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总体设计规划

合集下载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明长城(大通段)行政公益诉讼案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明长城(大通段)行政公益诉讼案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明长城(大通段)行政公益诉讼案文章属性•【案由】XX(行政行为)公益诉讼裁判规则检察机关与文物行政部门强化协同协作、信息共享,针对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不当履职行为导致的文物受损情形,发挥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作用,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予以整改,恢复文物历史风貌。

正文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明长城(大通段)行政公益诉讼案【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明长城保护公共工程建设线索移送【基本案情】青海明长城(大通段)始建于明代中叶,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明长城遗址,也是该省明长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分布于大通县九个乡镇,极具历史、文化、艺术价值,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明长城(大通段)周边存在违规施工、挖掘取土等行为,危害长城安全及环境风貌。

【调查和督促履职】2020年1月,大通县文物局在巡查中发现,大通县林业和草原局(以下简称县林草局)未经文物行政部门审批同意,擅自在大通县朔北乡马场村明长城(大通段)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

大通县文体旅游局向大通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大通县院)移送了关于县域内明长城(大通段)保护相关问题的案件线索。

2020年4月27日,大通县院对该线索进行立案调查。

办案干警对明长城受损情况进行实地走访、现场勘查,并询问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取证。

通过调查查明,县林草局实施的“三北”防护林输水管道建设项目,其铺设的防护林灌溉输水管道、修建的隔离围栏、修盖的防火观察点房屋等施工建设内容,均位于明长城(大通段)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且未履行相应文物报批手续,属违法建设。

防火观察点房屋严重影响长城历史风貌。

县林草局在铺设输水管道期间擅自进行挖掘作业,管道以架跨方式穿越墙体顶部,对该段明长城历史风貌造成破坏。

同时,输水管道存在漏水等安全隐患,如发生漏水或者管道破裂,将对墙体造成冲刷、坍塌等毁灭性破坏,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古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古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

古城公园规划设计说明目录一、概述二、景区资源背景三、规划设计原则与主题构思四、景区结构及景观分区、五、植物造景与园路组织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七、工程投资框算一、概述:上海古城公园根据其地理位置和拆迁范围具体划分为A、B两块,A块位于人民路、福佑路与安仁街之间,面积约为3.8公顷;B块位于人民路南侧,河南南路东西两侧,面积约为3.4公顷。

即为原老城厢遗址,其邻近为众多文化景区如:城隍庙、豫园等。

二、景区资源背景:(一)历史沿革战国时期,上海地区为吴越分疆处,吴越文化均对上海发生影响。

楚灭吴和越后,上海地区是楚公子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上海属会稽郡。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式设华亭县,县治即现在的松江,这是上海地区设县之始。

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分华亭东境立上海县,今老城厢就是县治所在地,并成为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中国沿海倭患严重,仅当年上半年倭寇就三次袭扰上海县城。

因此,在三个月内就将城墙筑起。

从此,将城墙内外的地区统称为“城厢”。

上海县城墙周围4.5公里,高8米,初建有6个城门,即东大门、小东门、老北门、老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城外是护城河并有水门三座,至辛亥革命后,由于旧城墙严重妨碍了城市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故决定将其拆除,填平城壕,修筑道路。

该工程从1912年7月至1914年全部完成,也就形成了现在的环状圆形路。

上海老城墙拆除后修建了人民路和中华路,人民路淮海东路交叉处是老城厢的小北门。

在拆城过程中,有一小段被保留下来,这就是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旧城墙以及建在箭台上的大境阁---大境关帝庙。

古城墙、大境阁在明清时被列为沪城八景之一:江皋景点。

如今随着上海的大规模的改造建设,老城厢的容貌已逐渐隐没,所以被保留的这一段老城也就成了后人窥视前史的一处珍贵处所,被政府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一座游览胜境。

(二)丰富的文化遗韵和历史建筑老城厢是文物古迹的“富矿”。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精心布局大旅游 全力创建成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精心布局大旅游 全力创建成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精心布局大旅游全力创建成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12月,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的带领与指导下,和林格尔县着力整合全县旅游资源,构建县域旅游发展大框架,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进景城共融、景村一体、文旅互动,打造“全县是景区、处处皆景观、四季有节庆、人人是风景”的县域景观,形成全县旅游“一盘棋”的新格局。

