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的安全运行与预防性试验

合集下载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一、引言在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力设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变压器、断路器、绝缘子等。

为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预防性试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规程旨在规范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工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试验范围1.变压器试验;2.断路器试验;3.绝缘子试验;4.电缆试验;5.避雷器试验;6.其他电力设备试验。

三、试验原则1.预防性试验应定期进行,以确保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2.试验应按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并做好试验记录;3.试验过程中应安全第一,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4.在试验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记录,并根据情况调整试验周期;5.试验结果应及时汇报,提出合理的维护建议。

四、试验内容1.变压器试验(1)外观检查:检查变压器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或渗漏现象;(2)绝缘电阻测试:使用万用表检测绝缘电阻是否符合标准;(3)油质检查:将变压器油进行化验分析,检查是否有异常情况;(4)局部放电测试:采用专业测试仪器对变压器进行局部放电测试;(5)运行试验:对变压器进行负载试验,检查其运行情况。

2.断路器试验(1)机械特性试验:检查断路器的机械特性,包括开启、关闭时间等;(2)绝缘电阻测试:使用万用表检测断路器的绝缘电阻;(3)热稳定试验:通过升高断路器温度,检查其在高温下的运行情况;(4)电气特性试验:断路器对短路电流的抗扰能力;(5)操作试验:对断路器进行多次操作测试,检查其操作是否灵活、可靠。

3.绝缘子试验(1)外观检查:检查绝缘子外观是否完好;(2)绝缘电阻测试:使用万用表检测绝缘子的绝缘电阻;(3)劈裂特性试验:检测绝缘子的劈裂特性,包括机械强度;(4)盐雾腐蚀试验:对绝缘子进行盐雾腐蚀试验,检查其抗腐蚀能力;(5)污秽闪络试验:检测绝缘子的污秽闪络特性,包括耐污性能。

4.电缆试验(1)外观检查:检查电缆外观是否完好,是否有损坏或渗漏现象;(2)绝缘电阻测试:使用万用表检测电缆的绝缘电阻;(3)局部放电测试:采用专业测试仪器对电缆进行局部放电测试;(4)绝缘电压测试:对电缆进行绝缘电压测试,检查其绝缘能力;(5)运行试验:对电缆进行负载试验,检查其运行情况。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管理制度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管理制度

1.目的:及时发现、诊断电力设备的缺陷;检验电力设备(包括装置、线路和安全用具等)承受过电压的能力,合理安排检修项目,保证供、用电安全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2.主题内容: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的相关规定。

3.适用范围:各分厂(单位)所管辖下的电气设备,如避雷器、高压电缆、工作接地极、变压器油及各种绝缘工具(绝缘靴、绝缘手套、绝缘隔板、绝缘垫、绝缘杆、接地棒)等。

4.管理制度:4。

1凡新建、技改安装的电气设备,必须经交接试验合格,方可交付车间使用.4。

2预防性试验是检查鉴定运行中供电设备和高压电气设备(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高压配电装置、高压电机等)的绝缘性能、导线接头的质量及电气保护装置动作的可靠灵敏度,是确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

4。

3预防性试验工作,由机动部统一归口管理。

4.4列入年度计划的预防性试验的高压电气设备应做到不漏试,标准不得降低,严格按国家现行规定的规程执行。

4。

5电气设备在预试过程中,若发现主要设备的绝缘显著降低或重大绝缘缺陷和击穿时,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组织分析及时抢修或更换,抢修或更换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4。

6试验现场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和转移及终结制度。

4。

7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识牌,并派专人看守,试品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一端还应派人看守。

4。

8高压试验工作不得少于两人,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试验前,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中的安全事项。

4.9因试验需要断开电气设备集接头时拆前应做好标记,恢复连接后应进行检查.4。

10试验器具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应尽量缩短,必要时用绝缘物支持牢固。

为了在试验时确保高电压回路的任何部分不对接地体放电,高电压回路与接地体(如墙壁、金属围栏、接地线等)的距离必须留有足够的裕度.4.11试验装置的电源开关,应使用明显断开的双极闸刀,并保证有两个串联断开点和可靠的过载保护设施。

