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章-口腔局部麻醉总结

合集下载

口腔麻醉实验报告总结(3篇)

口腔麻醉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口腔麻醉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临床麻醉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口腔医学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原理口腔麻醉是采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的方法,使患者口腔及周围组织暂时失去感觉,减轻或消除手术、治疗时的疼痛。

2. 实验方法(1)局部麻醉:包括阻滞麻醉和浸润麻醉。

1)阻滞麻醉:将麻醉药注入神经干、神经丛或神经节附近,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麻醉效果。

2)浸润麻醉:将麻醉药注入手术部位,阻断神经末梢,达到麻醉效果。

(2)全身麻醉:将麻醉药吸入或静脉注射,使患者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达到麻醉效果。

3. 实验步骤(1)局部麻醉:1)阻滞麻醉:确定阻滞神经,选择合适部位,常规消毒后,注射麻醉药。

2)浸润麻醉:确定手术部位,常规消毒后,注射麻醉药。

(2)全身麻醉:1)吸入麻醉:将麻醉药通过面罩或气管插管吸入患者体内,达到麻醉效果。

2)静脉麻醉:将麻醉药通过静脉注射,达到麻醉效果。

4. 实验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麻醉药物的种类、剂量和注射部位。

(2)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

(3)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4)术后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

三、实验结果1. 成功完成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操作。

2. 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严重不良反应。

3.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口腔麻醉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提高了临床麻醉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口腔医学工作打下了基础。

3. 认识到口腔麻醉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对麻醉工作的重视程度。

4.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麻醉药物注射技术、患者评估等方面,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加以改进。

总之,本次实验达到了预期目的,对提高学生的临床麻醉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口腔科学》温医大:第七章 口腔局部麻醉讲学课件

最新《口腔科学》温医大:第七章 口腔局部麻醉讲学课件
融合性的需求
• 嵌入企业原有流程,并融合投产、发料、补料、催料动作
• 成功实践
before
四处拼凑
- 从若干张报表查 阅数据,还要来回 比较计算。
一站式
after
• 成功实践
before
事无巨细
- 每张工单无论大 小都花相同精力计 算齐套。面面俱到 其实就无所适从。
启发性
after
化繁为简
- 一般工单,通过优先级与料况自 动匹配齐套性,给予投产指引。
订单齐套
1. 别没买 2. 别少买 3. 别晚买
是该买吗? 买多了吗? 买早了吗?
装配(工单)齐套
1. 别停下 2. 别落下
选谁开工? 选谁优先?
• 企业对齐套控制的呼声
订单齐套


按订单视角检视 料况进度
变更与插单时的 物料再平衡
齐套可开工工单 过滤
依工序投产物料 跟催
工单齐套
• 齐套控制的方法探究
为什么不齐套的情况下,还是会开工投产? 结果呢:
∵ 所谓的“高效综合症” ∵ 被催促的压力 ∵ 被无限合并的装配工序 ∵ “提前期”的美丽谎言
∴ 增加在制库存,有效产出却下降 ∴ 制造费用增加,工人积极性却下降 ∴ 生产控制复杂度增加,效率下降 ∴ 质量难以保障
• 生产调度的关注点
物料齐套
Complete Kit
二、 浸润麻醉
二、 浸润麻醉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三、阻滞麻醉 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是将局麻药
液注射到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 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 效果。 1.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2.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3.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4.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第七章口腔局麻