发挥交通枢纽优势 挖掘自然与人文资源和林格尔县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位于晋蒙交界区、呼包鄂金三角核心地带,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素有“郊游胜地、投资乐园”之美称。

和林格尔县等级公路四通八达,是关内外的交通要冲。

2020年7月,呼和浩特新机场在和林格尔县正式开始建设,标志着和林格尔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得到完善。

和林格尔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光独特。

秦时属云中郡,西汉置定襄郡,北魏时曾建都盛乐,唐代置单于大都护府,自此和林格尔成为北方地区最为显赫的历史名城,其后历代皆在此设县置郡。

2000年起,和林格尔县立足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等优势,围绕旅游六要素,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全县现有4A级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

景区分为四大类:一是生态旅游景区。

主要包括南山旅游景区、南天门森林公园、白二爷沙坝和前夭子水库。

二是工业旅游景区。

由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组成,主要包括蒙牛乳业、蒙草抗旱、可口可乐、燕京啤酒、和盛育林等。

三是历史文化游景区。

包括盛乐博物馆、小板申汉墓、明长城和盛乐古城遗址公园等景点。

四是乡村农家游景区。

全县已有挂牌的星级农家乐7家,其中,五星级接待户3家,普通接待农庄30多家。

随着新农村及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林格尔县的乡村游规模不断扩大,乡村旅游内容进一步丰富。

台格斗生态旅游示范村、榆林城历史文化旅游示范村、小甲赖正缘现代农业示范区、樊家夭绿野休闲观光农业区、新店子青园休闲观光农业区等乡村旅游区都已逐步成型。

大通县文本

大通县文本

青海大学青海省大通县城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题目:青海省大通县城总体规划姓名:刘科宏朱友学王佳超学号:1100501002 1100501005 1100501027指导教师:燕华专业年级:11城市规划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日期:2014年10月目录第一章、工作简要过程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条件2、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第二章、现状概况和规划背景1.现状概况2.规划背景第三章、规划依据、原则与指导思想1、规划依据2.规划原则3、指导思想第四章、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城市性质及等级规模1、规划期限2、规划范围3、城市性质4、等级规模第五章、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规划发展目标1、社会经济发展背景2、大通县历次总体规划回顾3、经济发展现状分析4、产业结构5、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识别6.城市发展的优势条件7.城市发展总目标8.区域协调发展策略9.环境保护发展策略第六章、县域城镇体系布局1.城镇体系规划第七章、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与布局第八章、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第九章、环境保护与防灾规划第一章工作简要过程1、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条件调查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条件包括历史背景、区域基础和经济基础等方面。

对现状条件评价进行分析。

(1)历史背景分析该区域各个城镇的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解释区域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导致每个阶段城镇兴衰的主要因素,特别要重视历史上区域中心城市的变迁。

目的:研究城镇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演变的历史规律,了解当前城镇体系的形成特点,从而为预测未来影响城镇体系发展的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提供想法。

(2)区域基础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和城镇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限制因素,涉及到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劳动力、经济技术基础、区域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广阔的领域。

(3)经济基础分析内容:①分析各产业部门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②明确各城镇中主要部门的发展方向。

(4)结合基础资料分析以下内容:①区域的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的调整及时序安排,主要城镇的工业布局和工业结构;②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农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对城镇发展的影响;③综合运输网的改善与城镇发展的关系;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城镇发展的关系;④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等。

以明长城青海大通段为例谈大遗址保护规划

以明长城青海大通段为例谈大遗址保护规划

以明长城青海大通段为例谈大遗址保护规划柳小豪;杨光;张有龙【摘要】阐释了大遗址概念及其保护规划理念,结合明长城青海大通段的遗址概况,总结了遗址的主要病害类型,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根据现场调研及室内设计的结果,针对其保护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研究区建立遗址公园的建议,为西北地区明长城的保护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Taking the situation of Datong section of the Great Wall of Ming Dynasty in Qinghai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ffords a brief illustr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large sites and the philosophy of its conservation planning.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main types of disease of the sites,analyses the reason of the incubation of disease,and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n on-site survey, interior design,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is conversation planning and suggest building a relic park in the study area,which may offer some reference for conservation planning work ofthe Great Wall of Ming Dynasty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of China.【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3页(P3-4,5)【关键词】大遗址;遗址病害;保护措施;展示规划【作者】柳小豪;杨光;张有龙【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大遗址是我国近10年来从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角度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专指中国文化遗产中规模特大、文物价值突出的大型考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1]。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1、本文概述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是我国唐代大明宫遗址的综合保护和合理利用规划。

