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工信部《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工信部《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aa654c6d5bbfd0a79567363.png)
北京时间3月27日上午消息,工信部规划司今日发布《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目标为交易额翻两番,突破18万亿元。
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15万亿元。
网络零售交易额突破3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超过9%。
以下为规划全文:前言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和创新经营模式的有效手段,是提升产业和资源的组织化程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满足和提升消费需求、改善民生和带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愈加深远的影响。
本规划是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是“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交易总额增长近2.5倍,2010年达到约4.5万亿元。
电子商务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正在进入密集创新和快速扩张的新阶段。
(一)发展现状电子商务不断普及和深化。
电子商务在我国工业、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旅游和城乡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得到拓展,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正在形成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发展态势。
跨境电子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移动电子商务成为发展亮点。
大型企业网上采购和销售的比重逐年上升,部分企业的电子商务正在向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等业务集成协同的方向发展。
电子商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普及率迅速提高,2010年中小企业网上交易和网络营销的利用率达到42.1%。
网络零售交易额迅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10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逐年上升,成为拉动需求、优化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62609f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f.png)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8.05•【字号】苏政办发[2013]152号•【施行日期】2013.08.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城市建设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3〕15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8月5日江苏省“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篇发展背景与规划目标第一章发展背景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发展趋势第二章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主要目标第二篇发展重点第三章基本公共教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章基本医疗卫生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五章就业与社会保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六章社会救助与福利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七章人口与家庭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八章基本住房保障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四节保障政策第九章公共文化体育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一章基本公共交通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十二章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第一节重点任务第二节主要标准第三节保障工程第三篇实施保障第十三章机制创新第一节财政保障机制第二节服务供给机制第三节管理运行机制第四节监督检查机制第五节城乡统筹机制第六节区域协调机制第十四章组织实施第一节明确责任分工与绩效评价第二节推动法制化第三节注重规划宣传与检查评估序言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能够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与家庭、住房、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cd2273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6.png)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2.28•【字号】苏政办发[2012]29号•【施行日期】2012.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2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
准确把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和重点,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战略选择。
本规划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是“十二五”时期政府履行信息化发展职责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十一五”期间的成绩和问题“十一五”期间,是江苏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5年。
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意见》(苏政发〔2005〕26号),顺利完成了“十一五”信息化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信息化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推动作用日益显现。
2010年,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了0.73,提前2年实现了国家提出的“十一五”期末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超过0.7的目--国民经济信息化全面推进,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
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https://img.taocdn.com/s3/m/bdbe087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c.png)
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佚名
【期刊名称】《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年(卷),期】2024()8
【摘要】数字商务是数字经济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应用最丰富的重要组成,是数字经济在商务领域的具体实践,也是商务各领域数字化发展的实施路径。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更好推动商务各领域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本行动计划。
【总页数】2页(PF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天津市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天津市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目标:5年翻番——再谈数字经济——这三年,四项行动实现五大目标——两部委印发《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3.“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4.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快递进村”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赣府厅发﹝2024﹞6号)
5.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苏政办发〔2024〕10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积分电子商务行业分析做报告
![2014年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积分电子商务行业分析做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98993aee06eff9aef80769.png)
2014年移动互联网增值服务积分电子商务行业分析做报告
2014年9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 (4)
