案为A。
48.微机的诊断程序属于____。
A)管理软件 B)系统软件C)编辑软件 D)应用软件解答:微机的诊断程序的作用是对微机的系统功能进行测试,查找系统的错误,如果发现错误,则进行相应的改正。
因此微机的诊断程序是用户管理系统的工具,属于系统软件。
本题正确答案为B。
49.在下列软件中,不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_。
A)操作系统 B)诊断程序C)编译程序 D)用PASCAL编写的程序解答:操作系统、诊断程序、编译程序均属于系统软件范畴,用PASCAL编写的程序不属于系统软件。
本题正确答案为D。
50.某公司的财务管理软件属于____。
A)工具软件 B)系统软件C)编辑软件 D)应用软件解答:微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系统软件主要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应用软件是面向某些特定应用问题而开发的软件。
财务管理软件是面向财务系统应用而开发的软件,属于应用软件范畴。
本题正确答案为D。
51.计算机软件应包括____。
A)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B)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C)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D)实用软件和编辑软件解答:实用软件不是专业名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均具有实用性;编辑软件属于系统软件范畴;通用软件与专用软件是从软件的通用性来衡量的;管理软件一般指应用软件。
计算机病毒复习题(最终修改不完整版)
2.选择题1.计算机病毒是(C)A.被损坏的程序B.硬件故障C.一段特制的程序D.芯片霉变2.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主要造成(D)A.磁盘破坏B.计算机用户的伤害C.CPU的损坏D.程序和数据的破坏3.新买回来的未格式化的软盘(A)A.可能会有计算机病毒B.与带病毒的软盘放在一起会有计算机病毒C.一定没有计算机病毒D.经拿过带病毒的软盘的手碰过后会感染计算机病毒4.计算机病毒一般由(ABCD)四大部分组成。
A.感染模块B.触发模块C.破坏模块D.引导模块E.执行模块5.计算机病毒生命周期中,存在(B)和(C)两种状态。
A.静态B.潜伏态C.发作态D.动态6.在Windows 32 位操作系统中,其EXE文件中的特殊表示为(B)A.MZB.PEC.NED.LE7.能够感染EXE、COM 文件的病毒属于(C)。
A.网络型病毒B.蠕虫型病毒C.文件型病毒D.系统引导型病毒8.著名特洛伊木马“网络神偷”采用的隐藏技术是(A)A.反弹式木马技术B.远程线程插入技术C.ICMP协议技术D. 远程代码插入技术9.下列(B)不是常用程序的默认端口。
A.80B.8080C.23D.219.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宏病毒起源于(A)应用程序。
A. WordB. Lotus 1-2-3C. ExcelD. PowerPoint10.总结移动终端的恶意代码感染机制,其感染途径主要分为(ABC)A.终端—终端B.终端—网关—终端C.PC(计算机)—终端 D .终端—PC11.移动终端的恶意代码的攻击方式分为(ABCDE)A.短信息攻击B.直接攻击手机C.攻击网关D.攻击漏洞E.木马型恶意代码12.下列病毒中(C)计算机病毒不是蠕虫病毒。
A.冲击波B.震荡波C. CIHD.尼姆达13.蠕虫和从传统计算机病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B)上。
A.存在形式B.传染机制C.传染目标D.破坏方式14.多数流氓软件具有的特征是(ABCD)A.强迫安装B.无法卸载C.干扰使用D.病毒和黑客特征15.从技术角度讲,数据备份的策略主要包括(ACD)A.完全备份B.差别备份C.增量备份D.差分备份16.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B)A.不存在能够防治未来的所有病毒的发病毒软、硬件B.现在的杀毒软件能够查杀未知病毒C.病毒产生在前,反病毒手段相对滞后D.数据备份是防治数据丢失的重要手段1.填空题(1)计算机病毒是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简史2
——弗雷德·科恩
1984年,《科学美国人》(又称环球科学)月刊的专栏作家杜特 尼在5月刊号写了第一篇讨论“磁芯大战”的文章,并且只要寄上两块 美金,任何读者都可以收到有关写程序的纲领,在自己家的电脑中开 辟战场。
雏形:计算机游戏和病毒双料的祖师爷
上世纪60年代初,贝尔实验室的一群小伙子们,在无聊的工作之余开始他们的炫技 游戏,一不小心开创了两个先河。
60年代,贝尔实验室三个才二十多岁、华横溢的年轻人——道格 拉斯·麦克利、维克特·维索斯基以及罗伯特·莫里斯,按照冯氏理论开 始了他们的游戏历程。
游戏双方各写一套程序,输入同一部电脑中,这两套程序在电脑 的内存中互相追杀对方,有时它们会设下一些关卡,有时会停下来自 行修理(重新写)被对方破坏的几行指令;当它被困时,也可以把自 己复制一次,逃离险境。因为当时使用磁芯作为存储设备,所以该游 戏又称为“磁芯大战”。
2010年震网病毒入侵了这些保护器,并采用了来自好莱坞的策略 ——记录21秒传感器数据,然后循环播放——这样在监控中心就不会 发现离心机状态变化,当离心机异常时也不会予以调整。最终导致整 个离心机阵列寿命大幅度缩短。
