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5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15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改善
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经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绿色发展
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
十五五规划
2026-2030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第一阶段任务,迈向基本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重点建设项目
七五计划
1986-1990
为9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等基础产业建设
八五计划
1991-1995
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九五计划
1996-2000
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国有企业改革,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十五计划
2001-2005
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结构调整,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十一五规划
2006-20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经济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15个五年计划的内容
五年计划
时间段
主要目标
重点领域与任务
一五计划
1953-1957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重工业建设,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五计划
1958-1962

规划性质

规划性质

第一章规划性质、范围与依据一、规划性质本规划为《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GB/T18971—2003)规定的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

二、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北纬27°40'10”~28°01'00”,东经120°10'05”~121°15'00”之间4331平方公里的瑞安市市域。

三、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旅游管理条例》(二)国家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3838—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199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旅游业卫生标准》(GB9663)《公共场所卫生标准》(GB9633—9673,16153—1996)《城市区域环境嘈音标准》(GB3096—1993)国家旅游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三)规划文件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旅游1998—2002年发展规划和2010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浙江省旅游“十五”与至2010年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浙江省旅游发展规划思路暨五年行动纲要(2003—2007)》(2003.12)《温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温州市旅游发展“十五”计划与10年规划》《瑞安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瑞安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20远景目标纲要》(2001.10)《瑞安市“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初稿)《瑞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瑞安市政府工作报告》(2003.3)《瑞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浙江省瑞安市市城镇体系规划》《瑞安生态市建设规划》《瑞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瑞安市海洋开发规划》《瑞安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12)《瑞安市旅游资源普查资料》《瑞安市志》第二章背景与概况一、地理位置瑞安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是泛长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的连接地带,地理坐标在东经120°10'05”~121°15'00”和北纬27°40'10”~28°01'00”之间。

历年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梳理

历年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梳理

中国历年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梳理中国历年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梳理,可以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开始加速,随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政策。

以下为部分关键时间节点及其对应的主要政策:1. “十五”计划(2001-2005年):-开始提出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并支持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发展。

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将新能源、信息网络、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作为优先主题,加大科研投入和产业化支持力度。

3. “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强调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领域。

4.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正式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部署,确定了前述七个重点发展方向,并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扶持措施。

5. “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继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

6. 《中国制造2025》(2015年):-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战略,鼓励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引导和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发展。

7. “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明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

8. 新时代促进集成电路、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2020年):-出台了针对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这些核心领域的自主可控和快速发展。

凤阳县未来十年总体规划(2010-2020)

凤阳县未来十年总体规划(2010-2020)

凤阳县未来十年总体规划(2010-2020)第一章规划依据、原则、指导思想、期限及范围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国家关于城市规划的标准、规范及相关技术规定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25号文件)6、《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7、《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设部)8、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1995—2010年)9、安徽省城镇发展纲要(2001—2010年)10、凤阳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11、上一层次的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12、凤阳县已完成的专业规划以及各行业发展的规划意见与设想13、上一轮凤阳县总体规划二、规划原则1、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将城市置于区域总体协调发展高度,分析研究其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机遇,从而确定城市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框架。

2、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原则城市总体规划与区域经济及凤阳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发展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服务,为促进城市社会进步服务,为加快城乡现代化服务。

3、规划连续性原则以1996年版规划为基础,认真研究已编制的各层次规划,充分吸取以往规划中的合理内容,保持城市建设空间与时序上的连续性。

4、可操作性原则针对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凤阳县的基础和优势,提出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案,逐步完善城市功能,使城市建设整体质量和水平建立在更高的层次上。

5、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耕地保护,节约土地资源。

加强城市绿化和环境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规划指导思想1、树立区域整体观,处理好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城市发展应以区域经济为基础,城市产业结构应能体现区域资源特点和经济优势,城市建设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市场流通。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01.07.01•【文号】教发[2001]33号•【施行日期】2001.07.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部二00一年七月一日教发[2001]33号)一、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教育正在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二十多年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为21世纪初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以下简称“两基”)的目标初步实现,全国有2541个县(含县级行政区划单位)通过了国家组织的“两基”验收。

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取得长足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迅速,在校生达到2500余万人,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毛入学率提高到42%左右。

职业技术教育、成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大力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

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到2000年,在学人数达到1100万人左右,毛入学率从80年代初的2%左右提高到11%左右。

研究生在学人数由1980年的2.2万人增加到30.1万人,累计毕业近60万人。

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派出留学人员和来华留学人员规模均得到较大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由80年代初的4.5年提高到目前的8年左右,每万名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毕业生由80人上升到400人左右,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由1050人上升到1380人,初中毕业生由2600人上升到4000人,文盲从2800人下降到760人。

十五规划

十五规划
第十一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新局面
• • • • • • • 十五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北京申奥成功与加入世贸组织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全国抗击非典的胜利与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心成就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新形势新阶段的对台工作
1

第十个五年规划的 制定与 实施
• 九五计划的胜利完成 •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制定十五计划的 建议 • 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批准十五计划纲要
2
•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01年3月5日至 15日举行,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做《关于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报 告》,由人大高票通过
9
•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 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振奋 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十五”计 划的目标,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和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奋斗!
10

湖北省建设厅印发《湖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湖北省建设厅印发《湖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十五”计划》的通知