1、电子商务 (4)
(1)市场概况 (4)
(2)市场规模 (4)
(3)地方政府财务政策支持 (7)
2、移动互联网与增值业务 (7)
(1)市场概况 (7)
(2)市场规模 (8)
二、行业与上下游的关系 (10)
三、行业竞争程度 (11)
1、“mo生活”电子商务购物平台 (11)
2、上海易积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11)
3、苏州瑞翼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2)
四、行业壁垒 (12)
1、行业准入壁垒 (12)
2、技术和研发壁垒 (13)
3、行业经验壁垒 (13)
五、国家对行业的监管体制和相关政策 (14)
1、行业主管部门 (14)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4)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5)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5)
(1)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 (15)
(2)互联网行业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16)
(3)社会需求推动互联网行业创新发展 (16)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7)
(1)宏观政策调控 (17)
(2)树立客户信心,普及积分意识 (17)
(3)物流业的发展速度和服务质量有待完善 (17)。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b776b1c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5.png)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1.17•【字号】宁政办发〔2021〕60号•【施行日期】2021.11.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京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1月17日南京市“十四五”开放型经济发展规划为进一步优化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凸显高质量发展特征,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着力打造长三角制度型开放高地、新型国际贸易枢纽,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江苏省委关于制定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共南京市委关于制定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1.开放平台日臻丰富,载体功能不断完善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获批建设以来,坚持高标准谋划推进,扎实落实改革试点任务,截至2020年末,形成70余项体现首创要求的制度创新成果,7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7个创新实践案例在全省示范借鉴,8项改革试点经验和10个创新实践案例在全市复制推广。
“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获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中国(江苏)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涉及南京片区的97项改革试点任务,已实施92项。
省自贸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三项清单”涉及南京片区的113项改革试点任务,已有105项实施。
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
![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5146fab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2.png)
电子商务十三五规划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十三五”时期,电子商务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实现了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秩序不规范、诚信体系不健全、物流配送效率不高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加强市场监管,完善诚信体系,推动电子商务持续健康发展。
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30万亿元,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5%,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20%,电子商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市场环境更加规范,诚信体系更加完善。
三、主要任务(一)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鼓励传统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市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支持电子商务企业与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二)加强电子商务创新能力建设。
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服务水平。
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模式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加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物流配送效率。
完善电子商务支付体系,保障交易安全。
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四)加强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
完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提高市场诚信水平。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电子商务发展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184e7a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2.png)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0.12•【字号】苏政办发[2011]148号•【施行日期】2011.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4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通信管理局编制的《江苏省“十二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一年十月十二日江苏省“十二五”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专项规划目录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第一节网络建设第二节建设管理第三节存在问题第二章“十二五”发展环境和趋势第一节发展环境第二节发展趋势第三章“十二五”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发展目标第四章主要任务第一节网络能力提升第二节融合集约建设第三节服务平台完善第四节网络信息安全第五节应急通信保障第六节区域协调发展第五章重点工程第一节“宽带江苏”提升工程第二节“无线江苏”加速工程第三节“高清江苏”普及工程第四节“三网融合”推进工程第五节服务平台完善工程第六节网络安全升级工程第七节应急保障强化工程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保障第二节完善政策扶持第三节健全标准体系第四节优化项目管理第五节营造良好环境附录1 “十二五”重点项目一览表附录2 名词解释第一章“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全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取得长足发展,信息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和承载能力稳步提升,信息通信服务和应用水平普遍提高,有力促进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社会信息化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发展,提升了政府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了社会效率提升和成本节约,支撑了我省率先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江苏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江苏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5ac426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c3.png)
E-business电子商务 2017年3月011江苏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网络与平台处 张玉泉摘 要:电子商务是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素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具有极大的变革作用。
