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及其影响
玄奘西行取经与唐代佛教
![玄奘西行取经与唐代佛教](https://img.taocdn.com/s3/m/d4c3254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6.png)
玄奘西行取经与唐代佛教玄奘西行取经是唐代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它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一面镜子。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玄奘西行取经对唐代佛教的影响以及其历史背景。
一、唐代的佛教文化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被誉为“开放、包容、繁荣”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佛教文化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唐代的佛教文化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格,还有许多人物和事件值得玩味。
这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玄奘西行取经了。
二、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背景在唐代以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已经开始了。
但是,由于不同国家和学派的佛教思想存在差异,导致当时的佛教学术界不能很好地交流和合作,这也曾成为佛教发展的瓶颈。
为了确保佛教的正统性,许多大德曾前往印度等地寻求更高深的佛教学问,以彰显佛教的智慧和彰显中国的文化形象。
而玄奘,就是这些大德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之一。
三、玄奘西行取经对唐代佛教的影响玄奘西行取经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玄奘的到来对中印佛学的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
他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以及一系列珍贵的佛教文物,对中国的佛教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玄奘通过传译佛经的方式系统整理了佛教的经文,以便于更好地研究佛教学问。
作为一名出色的翻译家,他对佛经的翻译方法、语言和风格都有独到的见解,为佛教学术界研究佛教翻译研究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此外,玄奘还通过自己的一生实践,彰显了佛教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之间的和谐统一。
四、结语玄奘西行取经是一次人文交流、文化传承、学问研究的盛宴。
他的到来对唐代佛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彰显了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情感联系。
作为佛教发展历史上的一束光,玄奘西行取经的影响是深远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意义
![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f29e4fec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b9.png)
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意义《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之路,深得中国人的喜爱,不仅因为它是一部民间神话,更因为它代表着一种信仰、一个文化、一种精神。
而唐代大唐玄奘法师也曾历经千辛万苦西行取经。
他的西行,不仅具有学术的意义,也具有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意义。
一、对印度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公元7世纪中国的佛教处于全盛时期。
若不是唐僧和其他中国和尚到印度学习佛教,印度的佛教文化就可能会逐渐消失。
从国家层面看,唐太宗的多次派遣使节到斯里兰卡求得真身宝藏就是成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中不能忽略玄奘历时十九年去寻找这个宝藏。
玄奘还将印度的佛教文化带回中国,并引导中国佛教的发展,大量翻译了印度的佛经和佛教著作,被誉为“翻译家玄奘”。
二、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历史上,中国与印度是两个文明古国,它们在文化方面互相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玄奘所体现出的不仅是佛教文化的传播,更是两个文明古国之间最显著的文化交流。
玄奘的西行,可以视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它的价值远远超越了某个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玄奘和印度僧侣们的交流,展示出中印文化的互通之处,同时也拓宽了智慧的边界。
由此可见,玄奘西行是一次国际文化交流的缩影,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三、对历史的影响和启示玄奘在千年前的实践,对中国佛教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将佛法传回中国后,还主导翻译和出版大量佛教经文,开启了佛教翻译进入高峰时期,对中国佛教思想和文化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而为了确保经文的准确性,玄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正了以前的翻译,从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翻译风格。
他的奉献和努力,不仅让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得以传承,也为中印、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翻译、传播奠定了基础,对其后的翻译意义重大。
最后,玄奘的西行取经,不仅是佛教信仰传播史、国际文化交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文化与印度、亚洲地区和沿线国家文化的联系纽带。
其历史价值和文化阐释的意义,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学习的。
玄奘西游及其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影响
![玄奘西游及其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43962c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b.png)
玄奘西游及其对中印文化交流的影响玄奘是唐代著名的学者和佛教传教士,他闻名于世的原因是他历时17年东渡印度,一路西行,最终取得独一无二的佛经籍贮,因此,他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将印度佛教思想带入中国的人。
不仅如此,玄奘通过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书籍,推动了中印文化交流的发展,也为中印之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玄奘西行的历程在各种文艺作品中被广泛地刻画,其中著名的《西游记》是最具代表性的。
在《西游记》中,玄奘被描绘为一个勇敢、忠诚、仁慈的僧人,他在与孙悟空等众多历险队友共同摆脱种种困难的过程中,有着坚毅的毅力和不屈的勇气。
这些特质不仅体现出玄奘的人物形象,更成为了道德精神典范,引导着读者追求正义感和崇高的生命价值观。
虽然玄奘在中印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但他所面临的挑战十分巨大,特别是在言语沟通和心灵交流方面。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他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印度语,还与印度本地的佛教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把中印两国之间的学术思想相结合。
