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总体设计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总体设计规划
一、概况
大通段明长城东起自互助县相接的阎王边,西至娘娘山山顶与湟中县分界处,此段长城依据山势起伏而建,最高处海拔3000m,最低处海拔2400m,长度为50.245km左右,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遗存规模最大的明代长城遗址的典型代表,而且此段长城构筑种类较多,主要有夯土墙体、山险、壕沟等,在夯土墙体上有敌台,外侧有“随墙壕”,距墙体不远处有烽火台;在自然界多种营力(洪水、降雨、风、地震、温度、灌木)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表现出多种威胁遗址安全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物病害、坍塌、裂隙、掏蚀大面积片装剥离等,若不及时治理,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大通段明长城被纳入本次的抢险加固的重点地段之一。
二、价值评估
(一)历史沿革和历史价值
西宁周边的长城是围绕着明西宁卫城,从北、西、南三面构成拱卫形状,当时这样构筑、布局长城的用意是重点防御明正德年间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卜儿孩部,以及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从蒙古河套地区进入青海湖地区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部属对明西宁卫城重要的外围防御工事。
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周京等官吏主持修筑西宁周边的明长城,后经过了隆庆元年、隆庆六年、万历元年、万里二十四年,多次对不同地段的大规模修筑才初步完成西宁周边长城的全部军事防御工事。隆庆六年期间,西宁周边常受到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俺答汗部属丙兔、火落赤、永邵卜等部落的威胁,“屡遭蹂践,不可胜计”。修建长城的浩大工程定会受到战乱的影响,修筑长城也时有损毁。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4年)西宁卫的军民齐心合力英勇作战取得了南川、西川两大战役的胜利。从此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部落军事实力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对西宁构成威胁。万历二十四年,刘敏宽和副将达云、同知龙房、通判高第等人“遍历荒度,增筑广堑”最终完成了西宁周边长城的修筑工程。
(二)艺术价值
绵亘万里的长城沿线,遗存着极其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并孕育了一座瑰丽的长城艺术宝库,千百年来,以长城为主题的艺术品众多,升华为一条连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向今人和后人讲述着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巍然屹立在中国大地上的长城已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炎黄子孙的骄傲。
(三)科学价值
(1)明长城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宏大、最为完善的军
事防御工程,在其不断地调整建制中形成了一个从中央政权通过各级军事、行政机构的完整军事防御体系,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明长城的修筑吸取了战国以来历朝历代,军事防御建筑建造技法之精华,展现了中国长城防御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严密的军事防御布局,“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科学设防,烽火相望、顷刻千里的通讯报警联络系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各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多样结构和艺术的营造方法对研究明朝时期的军事防御建筑建造技法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3)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