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综合概述
金融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金融基础知识(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68b944b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31.png)
第一章金融市场体系第一节全球金融体系一、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与其关系的总和。
总而言之,金融市场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
比较完善的定义是: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二、金融市场分类按交易标的物划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与其他投资市场按交易对象是否新发行划分金融市场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按融资方式划分市场金融市场分直接融资市场和间接融资市场按地域范围划分金融市场分为国际金融市场和国内金融市场按经营场所划分金融市场分为有形金融市场和无形金融市场按交割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分为金融现货市场和金融期货市场按交易对象的交割方式划分金融市场为即期交易市场和远期交易市场按交易对象是否依赖于其他金融工具划分金融市场分为原生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市场按价格形成机制划分金融市场分为竞价市场和议价市场三、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2法律因素3市场因素4技术因素四、金融市场的特点(1)金融市场以货币资金和其他货币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
(2)金融市场具有价格的一致性,利率的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趋向一致。
(3)金融市场可以是有形市场,也可以是无形市场,且金融交易活动在有形和无形的交易平台集中进行。
(4)金融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市场。
(5)金融市场的非物质化。
(6)金融市场交易之间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更主要的是借贷关系,体现了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7)现代金融市场是信息市场。
五、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积累功能是指金融市场能够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功能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再分配金融市场的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调节作用金融市场历来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是公认的国民经济信号系统。
金融理论知识点总结
![金融理论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82e9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e.png)
金融理论知识点总结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金融资产买卖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金融期货市场等。
其中,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其产品包括政府短期债券、企业短期债券、商业票据等;资本市场则是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其产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外汇市场是国际货币交易的场所,其交易对象为不同国家的货币;金融期货市场是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场所,其产品包括股指期货、国债期货、外汇期货等。
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中介活动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
它们在金融市场上起着中介和监管的作用,为投资者和资金融通提供便利和服务。
1.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其主要业务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国际结算业务和信用证业务等。
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2. 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主要从事证券交易、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业务。
其主要业务包括股票交易、债券交易、基金销售等。
证券公司的存在为投资者提供了便利,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3.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是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机构,其主要业务包括寿险、财产险、企业风险管理等。
保险公司通过投资保费,为社会提供了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
4. 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所是股票和债券交易的场所,通过证券交易所,投资者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实现投资目标。
5. 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所是期货和期权交易的场所,其功能在于交易、结算和监管期货和期权交易。
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发展和健康,对于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都至关重要。
三、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是指由金融机构发行的各种金融工具,包括存款、贷款、股票、债券、基金、保险产品等。
金融产品是金融市场上的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不同的投资选择和风险收益特性。
1. 存款存款是最基本的金融产品之一,包括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通知存款等。
金融生知识点总结
![金融生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dfa89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57.png)
金融生知识点总结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关系的重要载体,其种类繁多,可以按照功能、产品、地域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按照功能可分为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资金市场是短期资金的集中交易市场,如货币市场、票据市场等;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集中交易市场,如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
按照产品可分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
按照地域可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有利于吸引资金流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
它们通过资金的中介和撮合,实现了金融市场上资金流动的目的。
金融机构在资金供给和投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承担着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等功能。
在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是指金融市场上的各种投资和融资工具,包括货币、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
这些金融产品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强、价格波动大、风险和收益的特性。