这一过程将不仅有利于佛教思想的传播,也加强了中印间的文化交流。
更深层次地来说,玄奘从印度带回了大量佛教思想和文化遗产。
其中,在佛经、艺术和建筑领域的影响最为显著。
佛经成为中印之间学术交流的重要纽带,印度的佛教思想也为中国的佛教学者提供了更丰富的文化资源。
此外,印度的佛教艺术和建筑也为中国传统艺术带来了新元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成为了印度佛教艺术的重要参照。
中印文化交流对于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促进也不容忽视。
随着玄奘的东渡和西行,中印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得以加强。
相互了解、尊重和学习对于两国之间的合作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印之间悠久的历史关系和不断加强的文化合作,不仅有利于两个大国的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团结,更有利于将这种友好关系传承和发扬下去。
总而言之,玄奘西行是中印文化交流和人文交往的重要里程碑,不仅如此,他所带回的佛经、文化和艺术成为这一历程中最为重要的贡献。
玄奘所体现出来的勇敢和坚定的毅力、中印双方的学术交流和文化融合、友好关系的促进,这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价值,在中国和印度两国人民之间得以传承,永远铭刻在中印交往史册上。
玄奘西行记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玄奘西行记对中国佛教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4f5bdb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b.png)
玄奘西行记对中国佛教的影响隋朝时期,一个年轻的和尚名叫玄奘,刚刚学成了佛学大道,决定前往大唐朝的印度朝圣,学习更多的佛教研究。
他的这段旅程,被称为“西行记”,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并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玄奘的西行记推动了佛教文化的传播。
玄奘出生的时代,佛教在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这种信仰的本质,它遇到了一些障碍,许多人无法理解。
玄奘决定学习佛教的来源和本质,并将得到的知识带回中国,推广佛教文化。
他的西行记中记录了许多印度佛教的故事和学说,这些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玄奘回到中国后,他写了许多关于佛教的书籍,以及多部有关佛教经文的翻译,这些书籍和经文都成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玄奘的西行记推动了佛教的改革。
玄奘返回中国时,他带回了很多新的佛教思想和文化,这大大丰富了中国佛教的内涵。
然而,许多这些思想和文化都与传统中国文化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进行一些改革。
例如,吐蕃部落的佛教信仰很快传播到中国内地,但这些信仰与中国本土的宗教信仰有很大的不同,需要进行适应和调整。
玄奘就起到了这种推动和改革的作用,他倡导了一个灵活的佛教信仰,许多人通过这种改革找到了一种有共鸣和意义的宗教信仰。
第三,玄奘的西行记创造了佛学的研究资料。
玄奘的旅程带来了许多有关佛教的文化和精神,这些材料为佛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玄奘在返回中国后,写了一系列关于佛教的书籍和成百上千的关于佛教的笔记,其中的一些材料现在仍然很重要,成为了佛学和宗教学研究的经典文献。
第四,玄奘的西行记提高了佛教的地位和声誉。
玄奘通过他的旅程和翻译的工作,让许多中国人认识到佛教的价值和重要性。
佛教的普及和改革推动社会道德和行为的改善,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这些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同时,玄奘的工作也增加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联系,促进了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综上所述,玄奘的西行记在中国佛教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的角色。
唐代玄奘西行历程中的文化交流影响
![唐代玄奘西行历程中的文化交流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020d3b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01.png)
唐代玄奘西行历程中的文化交流影响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和富有文化魅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真正荣光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
其中,佛教在唐代的传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
而在佛教传播中,唐朝的法师玄奘的西行之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玄奘在西行历程中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中国和西方的影响。
一、玄奘的西行历程唐代的玄奘是一个著名的佛教学者,他出生于公元602年,年轻时曾经去过印度和锡兰,学习佛教知识。
公元629年,玄奘回到中国之后,为了寻找更多的佛教经典,他开始了一次千里之行,长达19年,穿越了新疆、中亚、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地。
在这段旅程中,玄奘收集了大量的佛教文献,他还曾在印度的那爷多、孟加拉、提婆奴等国建立了中国佛教寺院,传播了佛教的教义。
二、玄奘的文化交流活动在玄奘的西行历程中,他除了收集佛教经典,还积极参与了许多文化交流活动。
例如,在访问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时,玄奘就与当地穆斯林进行了交流,大家互相了解对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此外,在印度和中亚地区,玄奘还学习了梵文和波斯文等语言,这些语言的学习对于后来传输佛教文献到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帮助他顺利地完成了长达19年的旅程。
除了语言学习和宗教信仰交流之外,玄奘还在文学艺术领域积极参与了文化交流活动。
例如,在印度的那爷多国玄奘曾经和印度文化名人戒日难康进行交流,共同探讨了佛教、儒家和印度教的关系。
玄奘还曾经传授中国的诗歌艺术,如唐诗、律诗、绝句等,反过来印度和中亚的文学家对玄奘介绍了他们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通过玄奘的传播和翻译进入了中国,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玄奘的文化交流对于中国的影响玄奘在西行历程中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于中国的影响非常深远。
首先,在宗教方面,玄奘将佛教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提出了“三教合一”的观点,强调了中印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
其次,玄奘介绍了许多佛经和佛教文化艺术到中国,这些文化艺术对于宗教信仰、文学艺术以及医学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玄奘西行及其影响
![玄奘西行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bb28233f111f18583d05a0a.png)
历史上的唐朝僧人玄奘,原来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
十三岁那年,他出家做了和尚,从此认真研究佛学。
青年时他周游了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地,造访有名的佛学大师,拜师学习;精通了当时中国流传的佛教经典。
可是,那时佛教宗派很多,佛经的译文错误也很多,解释的经义往往互有矛盾。
越钻得深,发现的问题越多;玄奘决心亲自到佛教发源地的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寻访“真经正法”,弄它个水落石出。
