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合集下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12.06•【文号】国办函〔2024〕93号•【施行日期】2024.12.0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内经贸与流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函国办函〔2024〕93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你们关于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批准,现函复如下:一、国务院原则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方案》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支持义乌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在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推动进口贸易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功能、推动完善跨境电商规则等方面先行先试,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加强内外贸一体化标准建设,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合作,创新支持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为我国转变贸易发展方式、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探索经验,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出更大贡献。

三、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强化任务落实,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任务实施,指导义乌市做好各项改革探索的具体落地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重大风险识别及防范,做好风险管控和应对处置。

重大事项及时请示报告。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要牵头做好指导服务,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任务落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支持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和指导评估,帮助解决《方案》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中特在浙江的实践》多选题1

《中特在浙江的实践》多选题1
浙江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做法是( )
多年来,浙江把深化政务公开作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 要内容,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努力建设“阳光政府”,主要做法有( )
浙江探索基层民主实现形式,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如( )
浙江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典型,创造了丰富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 特征和浙江特色,如( )
针对流动党员从业的多样性、分散性和流动性的特点,浙江省各地结合本实际情况和特 点,着重做好“三个坚持”,探索流动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模式,( )
时任省委书记的赵洪祝在2013年全国“两会”答记者问时,把浙江在作风建设取得的成 效概括为六个“进一步”:一是干部队伍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善。二是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进一步解决。三是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得到治理。还有就是( )
2011年以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总体方案》等四大国家战略先后获国务院批准。浙江正在以四大国家战略为平台,积极 推进新一轮体制机制创新和优势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再创浙江 新一轮领先发展优势( ) 进入2010年代,浙江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跨越,并开始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迈进 。主要表现为( )
为了提高立法质量,浙江省人大、省政府积极推进地方立法民主化科学化进程,逐步完 善立法程序,积极创新工作机制,( )
浙江文化的特征是( )
浙江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因地制宜进行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积 累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基层民主建设经验。主要有( )
浙江注重民主模式的“生态环境”,强调因地制宜进行制度创新,其富有个性的地方民 主实践探索,造就了浙江基层民主发展的多元模式,如( ) 2005年出台的《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把文化大省建设目标定 位为从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三个力 ”入手,重点实施文明素质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护工程、文化 产业促进工程、文化阵地工程、文化传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项工程”,提出了 加快建设( )

论文引言

论文引言

2011年3月国务院发文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这是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也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

《方案》提出了8个方面的试点主要任务:一、加快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

确立以公平市场主体、商品归类管理、责任追溯追究等为主要内容,以“管得住、通得快”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贸易方式。

二、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模式。

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争取开展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建设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

三、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将义乌纳入国家交通总体战略通盘考虑,加快国际物流园区、国内物流园区、铁路物流中心、空港物流中心等场站建设。

四、加快实现航空口岸开放。

加快义乌机场国际航站楼建设进度,提升机场飞行区等级,尽早将义乌航空口岸临时开放转为正式开放,培育地区和国际航线。

五、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引进境内外各类金融机构;建设区域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心;探索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业务。

六、争取设立义乌综合保税区。

积极争取设立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口岸等功能叠加的综合保税区,发展进口、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国际采购、配送等业务。

七、加快建设具有“始发港”和“目的港”功能的“义乌港”。

加强与宁波—舟山港的合作,把港口功能延伸到义乌;加快推进“跨关区快速通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分类通关”改革。

八、加快完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外国人服务中心,探索建立既方便外国人居留经商又能实施有效管理的新型模式。

可以肯定,上述八个方面的改革措施让义乌乘上了政策的“东风”,为突破义乌外贸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比如说以产品低端化、价格恶性竞争为典型表现形式的贸易结构和方式上的问题,以及国内外遍地开花的“小商品城”,特别是势不可挡的网购浪潮所导致的贸易优势逐渐淡化创造了最好的契机。

然而在另一个方面来看,义乌的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方各面的利益和困难,特别是涉及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复杂博弈,很多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我们的可控半径,因此,如何在每一个方面都通过先行先试权而具有切实的制度创新和落实举措,并且科学地总结出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国际贸易领域当前所遭遇的瓶颈提供制度案例和借鉴模本,将是摆在我国国际贸易相关部门,特别是摆在义乌市人民政府,义乌中国国际商贸集团所有从业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征求意见表)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征求意见表)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2011-2013年)(征求意见稿)根据《国务院关于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11〕22号)精神,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特制定《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2011-2013年)》。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着力构建“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为重点内容,以深入推进便利化、规范化的体制机制改革为关键环节,以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平台建设为着力点,建立国家协调、省市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主要目标根据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三年努力,基本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形成贸易便利化的政策支撑体系;初步建成展示交易、交通物流、产业升级、区域合作、公共服务五大平台,形成出口、进口、转口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新优势;率先建立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行政管理服务体制,形成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保障,为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奠定坚实的体制基础。

三、主要任务1、加快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

根据小商品生产、交易特点,探索确立以公平市场主体、商品归类管理、责任追溯追究等为主要内容,以“管得住、通得快”为主要特征的新型贸易方式,建立与新型贸易方式相配套的综合管理机制。