第七章口腔局麻

[麻醉效果检查] 麻醉效果检查] 刺压同侧前磨牙或磨牙的腭侧牙龈无痛。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进针点过于向后或注射量过多,可因同时 麻醉一侧的腭中、后神经面产生恶心、 呕吐。
3、鼻腭神经阻滞(切牙孔麻醉)
将局麻药注射在切牙孔内,麻醉鼻腭神经。 麻醉区域为上前牙腭侧牙龈、粘膜与骨膜。 适应症] [适应症] 上颌前牙拔除术(配合其他麻醉)、腭前部 的手术。 标志] [标志] 切牙管位于腭中线上,其内有鼻腭神经走行。 切牙管与中切牙的牙长轴一致。切牙孔位于 左右中切牙腭侧牙槽突后方0.5cm处,切牙乳 头位于切牙孔的浅面。
5、翼下颌传导麻醉 (pterygomandibular injection)
将局麻药注射在下颌升支内侧的下颌神经孔 附近,麻醉下牙槽神经及舌神经。麻醉区域 为同侧下颌牙齿、牙周组织、下颌骨,第一 前磨牙以前的颊、唇侧牙龈及粘膜、舌侧牙 龈和舌前2/3痛觉丧失。 适应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同侧下颌牙齿的拔除、下颌骨、下唇 的手术。舌神经阻滞麻醉适于舌前2/3和口底 软组织的手术及下颌牙齿的拔除。
2)口外注射法
口内注射法有困难、磨牙区有感染存在或其 它病变时,可采用口外注射法。 方法] [方法] 在颧牙槽嵴后方、颧弓下缘与上颌颧突后下 方按压之陷处(相当于颧牙槽嵴的根部后方) 进针,直达骨面,针尖沿骨膜面向上、后、 内进针1.5 ~ 2cm,回吸无血注射麻药2ml。
2、腭前神经阻滞(block anesthesia of anterior palatine nerve)
[方法] 方法] 嘱病人大张口、头稍后仰,下牙平面与地面平 行。将口角、颊部拉向外侧,显露颊垫尖和翼 下颌韧带。由对侧前磨牙之间,平面上方1cm 处水平进针,刺入颊垫尖,进针约2 ~ 3cm即可 触及骨面,回吸无血,注射麻药0.5 ~ 1ml,麻 醉下牙槽神经,再退针1cm左右,注射麻药0.5 ~ 1ml,麻醉舌神经。3 ~ 5分钟产生麻效。 若进针点标志不清楚,可在翼下颌韧带中点外 侧0.3 ~ 0.4cm处进针。

局部麻醉反思小结总结(实用5篇)

局部麻醉反思小结总结(实用5篇)

局部麻醉反思小结总结(实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局部麻醉反思小结总结(实用5篇)局部麻醉反思小结总结第1篇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你们好!在过去的一年里,本人能够踏实工作,锐意进取,认真钻研工作方法,总结工作经验,立足本职岗位,带领全科室所有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单位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口腔局麻培训总结范文

口腔局麻培训总结范文

一、培训背景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局麻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口腔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我们于近日组织了一次口腔局麻培训。

本次培训旨在让参训人员全面了解口腔局麻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二、培训内容1. 口腔局麻基本原理培训首先从口腔局麻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了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药理特性以及常用局麻药物的种类和特点。

2. 口腔局麻操作技巧接着,培训详细讲解了口腔局麻的操作技巧,包括注射部位的选择、注射方法、注射深度和角度等。

针对不同部位和不同手术需求,讲解了阻滞麻醉、浸润麻醉和表面麻醉等不同麻醉方法的操作步骤。

3. 局部麻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培训重点介绍了口腔局麻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局部感染、过敏反应、神经损伤等,并针对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

4. 实操演练为了使参训人员更好地掌握口腔局麻操作技巧,培训还安排了实操演练环节。

在专业讲师的指导下,参训人员亲自动手进行模拟操作,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应用。

三、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参训人员对口腔局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口腔局麻的基本原理、操作技巧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以下是培训效果的具体体现:1. 提高了口腔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手术提供了安全保障。

2. 增强了参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在面对临床工作时能够迅速应对各种口腔局麻情况。

3. 促进了口腔医学领域的技术交流,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本次口腔局麻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参训人员普遍反映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口腔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培训方法,为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口腔局部麻醉定义及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定义及方法

第七章口腔局部麻醉定义及方法第一节局部麻醉的定义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简称局麻,是指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部分的痛觉消失,以便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这种阻滞应完全可逆,不产生组织损害,局部麻醉时患者完全清醒,能与医师合作,是一种安全、简便、效果准确的麻醉方法。