唐朝贞观年间,朝廷禁止私人随便出国;凡出入国境都要得到国家批准。
西元627年的八月,玄奘向朝廷申请出境,遭到拒绝。
决心西游的玄奘,便夹在商人中间混出了玉门关,单人匹马踏上了西行的征途。
那一年,玄奘二十八岁。
据说,玄奘在瓜州,打听到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一百里,中间没有水草,只有堡垒旁有水源,并且由兵士把守。
这时候,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他偷越边防,发出公文到瓜州通缉他。
如果经过堡垒,一定会被兵士捉住。
玄奘找到了当地一个胡族人名叫石盘陀的,带路混出了玉门关。
据说,玄奘在关外沙漠中的第一座堡垒,就被守兵发现;幸好守堡的校尉王祥也是信佛教的,问清楚玄奘的来历后,不但不为难他,还派人帮他盛水,并且送给他一些饼,亲自把他送到十几里外,指引他一条通向第四堡的小道。
第四堡的校尉是第一堡校尉王祥的同族兄弟,听说玄奘是王祥那里来的,也很热情地接待他,并且告诉他,第五堡的守兵十分凶暴,教他绕过第五堡,到野马泉去取水,再往西走,就是一片长八百里的大沙漠了。
玄奘带领人马,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崩,经历了千辛万苦通过西域各国进了天竺。
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有很多佛教古迹。
玄奘在天竺游历各地,朝拜圣迹,向高僧学经。
天竺摩揭陀国有一座古老的大寺院,叫做那烂陀寺。
寺里有个戒贤法师,是天竺的大学者。
玄奘来到那烂陀寺,跟着戒贤法师,学了五年,把那里的经全部学会了。
西元645年,玄奘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归国,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唐朝长安。
唐太宗十分赞赏,在洛阳行宫接见了玄奘。
玄奘西行的历史与文化影响
![玄奘西行的历史与文化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41fbda8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7.png)
玄奘西行的历史与文化影响当谈及印度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时,无法不提及唐朝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玄奘。
他在公元7世纪穿过戈壁沙漠,来到印度学习佛法,并将其带回中国,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作“玄奘西行”。
在玄奘西行之前,佛教已经传入中国多年,但是因为语言、文化和思想上的差异,难以被中国民众所理解。
玄奘这位文化大师,通过近二十年在印度的学习和交流,成为了中印文化之间的桥梁,不仅将佛教经典和佛教文化引入中国,也为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后续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历史上看,玄奘西行第一次完整地介绍了卫塞节(佛教中的灯节),并将波斯和古代希腊的天文学融入中国佛教中的历法,影响十分深远。
此外,在文学、哲学、音乐、艺术等领域,也受到了玄奘的影响,中国佛教文化链条和篇章变得更加丰富。
玄奘毕生努力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大唐西域记”,记录了他沿途所见所闻的事情。
这部著作,为后世了解中印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并成为研究中印文化关系的重要资料。
《大唐西域记》中,玄奘记载了他的印度之行,包括他所见所闻的历史事件、语言、宗教和文化现象,这些都成为了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中印文化交流过程的重要依据。
除了历史上的贡献之外,玄奘对于文化艺术的推广也非常出色。
他为唐代文化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于禅宗、律宗等佛教的推广,也推动了后来的佛教文化艺术的繁荣。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唐代的文艺复兴,玄奘带回的佛教艺术和佛教经典影响了中国书法、绘画、雕刻、音乐、诗歌和小说等各个领域。
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同时,也推动了唐代文化艺术的国际化,与中亚地区的文化风范构成了互相吸收、尊重和交流的关系,推动了中亚佛教艺术的发展,甚至对东南亚和日本等国家的佛教艺术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看,玄奘的西行,极大地促进了中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为后世尤其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为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了解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影响
![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e2fa0b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2.png)
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影响公元7世纪初,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文化与物质生活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发展。
当时佛教在唐朝社会中占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唐朝的佛教文化和印度的佛教文化还存在许多的差异,需要有人来将其进行翻译。
而这个任务则落在了玄奘法师身上,于公元629年展开了西行取经之旅。
一、西行取经的背景1.唐高祖发动佛教政策唐高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的佛教政策,使得佛教逐渐得到了发展。
他不仅在政府中设立佛教机构,还将一些著名的佛教人物聘为官职,促使佛教在唐朝社会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2.唐太宗对佛教的扶持唐太宗也对佛教有很大的垂青,他在位期间不仅正式废止了萨克罕制,解放了海外胡人,还在长安建造了著名的大雁塔,以便储存佛经。
这些举措和行动极大地促进了佛教文化在唐朝社会的影响力,也为后来玄奘西行取经提供了前提条件。
3.唐朝与印度文化交流的增加唐朝与印度文化交流的不断增加也为玄奘西行取经提供了条件。
由于唐朝与印度的贸易越来越发达,佛教文化逐渐进入唐朝社会,唐朝的佛教信徒数量大大地增加,这也促使了玄奘西行取经。
二、西行取经的社会影响1.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取经不仅为唐朝带来了真正的佛教原著,还将印度文化带入了中国。
这次经验交流,使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在宗教道德、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方面得到了交融和融合。
2.促进唐朝佛教学术的发展玄奘在西行取经的同时,还不断地参加佛教的讨论和争辩,从中学习到了印度佛教的一些宗教学说,为唐朝佛教学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他还将佛教文化带回中国,为唐朝佛教的推广提供了蓝本。
3.降服民心由于唐朝政府对佛教政策的宽容,佛教在唐朝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而随着玄奘的西行取经,民间对佛教信仰的接受和认同也变得越来越普遍。
特别是在隋朝被贬低、民心被冷落的情况下,玄奘的回国,极大地降服了民心,改变了佛教信仰在民间的地位。
4.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玄奘西行取经的旅程中,经过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各自的文化、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强项。
唐朝玄奘西游取经的历史背景与影响
![唐朝玄奘西游取经的历史背景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55f2f0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2d.png)
