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研究
反身性理论视角下新时代中国股票市场探析
反身性理论视角下新时代中国股票市场探析引言: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快速进步和深刻变革。
随着经济的改革开放和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在这个新时代,反身性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角,可以援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股票市场的运作机制和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本文将从反身性理论出发,探析新时代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挑战和进步前景。
一、反身性理论概述反身性理论是社会科学探究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于20世纪80时期提出。
反身性理论认为,个体和社会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个体的行为和社会的结构是互相决定的,不息地互相反馈。
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反身性理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应用: 1. 市场情绪的传递和反馈:个体投资者的市场情绪和心理预期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影响。
当个体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市场会迎来投资热潮,股价上涨;相反,当投资者情绪低迷时,市场会出现恐慌情绪,股价下跌。
这种情绪的传递和反馈效应是反身性理论在股票市场中的体现。
2. 股票市场的自我实现预言:反身性理论认为,市场参与者的信念和期望会影响市场的走势。
若果投资者普遍认为市场会上涨,他们会实行相应的投资行动,从而推动市场上涨。
反之,若果投资者普遍认为市场会下跌,他们会选择卖出股票,从而引发市场下跌。
在中国股票市场中,这种自我实现预言的机制较为明显。
二、新时代中国股票市场的特点1. 超高波动性:新时代中国股票市场波动剧烈,每日涨跌幅度较大。
这与中国市场参与者过度重视短期利益,缺乏长期投资理念有关,也与反身性理论中投资者情绪的传递和反馈效应密切相关。
2. 创新科技驱动:新时代中国股票市场的进步受益于创新科技的推动。
新兴科技行业的企业纷纷上市,增进了市场的活跃和资本的流淌。
反身性理论认为,科技创新的影响会不息反馈到市场,推动市场的进一步进步。
3. 政策导向显著:中国政府在新时代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乐观推动股票市场的进步。
对个体投资者行为偏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的。
中, 资者起 到了至关重 要的作 用。 投 一方面, 它是实体 经济
信息输入的接受者, 同时投资者信息的输出又直接反映并
作用于股票 市场; 另一方面, 股票 市场的信 息 会反馈 给投资 者, 响其 行 为, 而反 作用 于实 体经济 ( 图 1 。 影 进 见 ) 标准 金
本文得到教 育部哲 学社会科 学创新基地 : “ 南京 大学经济转型与发展研 究中心”项 目资助
92
2 O年 第 2 01 期
《 展 研 究 》 发
的” 而 标准 金 融学 则告 诉 投资 者 “ , 应如 何行 为 ” 行 为金 ; 融理 论 侧重 于对 行 为偏 差 的定性 分析, 准金 融 学则 运用 标 定量 分析 的 方 法 使 投资 的偏 差 最小 化 , 因此 , 行为 金 融学 与标准金 融学 的融合是一 种发展必 然 。 二. 同金 融理论 对投 资行为的 分析 不
一
应 该认识 到, 因为 投资和 投机 是证 券市场相 互依存 的 对 矛盾 体 , 定 了行 为金 融理论 与标 准金 融理论 是 互相 决
补充、 相得益彰的, 行为金融学揭示了 “ 投资者是如何行为
图1 :股票市场信息 传导机制
法玛的有效市场假说 、 夏普 的资本资
产定价理论 、 罗斯的套利定价理论 、 布 莱克 和斯科勒 思的期权定价理 论等, 我们可以称之为 “ 投资 学派” 另一条 ; 是以 凯恩斯提 出的 “ 中楼 阁理论 ” 空 为滥 觞, 以及在 其 基础 上演 变而成 的 技术分析 学派 、 略特 的波 浪理 论和 艾
( 传统金融理论对投 资行为的分析 一)
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
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篇一: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学生学院_____ 管理学院_______专业班级12电子商务(1)学号311XX902学生姓名______ 阮健轩__XX年 12 月 24 日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设计调查目的:通过典型抽样方式,了解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的状况,包括其基本现状、投资行为状况、权益保护状况,以及他们对当前证券市场一些热点问题的看法。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问卷由35个题目组成,其中投资者基本情况5题、投资者行为15题、投资者对若干热点问题看法15题。
回收样本说明:调查中实际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58份,回收率96.66%。
二、调查结果综述调查围绕三个专题进行:个人投资者基本状况、个人投资者行为状况、、个人投资者对当前市场若干热点问题的看法。