本文以江苏为研究对象,首先给出了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构成及其特征,然后阐述了江苏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状况,最后就江苏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商务 产业链 现状 对策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011-03随着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已然与“物质”、“能源”并驾齐驱,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信息消费就是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
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信息消费模式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有效推动了消费的增长。
1 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构成及特征电子商务产业链是指在现实的电子商务活动中,若干相关产业部门基于电子商务活动内在的技术经济关联,客观形成的环环相扣、首尾相接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它是以信息流为核心,物流为依托,资金流为表现,商流为主体,由互为供求、价值累加的相关商务活动所构成的利益链[1,2]。
2 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构成2.1 关联企业群电子商务关联企业群主要分为生产商和服务商两类。
生产商就是创造产品的企业,主要负责生产产品,而生产出的产品的品质好坏会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以及对电子商务的认知与接受度。
服务商有三类:一是电子商务系统服务商,提供网络接入、网络运营、网络内容、应用开发等方面的服务;二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供商,提供B2B 、B2C 、C2C 等的交易平台;三是电子商务中介服务商,提供信用认证、电子金融、物流配送、网络营销等的中介服务。
2.2 链核企业群电子商务企业群处于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不仅直接决定商品的品类与数量,还与下游的物流、支付、用户等产业链参与者有直接的关联[3]。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6203b3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e.png)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0.17•【字号】宁政办发[2009]117号•【施行日期】2009.10.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有关工作的通知(宁政办发〔2009〕117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推进我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扎实做好“十二五”前期研究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是编制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的基础性工作。
为更好地开展前期研究工作,结合我市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发改委研究提出了《南京市“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指南》(以下称《指南》)。
各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参照《指南》确定的研究重点,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
承担重大问题研究和指导任务的单位要组织精干力量,确保研究成果达到预期深度。
前期研究阶段,各单位可根据条线安排和工作需要,另行选择课题组织开展研究,并按时序进度要求及时提交研究成果。
二、认真做好前期研究的各项组织工作。
市发改委具体负责统筹协调全市“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汇总前期研究成果,研究提出全市“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
《指南》所列课题的研究方式,由市发改委按照“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直接委托、自行组织深化研究”等方式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确定。
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由市发改委统一组织;采用其他方式的,由各部门自行组织。
三、切实保证前期研究的深度与质量。
要充分考虑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因素,认真分析和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结合“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研究提出我市“十二五”发展的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121efdc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b.png)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3.21•【字号】宁政办发〔2017〕65号•【施行日期】2017.03.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金融其他规定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宁政办发〔2017〕6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南京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3月21日南京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时期,也是南京围绕“两聚一高”主题、实现“一个高水平建成、六个显著”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
为加快南京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根据《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南京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1-2020)》,在深入研判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趋势,深度剖析南京金融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南京金融业发展回顾(一)现实基础“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建设泛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为指引,南京金融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金融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对经济的贡献度持续提高,成为提升南京城市发展功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一是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健全。
传统金融机构加快集聚,“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银行、证券(期货)、保险等法人和一级分支机构31家。
截至2015年末,全市共有银行类机构51家,其中总部法人机构12家;证券总部法人机构2家、营业网点133家,期货公司5家;保险机构87家,其中总部法人机构3家。
新型金融业态快速发展,新增股权投资基金、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组织超过500家,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2da64fc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9.png)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19•【字号】苏政办发[2012]43号•【施行日期】2012.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4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江苏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十九日江苏省“十二五”工业经济发展规划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阶段,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攻坚时期。
为引导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实现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属专项规划,规划编制在严格遵循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的同时,以《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发布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等为重要依据,旨在确定“十二五”时期江苏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定位、调整方向、布局重点和措施保障。