湖北省建设厅印发湖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十五计划的通知鄂建2001108号各市州直管市林区建委(建设局)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和抗震防灾十五计划湖北省建设事业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我厅编制了湖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十五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湖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十五计划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部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和抗震防灾十五计划湖北省建设事业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结合我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实际情况制订本计划一九五时期勘察设计咨询业回顾九五期间全省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积极推进改革与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完成了大量的勘察设计任务保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五年内全省勘察设计单位共完成固定资产总投资达5519亿元的勘察设计任务营业收入120亿元人均年营业收入4.17万元完成工程总承包合同额32亿元实现利润7.2亿元既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增强了行业活力2勘察设计的质量管理得到了加强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有了稳步提高五年来全省有17家甲级1家乙级勘察设计单位通过了ISO9000系列标准认证有45个勘察设计工程项目被评为国家级的优秀项目有252个勘察设计工程项目被评为省级优秀勘察设计工程项目勘察设计优良率达到40%住宅建设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50%以上工程抗震设防合格率达到100%行业的技术进步也得到了较大发展各勘察设计单位现有计算机总计已达19000台技术人员人均达0.5台CAD出图率达87%在1995年50%的基础上增加了37个百分点在软件开发网络建设方面也有所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3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九五期间重点开展行业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了湖北省勘察设计咨询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意见确定了13家勘察设计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全省勘察设计单位积极探索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路子努力转变内部经营机制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拓展服务领域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行业的综合实力得到显著增强4加强了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进一步整顿规范了勘察设计市场九五期间根据国家和建设部颁发的法令条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我省勘察设计行业的法规出台了省政府令第188号湖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省建设厅制定了湖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实施细则湖北省建筑工程施工图文件审查办法湖北省建筑方案设计竞选管理办法湖北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管理实施办法湖北省建筑标准设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定办法各市州还制定了一系列具体规定和办法为勘察设计市场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采取总量控制的措施从96年起暂停了除专项资质以外的所有资质的审批通过资质年检和对主行业为建筑工程的设计单位的资质换证清除了一些不合格的单位使我省甲级建筑设计单位的总量减少了13%乙级减少28%丙级减少17%丁级减少64%建立了合同备案制度和代理收费制度对勘察设计任务的委托与承接合同备案等市场行为进行了规范对不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勘察设计市场的秩序有了明显好转5加强了勘察设计队伍的建设队伍结构有了新的变化素质得到提高全省勘察设计行业现有勘察设计单位572个其中甲级63个乙级151个丙级295个丁级63个现有职工5.74万人其中技术人员4.12万人95年推行注册师制度以来全省共有一级注册建筑师311人二级注册建筑师1508人一级注册结构师611人二级注册结构师358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还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如:勘察设计体制改革还不到位政企不分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状况尚未完全转变;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发展还不够平衡僧多粥少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行业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勘察设市场行为不够规范越级设计转包挂靠行业垄断压价竞争等现象仍然存在;立法滞后法规还不够配套完善执法力度不够;入世在即勘察设计咨询业尚未形成有机整体勘察设计咨询的组织机构业务范围运作模式设计程序市场规则管理体制等与国际接轨还有很大的差距;科技创新设计创优意识比较落后注重技术开发与科研成果的应用不够设计上还缺乏深度优良率偏低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质量监督管理也有待进一步加强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不力设计保守浪费的现象亟待改观二十五时期勘察设计咨询业面临的形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为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的五年计划这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议提出十五期间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等湖北地处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今后的五到十年将是湖北振兴掘起的关键时期随着上述举措的实施湖北的建设事业必将有很大的发展为我省勘察设计咨询业带来有利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严峻的挑战尤其随着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市场不仅会面临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还将对国际设计公司开放国内外同行都有分享机遇争夺市场的权利我们在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市场体系技术与装备法规与标准行业素质等方面都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加快发展积极进取迎接挑战!三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目标1十五计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扣住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体制改革为中心提高工程质量为重点全面深入地推进勘察设计咨询业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在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规范市场质量管理加快人才培养健全法规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提高全行业的整体素质使我省勘察设计咨询业与国民经济及建设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与大力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相适应建立起为固定资产全过程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技术性智理性服务的勘察设计咨询服务的新体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十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全面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勘察设计任务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全省勘察设计单位的营业额年平均增长率要达到8-10%,2005年达到30亿元工程总承包营业额2005年达到10亿元以行业体制改革为中心加快改企建制工作十五期间全省所有勘察设计单位都要完成由现行的事业性质到科技型企业的转变90%以上的单位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产权形式多元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管理方式集约化的格局积极推进行业体制改革改变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相互挚肘的现状逐步形成完整统一的工程咨询设计业努力形成与国际接轨为固定资产活动提供全过程技术性管理性服务的咨询设计服务体系改善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十五期间要把全省勘察设计行业队伍总量控制在50000人左右鼓励强强联合扶优扶强稳定甲乙级资质基本队伍;压缩丙丁级队伍;提倡专项资质单位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发展民营专业事务所到2002年底取消丁级勘察设计资质等级使队伍结构和队伍总量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要求基本适应改革完善企业资质体系进一步调整队伍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着重提高队伍素质加快人才培养尤其是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懂法律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主要岗位人员培训率达到80%以上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大力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全省大型骨干勘察设计咨询单位要拥有自己的专有技术并具有吸收消化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能力建成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要进一步提高勘察设计单位的现代化装备及应用水平使工程科技成果应用率达到55%以上勘察设计成果合格率达到100%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率达到100%;专业工程逐步建立施工图审查制度2005年要使我省勘察设计咨询业的设计技术水平和设计质量跻身于国内先进水平;2010年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加强抗震设防工作城市和乡镇新建生命线工程公用建筑市政设施住宅和工业厂房抗震设防率分别达到100%和80%新建工程中突破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限制和规定的限工程的审查率达到100%;农房的抗震设防率达到30%抗震设防区内的城市全部完成抗震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并贯彻实施提高管理水平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法制严明的要求和我国即将加入WTO的需制定和完善有关的配套政策法规办法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大力推进和完善注册执业资格强化注册执业的自律和监管坚持实行资质年检制度严格单位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双重控制的动态管理建立健全设计招投标制度建立专家库使应