2、制订实施与“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配套的监管办法。

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工商等部门加快制订出台与“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相适应的监管办法,形成一套完备的主体准入、通关监管、税收征管、外汇核销、质量追溯、责任追究制度体系。

3、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机制。

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争取开展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建设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心。

探索建立信用、交易、支付、登记、安全认证等管理机制,促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规范发展。

4、加快建设国家级小商品国际贸易区。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浙江省义乌市建设的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旨在推动国际贸易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为了提升试验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需求和建设路径变得尤为重要。

一、人才需求1. 政策与法律人才:试验区需要专业的政策与法律人才,能够提供政策咨询、财税优化、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支持。

2. 国际贸易专家:试验区需要国际贸易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提供先进的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经验,指导试验区的发展。

3. 商业运营人才:试验区需要具有商业运营能力的人才,能够提供市场分析、营销策划、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支持。

4. 创新创业人才:试验区需要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能够推动试验区的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产业。

5.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人才:试验区需要具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能力的人才,能够提供智慧城市建设、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的支持。

6. 金融人才:试验区需要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能够提供金融服务、资本运作等方面的支持。

二、建设路径1.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试验区可以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和吸引相关人才。

可以开展行业专业培训,提升现有人才的综合素质。

2. 加强人才引进:试验区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如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提供住房补贴、优化福利待遇等。

可以设立人才评价与评估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试验区。

3.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试验区可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建立人才成长通道,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4. 加强产学研合作:试验区可以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创新。

5. 打造创新创业载体:试验区可以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载体,提供创新创业的场所和平台,吸引优秀创业人才。

6.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试验区可以与国内外相关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优秀人才,推动试验区的国际化发展。

国际贸易专业[关于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思考]

国际贸易专业[关于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思考]

国际贸易专业[关于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思考]2022年,国务院批复同意《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义乌市成为我国第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针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我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面临困境的情况,义乌市立足于地区实际发展现状,在探索贸易发展新模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外贸管理体制、服务支持体系和经济辐射范围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正确理解和认识综合改革试点的形势和意义,创新国际贸易新机制,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提高市场驾驭能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

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对于浙江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应该起到指向标的作用,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一个产品是否具有生命力,只有在市场中才能得到检验。

义乌市场服务于数十万各地的需求者和数十万家中小企业,具有极强的资源配置能力。

首先,在国内增长方式由投资驱动型转向消费拉动型的形式下,义乌面对着全国巨大的消费市场。

那些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就会逐步占领市场,扩大市场份额。

而产品的竞争力,除去价格因素外,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产品的品质、品牌、服务。

在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那些品质好、服务好、品牌强的产品,无疑会逐步确立市场优势,而质量低劣、服务差的产品必将遭到淘汰。

在市场中建立起合理的淘汰机制,不仅可以有效配置资源,也会给企业树立起风向标,指引企业调整发展方向,适应市场的要求,从而促使企业进行产品的转型升级。

其次,巨大的市场为企业搭建了塑造品牌的平台。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从微笑曲线的底部向两端转移。

面对跨国公司雄厚的资本和技术以及市场实力,一方面对于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应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通过不断国际化主动应对跨国企业的挑战。

而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这一转移最有可能在亚洲、非洲等发达国家以外的国家中实现。

广大的中小企业如果能够抓住义乌这个市场,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塑造中国创造产品品牌,改变中国产品等于低价的观念,从欠发达国家市场做起,逐步走出品牌国际化的路子,就会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进入良性发展的循环。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我国的首个综合改革试验区之一,是以国际贸易为主导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旨在促进我国贸易转型升级、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国际贸易合作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并且需要制定适合的建设路径。

一、人才需求1.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国际贸易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核心业务,需要大量的贸易专业人才,包括贸易规划、谈判、跟踪、操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外语人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需要与国际合作伙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因此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较大,特别是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等贸易合作伙伴所使用的语言。

3.经济学人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需要经济学人才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为试验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4.金融专业人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需要金融专业人才参与贸易融资、支付结算等金融业务,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5.法律人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需要法律人才参与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

二、人才建设路径1.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通过提高高校国际贸易、经济学、金融等专业的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国际化人才。

建立与试验区需求相匹配的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实际操作机会。

2.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合作,引进国际贸易、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助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

3.开展人才培训:通过组织国际贸易、金融、法律等领域的培训班,提升现有人才的专业素养和国际化程度,满足试验区的人才需求。

4.建立人才引进政策: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来试验区工作。

5.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国内外国际贸易试验区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培养和引进人才。

三、总结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是促进试验区发展的重要方面。

通过加强人才引进、教育培训、国际合作等措施,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力,为试验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专业市场建设助推产业群发展

以专业市场建设助推产业群发展

以专业市场建设助推产业群发展。

这是继国家设立9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又一个综合改革试点,这也是全国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

《方案》明确了义乌试点的目标,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

到2020年,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居宜游的国际商贸名城。

《方案》提出了建立新型贸易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义乌市场建设、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开拓国际市场、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等9方面的试点主要任务。

并进一步提出了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健全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构筑区域合作优势和新型公共服务体系等6方面的保障措施。