每个专题得到的调查结果概要如下:(一)个人投资者的基本状况调查结果勾画出当前活跃于我国股市一线的个人投资者的基本状况。
从年龄情况看,25岁到50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中国个人投资者的主体(87%),但5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士也有不容忽视的份额(12%);从入市时间看,中国股市一线投资者的平均股龄为2-4年,教育程度方面。
调查发现,为数庞大的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其中不足中等文化程度的投资者(高中及中专以下)占了总被调查者的20.69%,而初中以下的低学历者有8.62%,这一数字意味着有较多的投资者未能接受初中以上的文化教育。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投资者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股市的投资规模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投资者,其股市的投资规模也相对较大,但在较低学历者中,受教育程度与股市投资规模间的相关性并不强。
(二)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状况1、入市动机。
调查显示,39.66%的个人投资者入市的主要原因是只想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同时希望能够得到固定的收益,只有10.34%的个人投资者进入股市是期望短期(1年以内)获取高额收益;38.0%的投资者希望能够使资产稳步增长,同时获取适度波动的年回报。
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分析
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分析
□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何 庆 / 文
传统金融学以理性人,有效市场假 说为基础的理论,已经不能够解释市场 的诸多异常现象。行为金融学将投资者 看作是非理性人,并将投资者的心理活 动考虑到投资行为的产生,具有非常切 合实际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行为金融理 论进行阐述,接着通过对调查数据统计 处理的方式来分析中国证券市场个体投 资者的认知和行为。结果表明,确实存 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偏差。最后,基于行 为金融理论的基本成果,提出相应的投 资策略和相关政策建议。
解处理信息时,往往会由于信息呈现的
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2)个体投资者行为偏差研究
第一,过度自信。对过度自信的检
验,通过对学者之前所得调查数据的统
计,也可以很清楚的解释此现象。针对
过度自信设计的题目是:
如果你在股市投资并获利,您认为
最主要的原因是()
A.有内部消息 B.投资技巧好
Hale Waihona Puke C.运气好D.大环境好
-78-
国内对于行为金融的研究主要开始 于 90 年代后期,主要是对国外相关文献 的综述和介绍。主要运用国外已得出的 研究结论,检验国内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行为是否存在已经揭示的偏差。
投资者行为金融理论 (1)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由卡尼曼和沃特斯基 提出。该理论认为大多数的投资者并非 是标准的理性投资者而是行为投资者,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常常表现出的都是 非理性,也并不总是风险回避的。
延申。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所不同的是,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中将投资者分成两
类:一是噪声交易者,二是信息交易者。
我国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及偏
差分析
我国股市个人投资者投资偏好与决策风格的调查研究
从 杭州地区 5 余 个证 券 营业部 中选 取 了 3 0 5个进 行
调查 。调查对象 随机抽样方 式确定 ,分别 为证 券营业 部 大厅 散户、大 中户室 投资 者。共发 出调查 问卷 10 80份 ,
个 人 投 资 者 行 为 研 究 以及 现 实 中投 资 者 群 体 各 种 心 理 特
下组织实施 的 ( 前者主要完 成约 10 20位 大 、中户投 资者 调查 ,后者完成约 60位大厅散户调查 ) 0 。
2 调查 结果 统计
为 了考 察 不 同资 金 规 模 投 资 者 的偏 好 和 决 策 风 格 差 异 ,在 综 合 统 计 的 同时 ,按 资 金 规 模 进 行 了分 类 统 计 。 2 1 被 调 查 投 资 者 的构 成 .
l 5 — 3
第2 9卷
20 月 0 年9 1
第9 期
工 业 技 术 经 济
V .. 9 0 9 №. 1 2
总 第 23期 0
O0 % O0 % 0O % O0 % O 0% O 0% 0 0%
本次调查的重点是 了解个人 投资者 的投 资偏好 与决
策 风 格 ,在 进 行小 样 本 的半 结 构 访 谈 之 后 编 制 了 一 份 由 选 择 题 和 排 序 题 组 成 的 调 查 问 卷 ,问 卷 内 容 主 要 包 括 投 资者 选 股 选 时 的决 策模 式 以 及 对 各 类 决 策 因素 的偏 好 等 ,
其中 ,排 序题 由被 调查者按 重要性 大小从 所列示 的选 项 中依 次用 1 、…等数字标出 。 、2
12 调 查 样 本 设 计 与 调 查 实 施 .