实行招投标的工程项目招投标率达到100%合同履行率达到100%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力争在依法行政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制止越级挂靠设计不正当压价和拖欠设计费行为上有所突破基本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勘察设计咨询市场体系2010年的主要目标:全省勘察设计单位完成的勘察设计咨询营业额达到35亿元工程总承包营业额达到15元基本实现全行业的注册工程师执业制度全省勘察设计咨询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四实现十五计划的主要措施1全面推进全省勘察设计咨询业的改企建制和结构调整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政企分开改企建制调整结构扶优扶强的原则采取整体出售兼并拍卖租赁承包国有民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方式先改企后建制全面推进我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的体制改革在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上参照国际通行的工程公司工程咨询设计公司设计事务所岩土工程公司等模式进行改造逐步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融资和招投标代理工程设计项目管理施工监理和投产后咨询等全过程的智力服务;在资产经营组织模式上实现资产多元化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勘察设计单位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结合改企建制稳步推进勘察设计咨询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少量关系到国家安全重要行业的单位改为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鼓励大中型企业改制为国家控股或参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少数经济效益好资金需求量大的也可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可以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企业或合伙企业;鼓励行业中有较高知名度的有执业资格的个人注册开业形成国有与民间资本相结合的勘察设计咨询业的所有制格局改为公司制等其他类型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原则由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或其他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担任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者应当成为企业主要持股者允许国际上技术管理先进的工程咨询单位参股控股十五的头两年要把改企建制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出台湖北省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并大力做好宣传协调工作解决好由于财政困难造成的配套政策得不到落实的实际问题使国务院和我省制订的配套政策能不折不扣的落实逐级兑现要针对改企建制工作中存在的产权界定职工持股技术入股无形资产等共性问题做好调研加强指导确保改企建制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改企建制的基础上利用加入WTO的良好机遇积极理顺工程勘察设计咨询行业的管理职能建立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的行业管理体系2以市场哲理为手段改革整顿和规范勘察设计市场严格标准改革和完善单位资历管理制度根据国家改变以行业管理部门为主而代之以工程性质为主的资质分类办法将资质证书设置为勘察(综合专业劳务)设计(综合专业专项)咨询三类体系的原则研究制定和完善我省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管理细则和资质年检管理办法实现队伍的综合性与专业性技术层与劳务层技术型与管理型的合理匹配形成多层次的竞争领域和竞争平台进一步规范资质审批程序明确审查责任严格审查制度实行公示制度和动态化管理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资质换证和资质年检扶优扶强清理不合格单位整顿勘察设计咨询市场按照建设部的统一部署发展一批民营设计事务所并加强对民营设计事务所的监管调整队伍结构按照控制总量扶优扶强兼并重组拓展新业的原则根据市场导向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通过年检换证资质改革和核发证书等方式建立和完善市场清出机制积极稳步地调整队伍结构特别要加大对供大于求的行业队伍的调整力度保留精干力量压缩过剩队伍鼓励实力雄厚有发展潜力和后劲的企业(集团)兼并改造其他企业调整业务结构鼓励具有资质的勘察设计咨询单位为工程项目的决策与实施提供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融资和招投标代理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工程监理和投产后咨询等各种咨询服务有条件的单位要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加快健全个人执业资格制度认真做好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的注册管理继续教育注册考试考前培训等日常工作实施国家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个人执业注册制度框架体系逐步实施土木公用设备电气机械化工等专业注册工程师制度大力推动注册执业制度的落实开展注册执业制度检查促进注册执业制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市场管理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在贯彻执行湖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有关配套法规及办法制定湖北省建筑工程设计招投标实施细则建立符合勘察设计咨询特点的招投标制度制定湖北省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管理办法保证注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落到实处积极贯彻新的合同文本建立健全合同备查备案制度进一步提高合同履约率加强外来队伍的规范化管理修改完善湖北省外来勘察设计单位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市场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通过全面开展程序性审查严格查处业务委托与承接中任意压价无证设计越级设计出卖图章等违法行为维护和保障市场秩序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形成执法合力加大执法力度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具体措施进一步规范和整顿市场行为坚决打破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等不正当市场行为保证市场的有序竞争3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勘察设计咨询质量强化单位自律建立质量责任终身制在继续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努力开展行业贯彻GB/T19000系列标准工作倡导甲乙级勘察设计单位在十五期间全面通过GB/T19OO0系列标准质量体系认证抓好勘察设计单位的自律使之认真履行对质量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督促单位建立健全严格的内部质量责任制度落实到人确保勘察设计成果符合强制性标准规范全面实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制度进一步完善政府对设计质量的监督机制将施工图设计审查列入基本建设程序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管理规定建立统一规范的审查程序审查内容和审查标准加强对各级审查机构的监督管理全面提高审查人员的素质和审查质量确保勘察设计质量达到强制性标准的要求严格把好设计文件的出口关杜绝不合格的设计产品鼓励开展设计咨询服务积极探索工程设计保险要认真按照建设部关于开展建设项目设计咨询试点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管理并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拟定我省开展建设项目设计咨询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要积极做好实施工程设计保险的准备工作宣传建立工程设计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勘察设计单位执业人员及管理部门对建立工程设计保险重要意义的认识为实施工程设计保险工作奠定基础4进一步推动设计创优和技术创新鼓励设计创优繁荣设计创作要建立勘察设计创优评优机制和奖励机制继续开展四优项目评选活动将勘察设计创优评优与单位资质晋级年捡及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考核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完善勘察设计评优办法和方式优化评定指标把设计创优和技术创新作为评优的重点和标准大力鼓励设计创优和技术创新积极引导勘察设计单位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结合我省的民俗民风和地域文化特点努力探索具有湖北特色的建筑风格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要在科技成果工程化和引进技术国产化上创新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积极鼓励勘察设计单位跟踪世界科技发展步伐开发应用高新技术先进工艺先进设备新型材料创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要在业务建设和基础工作上创新继续抓好行业的标准化工作加快技术标准和标准设计图集的制定和更新督促勘察设计单位加大业务建设和基础工作的投入建立健全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勘察设计标准化规范化集成化水平要在设计手段和设计方法上创新高度重视勘察设计咨询业计算机应用推广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0-200 5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信息化发展纲要在继续深化CAD技术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的原理集成技术与实施方案等方面的在职教育培训逐步建立以网络为支撑专业CAD技术应用为基础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设计与管理初步实现一体化的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要确定国际接轨型国内先进型发展提高型三类勘察设计单位的计算机应用发展目标促使计算机应用水平再上新台阶积极推行勘察设计咨询业信息系统提高勘察设计咨询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建立与科技型企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化管理和国际竞争要求的人才群体尤其要注重设计院长项目经理和专业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尽快形成一批优秀企业家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队伍要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鼓励资金上给予支勘察设计单位要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大型单位要积极建立技术中心成为勘察设计咨询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中小单位要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要依法保护勘察设计单位的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设计竞选方案勘察设计成果等知识产权5加强抗震防灾工作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水平认真贯彻全国和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加强新建工程村镇建设的抗震设防管理抓好村镇建设抗震设防试点和示范工程加强对农民建房的指导要加强抗震管理机构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反防震减灾法的行为要把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与施工图设计审查结合起来特别要做好超限高层建筑重大工程和城市生命线工程的抗。

