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材料(17世纪启蒙文学至19世纪现实主义)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上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上](https://img.taocdn.com/s3/m/8e824d6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f.png)
01
启蒙主义时期外国文学
英国启蒙文学
代表作家:笛福、斯威夫特、理查逊、菲尔丁等。 代表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傲慢与偏见》等。 文学特点:反映时代特点,关注社会问题,批判现实主义。 影响: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法国启蒙文学
代表人物: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 特点:倡导理性、科学和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 作品:《忏悔录》、《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影响: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运动产生深远影响,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石
文艺复兴文学:14-17世纪的欧洲文学,特点为以人为本、追求个性解放
启蒙文学:18世纪的欧洲文学,特点为理性、科学和进步
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初的欧洲文学,特点为强调情感、个性、自然和神秘
外国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比较研究、跨学科研究等 意义:深入了解外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为文学创作和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01
文艺复兴时期外国文学
意大利文学
代表人物:彼特拉克、薄伽丘
代表作品:《十日谈》、《神 曲》
特点:人文主义、世俗化、反 封建
影响: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 影响
法国文学
代表人物:蒙田、拉伯雷、龙沙、高乃依等 文学特点:人文主义文学,反映时代精神,追求个性解放 代表作品:《巨人传》、《蒙田随笔》、《伪君子》等 影响: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代表人物:陀思妥耶夫斯基、托 尔斯泰
作品:《罪与罚》、《战争与和 平》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8765924ccbff121dd3683d4.png)
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使用说明:本复习资料是课堂笔记和书本重点的结合,基本不存在错别字的可能,最终解释权归阿崽所有,仅供参考。
带☆的课程是重点,带△的是次重点。
蓝色小五号字的内容非老师所画重点,是本人觉得应该了解的背景材料。
标明下划线的是易错和可能考填空题的地方。
粗体和红字是重中之重。
另,本人并没有将每一个名词解释都标出。
希腊戏剧一节的内容排除考核名词解释的可能。
祝考试顺利O(∩_∩)O导论:西方文学的发展历史一、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古希腊神话艺术和古希伯来文学1、古希腊神话艺术的突然崛起(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那个时代的: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 《圣经》——三大伟人+ 1部经书,撑起了世界文明的大厦。
2、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学与骑士文学:过渡时期中世纪:禁欲、虔诚,人变得很卑微。
——“但丁犹如一个窃贼,把人类的灵魂偷回来了。
”3、欧洲文明的启明星——文艺复兴(300年)充满了奇情异想的爱情诗人彼特拉克;拥有泼皮般战斗精神的薄伽丘;名副其实的语言文化巨人拉伯雷;最伟大的小说家塞万提斯……文艺复兴的高峰莎士比亚:《罗密欧与茱丽叶》——人文精神的觉醒。
4、古典主义的诞生:(17世纪,路易十四时期)古典主义的顶峰:莫里哀与《伪君子》5、启蒙文学(18世纪文学):启蒙思想的风暴(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潮成为潮流)“早熟的天才”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24岁)&《浮士德》(诗剧);席勒《阴谋与爱情》6、浪漫主义文学:19世纪初——“鼓荡着狂想和绝望的时代”拜伦、雪莱、济慈、雨果7、现实主义文学名作如林:19世纪中期司汤达:现代小说之父二、西方文学六大思潮1、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潮2、17世纪新古典主义思潮3、18世纪启蒙主义思潮4、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思潮5、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6、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三、欧洲作家的共同特点:人道主义和宗教信仰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外国文学史完整复习版
![外国文学史完整复习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7c64fc844769eae109eda5.png)
----1.古典主义──17世纪产生于法国、流行欧洲达两个世纪之久的一种文艺思潮,因其以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2.象征主义──西方现代派文学中产生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派别。
前期象征主义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代表作品为法国作家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3.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兴起于德国,并在19世纪初期盛行于欧美各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4.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前期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10多种文学流派。
5. 启蒙主义——启蒙运动实质上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之前的一次舆论大准备。
6.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年代,并于70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7.流浪汉小说: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中叶产生于西班牙,17、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
采用自传体的形式,以主人公流浪的经历为线索,描写下层人民的生活,并以下层人物的眼光去观察、评价各种社会现象。
8.启蒙运动: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及文艺复兴运动后所掀起的一场更为激烈、广泛的反封建、反教会,具有全欧性的思想文化运动。
9. 拜伦式英雄:是拜伦在他的《东方叙事诗》中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的统称,这些形象带有拜伦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
10.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11.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
12.《十日谈》: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宣扬“幸福在人间”的现世理想,反对禁欲主义,用冷嘲热讽的手法揭露腐败的罗马教廷。
13.狂飙运动:18世纪70——8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一场文学运动。
14.浪漫主义文学:是出现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一股文学思潮。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6cd96f95ef7ba0d4a733b71.png)