金融产品的种类和形式非常多样,可以根据发行主体、期限、利率、风险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发展,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增加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
四、金融风险管理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活动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可能造成损失的危险。
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
金融机构在面对风险时,需要进行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控制等环节。
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是寻找合适的方式和工具来减少和分散风险,提高金融机构的安全性和稳健性。
五、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国家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
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金融监管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准入审批、资本监管、风险管理、信息披露、诚信监管等方面。
金融基础知识要点(重点归纳)
![金融基础知识要点(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187ae8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1.png)
金融基础知识要点(重点归纳)
本文档旨在总结金融基础知识的要点,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相关概念和原则。
1. 金融定义和功能
- 金融是指有关货币、资金和资本的活动和组织。
- 金融的功能包括储蓄与投资、风险管理、支付和结算、资金融通等。
2. 金融市场
- 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资产的场所,分为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 主要参与者包括投资者、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
3. 金融工具
- 金融工具是指用于融资、投资和风险管理的工具,包括现金、债券、股票、期货合约等。
- 不同的金融工具具有不同的收益特征和风险特征。
4. 银行和金融机构
- 银行是重要的金融机构,提供储蓄、贷款、支付和其他金融
服务。
- 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
5. 风险管理和金融监管
- 风险管理是金融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市场风险、信用
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 金融监管是为了保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投资者利益而进行的监
管和监督。
6. 金融全球化和国际金融机构
- 金融全球化是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跨国界进行业务和交易的趋势。
- 国际金融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上是金融基础知识的重点要点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资料和学术文献。
通用金融知识点总结
![通用金融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d0e21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9.png)
通用金融知识点总结一、金融概念及分类1. 金融的基本概念金融是指资金的配置、投资和融通的过程,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的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运作。
金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2. 金融的分类金融可以按照功能、机构、市场和工具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按功能可分为投融资、支付结算、风险管理、信息中介等;按机构可分为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按市场可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等;按工具可分为货币、票据、债券、股票、衍生品等。
二、货币和信用1. 货币的功能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或特殊资产,具有支付手段、价值标准、贮藏手段和价值尺度等功能。
作为支付手段,货币在交易中方便了交易双方的交易过程;作为价值标准,货币在经济活动中提供了价值的衡量单位;作为贮藏手段,货币带来了财富的积累和管理的便利;作为价值尺度,货币帮助人们衡量和估值各种财产和商品。
2. 货币的发行和管理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并管理的,国家中央银行负责货币的发行和管理。
货币发行主要包括货币供给、货币政策、流通发行和回笼等环节,货币供给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在合理范围内控制货币发行量,使货币供给得到稳定和可控制。
3. 信用的作用信用是经济社会开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资源,是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一种社会约定和权利义务关系。
信用对经济和金融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资源配置和资金流动,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降低风险,推动经济发展。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1. 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场所,是交易证券和金融资产的场所,它的主要功能包括资金流动、信息披露、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等。
金融市场有着资金融通、风险管理、信息中介和价格发现等功能。
2. 金融市场的分类金融市场可以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的融通市场,主要是以一年以下的期限进行融通的市场。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的融通市场,主要是以一年以上的期限进行融通的市场。
金融知识点内容总结大全
![金融知识点内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f7eaf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a2.png)
金融知识点内容总结大全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交换的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类。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等。
而资本市场则是长期资金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
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资源配置、风险管理、价格发现等。
1.1 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投资者获取收益的重要途径。
股票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流动性高、风险大、回报潜力大等。
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可以购买公司的股票,从而成为公司的股东,分享公司的利润和增值。
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等。
1.2 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企业和政府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也是投资者获取稳定收益的重要途径。
债券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固定收益、较低风险、流动性一般等。
投资者在债券市场中可以购买政府债、企业债等债券品种,从而获取利息收入。
债券市场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央行等。