※主题解析※专业市场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市场。

专业市场的兴起,不仅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良性互动。

目前中国各地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已超过万家,并仍在继续发展、建设之中。

2008年仅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的成交额就达到5.2万亿,增幅19%,成为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的商品交易中心。

中国浙江的义乌市,山东的临沂市,福建的石狮市,广东的虎门镇,河北的白沟镇等,都是在当地各类专业(批发)市场的带动下,才有了今天的经济规模。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专业市场迅速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内陆延伸,并呈现出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连锁化、信息化、国际化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更是使专业市场如虎添翼,使其更加现代化、更加低成本、更加高效率、更加快节奏。

实施“商贸带动”战略,“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带活大产业”,已成为新一轮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题观点※以专业市场建设助推产业群发展近年来,专业市场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投资热点,一些地方政府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某某年为“市场建设年”,以专业市场建设为抓手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全国首个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对外贸
易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为了提高试验区的国际化水平,必须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需要引进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这些人
才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国际贸易政策、国际金融、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还应具备跨文化沟通和谈判能力,能够与国外企业和机构进行有效合作,促进试验区
的国际化发展。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应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

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
合作,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试验区提供人才支撑。

试验区还应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
引进力度,通过开展各类培训和研修活动,提升本土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为了建设人才强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需要构建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


验区可以建立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提供丰富的晋升渠道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人
才来到试验区发展。

试验区还应加大对人才科研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人才科研项目资金,鼓励人才在创新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建设人才强区的过程中,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应注重人才队伍的结构调整。

试验区可以通过引进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等多元化的人才,提
升试验区的综合竞争力。

试验区还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通过开展岗位轮岗、培养人
才的多元化培养模式,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浙江省的重点战略布局项目,旨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外贸创新发展,培育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内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分析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和建设路径。

一、人才需求分析1. 产业需求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以“全球市场、全球资源、全球网络”为目标,重点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第三方物流等领域。

该试验区需要大量具备国际贸易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才。

随着区域内企业的不断发展,对于管理、市场营销、金融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很大。

2. 创新创业需求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致力于创新发展,打造国内外知名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中心。

该试验区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尤其是对于互联网技术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

3. 社会服务需求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人才引进政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才将进入该区域工作和生活。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等社会服务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将增加。

二、人才建设路径1. 教育培训做好对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内企业所需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与试验区特色产业需求相匹配的教育培训体系,开展相关培训课程和实训项目,提高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2. 人才引进加大对于高层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市场化措施和政策支持吸引国内外优秀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到试验区工作,特别是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第三方物流等领域有丰富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3. 创新创业支持为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提供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资金的支持、技术研发平台的搭建、创新创业培训的举办等,引导和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潜力。

5. 人才评价激励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评先、培训资助、科研奖励等方式,激励人才积极进取、创新创业,并提高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薪酬待遇。

三、结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集聚区,人才需求和建设是推动该试验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与金融生态构建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与金融生态构建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与金融生态构建引言义乌,不仅仅是小商品海洋,也是世界货币流通的海洋。

商贸,始终与金融休戚相关。

商贸的发达与繁盛,为金融的稳固和畅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而金融的稳固与畅通,又为商贸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011年3月4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批准设立“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成了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之后的第十个“新特区”。

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对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作用,如何继续发挥义乌市场的独特作用,切实找准改革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助推义乌企业转型升级,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义乌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近年来,义乌市以服务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优化国际贸易金融发展环境为目标,积极开展金融改革创新,着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一)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义乌已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3家(地方法人机构3家),证券机构9家,保险机构38家,期货公司5家。

准金融机构有融资性担保公司7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典当行10家,金融仓储公司1家,本外币兑换公司1家,股权投资基金公司2家,以及投资管理类企业200多家,初步构建了全国性、区域性、地方性金融协同发展的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二)金融运行持续稳健增长2013年末义乌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262.7亿元,比年初增加276亿元,增长13.9%。

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778.1亿元,比年初增加258亿元,增长17.4%。

全市银行家数达到23家,小额贷款公司达到7家,7家开展营业的小贷公司贷款余额达到44.2亿元,增长41.2%,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36.4亿元,增长17.3%;全年支付各类赔偿及给付12.3亿元,增长33.1%,义乌市结售汇总量12.95亿美元。

(三)金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义乌市不断深化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相继与10多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不断优化金融产业发展政策环境,相继推出了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加快金融商务区建设等政策意见;加快推进金融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建设,在国际商贸城核心区块投资260亿元打造了占地1.75平方公里的金融商务区;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人行义乌市支行已为全市42134户机构完成机构信用代码证书的发放工作,为归集信息、信用信息联网共享打下技术基础。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验区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推进和保障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施扩大出口战略中的作用,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和《中国(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实施方案》《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验区框架方案》等文件,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验区(以下简称国贸实验区)。

国家和省规定的自贸实验区投资、贸易、金融、税收等改革试点措施可适用于国贸实验区的,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目标定位】推进国贸实验区建成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都市区、全球电子商务核心功能区和“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战略门户,提升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全球小商品贸易最便利的改革示范区。

第四条【先行先试】鼓励和支持国贸实验区就法律、法规未禁止的事项先行先试,推行改革备案制。

改革创新出现失误,但是符合国家和省确定的改革方向,决策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且勤勉尽责、未牟取私利,主动挽回损失、消除不良影响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对有关单位和个人不作负面评价,免除相关责任。