但是,局部麻醉不适用于不合作的患者及局部有炎症的部位。

因此,局部麻醉的临床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口腔局部麻醉常用的方法有表面麻醉、侵润麻醉和阻滞麻醉。

第二节常局部麻醉药物用局部麻醉药物的种类很多,其麻醉效果,产生麻醉作用的时间,维持的时间,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性,毒副作用,安全使用的范围以及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各有不同。

临床上选择的局部麻醉药物应该是麻醉效果好、作用快、维持时间长、1无明显毒副作用、易溶于水、性质稳定的药物。

口腔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以及丁卡因具有以上优点。

一、利多卡因利多卡因(lidocaine)又称塞罗卡因(xylocaine),属酰胺类局部麻醉药。

该麻醉药具有起效快、弥散广、穿透性强,对组织无刺激,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的特点。

麻醉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约1~2小时。

利多卡因有迅速而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因而对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首选局部麻醉药。

本品毒性较普鲁卡因大,作局麻时药物浓度是2%~4%溶液。

侵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2%溶液。

每次使用量不超过0.4g,以防发生毒性性反应。

二、普鲁卡因普鲁卡因(procaine)又称奴佛卡因(novocaine),属酯2类局部麻醉药物。

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毒副作用小,性能较稳定,耐高温消毒,但其水溶液在碱性时不稳定,易分解失效。

普鲁卡因的穿透力弱,不适用于表面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可用1%~2%的溶液,每次用量不超过1g。

因此药血管扩张的作用较明显,临床上常常加入少量的肾上腺素(1:100000~200000),使局部血管收缩,减缓药物的吸收,延长作用时间。

口腔临床麻醉知识点总结

口腔临床麻醉知识点总结

口腔临床麻醉知识点总结一、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1. 局部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局部麻醉药物主要通过阻断神经传导的方式产生麻醉效果。

它们可以阻断神经纤维的电信号传导,使局部区域丧失感觉。

局部麻醉药物通常是通过与神经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结合来发挥作用的,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的打开或延迟导致神经冲动的传导而达到麻醉的目的。

2. 全身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全身麻醉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方式产生麻醉效果。

它们可以抑制大脑皮层对外部刺激的感知,并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从而使患者处于无痛感和昏迷状态。

二、不同类型的麻醉方法1. 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在手术或治疗的局部区域注射麻醉药物,使该部位丧失感觉。

它常用于口腔手术和牙齿治疗,如拔牙、洗牙、根管治疗等。

2.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指通过静脉输注或吸入麻醉药物,使患者整个身体处于无痛感和昏睡状态。

这种麻醉方法常用于复杂的口腔手术,如智齿拔除、牙槽突外科手术等。

3. 联合麻醉:联合麻醉是指同时结合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麻醉方法。

它可以在手术中结合使用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优点,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减少全身麻醉的副作用。

三、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1. 局部麻醉药物的选择:口腔医生在选择局部麻醉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的效果、毒性、耐受性和剂量等因素。

常用的局部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布比卡因等。

2. 全身麻醉药物的选择:口腔医生在选择全身麻醉药物时,需要根据手术的复杂程度、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对药物的耐受性来决定。

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有异丙酚、七氟醚、芬太尼等。

3. 麻醉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口腔医生在使用麻醉药物时,需要严格掌握药物的剂量、速度和方法,确保患者的安全。

此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麻醉并发症。

四、口腔临床麻醉的并发症和处理1.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局部麻醉可能会引起局部感觉丧失、过敏反应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口腔医生在使用局部麻醉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避免过量使用,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口腔局部麻醉》【75页】