直至该病毒被发现,伊朗核工业被拖慢了最少两年。
BADUSB
在2014年美国黑帽大会上,柏林SRLabs的安全研究人员和独立安全研究人员 Karsten Nohl展示了他们称为“BadUSB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方法让USB安全和几乎 所有和USB相关的设备(包括具有USB端口的电脑)都陷入相当危险的状态。
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人通过无线网络激活了电脑打印机芯片内的计 算机病毒,病毒侵入伊拉克防空系统的电脑网络中,使整个系统陷入瘫痪。 美国由此取得了海湾战争中的关键性胜利。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
XX 大学XX 学院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目录第一章计算机病毒概述------------------------------------ 31.1 计算机病毒定义------------------------------------ 31.2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31.3计算机病毒新形势---------------------------------- 3 第二章计算机病毒原理------------------------------------ 42.1引导机制------------------------------------------ 42.2传播机制------------------------------------------ 42.3触发机制------------------------------------------ 5 第三章计算机病毒实例分析-------------------------------- 53.1引导型病毒---------------------------------------- 53.2文件型病毒---------------------------------------- 63.3宏病毒-------------------------------------------- 63.4脚本病毒------------------------------------------ 63.5蠕虫病毒------------------------------------------ 6 第四章计算机病毒防治------------------------------------ 74.1计算机病毒发作表现-------------------------------- 74.2反病毒技术分析------------------------------------ 74.3计算机病毒防范------------------------------------ 8 参考文献------------------------------------------------ 9第一章计算机病毒概述1.1 计算机病毒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CH07计算机病毒与木马防范技术
(1)驻留内存技术 (2)病毒变形及变种 (3)抗分析技术 (4)多态性病毒技术
使用不固定的密钥或者随机数加密病毒代码; 运行的过程中改变病毒代码; 通过一些奇怪的指令序列实现多态性。
(5)网络病毒技术
第 10 页 / 共 20 页
三、计算机病毒的技术特征
20 世 纪 70 年 代 , 在 美 国 作 家 雷 恩 出 版 的 《P1 的 青 春 - The Adolescence of P1》一书中,首次勾勒出了病毒程序的蓝图。 20世纪80年代早期出现了第一批计算机病毒。 1988 年冬天出现了第一个 Internet 蠕虫病毒,被命名为 Morris Worm (一种使用自行传播恶意代码的恶意软件,它可以通过网络 连接,自动将其自身从一台计算机分发到另一台计算机)。 1988年11月2日下午 5点,互联网的管理人员首次发现网络有不明 入侵者。 1991年在“海湾战争”中,美军第一次将计算机病毒应用于实战, 正式将病毒作为一种攻击性“武器”投入使用。 90 年代网上开始出现病毒交流布告栏,成为病毒编写者合作和共享 知识的平台。电子邮件、网站、共享驱动器和产品漏洞都为病毒复制 和攻击提供了平台。 2006年末,计算机病毒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病毒研制到营销 过程完全采用商业化运作,直接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传播病毒,破坏网 络系统。
特征:
第 5 页 / 共 20 页
一、计算机病毒概述
4、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特性,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方法有 许多种。因此,同一种病毒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分法。
按照计算机病毒攻击的系统分类 按照病毒的攻击机型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链结方式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情况分类 按照计算机病毒的寄生部位或传染对象分类 按照传播媒介分类