第二章管理体制机制第五条【改革原则】国贸实验区应当按照简政放权、公开便民、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引领“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建立与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

第六条【协调机制】省人民政府建立国贸实验区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国贸实验区建设发展工作,研究决定国贸实验区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

国贸实验区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设在省商务主管部门,承担国贸实验区议事协调机构日常工作。

第七条【主体性质】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验区为经济板块的开发模式,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称管委会)作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面独立行使国际贸易改革领域省级权限、设区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和国务院、省政府赋予的特殊管理权限,负责国贸实验区建设、管理等工作,履行下列职责:(一)负责实施国家和省有关国贸实验区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行政管理制度,提出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二)组织实施国贸实验区各项发展规划,协调推进改革试点任务和重大投资项目建设;(三)负责国贸实验区内投资贸易、金融服务、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人力资源、统计等有关行政管理工作,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四)协调海关、边检、金融监管、税务、气象、邮政、移民管理等部门在国贸实验区的行政管理工作;(五)依法履行知识产权保护有关职责;(六)统筹发布国贸实验区各项公共信息,开展对外联络和交流;(七)履行省人民政府赋予的其他职责。

公务员面试经济热点第五期

公务员面试经济热点第五期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总体方案与意义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包括加快确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模式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实现航空口岸开放加快构建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争取设立义乌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具有始发港和目的港功能的义乌港加快完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等主要任务这八个方面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体系任何一方面的改革都关系到改革全局按照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不仅是科技的创新也是市场的创新两者的融合形成制度的创新也正是因为这三个层面的创新才形成了推动世界经济长波增长上行波段的根本动力可以肯定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八个方面的措施显然将为这三个层面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强劲的出口是我国经济30多年来长波增长的最大动力然而我国这种处于微笑曲线低端位置的出口模型不仅使我国支付了巨大的人力资本也使我国耗费了巨大的环境与资源成本更重要的是这种出口模型的恶性价格竞争使得我国在支付巨大成本的同时单位收益却非常低廉由此导致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目前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格局最为典型的案例就是浙江省的经济发展由全国的明星省份在2011年跌落为全国倒数第三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必须经历一场阵痛以此重新闯出一条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显而易见国务院批准在义乌进行这一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试点其战略目标显然就是要为这种新型的贸易方式探索实践上的路径进而总结和归纳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道路最终确定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战略转型构建义乌国际贸易特区是改革试点的重要目标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全国第10 个也是首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自改革试点启动实施以来重点工作分项目有序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有新突破贸易管理体制机制得到新优化商贸功能性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在当前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下义乌外贸出口实现逆势快速增长这是改革试点带来的最直观的成效我们将按照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要求启动实施义乌改革试点三年行动计划确定各项重点工作的路线图责任人时间表有条不紊地推进改革试点继续加强与国家商务部等部委的汇报沟通争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及其配套政策尽早获批实施抓紧研究争取国家的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相关政策加快建立管得住通得快可溯源的国际贸易便利化监管机制充分利用先行先试优势协调推进贸易管理商贸流通产业转型服务环境区域协作等各领域的改革事项切实抓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政策落地加快推进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构筑义乌改革发展体制机制新优势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只是途径手段目标是争取设立义乌国际贸易特区享受特区的政策发挥特区的作用作出特区的贡献以期达到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的目的义乌如能抓住改革试点契机认真做好调研论证工作积极争取设立国际贸易特区就能够在争取国家政策资源打造国际贸易平台上占得先机成为我国扩大外需带动内需的重要渠道成为实现出口与进口并重的重要窗口就能够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上走在前列以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引领我国新一轮国际贸易转型发展的方向就能够在国际贸易这一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中更好地发挥示范作用未来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深圳这对义乌对金华乃至全省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策:把加快市场转型升级作为改革试点的重要内容推动市场结构从以生活类产品综合市场为主向生活类生产类文化类产品综合市场并重发展转变义乌已经有了独步全球的小商品市场总体上属于生活类产品综合市场这既是无可比拟的优势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场发展的思维定势义乌市场发展既要巩固扩大这一优势也要适应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从小商品向大商品拓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强市场活力保持强者恒强发展生产类和文化类产品综合市场就是义乌市场新的竞争力所在要积极推进生产类产品综合市场建设认真做好国际生产性消费资料市场发展的长远战略安排合理选择生资行业打造全国生产资料最丰富发展制造业条件最好的集聚中心和采购平台要重视研究文化类商品综合市场发展的目标定位平台建设和经营模式使文化创意产业形成制造有基地设计有载体销售有平台的发展新格局推动贸易结构从以出口贸易为主向出口进口转口贸易并重发展转变出口贸易是义乌市场的强项呈现出多进少出口独大的局面进口贸易转口贸易成为市场发展的短板义乌市场要充分发挥现有物流仓储资金信息等资源优势积极补上进口转口这两块短板推动出口进口转口贸易齐头并进发展真正实现买全球货卖全球货成为全球性贸易中心重点要加强进口商品馆建设培育壮大进口贸易主体丰富进口贸易商品扩大进口贸易份额加强与境外制造业基地对接合作加快综合保税区国际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转口贸易推动市场业态从以本地单体市场为主向本地单体市场和全国全球连锁市场并重发展转变实体市场的发展有最大