《口腔局部麻醉》【75页】

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block anesthesia of
posterior superior alveolar nerve)
定义:麻药注射于上颌结节,麻醉上牙槽后神经
适用范围:上颌磨牙的拔除, 相应颊侧牙龈、粘膜和上颌结节部手术。
整理ppt
42
口内注射法:
体位:头微后仰,牙合平面与地面成45° 进针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前庭沟,
整理ppt
55
麻醉区域:两侧尖牙腭侧连线前方的粘骨膜、牙 龈及牙槽突。
整理ppt
56
腭部阻滞麻醉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整理ppt
57
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block anesthesia of inferior
alveolar nerve)
概念:麻药注射到翼下颌间隙内,麻醉下牙槽神经。
剂量:1.5~2ml。
整理ppt
45
麻醉区域:除上颌第一 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磨牙 、牙槽突及其对应的颊侧 软组织。
整理ppt
46
二、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blok anesthesia of infraorbital nerve)
概念:麻药注入眶下管或眶下孔周围 , 麻醉眶下 神经及其分支。
适用范围:上颌切牙至前磨牙拔除、牙槽突修整, 上颌囊肿刮除术, 唇裂整复术等。
整理ppt
22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定义: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 经末梢,使其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
适用范围: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手术。 上颌或下前牙区牙槽突区域小手术。
常用药物:2%利多卡因,碧兰麻
整理ppt
23

【口腔病学】局部麻醉及牙拔除术

【口腔病学】局部麻醉及牙拔除术
8
阿替卡因 (碧兰麻)
起效快,组织浸润性强,持续时间长 效能高,极少量可达最佳效果 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毒性低 粘膜下浸润麻醉,也可用于阻滞麻醉 最大剂量:5~7mg/kg/ 天,1.7ml/支
9
阿替卡因 articaine
10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表面麻醉 浸润麻醉 阻滞麻醉
5
利多卡因(赛洛卡因)
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1.5~2倍,维持时间长1~2h, 毒性大较普鲁卡因大
通透性和弥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麻 最大剂量:成人0.3~0.4g,小儿7~10mg/kg 使用浓度: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2%,表麻2% -
4%。 一般不作过敏试验 抗室性心律失常 —— 首选
防治原则: 术前仔细询问有无麻药过敏史。对怀疑有过敏史的患
者应先做皮内过敏试验。
39
3.中毒:当单位时间内进入血循环的局麻药量超过分解速度时 ,血内浓度升高,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会出现中毒症状或过 量反应。临床上常因单位时间内注射药量过大,或局麻药被快速注入
血管而造成。 临床表现:兴奋型表现为烦躁不安、多话、颤抖、恶心、呕吐、气急、
防治:注意进针点的部位、方向、深度和麻醉药物的计量。
麻醉药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即可恢复,无需特殊处理。
6.其他并发症:
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
43
第八章 牙拔除术 extraction of teeth
最基本 最常用 口腔科的基础之一
44
第一节 拔牙器械及其使用
一、牙钳(Forceps) 钳柄,关节,钳喙
50
禁忌症
2、心血管疾病: (1)心脏病者:心功能III-IV级,心绞痛、近期心肌梗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口腔局部麻醉是口腔外科手术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通过给局部组织注射麻醉药物,达到使局部组织麻木的目的。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的选择和操作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舒适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口腔局部麻醉方法的常见类型和操作技巧。

一、常见的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1. 局部浸润麻醉,是将麻醉药液注射到手术部位的浅表组织中,通过扩散作用使局部组织麻木。

这种方法适用于牙齿的简单拔除、牙周手术等小型手术。

2. 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醉药液注射到神经周围,通过阻断神经冲动传导实现局部麻醉的目的。

常见的神经阻滞麻醉包括上颌神经阻滞、下颌神经阻滞等,适用于较为复杂的口腔手术。

3. 局部浸润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醉药液同时注射到局部组织和神经周围,结合了两种麻醉方法的优点,适用于一些复杂的口腔手术,如颌面部手术等。

二、口腔局部麻醉方法的操作技巧。

1.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麻醉药物,医生需要根据手术的性质和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2. 注射技巧,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时,注射的角度、深度和速度都需要医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准确的把握,以确保麻醉药物能够准确地到达目标组织或神经周围。