《计算机病毒》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计算机病毒》复习思考题第一章计算机病毒概述1. 简述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征。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制造的、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集合。
计算机病毒的可执行性(程序性)、传染性、非授权性、隐蔽性、潜伏性、可触发性、破坏性、攻击的主动性、针对性、衍生性、寄生性(依附性)、不可预见性、诱惑欺骗性、持久性。
2. 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分类方法?根据每种分类方法,试举出一到两个病毒。
3. 为什么同一个病毒会有多个不同的名称?如何通过病毒的名称识别病毒的类型?国际上对病毒命名的一般惯例为“前缀+病毒名+后缀”,即三元组命名规则。
1、系统病毒系统病毒的前缀为:Win32、PE、Win95、W32、W95等。
2、蠕虫病毒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
3、木马病毒、黑客病毒木马病毒其前缀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缀名一般为Hack 。
4、脚本病毒脚本病毒的前缀是:Script。
5、宏病毒其实宏病毒是也是脚本病毒的一种,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这里单独算成一类。
宏病毒的前缀是:Macro。
6、后门病毒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
7、病毒种植程序病毒后门病毒的前缀是:Dropper。
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运行时会从体内释放出一个或几个新的病毒到系统目录下,由释放出来的新病毒产生破坏。
8.破坏性程序病毒破坏性程序病毒的前缀是:Harm。
这类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图标来诱惑用户点击,当用户点击这类病毒时,病毒便会直接对用户计算机产生破坏。
9.玩笑病毒玩笑病毒的前缀是:Joke。
10.捆绑机病毒捆绑机病毒的前缀是:Binder。
4. 简述计算机病毒产生的背景。
5. 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播,一种是通过硬件设备传播(软盘、U盘、光盘、硬盘、存储卡等)。
网络传播,又分为因特网传播和局域网传播两种。
硬件设备传播: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通过无线设备传播。
计算机病毒防治考试重点
第一章计算机病毒概述1.※计算机病毒定义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破坏性传染性寄生性隐蔽性触发(潜伏)性3.※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哪些病毒代表了这些趋势?病毒发展趋势:网络化专业化简单化多样化自动化犯罪化代表病毒:蠕虫、木马4.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直接危害:(1)病毒激发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直接破坏作用(2)占用磁盘空间和对信息的破坏(3)抢占系统资源(4)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5)计算机病毒错误与不可预见的危害(6)计算机病毒的兼容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间接危害:(1)计算机病毒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2)造成业务上的损失(3)法律上的问题5. ※计算机病毒和医学上的病毒相似之处是什么?区别又是什么?相似之处:与生物医学上的病毒同样有寄生、传染和破坏的特性,因此这一名词是由生物医学上的“病毒”概念引申而来区别:不是天然存在,是某些人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所固有的脆弱性,编制的具有特殊功能的程序。
6.(了解)木马病毒(闪盘窃密者、证券大盗、外挂陷阱、我的照片我正向外闪)7.※计算机病毒的命名规则1991年计算机反病毒组织(CARO)提出了一套命名规则,病毒的命名包括五个部分:•家族名•组名•大变种•小变种•修改者CARO规则的一些附加规则包括:•不用地点命名•不用公司或商标命名•如果已经有了名字就不再另起别名•变种病毒是原病毒的子类举例说明:精灵(Cunning)是瀑布(Cascade)的变种,它在发作时能奏乐,因此被命名为Cascade.1701.A。
Cascade是家族名,1701是组名。
因为Cascade病毒的变种的大小不一(1701, 1704, 1621等),所以用大小来表示组名。
A 表示该病毒是某个组中的第一个变种。
业界补充:反病毒软件商们通常在CARO命名的前面加一个前缀来标明病毒类型。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