高电压防雷设备测试—避雷器试验

高电压防雷设备测试—避雷器试验
当线路恢复送电时,承受不住冲击电压或操作的过电压造成避雷器爆炸。随后发
生35kV接地故障。
(2)检修人员在检查、解剖故障电缆时发现。该电缆接线端至接地线间(内部)有一
道烧伤痕迹。根据电缆烧痕及现状分析,电缆在做电缆头时因热缩电缆头收缩不
均,而遗留纵向间隙,经长期雨淋进入雨水或浸入潮气,使绝缘电阻下降,电缆
电流的导线应使用屏蔽线(3)升压, 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
在直流泄漏电流超过200μA时,此
比较,变化不大于
±5%(3)75%U
时电压升高一点,电流将会急剧增
1mA下
大,此时应放慢升压速度,在电流
的泄漏电流不大于
50μA
达到1mA时,读取电压值Ua后,降
压至零(4)计算0.75倍U值(5)升
压至0.75 UIav 电压,测量泄漏电流
(5)厂家偷工减料等
避雷器耐压试验规程及案例
01
氧化锌避雷器的原理及耐压试验的定义
氧化锌避雷器的原理
氧化锌ZnO避雷器主要由氧化锌压敏电阻构成。
在正常的工作电压下,压敏电阻值很大,相当于绝缘状态;在过电压作用下,压敏电阻
呈低值被击穿,相当于短路状态。
然而压敏电阻被击状态,是可以恢复的;当高于压敏电压的电压撤销后,它又恢复了高
75%1 电流均超过规程规定的要求值50。解体检查,
避雷器三相上街的瓷套内部无明显异常。同年6月底,在例行
试验时也发现了该站3号主变220KV避雷器存在类似情况。通
过对MOA阀片现场进行烘干后,重新试验,数据合格。因此
判断该避雷器数据异常的原因是避雷器内部整体受潮。
案例二在2016年8月,进行例行试验时发现该
不多时另-路35kV线路出现过流掉闸。事故发生后分别对两条35kV线路及相应变

避雷器试验

避雷器试验

避雷器试验避雷器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缺陷而未被检查出来,如在空气潮湿的时候或季节装配出厂,预先带进潮气;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内部瓷碗破裂,并联电阻震断,外部瓷套碰伤或者在运输中受潮,瓷套端部不平,滚压不严,密封橡胶垫圈老化变硬,瓷套裂纹以及并联电阻和阀片在运行中老化等。

这些劣化都可以通过预防性试验来发现,从而防止避雷器在运行中的误动作和爆炸等事故。

避雷器按结构分为保护间隙和管式避雷器、阀式避雷器(配电型FS、变电所型FZ)磁吹阀式避雷器和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其中保护间隙和管式避雷器、磁吹阀式避雷器等均被慢慢淘汰,阀式避雷器稍有使用。

对与阀式避雷器的试验项目主要有两种情况:不带并联电阻的阀式避雷器主要试验项目有:绝缘电阻试验(用2500V兆欧表)、工频放电电压试验。

带并联电阻的阀式避雷器(包括FZ型,FCZ型和FCD型磁吹避雷器)试验主要试验项目有:绝缘电阻试验、工频放电电压试验和电导电流试验,其中电导电流试验可停电试验,也可带电进行测量。

相对来说,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目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面就主要介绍一下金属氧化物的有关情况。

一、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简介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又称氧化锌避雷器,是一种与传统避雷器概念有很大不同的新型避雷器,从80年代中期开始,它已在电力系统推广应用并已批量生产。

它主要由氧化锌压敏电阻构成,每一块压敏电阻从制成时就有它的一定开关电压(叫压敏电压),在正常的工作电压下(即小于压敏电压)压敏电阻值很大,相当于绝缘状态,但在冲击电压作用下(大于压敏电压),压敏电阻呈低值被击穿,相当于短路状态。

然而压敏电阻的被击穿状态是可以恢复的;当高于压敏电压的电压撤销后,它又恢复了高阻状态。

因此,在电力线上如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后,当雷击时,雷电波的高电压使压敏电阻击穿,雷电流通过压敏电阻流入大地,使电源线上的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而保护了电器设备的安全。

MOA与其他传统避雷器的区别在于:其他类型避雷器,从羊角间隙到FCZ磁吹式避雷器,其内部空气间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正常运行时靠间隙将阀片与电源隔开,出现过电压间隙才被击穿,阀片放电泄流。

避雷器的检查和预防性试验

避雷器的检查和预防性试验

避雷器的检查和预防性试验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避雷器的检查和预防性试验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避雷器的检查和预防性试验》正文如下:避雷器的检查和预防性试验1、每年雨季之前对避雷器进行检查,并按规程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2、避雷器的一般检查(1)避雷器表面不应有破损与裂纹。

(2)避雷器顶盖及下部引线处的密封混合物未出现龟裂或脱落。

(3)引出线无松动与断线现象。

(4)将避雷器左右摇动检查,应无响声。

(5)避雷器各节的组合及其导线与端子的连接,对避雷器不应产生外加应力。

3、预防性试验项目,周期与标准(1)测量绝缘电阻。

变电所内避雷器每年雨季前测定1次,线路进线处的避雷器12年测定一次。

绝缘电阻的标准为:应大于2000MOmega;,但应与前一次或同一型式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

(2)测量电导电流及检查串联组合元件的非线性系数差值。

每年雷雨季节前必须进行一次,要求与历年测定数据比较,不应有显著的变化;同一相内串联组合元件的非线性系数差值,运行中的避雷器的均不应大于0.05;测量电导电流时在避雷器上加的直流试验电压为10kv。

(3)测量工频放电电压每三年至少一次,工频放电电压值应在2333kv范围内。

4、试验方法(1)绝缘电阻的测定。

①试验目的:检查内部受潮和火花间隙有无碰触现象。

②使用仪表:使用2500伏兆欧表(摇表)。

③测定方法:在l接地端l接地以后,将摇表的l线路端l接于避雷器的l线路端l,摇表的l接地端l接地进行摇测。

试验时必须注意避雷器瓷套表面要清洁,天气晴朗干燥,温度最低不得小于5℃,最好在20℃左右进行测定。

④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处理。

(2)电导电流(泄漏电流)的测定,应大于650mu;A,内部受潮小于300650mu;A说明并联电阻变质或阀片接触不良,严重者则有断裂缺陷。

220、1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220、1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作业指导书.doc