大明宫作为唐代最重要的宫殿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历史的变迁,大明宫遗址逐渐被埋入地下,保护和传承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规划,将大明宫遗址建设成为集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遗产公园,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大明宫遗址的历史价值、地理条件、文化背景和社会需求,在保护遗址原貌的同时,努力实现与现代城市生活的和谐融合。

通过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和景观设计,打造一个能够展示唐代皇家文化魅力、满足现代市民休闲需求的国家级遗产公园。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的背景与意义、规划目标与定位、规划策略与原则、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景观设计与环境营造、文化展示与传承发展、交通组织与人流引导、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分阶段建设与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全面、科学的指导。

2、历史文化价值研究大明宫作为唐代皇家宫殿的代表,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中,深入研究其历史文化价值至关重要。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年间,后经高宗、武则天等皇帝扩建修缮,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

它见证了唐朝的兴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在规划中,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保护和继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

大明宫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繁荣,承载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碰撞。

在设计上,我们应重点展示大明宫的文化多样性,并通过遗址保护、文化展览和教育活动,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一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通过对大明宫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建筑、宫廷生活、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

该计划应包括对考古工作的持续支持,以及研究成果的系统组织和传播。

2021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

2021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

2021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2021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长城作为中国古代的边防工程,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护和传承长城文化,提升长城的文化价值和旅游吸引力,我国决定在长城修建国家文化公园。

2021年将是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制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重点工作任务1.挖掘和保护长城文化遗产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我们需要组织专家学者对长城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调查和文献整理,挖掘和保护长城上的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和传统技艺。

同时,制定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和措施,加强监管和管理,确保长城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2.提升长城旅游体验长城是国内外游客到访的重要景点之一,为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我们需要改善长城周边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具体工作包括:改善道路和停车场的条件,提供便利的交通接驳服务;建设标准化的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和便利设施;加强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长城清洁整洁,增加游客的满意度。

3.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不仅仅是旅游项目,也是一个文化产业项目。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引入文化创意产业和相关投资,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具体工作包括:引进文化企业和创意团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推广长城文化产品,开发长城文化主题衍生品;建立长城文化产业基地,吸引投资和创业者落户。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和文化价值。

我们需要加强与国际文化组织和相关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广长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具体工作包括:举办国际文化论坛和学术研讨会,邀请国际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讲座;加强与世界遗产组织合作,申报长城相关遗产的世界文化遗产;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到访。

三、分工方案1.项目管理团队负责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整体规划和项目管理,包括编制规划方案、协调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组织项目推进等。

【文物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

【文物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

【文物意见】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17号)和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全省文物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和对文物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深入挖掘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断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和能力,为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作出更大贡献。

(二)主要目标。

到“十三五”末期,全面摸清我省文物资源状况,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良好,市、县(市、区)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明显改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得到落实;博物馆体系日臻完善,馆藏文物利用率普遍提升,文物陈列展览质量显著提高,文博创意产业持续发展;文物法规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体系基本完备,文物行政执法能力明显增强,文物安全形势不断好转;科技与文物保护深度融合,文物保护科技含量和文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文物管理机构健全,人才队伍结构更加优化,专业水平显著提升。

初步形成政府主体责任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到位、社会力量全方位参与的文物保护利用新格局。

二、全面落实文物保护责任(一)落实政府责任。

文物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各市、县(市、区)政府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切实履行文物保护主体责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把法律法规规定的文物保护职责全面列入责任清单。

建立健全文物保护责任考核评估机制,将文物工作作为地方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

文物保护基础在县,县政府应明确机构承担文物保护管理职能,确保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有机构承担,有人员负责。