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实验
合 中 国 投 资 者 的 实 个人特 征资料 、 事实性 问题和态 度性 存在过度 自信的状况。这个结果同对
际 情 况对 实 验 的 设 问题 等四个基 本部分 。
Ka e e n 和 T esy (99 h n ma v rk 17 )
势 的判断能力 怎么样 , 回想一 下您认 首 先提 出了损失厌恶 的心理 , 就是 指
我们认为 , 通过多次样本的选择 , 识 的股票投资者 , 您认为 自己选 股和 人 们 不 愿 意 面 对 损 失 , 至 愿 意 冒 更 甚 我们 的实验基本上 能代表 中国个体投 把握 时机的综合 能力高于 、 低于 还是 大损失 的风险来 回避现有的损失。
资 者 的心 理 。 当 然 , 样 本 容 量 的 角 跟一 般 水 平 差 不 多 ? 从
测试题 目第七题 、 第八题 7 .对于下面的情 况请选择 ( ) A、 8 %的概率 失去 4 0 有 0 00元 B、 1O 有 0 %的概率失去 3 0 00元 8对于下面的情 况请选 择 ( ) A、 2 %的概 率失去 3 0 有 5 0 0元 B、 2 %的概率失去 4 0 有 0 00元 测试结果 对于这 2 个题 目我们收到有效 问 卷 14份 , 占发放 问卷总数 的9 % 。 3 6
学生 、 研究生为被试 , 这样我们得到 的 交 量 , 导致 高 昂 的交 易 成 本 , 从而 对 投 心 ,因而 问及他们 自己炒股的综合能 结果可与之做 比较研究。 另一部分我们 资 者 的财 富 造 成 损 害 。 选 取 了上 海 市 某 证 券 公 司 总 计 9 0位 测试题 目第二题 、 第十一题 个体投资者组成被试 , 希望得到一些真 实反应我国投资者心理的数据。 2 .您认为 自己的对 股市价 格走 力 时, 只能做 出了比较消极 的判断 。 2 .对 损失厌恶效应 的检验
第四章 股票市场中个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 《投资心理学》PPT课件
3.社交的需要
• 如果上述两种需要都满足了,个体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属的需要, 如渴望从父母、朋友、同事、上级等那里得到爱护、关怀、友谊、信任, 以及渴望得到爱情等。人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成员之一。 马斯洛特别强调,人是社会动物,没有人希望自己过孤独的生活,总希 望有些知心朋友,有个温暖的集体,渴望在团体中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感 情,保持友谊和忠诚。
(1)长期投资者,如公司董 事、长期持股的大股东。
(2)中期投资者,如过户的 投资者、参与投资的中大户。
(3)短期投资者,如赚取差 价利润的短期投资者。
4.3.1 投资者的类型 在股票市场上,根据投资者的行为特点,可把投资者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所起的作用划分 • 这是一种最通俗、最普通的划分方法。按这种方法划分,投资者可分为:
(1)财力雄厚的大户。 (2)发行公司董事。
(3)市场做手。 (4)一般小额投资者。
2.按投资持股的时间长短来划分
二是选择性。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人,其行为总是指向于某一目的而忽视其 他方面,使其行为表现为明显的选择性。
归纳起来,一般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种:
1.资本增值动 机
2.投机动机
3.灵活性动机
4.参与决策动 机
5.安全动机
6.选择动机
7.自我表现动 机
8.好奇与挑战 动机
9.投资癖好
10.避税动机
1.生理的需要
• 这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指饥饿需要食品,口渴需要饮料,御 寒需要衣服,居住需要场所,还有身体有病需要医疗,以及要结婚等。 这些需要是人们生命延续的起码要求,若不能满足,人类就无法生存。 马斯洛认为,在一切需要之中生理需要是最先产生的,而且是有限的, 当需要被满足时,它就不能再作为行为的动力而存在了,这时,人类就 从生理需要的支配下解脱出来,产生其他“更高级”的需要。
个体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的影响研究
个体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的影响研究个体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市场的羊群效应的影响研究导论羊群效应是指个体在投资决策中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基于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分析。
这种行为模式可能导致市场的失衡和不稳定。
然而,个体投资者在决策中的关注度是否会对羊群效应产生影响尚不清楚。
本篇文章旨在通过研究个体投资者关注度对股票市场羊群效应的影响,为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者提供有关改善市场稳定性的建议。
一、羊群效应的形成原因羊群效应在股票市场中广泛存在。
其形成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不确定性:面对复杂和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个体投资者常常缺乏信心和能力进行独立的决策,因此更倾向于跟随他人的行为。
2. 社会认同:个体投资者渴望被社会认可和接受,因此他们倾向于模仿他人的投资行为,以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3. 信息不对称:个体投资者面对的信息通常是不完全的或者不准确的,因此他们倾向于模仿那些似乎拥有更多信息和专业知识的投资者。
4. 心理因素:个体投资者在决策中常常受到情绪的影响,例如恐惧和贪婪,这进一步加剧了羊群效应的出现。
