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习题-第14章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4章 人员配备
第十四章人员配备一、教学要点1、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2、外部招聘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3、内部晋升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4、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
5、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和方法。
6、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7、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
8、管理人员考评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9、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
10、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
12、彼得现象的基本内容。
如何防止彼得现象的产生?13、关键名词:人员配备、因事择人、因材器使、人事平衡、外部招聘、内部晋升、贡献考评、能力考评、工作轮换、助理职务、代理职务、彼得现象二、习题(一)填充题1.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主要以设计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依据。
3.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管理人员的招聘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试和评估候选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借助___________或称_________的方法。
6.培养能力与改变态度的培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管理人员考评的程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为了得到正确的考评结果,首先要分析考评表的________________。
10. 人事考评首先是为了列出企业_________的清单,了解企业____________的基本状况。
罗宾斯管理学习题14章
第一章口选择题1·管理者是( )。
a.不需要补偿的雇员b·为实现组织目标协调工作活动的人 c.组织的首脑 d.一线工人2·地区经理、项目主管和事业部经理都可以被称为( )。
a.基层管理者 b.非管理雇员 c.中层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3·玛丽向营销副总裁上报工作内容,同时她又是监督者,一些小时工雇员直接向她汇报,那么玛丽是( )。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执行者4·那些负责作出组织层面的决策,并为整个组织制定计划和目标的管理者被定义为( )。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非管理雇员5·下列能区别管理职位和非管理职位的是( )。
a·工资金额的多少 b.是否协调他人的工作c·是否组织新的项目 d.是否拥有技术技能6·如果比安卡的工作专注在减少浪费上,那么她更应该是( )管理者。
a·有效率的 b.有效果的 c.目标导向的 d.拥有技术技能的7.效果通常被描述为( )。
a.工作活动有助于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b.委任尽可能多的责任c.通过自己来管理过程 d.通过资金情况来定义一个项目的结果8·( )可被理解为正确地做事,( )可被理解为一种结果,或者达到组织目标。
a.效果;经济 b.效果;效率 c.效率;效果 d.经济;效率9.计划包括( )。
a.指导和激励他人 b.适时监控以确保完成任务c.决定某事需要由谁来做 d.确定目标、制定策略10.当一个管理者决定需要做什么以及怎样完成时,他是在(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11.将实际业绩和预先设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可视为( )。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12·珍妮弗的上司要求她解释其所属部门的实际开支与公司预算数额不符之处。
在这里,上司执行的是( )管理职能。
金太军《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 行政改革
第14章行政改革1.行政改革的动力与阻力。
答∶行政改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改革仅指政府机构的改革;广义的行政改革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公共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行政管理方式的改革等。
(1)行政改革的动力①行政改革的外部动力a.经济因素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因素的行政系统必然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
b.政治因素政治和行政有着最为紧密的关系,政治发展对行政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
因为,行政本质上是对国家意志的体现和执行,政治制度的变更与发展必然引发行政制度的相应变化。
c.文化因素任何行政体系的体制、机构、运作程序以及行政人员的行为、态度、价值观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d.科学技术因素在当代,科学技术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冲击是巨大的。
这主要表现在公共行政管理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促成行政组织的相应变革。
②行政改革的内部动力a.职能的动因行政职能的变化必然引起行政组织结构的变化。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政府简政放权、转变职能,这就使得重新调整政府经济机构的设置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b.人事的动因组织与人事密切相关,人事变动会影响到组织的变动。
包括高级领导人的变动对行政组织的影响和人员素质的变化对行政组织的影响这两种情况。
c.专家的动因专家拥有丰富、先进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对组织的弊端以及机构改革的意义、步骤和前景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从而大大提高行政改革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2)行政改革的阻力①误解方面的阻力人们对行政改革的目的、机制和前景的理解,出入很大,其结果可能导致基于理解不清或理解混乱而抵制、干扰改革。
加上行政改革前的信息沟通不够,更会引起一些有关人员的不满和误解,形成一些阻力。
②利益方面的阻力行政组织的改革必然会触动某些人和集团的利益,进而形成不满和阻力。
第14章 控制过程《管理学原理》
第14章
14.1 控制的基本要素
14.1.1 控制的本质
1)什么是控制 • 控制作为科学的概念,是指在确定的条件下,使事物沿着可能性空间内方向