《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计算机病毒》教学设计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病毒的日益猖獗。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计算机病毒,我们设计了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特点、传播途径以及防范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和危害。
2、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及常见的传播途径。
3、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4、学会使用常见的杀毒软件和安全防护工具。
5、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安全的重视和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按照病毒攻击的系统、传染方式、破坏能力等分类。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网络、移动存储设备、电子邮件等。
4、计算机病毒的症状:系统运行缓慢、文件异常、数据丢失等。
5、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措施: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不轻易打开未知来源的文件等。
6、常见的杀毒软件和安全防护工具:360安全卫士、卡巴斯基杀毒软件等。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如下:1、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2、电子书籍:提供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参考书籍。
3、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如微软官网、360安全中心等。
4、实验环境:提供模拟计算机病毒传播的实验环境。
五、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和防范措施。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传播方式。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防范经验。
4、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技能。
六、评估方法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出勤率:考察学生的出席情况。
计算机病毒结构分析(1)ppt课件
第三章计算机病毒结构分析本章学习目标•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结构•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制•了解引导型病毒原理•了解COM、EXE、NE、PE可执行文件格式•掌握COM文件病毒原理及实验•掌握PE文件型病毒及实验总体概念•DOS是VXer的乐园(Aver) •9x病毒ring3, ring0•2K病毒主要是ring3•Windows文件格式变迁:•COM•EXE:MZ->NE->PE•Vxd: LE(16Bit, 32Bit)一、计算机病毒的结构和工作机制•四大模块:•感染模块•触发模块•破坏模块(表现模块)•引导模块(主控模块)•两个状态:•静态•动态工作机制引导模块•引导前——寄生•寄生位置:•引导区•可执行文件•寄生手段:•替代法(寄生在引导区中的病毒常用该法)•链接法(寄生在文件中的病毒常用该法)1PE文件结构及其运行原理(1)PE文件格式总体结构•PE(Portable Executable:可移植的执行体)•是Win32环境自身所带的可执行文件格式。
•它的一些特性继承自Unix的Coff(Common Object )文件格式。
•可移植的执行体意味着此文件格式是跨win32平台的,即使Windows运行在非Intel的CPU上,任何win32平台的PE装载器都能识别和使用该文件格式。
•当然,移植到不同的CPU上PE执行体必然得有一些改变。
•除VxD和16位的Dll外,所有win32执行文件都使用PE文件格式。
因此,研究PE文件格式是我们洞悉Windows结构的良机。
PE文件结构总体层次分布DOSMZheader ‘MZ’格式DOSstub Dos程序PEheader PE文件Section表•所有PE文件必须以一个简单的DOS MZ header开始。
有了它,一旦程序在DOS下执行,DOS就能识别出这是有效的执行体。
•DOS stub实际上是个有效的EXE,在不支持PE文件格式的操作系统中,它将简单显示一个错误提示,类似于字符串 “该程序不能在DOS模式下运行”或者程序员可根据自己的意图实现完整的DOS代码。
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大全(第3版)
2.1计算机病毒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 2.2计算机病毒大事记 2.3计算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3.1计算机病毒编制者的目的 3.2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应用的影响 3.3计算机病毒造成的社会危害 3.4计算机病毒在国家安全上的影响