1.3 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是为了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而产生的市场,主要特点是杠杆交易和高风险。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投机者、套期保值者等。
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中可以通过买入期货合约或者卖出期货合约来赚取价格波动的差价。
1.4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国际货币交换的市场,主要特点是高流动性和波动性。
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跨国公司等。
投资者可以在外汇市场中进行货币买卖,获取利差收益。
二、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而推出的各种金融工具,主要包括存款、贷款、债券、股票、基金、保险等。
2.1 存款存款是银行吸收客户资金的主要方式,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通知存款等。
存款的主要特点包括流动性好、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等。
存款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保值和增值的渠道。
2.2 贷款贷款是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资金支持的主要方式,包括个人贷款、企业贷款、房屋贷款等。
贷款的主要特点包括风险大、利息成本等。
贷款可以为客户提供资金支持,满足其个人或者企业发展的需求。
金融知识综合概述
![金融知识综合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c26d0f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3.png)
金融知识综合概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金融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学习和掌握金融知识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综述一些关键的金融知识。
第一章: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各种金融交易(如证券、股票、债券等)的交易场所,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股票市场主要交易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者可以通过股票交易获得股息和资本收益。
债券市场主要交易各种债券,包括国债、企业债券和可转债等。
货币市场主要是交易短期货币市场证券,例如国库券和债券回购等。
第二章: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宏观目标而进行的决策和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资本预算、财务分析和管理决策等方面。
资本预算是通过投资计划、预算编制和分配等指导企业的资金运用;财务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和经营指标等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管理决策主要是针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的决策。
第三章:证券市场证券市场是一个交易转让证券的市场,主要涉及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和证券监管等方面。
证券市场可以分为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
一级市场主要是指证券发行市场,即企业通过发行新股来募集资金的市场;二级市场主要是指证券交易市场,即投资者通过交易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来获得资本收益的市场。
第四章:银行金融银行是一种收取资金存款并向客户贷款的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核心。
银行主要分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中央银行等。
商业银行主要是接受个人和企业的存款并以此进行贷款;投资银行则主要以融资、股票代销以及证券发行等业务为重;而中央银行则主要负责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第五章:保险市场保险市场是指众多保险公司参与的市场,主要涉及人寿保险、意外保险、车险、财产保险等。
保险公司通过向客户收取保费,并承担保险责任,来为满足人们的风险保护需求。
保险市场同样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一级市场主要是指通过销售保险产品向客户获得投资,二级市场则主要是指通过交易保险股票等金融工具来获取资本收益。
金融知识普及宣讲知识点
![金融知识普及宣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da2d17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4.png)
金融知识普及宣讲知识点一、知识概述《储蓄》①基本定义:储蓄呢,就是把你暂时不用的钱存到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这样银行或金融机构会给你一点报酬,这个报酬就是利息。
就好比你把自己的东西放人家那儿保管,人家还给你点保管费一样。
②重要程度:在金融里它特别重要,是个人理财的基础。
比如说你想以后买个房子、车子或者有个应急资金,储蓄就是第一步。
很多家庭有了余钱都会选择储蓄。
③前置知识:你得对金钱有概念,知道数字的大小,当然也得知道怎么去银行这种金融机构办理业务。
比如你要知道自己带身份证,知道怎么填一些基本的单据。
④应用价值:你存了钱,就可以积少成多。
就算以后没钱了,也能把存的钱拿出来用。
比如突然生病了,或者遇到一些其他紧急事情,储蓄的钱就能派上用场。
而且还能有利息,虽然不多,但也是个小收益。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储蓄在个人金融体系里是最基础的部分,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一样。
它是很多其他金融业务开展的基础,比如投资,好多投资都是要先有一笔储蓄才可以开始的。
②关联知识:它和利息率有关,利率高,储蓄能拿到的钱就多;和通胀也有关,如果通胀厉害,储蓄的钱可能实际价值会降低。
和金融监管也有联系,银行得根据监管要求给储蓄者合理的权益保障。
③重难点分析:掌握难度不大,关键是要理解利率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有时候一些储蓄产品可能会设置比较复杂的利率计算,这就是难点。
比如说有的是按单利算,有的按复利算,这就容易让人迷糊。
④考点分析:在金融基础知识考试里,会经常考储蓄的定义、储蓄和利率的关系等。
比如出个选择或者填空题问你哪种储蓄方式收益高之类的。
会以一些实际储蓄产品为例来考查大家对这些知识的掌握。
三、详细讲解【实践应用类】①准备工作:你只要有身份证,有钱,知道自己想去哪家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就行了。
当然你也可以事先了解一下各个机构储蓄利率的高低。
②操作流程:先拿上身份证到银行,找到大堂经理说你要存钱。
然后他会给你一张单子让你填信息,例如姓名、身份证号、存多少钱之类的。
大一金融学基础知识点归纳
![大一金融学基础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dcb285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d.png)
大一金融学基础知识点归纳一、金融的定义及其职能:1.金融的定义:金融是指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货币和资本的配置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金融的职能:金融主要包括资金融通、风险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传递和资源配置等职能。
二、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定义:金融市场是指买卖金融资产的场所或机构,通过金融市场进行金融资产的交易和定价。
2.金融市场的分类: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可划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
3.金融市场的功能:提供融资、投资、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等功能。
三、金融机构:1.金融机构的定义: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各类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2.金融机构的分类: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根据不同功能可划分为存款类金融机构、信用类金融机构等。