二、个体投资者关注度对羊群效应的影响个体投资者的关注度对羊群效应的形成和传播起到重要的影响。
关注度可以定义为个体对特定证券、行业或市场的关注程度和专注程度。
以下是关注度对羊群效应的影响的几个方面:1. 影响决策过程:个体投资者关注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投资决策的独立性。
当个体投资者关注度较低时,他们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意见和行为的影响,从而增加了羊群效应的可能性。
2. 影响市场预期:个体投资者的关注度可以反映市场预期的集体情绪。
当大多数个体投资者对某只股票或行业产生高度关注时,市场预期的集体情绪可能会形成,引发羊群效应。
3. 增加市场波动性:个体投资者关注度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市场的波动性。
当个体投资者的关注度出现剧烈波动时,可能引发投资者行为的集体性改变,进而导致市场的波动性增加。
4. 影响市场机制:个体投资者关注度的差异会对市场机制产生影响。
中国个人投资者低价股偏好研究
9 .2 9 5 9 .4 8 7 9 .4 9 3 9 .4 8 6 9 9 9 .1 82
9. 7 89
9. 3 60 9 . 45 9.6 6 3 9. 7 40 9. 7 26 9.8 1 5
9.2 28
8。6 53 8. 7 35 8.4 56 8 . 51 8.7 24 8.4 3 6
9.2 79
9. 3 84 9.8 72 9. 5 5 7
9.2 16
9. 1 2 4 8.8 89 8. 54
8.4 3 3
8.8 0 5 7.7 99 7. 07
7.7 3 9
6 6 4 9 7 .2 1 5 5.3 3 1
5 .4 82
4.7 06 5.6 54 3 .l 4 O
j 问 巍 L 伊 匕
2 9 .2 9 3
9 8 8. 3
/3 , I 1 9 . 52
9. 4 07
fI !4 『 _ 8.8 79
8 9 曩 3
组5 7.7 53
7 51 5
.
5.7 0 5
5.9 7 3
2 0 -1 0 4 - l 4 2 0 ‘ 发 搬 05 参 20 I 0 5l1 报 2 0 度 拟 0 5… 季 20 ¨殴 0 5{ 2 0 ‘ 瞍 掀 06 季
维普资讯
中国个人投资者低价股偏好研 究
【 容 摘 要】 内
大量 金 融研 究 文 献 表 明 , 美 国和 在 其他发达 国家的股票市场 中, 资者在 投 进 行投 资 决 策时 会 表 现 出 某些 偏 好 。 本 文 利 用 上 海 证 券 交 易所 I 0 蓝 筹 公 司 家 8 的 季度 数据 ( 04年 中报 到 2 0 年 中 20 07 报) 证实 了中国个人投 资者存 在对于持 有低价股的偏好 , 进一 步研 究 了这 种低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投资者行为研究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投资者行为研究
(二)投资者的羊群效应(Herd Behavior) 当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多数投资者在在雉以保持建性而选择盲目跟风。个人投资者总是 根据其他人的行动而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投资者行为研究
(三)投资者的后悔厌恶(Aversion To Regret) 后悔厌恶是指投资者在做出错误的决策后,会产生后悔和痛苦的情感体验,进而避免 类似的决策再次发生。在金融市场上,后悔厌恶的投资者往往过于关注过去的决策结 果,而忽略了未来的可能收益。这导致他们在投资过程中过于保守,不愿意承担风险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投资者行为研究
行为金融学下证券投资者非理性行为表现
(一)投资者的过度自信(Over Confidence) 过度自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表现为投资者对自身判断的过度信任。在金融市场 上,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往往高估自己的判断准确性,低估风险,导致投资决策的偏差。实 证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可以解释许多市场上的异常现象,如过度交易、错误的预测等
但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不论寻找多少白天鹅都不能证明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正确的思 路应该是去寻找一只别的颜色的天鹅否定原假设,用证伪的思路解决问题,但是往往会忽 视这种证伪的心理 证实偏差会使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让人更加自信
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投资者行为研究
四、 非理性行为的启示
在投资领域,非理性投资行为常常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造成经济损失。本文 将就如何避免非理性投资行为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
基于社会学角度的我国投资者行为调查研究
投 资 者静 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征 分析
( )投 资者 的人 口学特 征 一 1投 资者年 龄特 征 。调 查发现 投资者 的年龄 . 分布呈 两极化趋 势 。 0岁 以上 的投 资者 占被调 查 5
问题一 般不会 超过两 行 。其次题 型上 以选择题 为 主 ,大 多数 为单选题 ,问题不会 诱导 被调查 者做 出某种倾 向性 结论 。最后考 虑在现 场调 查 中,投 资者忙 于关注 股市行 情 , 问卷 回答时 问平均 限制 在2 0分 钟 以 内。
、0 . O 5 ,121N .