发展。而管理活动中的控制,主要是监督活动过程,并纠正偏差,以确保组 织计划完成。控制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含义:即控制与目的紧密相连;控制能 够监督和纠偏;控制是一个过程。 • 管理专家斯蒂芬·P.罗宾斯提出设计控制系统的三种方法,见表14-1 。
表14-2
四种库存与控制方法
类型
目的
控制方法
原材料库存 提供生产需要的材料 Nhomakorabea模具与系统采购
在制品库存 将制造过程划分为可管理的阶段
车间管理控制系统
按照顾客要求提供产品,实现大批量、高效率
制成品库存
高级制造规划系统
的生产
在途库存
产品分销
运输和分销控制系 统
14.4.3 审计控制
1) 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的主要方法有: (1)审计检查方法。 (2)审计调查法。 (3)审计分析法。 (4)抽样审计法。
14.2.2 衡量实际绩效
2)衡量绩效的有效性 • 在实践中,绩效衡量不仅仅是收集信息,然后进行比较这么简
单,还必须使绩效的衡量更有效,以便能够更好地为管理者服 务。但如何提高衡量工作的有效性呢?以下提供几点建议: • (1)利用预警指标。 • (2)确定衡量频度。 • (3)及时处置衡量结果。 • (4)建立信息管理系统。
14.4.2 作业控制
1) 成本控制 • 成本控制是指使用成本核算方法,通过制定成本、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相关责任等实现对组织 活动有效控制的目的的管理活动与过程。 • 成本控制最重要的是制定控制标准。一般组织可 以采用预算成本或标准成本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控制活动)【圣才出品】
第14章控制活动14.1 复习笔记一、控制原理1.管理控制的含义控制是指监督组织各方面的活动,保证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计划保持动态适应的过程。
(1)控制的必要性①在现实中,控制的必要性体现在管理工作只做好了计划、组织和领导仍然是不够的。
这是因为组织的内外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它必然要求对原先制定的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②由于组织成员认识能力不同和工作能力的差异,就会造成对计划要求的理解和执行发生差异,加强对成员的工作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③随着组织规模的变化,必然会出现组织内的分权,形成组织内委托—代理的管理层级结构。
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
(2)控制与计划计划和控制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他们的关系如下:①计划工作为控制提供了标准。
没有计划,控制丧失了方向,人们将不会知道要控制什么,也不会知道怎么控制;②控制是计划工作得以实现的保证。
没有控制,计划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人们无法知道自己干得怎样,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地方需要改进;③计划与控制的效果互相依赖。
计划越是明确、全面和完整,控制的效果也就越好;控制工作越是科学、有效,计划也就越容易得到实施。
2.管理控制的目标和特点(1)管理控制的目标管理控制的目标主要有:限制偏差的累积;适应环境的变化。
(2)管理控制特点①目的性。
控制工作的意义就体现在,监督组织活动中各职能工作的效果,促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其根本的目标。
②整体性。
控制的整体性具有多方面的含义:a.管理控制覆盖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各层次、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以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不同阶段等,都是管理控制的对象;b.管理控制中需要把整个组织的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使各方面的控制能协调一致,达到整体的优化;c.管理控制应该成为组织全体成员的职责,而不单单是管理人员的职责。
让全体成员参与到管理控制工作中来。
③动态性。
管理工作控制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跟踪控制,其控制标准和方法都是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管理学习题14-15章
第十四章口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焦点是( )。
a.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b.预测行为 c.理解行为 d.操控员工行为2.由于招聘、筛选和培训成本的上升,高( )会成为一个问题。
a.员工满意度 b.工作场所不当行为 C.离职率 d.生产率3.( )是一种员工自由决定的行为,不包括在员工正式的工作要求q但会促进组织的有效性。
a.员工生产率 b.组织公民行为 C.社区服务 d.工作承诺4.对人、物和事件进行的评价性陈述叫做( )。
a.知觉 b.态度 C.人格特质 d.失调5.个体持有的信念、观点、知识或信息是( )。
a·态度的行为成分 b.态度的认知成分c.态度的情感成分 d.认知失调6·下列关于满意度一生产率背反关系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a.满意度与生产率之间高度正相关b·当员工行为受到外部力量的制约时,满意度与生产率之间关联度更高c·满意度~生产率之间的关联程度只有在个体层面才显著d.只有满意度才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7·下列哪一项最能描述工作满意度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a.满意的员工会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b.不满意的员工会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c.不满意的顾客会提升员工的满意度d.满意的顾客会增加员工的不满意8·( )是员工认可某个组织及其目标,并希望长期维持自己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身份的程度。
a.工作满意度c.组织承诺b.工作参与d.认知失调9.认知失调是( )。
a.人们通过其认知心智提高对事物的认知b·一个非理性的过程,使人们在解决争议前都处于疯狂状态c.是人们感知世界并试图在其中工作的方式d·是两种或多种态度之间,或是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的任何不协调或不一致10·( )是个体所具备的独特心理特质的总和。
它影响着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方式,通常被描述为个体具有的可测量的品质。
a.态度 b.情绪智力 c.IQ d.人格11·下列哪一项不是迈尔斯一布瑞格斯类型指标(MBTI)的维度之一?( )a.外向型或内向型 b.领悟型或直觉型c.情感型或思维型d.阳刚特质或阴柔特质12·根据迈尔斯一布瑞格斯类型指标,如果两位管理者在探讨员工的问题解决模式,例如解决新出现的问题等,管理者会讨论他们的( )维度。
罗宾斯《管理学》第十四章课后题答案
14.2 课后习题详解一、思考题1.对于组织中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来说,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是否不同?请具体说明。
答:对于组织中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来说,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知识对他们的重要性是不同的。