十个五年计划

十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十个五年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回眸中国质量新闻网2011-04-15 08:47:18定格火红年代见证奋斗历程——新中国十个五年计划和十一五规划回眸历史的使命召唤着我们宏伟的蓝图鼓舞着我们人民的期待激励着我们……今天,当我们回顾11个五年计划(规划)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五”到“五五”计划主要为学习苏联发展模式;“六五”到“九五”计划则强调中国式发展,“十五”到“十一五”规划则提升为科学发展。

在发展战略方面,“一五”到“五五”计划重点实施工业化战略,实现四个现代化;“六五”到“九五”计划重点实施市场化战略,建设小康社会;“十五”到“十一五”规划则转向完善市场化,积极推进新工业化城镇化与国际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从筚路蓝缕中寻求兴邦之道,到坚定不移地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从探索前行的“计划”,到新变化、新趋势、新要求下的科学“规划”;11个“五年”,见证了奋进,见证了危机,见证了转折,见证了亿万人民的奋斗历程,见证了大国崛起的征途步伐。

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成为我国工业化起点“一五”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主要依靠我国人民的力量,加上当时苏联等国家的大力援助,到1957年底胜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1952年11月,中共中央作出决定,立即着手准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

它包括序言、总纳、国家机构、人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4章,共106条。

1955年:克拉玛依——戈壁中崛起的绿色油城1955年7月6日,克拉玛依一号井开钻,10月29日完钻,喷出工业油流,宣告了共和国第一个大油田的诞生。

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国产汽车试制成功1956年7月13日,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崭新的总装线上,被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的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

在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首批12辆解放牌汽车缓缓驶下装配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邢永华;胡安劳;曹臻
【期刊名称】《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是国内第一所高校与科研院所合并而建立的大学图书馆,现拥有馆藏文献165万余册,职工12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2人,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农业文献信息集散地,它的建立与发展不仅将对学校产学研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支撑,而且也是在西部大开发中形成西部地区农业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系统的关键所在……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邢永华;胡安劳;曹臻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陕西杨凌,7121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陕西杨凌,712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9.256
【相关文献】
1.西北地区高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J], 曹洁
2.浅议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管理——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J], 王桂秋;张波;王芹
3.谈高校图书馆新书阅览室的管理和服务——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心区图书馆新
书阅览室为例 [J], 柴庆霞;鲁敏
4.谈图书馆空间利用与期刊管理服务工作——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南馆为例[J], 刘淑霞;净玲娣
5.\"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探索\r——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 [J], 张娜;刘全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资料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资料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目录前言一、发展现状及“十五”面临的形势(一)综合交通发展成绩显著(二)综合交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三)“十五”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二、发展方针和目标(一)发展方针(二)“十五”发展目标(三)2010年发展设想三、“十五”综合交通建设重点(一)铁路(二)公路(三)沿海港口(四)内河航运(五)民航(六)管道(七)城市交通四、“十五”综合交通发展的主要政策和措施(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比较完善的交通运输市场体系(二)广开资金渠道,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交通价格改革(四)推进交通运输技术进步(五)扶持西部地区交通发展前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继续加快交通运输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

本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结构的重点专题规划,是指导和组织2001年至2005年我国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本规划包括综合交通发展现状和未来形势的分析,“十五”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方针和目标、发展重点以及主要的政策措施等内容。

一、发展现状及“十五”面临的形势(一)综合交通发展成绩显著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消除交通运输严重的“瓶颈”制约,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增加投入并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推进了交通运输的改革与发展,使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落后被动的局面初步扭转。

综合交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主要有:1、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运输能力不断增强。

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枢纽机场、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和装备技术水平,其中高速公路建设和铁路提速成为九十年代交通运输快速发展的形象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电力公司发展战略及“十五”发展总体计划(doc 14页)

电力公司发展战略及“十五”发展总体计划(doc 14页)

XX省电力公司发展战略及“十五”发展总体计划一、公司发展战略(一)战略定位1、公司战略定位XX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的子公司;是以电力生产销售为核心,多元化发展,为XX省及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电力企业;是XX 省电力市场的系统运营者;是华东电网及区域电力市场的战略主体之一;是由电力核心产业向电力相关产业、电力延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元发展的战略实施主体。

XX电网是“西电东送”的一个重要受电端,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电力供应的一个战略通道。

2、公司本部战略定位本部是公司的战略决策中心、调度生产指挥和市场交易中心、资本运营中心、核心企业管理中心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

(二)战略目标1、总体战略目标建成集团化、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居于国内同行领先水平,庆身世界先进电力企业行列的现代电力公司(即“四化一先”的战略目标)。

2、战略实施步骤具体分四年加以实施:第一步,2001年达到国电公司一流电力公司的标准,跨入国内同行先进行列;第二步,2003年初步形成集团化、多元化、现代化、国内同行领先的国际一流电力公司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具有XX特色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企业风貌;到2005年,建成集团化、多元化、现代化并以较高水平进入国电公司系统国际一流电力企业行列的公司;第三步,到2010年,初步建成集团化、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现代电力公司,在国电公司系统率先进入世界先进电力企业的行列;第四步,到2020年,建成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的电力公司,确立世界先进电力企业的地位。