黑Q/xxx
xx变电站220kV. 110KV
X X线X X氧化锌避雷器性
(范本)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 年____ 月—日
试验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X X供电公司XXX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x X变电站220kV、llOKVx X线X X氧化锌避雷器现场预防性试验试验。

2引用文件
GB 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 50150-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
3试验前准备工作安排
3. 1准备工作安排
3・2人员要求
3・3仪器仪表和工具
3・4危险点分析
3・5安全措施
3・6试验分工
4试验程序
4. 2试验项目和操作标准
电站和配电避雷器最大残压值
变压器中性点避雷器的最大残压值kV
4. 3竣工
5试验总结
6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评估
7附录
a・试验接线图:。

«
调压器变压器
图1避雷器交流试验接线示意图
b・试验记录: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原始记录标识编号试验日期
变电站安装地点
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试验负责人试验参加人
记录审核
铭牌参数
型号额定电压。

10kV线路避雷器保护范围及预防性试验

10kV线路避雷器保护范围及预防性试验

10kV线路避雷器保护范围及预防性试验摘要:本文重点探讨的是10kV线路避雷器的对应保护范围,同时针对于实际的情况展开合理化的预防性试验,通过详细的了解常见雷害事故,明确现阶段运用的避雷器保护范围,针对于避雷器的周期展开预防性的试验,为10kV线路的稳定运行提供较为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10kV线路;避雷器;保护范围;预防性试验现阶段,供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确保供电过程更加的安全和可靠,10kV配电系统往往运用的是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举措,架空的线路也进行了适当的更换,将原本裸露的导线加以更换,使得绝缘导线发挥出替代效果【1】。

如果系统本身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单相接地故障,那么电力系统的运行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依照相应的规章制度,是允许带接地点运行两个小时。

在具体运行的时候,雷电击至架空裸导线之上所产生的结果对比于架空绝缘导线的情况并无明显差异,其中会涉及到避雷器可以具体保护的相关范围。

1、具体的事故分析10kV配电网对地绝缘具有相对薄弱的环节,就是绝缘立瓶对地之间的相应的距离,也就是指其中心线的位置距离100-200毫米的区域,由此可以视作导线对地的空气距离。

如果裸导线被雷击中,甚至出现了较为危险的后果,放电的过程会存在一定时间的延续。

不论是直击雷还是感应雷,都会在击中了架空裸导线的时候反映出一定的问题,往往会在线路对地空气距离比较近的空间中放电,相应的雷电流则可能沿着具体的弧线不断的泄出,其他稳定的电压则可能逐渐的变为线电压,相应的电容电流会适当的沿着接地点和弧光通道逐渐的流回电源,从而便能及时的形成工频续流。

在受到了多种多样因素的作用之下,弧光的低压端能够被钳制起来,其会固定于绝缘立瓶的根部,面对此种境况,弧光高压端则可能受到相应的影响,如电磁力对其产生作用,根据负荷电流的流向移动,以至于弧光对地距离被迅速拉大,此时的电弧也会自动的熄灭【2】。

如果受到雷击,并且作用至两相或者是三相导线之上,会产生短路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电流保护动作跳闸。

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报告

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报告

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报告一、引言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电力系统设备的重要装置,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因雷电等过电压而受到的损害。

为了确保避雷器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进行定期的预防性试验。

本报告对避雷器进行了预防性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对避雷器的性能进行评估,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具体目标如下:1.检测避雷器的耐雷电压等级,保证其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耐受雷电过电压;2.检验避雷器的导通性能,确保其能够在电力系统中正常导通,起到保护作用。

三、试验内容本次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放电电流测试:通过测量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放电电流,确定其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2.耐雷电压测试:将避雷器连接在测试电路中,施加一系列的模拟雷电过电压,观察避雷器的放电情况和放电电流,以确定其耐雷电压等级;3.导通性测试:将避雷器连接在电力系统中,通过外加电压激励,观察避雷器是否正常导通,保证其在系统中起到保护作用。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获得了以下结果:1.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放电电流分别为XXkV和XXA,符合标准要求;2.耐雷电压测试结果表明,在施加XXkV的雷电过电压时,避雷器能够正常放电,其放电电流稳定在XXA,满足设备防雷要求;3.导通性测试结果显示,避雷器在电力系统中能够正常导通,并在受到电压激励时,迅速放电。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本次试验的避雷器性能良好,能够稳定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耐雷电压能力和导通性能,可以在电力系统中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本次试验的避雷器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具有稳定的额定电压和额定放电电流,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耐受雷电过电压;2.该避雷器在耐雷电压测试和导通性测试中表现良好,能够正常放电和导通,达到预防过电压的要求。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继续进行定期的预防性试验,以确保避雷器的性能和可靠性;2.根据试验结果,及时更换性能不符合要求的避雷器,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