具体说明如下:(1)管理人员的层级划分为三层: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
其具体的职责分别为:①高层管理人员是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的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组织的大政方针并评价整个组织的绩效。
其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往往代表组织以“官方”的身份出现;②中层管理人员是处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一个或若干个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与高层管理人员相比,中层管理人员更注意日常的管理事务;③基层管理人员是组织中处于最低层次的管理者,他们所管辖的仅仅是作业人员而不涉及其他管理者。
其主要职责是: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工作任务,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活动,保证各项任务的有效完成。
(2)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知识主要包括个体、群体和组织。
其具体的内容如下:①个体是构成组织的最基本细胞,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在这个层面上,通常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个体特征对人们在组织中的工作行为和工作表现的影响,要考虑诸如价值观、知觉、归因、态度、个性、意志和情感等因素,并对他们在工作中的个体行为、作风与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
同时要研究个体行为以及他们对不同的组织政策、实践和过程的反应,有关人性、需要、动机和激励等方面的理论可以用来说明单个组织成员的行为和绩效;②群体的内容包括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分析工作群体的特征、结构、功能、发展过程和内聚力,就构成了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的重要部分;③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特征如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对个体和群体行为,从而对组织效率和气氛有重要的影响。
把整个组织作为一个层面来研究的宏观方法是建立在社会学的理论和概念之上的。
管理学第14章-周三多 高等教育
有效控制的原则
人贵有自知之明
本章核心概念和思考题
本章核心概念
控制、衡量、偏差、 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 管理控制的重点 衡量的频度 管理控制的原则 管理控制的重点如何确定,一般是哪些方面? 管理控制的人性特点提示我们什么 前馈控制有什么好处,试举例说明
一般,管理控制的内容包括
制定控制标准
控制标准的实质和要求
控制标准是控制目标的具体化,是衡量实际工作的基础
例如:质量标准、服务标准等
控制标准要简明、一致、可行、量化并具有一定前瞻性 控制标准要明确具体控制指标 确定控制对象:要围绕管理控制的重点和内容提出控制标准 选择关键控制点
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通过衡量成绩,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纠正偏差
发现偏差并分析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确定纠偏措施实施的对象(责任人员) 选择适当的措施纠正偏差
如果是标准过高要调整指标 如果是技术原因要改进技术 如果是管理原因要采取管理措施 控制要与计划及组织相适应 控制要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控制要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和经济性 控制过程应避免目标扭曲 应注重培养自我控制的气氛 要依靠员工,提高员工的自我控制的能力
反馈控制:也称事后控制,通过对实际结果的测量反馈 并与预期目标的比较,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
了解失误原因,避免以后发生类似问题,为将来的正确工作提 供依据 为考评和奖惩提供依据
管理控制的重点和内容
一般,管理控制的重点是:
管理学自测题7-14章
自测练习:第三篇组织与人事第7章组织概述一、单项选择1.提出组织的定义是“两人以上有意识地协调和活动的合作系统”的人是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
A、巴纳德B、韦伯C、厄威克D、古利克2.提出建立理想的组织模式的社会学家是()。
A、巴纳德B、韦伯C、孔茨D、厄威克3.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内容是()。
A、权责利关系B、实现企业目标C、分工合作关系D、一项管理职能4.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企业结构D、结构等级5.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
这就是组织工作中的()原则。
A、责权利相结合B、分工协作C、目标任务D、统一指挥6.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巴纳德提出了构成组织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
A、共同的目标,相互的协调,信息的交流B、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信息的交流C、共同的目标,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D、相互的协调,合作的意愿,情感的沟通二、判断正误1.组织作为人的集合,就是简单的个人的加总。
2.从企业组织结构的定义中可以看出,组织结构的本质是责权利关系的划分。
3.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的集合,就是管理学意义上的组织。
譬如某企业、某协会等。
4.管理幅度越大,需要的管理人员越多,管理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越难做。
5.企业在确定其上下级权力划分时,应考虑的因素之一是企业产品种类的多少,专业化生产企业,比如汽车制造等,由于规模较大,一般应采用分权模式。
6.各级职务和岗位应当按等级来组织,每个下级应当接受上级的控制和监督。
这就是韦伯的理想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职权等级。
第8章组织结构一、单项选择1.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
A、弹性B、刚性C、不确定性D、柔性2.小批量生产企业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适于采用()组织形式。
管理学-第14章-领导方式和领导艺术(杨文士第三版)
(一)路径-目标理论 路径 目标理论