本规划突出宏观性、指导性、操作性,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是编制工业内部各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主要成绩与面临的形势第一节“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一五”期间,江苏工业经济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5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时制定并迅速实施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升级等计划,实施一系列扶持性政策,多策并举,帮助企业平稳渡过国际金融危机,最大程度化解危机带来的冲击和不利影响,全省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健康发展,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迈出了坚实步伐。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de7fd601ed9ad51f01df2dd.png)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就业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十二五”时期是全球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模式变革和竞争格局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我省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电子信息产业加快转型、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
为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我省电子信息产业有效应对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加快转型升级,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一)产业规模稳步扩大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535亿元,约占全省工业经济比重的20%,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1/4强;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4174家,从业人员234万人;集成电路、个人计算机、彩电、光缆等主要电子信息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23亿块、9365万台、1767万台和3383万芯公里。
(二)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在稳步扩大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形成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计算机、现代通信、数字视听等优势产品集群,约占产业的比重70%。
下一代信息网络、电子核心基础产品、高端芯片、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量2102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为9666件,占申请总量的46%;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拥有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49家。
截止2010年底,共有67家单位参与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中电科技55所的砷化镓射频集成电路、昆山维信诺的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长电科技的平面凸点封装等一批产品被评为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
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
![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15165233687e21af45a975.png)
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摘要江苏独特的气候条件及独一无二的耕作、养殖方法形成了大量的特色农产品。
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利于扩大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进行了SWOT分析,并为促进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SWOT分析;江苏省江苏省独特的气候条件及独一无二的耕作、养殖方法形成了大量的特色农产品。
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产品信息传递,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江苏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文运用SWOT框架对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劣势进行了分析,明确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为促进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建议。
1 江苏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势分析(strength)1.1 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江苏省自然环境优越,人文地理资源丰富,农业精耕细作,孕育了众多的特色农产品。
2007年农业部发布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公布的江苏特色农产品就有:特色蔬菜:莲藕、莼菜、百合;特色果品:梨、水蜜桃、杨梅、枇杷、板栗;特色粮油:蚕豆、啤酒大麦;特色饮料:绿茶;特色花卉:盆栽花卉;特色纤维:蚕茧;特色猪禽蜂:肉鸡、水禽、蜂产品;特色水产:海参、珍珠、鳜鱼、青虾、黄颡鱼、黄鳝、乌鳢、鲶鱼、龟鳖。
其实江苏省的特色农产品还有很多,几乎每个县(市)都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如阳澄湖大闸蟹、高邮鸭蛋、南京雨花茶等,这些产品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供了货源。
1.2 政府和企业建立大量的农业信息和商务服务网站江苏省从2005年起就启动了全省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政府建立了大量的农业信息和商务服务网站。
如省农委建立的江苏农业网、省农科院建立的江苏农业信息网、省农业信息中心建成的江苏农业商务网等。
地方政府和农业企业也建立了大量的地方特色网,如徐州的中华果都网、邳州大蒜网、连云港洋葱网、如皋花木大世界网等。
江苏信息化等四项“十二五”规划
![江苏信息化等四项“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6c63f80f2f60ddccda38a05a.png)
江苏信息化等四项“十二五”规划本报讯(记者杜颖梅)到“十二五”末,我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将超过0.83,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7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8000亿元,物联网产业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元。
昨天,省经信委发布了《江苏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据介绍,《信息化规划》是我省“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也是省政府发布的第一个信息化规划。
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全省信息化水平总指数将超过0.83,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两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电子政务和社会信息化取得新突破,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高,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全国信息化科学发展先行区。
为此,规划提出了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强化信息惠民服务、促进信息设施升级、提升信息产业层次、强化信息安全保障等7大重点任务和两化融合应用示范、传统产业与主导产业智能改造、信息化助推节能减排、电子商务推进等24项重点工程。
《信息化规划》还在全国率先创制了信息化发展指标体系,集成30个可量化指标,作为衡量“十二五”时期全省信息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产品内销比重超过50%,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占全行业的比重达35%以上;创新水平显著提升,电子信息产业专利申请数量年均增长50%以上,获得授权数量年均增长30%以上。
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推动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重点任务,即推动优势产业高端发展,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着力优化产业布局。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将“十二五”目标定为:全省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载体产业组织体系、创新体系、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信息化水平最高、国际上享有较高美誉度的软件和信息服务强省。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162ed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c.png)