某体育公园施工方案

某体育公园施工方案

某体育公园施工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介绍 (3)2. 项目目标与愿景 (4)3. 项目实施意义 (5)二、项目前期准备 (6)1. 勘察与测量 (7)1.1 现场勘察 (8)1.2 测量与评估 (9)2. 设计方案确认与预算编制 (10)2.1 设计方案确定 (11)2.2 预算编制与审批流程 (12)3. 材料采购与供应商选择 (14)3.1 材料采购计划制定 (14)3.2 供应商筛选与报价比较 (16)三、体育公园布局规划及设计 (17)1. 体育公园整体布局规划 (18)1.1 功能分区设计原则 (19)1.2 景观元素融入策略 (20)2. 运动区域详细设计 (22)2.1 运动场地规划布局 (24)2.2 运动设施配置清单及说明 (25)3. 休闲区域及配套设施设计 (26)3.1 休息区布局规划及景观设计要求 (27)3.2 配套设施规划及建设标准 (28)4. 绿化及环境改善方案设计 (30)4.1 绿化植物选择及配置方案 (31)4.2 环境改善措施和实施方案 (32)四、施工流程安排及工期计划 (33)1. 施工阶段划分和流程安排 (34)1.1 基础工程施工要求和时间节点安排 (35)1.2 主体设施安装与调试过程描述 (36)1.3 装饰装潢和细部处理细节描述 (37)2. 工期计划及资源调配策略概述 (37)一、项目概述本体育公园施工方案旨在建设一个综合性、现代化、绿色环保的体育公园,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健身休闲场所,同时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品质。

本项目的实施地点位于市中心区域,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

该项目将依托这些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打造一个集休闲健身、运动竞技、体育文化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育公园。

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各类运动场地和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网球场、跑道、健身器械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市民的运动需求。

项目还将注重绿色生态和环保理念,合理配置绿地植被,打造生态型体育公园。

文化旅游广电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范文

文化旅游广电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范文

文化旅游广电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范文文化旅游广电局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重点工作支配范文XXXX年,区文旅广电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区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XXXX 年文化旅游工作做如下总结,并对XXXX年重点工作支配如下。

一、工作开展状况及主要措施(一)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

仔细落实四个清单工作制度,建立问题台账,坚持每季度梳理总结X次,扎实推动整改。

制定《区文化旅游广电局XXXX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主要任务分工》,严格落实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职责。

开展廉政警示教化活动,每月至少召开X次支部委员会议探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严格落实各项组织生活制度,截止XX月,召开支委会XX次、党员大会XX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XX次。

深化推动与社区结对共建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困难党员慰问。

疫情期间主动落实四包一管控工作机制,不断增加支部党员的宗旨意识和奉献意识。

(二)文化工作一是以互联网+为契机,数字化服务实力有力提升。

全年利用数字化平台发布信息XXX余条,阅读转发量X万余次。

疫情期间动员美术、书法等协会和非遗传承人在线上推出抗击疫情艺路同行文艺精品线上展播X期,其中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鲁卫东创作的《抗疫情连环画》被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二是以节庆文化为依托,提升品牌文化活动质量。

组织开展辉煌XXX年漂亮XXX广场文化艺术节活动,全年举办演出XX场次,受益人群X万余人。

举办百年辉煌继往开来党史题材系列主题剪纸作品展和辉煌XXX年扬帆再动身XXX 区干部职工群众合唱竞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XXX周年。

三是以全民艺术普及为目标,群众文化辅导培训取得新成效。

选派业务人员参与XXXX年全区群众文艺骨干戏剧小品、曲艺、音乐舞蹈专题创作培训。

创新开展市民文化学堂总分馆培训试点安排,将市民文化学堂培训工作由区文化馆延长至X个文化分馆,将非遗项目纳入少儿班课程,培训学员XXX余人次。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9.22•【字号】宁政办发〔2021〕63号•【施行日期】2021.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旅游其他规定正文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宁政办发〔2021〕6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9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培元固本、守正创新,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着力推进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全区文化和旅游各项工作成效显著,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自治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更加巩固,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节“十三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三五”期间,我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指标和重点任务基本完成,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充分显现,旅游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功能更加凸显,文化和旅游积极助力“六稳六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艺术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