第4章追根溯源—— 传统计算机病毒概述
第5章互联网时代的 瘟疫——蠕虫病毒
第6章隐藏的危机— —木马病毒分析
9.1漏洞攻击病毒背景介绍 9.2漏洞攻击的类型及原理 9.3典型漏洞分析 9.4防范漏洞攻击病毒的安全建议
10.1移动通信病毒背景介绍 10.2移动通信病毒的特点 10.3移动通信病毒的发作现象 10.4典型手机病毒分析 手机病毒源代码 10.6防范移动通信病毒的安全建议
11.1网络钓鱼背景介绍 11.2网络钓鱼的手段及危害 11.3防范网络钓鱼的安全建议
作者介绍
这是《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大全(第3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精彩摘录
这是《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大全(第3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15.1病毒与文件格式 15.2 PE文件格式
16.1神奇的虚拟机 16.2常用病毒分析软件 16.3静态分析技术 6.4动态分析技术
17.1反静态分析、检测技术 17.2反动态分析、检测技术 17.3执行体隐藏保护技术 17.4反制技术 17.5压缩与脱壳 17.6加壳脱壳实验
18.1计算机病毒的症状 18.2 Windows的自启动方式 18.3计算机病毒排查流程详解
7.1脚本病毒的背景知识介绍 7.2脚本病毒的特点 7.3脚本病毒的发作现象及处理 7.4典型脚本病毒分析 7.5防范脚本病毒的安全建议 7.6脚本及恶意网页实验 7.7注册表维护实验 7.8通过恶意脚本进行网页挂马演示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 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 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 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
3
➢ 计算机病毒的 计算机病毒伴随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日趋复 杂多变,其破坏性和传播能力也不断增强。计算机病毒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 重要的阶段。
(8) 网络瘫痪,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
18
5.2 传统的计算机病毒
5.2.1 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机制
分为三大模块:传染机制、破坏机制、触发机 制。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机制
指计算机病毒由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程序, 由一个系统进入另一个系统的过程。
触发机制
计算机病毒在传染和发作之前,要判断某些特定条 件是否满足,这个条件就是计算机病毒的触发条件。
(1)原始病毒阶段(第一阶段)
攻击目标和破坏性比较单一。病毒程序不具有自我保护功能,较容易被人们分析、识别 和清除。
(2)混合型病毒阶段(第二阶段)
1989-1991,随着计算机局域网的应用与普及,给计算机病毒带来了第一次流行高峰。 主要特点:攻击目标趋于综合,以更隐蔽的方法驻留在内在和传染目标中,系统感染病 毒后没有明显的特征,病毒程序具有自我保护功能,出现众多病毒的变种
制作、变种方便
Word使用宏语言WordBasic来编写宏指令。用 户很方便就可以看到这种宏病毒的全部面目。把 宏病毒稍微加以改变,立即就生产出了一种新的 宏病毒.
破坏性大
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
25
5.2.3 传统计算机病毒防御
➢ 文件型病毒一般采用以下一些方法
安装最新版本、有实时监控文件系统功能的防 病毒软件。
总结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计算机病毒概述本章要点: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与分类;3.计算机病毒的命名规则;4.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症状;5.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6.计算机病毒的生命周期;7.计算机病毒简史;8.研究计算机病毒的基本原则。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便利。
计算机在推动社会进步、人类文明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已成为世人不争的事实。
然而,计算机系统并不安全,计算机病毒就是最不安全的因素之一。
只有真正地了解了计算机病毒,才能进一步防治和清除计算机病毒。
1.1 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一种人为制造的、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的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的集合。