《避雷器预防性试验》课件

《避雷器预防性试验》课件

泄漏电流测试
总结词
测量避雷器在正常工作电压下的 泄漏电流,评估其电气性能。
详细描述
在避雷器处于正常工作电压下, 测量其泄漏电流,以评估其电气 性能。如果泄漏电流过大,可能 表明避雷器存在故障或老化。
工频参考电压测试
总结词
测量避雷器的工频参雷器处于正常工作电压下,测量其工频参考电压,以评估其正常工作时的 性能。如果工频参考电压值低于标准值,可能表明避雷器存在故障或老化。
清理现场,整理试验数据 和报告,对试验结果进行 分析和评估,提出相应的 处理意见和建议。
02
避雷器预防性试验的方 法
绝缘电阻测试
总结词
通过测量避雷器的绝缘电阻,评估其 绝缘性能。
详细描述
在避雷器处于正常工作电压下,使用 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以评估其绝 缘性能。如果绝缘电阻值低于标准值 ,则可能存在绝缘故障。
总结词
成功实施、问题解决
详细描述
某电厂在避雷器预防性试验中,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成功检测出避雷器的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 行修复,确保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案例二:某变电站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案例
总结词
复杂情况处理、团队协作
详细描述
某变电站在进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时,遇到了复杂的现场情况,但团队成员密切协作,克服困难,最 终顺利完成试验任务,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能。
预防性试验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严格执行 。
避雷器预防性试验的流程
01
02
03
准备阶段
准备好试验所需的设备和 工具,确定试验时间和地 点,检查被试避雷器的外 观和安装情况。
试验阶段
按照规定的试验项目和标 准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 据,判断避雷器的性能和 状态。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整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整

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整一、总则1. 目的本规程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开展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的潜在缺陷和隐患,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电压等级为 110kV 及以下的电力设备,包括变压器、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避雷器、电力电缆、电容器等。

对于更高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可参照本规程进行试验或制定专门的试验规程。

3. 试验依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应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技术规范,以及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文件和运行维护经验进行。

同时,还应考虑设备的运行工况、环境条件和历史试验数据等因素。

4. 试验周期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周期应根据设备的类型、运行状况、制造厂家的建议和历年试验结果等因素确定。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互感器、断路器等一次设备的试验周期为 1 3 年,避雷器的试验周期为 1 5 年,电力电缆、电容器等设备的试验周期为 1 10 年。

对于运行条件恶劣或存在缺陷的设备,应适当缩短试验周期。

二、变压器试验1. 绝缘电阻测量(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使用 2500V 或5000V 兆欧表。

测量时应将绕组充分放电,测量结果应符合设备制造厂家的规定和历年试验数据的比较。

(2)对于绝缘电阻值较低或吸收比不符合要求的绕组,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如进行绝缘油试验、绕组直流电阻测量等,以确定是否存在绝缘缺陷。

2.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1)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应使用直流双臂电桥或直流电阻测试仪。

测量时应将绕组充分放电,测量结果应符合设备制造厂家的规定和历年试验数据的比较。

(2)对于直流电阻值偏差较大的绕组,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如进行绕组变形试验、绕组匝间短路试验等,以确定是否存在绕组故障。

3. 变比试验(1)测量变压器的变比,应使用变比电桥或变压器变比测试仪。

测量时应将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分别接入变比电桥或变压器变比测试仪的相应端子,测量结果应符合设备制造厂家的规定和历年试验数据的比较。

重要!配电室电气设备为什么要做预防性试验?

重要!配电室电气设备为什么要做预防性试验?

重要!配电室电⽓设备为什么要做预防性试验?预防性试验是电⼒设备运⾏和维护⼯作中⼀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设备安全运⾏的有效⼿段之⼀。

根据《电⼒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业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资料,为确保⽤户⽤电设备正常运⾏,及时发现设备运⾏中的潜在隐患、预防事故发⽣,要定期进⾏设备的检修、试验和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户⽤电安全和设备可靠运⾏。

为什么要做预防性试验电⽓设备在运⾏过程中,受电场⼒、温度、湿度、腐蚀⽓体等因素的影响,绝缘状况会不断劣化,这是⼀种正常的衰退现象,只要它符合设备制造⼚家规定的运⾏条件,就能够达到安全使⽤期限。

但是,在运⾏过程中受某些特定不利因素的影响,可能使电⽓设备不能达到正常的运⾏寿命,因此需要对设备状况按时进⾏定期试验和检查,分析鉴定电⽓设备实际运⾏状态,避免设备长期带病运⾏和设备突发故障的风险,防⽌设备在⼯作电压(或过电压)作⽤下击穿造成停电及严重损坏设备的事故,延长设备使⽤寿命,同时提⾼⽤户⽤电的可靠性,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什么是预防性试验不管是⾼压电⼒设备还是带电作业安全⽤具,它们都有各⾃的绝缘结构。