唐朝玄奘西游取经的历史背景与影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灿烂的一个时期,人口较多,经济较为繁荣,文化艺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一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与各个邻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期间。
这期间,一位著名的僧人玄奘在唐朝的时期前往印度拜访佛陀的遗迹,带回了数部珍贵的佛教文集,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那么唐朝玄奘西游取经的历史背景与影响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一、唐朝玄奘西游取经的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这一时期佛教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唐朝时期的文化多元化和经济繁荣,使这个时期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佛教在唐朝时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唐朝政府的体制也非常的完善,官员们对佛教的宗教信仰十分支持。
这一时期,由于唐朝统治阶层的盛眷,佛教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寺庙也获得了官方的资助和支持。
这种支持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和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唐朝时期许多官员也十分锺爱佛教文化,并积极投入到佛教的推广和传播中。
为进一步推广佛教文化,唐朝时期很多人都出国向印度等地学习佛教文化。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玄奘了,他是唐朝时期著名的佛教徒,也是一位有名的旅行家和翻译家。
唐朝玄奘西游取经的主要原因是,他在当时认为中国的佛教文化并不完整,而这些不足之处恰好可以在印度等地得到补充。
他认为如果中国能够拥有完整的佛教经典,那么佛教文化就可以更好的在中国发展。
二、唐朝玄奘西游取经的影响唐朝玄奘西游取经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对中国的佛教文化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他带回的佛经在当时的佛教界被视为稀世珍宝,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都非常高。
玄奘的学识非常广泛,他不仅可以流利的讲授佛教文化,也可以讲授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
他的旅行也使得中国佛教文化与亚洲乃至全球其他地区的孪生文化得到了更深厚的沟通。
玄奘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使中华文明的佛教文化进一步发展,传承世代。
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带回了多少佛经,而在于他的教诲、译文、传授都很生动、感人、十分有力。
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及其价值
![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及其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fc9b2ed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1.png)
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及其价值公元629年,唐朝高僧玄奘带着三十多个弟子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西行之路,前往天竺印度取经。
而经过17年的努力,他终于拿回了400多部佛经,填补了中国的文化空缺,也为中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玄奘这段历史是我们非常熟知的,也驰名中外。
但是,谈及这样一段历史,人们是否能够意识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呢?首先,玄奘的西行之路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标志之一。
古代中国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体系,作为一个世界上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中国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发展。
而玄奘的西行之路,将中国的佛教文化带到了印度,向世界展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魅力。
这无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一幕,也为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其次,玄奘的西行之路也是中国和印度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历史见证。
在唐朝时期,中国和印度之间保持了密切的友好关系,两国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两个文明的发展。
而玄奘的西行之路,则更进一步地促进了这种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他不仅带回了丰富的佛教经典,还在印度吸取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思想,增进了双方的文化认知和沟通。
此外,玄奘的西行之路也启示我们应该保持一颗谦逊和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
在古代,中国文化厚重、自信,但对于其他文化却存在“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
而玄奘的西行之路,则是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中国人对于其他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对于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我们也需要这种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去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这样才能够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总的来说,玄奘的西行之路是中印两国之间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和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
它告诉我们,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永远是跨越国界和民族的,而尊重多元文化和学习借鉴优秀文化则是发展的关键。
这既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使命和道路。
因此,无论是对于历史还是现代,我们都应该认真学习玄奘的精神和实践,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共同创造一个多元、包容、和谐的世界。
玄奘西行的意义与贡献研究
![玄奘西行的意义与贡献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ba09b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a.png)
玄奘西行的意义与贡献研究唐朝大诗人杜甫在他的诗篇中曾描绘过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这幅画面虽然流淌着忧伤、温馨和思乡之情,但它同样代表着唐代,乃至中国古代的伟大历史与文化。
而玄奘西行,便是这段历史中一个闪光的瞬间。
玄奘西行的意义与贡献,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文化背景、宗教文化等领域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一、玄奘西行的背景与脉络玄奘,原名陈果,是唐朝的一位高僧。
