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学课件PPT解表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 月感 乘受 凉寒 饮湿 冷
风寒(夹湿)束表 恶寒发热, 头痛身重,无汗。脉浮。
湿滞脾胃,升降失常 腹痛吐泻, 胸脘痞闷,苔白腻。
功用: 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方解: 香 厚 扁 酒
薷朴豆 少 量
君臣佐 使
运用
辩证要点:恶寒发热,头重身痛,胸 闷,苔白腻,脉浮。
随证加减
兼内热者,加黄连;湿盛于里,加茯苓、 甘草;素体脾虚,中气不足者,加人参、 黄芪、白术、橘红。
恶风、发热、头痛、脉浮 汗出,脉缓 鼻鸣、干呕
❖ 桂枝汤针对之病机,体现之治法: 病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桂枝汤方义分析:
君:桂枝 1、散风邪
2、助卫阳
臣:白芍 1、益营阴
2、敛汗出
佐:生姜 助君药散邪 佐:大枣 益气补中
兼和胃止呕
甘草:佐使
滋脾生津
1、助桂枝、生姜以辛甘化阳以实卫
1、发病急,传变快。 2、易搏结气血,蕴结成毒。 3、邪可从皮毛、口鼻而入。 4、易伤津耗气。 5、多夹秽浊之气。
银翘散《温病条辨》(A类)
❖ 主治证候分析:外感风热,邪郁肺卫。
温邪犯卫 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或
外
有汗,脉浮数
热蕴成毒 咽痛
感
风 邪犯肺系
咳嗽
热 邪热伤津
口渴
表热趋里 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
❖ 病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九味羌活汤方义分析: 君 羌活:发散风寒湿邪,止痛
防风:风中润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臣 苍术:发汗祛湿,善祛太阴寒湿。
细辛
佐1 白芷
川芎
佐2 生地
黄芩
使 甘草
祛风散寒,宣痹止痛
清泄里热 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 调和诸药
❖ 九味羌活汤的服法及剂型 ❖ 九味羌活汤的配伍特点
❖ 随证加减: ❖ 外寒轻证,去桂枝,麻黄改为炙麻黄; ❖ 兼热象者,加石膏、黄芩; ❖ 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冬花; ❖ 鼻塞涕多,加辛荑、苍耳子; ❖ 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
附方:
❖ 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匱要略》) ❖ 组成: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 五味
子 半夏 石膏 ❖ 功效:解表化饮,兼以清热。 ❖ 主治:肺胀,心下有水,咳而上气,烦躁而喘,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解:
银连薄 牛荆 淡 桔 芦 竹
蒡芥 豆
花翘荷 子穗 豉 梗 根 叶
君 臣1
臣2 佐1 佐2 佐3
轻清芳 清热香 宣解辟 透毒秽 ,,。
助清 君热 散利 邪咽 ,。
去助 性君 取散 用邪 ,。
宣清 清 肺热 心 止生 利 咳津 水 、。 。 利 咽
甘
草 佐使 合调 桔和 梗诸 解药 毒。 利 咽
为什么要在辛凉解表药中选用桑叶、菊花 为君?
运用: ❖ 辨证要点: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 使用注意: 1、肺热甚者当加味配伍,以免病重药轻。 2、风寒咳嗽,不宜使用。 3、不宜久煎。
❖ 随证加减: ❖ 气分热甚,加石膏、知母; ❖ 咳嗽较频,加黄芩; ❖ 咳痰黄稠,加瓜蒌、黄芩、桑白皮、贝母; ❖ 络伤咳血,加白茅根、茜草、丹皮; ❖ 津伤渴甚,加天花粉; ❖ 热毒咽痛,加玄参、板兰根。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A类)
❖ 主证病机分析: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伤寒由表(太阳) 入里(阳明) 郁而化热
温病由卫(表) 及气(里)
邪热壅肺 表邪未尽
表邪未尽 脉浮数
邪热壅肺
身热不解,咳逆气急, 甚则鼻煽,口渴。
动态症状: 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方义分析:
扶正解表
❖ 适应证:表证而兼正气虚弱者。 ❖ 分类: 益气解表
助阳解表 滋阴解表 养血解表
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A类)
❖ 主治: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 ❖ 主证病机分析:
1、外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项 强痛,肢体痠痛,无汗,鼻塞声重,咳 嗽有痰,胸膈痞满。
2、气虚:舌淡苔白,脉浮按之无力。 (多用于小儿、老人、病后、产后。)
君:麻黄 石膏
疏表散邪,宣肺平喘。 清肺生津,解肌透邪。
臣:杏仁 降利肺气平喘咳。 佐使:甘草 益气和中,调和寒温。
❖ 本方基础配伍组合分析: 1、麻黄、石膏:相辅相成、相制相成。
(用量1:2) 2、麻黄、杏仁:宣降肺气。 3、石膏、杏仁:清肃肺气。 4、石膏、甘草:甘寒生津。
❖ 麻杏石甘汤与麻黄汤比较:
使用注意
表虚有汗或中暑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 不宜使用。