辐射半径制约义乌市场要突破这一瓶颈可以借鉴沃尔玛连锁超市的经验加强品牌运作和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投资控股加盟合作等形式全力打造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连锁航母构建境内外市场相呼应母市场与子市场共赢的发展格局同时加快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形成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中心境内外分市场配送的经营网络巩固和发展义乌小商品市场物流中心的地位和龙头市场作用推动市场模式从以实体市场为主向实体市场和虚拟市场并重发展转变义乌发展虚拟市场有实体市场的支撑区域物流中心的保障优势十分明显推进实体市场上网虚拟市场落地是义乌市场未来发展的新模式要积极探索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联动发展的新途径新机制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义乌市场的嫁接抓好义乌购等电子平台建设加快第三方商务平台培育引进做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费品网货采购中心和全国网商集聚中心打造东方商谷要加强市场标准化管理完善物流仓储金融商务等配套功能健全信用服务体系形成与有形市场功能相匹配的网上交易支付和商品配送等保障体系努力抢占市场发展制高点推动产业结构从以商品贸易经济为主向商品贸易经济会展经济旅游经济并重发展转变会展是浓缩的市场最能集中反映市场的变化并预测行业的发展空间要把会展业作为一大新的支柱产业来抓作为义乌传统产业提升的助推器作为培育新兴行业的试验田进一步扩大义博会森博会文博会消博会等品牌会展影响力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一批新的会展做到月月有大展旬旬有小展打造永不落幕的广交会义乌市场的繁荣带来了大量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也为旅游业的提速发展提供了契机要更加重视小商品海洋与购物旅游的联姻建设旅游购物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平台积极推广购物旅游休闲模式打造以商带游以游促商的特色旅游城市同时商品贸易经济也要加快转型大力培育发展市场新型服务业态加快实现义乌市场功能从单一产品交换向全球发布信息发现形成价格和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转变把建设现代化大城市作为改革试点的重要支撑构建高起点的城市规划体系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义乌打造现代化大城市首先要适应建设国际贸易特区的要求在城市规划上体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彰显本土优势地域特色让规划出生产力竞争力和城市魅力要按照全域城市化的理念对地区全域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区商务区生活休闲区等形成科学的功能分区畅通的交通网络完善的绿地系统要跳出义乌规划义乌加强与浙中城市群金义都市新区总体规划及东阳浦江等周边县市规划的对接以更宽视野从更高层次推进新型城市化改变城市发展小而全的格局构建高标准的基础设施体系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要按照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要求超前谋划轨道交通地下空间利用停车设施建设等问题加快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打造立体交通和综合运输网络做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对接重视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探索物联网建设新模式着力打造智慧义乌统一规划城市地下管网完善城市供排水系统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大幅度增加城市绿地空间着力提升城市品质构建高效率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因地制宜多元投入加快商务科研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满足国际化高端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坚持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加大公共财政民生事业投入力度加快建设城乡均衡发展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社会事业体系在农村逐步建立与城市接轨的就业养老医疗等保障制度积极推进村镇管理社区化加快同城同待遇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构建高水平的社会管理体系义乌市场发达人口流动量很大这也是义乌社会管理的难点所在要加强对外国人的管理服务工作既要提供个性化服务切实保障其合法经营合法权益也要依法清理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非法入境人员切实维护义乌涉外社会管理秩序要探索实施新义乌人积分制居住证制度通过提升产业创新制度等途径把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来让低层次流动人口降下去改善常住人口素质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改革试点的重要取向推进新型工贸联动坚持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小商品流通制造和研发中心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路径上推动义乌工贸联动模式从前店后厂模仿制造向自主创造转变从订单获取生产配送单向方式向更加注重市场信息搜集产品研发设计品牌营销推广双向互动方式转变在手段上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工业设计中心等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努力把义乌打造成为全国创新型城市推进新型产城联动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按照产业集群人口集中土地集约服务集成的要求加快推进义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产城一体化发展全力建设工商繁荣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坚持招大商招好商大力引进世界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产业项目坚持亩产论英雄严格执行节能环保一票否决探索实践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吸纳高端要素提升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乡联动坚持新型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关系农业结构制度安排的战略转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当前义乌区域发展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加快义西南的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攻方向根据金义都市新区总体规划抓紧调整完善义西南区块规划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和产业特色确保该区块的城市建设和产业层次不低于义乌市区水平“舟山群岛新区”“海洋经济”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现状1 .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 D P 比重上升,效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及建设路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浙江省义乌市创建的一个重要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窗口,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

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资源,对于义乌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来说,人才需求和人才建设路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人才需求的背景出发,分析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需求,并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建设路径。

一、人才需求的背景1. 外贸转型升级的需求义乌作为我国重要的小商品集散地,依靠外贸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国际竞争加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义乌面临着外贸转型升级的压力。