他自幼对佛教颇有所闻,因此早期就寻求加入佛教门派。
当时唐朝虽然已经对佛教宽容了,但仍有很多人对于佛教持有强烈的反感情绪。
这对于年轻的玄奘来说也难以承受,因此在一次奉旨出使东南夷国的机会中,玄奘决定远离纷扰,前往印度研究佛教文化。
玄奘在大约28岁的时候,于天宝年间(742-756年)开始了他的西行之旅。
他目的地是印度,他的目的是寻求佛教教义的真谛。
玄奘在西行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沙漠的酷热、天山的险峻、印度的语言障碍等等。
尽管如此,玄奘从未放弃自己前行的信念,最终到达了他的目的地——印度,并在那里学习了印度佛教的精髓。
二、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1. 传播佛教文化玄奘西行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就是他在印度学习佛教文化,并在回到中国后传播这种新的文化。
玄奘带回了大量的佛教文献,他根据这些文献译成了许多佛经。
这些佛经在唐朝被广泛引入,并对唐代的佛教文化、政治和社会起了很大的作用。
2. 战胜文化桎梏玄奘西行的精神,也代表着当时唐朝社会中对于文化多元与开放的追求态度。
唐朝时期,佛教文化面临很多挑战,这些挑战往往是历史文化与政治体制的制约。
比如官方思想、学术规范的约束和古人文化框架的束缚等,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佛教文化的传播和融合。
玄奘西行的做法是通过把佛教文化带回中国,从而融合文化,打破僵化的思维框架,推进了文化的多元化与开放。
3. 推动民族和谐玄奘所传播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开放的知识载体。
佛教文化强调的是“十方一体”,所有生命都是平等的,这种思想有助于弥合民族间的差异与隔阂。
玄奘西行知识点总结
![玄奘西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cf41591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7.png)
玄奘西行知识点总结玄奘(公元602年-664年),唐朝末年的著名高僧、佛教翻译家,因其西行取经的壮举而流芳百世。
他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大德,以其卓越的学识和对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而闻名于世。
玄奘西行取经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事件,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和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玄奘西行的背景1、扶携唐太宗的政治环境玄奘西行取经之前,唐太宗已经在位,刚刚消灭了国内的农民起义,取得了中原的统一。
玄奘西行时,权臣武则天已经掌握政权,这使得玄奘西行的政治环境并不十分安稳。
2、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玄奘西行取经之际,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佛教经典、佛学思想、佛教文化已经深入社会各个阶层,同时中国的佛教思想也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印度的佛教思想,形成了中国自己的佛教体系。
二、玄奘西行的动机和准备1、学术方面的准备玄奘西行之前,曾经师从名僧大智禅师学习佛学,对佛经有很深的研究,十分熟悉印度佛教的学说,对佛法有很深的理解。
2、政治环境对玄奘西行的影响玄奘西行取经的时代,南北朝时期的异族征战给中国佛教在经学上造成的严重影响,形成了佛教百家争鸣的复杂思想格局,同时中国有学者特意从于章经顶礼佛像等行为攻击佛教,这促使玄奘下定决心,载经西行,弘法利生。
3、玄奘西行的动机在玄奘求法取经的过程中,他发现中国佛教经典与印度佛教经典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研究者认为这也是玄奘西行的一个重要动机。
玄奘西行的动机来源于对佛典真经的追求,同时也是出于对中印佛教文化的深入了解与感受,也是为了增进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三、玄奘西行的历程1、出发和到达印度玄奘西行取经的时候,刮风的日子,买了船,放弃了已经规划好了美好的生活,在春秋笃信和尚的陪伴下,顺着深圳星月,经天津,经西亚,到了印度。
然后到达印度,继续向南洋大地运气。
2、取经的重要意义玄奘表示,中国文化笔下的所有宗教经典并非全为佛经,不敢依照随意传奇书下去全是对是佛经,至少在佛经内关之一种广度智慧开朗的宝庄一半书大部英裔书不是这部分初有说,是无事可上城天在明处一下,不旷度如何放的智慧是白 be就不怀也等是围棋适时揍极脑了成要点全部开始于是了玄奘生气了不姓也受得自己也敢慢兔放说就是交代给日藏宇下的佛乏。
玄奘西行的意义与影响
![玄奘西行的意义与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e432c5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2.png)
玄奘西行的意义与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故事,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就是唐朝著名的高僧——玄奘。
他曾经西行印度求法,历时17年,跨越了最深的沙漠、最高的山脉,以及过去没有任何人通行的地区。
他不仅带回了大量佛经,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启示。
一、意义玄奘西行的主要意义在于,他的行程和经历,充分体现了中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同时也成为了文化和信仰的桥梁。
他在印度留学了十多年,认真学习梵文、佛法,不仅深入了解了印度文化,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在印度的生活和学习,对他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的佛教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其次,玄奘西行也在历史上具有时代的意义。
他的行动释放了个人的力量和企图心,传递了前行和进取的信仰,启示着每个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和阻碍。
无论是壮举还是心态,都给我们树立了正面的榜样。
最后,玄奘西行的重大意义在于,在他的思想启示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文化和哲学,不仅创造了不少高峰,而且涵盖了很多方面。
玄奘西行使得印度佛教文化获得了中国的认可,也使得中国的文化和佛教获得了印度的开掘。
这种文化融合和思想交流,在中印两国人民之间建立了友好的桥梁,使得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影响玄奘西行的影响之大,在中国中华文明史上是不可否认的。
在第一贞观年间,唐高宗在玄奘带来的佛经的基础之上,特批修建大雁塔,为了供奉下降的佛经,并保护佛经不受深度解译。
大雁塔这一佳构依然保留到了今天,成为社会历史、文艺创作、民间传说和更深层次的精神生态等众多领域的核心意义。
其次,“玄奘记”的出现,成为了历史上唯一的一部详情描述玄奘西行的纪实文献,也让玄奘西行的历程变得具体而生动。
这部文献记载了他在成年初期快速成长的经历,他旅途中曲折的经历,以及他面对印度文化和佛教文化的思考。
它不仅是中国文学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中的经典之作,也成为了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参考。
玄奘西域游历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玄奘西域游历的重要意义和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58e511a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1.png)
玄奘西域游历的重要意义和影响唐代的玄奘法师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大师,也是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旅行家。
他不畏艰险、历尽千辛万苦,于唐朝天宝年间前往印度,途中到访了许多国家,广泛交流文化,搜寻佛经,深入研究佛教,收集资料,回到中国后翻译佛教经典共75部,对于中印文化交流以及佛教文化的传播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玄奘西域游历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一、对于中印文化的交流玄奘的西域游历不仅仅是为了佛经,更是对中印文化交流的一次有力推动。