创作演出优秀剧目45部、主题晚会18台、美术作品561幅;各类优秀文艺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80多个。

秦腔现代戏《王贵与李香香》荣获“文华大奖”和“五个一工程奖”,入选全国优秀红色旅游演艺作品。

文化产业实施方案(最新版)

文化产业实施方案(最新版)

文化产业实施方案‎文化产业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面增强我县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力度,‎努力实现文化名县‎战略目标。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先进文化为统‎领,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为基‎本理念,立足大通多‎元文化特点,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打造文化龙头企业、‎培育文化人才队伍、‎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搞好产业项目建设,‎为全面建设繁荣、‎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大通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突出‎大通文化特色,加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整合发‎展,培育一批文化核‎心品牌和行业,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日益凸显,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工作新机‎制。

‎二、重点发展领域‎突出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之间的融合,以地‎域文化为立足点,重‎点发展以老爷山花儿‎和河湟皮影为主的民‎族民间文化产业,推‎进工艺美术和演艺娱‎乐等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休闲、节庆会展‎、艺术培训等产业。

‎(一)演艺‎娱乐业1、‎花儿(‎1)以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为主题‎,打造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品牌,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2)‎对花儿艺术从音乐、‎文学角度进行提炼加‎工,编排花儿歌舞剧‎、花儿情景剧、花儿‎影视片,提高花儿的‎艺术感染力,力争创‎作出一部以花儿为主‎线,展现地方民间文‎化艺术的综合性文艺‎节目,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3)组建花儿艺术‎团,扶持民间花儿剧‎团,推动花儿编剧、‎表演、培训、推广的‎市场化运作。

银川滨河新区重点项目

银川滨河新区重点项目

实施金水园泵站至小龙头长3公里黄河 3月中旬完成立项审批、招投标、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3月下旬 岸线治理、砌护工程。2014年投资1.2 开工建设;10月底完成砌护。 亿元。
建设供水泵站、蓄水池2座、输水干管 1月完成前期工作;5月完成泵站及蓄水池工程;6月完成输水管线及 滨河新区管委会 道6公里,为滨河新区产业园生态供水 配套工程。 市水务局 980万方/年。2014年投资0.9亿元。 建设生产配套设施200套,用于园艺试 验中心承包户果窖、库房拆迁后集中 3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开工建设;8月底完成工程建设。 存放农用机械、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 。2014年投资0.234亿元。 砌护改造1.36公里干渠、25公里农渠 3月完成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4月开始工程施工;11月完成工程 、3.8公里支渠配套建筑物。2014年投 建设。 资0.036亿元。 实施草原管理8公里农渠砌护。2014年 5月底完成一期砌护工程;11月底完成二期砌护工程。 投资0.045亿元。 建设滨河新区公安派出所、交警大队 办公用房。2014年投资0.1亿元。
滨河新区管委会
滨河新区管委会
滨河新区管委会
滨河新区管委会
15
实施滨河产业园13.7公里供热管线、 一期5月完成铺设任务,投入运行。二期3月底完成前期设计、招投 供热设施建设。2014年投资0.4亿元。 标工作;4月开始施工;10月底完工、调试并投入使用。
滨河新区管委会
滨河产业园道路 16 照明工程
实施滨河产业园3条主干道20公里道路 7月完成二期瀚海街8公里460盏路灯、景观灯安装工程前期工作,开 照明及景观灯安装。2014年投资0.06 滨河新区管委会 工建设;9月底全面竣工。 亿元。 实施103省道与原203省道交叉路口至 自治区气象局人工降雨培训中心路口 7月底完成前期立项、设计、招投标等相关前期工作;8月开始施 旅游道路3.5公里路面改造、临河高速 工;11月完工。 出口至红一矿全长11公里路灯、景观 灯安装工程。2014年投资0.44亿元。

北京市导游基础知识真题五

北京市导游基础知识真题五

北京市导游基础知识真题五一、判断题1. 我国海岸线漫长,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仑河口,全长14000多千米。