(三)总体发展战略电为核心,多元发展;内强素质,外堡形象;国际比较,分区推进。

(四)核心产业发展战略优失发展电网,优质拓展服务,优化发展电源,体制机制适应市场化,枝术装备达到现代化,经营管理实行集约化,即“三优三化”战略。

(五)多种产业发展战略1、产业发展战略:巩固提升支柱产业,加快拓展新兴产业。

2、资本运营战略:有效整合内部资产,积极扩张外部资本。

国家“十五”计划纲要

国家“十五”计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目录序言第一篇指导方针和目标第一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第二章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第二篇经济结构第三章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五章 发展服务业大力推进信息化第七章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第九章 实施城镇化战略教育和人才第十章 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全民素质第十二章 实施人才战略资源和环境第十三章控制人口增长实现永续利用第十五章加强生态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十七章扩大对外开放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十九章增加居民收入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第二十一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第二十三章依法治国保障国家安全第十篇规划实施第二十五章改善宏观调控保障实现规划目标序言世纪之交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从新世纪开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九五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国务院审时度势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有效治理通货膨胀软着陆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带来的困难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3%ÉÌÆ·¶Ìȱ״¿ö»ù±¾½áÊøʵÏÖÁËÅ©²úÆ·¹©¸øÓɳ¤ÆÚ¶Ìȱµ½×ÜÁ¿»ù±¾Æ½ºâ¹¤Òµ½á¹¹µ÷ÕûÈ¡µÃ»ý¼«½øÕ¹ÌÔÌ-ÂäºóºÍѹËõ¹ýÊ£¹¤ÒµÉú²úÄÜÁ¦È¡µÃ³ÉЧ¾ÍÒµ¸ÚλÔö¼ÓÖÆÔ¼µÃµ½»º½âÉç»áÖ÷ÒåÊг¡¾-¼ÃÌåÖƳõ²½½¨Á¢µ÷ÕûºÍÍêÉÆËùÓÐÖƽṹȡµÃÖØ´ó½øÕ¹ºê¹Ûµ÷¿Ø»úÖƽøÒ»²½½¡È«¶ÔÍâóÒ׺ÍÀûÓÃÍâ×ʵĹæÄ£À©´óÖÊÁ¿Ìá¸ßÈËÃñÉú»îˮƽ¼ÌÐøÌá¸ßÅ©´åƶÀ§ÈË¿ÚµÄα¥ÎÊÌâ»ù±¾½â¾öÎÄ»¯ÌåÓýµÈ¸÷ÏîÉç»áÊÂҵȫÃæ½ø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澳门回到祖国怀抱一国两制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国际竞争力不强教育比较落后人才资源不足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五是人口压力大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六是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相当混乱奢侈浪费现象和形式主义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等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今后五到十年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本纲要根据编制宏观性是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纲要主要阐述国家战略意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对市场主体的指导性意见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政府将运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努力完成我国社会生产力市场供求关系为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奠定了良好基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发展趋势将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正确处理改革稳定的关系期间要突出贯彻以下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要认清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坚持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积极主动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与调整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结合起来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积极的同时走出去加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力度培养人才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要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两手都要硬要高度重视人口生态和环境问题水把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十五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教育加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十五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7%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4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05年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科技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技术进步加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巩固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分别达到60%左右和1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 2005年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城乡环境质量改善资源节约和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全国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ÈËÃñ½¡¿µË®Æ½½øÒ»²½Ìá¸ßÌåÓýÉèÊ©Ôö¼ÓÎÄ»¯Éú»î¸ü¼Ó·á¸»第二篇经济结构第三章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稳定发展第一节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保到2005年全国耕地面积不低于12800万公顷种子工程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调整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内容和布局等措施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鼓励与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第二节拓宽农民增收领域通过加工转化解决粮食等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问题发展多种经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建设一批有利于农民直接增收的项目第三节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依靠科技不断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质量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基地及绿色食品基地加强草场建设加快发展畜牧业加强渔业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形成规模化提高商品率服务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发展农产品销售保鲜等产业鼓励农业服务组织创新全面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推广采用国际标准支持引导乡镇企业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公司加农户等多种形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采取财政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第四节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搞好农田灌溉等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建设建设节水增效示范工程及旱作节水示范基地改善农村道路状况省道连接线的建设节能灶等新能源和新型节能技术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努力解决无电地区的用电问题降低农村电信资费加强以产地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市场设施建设第五节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按产销区的不同特点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适度撤并乡镇减少村组干部补贴人数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进贷款方式要因地制宜地加快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八七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要重点做好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多方面增加扶贫资金投入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扩大以工代赈规模人畜饮水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对少数生存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易地开发第四章优化工业结构以企业为主体突出重点努力提高我国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正确引导投资方向防止盲目扩大规模和重复建设先进技术与适用技术相结合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第一节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加快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改善质量防治污染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工产品氧化铝新型干法水泥以及市场需求量大的高效化肥轻纺工业高档纸及纸板差别化纤维高档面料研究制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措施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制造和成套水平把发展数控机床努力提高质量和技术水平大型抽水蓄能机组超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化肥和石化成套设备新型造纸和纺织机械等民用船舶和经济型轿车积极发展高效节能低排放车用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积极发展建筑业提高设计改革规范建设市场推广使用新型建材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产业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主要是高速宽带信息网生物技术工程新型运载火箭等新型显示器件现代中药支持各行业发展高技术产品建立创业板股票市场第三节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按照专业化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原则形成产业内适度集中大企业为主导通过上市联合形成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实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向精新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浪费资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技术和工艺第四节推进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积极支持和促进东北等地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结构调整人才聚集的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和企业积极稳妥地关闭资源枯竭的矿山研究探索矿山开发的新模式计算机推动产业研究开发和设计水平的提高以及工艺技术的变革推动营销降低成本通过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要以市场化增加供给拓宽领域加快发展服务业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发展以居民住宅为重点的房地产业和装修装饰业加大旅游市场促销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改善服务质量优化配置和充实社区服务设施壮大社区服务业理顺职业培训的管理体制民办公助促进职业培训产业成长保险服务健身项目第二节发展主要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引进新型业态和技术物流配送多式联运运输业和邮政服务业支持商业银行拓展信贷业务提高保险公司承保能力和偿付能力改进服务确保其独立公正地执业法律服务工程咨询等中介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咨询和数据库服务业突破体制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实行政企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学校逐步改制为独立法人企业外贸粮食等系统的改革拓宽服务业融资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要按照应用主导网络共建技术创新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实施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金融广播电视科技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系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农业技术推广等领域的应用加强条码和代码等信息标准化基础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推广计算机及网络教育加强信息化法制建设创造有利于信息化的制度条件提高网络容量和传输速度重点建设宽带接入网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完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电视第三节发展电子消化吸收和创新增强计算机与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的制造能力提高信息化装备和系统集成能力改善布局和结构要优化结构提高工程质量注重投资效益第一节加强水利建设水利建设要全面规划标本兼治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在加强防洪减灾的同时科学制定并积极实施全国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大江大河流域规划对淤积严重的河湖进行整治和疏浚黄河为重点的堤防建设黄河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嫩江尼尔基岷江紫坪铺右江百色加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抓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十五适时建设其他跨流域调水工程第二节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交通建设要统筹规划扩大网络完善系统建立健全畅通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五纵七横全面贯通完善路网结构200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0万公里左右建设改造铁路主通道加快铁路既有线技术改造建设青藏铁路西南进出境铁路发展大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化散货运输系统及主要港口出海航道建设2005年沿海港口深水泊位达到800个珠江及京杭运河等水运主通道建设突出支线机场建设并向西部地区倾斜提高空管技术装备水平初步形成管道运输网发展和完善城市间旅客快速运输集装箱运输以信息化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加快以政企分开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网运分离民航机场和港口下放地方管理形成大集团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优质煤比重建设高产高效矿井加大洁净煤技术研究开发力度实行油气并举开发和利用输送管线和用气工程建设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采取措施节约石油消耗合理开发石油资源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天然气供应基地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和改造中推进全国联网充分利用现有发电能力坑口大机组火电适度发展核电开工建设龙滩水布垭三板溪瀑布沟等大型水电站在山西内蒙古贵州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竞价上网积极发展风能地热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第八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积极进取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科技要开拓新思路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加快水利通信突出抓好西电东送节水和开发水资源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工程保护天然林资源推进防沙治沙和草原保护巩固和加强西部地区的农业基础绿色食品中草药及生物制药等石油天然气钾盐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重点发展义务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使用和引进的工作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长江水道以线串点实行重点开发长江上游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的形成国家实行重点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并在对外开放土地人才等方面采取优惠政策支持民族自治地区落实自治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牧区建设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促进西部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技术与贸易合作互惠互利的国际区域合作新格局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化流通和加工基地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通信以长江京广京哈等沿线地区为重点充实中心城市第三节提高东部地区的发展水平东部地区要在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优化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和出口产业广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进一步发挥环渤海闽东南地区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支持和参与西部开发第四节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要打破行政分割改变追求经济门类齐全的做法发展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专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第九章实施城镇化战略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发展的重大措施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我国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第一节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防止盲目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健全城镇居住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改善城镇环境设计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风格第二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科学规划规模适度要把发展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使之尽快完善功能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发展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第三节消除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体制改革城镇户籍制度取消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地区间的有序流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广辟投融资渠道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鼓励企业和城乡居民投资设镇标准加强政策协调第三篇科技提高持续发展能力要面向经济建设按照有所为总体跟进发展高科技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力争在主要领域跟住世界先进水平在有相对优势的部分领域在局部可跨越领域第一节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支撑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开发能够推动结构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共性技术重点在农产品加工及转化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洁净煤纺织印染后整理污水治理等方面取得进展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在有相对优势或战略必争的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攻克高速宽带网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国家空间信息应用与服务等信息技术遗传改良动植物特种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新材料技术机器人制造第三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数学化学交叉性研究和积累力争在基因组学纳米科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推动管理科学发展调整学科布局推进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一批行业共性技术的开发基地积极推进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改革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机构新建并重组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提高科研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建立社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鼓励外资企业在我国设立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资金第十一章加快教育发展培养人才的基础面向世界适度超前发展第一节发展各级各类教育着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继续提高国民教育普及程度提高水平重点推进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培养规模继续实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逐步形成大众化重视发展儿童早期教育放宽入学年龄限制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师思想和业务素质根据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趋势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并在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改革考试制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积极鼓励基本形成政府办学为主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教育体系增加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县级人民政府对基础教育的统筹深化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制度壮大人才队伍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第一节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培养和选拔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有较高政治理论素养和开拓精神并经过实践考验的高素质领导人才队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队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公仆意识勤政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科技队伍合理利用国外教育资源积极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鼓励回国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尊重人才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竞争上岗制度选拔和任用创造条件年龄结构地区完善对人才的激励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创业和发挥才能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运行规范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管理的法律法规资源和环境第十三章控制人口增长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重点做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以宣传教育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村民自治政策推动继续实行党政领导责任制提倡优生优育改善基层服务条件以预防农村地区高发先天性疾病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开展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