3. 注意患者的舒适感,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时,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舒适感,通过耐心的沟通和细致的操作,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

4. 注意麻醉药物的剂量和作用时间,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合理地确定麻醉药物的剂量,以及麻醉的作用时间,避免出现过度麻醉或麻醉不足的情况。

5. 术后观察和护理,口腔局部麻醉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观察和护理,防止出现麻醉后的不适症状,如过度流涎、咀嚼肌无力等。

三、口腔局部麻醉方法的注意事项。

1. 遵循严格的消毒规范,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前,需要对注射器、针头等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无菌性。

2. 注意患者的禁忌症,口腔局部麻醉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如对麻醉药物过敏、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需要慎重考虑是否使用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口腔局部麻醉是一种常见的牙科治疗中使用的麻醉方式,它通过局部麻醉药物的应用来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本文将介绍口腔局部麻醉的原理、应用范围、常见的局麻药物以及注意事项。

一、局部麻醉原理口腔局部麻醉的原理是通过局麻药物的应用,使神经传导受限或阻断,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目的。

常用的局麻药物有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等。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使局部神经区域暂时失去感觉功能,从而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二、应用范围口腔局部麻醉广泛应用于各种牙科治疗中,如牙齿的抽、补、切牙龈手术等。

对于一些治疗较为痛苦的情况,如根管治疗、拔牙手术等,口腔局部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

三、常见的局麻药物1. 利多卡因:这是一种常见的局麻药物,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和较好的止痛效果。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常用于各种牙科治疗中。

2. 丁卡因:丁卡因是一种局麻药物,具有快速而持久的麻醉效果。

它适用于各种牙科手术,并且对于出血较多的情况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3. 普鲁卡因:普鲁卡因也是一种常用的局麻药物,它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和较好的麻醉效果。

普鲁卡因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牙科手术。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局麻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局麻药物,以确保麻醉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2. 控制麻醉剂量: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治疗部位等因素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血压、心率等,以及对麻醉药物的过敏反应。

4. 控制治疗时间:口腔局部麻醉的时效一般为2-3小时,医生需要合理控制治疗时间,避免麻醉的过早失效。

五、总结口腔局部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牙科治疗方式,它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正确选择局麻药物、控制麻醉剂量以及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是口腔局部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1. 2. 3. 4. 5. 6. 7. 8.
第四节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与预防
一、全身并发症:
(一)晕厥: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导致突发性、 暂时性的意识丧失。可由精神紧张、恐惧、疲 劳、饥饿、体质差以及疼痛等因素诱发。 (二)过敏反应:患者曾使用过某种麻醉药物, 无不良反应,当再次使用该药时,却出现不同 程度的症状,有即刻反应和延迟反应两种类型。 (三)中毒:单位时间内血液中麻醉药物的浓度 超过了机体的耐受力,引起各种程度的毒性反 应。
第七章 口腔局部麻醉
嘉兴市第一医院口腔科
第一节 局部麻醉的定义
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分的感觉神
经传导,使该部分的痛觉消失,以便在 完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第二节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利多卡因:目前临床最常用,作用较强,持续时 间1-2小时 普鲁卡因:有时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因需要皮试, 已很少使用 布比卡因:长效局部麻醉药,术后镇痛作用较长 丁卡因:主要用于黏膜表面麻醉,以及用于乳牙 拔除术及松动牙拔除术。 碧兰麻:用于浸润麻醉。渗透性强,效能高,毒 副作用小。需用金属注射器。
复习题


名词解释:阻滞麻醉;浸润麻醉;晕厥 填空题: 1. 口腔局部麻醉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 、 __________ 、__________。 2.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时注射针尖刺入 过深、刺破__________可引起深部血肿。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表面麻醉: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使 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痛觉消失的效果。 浸润麻醉: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组织内,以阻断 用药部位神经末梢的传导,产生镇痛的麻醉效果。 阻滞麻醉: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神经干或主要分支 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 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局部麻醉工作总结报告