3.金融机构的作用:提供融资、储蓄和支付等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
四、金融产品:1.金融产品的定义:金融产品是金融市场上可交易的各类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货币、衍生品等。
2.股票:代表公司所有权的一种金融资产,股票的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和公司盈利能力等因素影响。
3.债券:代表债权的一种金融资产,债券的价格受市场利率和发行主体信用等因素影响。
4.货币: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和价值尺度,货币的供求关系对经济活动和通胀率等有着重要影响。
5.衍生品:派生于其他金融产品的金融合约,包括期货、期权和掉期等,具有杠杆效应和高风险特点。
五、金融风险管理:1.金融风险的定义: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面临的各种意外事件或条件变动带来的损失可能性。
2.风险管理的概念:风险管理是指通过识别、评估、控制和转移风险,以降低金融风险对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影响。
3.风险管理的工具:包括风险度量模型、风险控制政策和保险等,通过分散投资、套期保值和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风险。
六、财务管理基础:1.财务管理的定义:财务管理是企业对资金和财务资源的组织、计划和控制的过程,旨在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
金融相关知识概述
![金融相关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43a81c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2.png)
金融相关知识概述金融相关知识概述金融是指一种经济活动,涉及资金的筹集、分配、投资和管理。
金融领域包含了多个学科,如经济学、商业学、管理学、伦理学等。
下面将从金融的相关知识角度对金融进行概述。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出售和购买证券、债券、外汇及其他权利和资产的场所。
金融市场按交易对象不同可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股票市场是指股票交易的地方,债券市场是指债券交易的地方,货币市场是以短期借贷为主的市场,衍生品市场是以衍生品交易为主的市场。
不同的金融市场有着不同的交易对象、交易规则、市场行情和市场风险。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银行是指负责存款、贷款、汇款、结算和储蓄业务的金融机构。
证券公司是指从事证券交易、承销、经纪、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等业务的金融机构。
保险公司是指销售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人寿保险等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
金融产品金融产品包括股票、基金、债券、保险、期货、期权等。
股票是指投资于公司股份的证券,基金是由证券、债务和其他金融商品组成的投资基金,债券是指由政府和公司发行的借款凭证,保险是指以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为合同关系的一种金融产品,期货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预定价格买卖某种商品的一种合约,期权是指授予买方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标的资产的权利。
投资和理财投资和理财是指对于闲置资产的安排和管理。
投资是指向特定项目或资产投入资金的行为,理财是指将资产合理地分配,以达到一定的预期收益和风险控制的一种方式。
投资和理财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对投资方向的选择、投资品种的选择、投资风险的控制和收益的回报等。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并采取和组合多种风险控制手段,以达到降低风险的目的。
风险管理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风险类型的分类、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控制策略和风险监测与管理等。
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政府和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和管理的行为。
银行金融综合知识点总结
![银行金融综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1ea2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5.png)
银行金融综合知识点总结一、银行金融的基本概念银行金融是指一国金融体系中的银行系统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总称。
它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储蓄、支付、融资、信贷等重要功能,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银行金融系统涉及的概念与原理非常广泛,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银行的功能、银行的资本、风险管理、金融市场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总结。
二、银行的功能1.资金存储与储蓄服务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接受存款、储蓄,并为客户提供相应的储蓄服务。
储蓄通过银行渠道进行,既安全又方便,客户还可以获得一定利息收益。
此外,银行还提供存款保险机制,使得存款更加安全。
2.支付结算银行提供各种支付和结算服务,包括支票、转账、信用卡、借记卡等。
这些支付工具的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经济活动的进行。
3.信贷融资除了接受存款,银行还把这些资金用于向有资金需求的客户提供贷款和融资服务。
这包括个人贷款、企业融资、房地产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
4.外汇交易作为外汇市场的主要参与者,银行为客户提供各类外汇交易服务,满足其跨国贸易、投资和外汇储备等需求。
5.风险管理通过对贴现、承兑、担保、保险、外汇远期等业务的开展,银行有效地实现了风险管理,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三、银行的资本1.资本充足性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是指银行能够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并通过自有资本来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
银行必须满足一定的资本充足率,并接受监管机构进行资本监管。
2.核心资本与附属资本核心资本是指银行的永续性资本,包括普通股和可转换的特殊股。
附属资本包括优先股和次级债券。
3.资本监管资本监管是指监管机构制定的对银行资本充足性的监管标准和要求。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监管框架。
四、银行的风险管理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客户或交易对手无法或不愿履行合同中的约定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银行通过信用审查、贷前风险控制和贷后监测等措施,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
金融常识应知应会内容
![金融常识应知应会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2e242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a.png)
金融常识应知应会内容1. 什么是金融?金融指的是与资金相关的活动和行业。
它包括了各种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
金融的主要目标是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提供资金、风险管理和投资服务。
2.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提供金融服务的组织。
它们可以分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不同类型。
银行是最常见的金融机构,提供储蓄、贷款和支付等服务。
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服务,帮助个人和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证券公司提供买卖股票、债券等证券的服务。
3.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用于进行金融交易的合同或证书。