通过创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义乌希望整合资源、加强创新,推动外贸转型升级,需要具备符合国际化、创新化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 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规模扩张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经济转变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要求以创新为核心,推动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需要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1. 多元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人才种类众多,不仅包括经济学、金融学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还需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专业技工等。

2. 整体性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是一个整体工程,需要各类人才的协同合作。

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才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

三、人才建设的路径1. 强化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需要从小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加强义乌市义务教育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人才储备。

2. 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可以建立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实习、培训、技能考核等形式,培养出符合试验区需要的人才。

改革试点背景下义乌外贸便利化成效分析

改革试点背景下义乌外贸便利化成效分析

改革试点背景下义乌外贸便利化成效分析2011年3月4日,国务院发文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明确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到2020年率先实现贸易发展方式转变。

试点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将提升义乌的贸易便利化,为此,对比分析了改革试点成立前后义乌的出口规模、出口市场和出口结构,并进一步结合贸易便利化分析指标,从实体基础设施、信息通信技术、物流运输效率、商业与制度环境四个角度评价义乌贸易便利化成效。

标签:改革;义乌;贸易便利化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5.026义乌作为我国第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1年全面启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方案,使义乌成为中国对外贸易转型的标志。

“义乌试点”作为集市场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建设、政府经管、区域合作、国际交流等诸多领域为一身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包含了管理体制、政策体系、平台建设、保障机制等内容的综合性改革。

而随着义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也对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物流配套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试点方案实施后,分析义乌贸易便利化的成效,也是评价改革成效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改革前后义乌出口状况对比1.1出口规模从2005年到2010年,义乌出口增幅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2009年同比增长仅为12%,达到该阶段最低增幅。

但义乌出口规模却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从2005年的10.92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8.6亿美元,2010年出口总额约为2005年的2.6倍,五年年均增幅为16.35%。

从2011年到2016年,义乌出口增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2016年义乌出口同比增长仅为4.70%,达到该阶段最低增幅,这主要跟全球经济疲软,外围需求增长缓慢有关。

但义乌出口规模却呈跳跃式上升态势,从2011年的36亿美元增加到2016年的331.5亿美元,相比增长了116倍,五年年均增幅为55.90%,比试点成立前的五年年均增幅要高将近40个百分点。

浙江省工商局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工商局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

浙江省工商局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法规类别】市场管理【发文字号】浙工商综[2011]29号【发布部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日期】2011.08.23【实施日期】2011.08.23【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浙江省工商局关于支持义乌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若干意见(浙工商综〔2011〕29号)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为贯彻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义乌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支持义乌实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国际商贸名城的目标,特制定如下意见:一、优化准入条件,活跃义乌经济创业主体1.扩大注册登记权限。

按规定应当由省局、金华市局登记的内资企业,经企业申请,根据实际情况授权义乌市局登记。

允许义乌登记经省商务部门批准注册资本200万美元以下的限制类企业和服务贸易领域企业、无需审批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及经省商务部门批准、注册资本200万美元以下的内资企业变更登记为外商投资企业。

2.开通名称审批直通车。

实施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和取冠省名企业名称受理窗口前移试点。

义乌企业申请变更为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的,可到省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取冠省名的,可到义乌市工商局办理名称核准。

3.放宽企业集团组建条件。

属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义乌企业组建集团的,母公司最低注册资本放宽到1000万元,子公司数量放宽到3个,母公司和子公司合并注册资本放宽到3000万元。

因合并分立导致分支机构隶属关系发生变化的,可在合并分立完成后办理分支机构隶属关系变更登记。

4.提高知识产权出资比例。

鼓励义乌企业依法以多种形式投资创业,对以股权、债权以及专利权、。

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

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

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解读《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浙江日报记者翁杰龚望平通讯员钟欢欢1月4日,省委、省政府批复《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框架方案》(下称《方案》),决定以义乌全域为主体,联动金义都市新区等建设试验区。

建设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下称试验区),义乌努力作答“义乌市场往哪里去”的时代命题。

根据《方案》,到2020年,试验区将基本建成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组织形式集成集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到2035年,构建完善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国际贸易机制,实现贸易增长和动能提升、现代流通和先进制造、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

八年试点改革“升级”跑起来2011年,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落户义乌。

时隔8年,这一试点“升格”为试验区。

从试点到试验区,对义乌发展而言意义非比寻常,甚至关系全省新一轮开放、带动大湾区南翼开发。

义乌站上新起点,也为浙江翻开了扩大开放的新篇章。

“义乌的改革试点意义远不止于义乌这一域,更在于对于全省乃至全国的带动和示范效应。

”省商务厅贸发处副处长庄谨表示,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义新欧”、义甬舟等重要开放平台都具有全省性、全国性开放价值。

对此,义乌在试点的8年时间里,一再用成绩印证。

2013年4月,作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核心任务之一,“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获得商务部等多部门批复。

这一创新之举,最初是为义乌市场量身定制的,极大地方便了外商到义乌市场采购商品。

“市场采购”很快在全国推广,成为主要的新型贸易方式之一。

自2011年试点启动以来,义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日臻成熟,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低一半,2018年快递业务量突破28亿件,占全国总量的约二十分之一。

搭建更大的开放平台,金义都市新区也随之站上新起点。

义乌市改革办副主任朱毅介绍,根据《方案》,试验区以义乌全域为主体,联动金义都市新区等建设。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2020)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2020)