19世纪文学复习资料第一节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繁盛)一、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对个人的独立和极端自由的强调,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思想。
)浪漫主义把创作视为一种自我表现,一种个性的外化和一种情感的宣泄,因而作品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对都市文明的厌倦,对“异国情调”的浓烈兴趣。
在浪漫主义诗人那里,自然的崇高和“异国情调”与都市文明的庸俗丑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浪漫主义文学有一种“中世纪精神”(Medievalism),它表现为对基督教的美化、对民间文学的重新发现、对非古希腊罗马的神话的浓厚兴趣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倡导艺术的独创性和个人色彩,强调情感、想象、天才、灵感和无意识。
二、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状况(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思潮的发源地)早期浪漫主义( 1797至1802)1、“耶拿派”:是欧洲第一个浪漫主义团体,核心人物是施莱格尔兄弟,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主义的文艺主张。
2、“耶拿派”的另一作家是诺瓦利斯,诗的内容多为赞美死亡,描写黑暗,充满浓厚的悲观情绪和宗教神秘主义色彩,如诗集《夜的颂歌》是为悼念早逝的未婚妻而作;另一作家则是蒂克,他著有《民间童话集》三卷,开创了童话小说的新题材。
●中期浪漫主义(1803至1815 )1、“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是布仑塔诺和阿尔尼姆,他们关注现实,重视发掘民族文化遗产,搜集整理民间诗歌,编纂了德国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
2、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所搜集的童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后期浪漫主义:1、霍夫曼:是颓废派神秘主义的始祖。
风格怪诞,制造幻境,现实和幻想交织,善于刻画人物心理。
代表作:《金罐》、《侏儒查克斯》2、海涅:其早期倾向于浪漫主义,后期则倾向于批判现实主义。
代表作:理论著作《论浪漫派》标志着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的结束。
后期代表作讽刺长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2666f8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8.png)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嗨,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外国文学史的复习资料。
这些资料都是我亲自整理的,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外国文学的知识。
我们来了解一下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文学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兴起,推动了欧洲文学的繁荣发展。
17世纪以后,随着启蒙运
动的到来,西方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作品。
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
除了这些经典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
例如,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德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俄国的社会主义文学等。
这些作品都展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变迁。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加深对外国文学史的理解。
比如,可以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主要情节;也可以观看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还可以参加一些学术讲座或研讨会,与其他学者交流心得体会。
外国文学史是一个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世界。
通过努力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变迁。
希望这些复习资料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f847c1fa8114431b90dd88b.png)
创作分期欧洲中世纪文学:欧洲中世纪历史与文学史的分期不同。
历史分期初期(5—11世纪);中期(12——14世纪);后期(15—17世纪中叶)。
文学史上的中世纪指前两个时期的文学,后期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欧洲文化和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是:一、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二、在各种文化交融中,中世纪文学突出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思想;三、中世纪作为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如骑士文学、城市文学等。
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一、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相互交融,丰富了文学作品的题材,极大地拓展了中世纪欧洲文学的描写与反映范围;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三、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下,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有了进一步的开拓;四、对文学情感特征把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用文学艺术形式表现人的情感更趋于自觉和强化。
中世纪文学主要有四种样式:宗教文学、英雄史诗与民谣、骑士文学、城市文学。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这是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文化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史上一般把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一、14世纪初至15世纪中叶为人文主义文学产生与发展的早期,主要成就在意大利和英国,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成为人文主义文学家对神学体系否定的主要方式;二、15世纪下半叶至16世纪上半叶,是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中期,主要成就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人文主义文学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描绘巨人形象,展示巨人的思想和行动成为这一时期的主导趋势;三、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初,是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的晚期,对于人性的弱点所造成的社会丑陋现象的谈到成为此时文学的基本任务。
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新质文化特质和独特的文学品格,表现在:一、文学的文化主旨精神上,对人的关注成为这一文学文化精神的核心;二、着力描写现世生活,以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情感特征、欲望要求等为基本的艺术追求,关注现实,关注人生,肯定人的权力,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这是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题材和主题;三、文学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框架式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和十四行诗等新体裁;四、体现鲜明的民族特色,打破用拉丁文写作的陈规,大胆采用本国方言和民间口语。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72aa2c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2.png)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外国文学史,是指人类文学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