局部麻醉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局部麻醉作为临床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手术及疼痛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局部麻醉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现将我局局部麻醉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回顾1. 技术提升(1)加强学习:组织科室成员参加各类局部麻醉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局部麻醉技术的掌握程度。

(2)引进新技术:积极引进新型局部麻醉药物和设备,提高麻醉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优化操作流程:对局部麻醉操作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操作效率,确保患者安全。

2. 服务质量(1)加强沟通:提高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确保患者对局部麻醉的知情同意。

(2)关注患者需求:针对患者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麻醉方案,满足患者需求。

(3)术后关怀:加强术后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解决患者疑问。

3. 科研与教学(1)积极开展局部麻醉相关科研项目,提高局部麻醉技术水平。

(2)承担局部麻醉教学任务,培养新一代麻醉人才。

二、工作成果1. 成功实施各类局部麻醉手术及疼痛治疗数千例,患者满意度高。

2. 局部麻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 科研成果丰硕,发表局部麻醉相关论文多篇。

4. 培养一批具有较高局部麻醉技术的医护人员。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问题:局部麻醉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医护人员对新技术掌握不足。

改进措施: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局部麻醉技术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2. 问题:局部麻醉药物品种单一,不能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

改进措施:引进更多新型局部麻醉药物,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

3. 问题:局部麻醉设备更新滞后,影响麻醉效果。

改进措施:积极引进新型局部麻醉设备,提高麻醉效果。

四、总结局部麻醉工作在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局部麻醉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局部麻醉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第七章局部麻醉

第七章局部麻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常用药物:0.5-1%普鲁卡 因或0.25-0.5%的利多卡因。 4、方法: (1)皮丘注射法 (2)骨膜上注射法 (3)牙周膜注射法
图6-1
三、阻滞麻醉 定义:是将麻药注射到神 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 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所 分布的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阻滞麻醉的优点: (1)免多次注射; (2)麻药用量少; (3)麻醉效果完全; (4)麻醉作用深,维持时间长。
二、局部麻醉的特点 1、不需特殊设备和麻醉师参与, 术者可独立操作。 2、术前无特殊准备。 3、病员保持清醒。 4、术后无需特别护理。 5、安全性相对较大。
第二节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一)利多卡因(赛罗卡因) 一般浓度2%,每次用量不能 超过0.4g,一次最大剂量300400mg。即小于20ml
(二)普鲁卡因(奴佛卡因) 1、特点:毒性小,性能稳定 耐高温消毒。 2、缺点:穿透性弱,不适合于 表面麻醉。而且因该药易使血管 扩张作用,所以,一般使用均加 少量的肾上腺素。
3、注射方法
(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切牙 孔注射法) 1、适用于上颌切牙拔除、腭前部 手术等。 2、注射点:腭前位于上颌中切牙 腭侧的腭乳头旁或尖处。
3、方法:
(四)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是将麻药注 射入眶下孔或眶下管,故又称为 眶下孔或眶下管注射法。 1、口外注射法 2、口内注射法
方法 (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上颌结节注射法) 1、适用于上颌骨后部手术及磨牙 拔除或上颌窦手术时后壁的麻醉。 2、进针点:一般在上颌第二磨牙 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沟处。
3、注射方法:
(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 孔注射法 1、适用于上颌双尖牙及磨牙拔除、 腭隆突的切除及腭裂整复术。 2、注射标志:以上颌第三磨牙或 第二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 的中外1/3的交界处,无磨牙者, 应在软硬腭交界前约0.5cm为标 志。