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条例(2020)第一条为了推进和保障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Article 1 With a view to advanc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Yiwu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Zone,these Regulations are hereby formul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laws an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and the Overall Program for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in Yiwu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approved by theState Counciland in light of the actual situations of this Province.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义乌试验区)。

Article 2 These Regulations shall be applicable to the Yiwu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rehensive Reform Pilot Zone (here in after referred to as “Yiwu Pilot Zone”).第三条义乌试验区应当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坚持大众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推进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和创新,建立健全公平开放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辐射带动金华义乌都市区和省内其他区域发展。

国函[2011]22号--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国函[2011]22号--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附件: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国函[2011]22号浙江省义乌市拥有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是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积极探索对外贸易新模式,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为继续发挥义乌市在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现提出如下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内外贸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

立足于实现国际贸易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推进国际贸易发展、市场带动和产业促进等体制改革,构建国际贸易发展环境优良、市场带动能力增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立足于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增强比较优势,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立足于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产业、市场等方面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强化内生动力,提升产业层次;立足于政府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推进贸易便利化,推进金融支持、区域合作、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政策环境,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供有效的支持平台和制度保障。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国际贸易管理和促进体制等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与国际接轨;先进展示交易平台和便捷国际贸易通道基本形成,贸易便利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义乌市场集聚、辐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区域合作和产业联动加速发展;进口、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具有知识产权、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带动国内就业2000万人以上。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保障和促进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保障和促进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保障和促进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2.11.29•【字号】•【施行日期】2012.11.29•【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保障和促进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2012年11月29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为了保障和促进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义乌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部署,结合浙江实际,作出如下决定:一、充分认识义乌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

义乌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

依法保障和促进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国际贸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探索建立新型贸易体制机制,对于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具有重要作用。

二、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关于义乌市开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先行先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安排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和支持,着力协调解决改革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贸易管理和服务、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省人民政府应当督促省有关部门和金华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开展扩大义乌市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改革试点工作和推进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精神,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放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行政服务,完善改革试点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国家和省已经确定的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不断改善发展环境。

对省人大常委会设定的有关经济事务的行政许可,省人民政府可以在义乌市停止实施或者进行调整,并报省人大常委会备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浙江省义乌市拥有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是重要的国际贸易窗口。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积极探索对外贸易新模式,在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为继续发挥义乌市在开展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现提出如下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义乌市场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独特作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推动内外贸协调发展,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

立足于实现国际贸易由规模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推进国际贸易发展、市场带动和产业促进等体制改革,构建国际贸易发展环境优良、市场带动能力增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立足于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推动进出口平衡发展,增强比较优势,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立足于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形成产业、市场等方面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强化内生动力,提升产业层次;立足于政府管理向公共服务转变,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推进贸易便利化,推进金融支持、区域合作、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政策环境,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供有效的支持平台和制度保障。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型贸易体制框架,国际贸易管理和促进体制等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与国际接轨;先进展示交易平台和便捷国际贸易通道基本形成,贸易便利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义乌市场集聚、辐射、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区域合作和产业联动加速发展;进口、转口贸易和服务贸易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具有知识产权、品牌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带动国内就业2000万人以上。

到2020年,率先实现外贸发展方式转变。

贸易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和便利化的国际贸易体制;现代市场体系基本构筑,国际贸易的主体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明显优化;区域合作和产业联动发展新机制基本建立,义乌市场带动效应更加凸显,提升义乌在国际贸易中的战略地位,使义乌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示范区、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地、世界领先的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和宜商宜游宜居的国际商贸名城。

二、主要任务(四)探索建立新型贸易方式。

针对小商品生产种类多、更新快、非标准化、产品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和特点,以及小商品交易单笔规模较小、贸易主体众多、交易活动频繁等特征,适应小商品采购出口、进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的需要,研究设立“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形成在全球组织进口、出口和转口贸易的新渠道和新方式。

探索实施与“市场采购”等贸易方式相适应的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工商、互联网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和办法。

支持义乌市在条件成熟时按程序申请设立适合小商品贸易特点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五)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进一步提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和文化含量,提高出口商品的档次和附加值。

推动贸易商品结构从一般小商品向拥有技术、知识产权和品牌的高端商品及相关服务等方面拓展。

进一步提高出口产品的安全技术水平,使之符合国际通用标准及销售目的地国标准。

探索贸易品种、市场业态、贸易方式、商品形态结构调整优化的路径,着眼于创造品牌、创造标准、创造商业新模式、创造高端产业链和价值链,全面提升国际贸易发展质量和水平。

培育和集聚小商品制造领军企业,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同度的中介推广机构,提升新技术、新创意的开发利用水平。

(六)加强义乌市场建设。

加强规划、政策和资金引导支持,加快结算、授信、信用信息、培训和法律等平台建设,提升义乌市场的软实力,推动义乌市场由单纯的商品供应者向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提供商转变。

构建地方政府牵头,商务、海关、工商、质检、外汇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服务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集质量安全、公共预警、知识产权保护等于一体的市场综合服务平台,促进和规范义乌小商品市场及出口健康发展。

