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1 目的
1.1 学习并掌握细菌的分离和活菌计数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1.2 了解菌落总数测定在对被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中的意义
2 原理
菌落总数是指食品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总数。菌落总数主要作为判别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应用这一方法观察细菌在食品中繁殖的动态,以便对被检样品进行卫生学评价时提供依据。
菌落总数并不表示样品中实际存在的所有细菌总数,菌落总数并不能区分其中细菌的种类,所以有时被称为杂菌数,需氧菌数等。
3 材料
3.1 食品检样
3.2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无菌生理盐水。
3.3 其它
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管,无菌不锈钢勺。
4 步骤
4.1 取样、稀释和培养
4.1.1 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或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要或研磨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min,制成1:10的均匀稀释液。
4.1.2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稀释液。
4.1.3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0ml吸管。
4.1.4 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4.1.5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凉至46℃营养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同时将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加有1ml稀释液(不含样品)的灭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4.1.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1℃温箱内培养48±2h,取出计算平板内菌落数目,乘以稀释倍数,即得每克(每毫升)样品所含菌落总数。
4.2 菌落计数方法
作平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皿平均菌落数。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要超过24h。
4.3 菌落计数报告方法
4.3.1 平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每一个稀释度应采用两个平皿平均数,其中一个平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则可以计算半个平皿后乘以2以代表全皿菌落数。
4.3.2 稀释度的选择
4.3.2.1 应选取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报告(表2-1)。
表2-1 计算菌落总数方法举例
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两个稀释度菌落数
之比菌落数之比(个/ml)
10-110-210-3
1136516420——16400
2276029546 1.637750
3289027160 2.227100
4无法计数1650513——513000 527115——270
6无法计数30512——30500
4.3.2.2 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应以二者比值决定,比值≤2取平均数,比值>2则其较小数字(表1中例2和3)。
4.3.2.3 若所有稀释度均>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表1中例4)。
4.3.2.4若所有稀释度均<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之(表1中例5)。
4.3.2.5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表1中例6)。
4.3.2.6若所有稀释度均不在30~300之间,有的>300,有的又<30,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表1中例7)。
4.3.4 菌落计数报告方法
菌落数在1~100时,按实有数字报告,如大于100时,则报告前面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按四舍五入计算,为了缩短数字后面的零数,也可以10的指数表示。
5 结果
5.1 将实验测出的样品数据以报表方式报告结果。
5.2 对样品菌落总数作出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的结论。
6 思考题
6.1 食品检验为什么要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6.2 食品中检出的菌落总数是否代表该食品上的所有细菌数?为什么?
6.3 为什么营养琼脂培养基在使用前要保持在46±1℃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