常见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期货合约和衍生品等。
股票是公司的所有权证明,持有者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润。
债券是借款人向债权人发行的债务凭证,债权人可以获得债务人支付的利息。
期货合约是买卖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格买卖某种商品或金融资产。
衍生品是基于另一个金融资产的合约,例如期权和掉期。
4.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交易的场所或平台。
它们可以分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不同类型。
债券市场是发行和交易债券的场所。
股票市场是交易股票的市场,例如股票交易所。
外汇市场是进行货币交易的市场。
金融市场提供了投资和融资的机会。
5.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来识别、评估和处理可能的风险。
在金融领域,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常见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市场风险是指由市场波动引起的风险,例如股票价格的下跌。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内部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引起的风险。
以上是金融常识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金融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
![金融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2b946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6.png)
金融基础知识知识点总结一、金融概念及分类1. 金融概念金融是指资金的流动和配置活动,主要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等内容,是指对金融资产进行配置和交易的活动。
2. 金融分类根据功能和性质的不同,金融可以分为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
直接金融是指资金直接通过金融市场进行融资和投资;间接金融是指通过金融机构进行中介融资和投资。
二、金融市场1. 金融市场概念金融市场是资金主体进行融资和投资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等。
2. 金融市场功能金融市场既是资金的融资渠道,也是风险管理工具的交易场所,同时也是金融资产价格形成的基础。
3. 金融市场分类根据交易的资产种类和期限,金融市场可以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是指新发行的金融资产的交易市场,二级市场是指已有金融资产的转让市场。
三、金融机构1. 金融机构概念金融机构是指进行中介融资和投资、资金流通和支付结算的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等。
2. 金融机构功能金融机构承担着资金中介、风险分散和信息中介的功能,为资金主体提供融资渠道和风险管理服务。
3. 金融机构分类根据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金融机构可以分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基金业等。
四、金融工具1. 金融工具概念金融工具是指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资产,可以用来进行融资和投资。
2. 金融工具功能金融工具包括融资工具和投资工具两大类,可以满足不同资金主体的融资和投资需求。
3. 主要金融工具包括债券、股票、期货、期权、外汇、金融衍生品等。
五、金融风险1. 金融风险概念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所面对的受不确定性影响的可能损失的风险。
2. 金融风险分类金融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的损失,信用风险是指因债务人违约而导致的损失,流动性风险是指因资产不能及时变现而导致的损失,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损失。
金融学相关知识简介
![金融学相关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8877d03f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a.png)
金融学相关知识简介金融学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金融市场、证券、投资等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金融学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了解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资产的交易场所。
它分为两大类,一是股票市场,二是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是指股票交易市场,也就是股票交易的市场。
债券市场是指债券交易市场,是向公众发行债券以融资的市场。
二、证券证券是指证明投资者有一定权益的凭证,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股票是一种持有公司部分股权的证券,其价值随着公司业绩的好坏而波动;债券则是一种借出资金并向债权人支付一定利息的证券。
除此之外,期货是一种标准化合约,代表着在未来某个时刻交付的财产,而期权则是一项权利,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用特定价格买入或卖出证券。
三、投资投资是指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而对某一行业、企业或其他资产进行长期性的资金配置。
投资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
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直接购买股票或债券等资产;而间接投资则是通过投资基金、保险产品等金融工具进行投资。
四、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指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企业融资中介等。
银行是最基本的金融机构,其主要功能是接受存款、贷款和支付服务。
证券公司提供证券交易、证券清算和资产管理等服务。
保险公司则提供风险分散和风险保障的服务。
五、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的波动等原因而导致投资者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几种。
市场风险是指投资者由于市场波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用风险则是指投资者由于信用风险导致主体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操作风险是指投资者由于投资策略不当等操作失误而蒙受损失。
六、金融政策金融政策是指政府为促进经济增长、稳定通货膨胀等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货币供应、利率、汇率、资本市场等方面的政策。
其主要工具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外汇政策等。
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来控制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财政政策是指通过政府收支、公共债务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外汇政策是指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金融经济知识点总结
![金融经济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cb20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7.png)
金融经济知识点总结一、金融市场1. 金融市场的概念金融市场是指金融资产进行交易和价格形成的场所,是资金投融资和风险管理的主要场所。
2. 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资金融通、风险管理、价格发现、政策传导和资源配置等。
3. 金融市场的种类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等。
4. 金融市场的机构金融市场的主要机构包括交易所、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
5. 金融市场的监管金融市场的监管包括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等。