完善“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指标体系,及时反映市场供需等情况变化,发出公共预警,防止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

构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平台,探索设立国家级小商品研发中心、国家级小商品质量检测中心等服务机构,加强中小企业急需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研发。

推进义乌市场信息化建设,扩大互联网应用范围,完善商户信用监测、监督和评价体系,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管理水平和安全水平。

全面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明确市场开办者和经营者的责任,探索建立适应义乌市场商品周期短、款式多、更新快等特点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七)探索现代流通新方式。

利用现代流通技术,建立共享式市场平台,推动流通现代化,加快形成具有示范效应、辐射能力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物联网、互联网应用示范区。

创新电子商务发展管理模式,加强第三代移动通信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建设第三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完善信用、交易、支付、登记、安全认证、投融资等支撑体系,促进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融合发展。

培育具有先进、高效运作能力的商贸流通大企业,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发展。

(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贸易流通对经济的先导作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加快发展“绿色贸易”,带动相关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根据全球化产业链分工,依托市场商品信息和采购需求高度集聚的优势,着力推动和带动制造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产业集群创新,形成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格局。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积极扶持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探索建立义乌市场与特色产业集群的合作机制,提供市场实时动态信息,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

探索按省市或集群特色分区集中展示等模式,通过义乌市场创建一批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义乌市现有省级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众多服务市场的中小企业和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支持科技兴贸基地建设,制定优惠政策,集聚和培育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要素资源,整合提升创意设计产品展、行业流行趋势发布会、技术专利交易会,探索制造企业向“创”、“造”并举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九)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加快建设国家级小商品国际贸易区,拓宽更多中小企业走向世界的渠道,为其他专业市场发展国际贸易提供示范。

积极开拓非洲、拉美、中东欧、中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支持在义乌建设“非洲产品展销中心”等进口商品展贸专区,发展进口、转口贸易。

鼓励企业以专业市场为纽带,以“抱团”形式开拓国际市场。

支持发展“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等特色品牌展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展览集团,探索会展产业化发展道路,创新展贸联动发展机制,全面提升义乌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力,把义乌打造成重要的国家级会展平台。

(十)加快“走出去”步伐。

加快到国内外重要市场建设中国小商品展示交易平台的步伐,支持义乌在全球范围复制和输出专业市场管理模式、运营模式和营销服务模式。

鼓励通过发挥“母市场”效应带动一批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完善中国小商品海外营销渠道。

健全引导和规范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机制,制定举办境外展会和市场的专项扶持办法,将中小企业境外展销平台建设列入国家相关专项规划。

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化运作”模式,分阶段创办境外中国商品展示中心以及订单服务中心、仓储物流配送中心,搭建中小企业集群式“走出去”平台。

支持建立海外市场营销网络体系、营销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探索通过连锁配送、建设市场分销渠道等形式,发展国际营销网络。

(十一)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强化市场准入、标准设定、信息引导等公共服务职能,完善内外贸促进体系,研究出台推进企业经营内外贸的便利化措施,形成有利于内外贸协调健康发展的环境。

依托义乌市场辐射优势和高度聚集的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进一步强化对周边省市小商品生产流通领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支持义乌建设长江三角洲物流重要节点城市,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义乌纳入国家交通总体战略通盘考虑。

支持义乌依托交通和市场优势,进一步降低区域内物流成本,为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重要港口提供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实物流”,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探索建立统一、协调的内外贸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内外贸协调的统计、监测、预警、分析和调控体系。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长效机制。

(十二)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

鼓励企业运用技术性措施,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竞争和行业自律、企业自律,主动破解和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充分发挥海关等部门的统计资源优势,加强贸易预警体系建设,建立政府、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和企业“四位一体”的进出口贸易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国别的贸易和政策预警。

探索建立国际贸易互信机制,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提高中小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壁垒的话语权和谈判能力,积极通过国别预警磋商机制化解贸易摩擦。

三、保障措施(十三)优化国际贸易发展环境。

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创新国际贸易管理和服务体制,降低商务运行成本,提高国际贸易效率,营造高度开放、高效便利的国际贸易发展环境。

强化出口小商品检验检疫监管,不断完善出口小商品质量保障体系,加强与进口国政府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合作,促进和规范义乌小商品市场及国际贸易发展。

深入推进“跨关区快速通关”及“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分类通关”等模式改革,大幅提高通关效率。

健全客商便利化出入境管理机制,深化外事审批、出入境业务管理等制度改革,强化诚信化信息管理,创新外事、公安协调配合模式。

创造条件实现航空口岸开放等,建立便利国际进出的渠道,进一步促进人员往来、居留便利化,扩大对外交流和合作。

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综合贸易试点信息化水平。

(十四)健全金融机构体系。

完善金融布局规划、服务设施和政策体系,支持更多内外资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的地区总部、分公司在义乌集聚发展。

着力发展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搭建民间资本服务平台,拓宽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通道。

鼓励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企业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完善地方金融组织体系。

完善金融、保险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体系,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和培育资信、会计、审计、信息发布和咨询等金融相关服务行业。

(十五)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创新为市场交易服务的信贷、结算、兑换等现代金融服务产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方式,提高金融机构的市场效率和服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