它记载了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文学流派、作家及其生平事迹等内容。
因此,学习外国文学史是了解人类文化演变和历史变革的重要途径。
一、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分为希腊和罗马两个部分。
希腊文学主要包括《荷马史诗》、戏剧、神话以及历史、哲学等方面。
罗马文学则继承了希腊文学的遗产,包括诗歌、散文、历史、戏剧等。
在希腊文学中,《荷马史诗》以《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为代表,描写了古希腊先民的战争、爱情、人性等方面,成为了西方文学的开端。
在戏剧方面,希腊文学也达到巅峰,著名的戏剧家如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等人居多,他们的戏剧作品以人物形象的深入刻画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
罗马文学则以继承和借鉴希腊文学为主,主要包括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荷马的故事改编的戏剧、喜剧等。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誉为拉丁文学的杰作,具有特殊的历史和民族意义。
二、中世纪文学史中世纪文学史是欧洲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分为宗教文学和骑士文学两大类。
宗教文学包括圣经、传道书等宗教文本,骑士文学则大量涌现了骑士的传奇故事。
中世纪时期的文学中,宗教文学占据主导地位,而骑士文学则呈现出愈来愈流行的趋势。
《恶魔的故事》和《阿瑟王传说》是此时期最著名的骑士故事。
三、文艺复兴文学史文艺复兴文学是指从14世纪末期至16世纪初期的欧洲文学,随着人类文化的再次开花,文艺复兴文学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文学风格。
这个时代的文学形式更加多样化,艺术手法更为独特,思想内涵越来越深刻。
文艺复兴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莎士比亚的戏剧、但丁的《神曲》以及彼得拉克的《伊凡·伊里奇的故事》等。
这些经典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成为欧洲文化的一部分。
四、启蒙文学史启蒙文学时期是指欧洲文学从17世纪开始到18世纪末期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这个时代文学应该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并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中吸纳并借鉴古代文学的精神。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928dc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c.png)
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文学史”作为一种新的著述体裁形成于19世纪下半期的欧洲。
19世纪西方文学史主流采用的是把文学创作活动及作品的资料与其他历史因素相联系的历史主义的文学史观。
中国于20世纪初随着大学设置文学史课程开始编写文学史教材。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店铺搜集整合了:19世纪外国文学史的复习知识点,欢迎参考阅读!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知识点第一节概述一、历史背景及现实主义文学思潮1.在文学方面,现实主义文学继承了古希腊以来文学的优良传统,其特点:(1)现实主义要求作家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这和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主观折射来反映社会不同。
现实主义作家往往从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争等。
(2)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高尔基认为“这个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
称它为批判的现实主义。
(3)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人道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是西欧文学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
它宣传抽象的人类爱和改良主义。
**(4)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第四个基本特征是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恩格斯在总结优秀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基础上,提出“除细节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标准。
*二、法国文学(现实主义)2.法国最早具有现实主义因素的作家是民主诗人贝朗瑞。
3.司汤达发表文学评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提出实际上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
这部著作,被认为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
1830年出版《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4.巴尔扎克是十九世纪西欧现实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
他的《人间喜剧》。
5.梅里美中篇小说《高龙巴》、《卡门》(又译《嘉尔曼》、《卡尔曼》的故事发生在西班牙,主人公是卡门。
6.福楼拜是巴尔扎克以后法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7.十九世纪中期,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拉马丁、维尼等,还有大仲马、欧仁&S226;苏、戈蒂耶(是诗人、文艺理论家)和乔治&S226;桑(女作家,作品《安吉堡磨工》)。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a994366c85ec3a87c2c5d6.png)
外国文学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十九世纪的精神气候特点可概括为两点:一、科学主义;科学主义避免作家主观意图的直接呈现,在具体的情节描写和人物塑造中自然表现作家的价值态度。
全方位的审美透视,力求表现整个时代、整个社会、整个人生。
细节真实。
三、人物中心。
现实主义文学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最高理想是典型化。
四、恢弘的叙事结构。
视野开阔,胸罗万卷,大气磅礴,将传统的戏剧式、史诗式和抒情式叙事方法整合为一种经典的叙事模式:纵向是人物的成长和命运变迁的历史叙事,横向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命运的关键场面的现场描写,形成无限广阔的立体叙事空间。
不仅高度客观地描绘社会的外部形态,而且关注人物海洋一般丰富的内心世界。
从外部和内部全面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全貌。
司汤达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红与黑》司汤达小说的结构特点:双重奏的结构形式:一、拿破仑式的男性主人公的功名追逐;二、男性主人公的爱情征服。
第一重奏是主旋律,第二重奏围绕主旋律展开。
爱情征服是从两性的关系去展示男性主人公的拿破仑式人格。
爱情在司汤达小说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其爱情形态呈现畸形和病态:并非建立在两性的真诚的相知相悦,而主要表现为男性主人公的双重人格产生的虚荣心和报复感的满足。
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作品集《人间喜剧》包括73部小说作品《驴皮记》、《夏倍上校》、《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贝姨》、《交际花盛衰记》、《邦斯舅舅》伏脱冷是尚未得势的掠夺者,是政客和野心家的另一种典型巴尔扎克把伏脱冷这个人物的塑造视之为得意之作,是“一首恶魔的诗”。