中国的五年计划发展规划

中国的五年计划发展规划

中国的五年计划发展规划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对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为了方便表述,就简称为“一五”,后面的五年计划简称以此类推。

从1953年开始,至今已经发展到十二个五年计划。

下面是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前苏联协助设计的156项建设项目为中心,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二五计划:1958年-1962年(由于大跃进的关系,造成三年的推迟,所以“三五”计划从1966年开始)。

三五计划:1966年-1970年四五计划:1971年-1975年: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战备,促进国民经济的新飞跃”的口号。

五五计划:1976年-1980年:期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始了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新阶段。

六五计划:1981年-1985年七五计划:1986年-1990年八五计划:1991年-1995年九五计划:1996年-2000年十五计划:2001年-2005年十一五规划:2006年-2010年十二五规划:2011年-2015年现在我们最关注的就是十二五规划,所以,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十二五规划的内容。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十二五”目录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章发展环境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章主要目标第四章政策导向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六章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第七章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八章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三篇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九章改造提升制造业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第四篇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第五篇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第六篇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第七篇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第二十七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第二十八章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第二十九章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第八篇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十章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三十一章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第三十二章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第三十三章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十四章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第三十五章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第三十六章全面做好人口工作第九篇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第三十七章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第三十八章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第三十九章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十章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第四十一章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四十二章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十三章推进文化创新第四十四章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第十一篇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四十五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第四十六章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第四十七章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第四十八章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四十九章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十二篇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十章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十一章优化对外贸易结构第五十二章统筹“引进来”与“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第十三篇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第五十四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五十五章全面推进法制建设第五十六章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第十四篇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第五十七章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第五十八章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第十五篇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五十九章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六十章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第十六篇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第六十一章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第六十二章加强规划协调管理。