・ 经 济 学
基于社会 学 角度 的 我 国投资者行为调查研 究
尹海员,李忠 民
( 西师 范大 学 国 际 商 学 院 , 陕西 西 安 7 0 6 ) 陕 10 2
摘 要 :我国股票 市场 以个 体投 资者为主,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投资者的非理性行 为突 出,本文通过对 我 国个体投资者的抽样 问卷 调查 ,分析其社会学特 征、投资行为特征 。结果表 明我 国投 资者有许多独特的特征, 主要表现为整体文化程度不 高,在投 资理念 、知 识、技巧等方 面也不够成熟 ,普遍存在投机心理 ,从众行为 明 显 ,缺乏长期投 资理念等等 。这些行为造成证券 市场稳 定性下降,给股票市场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最后本 文 给 出 了相 应 的 政 策建 议 。 关键词:行为金 融;教育背景 ;财富观念;投资者行 为 中图 分 类号 : 8 24 F 3.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4 2 2 1)50 4 .5 10 —7X(0 0 .0 70 1 收稿 日期 :2 l.53 0 1 .0 0 基 金项 目 :教 育 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青 年基 金 ( 6C 9 0 7 ; 陕 西 师 范 大 学 2 0 J 70 2 ) 1 1工程 第 三 期 建 设 项 目 作 者简介 :尹海员 ( 9 9 ) 17一 ,男 ,山东省 日照市人 ,陕西师 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讲师 ,经济学博士。 李忠 民 (97 ) 16一 ,男 ,河 南 省 洛 阳 市 人 , 陕 西师 范大 学 国 际商 学 院 教 授 ,博 士 生 导师 。
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行为分析摘要: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证券市场在逐渐壮大,作为以资源配置为导向的市场,其给证券市场发挥了较大的功效。
而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存在着许多个人投资者,他们在市场中由于缺乏自我认知和自身心理因素的原因,使得大量个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不能取得自身预期的收益,承受着更大的风险。
然而我国的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往往不都是明智的,充满着各类非理性行为,本文旨在对个体投资的不理智行为进行分析,进而帮助他们进行投资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个人投资者;证券市场;认知偏差;投资策略一、个人投资者行为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在这一大环境下,市场资源配置的主要场所变成股市,要在这一市场中对各类企业、行业的融资进行合理分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其假设在市场中进行投资的人有较强的动力,而且对市场的合理信息能够予以较快的反应,他们在市场中较为理性,能够按照市场的具体情况来对自己的投资战略进行调整,最终令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我国证券市场已经从上世纪末发展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从起步时的雏形到现在发展迅猛,从监管不力到现在的统一管理,从刚刚诞生到现在的不断发展,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金融市场之一。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证券市场获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国内投资者们的投资理念并没有获得较大的进步,而且在证券市场中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没有受到合理的保护。
相对于国外的投资者来说,我国个人投资者人数众多,再加上外界环境复杂,消息不全面,存在许多违法交易行为。
所以,当下国内大部分投资个体的决策行为不是明智独立的,较容易受其自身认知的误导或者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和现状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扮演着资金供应者的角色,没有一个证券市场可以离开投资者还能继续存活下去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是尤为关键的。
这样一来,研究证券市场中投资人的组成及现状是尤为关键的。
基于行为金融学对中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
金融天地267基于行为金融学对中国股市中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分析唐 志 广东财经大学摘要: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至今,时间相对较短,市场监督和管理力度不够,制度不成熟,同时,个人投资者作为股票市场中参与人数最多的主体,由于经验不足且缺乏专业知识,往往做出非理性的投资行为,长期下来,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本文主要阐述了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现实个人投资者的行为特性和心理素质,客观提出投资建议,分析投资行为及带来的效果,逐步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对股票市场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股票市场;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34-0267-01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满足物质生活之外,大部分人都会进行投资行为。