附方: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
组成:香薷二钱 银花三钱 鲜扁豆花三钱 厚朴二钱 连翘二钱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主治:暑温夹湿,复感于寒证。发热头痛, 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 腻,脉浮而数。
第二节 辛凉解表
适用于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 ❖温 热 病 邪 侵 袭 人 体 的 特 点 :
运用:
❖ 辨证要点: 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 使用注意: 1、外感风寒及湿温病初起禁用。 2、不宜久煎。
《温病条辨》银翘散煎服法要求: “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
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
❖ 银翘散配伍特点: 1、辛凉方中配伍少量辛而微温之品,
是为去性取用之法。
2、辛凉透表与清热解毒相配,是为 清疏兼顾,以疏为主。
助白芍、大枣以酸甘化源自文库以和营
2、调和诸药
本方基本配伍组合及特点:
❖ 配伍特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
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 桂、芍配伍的意义:
桂枝得芍药,散中有收,汗出有源。 芍药得桂枝,滋而能化,补不敛邪。
本方用量特点:
桂、芍等量,为调和营卫、阴阳之基本结构。
❖ 本证中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 ❖ 如何区别“病汗”和“药汗”?
❖ 随证加减: ❖ 伤津较甚,加天花粉; ❖ 热毒较重,加马勃、玄参; ❖ 热伤血络,去荆、豉,加白茅根、侧柏、
栀子; ❖ 肺气上逆,加杏仁; ❖ 兼挟秽浊,加藿香、郁金。
桑菊饮(《温病条辨》)A类
❖ 主证病机分析:风热犯肺轻证。
表邪 热伤 轻肺 证络
风热轻浅 邪伤肺络 邪热伤津
身热不甚,脉浮数。 咳嗽 口微渴
咳喘
证
麻黄汤方义分析: 君 麻黄 (1)发散风寒 (2)宣肺平喘 臣 桂枝 (1)解肌发表 (2)温经止痛 佐 杏仁 降利肺气 使 甘草 调和诸药,缓和峻烈
本方基本配伍组合及特点:
❖ 麻、桂相须 ❖ 麻、杏宣降
❖ 随证加减: ❖ 风寒袭肺,咳喘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
茯苓、陈皮、白桑皮 降气化痰平喘 ❖ 恶寒轻,咳喘较重者:本方去桂枝(三拗汤) ❖ 见湿胜身体烦痛者:本方加白术(麻黄加术汤)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方解:
羌独川柴桔枳前茯人甘生薄
活活芎胡梗壳胡苓参草姜荷
君臣
佐1 佐2 佐3 佐、使
❖ 人参的配伍意义:
一、助正气鼓邪外出,且可防邪复入。 二、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3、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组成:桂枝汤加龙骨、牡蛎。 ❖ 功用:调和阴阳,固涩精气。 ❖ 主治:阴阳两虚,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 芤迟或诸芤动微紧。
大青龙汤《伤寒论》(C类)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里有郁热证。恶寒发热, 头身疼痛,烦燥,口渴,脉浮紧。 组成:麻黄汤增麻黄为六两(倍用),加 石膏如鸡子大(二~三两)
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 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 麻黄汤与桂枝汤比较:
随证加减: 风寒痹痛,加重桂枝用量,或再加姜黄细辛、
威灵仙; 体质素虚,加黄芪; 兼见咳喘,加杏仁、苏子、桔梗; 冻疮,加当归、丹参、鸡血藤、细辛。
❖ 辨证要点:恶风发热,汗出恶风,苔白,脉 浮缓。
❖ 使用注意: 1、表实无汗禁用。 2、忌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3、密切观察,适度而止。
恶寒发热、头 身疼痛、无汗
心下有水气
(内有寒饮)
喘咳、痰多清稀、 胸痞、干呕
脉浮紧
苔白滑
内外相饮,饮动不居
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
小青龙汤方义分析:
❖ 病机:外寒里饮证。 ❖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外寒
里饮
君:麻黄 发汗散寒
臣:干姜 温肺化饮
桂枝 宣肺平喘化饮
细辛 助君药散寒
佐:白芍 和营养血
附方:
1、桂枝加葛根汤 ❖ 组成:桂枝汤加葛根 ❖ 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筋。 ❖ 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
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 组成:桂枝汤加厚朴、杏仁。 ❖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 主治:素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
或风寒表证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
方义分析:
桑菊杏桔连薄芦甘