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实现他们的 目标, 目标 , 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 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 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 有效的领导者应明确指明实现工作目标的 途径来帮助下属, 途径来帮助下属 , 并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 危险,从而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更为容易。 危险,从而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更为容易。 豪斯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 豪斯确定了四种领导行为:P265-266
领导—成员关系:领导者对下属信任和尊重的
程度。 程度。
任务结构:工作任务的程序化程度 职位权力:领导者拥有的权力 雇佣,解雇,训 领导者拥有的权力(雇佣 解雇, 雇佣,
戒,晋升,加薪等) 晋升,加薪等 用这三项权变量来评估情境,有八种组合, 用这三项权变量来评估情境,有八种组合,或 8种情境类型。 种情境类型。 种情境类型
二、团队形成的支持条件
(一)指导委员会 团队的结构、 (二)团队的结构、领导和成员 (三)团队的推进者
三、高效团队的特征
清晰的目标 有能力、 相关的技能--有能力 有技术、 相关的技能 有能力、有技术、品质良好的成员 相互的信任 一致的承诺--对团队的高度忠诚的认同 一致的承诺 对团队的高度忠诚的认同 良好的沟通:渠道畅通 良好的沟通 渠道畅通 谈判技能 恰当的领导 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
行为理论对领导风格提出了概念性框架, 行为理论对领导风格提出了概念性框架 , 但 问题是: 问题是:行为理论研究者在正确的领导行为类 型与成功绩效之间的一致性关系上的解释很不 成功, 成功,他们欠缺对影响成功和失败的情境因素 的考虑。 的考虑。
周三多管理学第4版(1、5、6、8、11、12、14章)课后思考题题答案
周三多管理学第4版(1/5/6/8/11/12/14章)课后思考题题答案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概论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管理师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1)决策: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2)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3)领导: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4)控制: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5)创新: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角色。
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职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中国:(1)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战国,《周礼》对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战国,孙膑运用统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胜了齐王。
(4)《墨子》、《老子》、《管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管理学-习题-第14章
7.危机发生后,组织能否进行有效管理,使其转危为安,甚至捕捉其中的机会,促进组织发展,成为考验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危机反应包括建立危机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或制定新的方案、隔离危机和获取更多信息。
8.危机恢复是指当危机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或平息后,组织需要迅速挽回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完善组织管理,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与工作秩序。
(2)由于组织存在差异,其对风险识别的侧重点也会不同。而不同的识别方法之间,其侧重点等方面并不相同。因此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根据识别对象的因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识别方法,以使识别工作更具精准性。每个风险识别方法的应用领域和侧重点各不相同;选三种简要说明即可,如现场调查法、审核表调查法、组织结构图示法、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
材料2:也许你曾见过对于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校园枪击案一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的新闻报道,但大部分的媒体会忽略其在危机应对中的另一个优点。当其他大学在校园惨案发生后还将关注的重点聚焦于悲剧本身的时候,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已然成立了一个独立小组,案件发生次日小组立即开始了行动,在校园内的卡塞尔体育馆(Cassel Coliseum)举办纪念罹难者的追悼会。这场追悼会汇聚了众人的哀思,美国总统布什、州长蒂姆•凯恩、各地牧师、学生代表以及唱诗班都参与其中,这一做法所产生的抚慰效果大大出人意料。此独立小组工作较多,他们不仅要准备追悼会的讲稿和关注现场的安全措施,还需要安排心理咨询师帮助受害者及其家属应对事件后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同时,他们也协助家属从世界各地奔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处理灾后事项,协调电视新闻网进行报道等,以期让受害者得到最大的尊重。
(五)论述题
1.在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经济活动中,经常需要应对各种类型的风险。它始终伴随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对于什么是风险,学术界的观点并不一致。
罗宾斯《管理学》(第1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第15章【圣才出品】
第Ⅴ篇领导第14章沟通管理14.1知识结构导图【名师点拨】本章主要介绍了沟通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包括沟通的本质和职能、人际沟通的方式、有效沟通可能会面临的阻碍以及克服方法。
管理者需要在了解沟通的职能与方式的基础上,重点掌握组织沟通的类型,并注意到信息技术对沟通的影响以及当代组织中的沟通问题。
14.2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沟通的本质和职能★★★1.本质(1)沟通(communication)是指意思的传递和理解。
为了使沟通能够成功,意思必须被准确地传达和理解。
良好的沟通要求双方清楚地理解对方的信息,并不要求双方对信息达成一致意见。
(2)沟通包括人际沟通(两人及以上之间的沟通)和组织沟通(组织中的各种沟通模式、网络和系统)。
2.职能(1)控制员工行为。
沟通通过多种方式来控制员工的行为。
①组织中存在着要求员工遵循的职权等级和正式的指导原则。
如员工需要遵循组织的工作说明书或遵守公司的各项政策来进行沟通控制。
②非正式沟通也能控制行为。
(2)激励员工。
沟通通过向员工清楚地阐述他们应该做什么、表现得如何以及如果他们未能达到标准应该如何提高工作绩效等来激励员工。
在员工设定明确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工作以及获得目标实现进展反馈的过程中,都需要沟通发挥作用。