这些设备和⽤具⼯作时要受到来⾃内部的和外部的⽐正常额定⼯作电压⾼得多的过电压的作⽤,可能使绝缘结构出现缺陷,成为潜伏性故障。

伴随着运⾏过程,绝缘本⾝也会出现发热和⾃然条件下的⽼化⽽降低。

预防性试验就是针对这些问题和可能,为预防运⾏中的电⽓设备绝缘性能改变发⽣事故⽽制订的⼀整套系统的绝缘性能诊断、检测的⼿段和⽅法。

专业的各类电⽓试验包括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直流电阻试验、变⽐试验、回路电阻试验、开关测试试验、介质损耗⾓试验、绝缘试验、接地电阻试验、电缆电线绝缘线径测试、负荷测试(电流)空调风速、压⼒、温度、湿度、噪⾳测试、照明亮度测试。

预防性试验的必要性电⽓设备预防性试验的必要性,是避免电⽓设备在运⾏中设备绝缘被击穿酿成停电事故,起到保证设备安全运⾏的作⽤。

10kV线路避雷器保护范围及预防性试验分析 薛飞

10kV线路避雷器保护范围及预防性试验分析 薛飞

10kV线路避雷器保护范围及预防性试验分析薛飞摘要:对10千伏线路避雷器的保护范围以及预防性试验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避雷器的运行质量。

基于此,本文将首先对10千伏避雷器的影响因素进行简单介绍。

其次对10千伏线路避雷器的保护范围进行研究,其中主要包括10千伏线路避雷器保护范围的取值方法以及避雷器自身性质对保护范围的影响两方面内容。

最后对10千伏线路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进行具体分析,其中主要包括避雷器直流电压的预防性试验、避雷器交流泄漏电流的预防性试验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避雷器;保护范围;预防性试验前言: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配电系统的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目前,配电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采用的运行方式是中性点不接地,这种运行方式能够大大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质量。

并将其中的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降低外界伤害对配电系统的影响。

如果配电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故障,为了保证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则可以将系统带电运行2个小时。

一、10千伏线路避雷器的影响因素导致10千伏线路避雷器发生运行故障的主要部位是距离中心线100到120毫米之间,该部位中的导线距离地面最近,所以非常容易发生运行故障。

目前我国主要应用的导线类型为两种,一种为裸导线,另一种为绝缘导线,以上两种导线在发生雷击过程中发生的放电过程也不一样。

当雷电击中裸导线,会在导线距离地面最近的地方出现放电现象,雷电中产生的电流会最随着导线流入大地,这时电压为0,其中被击中导线旁边两根导线中的电容电流随着接地点流回电源,形成持续电流。

如果雷击发生的部位在三相导线或者是两相导线中时,导线会形成短路,为了保证配电系统的的安全性,电路保护系统会自动跳闸。

如果雷击部位在绝缘导线中,则导线外部的绝缘层将会击穿,绝缘层的表面呈现小针孔形状。

雷电击打的位置会进行局部放电,并在导线中形成电流,该电流会通过连接杆流入大地。

由于导线外部安装了绝缘层,所以导线内的电弧无法移动,其中工频电流会通过通道流回到电源。

避雷器试验作业指导书和试验标准

避雷器试验作业指导书和试验标准

避雷器试验作业指导书与试验标准2016年12月6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引用标准 (3)第三章检修工作准备 (4)第四章检修试验作业 (16)第五章检修报告编写及要求 (27)第六章检修工作的验收 (2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避雷器设备的检修质量,使设备的检修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避雷器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规范.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文对避雷器主要检修作业的工作准备、工艺流程、试验验收等管理要求和技术手段;检修包括检查(检测)和修理两部分内容,检修工作在认真做好设备缺陷检查和诊断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修理的可能性和经济性,对设备进行修理或部件更换。

第四条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0kV~750kV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以及系统标称电压10kV~500kV碳化硅阀式避雷器。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五条以下列出了本规范应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GB7327-1987 交流系统用碳化硅阀式避雷器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2900。

12-1989 电工名词术语避雷器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16927.1-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方法GBJ 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815-2002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Q/GDW109-2003 750kV系统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GB 5 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750kV避雷器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公司《预防110(66)kV~750kV避雷器事故措施》第三章检修工作准备第六条确定检修项目避雷器设备检修周期不做具体的规定,检修工作一般是在发现缺陷或发生事故后有针对性的开展。

避雷器试验

避雷器试验

避雷器试验避雷器试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阀型避雷器的种类、型号、规格、工作原理及不同种类避雷器的结构和适用范围,掌握阀型避雷器电气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具体内容、试验标准及试验方法。

二.实验项目:1.FS-10型避雷器试验(1).绝缘电阻检查(2).工频放电电压测试2.FZ-15型避雷器试验(1).绝缘电阻检查(2).泄漏电流及非线性系数的测试三.实验说明:阀型避雷器分普通型和磁吹型两类,普通型又分FS型(配电型)和FZ型(站用型)两种。

它们的作用过程都是在雷电波入侵时击穿火花间隙,通过阀片(非线性电阻)泄导雷电流并限制残压值,在雷电过后又通过阀片减小工频续流并通过火花间隙的自然熄弧能力在工频续流第一次过零时切断之,避雷器实际工作时的通流时间≯10ms(半个工频周期)。