叶花仁梗翘荷根草
君
臣
佐
使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配伍特点:
1、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 2、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
银翘散与桑菊饮比较: 两方同为辛凉解表方剂,组成中桔梗、
连翘、薄荷、芦根、甘草五药相同。
其不同之处是:银翘散解表清热之力 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肃肺止咳之 力大,为“辛凉轻剂”。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素体痰多,肺感风寒证。咳嗽上气,
呀呷有声,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桂 枝 汤《伤寒论》(A类)
学习 桂枝汤的典型性意义
(仲景群方之冠)
为外感风寒祛邪调正 治法之典型代表。
为调和营卫、阴阳 之基础方。
主证病机分析:
外
感 风
( 太
寒 表
阳 中 风
虚)
证
卫阳浮强 营阴泄弱 肺胃不和
附方:越婢汤《金匮要略》
组成: 麻黄六两 石膏半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五枚 功用:发汗解表,利水清热。 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
无大热者。 组成:大青龙汤去桂枝、杏仁
小 青 龙 汤 (A类)
❖ 主证病机分析: 《伤寒论》
外邪引动内饮
伤寒表不解
(外感风寒表实证) 内饮招致外邪
脉浮者。
九味羌活汤 (A类)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学习九味羌活汤之典型性意义: 1、以羌、防剂治疗外感风寒湿邪之代表方。 2、分经论治理论之代表方。
主证病机分析:
❖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外感风寒表实证
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
风寒夹湿证
肢体酸楚疼痛。
里有蕴热
口苦微渴 舌脉:脉浮,苔白或微黄。
一、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 二、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 “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 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
❖ 太阳经:羌活 ❖ 阳明经:白芷 ❖ 少阳经:黄芩 ❖ 太阴经:苍术 ❖ 少阴经:细辛 ❖ 厥阴经:川芎
防风为风药之卒徒,走十二经。
运用: ❖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 口苦微渴。 ❖ 使用注意:
❖ 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喘咳无汗,舌
淡苔薄白脉浮紧。 ❖ 使用注意:
1、表虚、血虚、阳虚者禁用。 2、中病即止,不可过服。
附方:
1、三拗汤
功用:宣肺解表 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鼻塞声重,
语声不出,咳嗽胸闷。 组成:麻黄汤去桂枝
2、华盖散
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加苏子、陈皮、桑 白皮、赤茯苓。
佐五味子 敛肺,防肺气耗散
制药麻桂,以防发汗太过 佐半夏 和胃止呕,止咳化痰
佐使:甘草 益气和中 调和诸药
❖ 小青龙汤配伍特点:
散中有收,开中有合。 温化寒饮的常用组合: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温化) (温散) (收敛)
运用:
❖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 多而稀,苔白滑,脉浮。
❖ 使用注意: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 不宜使用。
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 随证加减: ❖ 兼湿较轻,肢酸不甚,去苍术、细辛; ❖ 痹痛甚剧,加独活、灵仙、姜黄; ❖ 湿重胸满,去生地,加枳壳、厚朴; ❖ 内热不著,生地、黄芩减量; ❖ 里热甚者,加石膏、知母。
❖ 如何正确对待羌防剂和麻桂剂的运用?
香薷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A类)
主证分析:阴暑
运用: ❖ 辨证要点:
发热喘咳,苔薄黄,脉数。无论有汗, 无汗,有无表证皆可运用。可据肺热程度 及表邪多少调整麻黄与石膏的比例。 ❖ 使用注意:
风寒咳嗽,痰热壅盛者,非本方所宜。
❖ 随证加减: ❖ 若肺热盛,重用石膏,加桑白皮、黄芩、知母; ❖ 表寒明显,减少石膏,加薄荷、苏叶、桑叶; ❖ 痰多气急,加葶苈子、枇杷叶; ❖ 痰稠胸闷,加瓜蒌、贝母、黄芩、桔梗。
第六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外感风寒证病机发展主要方向: 1、卫阳被遏 营阴郁滞 2、肺卫受邪 肺失宣降 3、表寒郁闭 入里化热
麻黄汤《伤寒论》 (A类)
学习
麻黄汤的典型性意义
伤寒正局 基础方典型结构
主证病机分析:
外
感 卫阳被遏 恶寒↑发热↓无汗脉
风(太 寒阳
营阴郁滞
浮 头身疼痛,脉紧
表伤寒 实) 肺气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