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印发《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南京市委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6.02•【字号】•【施行日期】2022.06.0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印发《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党代会和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议部署要求,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数据赋能,夯实数字基建,持续放大首座中国软件名城优势,全面激活数字发展动能,为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一、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建成领先的数字经济名城。
——构建高速泛在安全的数字基础设施。
创建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成5G基站超4万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18个。
——打造优势数字产业标杆。
在全国形成中国软件名城提质升级示范,打造万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
培育5000亿级智能电网集群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数字产业,创建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加快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提升制造业“智改数转”水平,累计打造30个省级以上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建成40个省级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与文化、金融、贸易、农业深度融合,形成一批高水平数字内容、金融科技产品。
——形成数字治理示范。
构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新模式,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一网通办率达100%,在线政务服务累计注册用户规模达900万。
二、主要任务(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升级工程1.建设先进网络基础设施。
推进社会公共资源向5G网络设施开放,加快5G网络全覆盖,支持5G行业虚拟专网规模化建设,推进光纤网络扩容提速,高标准打造双千兆协同发展示范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十二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前言“十一五”期间,中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年平均增长率超20%,2010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4.5万亿。
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期间,电子商务逆势上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跨越发展的新手段。
“十二五”期间,为促进南京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智慧城市建设以及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的内在发展需要,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把握先机、先行突破、率先发展,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在深入分析本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一节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城市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南京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发展。
——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购物发展势头迅猛。
随着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南京电子商务服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据了解,我市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超过100台,网民数超过200万人,网民数每年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2010年,南京约50%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40%中小企业经常应用第三方平台。
工商注册的电子商务相关企业达2.1万家,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超100家,重点电子商务企业交易额达到2400亿元,网络购物销售额达到100亿元,成为南京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强有力的动力。
——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一批重点电子商务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如焦点科技、苏宁易购、途牛旅游网、宏图三胞、科泰集团等,发展速度成倍增长,在全国同行中的排名靠前。
同时,一批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已经把电子商务放在重要位置上,正在全力以赴的加速发展,如中央商场、苏果超市等。
——运营模式多种多样,专业特色逐步显现。
南京电子商务的发展呈现多样化、专业化特征。
专门从事某一门类、行业、产业的网络服务商不断涌现,并取得了良好业绩。
如途牛旅游网、孩子王、育儿网、厚学网、猎宝网、江苏欧飞等。
另外,与专业批发市场相结合的网络交易平台逐步形成规模,如钢铁交易数码港、南京亚太化工交易网、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近年来,南京着力打造的软件名城建设,使南京包括电子商务企业在内的软件园、服务外包园区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如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世界之窗软件园、雨花软件园、徐庄软件园、江苏电子商务产业园、珠江路电子商务集聚区等,以及鼓楼、玄武、江宁、浦口软件园,一批园区(集聚区)已经初具规模。
——人才培养速度加快,企业需求成倍增长。
我市利用科技、教育、人才优势,积极打造三大电子商务人才培育平台。
一是利用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经贸学院等大专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平台,鼓励高等院校面向市场需求,设立电子商务专业,改进教学方式,加大学习的实践性、操作性,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二是利用苏宁电器、科泰集团、奥成人才、江苏万和等优势企业员工培训平台,发挥企业和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对在职员工进行再培训,提高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率。
三是利用高新区三创人才中心、海外人才创业助飞计划、南京市各类人才引进平台,充分发挥南京现有人才引进机制与政策作用,积极引进电子商务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目前,每年可以培养、培训电子商务人才3000-5000名。
第二节发展基础雄厚“十一五”期间,南京市经济快速增长,产业格局不断优化,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提高,正形成服务主导型产业结构为主的产业形态,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5010.3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7.7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
——中心城市地位明显。
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信息中心;是涵盖3400万人口、5.5万平方公里地域的“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向中西部地区传导辐射的重要门户城市;是整合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平台;是历史文化名城、面向世界的窗口、广大中外宾客的旅游、商务目的地。
——科教与人才资源丰富。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文化中心,是中国软件名城。
全市拥有53所高校、60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70多万科研人才、77位院士,全市人才总量162万名,万人大学生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
201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8.4%,软件业务收入达到1013亿元。
“十一五”期间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年均增长30.2%和33.6%。
丰富的科教与人才资源为南京发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交通、通信枢纽地位突出。
南京是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航空、航运、公路、铁路、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齐全。