法国著名评论家莫洛亚也认为伏脱冷和拉斯蒂涅“这两个人物确保了《高老头》的伟大性。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19世纪中叶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客观化写作表现平庸伊·德·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末叶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第一部长篇《一生》,第二部《俊友》叙事分析:从叙事的角度而言,这本小说反映的生活面狭窄,大多出自一个生活阅历简单而想象力丰富的女子的幻想。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32986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67.png)
外国⽂学史复习资料整理外国⽂学史第⼀节古希腊⽂学三、⽂学分期及其发展状况:第⼀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由⽒族社会向奴⾪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神的故事、英雄传说)、史诗,还有少量叙事诗和教谕诗。
(⼆)代表作家作品:古希腊神话:是古代⼈们通过幻想和想象把⾃然界和社会形态拟⼈化或形象化的展⽰。
两⼤神系:①前奥林波斯神系--混沌神(哈俄斯),光明⼤地(地母该亚),⿊暗神(厄瑞波斯) ,⽩昼天空(天神乌拉诺斯) ,提坦诸神(六男六⼥),克洛诺斯,宙斯,瑞亚,赫拉;②奥林波斯神系--阿波罗(太阳神),三个摩伊拉(命运⼥神),赫拉,雅典娜(智慧⼥神),宙斯,阿弗洛狄忒(爱神),阿忒弥斯(⽉神),缪斯(⽂艺⼥神)俄林波斯神系:1 相传俄林波斯⼭上居住了⼀个神的⼤家族。
众神之王掌管天上⼈间,其它神有太阳神阿波罗、⽉神阿忒弥斯等。
2 他们和⼈同形同性,有时还和⼈间美貌男⼥恋爱,不同之处他们长⽣不死。
3 希腊众神没有主宰⼈类的绝对⼒量,体现了希腊神话的民主性和进步性。
英雄传说:主要有赫刺克勒斯建⽴⼗⼆⼤功的故事、伊阿宋率众英雄取⾦⽺⽑的故事等。
阿喀琉斯之踵:阿喀琉斯,是凡⼈珀琉斯和海洋⼥神忒提斯的⼉⼦。
忒提斯在他刚出⽣时就将其倒提着浸进冥河,但是被母亲捏住的脚后跟却不慎露在⽔外,全⾝留下了惟⼀⼀处“死⽳”。
(1分)后⼈常以“阿喀琉斯之踵”譬喻这样⼀个道理:即使是再强⼤的英雄,他也有致命的死⽳或软肋。
(1分)这体现了古希腊⼈对民族精神的深沉思考和⾃我省察,对狭隘的⾃我中⼼主义的批判。
(1分)赫西俄德:教谕诗《⼯作与时⽇》(是现存最早⼀部以现实⽣活为题材的诗作。
)规劝弟弟⾛正直劳动的道路,不要⾛巧取豪夺的邪路。
叙事诗《神谱》:最早⼀部⽐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众神名称⾃⼰看)▲荷马史诗1、基本知识介绍:《伊利昂纪》(⼜译《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译《奥德赛》)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ab1337ed630b1c59eeb55f.png)
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汇编:文学发展简况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进程一: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古代文学这一时期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
1、古希腊-罗马文学。
a 其中蕴含着的原始形态的“人”的观念,经由古罗马文学对后来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补充: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是: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虽然古罗马人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性格,即崇尚文治武功,对人的力量的崇拜常常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之辉煌业绩的追求,由此又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在审美品格上更趋向于庄严和崇高的风格,但仍属于古希腊原欲型文化范畴。
) b 希腊神话是多神的,众神与人同形同性,是人化的神,是神向人的下滑,人的主体性的高扬; c其文化内质呈“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结构框架,它体现的是一种世俗人本意识,其人性取向是自然原欲。
2、希伯来-基督教文学。
a 其中蕴含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补充:其中所表现出的对上帝的崇拜,一方面表现出人对人性本质之追寻趋向于理性的和精神的境界,这是人对自身理解上的一种进步与升华;另一方面对上帝的崇拜又表现了人对自身之原始生命力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一种压制,是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萎缩,是对古希腊-罗马的世俗人本意识的排斥。
);b 希伯来的神话世界是一神的,是神化的人,是人向神的提升,人的主体性的萎缩。
上帝几乎没有人的原欲,而仅仅代表人的原欲的对立面——理性,真善美皆集于上帝一身,因而人永远有罪;c 其文化内质呈“神——理性——人”三位一体之势,它是宗教理性型的,体现的是宗教人本意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特全)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特全)](https://img.taocdn.com/s3/m/3a198ec5856a561252d36f6f.png)
一、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盛行于法国,19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具有贵族倾向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在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在哲学上,提倡以“自我克制”为主要内容的理性,笛卡尔的唯理主义是其哲学基础;创作理论上,模仿古人,重视规则,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选取题材,遵循“三一律”原则,即要求一个剧本只能有一个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一昼夜,24小时。
但又带有浓厚的宫廷色彩,有形式主义的缺陷,人物流于类型化。
其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戏剧最突出。
马来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①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大多取材罗马历史,充满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热情,描写具有坚强意志和高度责任感的英雄人物。
代表作:《熙德》(取材于西班牙历史,参考西班牙戏剧家卡斯特罗《熙德的青年时代》)、《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②布瓦洛:古典主义理论家,诗体理论著作《诗艺》,古典主义的法典,“理性”是最高的艺术准则,继承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提出理性、真、自然三位一体的主张:为了求美就要求真,也就必须模仿自然,把古代希腊罗马作家的创作经验当作永恒不变的准则,制定了各种文学体裁必须遵循的法则。
③莫里哀: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代表作家,他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传统,维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道德;在艺术上逐渐接受了古典主义的规则。
“喜剧诗人”称号;创作生涯分四个时期。
优点:基本遵循古典主义的创作法则,具有结构严谨、冲突集中、人物形象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优点,喜剧来自现实生活,鲜明的民族风格。
不足:缺少变化和复杂性,借助外力解决矛盾代表作:《可笑的女才子》—嘲笑贵族沙龙—《女博士》《妇人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伪君子》——揭露宗教伪善,主人公答丢夫,成为伪善、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唐璜》、《恨世者》——揭露贵族,不顾三一律规则;《悭吝人》——讽刺资产者的贪婪和吝啬的杰作,情节来源于古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一坛黄金》,主人公阿巴贡,成为吝啬鬼的代名词《乔治·唐丹》——讽刺资产阶级虚荣心—《醉心贵族的小市民》《史嘉本的诡计》—有民主倾向;《无病呻吟》—最后一个剧本④拉封丹—文艺思想、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⑤拉辛—后起的古典主义悲剧家,古典主义戏剧的最高峰。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f6c277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c.png)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一、引言外国文学史是研究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学传统、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外国文化和文明。