在我国的股票投资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占据了重要部分,其投资行为也对股票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在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股市中的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进行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探究当前个人投资者的心理状况对投资行为的影响,总结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对股市的影响,对投资行为提出建议,减少非理性投资行为对股市的消极影响。
二、行为金融学的相关理论(一)心理学理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大多数人面对大量信息的时候,是无法完全接受所有信息的,通常会根据感知和记忆力判断和储存信息,也就是说,人们对信息的摄取和记录是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性的,这种选择往往取决于个人的自我期望。
从这一方面来看,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的主要依据有两个情况。
第一,代表性启发。
对个人而言,对事情的评估往往倾向于考虑历史事例,从过往的经历中获取处理方式,并模仿这一处理方式对事情进行判断,不会考虑概率问题。
第二,可得性启发。
在决策前,有些个人投资者选择回忆相关信息,在这些信息中选择容易回忆的事件对事情做出判断,换句话说,人们在决策时,根据印象最深的、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想法进行决策判断,但这种决策思路往往缺乏理性判断。
我国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异常探讨——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视角
过 度 自信 的 概 念 又 联 系 到 人 类 的 有 限 理 性 的 问 题 上 。 因为在行 为者 当中 , 论是理 性行 为者 还是 非理 性行 为者 , 不 都 不 会 怀 疑 自 己 的 理 性 的 存 在 。 他 们 自认 为 是 掌 握 了 一 定
l 我 国 证 券 市 场 个 体 投 资 者 行 为 的 异 常 现 象
开 户数达 13 . 2亿 个 , 券 投 资 基 金 7 9只 , 金 规 模 达 2 证 9 资 . 5 7万 亿 元 。
该 种 金 融 产 品 有 了一 定 的 把 握 , 应 的 便 会 降 低 风 险 溢 价 。 相 可 见 , 资 者 对 不 熟 悉 的 股 票 缺 乏 信 心 , 以 其 投 资 组 合 会 投 所 出现 分 散 度 不 足 , 传 统 的 投 资 组 合 理 论 缺 少 考 虑 投 资 者 而 决策 时的信心 。
时 往 往 会 产 生 偏 差 经 济 学 家 通 常 认 为 个 人 相 互 独 立 的 偏
差 在 市 场 均 衡 时 被 抵 消 , 此 不 存 在 系 统 偏 差 。 心 理 学 的 因
这 些 偏 差 不 可 避 免 地 也 要 影 响 到 人 们 的 投 资 行 为 。 而 所 处 进 化 环 境 不 可 比 拟 的 , 别 是 金 融 市 场 存 在 着 大 量 的 特 按 照 传 统 的标 准 金 融 理 论 , 能 合 理 的 解 释 这 些 现 象 。 我 不
确定 的 概 率 。 很 明 显 , 当新 的 金 融 产 品 出 现 的 时 候 , 资 者 投
往 往 会 增 加 过 多 的风 险 溢 价 ,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以 后 , 们 对 而 人
形 成 了 主 板 、 小 板 、 业 板 等 多 层 次 市 场 ; 效 股 票 账 户 中 创 有
机构与个体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差异及决策动因分析
机构与个体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差异及决策动因分析一、引言股票市场是一个公平、开放、透明的投资市场,吸引了大量个体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参与。
但是,由于个体与机构在投资者类型、投资金额、投资时间、投资理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他们的交易行为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通过分析机构与个体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差异及决策动因,探究市场中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及原因。
二、机构与个体投资者的差异(一)投资哲学差异机构投资者一般拥有长期投资的理念,致力于发现优秀的公司和行业,投资于资金充裕、盈利能力强、良好的治理结构和财务健康的企业,通过宏观和长期的角度,寻求投资的长期价值。
而个体投资者通常是短期投资者,强调“速成利润”,不挑股票,一般投资于知名企业和热门股票,只考虑市场的短期涨跌以获取投资收益。
(二)投资决策差异机构投资者通常采用基本面、技术面都进行分析和比较,详细评估企业的财务、治理、经营等情况,考虑企业的长期走势和发展潜力,选择符合原则的标的资产进行投资。