南京铁路南站、南京港、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等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正进一步扩大南京物流、商贸流通等产业的辐射半径。
南京是全国五个大区级通信枢纽和全国互联网八大节点之一,互联网出口带宽超过540G,宽带互联网接入用户数150万户,3G无线网络实现全市覆盖,移动电话拥有量突破930万户。
南京较强的交通物流功能和通信传输、互联网区域交换能力,成为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基础。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2010年,南京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2.8:46.5:50.7,在江苏省率先形成“三二一”产业格局。
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全国列领先地位,信息技术服务、网络增值服务、动漫与网络游戏发展迅速,数字内容、文化创意、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服务业成为新的发展亮点。
中国软件名城建设使软件服务业规模取得了跨越性发展,软件产业规模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三,服务外包执行额位居全国第一。
作为区域性的商贸中心,南京商贸流通业发达,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全国城市中位居第十位,商贸百货及连锁经营发展迅猛,苏宁电器、苏果超市、五星电器、宏图三胞等企业位列全国连锁20强,商贸企业网点已覆盖到周边城市及全国主要城市。
这些都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南京是国内唯一集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和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于一身的城市。
今年7月,南京市委十二届二十二次全会提出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色的“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现代化发展之路,做出了《关于聚焦“四个第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中国人才与科技创新名城的决定》,制定出台了“科技创业人才特别集聚区建设计划”、“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科技创业家培养计划”、“科技创业企业上市辅导计划”、“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共建计划”、“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建设计划”、“高端研发机构集聚计划”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计划”八个专项重点计划,从加强引导、加大支持、加快培育等各方面支持创新创业,为推动现代服务业和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节存在的制约因素目前,南京电子商务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
——骨干企业数量不多。
南京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与国内先进城市、知名企业比,还存在差距,尤其是缺乏知名度高、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如阿里巴巴、淘宝网等。
因此,需要加大培育力度,重点培育本地骨干企业,尽快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专业人才来源不足。
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专业人才的缺乏,而且数量较大。
目前,我市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约2-3万人,预计到2015年全市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缺口较大。
目前,全市每年培养的专业人才约5000人,不能满足需求。
——政策支持范围不广。
电子商务企业在发展初期的盈利能力很弱,盈利模式有多种:B2B的主要靠服务收入,如会员费、入网费等,大企业有一定收入,中小企业只能保本经营。
B2C的主要依靠销售差价,由于网络购物比实体店增加了配送、支付等费用需要企业消化,需要做很大的销售规模才能盈利。
因此,目前的盈利企业较少,需要政府的扶持。
——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网络市场存在不规范问题,主要是市场监管不到位,原因有:监管职责不明、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手段不先进。
需要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分工,加强监管职能、增加监管力量、配备监管设备等。
需要建立信用体系、质量监督体系、服务监管体系(物流、支付)等。
——法律法规建设不全。
网络市场有法可依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由于立法权的原因,这个问题需要国家司法部门的重视才能解决,目前,需要制定一些地方规章,作为临时性的管理依据。
第二章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南京是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跨省际省会城市。
国务院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南京功能定位为现代服务业基地、物流枢纽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是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推动力;是建设人民幸福城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是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主动参与国际竞争的加速器;是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现代化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第四节总体思路通过建立健全电子商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鼓励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实践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举措,制定规范电子商务发展的法规规章。
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社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应用领域更加宽泛,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的国际有影响、国内一流的电子商务中心城市,把南京打造成电子商务规模领先的产业发展基地,创新创业引领的人才培育集聚基地,发展环境更加优良的先行先试示范基地。
第五节基本原则——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
作为产业引导者,政府要加大推动力度,加强环境建设,鼓励创新、加强规范,引导企业主体面向市场,提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环境建设与深化应用相结合。
积极推广电子商务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以环境建设促进应用发展,以应用带动环境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
把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最佳实现形式,以技术创新推动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
围绕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推进经济、社会重点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模式的特色电子商务发展道路,有效促进各类电子商务应用的协调发展。
——加快发展与加强管理相结合。
在推进电子商务应用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管理体制,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市场监管,规范在线交易行为,保障信息安全,维护电子商务活动的正常秩序。
第六节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新一轮战略机遇期,电子商务将呈现爆发式增长,南京电子商务发展目标:——优势产业与重点行业电子商务深度应用,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8000亿元,网络购物销售额超过1200亿元,GDP占比超过10%;——电子商务应用广泛普及,全市80%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70%以上中小企业经常性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具备规模与竞争优势,培育3家企业电子商务销售收入超百亿,10家超10亿,50家超亿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领先发展:打造3个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备,创新能力强,企业集聚数量超过20家,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的电子商务产业区(园、楼宇集群);——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具备规模:培养与培训各类电子商务实用性专业人才1000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