这是计算机病毒的广义定义。
类似于生物病毒,它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或寄生在存储媒介中,能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进行各种破坏,同时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和传染性,能够自我复制——主动传染;另一方面,当文件被复制或在网络中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被动传染,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在1994年2月1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计算机病毒被定义为:“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这一定义,具有一定的法律性和权威性,但笔者将这一定义称作计算机病毒的狭义定义。
对计算机病毒,本教材采用广义定义,将特洛伊木马、宏病毒、网络蠕虫等具有一定争议的“程序/代码”,均作为病毒,这与众多杀毒软件对病毒的定义是一致的,如果要严格区分,可以将这些病毒称作“后计算机病毒”。
也就是说,某些广义下的计算机病毒(如网络蠕虫),不具有狭义病毒的特征,并不感染其他正常程序,而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反复复制自己、增加自己的拷贝数量、消耗系统资源(如内存、磁盘存储空间、网络资源等),最终导致系统崩溃。
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概述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威胁因素主要有哪些?(1)人为无意失误(2)人为恶意攻击(3)计算机软件的漏洞和后门2、从技术角度分析引起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
(1)计算机外部安全(2)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上的安全(3)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3、信息安全的CIA指的是什么?Confidenciality 隐私性,也可称为机密性,是指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获取信息Integrity 完整性,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非法授权和破坏,保证数据的一致性Availability 可用性,是指信息的可靠度4、简述PPDR安全模型的构成要素及运作方式PPDR由安全策略,防护,检测和响应构成运作方式:PPDR模型在整体的安全策略的控制和指导下,综合运用防护工具的同时,利用检测工具了解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状态,通过适当的安全响应将系统调整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状态。
防护,检测和响应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安全循环。
5、计算机信息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计算机外部安全(2)信息在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上的安全(3)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6、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定义是什么?计算机信息安全是研究在特定的应用环境下,依据特定的安全策略,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防护,检测和恢复的科学7、信息安全系统中,人、制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信息安全系统中,人是核心。
任何安全系统的核心都是人。
而技术是信息安全系统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信息安全系统的不断完善。
信息安全系统不仅要靠人和技术,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以起到规范的作用。
只有三者的完美结合,才有安全的信息安全系统第二章密码技术一、选择题1.下列(RSA算法)算法属于公开密钥算法。
2.下列(天书密码)算法属于置换密码。
3.DES加密过程中,需要进行(16)轮交换。
二、填空题1.给定密钥K=10010011,若明文为P=11001100,则采用异或加密的方法得到的密文为01011111 。
计算机病毒结构分析
• • • •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结构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制 了解引导型病毒原理 了解COM、EXE、NE、PE可执行文件格 式 • 掌握COM文件病毒原理及实验 • 掌握PE文件型病毒及实验