本文将整理一份关于外国文学史的复习资料,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考试。
二、复习资料整理1、古代文学(1)古希腊文学:包括荷马史诗、悲剧诗人等,代表作品有《伊利亚特》、《奥德赛》等。
(2)古罗马文学:包括维吉尔、贺拉斯等,代表作品有《埃涅阿斯纪》、《歌集》等。
(3)中世纪文学:包括骑士史诗、宗教文学等,代表作品有《罗兰之歌》、《神曲》等。
2、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代表作品有《神曲》、《十日谈》等。
(2)西班牙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塞万提斯、洛佩·德·维加等,代表作品有《堂吉诃德》、《羊泉村》等。
(3)英国文艺复兴:代表人物有莎士比亚、弗朗西斯·培根等,代表作品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3、17世纪文学(1)法国古典主义:代表人物有高乃依、拉辛等,代表作品有《熙德》、《悲剧喜剧》等。
(2)英国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有培根、霍布斯等,代表作品有《新工具》、《利维坦》等。
4、18世纪文学(1)法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有夏多布里昂、雨果等,代表作品有《阿达拉》、《悲惨世界》等。
(2)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有华兹华斯、雪莱等,代表作品有《抒情歌谣集》、《西风颂》等。
5、19世纪文学(1)法国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有巴尔扎克、福楼拜等,代表作品有《人间喜剧》、《包法利夫人》等。
(2)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代表人物有狄更斯、乔治·艾略特等,代表作品有《双城记》、《米德尔马契》等。
6、20世纪文学(1)法国存在主义:代表人物有萨特、波伏娃等,代表作品有《存在与虚无》、《第二性》等。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一、引言外国文学史是研究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的一门学科。
外国文学史(2)期末复习
![外国文学史(2)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3a99d0776c66137ee061967.png)
一、填空题(8/1分)1英启蒙思想产生最早,法启蒙运动声势浩大2启蒙运动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把这个思潮称为“光明观念”运动。
3洛可可文学在18世纪30年代达到高潮(主要在法国)4感伤文学:出现在18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末的英国。
当时候英国产业革命之后,出现很多社会弊病,人们对资产阶级政权感到失望,但又无可奈何,便将许多不满与无奈投诸于艺术,由此产生一股新的文学潮流,由斯泰恩的小说《感伤的旅行》而得名。
感伤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注重心理感觉,因此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5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有人称他们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教父”和“产婆”。
6第一个自称为“浪漫的”作家的法国人:司汤达7斯塔尔夫人的文学论文《论文学》(1800)、《论德意志》(1810)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8斯丹达尔的《拉辛和莎士比亚》(1823-1825)曾被称为法国浪漫派声讨新古典主义的檄文。
9雨果在1827年发表《克伦威尔·序言》,全面提出浪漫型戏剧纲领,雨果也因此被公认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101830年《欧那尼》上演,在序言中响亮地提出:“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11夏多布里昂中篇小说《阿达拉》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开始的标志、法国第一部浪漫主义小说12夏多布里昂《勒内》中勒内是欧洲文学中第一个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英雄”的形象13阿尔封斯·德·拉马丁(1790-1869)是19世纪法国浪漫派的第一个诗人14理查生(1689-1761)书信体小说《帕米拉,或美德有报》是英语国家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书信体小说,给卢梭、歌德开创了先例;开创了感伤主义心理小说的先河。
二、据作品名填作家名、据主人公名填作品名各国代表作家作品:英国文学(现实主义小说):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英国小说之父、现代新闻报道之父):主要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3213e1c964bcf84b9d57b74.png)
名词解释:1 荷马式比喻:荷马史诗中有很多比喻,它们可以长达数行,往往可以扩展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艺术画面,表现一个自成一体的景观,这种富有特征性的比喻方式,被称为荷马式比喻。
2骑士文学:骑士文学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是中世纪的一种文学现象,体现了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骑士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骑士精神。
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3福斯塔夫式背景: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一个破落骑士,他没有任何道德情操,无所不为,是封建关系解体时期“无衣无食的雇佣兵”和“冒险家”的典型形象。
剧本通过他和平民社会各种生活场景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英国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生活,恩格斯将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这种背景称为“福斯塔夫式背景”。
4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启蒙作家创作的新文体。
这类小说具有人物、情节,但它不注重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而以人物活动为主线,穿插描写了多方面的内容,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者关于哲学、政治、法律、道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
《天真汉》、《爱弥儿》、《智者纳旦》是哲理小说的代表作。
5拜伦式英雄:1813年至1816年,拜伦创作出一组通常称之为“东方故事诗”的传奇作品,包括《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6部。
作品的故事都发生在具有异国情调的东方,主人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叱咤风云的勇气和各种狂热而又浪漫的冒险经历。
他们是单枪匹马的复仇者,有崇高的道德观和侠义心肠,爱好自由,矢忠爱情,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从而对之进行彻底反抗,但结局都是悲剧性的,最后都成为社会的牺牲品。
因为这些人物都具有拜伦的精神色彩,故被称为“拜伦式英雄”。
6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一种典型。
一批有才华的贵族青年接受了欧洲启蒙思想和国内进步思潮的影响,对庸俗的上流社会生活感到不满和厌倦,但又摆脱不了贵族社会的习惯和偏见,不能与这个社会彻底决裂。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郑克鲁主编)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郑克鲁主编)](https://img.taocdn.com/s3/m/0e27c0f0a76e58fafbb003c8.png)