当时,中国和印度两国在文化、哲学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成就。
玄奘通过和当地各国的交流,了解了其在哲学、数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与成就,同时也将中国的文化和哲学带到了印度。
这种跨越国界的文化交流不仅是中印两国之间的,更是对世界的沟通,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共同点和多元化。
二、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玄奘在印度寻找佛经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了当地的佛教活动,并与当地的佛教大师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
他不仅把佛经带回了中国,还在回国后请来了许多印度佛教大师前来中国传授佛法,加强了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之间的联系。
他所翻译的经典包括《大般若波罗密经》、《金刚经》等,对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了佛教的重要圣贤。
玄奘所创立的法相宗和经院学制影响深远,是唐代佛教史上的重要发展。
三、对于历史学术研究的贡献在玄奘的西域游历中,他除了佛经的收集研究,还对当地的历史、地理、人民风土、民俗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观察和研究,并写成了《大唐西域记》。
这部著作开创了中国最早的西域记述体系,系统地记录了当时的西域建制、地理、情况、人物、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细节,是中国西域历史研究和地理考察的重要著作,成为后人了解唐代元素、中印文化与交流、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工具书。
四、对于综合素质教育的启示玄奘西域游历的志向不仅是一个寻找佛经的道路,更是对综合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推动。
他在艰难险阻的旅途中,遇到无数的挑战和险阻,坚定的信念让他一直保持着对佛教和文化的搜索。
玄奘西行的启示和感悟
![玄奘西行的启示和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d32e296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a.png)
玄奘西行的启示和感悟玄奘西行的启示和感悟玄奘西行是指唐代高僧玄奘在7世纪中叶做出的一次历时17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这段旅程不仅是一次长途的徒步旅行,更是一次对佛教信仰的深刻探索与实践。
玄奘的西行之旅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启示和感悟。
首先,玄奘西行的启示之一是对于坚持的重要性。
玄奘在西行过程中遭受了无数的困难和磨难,但他始终坚持信念,继续前行。
他相信,只有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佛法的真谛。
这种坚持不仅体现了玄奘对佛教的真诚信仰,也给人们传递了一种毅力和决心,鼓励人们在困境中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
其次,玄奘西行的感悟之一是关于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的重要性。
玄奘在西行的过程中,通过与印度各地的学者和僧人交流,学习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和哲学思想,并将这些知识带回中国。
他的学问财富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也给我们提醒,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我们才能拓宽视野,增长知识。
最后,玄奘西行的启示之一是关于奉献和利他的重要性。
玄奘西行并非为了个人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弘扬佛教和造福众生。
他在西行过程中,不仅传授佛法,还修建了寺庙和医院,帮助了许多有需要的人。
这种奉献精神和利他的行为,给我们传达了一种关爱和奉献的价值观念,鼓励人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
总之,玄奘西行的启示和感悟是多方面的,包括坚持的重要性、文化交流和互相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奉献和利他的重要性。
这些启示和感悟不仅适用于佛教徒,也适用于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
通过学习和借鉴玄奘西行的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大唐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
![大唐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4806e5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7.png)
大唐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大唐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教高僧,他曾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印度学习佛教,数十年后传回了大量珍贵的佛经和文化知识。
他的西行之旅不仅在佛教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义一:推动中印文化交流中国和印度是两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两国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
玄奘的西行之旅丰富了中国对印度佛教文化的认识,同时在文化交流方面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玄奘在印度学习期间深入了解了印度佛教文化,掌握了梵文和印度佛教教义。
回国后,他传授了这些知识并翻译了大量印度佛经,从而推动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两国之间的文化更加互通有无。
意义二:促进佛教的发展和繁荣玄奘带回国内的佛经和文化知识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重要财富。
他在佛教翻译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翻译和创作了大量佛经和佛教讲义,同时还传授佛学知识,培养佛教学者。
同时,玄奘也将唐代佛教发展推向高峰,使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他的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佛教的繁荣和发展。
意义三:开拓中外交往和通商玄奘的西行之旅穿越了中亚大陆、波斯、阿拉伯等国家,开创了中亚和印度之间的陆路古丝绸之路。
玄奘的到来促进了中亚、波斯、阿拉伯等国家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合作。
西向的陆路古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西域地区文化、军事、经济和伦理法律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和贸易活动不断升温。
总结大唐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十分深远,他不仅推动了中印文化联系的发展,同时也为佛教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西行之旅,更重要的是开启了中西方之间文化、军事、经济方面的交流,推动了古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荣。
从历史意义上来看,大唐玄奘的西行之旅是唐代中国古代人文交流的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影响深远。
玄奘西游的意义与影响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