正确答案:B2. 北海团城玉瓮亭中陈列的"渎山大(江南博哥)玉海"是当年忽必烈宴请群臣时用以盛酒的珍贵文物。

正确答案:A3. 北京仅存的20世纪初的西洋风格建筑群位于东交民巷。

正确答案:A4. 考古发现,我国抬梁式和穿斗式木构架建筑作为独特体系在秦汉时期已基本形成。

正确答案:A5. 1985年北京市政府规定每年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

正确答案:A6. 现存西安古城墙是始建于唐代的长安城。

正确答案:B7. 明清北京城的城墙为夯土芯、外包城砖结构。

正确答案:A8. 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

正确答案:B9. 北京四合院中南房也称倒座房。

正确答案:A10. 北京东岳庙位于朝外大街路北,始建于明代,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地区最大的道观。

正确答案:B11.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园林开始转向崇尚自然,初步确立了再现自然山水的基本原则,称"写意山水园"。

正确答案:A12. 北京城"胡同"这个名称,始自元大都时期。

正确答案:A13. 鲁菜的口味特点是清爽平和,清鲜而略带甜味,咸甜适中。

正确答案:B14. 老北京的习俗,借别人的药锅必须主动归还。

正确答案:B15. 陶然亭公园名称中的"陶然"二字,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醉—陶然"。

正确答案:B16. 香港特别行政区位于珠江口西侧,北隔深圳河与深圳经济特区相接。

正确答案:B17. 1900—1949年北京天桥先后出现过四届撂地卖艺的"八大怪"。

正确答案:B18. 新加坡的经济属于外贸驱动型。

正确答案:A19. 北京传统名点茯苓饼因其馅含有中药茯苓而得名。

文化产业实施方案

文化产业实施方案

文化产业实施方案篇一:文化产业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全面增强我县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力度,努力实现文化名县战略目标。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先进文化为统领,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为基本理念,立足大通多元文化特点,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打造文化龙头企业、培育文化人才队伍、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搞好产业项目建设,为全面建设繁荣、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大通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突出大通文化特色,加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整合发展,培育一批文化核心品牌和行业,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日益凸显,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工作新机制。

二、重点发展领域突出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之间的融合,以地域文化为立足点,重点发展以老爷山花儿和河湟皮影为主的民族民间文化产业,推进工艺美术和演艺娱乐等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休闲、节庆会展、艺术培训等产业。

(一)演艺娱乐业1、花儿(1)以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为主题,打造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品牌,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2)对花儿艺术从音乐、文学角度进行提炼加工,编排花儿歌舞剧、花儿情景剧、花儿影视片,提高花儿的艺术感染力,力争创作出一部以花儿为主线,展现地方民间文化艺术的综合性文艺节目,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3)组建花儿艺术团,扶持民间花儿剧团,推动花儿编剧、表演、培训、推广的市场化运作。

(4)依托老爷山花儿会,举办好每年一届的全国性花儿盛会,大力推介花儿艺术。

(5)加快花儿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的花儿艺术人才,每年举办2次花儿艺术培训班。

宁夏青铜峡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宁夏青铜峡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文化是黄河文明的“根”与“魂”。

黄河文化影响和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道德取向,是中华文明的母体,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足迹踏遍黄河流域九省区。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

黄河,以其母亲般的包容与宽厚滋养着宁夏各族儿女,也以其雄浑磅礴的气势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塑造着宁夏独特的文化魅力。

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明珠青铜峡。

被誉为“鱼米之乡”的青铜峡,位于黄河上游宁夏平原中部,银川平原之南,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美,底蕴醇厚。

自秦代起就有行政建制,东倚黄河,西屏贺兰,南眺牛首,北泽夏地。

现辖8镇,1个办事处,2个农林场。

21个城市社区,154个村级文化体育中心户,93个农家书屋,1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青铜峡市总人口约计24.5万,总面积2525平方千米,东西宽30千米,南北长60千米,是“塞北江南”的发源地。

青铜峡地处引黄灌区银川平原九大干渠之首,总干渠和干渠口今天仍在峡内引水,丰富的黄河水韵,从这里的干渠流向宁夏北部各县市,造福于两岸各族人民。

此地有贡米的香,河鲤的鲜,董府的幽,108塔的雅。

2017年金秋时节,青铜峡市作为宁夏引黄古灌区被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中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产生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世界将目光聚焦在了这片蕴含了农耕文化、黄河文化、水韵文化、革命文化的古峡圣地。