(3)情绪表达。
工作群体是很多员工与社会进行交往的重要途径。
工作群体中的沟通是员工分享挫败感和满足感的一种基本机制。
沟通为员工表达自身情绪和满足社交需要提供了一种途径。
(4)提供信息。
个体和群体都需要一些必要信息来完成组织中的工作,沟通可以提供这些信息。
考点二:人际沟通的方式★★1.人际沟通过程信息在发送者(信息源)与接收者之间的传递,首先被转化为符号形式(编码),然后通过某种媒介(渠道)传递给接收者,最后对发送者的信息进行再译(解码)。
最终的结果是意思从一个人传递给了另一人。
图14-1说明了沟通过程的七个要素:信息源(发送者)、信息、编码、媒介(渠道)、解码、接收者以及反馈。
管理学第五版分章习题全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复习要点1.人类活动的特点与管理的必然性。
2.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3.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
4.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
5.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6.卡茨的管理者技能理论。
7.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关键概念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者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三、填空题1. 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 )、( )、( )、( )及( )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4.所谓(),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须采取的行动。
5.亨利·明茨伯格认为,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 )、( )、()三大类。
6. 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 )。
7.管理的本质是( ),协调的中心是( )。
8.纵向看,越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越( ),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 ) 。
9.管理的( )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 )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10.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 ),( )和( )。
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 )。
12.控制等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1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 )属性,又具有( ) 属性。
14.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包括( ),( )和( )。
15.人际技能包括( )相( )。
16.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和( ) 作为研究对象的。
管理学第十四章
准,这种测量又称为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通过
动作、时间研究来制定生产定额,为基层管理人
员更均衡地安排工作、更合理地评估工人的绩效,
以及评估所需的人工和费用等,建立客观的标准, 提供有益的帮助。
四分位数
• 四分位数:将所有数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并分成四 等份,处于三个分割点位置的得分就是四分位数。 最小的四分位数称为下四分位数,所有数值中, 有四分之一小于下四分位数,四分之三大于下四 分位数。中点位置的四分位数就是中位数。最大 的四分位数称为上四分位数,所有数值中,有四 分之三小于上四分位数,四分之一大于上四分位 数。 • 也有叫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的。
控制标准
• 控制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去衡量工作绩效。 因此,要进行控制,首先要制定衡量各种 工作的标准。这里所说的标准,是指评定 成效的尺度,它是从整个计划方案中选出 的对工作成效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一个 较好的控制标准体系通常包括数量标准、 质量标准、综合标准和时间标准。这些标 准有些是可以量化的,如资产负债串、工 时定额和利润率等;有些则是定性的,如 企业的规章制度等。常用的拟订标准的方 法有三种:
第五篇 控制
第14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本章主要内容
控制活动
控制过程
有效控制
控制的重要性
计划 组织结构 员工积极性
计划 目标
控制(Control)
• 控制是管理者为了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的 要求相一致,按照既定的标准,对组织的 各项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调节的管理活 动。
[问题的提出] 木桶原理
一个由许多块长短不同的木板箍成的 木桶,决定其容量大小的并非其中最长的 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同 样,在一个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必然存在 着许多相关的环节,只有找出制约企业经 济效益提高的某一关键环节,把这个矛盾 解决了,其他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
管理学原理习题
管理学原理习题第⼀章管理与管理学⼀、简答1、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简述管理的⼆重性。
3、简述梅奥的“⼈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
4、简述“权变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5、简述麦格雷⼽的“X-Y理论”。
6、简述西蒙的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论述1、什么是管理的⼆重性,它对管理实践的意义何在?2、试述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辩证关系。
3、试述现代管理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以及现代管理理论的新突破。
4、结合实际,论述泰罗“科学管理”的借鉴意义及局限性。
第⼆章道德与社会责任⼀、名词解释道德社会责任⼆、问答题1、道德可分为⼏个层次?⼏个阶段?2、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有哪些?3、企业的社会责任具体体现在哪些⽅⾯?三、论述题试述提⾼员⼯道德素质的途径。
第三章全球化管理⼀、问答题⒈什么是国际化经营?国际化经营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⒉企业国际化经或的动机有哪些?⒊国际化经或要受到哪些环境要素的影响?⒋试从适⽤条件、特点、优缺点等⽅⾯⽐较不同的全球战略。