![玄奘西游的意义与影响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https://img.taocdn.com/s3/m/348c231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a.png)
玄奘西游的意义与影响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佛教文化是世界上伟大的文化之一。
其中,玄奘大师的西游历程对其影响至深。
本文旨在探讨玄奘西游的意义与影响在中国佛教文化中的地位。
一、玄奘大师的西游历程玄奘,因译经而著名,被誉为中国佛教翻译事业的巨匠。
他于唐代中期,从长安出发,历时19年,向天竺(今印度)求法,并历尽千辛万苦,在求法、传法、弘法过程中,大地印证了他的人格和努力,也留下了中国佛教翻译史和文化史上的极为重要的一页。
玄奘大师在西游历程中,走了万里路,经过十余个国家,历尽风霜雪雨,领悟了佛法的精髓,译出了三百四十七部经典,开创了中国佛教翻译的新篇章,也使唐朝佛教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玄奘大师甚至在路途中被俘,但他为了佛教的事业,不畏艰辛,终于在62岁时回到故乡。
二、玄奘西游的影响玄奘大师的西游在中国佛教文化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玄奘大师的西游在国际佛教史上,成为佛教交流的重要纽带。
西游使中印两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文化交融更加深刻,这为中印佛教文化之间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同时,玄奘大师的翻译和传播工作,为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也表明佛教翻译事业在中国已得到初步成就。
其次,玄奘大师的西游使中国佛教通过对外交流,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产生了交融。
在西游过程中,玄奘大师学习了印度的佛教文化和语言,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佛教的思想,并将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佛教文化融合在一起。
再次,玄奘大师的西游,对唐朝佛教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玄奘大师回到中国后,他所带回的译经和传授的佛教思想,使唐朝佛教不断发展和壮大。
玄奘大师还代表唐朝官方会见过达赖喇嘛,并与其深入交流,使佛教在唐朝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玄奘西游的意义玄奘大师的西游不仅对中国佛教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更因其精神内涵,引发人们深入思考和反思。
首先,玄奘大师的西游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永不止步”的思想。
中华文化具有创新和进取的特点,这正是玄奘大师远走天竺的重要原因。
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影响
![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a4824eb8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4.png)
玄奘西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影响公元630年,唐朝名将玄奘开始了一段传奇般的旅程——西行取经之路。
他穿越险恶的泰山、沙漠和草地,经过了今天的印度、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国家,历尽艰辛、困苦,最终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获得了大量经藏、佛像等宝贵文化遗产,成功完成了此次取经之旅。
而他的西行之路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以及对中印两国文化交流和整个亚洲地区的宗教、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影响。
一、历史意义玄奘西行恰逢唐朝迎接盛唐的时期,玄奘的旅行不仅创造了古代历史上的奇迹,也为盛唐时期的科技、文化与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玄奘从中央帝国出发到达印度,不仅是长距离旅行的冒险和技术较高的旅行,也是文化上的一次探究。
这样的旅行,对于相信佛教并热爱佛教的统治者来说是有意义的,能够导致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提供更多了解佛教的机会。
另外,玄奘的西行之路可以被视为一个跨文化的旅行。
西方对东方的文化运动在玄奘西行之时期是相当重要的。
在这样的移动中,玄奘成为佛教圈子内的一位先锋,他能够在佛教世界的重要中心学习,如新月山,尼泊尔,恒河。
他在印度期间结识了佛教大师们,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影响,而他旅行的一些重要地点后来也成为了佛教文化中心。
二、文化影响玄奘西行之后,带回了大量的佛经、佛像等文化遗产,在中国佛教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玄奘成为佛教翻译的鼻祖,他将大量佛经翻译成中文,为世人呈现了佛教真谛。
他不仅为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更在佛教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他的西行之旅启发了许多人丰富自己的思想,并对后来中国佛教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玄奘经历了20年的生命历程,从唐代晚期开始旅行,到652年回到了长安。
然而,他的精神影响依然存在,他的著作不仅是关于佛教的典籍,而且是文化交流和对整个年代的哲学和思考。
玄奘西行之旅的文化意义和历史意义,远超过了玄奘个人所搜索的佛教真理。
三、展望玄奘西行经历了13年的旅途,面对过无数的风险和困境,不仅仅是一位宗教航海家,也是一位中印文化的桥梁构造者,他的西行之路,无疑地促进了中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玄奘西行的历史影响
![玄奘西行的历史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795cbb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f.png)
玄奘西行的历史影响
玄奘西行加强了东西方的陆上联系,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不仅为中国的佛教文化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还为中印两国人民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从玄奘西行以后,佛教完整教义传入了中国,弥补了自西汉佛教传入中国教义的不完整,丰富了中国宗教文化,大大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玄奘是研究中国传统佛教成就最大的学者之一,又是继承印度正统佛教学说的集大成者。
他不顾艰难困苦,万里迢迢去天竺寻求佛法,搜集到大量的佛教典籍,进行翻译和讲说,同时撰写《大唐西域记》,不仅深远地影响了东亚文化(包括中国文化、韩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东亚文化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打下了基础。
在中国译经史上,玄奘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翻译家对于译经各有贡献,但从总体上说,玄奘的成就都在他们之上。
印度佛学从弥勒、无著、世亲,次第相承,直到陈那、护法、戒贤等人,已定为因明、对法、戒律、中观和瑜伽五科。
玄奘的翻译工作,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无疑起到了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的作用。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分析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b060a95901020207409cfa.png)
比较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有何异同?