聚焦青铜峡黄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黄河文化事业区域竞争力。

针对当前黄河文化事业发展短板,实施文化利民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文脉活化工程、体育强民工程等“六个工程”,进一摘要:黄河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对青铜峡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指出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品牌创新、。

关键词:黄河文化;青铜峡;文旅融合;品牌建设中图分类号:G124/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21)04-0005-06宁夏青铜峡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刘锋(青铜峡市文化馆,宁夏青铜峡751600)作者简介:刘锋(1977-),宁夏青铜峡人,宁夏青铜峡市文化馆副馆长兼代理馆长,馆员。

天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探索因地制宜、科学创新、融合发展之路

天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探索因地制宜、科学创新、融合发展之路

中国民族博览►Chinese national Expo天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探索因地制宜、科学创新、融合发展之路邢亚萍(天津黄崖关长城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天津301913)【摘要】依据2019年中办、国办出台《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厅字[2019344号),对天津段长城保护、开发、利用情况开展调研。

调研中发现,天津段长城存在文化遗产展示点段单一、建设发展功能定位不明确、保护管理权属不清、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不够、自然遗产展示缺失、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欠完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针对存在问题和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天津长城文化公园创建工作,要强化多层多点展示、实现功能分区管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深挖文化遗产价值、增加自然遗产展示等建议;规划编制工作,要实现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文化引领传承融合、改革创新示范引领。

最终实现通过长城文化公园建设,推动地区文化旅游上档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目标。

【关键词】天津长城;文化公园建设;融合发展;长城;长城保护【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曾多次对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对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天津长城文化公园建设进行了认真调研,并提出粗浅的意见和建议。

一、天津长城价值体现(一)天津长城现状天津长城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北部山区,东与河北遵化马兰关相连,西与北京平谷将军关相接,自东向西划分为赤霞峪、古强峪、船舱峪、青山岭、车道峪、黄崖关、前干涧7大段176小段,全长40.28公里。

在我国长城资源途经的15个省(市)自治区中,天津市境内的长城最短,但它却集中了各种类型的长城建筑,水陆关隘、边城掩体、古寨营盘、战台烟墩样样俱全,构成了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介绍

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介绍

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介绍
嗨呀,我昨天跟爸爸妈妈去了一个超厉害的地方,叫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嘿嘿,这地方特别棒儿,我一定要给你们说说!刚到那儿,就看到一条长长的墙,高高的石头垒起来,咯吱咯吱踩上去都能听到响声。

爸爸说这是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来保护家园的大墙,叫长城!
我们一进去就看到了一个展览馆,里面有好多老物件儿,比如大大的弓箭和铠甲,闪闪亮,特威风!还有一些很旧的瓦片,爸爸说这些是从长城上掉下来的,历史可老可老啦,比爷爷的爷爷还老呢!
接着我们沿着一条石子路走到了长城的遗址那块儿,风“呼呼”吹着,妈妈拉着我的手怕我摔跤。

我看着那些大石头,想:哇,这得多少人才能搬得动啊?爸爸摸着墙,眼睛眯眯地说:“这儿可是咱们民族的骄傲!”
玩儿了一下午,太阳快落山时,我们在长城边拍了张照片儿,天边全是红彤彤的云,像画一样美!我觉得,这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真是个超棒的地方!你们也一定要去玩儿呀!
—— 1。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1.