第四章信息与信息化管理⼀、问答题⒈组织中的信息管理⼯作通常包括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⒉⼀般意义上的信息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⒊何谓开环MRP?其基本构成及逻辑关系是什么?⒋何谓闭环MRP?它与开环MRP有何区别?⒌与物料需求计划相⽐,制造资源计划(MRPII)有何改进?⒍与MRPII相⽐,ERP有何进步?第五章决策与决策⽅法⼀、简答题1.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2.简述正确决策的基本要求⼆、计算1.据市场预测,今后⼏年市场对某公司产品的需求会扩⼤(概率0.7),但也存在着销售量减少的可能(概率0.3),公司⾯临⼏种可能的选择:第⼀:扩建⼚房更新设备,需投资700万元,若需求量扩⼤,公司每年可获利300万元;若需求量减少公司每年亏损50万元,服务期限5年。
第⼆:使⽤⽼⼚房,更新设备,需投资400万元,若需求扩⼤,每年可获利100万元,若需求减少,每年也可获利60万元,服务期限5年。
陈传明《管理学原理》(第2版)课后习题-控制活动(圣才出品)
第五篇控制第14章控制活动一、关键术语1.控制答:控制是指监督组织各方面的活动,保证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计划保持动态适应的过程。
控制的目标包括限制偏差的累积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控制的特点包括:①目的性;②整体性;③动态性;④人本性。
2.公司治理结构答: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所有者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具体而言,公司治理结构是有关所有者、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人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力分配和制衡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表现为明确界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职责和功能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
从本质上讲,这些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如何控制风险和收益如何分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3.控制目标答:控制目标是控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是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的依据和尺度。
如果没有控制目标、标准,便无法衡量实际工作,控制工作也就失去了目的性。
控制目标与标准、偏差信息、矫正措施是控制工作的三项基本要素,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4.合作价值答:合作价值是指组织通过合作既可以增加组织之间的共同信息和知识,创造组织间的协同效应、推进专业化分工;还可以减少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有效地应对来自于复杂环境的竞争形式。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共同信息和知识;②协同;③专业化分工;④交易成本;⑤应对竞争;⑥规避风险。
5.控制要素答:控制工作的三项基本要素是指控制目标与标准、偏差信息、矫正措施。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根据这三项基本要素要求开展与这三项要素相对应的工作步骤:(1)制定控制目标,建立绩效标准。
控制目标、控制标准是控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是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的依据和尺度。
(2)衡量实际工作,获取偏差信息。
偏差信息是实际工作情况或结果与控制标准要求之间所发生偏离程度的信息。
了解和掌握偏差信息,是控制工作的重要环节。
(3)分析偏差原因,采取矫正措施。
控制行动是针对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而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管理学原理14-19章习题.
第14章团队一、单选1、团队在知识创造过程中起着()作用。
A. 关键作用B. 决定作用C. 承上启下D. 上请作用2、改进或开发某个具体业务过程的项目团队是()A. 自我管理团队B. 过程改进团队C. 工作团队D. 临时团队3、工作团队与过程改进团队的关键区别在于其()A. 不是跨职能的B. 是临时的C. 不是跨职能和临时的D. 是跨职能和临时的4、在团队发展的震荡阶段,团队呈现的特点是()A. 完全理解团队任务B. 形成团队结构C. 团队融洽、冲突较少D. 团队已经成熟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整体5、团队具有关注团队目标、愿意对话等的特征,属于团队生命周期的()A. 形成阶段B. 震荡阶段C. 规范阶段D. 执行阶段二、多选1、团队给组织带来的好处有()A. 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B. 运营成本的较少C. 对变化更灵活的反应D. 对业务过程理解的加深E. 满足感和认同感2、下列属于团队发展震荡阶段的特征的有()A. 感到满足B. 关注过程C. 外部忠诚的制约D. 对抗E. 态度动荡不定满足感和认同感三、名词解释1、团队四、简答1、简述团队给组织带来的好处。
2、简述团队活动给个人带来的好处。
3、简述团队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五、论述1、试述如何做好团队工作第15章沟通一、单选1、有实验证明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形体语言占有的信息量为()A. 7%B. 15%C. 38%D. 55%2、列沟通类型中,()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
A. 全通道式沟通B. 链式沟通C. 环式沟通D. 轮式沟通3、下列沟通类型中,全体成员满足最高的是()A. Y式沟通B. 链式沟通C. 环式沟通D. 轮式沟通4、在美国被称为“葡萄藤”的沟通类型是()A. 正式沟通B. 非正式沟通C. 链式沟通D. Y式沟通5、沟通的原则不包括()A. 完整性原则B. 稳定性原则C. 明确的原则D. 使用非正式组织的原则二、多选1、正式沟通的优点有()A. 沟通速度快B. 沟通效果好C. 比较严肃D. 易于保密E. 约束力强2、沟通渠道的性质包括()A. 成本B. 反馈C. 频率D. 选择性E. 责任建立3、信息传递要贯彻()的原则。
(完整版)《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14章人员配备
第十四章人员配备一、教学要点1、人员配备的任务、程序和原则。
2、外部招聘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3、内部晋升的概念及其优缺点。
4、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
5、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和方法。
6、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7、管理人员考评的内容。
8、管理人员考评的工作程序和方法。
9、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
10、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
12、彼得现象的基本内容。