总体概念
• • • • DOS是VXer的乐园(Aver) 9x病毒 ring3, ring0 2K病毒 主要是ring3 Windows文件格式变迁:
• 加载COM程序
– DOS尝试分配内存。因为COM程序必须位于一个64K的段中,所 以COM文件的大小不能超过65,024(64K减去用于PSP的256字 节和用于一个起始堆栈的至少256字节)。 – 如果DOS不能为程序、一个PSP、一个起始堆栈分配足够内存, 则分配尝试失败。 – 否则,DOS分配尽可能多的内存(直至所有保留内存),即使 COM程序本身不能大于64K。 – 在试图运行另一个程序或分配另外的内存之前,大部分COM程序 释放任何不需要的内存。 – 分配内存后,DOS在该内存的头256字节建立一个PSP(Program Segment Prefix:程序段前缀)。
• 文件型病毒传染机理
– 首先根据病毒自己的特定标识来判断该文件是否已感染了该病毒; – 当条件满足时,将病毒链接到文件的特定部位,并存入磁盘中; – 完成传染后,继续监视系统的运行,试图寻找新的攻击目标。
• 文件型病毒传染途径
– 加载执行文件 – 浏览目录过程 – 创建文件过程
破坏模块
• 破坏是Vxer的追求,病毒魅力的体现 • 破坏模块的功能
感染模块
• 病毒传染的条件
– 被动传染(静态时)
• 用户在进行拷贝磁盘或文件时,把一个病毒由一个载体复制到 另一个载体上。或者是通过网络上的信息传递,把一个病毒程 序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这种传染方式叫做计算机病毒的被动 传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链接在头部
(b )链接在尾部
(c)链接在中间
图2-4 替代法
图2-5 链接法
引导过程
• 驻留内存 • 窃取系统控制权
• 恢复系统功能
引导区病毒引导过程
• 搬迁系统引导程序-〉替代为病毒引导程序 • 启动时-〉病毒引导模块-〉加载传染、破坏和触发模块到内存-〉 使用常驻技术 • 最后,转向系统引导程序-〉引导系统
触发表现条件 激活传染条件 判断模块
病毒引导模块
传染功能实现 模块 病毒传染模块
表现功能实现 模块 病毒表现模块
触发条件 发作阶段
判断模块
图2-1: 病毒程序的生命周期
图2-2: 病毒程序的典型组成示意图
工作机制
静态
引导模块
动态
病毒破坏
触发模块
满足 满足
满足破坏条件 病毒感染 满足触发条件
不满足
不满足 携毒潜伏或消散
防止重载的方法
• 传统的防止重入方法 • 禁止启动两个实例 • 对于VXD病毒 • 静态加载时,病毒会在“SYSTEM.INI”文件中包含 加载设备驱动程序的一行信息; • 动态加载时,可能使用某些英特尔CPU的一些特 殊状态位来表示病毒是否存在于内存中(CIH病毒 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1 驻留内存:宏病毒的内存驻留方法
1 驻留内存:
DOS TSR(Terminate and Stay Resident, DOS实现多任务的 编程方法)
DOS系统区 空闲区域 内存块1 为病毒分配一块内存 为病毒分配的内存块 内存控制块(MCB) 内存块2 高端内存区域 空闲区域 病毒代码
视频内存块
空闲区域
中断向量表 空闲区域
图2-6 DOS病毒驻留内存位置示意图
引导型隐藏方 法二
• 针对杀毒软 件对磁盘直 接读写的特 点。 • 截获 INT 21H,然后恢 复感染区 • 最后,再进 行感染
DOS命令解释程序()
用户敲入AV.EXE执行反病毒程序
感染后的INT 21H功能40H(加载一个程序执行)
恢复被病毒感染的扇区为原来的内容
4 抗分析技术
加密技术:这是一种防止静态分析的技术,使得 分析者无法在不执行病毒的情况下,阅读加密过 的病毒程序。
反跟踪技术:使得分析者无法动态跟踪病毒程序 的运行。
4 抗分析技术:自加密技术
数据加密(信息加密)
• 例如:文件型病毒6.4就是这样处理的,计算机病毒发作时将在 屏幕上显示的字符串被用异或操作的方式加密存储。 • 1575 病毒加密数据文件。加密文件名
破坏模块
破坏模块的功能
• 破坏、破坏、还是破坏……
破坏对象
• 系统数据区、文件、内存、系统运行速度、磁盘、 CMOS、主板和网络等。
破坏的程度
触发模块
触发条件 • 计算机病毒在传染和发作之前,往往要判断某些特定 条件是否满足,满足则传染或发作,否则不传染或不 发作或只传染不发作,这个条件就是计算机病毒的触 发条件。 触发模块的目的是调节病毒的攻击性和潜伏性之间的平 衡 • 大范围的感染行为、频繁的破坏行为可能给用户以重 创,但是,它们总是使系统或多或少地出现异常,容 易使病毒暴露。 • 而不破坏、不感染又会使病毒失去其特性。 • 可触发性是病毒的攻击性和潜伏性之间的调整杠杆, 可以控制病毒感染和破坏的频度,兼顾杀伤力和潜伏 性。
已感染了计算机病毒系统的启动过程如下。 (1)将Boot区中的计算机病毒代码首先读入内存的0000:7C00处。 (2)计算机病毒将自身全部代码读入内存的某一安全地区、常驻内存,监视系 统的运行。 (3)修改INT 13H中断服务处理程序的入口地址,使之指向计算机病毒控制模 块并执行之。因为任何一种计算机病毒要感染软盘或者硬盘,都离不开对磁 盘的读写操作,修改INT 13H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是一项少不了的操作。 (4)计算机病毒程序全部被读入内存后才读入正常的Boot内容到内存的0000: 7C00处,进行正常的启动过程。 (5)计算机病毒程序伺机等待随时准备感染新的系统盘或非系统盘。 如果发现有可攻击的对象,计算机病毒还要进行下列的工作。 (1)将目标盘的引导扇区读入内存,对该盘进行判别是否传染了计算机病毒。 (2)当满足传染条件时,则将计算机病毒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写入Boot区,把正 常的磁盘的引导区程序写入磁盘特写位置。 (3)返回正常的INT 13H中断服务处理程序,完成对目标盘的传染。