2.
3.
总则 ..................................................................................................................................................... 1 1.1. 现状概况 ..................................................................... 1 1.2. 规划背景 ..................................................................... 2 1.3. 上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 4 1.4. 上轮规划及实施评述 ........................................................... 5 1.5.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 6 1.6. 规划依据和规划参考 ........................................................... 6 1.7. 规划期限 ..................................................................... 6 1.8. 地域界定 ..................................................................... 6 旗域城乡发展战略与目标 ................................................................................................................. 7 2.1. 社会经济现状 ................................................................. 7 2.2.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 10 2.3. 旗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12 2.4. 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 .......................................................... 13 2.5. 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对策 .................................................. 17 旗域城镇体系规划 ........................................................................................................................... 18 3.1. 旗域人口预测 ................................................................ 18 3.2. 旗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 19 3.3. 旗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 20 3.4. 旗域城镇体系现状 ............................................................ 21 3.5. 城镇规模发展条件评价 ........................................................ 22 3.6. 旗域镇村体系规划 ............................................................ 23 3.7. 旗域综合交通规划 ............................................................ 32 3.8. 旗域公共设施规划 ............................................................ 36 3.9. 旗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 ........................................................ 39 3.10. 综合防灾规划 ............................................................... 43 3.11. 旗域资源、生态保护和空间管制规划 ........................................... 44 3.12. 旗域空间开发管制 ........................................................... 47 3.13. 旗域旅游规划 ............................................................... 47 3.14. 区际协调规划 ............................................................... 52 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 56 4.1. 规划区人口 .................................................................. 56 4.2. 规划区规划原则 .............................................................. 56 4.3. 规划区村庄规划 .............................................................. 56 4.4. 规划区重要设施规划 .......................................................... 56 4.5. 规划区用地控制 .............................................................. 57 4.6. 规划区“四区”控制 .......................................................... 57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 5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通明长城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总体设计规划
一、概况
大通段明长城东起自互助县相接的阎王边,西至娘娘山山顶与湟中县分界处,此段长城依据山势起伏而建,最高处海拔3000m,最低处海拔2400m,长度为50.245km左右,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遗存规模最大的明代长城遗址的典型代表,而且此段长城构筑种类较多,主要有夯土墙体、山险、壕沟等,在夯土墙体上有敌台,外侧有“随墙壕”,距墙体不远处有烽火台;在自然界多种营力(洪水、降雨、风、地震、温度、灌木)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下,表现出多种威胁遗址安全的病害类型,主要包括生物病害、坍塌、裂隙、掏蚀大面积片装剥离等,若不及时治理,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大通段明长城被纳入本次的抢险加固的重点地段之一。

二、价值评估
(一)历史沿革和历史价值
西宁周边的长城是围绕着明西宁卫城,从北、西、南三面构成拱卫形状,当时这样构筑、布局长城的用意是重点防御明正德年间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卜儿孩部,以及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从蒙古河套地区进入青海湖地区的土默特部、俺答汗部属对明西宁卫城重要的外围防御工事。

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西宁兵备副使王继芳、周京等官吏主持修筑西宁周边的明长城,后经过了隆庆元年、隆庆六年、万历元年、万里二十四年,多次对不同地段的大规模修筑才初步完成西宁周边长城的全部军事防御工事。

隆庆六年期间,西宁周边常受到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俺答汗部属丙兔、火落赤、永邵卜等部落的威胁,“屡遭蹂践,不可胜计”。

修建长城的浩大工程定会受到战乱的影响,修筑长城也时有损毁。

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4年)西宁卫的军民齐心合力英勇作战取得了南川、西川两大战役的胜利。

从此游牧于青海湖地区的蒙古部落军事实力一蹶不振,再也无力对西宁构成威胁。

万历二十四年,刘敏宽和副将达云、同知龙房、通判高第等人“遍历荒度,增筑广堑”最终完成了西宁周边长城的修筑工程。

(二)艺术价值
绵亘万里的长城沿线,遗存着极其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并孕育了一座瑰丽的长城艺术宝库,千百年来,以长城为主题的艺术品众多,升华为一条连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向今人和后人讲述着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巍然屹立在中国大地上的长城已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炎黄子孙的骄傲。

(三)科学价值
(1)明长城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宏大、最为完善的军
事防御工程,在其不断地调整建制中形成了一个从中央政权通过各级军事、行政机构的完整军事防御体系,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军事防御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明长城的修筑吸取了战国以来历朝历代,军事防御建筑建造技法之精华,展现了中国长城防御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严密的军事防御布局,“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科学设防,烽火相望、顷刻千里的通讯报警联络系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各种不同的建筑材料、多样结构和艺术的营造方法对研究明朝时期的军事防御建筑建造技法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3)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但目前对于长城南北民族关系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

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长城与中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长城学、民族学及中国民族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团结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