二、货币市场1. 货币市场的概念货币市场是短期金融市场,主要为金融机构提供短期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
2. 货币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央行、金融公司和政府等。
3. 货币市场的工具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短期国债、短期票据和定期存单等。
4. 货币市场的特点货币市场的特点包括流动性高、期限短、风险低和交易规模大等。
5.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
三、债券市场1. 债券市场的概念债券市场是长期金融市场,主要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长期融资渠道。
2. 债券的种类主要包括国债、企业债、金融债、可转换债和地方债等。
3. 债券的特点债券的特点包括期限长、利息固定、债务清偿优先、流动性差和风险较低等。
4. 债券的评级债券评级是评估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和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等。
5. 债券市场的发行与交易债券市场的发行可通过公开发行和私募发行,交易可通过交易所和柜台市场。
四、股票市场1. 股票市场的概念股票市场是以股票作为交易对象的金融市场,主要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2. 股票的种类主要包括普通股、优先股、限制性股票和非流通股等。
3. 股票市场的指数股票市场的指数是反映市场整体股价变动情况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沪深300指数、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等。
4. 股票市场的交易场所股票的交易可通过证券交易所、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券商等交易场所。
金融15个基础知识
![金融15个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1d20f1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6.png)
金融15个基础知识1、金融的概念:金融指的是非物质的财富流通、交易及其有关的管理活动,它涉及到金钱市场、货币机构、保险公司和金融机构等活动,主要目的是通过贷款、投资等手段使社会资源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有效配置、利用和流动。
2、金融市:金融市场是指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外汇等)放在一起有组织的买卖,以实现资本的流动性、信用的合成和风险的分散。
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有:(1)提供可交易的金融资产;(2)提供有效的投资和融资渠道;(3)促进资本的流动性;(4)提供高效的价格发现机制;(5)帮助投资者对金融资产进行风险规避。
3、金融投资:金融投资是指投资者利用金融资产来获取未来的收益。
投资者可以选择投资低风险的金融工具,也可以选择高风险的金融工具,以期获得更多的回报。
投资者在选择金融资产时,应考虑到资产类别、风险属性、收益水平等因素。
4、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其成员包括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借贷公司、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加密货币平台、支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金融机构通过贷款、投资和保险等活动帮助融资者对金融资产进行有效的配置与管理。
5、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指用于帮助投资者获得未来收益的金融产品。
常见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衍生产品、现金、储蓄、基金、外汇和保险等。
投资者在选择金融工具时,应考虑到风险属性、收益水平、信用等因素。
6、金融指标:金融指标是指用于测量金融市场、金融投资和金融活动的各种指标,包括股市指数、汇率、贷款率、利率、货币量、物价指数、信用费率、储蓄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金融市场的运行趋势,从而做出更合理的投资决策。
7、金融法律和政策:金融法律和政策是指政府在金融运作中所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主要旨在维护金融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控制市场风险,改善金融机构监管,实现金融深化和金融稳定。
8、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所承受的潜在损失的风险。
银行金融知识点归纳总结
![银行金融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e5d3a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9.png)
银行金融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金融的定义金融是指一组组织与制度,它们对资金进行集中调剂和再分配,保证资金能在经济中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
金融业通常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以及一系列与这些机构相关的服务。
二、银行业务1. 存款业务存款业务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存款、储蓄服务的业务。
存款业务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通知存款。
2. 贷款业务贷款是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之一。
银行通过向客户提供贷款,借款人用于投资、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
贷款业务包括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
3. 外汇业务外汇业务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外汇存款、外汇转账、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汇兑换等一系列外汇业务服务。
4. 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通过银行账户进行收付款项结算和资金清算。
5. 投资业务银行通过投资业务将客户存款等资金进行投资,以获取更高的收益。
三、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发行、买卖和交易的场所。
金融市场分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
1.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长期融资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 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公司股票的发行、交易和流通地。
股票市场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
- 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政府和企业发行债券的市场,包括国债、企业债、金融债等。
2.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融资市场,主要包括同业拆借、质押回购、票据市场等。
四、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1. 金融产品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和推出的金融服务或产品。
金融产品包括储蓄存款、信用卡、贷款、基金、保险等。
2.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流通的各种金融证券和合同。
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外汇、金银等。
五、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指政府和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和管理。
1. 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机构是指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等。