新中国史上的十二个五年计划

新中国史上的十二个五年计划

“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二五”计划作为党中央的 建议,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通过。此后,由于 指导方针的变化,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第二个 五年计划的正式文件始终未能颁布。
由于实施过程中的巨大波动,“二五”实际上分成1958年~1960 年“大跃进”阶段和1961年~1962年进入调整时期两个阶段:
经过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整顿工作,“四五”计划 得到了基本完成。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五五计划(1976~1980年): 新跃进大转折
“计划赶不上变化”。“五五”计划实施期间,跨 越了由“文革”至粉碎“四人帮”及拨乱反正的重 大历史转折,致使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亦随之变化。 其制定开始于1974年,没有独立的文本,包含在 《1976~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十年规划纲要》之中。 此纲要直至1977年12月才被下发,“五五”计划缩水 仅剩3年。
国际上,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1997年始发于泰 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整个亚洲,对中国的出口、 利用外资以及经济增长都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前期,针对通货膨胀率过高的突 出矛盾,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通过综合治理,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目标, 查找差 距,分 析原因 ,进一 步增强 自己作 为党员 的凝聚 力和战 斗力, 为推进 学校和 年级各 项工作 做贡献
六五计划(1981~1985): 走向改革开放
“六五”计划是拨乱反正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序言进入新世纪,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十五”计划圆满完成。

“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我区将进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发展阶段。

“十五”期间,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和多种突发性灾害,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十五”主要发展目标全面超额完成。

全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是自治区历史上发展与稳定的最好时期。

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呈现增长加快、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预计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2600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五年平均增长9.6%,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280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4亿元(年初预算数),五年平均增长15.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0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7.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具有区域特色的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迅速,全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基地建设继续加强,优质商品粮、特色林果和畜产品基地建设成交显著;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列全国第3位和第2位,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和钾盐等优势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精—伊—霍铁路、西气东输等一大批水利、交通、能源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或建成投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实效,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工程进展顺利。

地区经济布局实现了重大突破,乌昌经济一体化开始启动,天山北坡经济带快速发展,对全疆经济增长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

十五计划的圆满完成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提前实现

十五计划的圆满完成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提前实现

序“十五”计划的圆满完成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的提前实现,标志着涪陵经济社会发展跨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今后五年,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解决各种凸现矛盾和突破体制障碍的重要关口时期。

《重庆市涪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出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要战略思想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按照正确把握形势、符合区情实际、激励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要求,主要阐述未来五年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与主要任务,明确政策取向,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我区在新的历史时期赢得主动,实现既快又好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也是制定其他各项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把握关键时期明确发展目标第一节新世纪初极不平凡的五年一、开局良好的五年“十五”时期,是涪陵新世纪初极不平凡并取得良好开局的五年。

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结合涪陵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机遇,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一步确立了“加快工业化,建设大城市,全面奔小康”的发展路子,攻坚克难,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全区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有所优化、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发展活力得到增强、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社会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提前实现总体小康,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十五”计划和“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35.08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6%,高于“十五”计划预期,人均GDP 达到13431元(按常住人口计算)。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26.45亿元,年均增长16.8%;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1亿元,比“九五”时期翻一番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亿元,年均增长15.4%;地方财政收入6.79亿元,年均增长12.4%。

从“一五”到“十一五”

从“一五”到“十一五”

舒紫芸074110521从“一五”到“十一五”规划——对比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脉络一五计划(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是根据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制定的,它是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一个重大步骤。

“一五”计划主要提出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打下基础;二是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建立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继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把其分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一五”计划,是指我国从1953年到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

它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根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要求,“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二五计划(1958-1962)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正式通过由周恩来主持编制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

《建议》明确规定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一)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巩固基础;(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三)在发展基本建设和继续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工业、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相应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四)努力培养建设人才,加强科学研究工作,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五)在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国防力量,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建议》从1958年到1962年五年内的主要指标是:工业产值增长一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钢产量1962年达到1060万吨到1200万吨,基本建设投资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一五”时期的35%增长到40%左右,基本建设投资总额比“一五”时期增长一倍左右,职工和农民的平均收入增长25%到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石缝纫机实业公司
企业发展回顾与“十五”
规划概要
二零零一年四月
企业发展回顾
公司创建于93年6月,历经“八五”、“九五”,这期间公司根据企业发展思路实施计划。

主要特点是:产品起点高,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抓科技创特色,抓技改上规模,严质量创品牌;抓营销网络建设,增创汇能力,集世界产品信息;严基础管理,重人才开发,提高员工素质。

从而促进了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

1.产品起点高,发展速度快,经营效益好。

企业是在缝纫机行业激烈竞争中创建的,公司走自己的发展之路,在产品定位上,避开了同行业、同品种市场价格的竞争,开发工业缝纫机行业中的花色机产品——绷缝机,由于该产品技术含量高,用材要求严,市场尚未形成的局面,公司决定立即投产,抢时间,并把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一“炮”打响,当年就创出口销售额1750 万元,六年间产品的全部出口,销售、创汇、税利均翻番速度增长,至2000 年销售额达22300万元,年平均增长167%;税利93年为87万元;2000年实现1276万元,平均年增长195%。

今年,1-3月已实现销售额6500 万元,税利422 万元,市场前景仍然看好。

同时建立和发展了有相当规模的定点协作厂家,带动了服装机械行业的发展,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抓科技创特色,抓技改上规模,严质量创品牌。

在开发绷缝机系
列产品取得成功之后,公司更加重视在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上下功夫。

公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开发3-5 个新产品,现已生产包缝、平缝、绷缝、曲折缝、裁剪机等10 多个系列的特种工业缝纫机,在特(特种工业缝纫机)、高(高速、超高速)、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上做文章,使产品从低中速向高速、超高速,从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型发展,产品的技术性能及功能都有了显著的提高,适应了当前高质量服装加工的需求,花色工业缝纫机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达10%。

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公司不失时机,加大技改力度,增加资金投入,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加生产能力。

