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及诗歌翻译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昆仑》毛泽东
I would give to Europe your crest And to America your breast And leave in the Orient the rest.
三个“一截”分别译为“crest”, “breast”和 “rest”。构思奇 妙,选词精准,音调铿锵,不仅押 韵,而且传神。
wk.baidu.com
尔今死去侬收葬, 侬今葬花人笑痴, 试看春残花渐落, 一朝春尽红颜老,
未卜侬身何日丧? 他年葬侬知是谁? 便是红颜老死时。 花落人亡两不知!
Now they are dead, I come to bury them today. Who can divine the date when I shall pass away? Men laugh at my folly in burying fallen flowers. But who will bury me when come my last hours?
许渊冲的诗歌翻译理论及其 在诗歌翻译中的体现
36 马 霜
09 贯利颖 52 王兆娱
三美 三似 三化 三之
三似:形似、意似、神似(效果) 三美:意美、音美、形美(本体)
三化:深化、等化、浅化(方法)
三之:知之、好之、乐之(目的)
三似
形似、意似、神似
• 三似:“似”是译文的必需条件, 最低要求,一般说来,不似就不称 其为翻译 • 形似:一般是指译文和原文在字面上或形 式上相似 • 意似:是指译文和原文在内容上(有时还 在形式上)相似 • 神似:却指译文和原文在字面上或形式上 不一样,但在内容上或精神上却非常相似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总览许渊冲译文,一个显著特征是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 押韵贯穿始终,许渊冲把译文由两 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节 组成,译文采用aabb的押韵形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式,尤其是出现在miss、is、so、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而今有谁堪 sad等词中的摩擦音/s/, /z/,极为 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 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凄清. 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加上头韵的使用和so的多次重复, 无不给人一种凄凉和落寞的苦闷感 怎一个愁字了得。 伤。 TUNE: SLOW, SLOW TUNE 另外, miss和觅,cheer和戚在发音 I look for what I miss 上十分相似, 这里可以说是妙笔生 I know not what it is 花,不仅接近完美地尊重了原词的 I feel so sad, so drear, “音美”,进而也能够领会原词的 So lonely, without cheer. 意境美。从这种意义而言,许渊冲 把诗歌翻译上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The ground is covered with yellow 通过他自己卓有成效的方法,巧妙 flowers, 地呈现了原词的意境美,也符合他 Faded and fallen in showers. 一贯倡导的“三美”说。 Could I but quicken, The pace of darkness that won't thicken?
三美 意美、音美、形美
• 三美:“美”是译诗的充分条件,最高要 求,一般说来,越能传达原诗“三美”的 译文越好。 • 意美:译诗要和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 • 音美:译诗要和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 • 形美:译诗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 (如长 短、对仗等)
• “信、达、雅”三字经可以理解为 “信、达、优”。优就是发挥 译语优势,就是用译语最好的表达 方式,用富有意美、音美、形美的 词语,换句话说,“优”就是“美”。 • 文学翻译家要像画家一样使人如历其境,像 音乐家一样使人如闻其声,像演员一样使观 众如见其人,因此,文学翻译作品应该是原 作者用译语的创作。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不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I'm grieved to find you unlike the moon at its best, north, south, east, west. North, south, east, west, it would accompany me without any rest. I am grieved to find you like the moon which would fain now wax, now wane. You wax and wane. When will you come around like the full moon again?
意 美
• 意美,即追求意境美,要能最大程度地重现 原诗的意境 • 有时意似和意美却是有矛盾的,也就是意似 并不一定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因为有些意美 的词汇,在英语中根本就找不到意似的译文。 • 虽然意美是建立在意似的基础上,但是意似 只是表层结构,意美才是深层结构。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Be man of men while you’re alive,
And soul of souls if you were dead.
Think of Xiang Yu who’d not survive, His men whose blood for him was shed.
“不肯过江东”一句没有译出来,却说是项 羽在他的士卒为他流血牺牲之后,无脸见江 东父老,不肯苟且偷生。形式不统一,却表 达了内容,做到了意美。