2. 金融监管内容金融监管内容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准入、业务经营、风险控制、资本充足、透明度披露等方面进行监管。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a8f442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d.png)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
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
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
知识点总结金融
![知识点总结金融](https://img.taocdn.com/s3/m/6cf73722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7.png)
知识点总结金融一、金融概念和基本理论1.1 金融概念金融是研究和管理货币、信用、银行、证券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一种关于资金管理的科学。
1.2 金融基本理论金融的基本理论包括现代金融理论、金融市场理论、金融制度理论、金融工程理论等。
1.3 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
1.4 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
1.5 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是指金融市场上的各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1.6 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二、货币与金融运作2.1 货币的功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四种基本功能。
2.2 货币供给与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是货币市场上最基本的两个变量,它们决定了货币的数量和价格。
2.3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来实现经济稳定和金融监管的一种政策手段。
2.4 支付系统支付系统是指用于进行交易结算和清算的各种货币支付方式和金融机构。
2.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一种机制。
三、金融市场3.1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是短期货币市场,包括银行间市场、票据市场、短期贷款市场等。
3.2 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长期债务融资市场,包括政府债券市场、公司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等。
3.3 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股票交易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的重要渠道。
3.4 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是进行期货交易的市场,包括国内期货市场和国际期货市场,是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工具。
3.5 期权市场期权市场是进行期权交易的市场,包括股票期权市场、商品期权市场、利率期权市场等。
3.6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进行外汇交易的市场,包括现货外汇市场、远期外汇市场、外汇期货市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金融概述一、金融的概念:现实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会以种种形式,直接的,间接的同银行等金融机构打交道,以货币形式进行经济交往或清理债权、债务等关系。
人人都与金融结下不解之缘。
什么是金融?“金”指资金,“融”指融通。
金融指货币资金的融通。
融通的对象主要是货币和货币资金;融通的方式是有借有还的信用方式;而组织这种融通的机构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
因此,金融涉及货币、信用和银行等诸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内在关系。
具体地说:凡是货币与货币资金的借贷、票据的买卖,债券和股票等证券的发行和转让以及外汇的买卖等,都属于金融活动。
(一)概括为: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
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我们这里主要研究:货币、信用、银行的活动及其规律性。
(二)分类:间接金融: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媒介来进行的金融活动直接金融:不通过媒介体,而由双方当事人直接建立的债权债务关系的金融活动。
二、金融的产生和发展:金融活动涉及货币、信用和银行等诸要素。
货币、信用我们将在第2章、3章介绍。
这里主要介绍与金融密切相关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银行的产生:1、银行一词始于意大利语,意为长凳、椅子,是货币兑换商的营业工具,英语发生了转化,意为存款的柜子,在中国,曾用白银为币材,店铺称为“行”,故译为“银行”,所以,银行的前身是货币经营业。
2、银行最早产生于当时的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580年设立的威尼斯银行,1593年设立的米兰银行,1609年的阿姆斯特丹银行,1619年的汉堡银行均是早期著名银行。
1694年设立的英格兰银行是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标志着近代资本主义银行的诞生。
3、我国银行业:史籍记载:①唐朝中叶就出现了兼容银钱保管业务的“柜坊”,并产生了最早的汇兑业务“飞钱”的汇票。
②宋代已有专门经营银钱兑换的“钱铺”,③明朝中叶,出现了专门从事钱币兑换并兼做存放款的“钱庄”,④清朝末年产生了主要从事汇兑与存放款业务的“票号”。
1845年,英国在香港、广州开设的丽如银行(分行)后改为东方银行,是国外资本在我国开设的第一家新式银行,1897年5月,在上海开设的中国通商银行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家现代商业银行。
1904年清政府设立户部银行(后改为大清银行),通商银行以及稍后的“南三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北四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中南银行)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银行业的兴起。
1927年后,国民党政府建立并形成“四行两局一库”的金融体系。
(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现在:中国人民银行——我国的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
四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
自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稍后,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各地组建了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
(二)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1、规模集中化:资产额上万亿美元的“巨无霸”式银行。
2、全球化:跨国银行和银行业务国际化发展。
3、金融自由化:业务多元化,业务拓宽和业务交叉。
4、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融资方式、服务创新。
5、证券化: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商业票据等筹资(2008年中国平安发行1600亿股票,浦发400亿)6、信息化:建立高效率的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与货币形式一、货币(一)概念:1、传统的定义: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可以用来衡量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一切商品交易的媒介。
2、现代的定义:凡是在商品与劳务交易和债务清偿中,可以作为交易媒介与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的手段就是货币。
(二)货币的范围:货币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货币:指的是现金(亦称“通货”)即流通中的纸币和金属铸币广义的货币:除现金外,还包括各种非现金的货币。
凡是能履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及支付手段职能的信用流通工具或金融资产。
范围:1、现金:纸币和铸币2、存款货币:随时使用支票提取的活期存款3、准货币:银行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等。