病毒随着宿主程序而被加载并且一直存在于系统 中,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宏病毒都是内存驻留病 毒。
宏病毒通过检测自己的特征防止重入。
2 病毒变种
变形 变种——〉新品种 两种方式:
• 手工变种 • 自动变种(Mutation Engine:变形机) • 保加利亚Dark Avenger的变形机 • VCS(病毒构造工具箱,Virus Construction Set) • GenVir • VCL(病毒制造实验室,Virus Creation Laboratory) • PS-MPC(Phalcon-Skism Mass-Produced Code Generator) • NGVCK(下一代病毒机,Next Generation Virus Creation Kit) • VBS蠕虫孵化器
传染过程
• 系统(程序)运行-〉各种模块进入内存-〉按多种传染方式传染
传染方式
• 立即传染,即病毒在被执行的瞬间,抢在宿主程序开始执行前, 立即感染磁盘上的其他程序,然后再执行宿主程序。 • 驻留内存并伺机传染,内存中的病毒检查当前系统环境,在执行 一个程序、浏览一个网页时传染磁盘上的程序,驻留在系统内存 中的病毒程序在宿主程序运行结束后,仍可活动,直至关闭计算 机。
变种分类
第一类,具备普通病毒所具有的基本特性,然而, 病毒每感染一个目标后,其自身代码与前一被感 染目标中的病毒代码几乎没有三个连续的字节是 相同的,但这些代码及其相对空间的排列位置是 不变动的。这里称其为一维变形病毒。
第二类,除了具备一维变形病毒的特性外,并且 那些变化的代码相互间的排列距离(相对空间位 置)也是变化的,有的感染文件的字节数不定。 这里称其为二维变形病毒。
文件型病毒传染机理 • 首先根据病毒自己的特定标识来判断该文件是否已感染了该病毒; • 当条件满足时,利用INT 13H将病毒链接到文件的特定部位,并 存入磁盘中; • 完成传染后,继续监视系统的运行,试图寻找新的攻击目标。 文件型病毒传染途径 • 加载执行文件 文件型计算机病毒驻内存后,通过其所截获的INT 21中断检查 每一个加载运行可执行文件进行传染。传染不到那些用户没有使 用的文件。 • 浏览目录过程 • 创建文件过程
Windows下:
• • • • • 封锁键盘输入 关闭屏幕显示 修改堆栈指令 程序运行计时 动态地生成指令代码
5 隐蔽性病毒技术
引导型隐藏方法一
• 感染时,修改中断服务程序 • 使用时,截获INT 13调用
读扇区调用
DOS应用程序
DOS下的杀毒软件
返回数据
病毒感染后的INT13H服务程序 读请求 原来的INT13H服务程序 被病毒感染的扇区 返回数据 被病毒感染的扇区的原始扇区 普通扇区 读请求 返回数据 普通扇区
病毒常用的触发条件
日期触发 时间触发 键盘触发 感染触发
• 例如,运行感染文件个数触发、感染序数触发、感染磁盘数触发、 感染失败触发等。
启动触发 访问磁盘次数触发 CPU型号/主板型号触发
二、常见计算机病毒的技术特征
驻留内存 病毒变种 EPO(Entry Point Obscuring-隐藏)技术 抗分析技术(加密、反跟踪) 隐蔽性病毒技术 多态性病毒技术 插入型病毒技术 超级病毒技术 破坏性感染技术 网络病毒技术
第二章 计算机病毒结构分析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结构
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工作机制 了解各种计算机病毒技术
一、计算机病毒的结构和工作机制
四大模块:
• • • • 感染模块 触发模块 破坏模块(表现模块) 引导模块(主控模块)
两个状态:
• 静态 • 动态
潜伏阶段 潜伏期结束 传染阶段 传染结束 触发阶段
第三类,具备二维变形病毒的特性,并且能分裂后分别 潜藏在几处,随便某一处的子病毒被激发后都能自我恢 复成一个完整的病毒。病毒在附着体上的空间位置是变 化的,即潜藏的位置不定。例如,在某台机器中,病毒 的一部分可能藏在机器硬盘的主引导区中,另外几部分 也可能潜藏在可执行文件中,也可能潜藏在覆盖文件中, 也可能潜藏在系统引导区,也可能另开垦一块区域潜藏 等等。在另一台被感染的机器内,病毒可能又改变了其 潜藏的位置。这里称其为三维变形病毒。 第四类,具备三维变形病毒的特性,并且,这些特性随 时间动态变化。例如,在染毒的机器中,刚开机时病毒 在内存里变化为一个样子,一段时间后又变成了另一个 样子,再次开机后病毒在内存里又是一个不同的样子。 这里称其为四维变形病毒。
携毒潜伏或消散
图2-3: 病毒的工作机制
引导模块
引导前——寄生
• 寄生位置: • 引导区 • 可执行文件 • 寄生手段: • 替代法(寄生在引导区中的病毒常用该法) • 链接法(寄生在文件中的病毒常用该法)
病毒程序
病毒程序
宿主程序
宿主程序
宿主程序
病毒程序
剩余的宿主 程序
宿主程序
宿主程序 病毒程序
3 EPO(Entry Point Obscuring)技术
为什么要采用EPO技术呢?
• 杀毒技术提高 ---〉 防止被发现 ---〉 EPO
实现方法:
• 最早的EPO通过改变程序入口处的代码实现的。简单 但无用 • 把宿主程序的任意位置的指令替换为跳转语句。难点 在于定位一个完整的指令(类似于一个反编译器)
如果在一段代码中有一条指令: 228738fd ff15eb0f107d call [7d100fe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