外国文学史笔记第一章古代文学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一古代希腊文学。
(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二)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
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
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
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代表作:(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等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43058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1.png)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要写一篇关于外国文学史的复习资料,我会从几个重要的文学流派和作家入手。
首先,大家都知道,文艺复兴是个大事件。
它像一阵春风,唤醒了欧洲的艺术和文学。
那时候,莎士比亚就是个传奇人物。
他的戏剧充满了人性和复杂的情感,比如《哈姆雷特》。
那种“生存还是毁灭”的思考,至今仍让人深思。
接着,进入了启蒙时代。
这个时期,思想解放,大家开始追求理性。
伏尔泰和卢梭的作品让人耳目一新。
他们用文字挑战权威,提倡自由和平等。
尤其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句“人天生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真是深刻得让人心痛。
然后,我们来看看19世纪的现实主义。
这时候,作家们像是戴上了“真相的眼镜”。
托尔斯泰和狄更斯揭露社会的阴暗面,描绘了普通人的生活。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不仅仅是历史小说,更是人性的探索。
他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再往后,是现代主义的崛起。
哦,那可是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时代。
作家们纷纷打破传统,寻求新的表达方式。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可谓是个经典之作。
他用意识流的写法,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角色的内心世界,感受到生活的琐碎与深邃。
最后,我们不能忘了后现代主义。
这个时期,艺术与文学的界限模糊了。
巴特和福柯等人提倡“文本无尽”,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读。
语言变得更加灵活,叙事结构也越来越多样。
像是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仓库》,用幽默和讽刺探讨了战争与人性,读后让人捧腹却又深思。
总的来说,外国文学史就像一部丰富多彩的拼图。
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也能反思自己的生活。
这些文字如同一扇窗,打开了通往不同世界的视野。
希望大家能在这条文学之路上,继续深耕细作,探索更多的奥秘!。
外国文学史题库及答案题库
![外国文学史题库及答案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5a40a58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a0.png)
外国文学史题库及答案题库一、古希腊罗马文学1、古希腊神话的特点是什么?答案:古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丰富的想象力、深刻的哲理性和优美的故事性等特点。
神人同形同性指神具有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众多奇幻的神话形象和情节;深刻的哲理性蕴含着对人性、命运、道德等的思考;优美的故事性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荷马史诗》包括哪两部作品?答案:《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
3、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哪些?答案: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作家有埃斯库罗斯,其作品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作品有《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作品有《美狄亚》。
二、中世纪文学1、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类型有哪些?答案: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
2、《神曲》的作者是谁?其主题思想是什么?答案:《神曲》的作者是但丁。
主题思想是通过对诗人幻游三界的描写,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重大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新时代的憧憬。
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答案: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
2、薄伽丘的代表作是什么?答案:薄伽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谈》。
3、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哪四部?答案: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四、17 世纪文学1、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有哪些?答案:古典主义文学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文学为政治服务;在思想上崇尚理性,克制个人情感;在艺术上遵循规范,强调形式的完美。
2、莫里哀的代表作品有哪些?答案:莫里哀的代表作品有《伪君子》《唐璜》《吝啬鬼》等。
五、18 世纪文学1、启蒙运动的主要主张是什么?答案:启蒙运动主张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批判专制制度和宗教迷信,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和科学。
2、歌德的《浮士德》的主题是什么?答案:《浮士德》的主题是通过浮士德一生的探索,展现了人类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精神,以及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e307321ccbff121dd368399.png)
三、名词解释4’x4=161、什么是巴洛克文学?p65巴洛克文学是西方文艺复兴后期的一个文学流派,另外和古典主义文学和清教徒文学并成十七世纪三大文学。
它在人文主义文学运动衰落后而兴起。
它带有虚幻神秘色彩,追求生死灵肉,人生意义等终极问题!追求奇特的效果,夸张的比喻,冷僻的用典以及意象的奇峻!代表作家:意大利的马里诺,西班牙的贡戈拉,卡尔德隆,英国的约翰·多恩,德国的格里美尔斯豪森等。
巴洛克文学以表现一种病态的人生哲学以及悲观主义的情绪,管用的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无能为力以及顶礼膜拜。
习惯以支离破碎的形式,表达夸张的忧郁,又用雕饰的辞藻,谜语似的比喻来玩弄风雅。
2、荷马史诗?p17《荷马史诗》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补充和修改,最后由盲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于公元前6世纪中叶,第一次被写成文字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这两部史诗最初可能只是基于古代传说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
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3、启蒙文学p7918世纪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些启蒙文学家也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如法国的狄德罗、卢梭等。
启蒙文学是抨击社会制度、宣传革命理想的思想武器,在号召资产阶级革命,启迪人们的革命意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启蒙文学宣传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和思想,带有鲜明的哲学性和政治倾向性。
启蒙文学家还根据政治形式的需要,创造了一些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等。