七年中,走过了一条艰苦创业的道路,公司从4 亩土地起家,到现在已拥有宝石一区、二区、上海宝石,占地150 亩,特别是近两年来,先后组织实施暗缝机、高速绷缝机及高速自动剪线平缝机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总投资达1 亿多万元,既扩大了企业规模,提高了生产能力,又改善了生产设备及技术工艺条件。

适应了试制和生产高科技产品的需要,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为了严把质量关,公司从材料选购、协作厂家的确定,直至精加工、装配、喷漆、产品包装,道道把关检验,开展并通过了ISO9002 质量保证体系认证,贯彻“以人品制造精品”的质量方针,实现产品出厂批次合格率100%的质量目标,产品质量深受客商赞誉。

在产品进入市场的同时,公司加大了创“宝石”品牌的力度,把“宝石”商标作为企业形象,
进行全类别、多国别注册,既维护又宣传,“宝石”已取得省著名商标称号,“宝石”牌缝纫机在国际市场上已具有良好的信誉和竞争力。

3.集世界产品信息,建销售网络、增创汇能力。

公司提出了“品质是宝石最好的推销员”的营销策略。

一方面以抓好产品质量作为开拓市场的基础;另一方面掌握市场脉搏,以不断开发花色工业缝纫机品种和适当的价格取胜。

公司组织得力人员赴国外市场考察、调研,把握市场脉搏,在国外已建立15 个分公司和办事处,还在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客户代理”制,公司从开辟第三世界国家市场开始,至今已进军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宝石”产品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七年中累计创汇达8000 多万美元。

4.严基础管理、重人才开发,提高员工素质。

公司从现场管理入手,培养了职工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党、团、工、妇的作用,通过艰苦创业和“以人品制造精品”企业精神的教育,陶治职工的思想情操。

投资3000 多万元,新建了职工宿舍楼、食堂和文化娱乐设施。

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关心职工生活结合起来,增强凝聚力。

在技术业务上,积极引进中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并利用这些人才对职工进行商贸、企业管理及技术业务学习培训,已造就了一支能上岗、善管理、有理论、有技能的骨干队伍。

经过七年来的艰苦创业,公司拥有职工1200 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
员300 多人,占地面积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拥有宝石一区、二区和上海宝石三个区域,总资产已超亿元,配置有17 条精加工流水线和19 条装配线,工艺设备完善,具备了工业缝纫机设计、开发试制及生产能力,现正在申报宝石三区,占地300 亩,第一期工程70 亩已破土动工。

公司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缝纫机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二、“十五”计划概要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品的结构调整,积极开发高科技产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迅速扩大规模和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创汇能力,把公司建设成为我国缝纫机最大的出口基地之一。

(二)主要目标
2005 年花色工业缝纫机从2000年的20万台发展到50 万台,其中出口40万台,重点提高花色缝纫机的产品档次。

2005年实现销售额10亿元,实现税金1亿元,利润1.2亿元。

到“十五”期末固定资产投入5亿元,其中60%由中行贷款,
40%自筹。

达到企业新征占地面积66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2005年出口额达1亿美元,跨入国内同行前三名行列,花色工业缝
纫机达50个品种,主要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2005年职工人数1500人,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200人,职工平均工资20000元/年以上。

(三)“十五”主要经济指标分年度实施计划
(四)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
“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规划的目标是宏伟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思想重视,严密组织,统一规划,分步落实。

同时,要实现这一
目标,关键在前三年,前三年的基础在今年。

经研究,主要措施是:1.狠抓技改,科技领先。

“十五”期间要充分发挥现有特色,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组织缝纫机专家和中高级技术人员,集中精力,加快高档次花色缝纫机的开发,并在“宝石二区”分三期组织高速绷缝机、高速曲折缝机及电脑控制工业缝纫机等新产品生产线的技改。

宝石一区改造为铸造分厂,解决外协机壳、底板供应不足及质量不稳定问题。

新增模具、铝压铸车间,改造原喷涂车间,确保高附加值工业缝纫机的关键性零配件的自供能力以及整机的优势;加快宝石三区新区建设进度,建设科技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和设施,以适用企业规模和产品科技水平的提升。

2.深化改革,强化管理
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加,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方式要从经验型变为科学管理型,同时根据公司产品品种多的特点,将分产品品种设立分厂,划少核算单位,效益量化到分厂,公司只负责产
品开发,销售资金调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率。

在已通过
ISO9002 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的基础上,严格按该体系要求运行,进一步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十五”期间,对生产、技术、物资供应及劳资等全部实行电脑化管理。

3.保产品质量,增品牌效应
产品有标生产为前提,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制订生产全过程质量自控措施,保证产品质量。

通过“十五”技改项目实施,增加主要零配件自给率,公司可直接控制这些零配件质量,以进一步保证产品内在质量。

在“宝石”已取得省著名商标的基础上,“十五” 期间,争创驰名商标。

使“宝石”牌工业缝纫机登上国家名牌傍。

4.建立营销网络、拓展国内外市场
随着产量的增长,在销售方面将以国外市场为主,走国外、国内两个市场同时拓展的路子,建好完整的营销网络。

在营销部下面设立国外贸易科和国内贸易科,及时进行市场调研,反馈信息,指导生产,对外贸易要力争利用自营进出口权,增加出口,提高经济效益。

“十五”后期,要将国外分支机构增加到20 多个,不断扩大销售渠道。

5.重人才开发,提高员工素质
有计划地引进人才和组织培训,“十五”期间投资5000 万元,用
于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增添培训设施。

要做到识才、爱才、用好人才。

要建立“宝石良才榜”和人才奖励制度,促进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要对在岗位员工有计划地组织技术轮训,“十五”期末,所有一线员工要达到职工思想教育,使员工树立起“人人心中有‘宝石'”。

“‘宝石'发展为职工”的优良风范,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确保“十五”计划的实现。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增强职工凝聚力
“十五”期间,为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奉献精神的同时,公司将注重关心职工生活,把职工的生活福利待遇提到发展企业的重要议题上来。

计划投入3000 万元,建设职工宿舍、食堂及娱乐设施。

解决职工的养老保险及其他福利,让职工无后顾之忧,到“十五”末人均工资达到25000 元/年以上。

二零零一年四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