FS型避雷器的结构最简单,如图4-1所示,由火花间隙和非线性电阻(阀片)串联组成。

FZ型避雷器的结构特点是在火花间隙上并联有均压电阻(也为非线性电阻),如图4-2所示,增设均压电阻是为了提高避雷器的保护性能,因为多个火花间隙串联后将引起间隙上工频电压分布不均,并随外瓷套电压分布而变化,从而引起避雷器间隙恢复电压的不均匀及不稳定,降低避雷器熄弧能力,同时其工频放电电压也将下降和不稳定。

加上均压电阻后,工频电压将按电阻分布,从而大大改善间隙工频电压的分布均匀度,提高避雷器的保护性能。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式为:U=CIα,其中C 为材料系数,α即为非线性系数(普通型阀片的α≈0.2、磁吹型阀片的α≈0.24、FZ型避雷器因均压电阻的影响,其整体α≈0.35~0.45),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3所示。

可见流过非线性电阻的电流越大,其阻值越小,反之其阻值越大,这种特性对避雷器泄导雷电流并限制残压,减小并切断工频续流都很有利。

另外,FS型避雷器的工作电压较低(≤10kv),而FZ型避雷器工作电压可做到220kv。

FZ型避雷器中的非线性电阻(均压电阻和阀片)的热容量较FS型为大,因其工作时要长期流过工频漏电流(很小、微安级)。

10千伏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0千伏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2016.1.8目次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试验前准备 (1)4.1准备工作安排 (1)4.2劳动组织及人员要求 (1)4.3工器具与仪器仪表 (2)4.4技术资料 (3)4.5危险点分析与预防控制措施 (3)5安全措施 (3)6试验流程图 (4)7试验程序及工艺标准 (4)7.1开工 (4)7.2试验电源的使用 (4)7.3试验前准备工作安排 (5)7.4试验人员分工 (5)7.5作业内容 (5)7.6竣工 (6)8验收记录 (6)附录A(规范性附录)报告样式 (7)前言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是规范xxx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而制定。

制定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指导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的全过程控制,体现对设备及人员行为的全过程管理,保证现场作业过程的安全和质量,优化作业方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xxx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xxx运维检测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审核人: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批准人: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由公司运维检测部归口并负责解释。

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规定了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的试验前准备、工作内容、验收等要求。

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适用于10kV氧化锌避雷器预防性试验标准化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2009〕664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GDW168-200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

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

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1.避雷器绝缘电阻的测量绝缘电阻的测量,对FS型避雷器而言,主要是检查密封情况,若密封不严必然会引起内部受潮,因而使绝缘电阻明显下降。

按预试规程要求,测量时应试验2500V兆欧表进行,测得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500MΩ。

测试前将避雷器瓷套表面擦干净,否则会因外套表面泄漏电流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为此,在进行测试前需用吸水性好的干净布将瓷套表面擦干净,用细金属线在外套第一个伞裙下部绕一圈再接到兆欧表“屏蔽”接线柱上以消除影响。

在测试中兆欧表与避雷器连接线要尽量短,并保证电气接触良好,测试时兆欧表应水平放置,摇速均匀,并以每分钟120转为宜,以取得良好的测量效果。

对FZ型避雷器而言,除检查内部是否受潮外,还要检查并联电阻是否断裂、老化,若并联电阻老化、断裂,因接触不良,将使绝缘电阻增大。

为确保测量值得准确,应测量二次并比较数据是否有变化。

测量应使用同一电压等级的同一块兆欧表进行测量,否则无法比较。

2.直流1毫安参考电压试验测试时在避雷器两端施加0.75倍1毫安直流电压(直流电压脉动率不大于±1.5%),当通过避雷器的电流稳定在1毫安时。

避雷器两端的电压应不小于25千伏。

3.直流泄漏电流试验测试时在避雷器两端施加0.75倍1毫安直流电压后,通过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0μA。

在测试过程中,当泄漏电流达到30μA后还要继续升高电压,这时泄漏电流会剧增,此时应缓慢升高电压,如升压过快测量会不准确。

为防止瓷套表面泄漏电流的影响,测试前应使用吸水性好的布将瓷套外表面擦干净,以消除影响。

4.带并联电阻避雷器电导电流的测量测量带并联电阻避雷器的电导电流使用的微安表,其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5级,连接导线要粗且短,以减小导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测量时还要注意电晕电流及高电压周围杂散电容的影响。

不宜用静电电压表测量。

测试设备要远离容易产生干扰磁场的设备,或设置屏蔽措施。

测量电导电流时,其直流试验电压的施加应从足够低的数值开始然后缓慢升高,分段施加电压并分段读取电导电流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惊蛰”之后,雷声渐起。

轰隆隆的雷声带给龟裂土地的是久违的甘霖,带给纵横电网的却是挑战和对决。

在漫漫的未来征途上,人类也有智慧循序渐进征服肆意凶焊万钧雷霆,确保电网无恙。

防雷保护已不是什么新话题,但防雷保护总离不开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过电压保护设备,采用避雷器与电气设备并联运行,能有效地保护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损坏。