启蒙文学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又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先驱。
4、达尔杜弗p74莫里哀名著《伪君子》的主人公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答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恭家,图谋勾引其妻子并夺取其家财,最后真相败露,锒镗入狱。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e9d923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e.png)
外国文学史名词解释1、骑士文学:骑士文学史欧洲中世纪特有的一种文学现象,是世俗封建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它是骑士制度的产物。
法国是骑士制度最发达的国家,所以也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
骑士文学的内容主要是写骑士冒险游侠的经历或故事以及骑士与封建贵妇人之间的爱情故事。
骑士文学的体裁包括两大部分: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其中叙事诗又被称之为“骑士传奇”。
2、“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将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概括为“心灵辩证法”;托尔斯泰习惯于从体悟与解剖自己的心灵开始,推己及人地在作品中表现人物的心理,他善于通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的演变。
3、古典主义:是17世纪盛行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主张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而得名。
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克制个人感情,服从国家整体利益;思想上崇尚理性,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主张“三一律”。
三一律:是17世纪古典主义的剧本创作规则。
规定剧本情节、地点、时间三者必须完整一致。
即每剧只能有单一的故事情节,事件发生在一个地点并在一天之内完成。
4、启蒙主义文学:18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增长,反封建斗争发展,从社会历史的递变以及文学自身发展的两方面看,资产阶级都需要一种足以表现他们思想感情和理论主张的文学使其成为锐利的思想武器,于是欧洲文坛诞生了启蒙主义文学。
它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民主性;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平民作为主人公来正面歌颂;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文体:正剧、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等。
代表作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等。
5、狂飙突进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德规模的文学运动,其名称来源于运动参加者克林格的剧本《狂飙与突进》。
“狂飙”作家们多是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青年歌德和席勒以其高水平的创作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
运动参加者反对封建枷锁,鼓吹个性,崇拜天才,主张民族统一和创作具有民族风格的文学,他们重视学习中世纪流传下来的民歌和民谣,接受卢梭“返归自然”的口号;虽不反对理性,但更强调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蒙运动18世纪产生的具有全欧性质的一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文化运动。
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其实质是法国大革命前新兴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夺权的舆论准备。
追求政治和思想学术自由,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宣扬理性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宣扬民主法制。
理性崇拜是启蒙文学的思想基础。
启蒙文学启蒙文学是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密切配合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启蒙文学的作家多半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们把文学当作反封建的武器和进行启蒙的宣传工具,因此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政治倾向和战斗性,具体有以下特点:1)政论性和哲理性,用流畅而富于雄辩的纯理性散文语言,宣扬启蒙思想,探讨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2)现实主义色彩和平民精神,描绘和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真实面貌,通过典型的日常生活细节来表现现实社会的种种关系3)形式上的创新,打破传统框架,文学体裁多样化。
(英国:感伤主义,以崇尚情感出发,作家在创作上突出地强调感觉和感情,着力描写个人内心的感受,渲染中下层人物的痛苦和不幸,作品充满感伤情调。
德国:“狂飙突进”运动,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和民族风格)卢梭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是启蒙思想家中最富有民主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天赋人权”和“返归自然”学说。
其主要著作有《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等。
浮士德人物形象与梅菲斯特对比浮士德的形象(具有多重含义):1)浮士德在很大程度上是歌德的化身,他的追求与歌德的生活经历有许多相似,他追求的性格特征寄寓着歌德自己的生命活力;2)浮士德又是西欧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象征,尤其是德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化象征,他离经叛道,上下求索,不怕失败,反映了近代思想家不满足于现实,要将理论见诸实践,将人生艺术化的追求;3)浮士德又是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是新兴资产阶级巨人形象的象征。
梅菲斯特的形象:悲剧中的魔鬼梅菲斯特并不是西方传统悲剧中的“反面人物”。
在戏剧冲突中,他是主要人物浮士德的对立面,但并不只是起着毁灭善与美的反动作用。
作为“恶”的化身,是激发浮士德永远向上、追求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动力。
他对于理想主义的嘲弄、对于黑暗的赞美,以及他认为世间任何事物都是“空”与“无”的虚无主义观念,他那种既无感伤、更无激情,对任何事物都采取嘲讽和幽默的态度,同20世纪现代主义的某些思想直接相通。
浮士德(即人类)存在着两种矛盾的倾向:一种是不满足现实、驰目远方的精神;一种是贪图安逸、易于侈靡的思想。
使人成为复杂的对立统一的存在物。
歌德认为正因为人具有惰性的一面,所以上帝要创造出魔鬼来刺激人,鼓舞人,推动人类的进步。
浮士德是善的代表,梅菲斯特是恶的化身。
浮士德肯定人生,提倡有为,充满勇往直前的乐观主义精神。
梅菲斯特否定人生,主张无为,是一个否定一切的悲观主义者。
(浮士德是歌德诗剧《浮士德》的主人公,他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是在自然原欲推动下不断寻求新的生活体验、不断追求自我生命价值、个体本位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复活着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世俗的人本意识。
他自强不息、水于探索、永不满足,努力探索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意义,浮士德不断地突破自我局限,追求爱、美、和实践,浮士德在精神探求的过程中成长。
现在,常常将这种永不满足、不断探求的精神称为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概括了西方三百年来知识分子的探索过程。
)浮士德“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开篇,天帝和靡非斯特打赌,赌魔鬼能不能引诱人作恶,天帝选了浮士德。