4、货币替代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货币起交换媒介支付手段作用,但并不具有货币其他职能如信用卡等(三)货币层次的划分:参照国际通行的原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货币划分为四个层次M0= 流通中的现金M1= M0 + 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 M1 +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M3= M2 + 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一、货币形式的发展(一)实物货币:又称商品货币,最原始形式一种商品既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又可以作为一般商品进行消费,其价值是相等的,这种货币就是实物货币。
我国古代:龟壳、海贝、皮革、米粟、布帛、农具等。
在美国:金子、烟草、大米、家畜、威士忌等。
妨碍货币发挥价值尺度和贮芷手段的职能。
(二)金属货币:主要由钢铁等贱金属和金、银等贵金属组成。
并经历了从贱金属到贵金属的发展过程。
春秋战国时代青铜铸造的“刀币”“铲币”等,秦统一后,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白银用作金属货币始于公元119年汉武帝时代。
优点:(1)普遍可接受性(2)价值稳定性;承担价值尺度、职能。
(3)价大量小,携带方便。
(4)耐久性,不易磨损和腐烂,可充当贮芷手段。
(5)均质性和可分性,价值量平均,一致,可任意分割。
(三)代用货币主要是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这种纸币所代表的是金属货币,纸币在市面上流通,有十足的贵金属准备,可自由地向发行单位,兑换金属货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公元994年后,北宋出现了一种名为“交子”的纸币。
(四)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担保,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是目前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产生于纸币不能再兑换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便应运而生了。
信用货币分为两种形态:(1)是流通中的现金,即纸币和辅币(2)是银行存款,是现代经济中的主要货币形式(五)电子货币: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了电子货币,又称“数据货币”,是指通过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系统储存和处理的电子形式的货币。
引发了金融业一场革命,推动国民经济向无现金、无支票、无凭证的“三无社会”迈进。
具体形式有两种:(1)是电子现金(电子钱包)如各种储值卡(2)是电子资金转账,如银行发行的借记卡或贷记卡。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一货币的职能:(一)价值尺度:货币在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这是货币的首要和基本的职能。
货币是具有价值的商品,作为价值尺度,把一切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比较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商品价格。
中国历史上最初的价格与重量标准是一致的,如“两”白银(16两1斤)(半斤8两)、镒秦朝(黄金以镒名,1镒为20两)、铢西汉(24铢为1两)、贯、文为单位(元代)(二)流通手段:当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就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
商品交换过程表现为买与卖的结合。
即商品—货币—商品(W—G—W)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充当流通手段这一过程就是商品流通。
(三)贮芷手段: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购买任何一种商品,货币就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当货币推出流通领域,处于静止状态时,就执行贮芷手段的职能。
货币当作贮芷手段,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金银是保存价值的适当形式,纸币本身每有价值,不能作为贮芷手段。
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一般不会产生货币过多过少现象。
(四)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如随着赊欠关系的产生而出现的用货币清偿的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日益增强,并由此衍生了信用货币,如期票、汇票、支票、银行券等。
大大减少了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在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易产生“三角债”增大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传统理论认为:货币的第五个职能就是世界货币。
实际上,只有在金本位制下,世界货币才有可能成为货币的一个职能。
当然不能排除:美元、欧元、英镑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立的记账单位“特别提款权”等可作为世界货币。
概念:世界货币:指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体现作用:(1)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2)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3)社会财富的转移。
如资本转移,对外援助战争赔款。
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概念:简称币制,是指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并形成的一个体系。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分类:银本位制:银两本位制、银币本位制金属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货币制度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一)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制的金属货币制度。
1、银两本位制:以白银的重要单位——“两”作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的货币制度。
2、银币本位制:是以一定重量和成色的白银,铸成一定形状的本位币,实行银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二)金银复本位制是以金银两种金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的货币制度。
流行于16世纪—18世纪。
1、平行本位制:金币与银币按照其所包含的金银的实际价值流通。
国家对其交换比率不加规定,由市场价格决定。
易引起价格混乱。
2、双本位制:金币与银币按照国家规定的金银比价流通。
又因两种货币价格会随着金银市场比价而变化。
造成流通混乱,并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格雷欣”法则,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被低估的通币(良币)必然被收芷熔化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被高估的货币则独占市场,最终结果是只流通一种货币。
(三)金本位制:指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1、金币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英国1816年始—1914年崩溃,最终1960年退出,盛行近100年。
2、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
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而由中央银行发行以金块为准备的纸币流通的货币制度。
1924—1928年实行的国家:英、法、荷兰、比利时。
3、金汇兑本位制:指没有金币的铸造和流通,使本国货币依附于某一外国货币的货币制度。
(四)纸币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特点:(1)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由政府颁布法令赋予其无限法偿和强制流通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