如何防止彼得现象的产生?13、关键名词:人员配备、因事择人、因材器使、人事平衡、外部招聘、内部晋升、贡献考评、能力考评、工作轮换、助理职务、代理职务、彼得现象二、习题(一)填充题1.人员配备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员需要量的确定主要以设计出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为依据。
3.管理人员选聘的标准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管理人员的招聘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试和评估候选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借助___________或称_________的方法。
6.培养能力与改变态度的培训方法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7.管理人员培训的目标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8.管理人员考评的程序应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
9.为了得到正确的考评结果,首先要分析考评表的________________。
10. 人事考评首先是为了列出企业_________的清单,了解企业____________的基本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控制与控制过程(一)判断题1.国际标准化组织在 1998 年发布的 ISO31000:1998 风险管理系列标准中,将风险界定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并指出影响是正面或负面的对预期的可能偏离。
()2 风险的损失程度是指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值。
()3.风险识别是一个单一的过程,仅凭一次调查分析就能解决问题。
()4.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揭示出经济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
()5.危机都是毫无征兆的。
()6.危机应对的准备工作是为危机的突然发生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包括危机管理小组的设立、危机预案的制定、危机管理意识的培训这三个过程,以及为了减少危机损失而事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7.有效的危机反应包括危机恢复。
()8.危机预警就是组织在进行待续的资料收集基础上,根据收集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判断危机可能发生的概率并进行危机等级的评估,在危机发生前发出相应的警报,使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了解相关信息,并采取应对措施,以阻止危机的发生以及降低危机的损害,保证组织的有序运作和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填空题1.按社会经济环境是否发生变化,风险可分为与。
2.一般而言,引发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有,,和。
3.是危机管理的行动指南,提供组织可能面临的各种突发危机的应对策略。
4.基本风险也称为。
5.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
6.是最常用的一种风险分担方式。
7.是造成损失的原因,如火灾或盗窃会造成财产损失。
8.有效的危机反应通常包括,,和。
(三)选择题1._____是指在经济环境没有变化时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通常是由自然客观因素或者人们的错误或失当行为而造成的。
A.动态风险B.静态风险C.纯粹风险D.投机风险2.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是______。
A.基本风险B.静态风险C.纯粹风险D.特定风险3._____是造成损失的原因。
A.风险事故B.风险因素C.风险识别D.风险管理4.在风险识别的方法中, _____是一种以案头工作方式为基础的风险识别方法。
A.审核表调查法B.组织结构图示法C.现场调查法D.流程图法5.在风险评估中,要考虑到环境变化对风险的影响,这反映的是_____。
A.系统性原则B.动态性原则C.可操作性原则D. 科学性原则6组织在进行某项经营活动时,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等原因,使得风险增加或者组织承担风险的能力降低,此时就可以采取 _____活动的方式来避免风险。
A.完全拒绝承担风险B.中途放弃承担风险C.试探承担部分风险D. ABC 都对7.在非财务型风险分担中, _____是通过签订委托合同,委托企业将其财产交由受托企业委托代管,同时支付定的费用。
A.外包B.租赁C.委托管理D.出售8.在危机的特征中, _____是描述危机的发生通常较为突然,容易给管理者带来惊恐和混乱,导致决策失误等问题。
A.信息资源不充分B. 紧迫性C.突发性D.危害性(四)名词解释1.风险管理2.纯粹风险3.基本风险4.风险避免5.委托管理6.危机7.危机反应8.危机恢复(五)论述题1.如何看待“尽管界定的视角不同,但大部分学者都将风险限定在给组织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方面”?请结合现代风险管理的主要的两类观点、风险的定义以及分类进行说明。
2.为什么要进行风险识别?进行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几种?选择风险识别方式需要注意什么? (列出三种风险识别方法进行简要说明即可)3.危机管理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六)案例分析案例一我国电力工业是国民基础产业,电力工业的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因为其安全问题不仅涉及行业本身,而且还涉及各用电行业的安全和社会稳定。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实现厂网分开,接下来将实施主辅分离,这标志着电力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电网安全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电力企业在总结事故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法。
其中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
在该方针指导下形成了以行政正职为核心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级安全网,并建立了“两票管理”“安措与反措计划”等一系列各类应急预案安全保证措施。
同时还通过定期安全活动、隐患排查、安全稽查、春秋季安全检查、事故调查等方式,以保证安全制度能有效实施。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内电力行业先后推行了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安全性评价、危险点预控、状态检修等,大幅度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保证了电网的稳定运行,但在如何全面提高企业安全风险防范水平上还是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在实际措施的落实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却一直处于认识层面未能落到实处 ;以本单位或者同行业的事故经验总结为依据,查处隐患和制定事故预防措施 ;上述情况可以说明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防御式”的被动安全管理。