玄奘 鉴真
所去国家 行动方式 目的
印度
个人
取经
日本
群体
传经
政府的 结局 态度
开始为个 人行动, 取回经后 得到政府 支持。
返回本国
一直被本 定居他国
国政府所
干涉。
讨论:
从玄奘和鉴真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 到一种什么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玄奘所取回的佛经在中国的流传玄奘归国后得到了唐太宗的充分 重视,他亲自接见玄奘并命丞相调集高僧,组成规模宏大的译场, 协助翻译。玄奘译出了大量佛经,并培养了一大批弟子。玄奘所 宣扬的佛学属于法相宗,理论非常深奥。在唐朝初年,由于玄奘 的宣传,它一度成为佛教中最显赫的宗派,但不久就衰弱了。原 因何在呢?20世纪著名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过:“是以佛 教学说,能于吾国思想史上,发生重大久远影响者,皆经国人吸 收改造之过程。其忠实输入不改本来面目者,若玄奘唯识之学, 虽震动一时之人心,而卒归于消沉歇绝。”可见一种外来文化要 想在本国扎根,就必须要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原封不动地加以 照搬是不能接受时间的考验的。
日本的唐招提寺
日本著名佛教寺院,位于奈良市五条町。它是日本律宗总本山南都七大佛寺之 一。由鉴真和尚主持建造。753年,鉴真东渡日本成功后,进入奈良开始弘布 佛法,并创建了律宗。759年,他在孝溢天皇支持下和他的弟子创建了唐招提 寺。该寺集盛唐时的建筑和造佛艺术之大成,成为日本“天平文化”的建筑艺 术和雕塑艺术的明珠,被定为国宝。唐招提寺的主要建筑有金堂、开山堂、宝 藏、经藏、礼堂、鼓楼等。寺中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佛像,其中鉴真和尚的干 漆坐像是他的弟子在他圆寂之前仿照他的影像塑造而成,供奉于开山堂内。鉴 真面向西方,结迦跌坐,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寺中很多佛像被列为国宝。 另外,该寺中还藏有不少绘画作品,其中有1298年莲行受绘的《东征绘传》5 卷等珍藏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的唐朝僧人玄奘,原来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
十三岁那年,他出家做了和尚,从此认真研究佛学。
青年时他周游了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等地,造访有名的佛学大师,拜师学习;精通了当时中国流传的佛教经典。
可是,那时佛教宗派很多,佛经的译文错误也很多,解释的经义往往互有矛盾。
越钻得深,发现的问题越多;玄奘决心亲自到佛教发源地的天竺(今印度半岛)去,寻访“真经正法”,弄它个水落石出。
唐朝贞观年间,朝廷禁止私人随便出国;凡出入国境都要得到国家批准。
西元627年的八月,玄奘向朝廷申请出境,遭到拒绝。
决心西游的玄奘,便夹在商人中间混出了玉门关,单人匹马踏上了西行的征途。
那一年,玄奘二十八岁。
据说,玄奘在瓜州,打听到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一百里,中间没有水草,只有堡垒旁有水源,并且由兵士把守。
这时候,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他偷越边防,发出公文到瓜州通缉他。
如果经过堡垒,一定会被兵士捉住。
玄奘找到了当地一个胡族人名叫石盘陀的,带路混出了玉门关。
据说,玄奘在关外沙漠中的第一座堡垒,就被守兵发现;幸好守堡的校尉王祥也是信佛教的,问清楚玄奘的来历后,不但不为难他,还派人帮他盛水,并且送给他一些饼,亲自把他送到十几里外,指引他一条通向第四堡的小道。
第四堡的校尉是第一堡校尉王祥的同族兄弟,听说玄奘是王祥那里来的,也很热情地接待他,并且告诉他,第五堡的守兵十分凶暴,教他
绕过第五堡,到野马泉去取水,再往西走,就是一片长八百里的大沙漠了。
玄奘带领人马,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崩,经历了千辛万苦通过西域各国进了天竺。
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有很多佛教古迹。
玄奘在天竺游历各地,朝拜圣迹,向高僧学经。
天竺摩揭陀国有一座古老的大寺院,叫做那烂陀寺。
寺里有个戒贤法师,是天竺的大学者。
玄奘来到那烂陀寺,跟着戒贤法师,学了五年,把那里的经全部学会了。
西元645年,玄奘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归国,回到阔别十多年的唐朝长安。
唐太宗十分赞赏,在洛阳行宫接见了玄奘。
玄奘把他游历西域的经历向唐太宗作了详细的汇报。
他开创了中国的佛国外交,在他西行求法的路途上,已经有天竺各国以佛经为纽带,展开对唐友好往来,在他回国以后,日本、韩国佛徒陆续到大唐求法,从他这里找到佛学源头,形成中日等国的友好往来,直到今天,中国佛徒和日韩佛徒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应该说,是一个佛国无限增大了大唐的外交领域。
玄奘实际上也给国人西学提供了一种范式,一种开放式的思路,杂学博学,一切皆为我所用,但不失原则立场,用在国家上,也即全盘西化不是出路,闭关锁国只有死路一条。
玄奘在长安的弘法实践,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
东南亚的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后来形成了佛学东渐局面。
中国外交方面,玄奘亦有间接的贡献。
例如他在那烂陀寺,以一介学僧,代戒贤大师讲佛,又在曲女城说法,众僧无人不服,名震天竺,对大唐声威亦大有帮助。
中外交流的交通史方面。
唐初,中国并不了解西域情况,而玄奘西行,受当时在西域势大的西突厥礼待护送,把中西的交通路线重新“打通”。
唐朝亦藉玄奘西行的经历与见闻,于高宗一朝平定西突厥与西域,设都护府,控制了该地百多年。
而玄奘西行亦使中、印正式建立政治关系。
中印文化交流方面,玄奘把印度的大小乘经学传入中国、充实中国佛学。
稍后印度的历法、医学、天算、艺术等亦传入中国,影响和充实中国文化。
而玄奘亦把印度的逻辑学-因明学传入中国,振学了自先秦墨家、名家衰落而不振的逻辑学。
而玄奘曾为戒日王讲解中国文化的情况,又介绍当时流行的“秦王破阵乐”,回国后受唐太宗之令把老子的《道德经》译为梵文传回西域及印度,可见他对中印文化交流亦有贡献。
对史地学的贡献方面,玄奘于回国后,把自己的西行经过口述,由位弟子慧立及辩机等整理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与《大唐西域记》二书。
为研究玄奘、古印度及中外交通的重要史料。
玄奘为第一个曾往返西域南北两道,遍游印度多国,又详加记述的人,《西域记》记载西域的风土人文,为不少正史所无,对后人考证丝路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