第七章 口腔局部麻醉

第七章  口腔局部麻醉
• [病因]第三磨牙阻生,构成较深的盲袋,全身抵抗力下降 时,冠周炎可急性发作。 • [临床表现] • 张口受限,全身不适,发烧,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稍有 升高。 • • • • [并发症]下颌下间隙脓肿及口底蜂窝织炎。 [治疗] 1、急性期以消炎、镇痛、建立引流及对症处理为主。 2、慢性期:应以去除病因为主,可消除盲袋或拔牙。
• (二)禁忌证 • 1、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 病的患者。 • 2、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和心脏病 • 3、糖尿病 • 4、甲状腺功能亢进 • 5、肾脏疾病 • 6、肝脏疾病 • 7、月经及妊娠期 • 8、急性炎症期 • 9、恶性肿瘤
第三节 拔牙的基本步骤
• • • • • • (一)分离牙龈 (二)铤松患牙 (三)安放牙钳 (四)拔除患牙 (五)拔牙创的处理 (六)拔牙后注意事项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 化脓性炎症的总称,间隙感染的弥散期称为蜂 窝织炎,化脓局限期称为脓肿。在颌面部各组 织之间,从解剖结构上即是潜在的间隙,而且 相邻的间隙之间互相通连。
第十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第一节 概述
•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 1、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的能力 很强出血较多。 • 2、口腔颌面部腔、窦多,容易引起感染。 • 3、颌骨上有牙,被打折的牙或脱位的牙以及碎骨片可 能成为“二次弹片”,加重周围组织损伤和增加感染的 机会。 • 4、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常妨碍正常进食。
第四节 颞下颌关节强直
• 一、关节内强直 • 二、颌间挛缩(关节外强直)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 • • • • • • • • • 一、表面麻醉 二、浸润麻醉 三、阻滞麻醉 (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四)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六)舌神经阻滞麻醉 (七)颊神经阻滞麻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碧蓝麻 (articaine)
•普鲁卡因: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2%溶液,其穿透力弱,
• 不适用于表面麻醉。每次用量<1g。 丁卡因: 1-2%浓度,< 0.1g / 次,表面麻醉,毒性大,可 维持20-40分钟。
•利多卡因:比普鲁卡因强,毒性比普鲁卡因大,维持时间1-2
• 用 小时。 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2%溶液,每次
(2)牙周膜浸润法
方 法
自牙的近中侧或远中侧龈缘沟内刺入牙周膜,注入麻醉
药0.2~0.3ml,即可麻 •注入阻力大
(3)软组织浸润法(皮丘注 射法)
• 适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内的手术, 即皮下或粘膜下浸润
方 法
• 设计切口,以免注药后组织变形
二、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 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
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
而产生麻醉效果
适应证
• 8-8 拔除,上颌牙槽部小手术
• 2-2 拔除,下颌前牙区小手术
•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手术
方 法
(1)骨膜上浸润法
是在上、下颌骨或牙槽突粘膜部位,针头于黏膜 呈45度角进入黏膜下,骨膜上,注射药物0.5-2ml。 注意针头不要刺入骨膜下,以免引起强烈疼痛。
第七章
口腔局部麻醉
东营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毛雪梅
第一节
局部麻醉的定义
• 局部麻醉是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 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部分 的痛觉消失,以便在完全无痛的情 况下进行手术。
第二节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酯 类
按化学结构 酰胺类
酯类:
普鲁卡因 (procaine) 的卡因 (dicaine)
酰胺类:利多卡因 (lidocaine) 布比卡因 (bupivacaine)
2cm注药1ml,示指压在眶下缘中点下方,寻找并进入眶下孔, 回抽无血,注药1ml。
麻醉范围:同侧下睑、鼻、眶下部、上唇及上颌前牙、前磨
牙及其唇颊侧龈粘膜、骨膜牙槽骨。
(5)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口内注射法: 进针点:颊脂垫尖 ,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0.3-0.4cm,下颌
磨牙 平面上1cm 。无牙合患者上下牙槽嵴连线中点外侧 0.3-0.4cm 注射方法:坐位,大张口,下颌牙 平面与地面平行。注 射器在对侧下颌前磨牙区,注射针与中线成45。角向后外方刺 入进针点, 深2-2.5cm达骨面,回吸 无血,注药2-3ml 麻醉范围:同侧下颌骨、 下颌牙、牙周膜、前磨 牙至中切牙的唇颊侧牙 龈、粘骨膜和下唇。