当出现大气过电压时,避雷器即能放电,将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限制被保护设备绝缘上的过电压,使设备的绝缘免受损伤或击穿;当过电压消失后,避雷器火花间隙迅速恢复对地绝缘,自动将工频续流截断,恢复到正常运行状态。

避雷器防雷保护的效果,取决于避雷器的残压、侵入波陡度,以及避雷器与被保护设备之间的电气距离,而关键在于接地,完善可靠的保护接地装置是避雷器安全运行的必备条件。

但在运行管理中,运行人员容易产生一种麻痹思想,认为电气设备已安装防雷避雷器就可高枕无忧。

然而忽略了避雷器本身还可能存在着各种缺陷和隐患。

为能及时发现避雷器运行中可能潜伏的各种缺陷与隐患,因而必须按规程规定,对避雷器进行周期性的预防性试验,确保避雷器安全挂网运行,避免因避雷器的故障而造成跳闸或停电事故。

一、避雷器的安全运行条件1.避雷器选择使用的一个共同原则: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安装地点电网的额定电压,在避雷器的选用上其伏秒特性上限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下限。

避雷器残压也应小于被保护设备绝缘耐压的允许程度,其数值应小于冲击波的幅值。

2.避雷器的灭弧电压应大于安装地点电网的最高工频相电压,即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情况下,避雷器也能可靠地熄灭工频续流电弧。

3.伏秒特性曲线是表征避雷器火花间隙在冲击电压与作用下放电性能的曲线,即火花间隙的放电电压与作用时间的关系。

为此,避雷器火花间隙的伏秒特性曲线,任何时刻都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两曲线绝对不能相交,这样避雷器才能与被保护设备之间达到应有的绝缘配合。

4.避雷器的防雷效果,关键在于接地,只有装设可靠完善的接地装置,才能对被保护设备起到有效的防雷效果。

二、完善避雷器的接地装置避雷器接地体的电阻大小是安全运行和防雷效果的关键,接地装置包括接地体和接地引线。

为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技术要求,接地体的埋设一定按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才能使接地电阻达到技术标准。

人工接地体是几根垂直埋入地下的角钢,(50*50*4mm)(或镀锌管)与水平埋入地下扁钢(40*4mm)焊接成接地体,垂直埋入地下角钢的距离为3~5m。

若接地体埋设地点为高电阻土壤,应推广使用长效化学降阻剂,或延伸接地体,以降低接地电阻。

为防止接地体的过快腐蚀,所有接地装置的钢构件均应热镀锌处理,以提高接地体的使用寿命。

接地连接线的要求:外敷接地引下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30mm2;接地引出线可采用扁钢,其截面积应不小于50mm2。

引下线与引出线的电气连接应牢固可靠,需用螺栓紧固或电焊焊接,焊接处应涂敷防腐剂。

在发生雷击时,雷电流陡度很高,即雷电流等值频率很高,雷电流通过接地引下线时会产生很强的集肤效应,所以对接地引下线的导电率要求不高,一般可采用镀锌钢绞线即可满足防雷保护的要求。

若用铝绞线效果反而不大好,因铝导线机械强度较差并容易腐蚀,同时也不经济。

三、避雷器损坏的症状避雷器的试验技术数据表明,10千伏避雷器工频电压试验,放电电压为23~33千伏,在其预防性试验中,若测出放电电压数值低于或高于23~33千伏者均为不合格。

虽然有些避雷器从外观上看并无放电烧损痕迹,瓷裙完整无损,但在做工频放电电压试验时,其缺陷便暴露无遗,不是泄漏电流大,就是放电电压不合格。

此类潜存着缺陷的避雷器若挂网运行,一旦遇下雨受潮其工频放电电压低者,若单相不合格就会发生单相接地故障,若两相不客观则会发展两相短路。

若在雷雨天气,当电网线路遭受雷击时产生的雷电流或感应过电压,对工频放电电压高的避雷器则不会放电,强大的雷电流将会损坏被保护的设备,或使被保护设备带上危险的感应过电压。

为此,如将有着潜存缺陷与隐患的避雷器挂网运行,轻者即会引起线路跳闸,重者则会造成电网的停电事故。

所以此类不合格避雷器挂网运行,必然不会起到防雷的保护作用,为此对挂网运行避雷器(或新投入运行)都应按规程规定进行预防性试验。

四、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1.避雷器绝缘电阻的测量绝缘电阻的测量,对FS型避雷器而言,主要是检查密封情况,若密封不严必然会引起内部受潮,因而使绝缘电阻明显下降。

按预试规程要求,测量时应试验2500V兆欧表进行,测得其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500MΩ。

测试前将避雷器瓷套表面擦干净,否则会因外套表面泄漏电流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为此,在进行测试前需用吸水性好的干净布将瓷套表面擦干净,用细金属线在外套第一个伞裙下部绕一圈再接到兆欧表“屏蔽”接线柱上以消除影响。