资料来源 : 改编自黄扬洁 :《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电力安全技术》 2009 年第 2 期。
请结合案例和所学的风险管理知识,说明我国电力工业风险的管理现状和改进建议。
案例二 .材料1:詹姆斯 .伯克在担任强生首席执行官期间最为人津津乐道、备受称誉的是,以一流的管理艺术解决了所有药厂最害怕面对的梦魇。
1982 年泰诺止痛药被置入毒素事件,强生必须尽快明白这次事故的严重性并进行处理。
当时詹姆斯组织了一个危机团队,团队成员包括公共关系专家、律师与科学家。
团队的第一项任务是快速进行还原工程仿真:在泰诺工厂内,是否有十分了解制药过程的人有时间在流程中下毒?几天之内,组织就确认了下毒事件并非内部人员所为,而是外部勒索者所致。
由于泰诺被强烈抨击,詹姆斯决定回收所有的泰诺产品。
在市面上还未有危机管理的图书前,詹姆斯与团队频繁沟通、行动迅速并与执法单位合作找出罪犯的藏身之处。
由于快速科学的应对,强生在这起事故处理中大放异彩,不仅保住了市场占有率,同时还赢回大众的信任。
而现在,泰诺产品在止痛药市场中的市场占有率相较于危机发生之前还高。
材料2:也许你曾见过对于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校园枪击案一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的新闻报道,但大部分的媒体会忽略其在危机应对中的另一个优点。
当其他大学在校园惨案发生后还将关注的重点聚焦于悲剧本身的时候,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已然成立了一个独立小组,案件发生次日小组立即开始了行动,在校园内的卡塞尔体育馆(Cassel Coliseum)举办纪念罹难者的追悼会。
这场追悼会汇聚了众人的哀思,美国总统布什、州长蒂姆 ?凯恩、各地牧师、学生代表以及唱诗班都参与其中,这一做法所产生的抚慰效果大大出人意料。
此独立小组工作较多,他们不仅要准备追悼会的讲稿和关注现场的安全措施,还需要安排心理咨询师帮助受害者及其家属应对事件后难以磨灭的精神创伤;同时,他们也协助家属从世界各地奔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处理灾后事项,协调电视新闻网进行报道等,以期让受害者得到最大的尊重。
资料来源 :改编自劳伦斯。
巴顿 :《危机管理 ::一套无可取代的简易危机管理方案》,许静予译,东方出版社 209 年版,第 174 页。
请结合两个材料阐述危机管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习题答案及提示(一) 判断题1.×2.√3.×4.√5.×6.√7.×8.√(二) 填空题1.静态风险,动态风险2.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心理风险因素,法律风险因素3.危机预案4.重大风险5.风险6.保险7.风险事故8.建立危机处理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或制定新的方案,隔离危机,获取更多信息。
(三) 选择题1.B2.C3.A4.B5. B6.B7.C8.D(四) 名词解释1.风险管理是指组织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处理,力求以最小的经济代价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安全保障的管理活动。
2.纯粹风险是指那些只有损失可能而无获利机会的风险。
3.基本风险也称为重大风险,是指特定的社会个体所不能控制或预防的风险。
4.风险避免也称风险规避,是指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高且影响程度较大的情况下,组织采收的中止,放弃或调整等风险处理方式以避免风险损失的一种方法。
5.委托管理即通过鉴订委托合同,委托企业将其财产交由受托企业委托代管,同时支付一定的费用。
6.危机是指突发的、严重影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状态。
7.危机发生后,组织能否进行有效管理,使其转危为安,甚至捕捉其中的机会,促进组织发展,成为考验组织的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危机反应包括建立危机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或制定新的方案、隔离危机和获取更多信息。
8.危机恢复是指当危机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或平息后,组织需要迅速挽回危机所造成的损失,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完善组织管理,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与工作秩序。
(五)论述题1.在人们的生活与社会经济活动中,经常需要应对各种类型的风险。
它始终伴随和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但对于什么是风险,学术界的观点并不一致。
(1)国际标准化组织将风险界定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该定义体现了风险的两面性:正面的影响意味着机会和收益,而负面则是威胁和损失。
而 COSO 认为“风险是一个事项将会发生并给目标实现带来负面影响的可能性” ,该定义则强调了风险的负面影响及不确定性。
(2)目前,尽管界定的视角不同,但大部分学者都将风险限定在给组织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方面。
现在主要有两类观点:风险客观说和风险主观说。
风险客观说认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损失的不确定性,是可以预测的。
在对风险事故观察统计的基础上,可以利用统计学等工具对风险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和度量。
而风险主观说在承认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的同时,认为这种不确定性是个人对客观风险的评估,同个人的知识、经验、精神和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风险会做出不同的判断。
(3)风险是指发生对组织不利事件的不确定性,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大小。
2.组织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是错综复杂的,正确地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
它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定性地判断特定的风险是否存在。
(1)风险识别是指管理者运用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全面、系统和连续地发现和描述组织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风险原因以及潜在的后果。
(2)由于组织存在差异,其对风险识别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而不同的识别方法之间,其侧重点等方面并不相同。
因此在风险识别过程中,应根据识别对象的因素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识别方法,以使识别工作更具精准性。
每个风险识别方法的应用领域和侧重点各不相同;选三种简要说明即可,如现场调查法、审核表调查法、组织结构图示法、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
(3)任何一种方法都不可能揭示出经济单位面临的全部风险,更不可能揭示导致风险事故的所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