量<0.4g。可表麻 2-4%浓度
•布比卡因:比利多卡因强4倍,维持时间5小时, 毒副作用
• 小,0.5%浓度,<0.2g/ 次
•阿替卡因:碧兰麻,效能高,毒性小,一般
• 用于局部浸润麻醉。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及适用范围
• 表面麻醉
• 浸润麻醉
• 阻滞麻醉
• 冷冻麻醉
一、表面麻醉
superficial anesthesia
(2)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点:8或7腭侧龈缘至腭中
线的中外1/3交界处。 8未萌出则 在7腭侧。
注射方法:坐位,头后仰,大。
张口,上牙 平面与地平面成60 角。注射针从对侧下颌尖牙与第 一前磨牙之间,向后、上、外进 针达骨面,稍回抽0.1cm,注药 0.5ml。可见局部腭黏膜变白。 前磨牙的腭侧牙龈、黏骨膜和骨 组织。
亦称涂布麻醉 topical anesthesia
定义:将麻醉药物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 表面, 药物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醉以达到痛觉消失效 果
适应证
• 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
• 拔除松动乳牙或恒牙
• 舌根部检查及手术前准备
• 作气管内插管的粘膜表面麻醉
常用药物
•1%丁卡因或2%-4%利多卡因。
•中药表面麻醉剂
(1)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口内注射法
进针点:7远中颊侧根部的口腔前庭沟处。 7未盟出,在6远中
颊侧根部的口腔前庭沟处。上颌磨牙缺失,则以颧牙 槽嵴的前庭沟。 注射方法:坐位,头稍后仰,半张口,上牙合平面与地平 面成45。角。注射针头与上牙合平面成45。角,向后、 上、内进针2cm,回抽无血,注药2ml。针头不宜刺入 过深,以免刺破翼丛, 引起深部血肿。 麻醉范围:78、6远中颊根腭根、 牙槽突及颊侧牙周膜、 骨膜龈粘膜。
• 针头从切口线的一端斜行刺入皮肤或粘膜
• 注入少量麻药呈皮丘 • 沿切口线分层注射或在切口线周围作环状 注射 • 由于软组织浸润法所需麻药量相对较大, 故浓度适当降低 • 常用为0.5~1% Lido
三、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神经干或主 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 刺激,达到麻醉效果。适用于面部整 形手术、颌骨及牙槽突的手术。麻醉 要求:麻醉者要熟悉口腔颌面部解剖 结构、严格无菌操作及在推药前应回 抽无回血。
麻醉范围:麻醉同侧上颌磨牙、
(3)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点:3、3连线与腭中线的交点,前牙缺失者以唇系带为
准,向后越过牙槽嵴0.5cm ,表面有菱形的腭乳头为 注射点。
注射方法:坐位,头后仰,大张口,
针尖从侧面进入腭乳头 的基底部,然后将注射 器摆到中线,与牙长轴 平行,进入切牙孔 0.5cm,注药0.3-0.5ml。
(6) 舌神经阻滞麻醉
方法与下牙槽神经麻醉相同,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口内法注射后, 注射针后退1cm,再注射麻醉药物1ml,可麻醉舌神经。麻醉范围: 同侧舌侧牙龈、黏骨膜、口底黏膜以及舌前三分之二黏膜。
(7) 颊神经阻滞麻醉
方法与下牙槽神经麻醉相同,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口内法注射后, 注射针后退至肌层、黏膜下,再注射麻醉药物1ml,可麻醉颊神经。 麻醉范围:下颌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侧黏膜、肌肉和皮肤。
(8)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两侧尖牙连线前方的腭
侧牙龈、黏骨膜和牙槽 突。
(4)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1、口外法 进针点:眶下孔内下方1cm,
鼻翼外侧1cm
注射方法:针与皮肤成45。角,
按进针点进针,向上、后、外 进入眶下孔,深 0.5cm,回抽 无血,注药1-2ml。
2、口内法 进针点:2根尖口腔前庭处 注射方法:注射器与中线成45。角,沿骨面向上、后、外进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