而后,苦闷、不满足的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契约,一旦感到满足,说出“你真美啊,请你停留一下”,他的灵魂就归魔鬼所有。
返老还童入世的过程里,魔鬼“帮助”浮士德“屡屡作恶”,第一部中使玛甘泪家破人亡,第二部杀死改变老夫妇。
经历爱情、入朝为官、古典美、建功立业后,他始终没有满足,最终被忧愁吹瞎了眼睛,在自己的幻想里,说出了“你真美啊,请你停留一下。
”按理说浮士德“作恶多端”,应该把灵魂给魔鬼,然而上帝替他的恶兜底,救赎了他。
这句话可以看作他得到了满足,但世上的一切仍然没有给他满足,他是满足于幻想中的建功立业。
他把“太初有道”翻译成“太初有为”,他重视自己的作为,但是不信神,不敬神。
作为使他失去生命,神却救赎了他。
歌德有泛神论思想,并对现代知识人的自以为是,有所批判。
雨果、狄更斯人道主义要求摆脱宗教神学的禁锢,要求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意志自由,要求恢复人作为人的地位和尊严,追求个人才智的发展和世俗的幸福生活。
1)狄更斯和雨果的人道主义在小说中的体现人道主义者们认为人性本善,并且人们的道德是可以教化和改变的,狄更斯小说中的人道主义便是建立在人性论的基础上的,他理解的人性是人类共同的属性,它的人道主义思想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
正如法国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丹纳所说:“狄更斯的小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行善和爱,他认为真正的欢乐蕴藏在内心的感情中。
”,他强调“人类之爱”,这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
狄更斯作为典型的人道主义者,人道主义思想已成了贯穿其创作生涯的重要思想,几乎他的每部作品中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他看到了资产阶级世界里金钱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矛盾日益激化带来的不良后果,但是作为资产阶级的一员,他并没有将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作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出路,而是把希望寄托在道德教育上。
他希望通过资产者的良心发现从而对下层劳动人民疾苦的关心来调和阶级矛盾,以此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理想社会。
狄更斯在作品中关注和同情下层人物的生活状况。
例如《雾都孤儿》这个作品中的主人公奥利弗·退斯特,就是从一个儿童的悲惨身世开始的,在经历了一系列痛苦与不幸的遭遇后,在善良之人的大力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狄更斯就是想借助这部作品对资本主义的虚伪和黑暗进行揭露和批判,并且通过对黑暗社会的描述更加凸显了主人公奥利弗的弱小,而奥利弗也代表了当时社会中那些最底层阶级的小人物形象。
而对于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首先,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明显地体现他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上。
作品从人道主义思想立场出发,淋漓尽致地勾勒出一个令人发指的“悲惨世界”,暴露了社会上的种种罪恶和不公,深刻地为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民发出呼吁和控诉,并对他们表示深切的同情。
人道主义思想在他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揭露和对社会罪恶的无情鞭挞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其二,雨果认为只要让仁慈和博爱的恩泽遍洒人间,让人道主义思想的种子播种大地,那么罪恶与黑暗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失,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这一思想也全部体现在了作品里面,米里哀主教就是雨果笔下中最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化身,赋予他改造社会的伟大力量和宽容厚道的美好品德。
对已经堕落成残忍恶徒的冉阿让,作者让米里哀主教用无边的仁慈、博爱去感化他那颗因为生活逼迫、遭遇折磨而逐渐变得冷酷麻木的心,帮助他痛改前非,使他变成乐善好施、仗义疏财、广施济贫的好市长,走向新生。
然后,雨果让冉阿让接过米里哀主教的人道明灯,主动发扬其仁爱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更多的人,帮助更多活在“悲惨世界”里的人,照亮一方土地。
冉阿让最终成功了,他不仅消除了芳汀的误会,还通过舍身相救使割风由仇恨变成感恩,并以真诚得到了珂赛特和马里斯的谅解。
二、狄更斯和雨果的人道主义对于革命的态度狄更斯强烈反对革命,他认为革命手段太残忍,革命不过是个人的报复行为。
他幻想用道德感化的力量改造社会,使恶人良心发现,自动改过自新。
作为一个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也非常希望广大人民能够摆脱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但他反对一切血腥和暴力的行为,认为凡暴力都是混乱不堪的毁灭性行为,贵族的暴力和革命的暴力同属“恶”的范畴,应该一律加以消灭。
他通过他的作品《双城记》呼吁:暴政必定引发暴力,社会危在旦夕,流血只能造成更多流血,冤冤相报终无休止;人人都应以仁爱为怀,只有人道主义才能使社会达到和谐的完美状态。
相较而言,雨果对于革命具有高度的辩证批判,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也表现在他对待革命起义的态度上。
雨果有一个人道主义思想的名言:“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种绝对的正确的人道主义。
”雨果的话寄托了他的人道主义理想,“革命是为了恢复人的天性”。
他认为,人道主义要的就是人的善良本性的回归。
在《悲惨世界》里,冉阿让受主教的影响,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对于革命暴力与人道主义的关系,雨果认为革命暴力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和道义上的胜利。
在雨果看来,革命的利益固然合理,也是正确的,但未必是人性的,革命更多的时候是通过非人性的手段来达到其目的,如果革命是以为达到某种目标而以非人道的手段去践踏和侵犯“少数人”的利益,这种做法显然是非人道的。
结合《悲惨世界》,论述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主要从他的作品当中表现出来,其中《悲惨世界》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一、同情人民苦难,控诉社会黑暗在《悲惨世界》中,“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赢弱"这些事情在雨果的《悲惨世界》里,都有着其思想内涵。
雨果通过作品来描画出生活在死亡线上的人物,以此来代表千千万万的穷人的形象,为这些穷人鸣不平,进而控诉这个社会对下层人民的毒害,揭露这个社会发生的黑暗面。
雨果正是运用这种写作手法来表达他的人道主义思想,让人间变成地狱,目的是为了同情贫苦而善良的人民,《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芳订,都是迫于生活的无奈,而做出悲剧的命运来抗争这个社会的不公。
雨果的作品中要表现的那些人道主义思想,有很多处都有明显的记录:冉阿让在偷主教的银器被警察抓获,作为主教的米里艾,他不单没有说冉阿让偷了他的东西,反而还送多一个银器给冉阿让,这些都无不体现着主教的仁爱思想,他希望用爱对化解冉阿让身上的罪恶,让他的灵魂从新回归,这正是雨果要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
二、坚持向上乐观的信念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中的乐观向上的信念在他的作品中更是描写得淋漓尽致,雨果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他坚信人类会有光明美好的未来。
雨果的乐观信念是他高出其他同时代作家的。
在《悲惨世界》中,代表法律正义的警察沙威,最后在法律与人道精神的决择时,他选择了后者,这让法律在人道精神面前表现出人道主义极强的感化力。
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在人类精神世界中,法律无法比拟的精神力量。
雨果要表现的向上乐观精神,在作品中的那些由恶走向善,恶的力量最终被善的精神击破的浪漫精神。
他对社会未来的追求,对人民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以希望,也体现了雨果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三、歌颂人民革命雨果的《悲惨世界》写的是1832年的法国起义街垒战的时代背景,《九三年》是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他的作品肯定了革命暴力,但他更看重的是人道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