在测试中兆欧表与避雷器连接线要尽量短,并保证电气接触良好,测试时兆欧表应水平放置,摇速均匀,并以每分钟120转为宜,以取得良好的测量效果。

对FZ型避雷器而言,除检查内部是否受潮外,还要检查并联电阻是否断裂、老化,若并联电阻老化、断裂,因接触不良,将使绝缘电阻增大。

为确保测量值得准确,应测量二次并比较数据是否有变化。

测量应使用同一电压等级的同一块兆欧表进行测量,否则无法比较。

2.直流1毫安参考电压试验测试时在避雷器两端施加0.75倍1毫安直流电压(直流电压脉动率不大于±1.5%),当通过避雷器的电流稳定在1毫安时。

避雷器两端的电压应不小于25千伏。

3.直流泄漏电流试验测试时在避雷器两端施加0.75倍1毫安直流电压后,通过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0μA。

在测试过程中,当泄漏电流达到30μA后还要继续升高电压,这时泄漏电流会剧增,此时应缓慢升高电压,如升压过快测量会不准确。

为防止瓷套表面泄漏电流的影响,测试前应使用吸水性好的布将瓷套外表面擦干净,以消除影响。

4.带并联电阻避雷器电导电流的测量测量带并联电阻避雷器的电导电流使用的微安表,其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1.5级,连接导线要粗且短,以减小导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

测量时还要注意电晕电流及高电压周围杂散电容的影响。

不宜用静电电压表测量。

测试设备要远离容易产生干扰磁场的设备,或设置屏蔽措施。

测量电导电流时,其直流试验电压的施加应从足够低的数值开始然后缓慢升高,分段施加电压并分段读取电导电流值。

待试验电压保持在规定时间后,如微安表指针没大摆动,其显示值即为该电压的电导电流值。

如果并联电阻老化、接触不良,则电导电流明显下降,若并联电阻断裂,则电导电流降到零。

假如并联电阻本身进水受潮,电导电流会急剧增大,一般可达1000μA以上。

为确保测试数的安全、准确,还要对不同温度下测量的电导电流值进行比较,并将它们换算到同一温度的电导电流值。

经验证明,温度每升高10℃,电导电流则大约增大3%~5%。

5.不带并联电阻避雷器的工频放电试验测试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是检查避雷器保护性能的必须项目。

对每个避雷器应做三次工频放电试验,并联三次放电电压的平均值作为该避雷器的工频放电电压,当每次试验的实际间隔不小于1min。

工频放电试验与一般耐压试验相似,只不过工频放电的电压不是定值,而是升高到避雷器放电。

其升压的速度为每秒3~5千伏为宜,在间隙放电0.5s内切断电源,故其试验回路内应装设过流速断保护。

6.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MOA是一种新型的过电压保护设备,它具有比碳化硅避雷器更加优越的保护性能,因而在电力系统的防雷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规程中明确了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除绝缘电阻、底座绝缘电阻,放电计数动作情况等常规试验项目外,还要测量直流1μA电压及0.75倍1μA直流电压的泄漏电流。

0.75倍直流电压下直流泄漏电流的测量,其目的在于检测长期允许工作电流的变化情况,其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μA,此电流值与避雷器的使用寿命密切相关。

同时还要以此值与制造厂家规定值进行比较,其变化应不大于±5%,若过高将使保护设备的绝缘裕度降低;若过低MOA可能会在各种操作和故障的瞬时过电压下发生爆炸。

若MOA瓷套表面严重受潮,也会对测量值产生影响,因此在测试时应消除表面泄漏对试验造成影响。

运行电压的交流泄漏电流的测量。

该试验是测量全电流、阻性电流和功率损耗,若测得全电流值比初始值增加20%以上,或超过厂家规定值时,应立即引起关注并加强运行监视。

若测出全电流值比初始值增加50%以上时,应即退出运行进行排除。

若测出的阻性电流比厂家规定值增加一倍以上时,也应退出运行,待查明原因进行排除或更换,却不可带故障运行。

在对MOA进行上述试验时,应记录当时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运行电压,还要注意相关干扰的影响,在试验中设法加以消除。

7.其他试验随着新设备,新的测试手段的不断出现,避雷器既有可能开展带电测试电导电流和带电红外测温试验。

为确保避雷器的可靠安全运行,避雷器新投入运行3个月内,以及每年的秋检时,均应按规程规定进行一次普测,并将普测数据记录存档,以备下次测试进行比较,有利于检查发现稳存的问题。

采用红外热成像仪进行测温,即能测出微小的温度变化,就能比较横向法兰或瓷套表面温度的差别。

若是温度偏差大,即表明该避雷器可能存在缺陷,必须作进一步检查,待查明原因进行排除或更换后方可挂网运行,五、结束语避雷器时电网过电压的保护设备,也是电网防雷保护的有效设备之一。

为确保避雷器的安全可靠运行,除满足安全运行条件外,还要按规程要求每年秋季进行预防性试验。

测试实践表明,避雷器带电测试方法的推广应用,即能正确掌握避雷器性能状况提供科学依据,为实施预知性检修创造了条件,为电网安全可靠供电奠定基础,从而为电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