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区域地理——世界的气候

最新区域地理——世界的气候
最新区域地理——世界的气候

区域地理——世界的

气候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主要的影响因子是锋面和高低压系统。

2.气候: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一般变化不大。

二、气候的三大要素

(一)气温

1、气温及表示方法

气温:大气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单位:oC摄氏度

等温线:把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2、等温线判读

3、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

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问:一天中,陆地与海洋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的时间相同吗?一年中呢?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

①纬度:低纬大,高纬小(太阳高度日变化小)

②海陆位置:内陆大,沿海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地形地势:大尺度高原山地(海拔越高越大),中小尺度地形(凸地﹤平地﹤凹地);

④天气:晴天大,阴天小

(2)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

北半球,大陆上,月最高,月最低;

海洋上,月最高,月最低。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

①纬度:纬度越高越大(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年变化大);

②海陆位置:内陆大,沿海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③地形地势:高原山地小,平原大。

气温的水平分布状况用什么表示?——等温线

★等温线的特点

1、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等温线呈闭合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之是高温中心。

★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1)从赤道到两极气温逐渐降低(纬度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2)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下垫面性质均一

(3)1月份,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7月份,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凸出;海洋上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4)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在20°N---30°N 的沙漠地区,非洲撒哈拉沙漠是全球的炎热中心。

(5)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 ℃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划分温度带的主要依据 ★ 气温的垂直分布

成因:

如果a ﹥b ﹥c ,则该地位于_____半球的_____季节; 如果a ﹤b ﹤c ,则该地位于_____半球的_____季节。 (二)降水 1、降水及表示方法 (1)降水(单位:mm )

随着温度升高,空气容纳的水汽含量会上升。 温度一定时,空气中容纳的水汽达到一定量就会饱和。饱和状态下的空气如果气温下降,容纳不下的水汽就会

等温线图 a

b

c

溢出,附着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不断碰撞增大,成为雨、雪、雹等降落到地面,即为降水。

(2)降水柱状图

2、降水类型

(1)降水条件:空气中水汽饱和;气温持续降低;;有凝结核。

(2)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气旋雨

对流雨:降水强度大,分布于赤道附近及夏季中纬度大陆(夏季的午后);锋面雨:冷锋降水强度大,分布于中纬度地区;

台风雨:降水强度大,分布于中低纬度大陆的东部沿海;

地形雨:分布于高大地形的迎风坡。

(3)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多雨,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mm——3000mm;回

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多雨,内陆少雨;两极少雨

气压带和风带

气压:单位面积上所受空气柱的压力。

2、气压变化及影响因素——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一般比高空气压高。(1)气温(热力)

(2)空气运动(动力)

(3)地势、海拔

(1)气压带

(2)风带

(3)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

规律: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直射点移动导致气压带风带移动。

(四)季风环流

1、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改变的现象。

2、季风成因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

3、类型

(1)东亚季风

类型: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

特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