• 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则用形 象、具体的语言对译,包括加词、分译等。
加词:“人间桂花落”中,有人加“看”,有 人加“听”,有人加“让”
分译:林语堂把辛弃疾《采桑子》中的“愁滋 味”,分开译成 “bitter and sour”。
人 闲 桂 花 落
• Idly I watch the cassia petals fall (Yang Xianyi) • I hear osmanthus blooms fall unenjoye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spring silkworm may not stop spinning silk until death. A candle’s tears dry only when it is burned down to ashes.
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 The candle but when burnt up has no tears to shed.
Free and at peace. Let the sweet osmanthus 人闲桂花落, shed its bloom. 夜静青山空。 Night falls and the very mountains dissolve into the void. 月出惊山鸟, When the moon rises and the birds are roused, their desultory chirping only accents the deep 时鸣春涧中。 hush of the dales.
三化 深化、等化、浅化
• 三化: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化为另一种语 言的艺术”,目的是让原文和译者,译者和 译文,译文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拉近。 • 深化:包括特殊化、具体化、加词、一分 为二等译法 • 等化:指灵活对等、词性转换、正说、反 说、主动、被动等译法 • 浅化:则指一般化、抽象化、减词、合而 为一等译法
《十六字令》之三
Peaks, Piercing the blue without blunting the blade. The sky would fall, But for this colonnade.
原诗十六个字,译诗也是十六个字,形式上完 全和原诗相似,较好地传达出了原诗的形美。
诗词翻译在意、音、形三者之间有时是有矛盾的, 有的时候顾及了音美就会牺牲意义,有时关注了 意义就无法保证形式的完美。许渊冲是这样论述 三者之间的关系的: 三美之中,意美是最重要的,第一位的音美是次 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 的。 我们要在传达原文意美、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 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者统一。如果三者 不能兼得,那么首先可以不要形似,也可以不要 求音似,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 美。
李商隐的《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双关语的应用惟妙惟肖:“丝”,“思”同音,炬泪喻指相思 之泪. 第一种译文没有把双关语译出来,只是做到了形似 许译把“丝”译成silk,把“思”译成了“lovesick”,silk 和 sick 不但和原文相似,而且字音相似,基本上做到了形似 和意似和神似。
形 美
• 主要是“长短”和“对称”问题。
• 最好能够做到“形似”,至少也要做到“大体整 齐”。中国古典诗词对“对仗”和“形式”的要 求很高,并且不同的形式,句子的长短都蕴含着 不同的情绪和寓意。有三字格,四字格,五字格, 六字格,七字格,不同的句子长短代表了不同的 情势变化。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Free and at peace. Let the sweet osmanthus shed its bloom. (Weng Xianliang)


• 基本上是采用直译的方法 • 原文为形象、具体的 语言,译文也用相同 形象、具体的语言。 • 原文为抽象、一般性语言的,译文也保持 相同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包括换词、反译 等方法(译文和原文在形式上相反,在内 容上却倒相同)
See spring depart and flowers wither by and by.
This is the time when beauty must grow old and die. Once spring is gone and beauty dead, alas!
Who will care for the fallen bloom and buried lass?
• “形似”是“三似”的最低层次,如果原文的 内容和形式(即字面)一致,那“形似” 就等于“意似”;如果原文的内容和 形式有矛盾,那“形似”就成了 “貌合神离”。
• “意似”是“三似”的中间层次,一般说来, 要在原文和译文内容和形式上都一致的条件下 才能做到。如果内容和形式有矛盾,那就要得 “意”忘“形”,得其精而忘其粗,那就成了 “神似”,也就是“三似”的最高层次。
林黛玉葬花辞45-52行
• 原诗描写花儿时使用的是第二人称,而许先生则改为第三人称,这 样,本来仿佛是黛玉和花儿的对话变成了她对苍天的倾诉,对读者 的倾诉。显然,进一步拉近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更能感染读 者,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 翻译第二行“未卜侬身何日丧”的 时候,译者选用了动词divine来表达 “猜出”之意,divine不仅可以做动词 “发现,猜出”讲,还能够做形容词,意为 “神的、上帝的;神或上帝赋予的”。这 个词的选用隐隐约约透露给读者黛玉的 遭遇是天命不可违这一信息,更加能勾起 人们对黛玉的同情。 • 许先生把原诗最后一句感叹句处理成了 反问句,把黛玉的那种暗自神伤、愤愤 不平之气渲染得更加浓烈,极富感染力。
“恨君不似江楼月”译成“我但愿你能像江上的明 月”,把恨说成愿,把不似说成像,译文和原文在形 式上相反,在内容上却倒相同。


• 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则用抽象、 一般性的语言对译,包括减词、合译等。 • 如 “黄粱梦”不必说明小米没煮熟,一场 好梦就惊醒了,只译成“a golden dream”就 可以算是浅化。


• 诗词的音美,也就是节调、押韵、顺口,听起来 好听巧。 一般来说,诗是绝对要讲究音律的。因 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悦器官 的芬芳气息, 甚至比所谓富于想象的富丽词藻还 要重要” • “译诗应不应该抛弃脚韵和诗歌用于的老套,要 看原诗是不是使用了脚韵和诗歌用于的老套。 如 果原诗用了而译诗不用,那无论如何也不能移植 原诗的‘形象,意境和气氛’,因为诗的内容和 形式是不可分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