而个体投资者高度自信,往往仅基于一些信息片段做出决策,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对于企业的财务分析和细微处的探究能力不足,以及实时的交易决策。
(三)信息获取差异机构投资者通常使用专业的研究报告和信息资源,了解市场的状况、政策变化和经济趋势等,对于业内外的关键人士、专家和分析师的观点也有较高的信任度。
而个体投资者可能只能获取业务咨询、各种风险警示和预测信息、通信媒体的基本报道等,其信息质量不高,也难以获得信息的优势。
(四)投资动机差异机构投资者受益于其注重长期投资的哲学,投资决策更具理性和目标导向,寻求通过长期投资赚取稳定的回报。
而个体投资者却往往会被一些误导性信息、情感化因素左右,投资决策往往与市场热点和情绪变化有关,决策往往缺乏盈利目标和战略性。
(五)投资风格差异机构投资者以全局和长期性为主要考虑对象,投资风格比较稳健,一般采用价值成长型或风险管理型的策略,每个机构有其自己的专业分析部门或投资组合管理人员来负责研究、评估和决策,能够更好的及时协调和管理持仓。
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及行为偏误研究综述
一、引言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建立在“个体理性”的假定之上,即认为:个体的决策免租一些列偏好公理,在给定信息条件下总可以做出最大化个人期望效用的决策;以及个体在获得新的信息后,可以按照贝叶斯法则更新自己的信念。
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经典的市场有效假说,许多资产定价模型和投资模型都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去发展。
近年来大量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投资者真实的投资行为与上述模型中的结论预期相悖,投资过程中普遍存在大量行为偏误(Barber&Odean,2013)。
传统金融理论的失效是由于其无法同时刻画理论情况下个体的最优选择行为和解释真实情况下个体的行为特征(Thaler,2016),行为金融学则放弃了对于个体理性的严格假定,转而对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市场"异象"问题展开了研究。
研究表明,无论是在个体的信念还是在个体的偏好上,传统理论中的个体理性均受到了挑战:在信念方面,个体往往依据经验法法则对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问题进行简化,做出决策时往往依据个人主观经验而非贝叶斯法则来推测事件发生的概率,表现出代表性直观推断;个体在决策过程中还存在过度自信的倾向;在决策成功时倾向于归因于自己的特质,而在决策失败时归因于偶然因素或外部因素。
在偏好方面,个体的决策在不同的情况之下风险态度不同———在“盈利”情况下表现为风险规避,在“亏损”状态下表现为风险追求,并且往往对“损失”比对“盈利”更敏感。
近二十年关于个人投资者交易行为的研究有很多有趣的发现。
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对相关研究做系统梳理: (1)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业绩及交易心理:个人投资者整体而言投资绩效很差,但交易却异常活跃;(2)处置效应:个人投资者的买卖行为与前期投资业绩密切相关,但背后的理论解释并不清晰;(3)个人投资者行为偏误的演变:个人投资者对自身的行为偏误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学习效率并不高。
最后给出对上述研究内容的评述。
二、个人投资者投资业绩及交易心理1.个人投资者投资业绩。
中国证券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心理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上个人投资者心理分析作者:许敏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5年第23期摘要: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较晚,发展的历史较为短暂,还没有建成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投资者的投资水平和心理还没有趋于成熟,信息不对称情况也比较普遍,投资者的投资心态直接影响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因此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投资者的心理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揭露投资者实际决策的理性水平,促进证券市场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心理偏差一、引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包括波动率之谜,股权溢价之谜等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不能用传统的金融理论来解释。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为金融学悄然兴起。
大量的心理实验表明,人的心理感受在投资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市场中,投资者由于存在心理偏差总是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在20世纪60年代,实验经济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出现了大量的相关著作,这些重要的论著吸引了经济学家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人们的经济决策。
在这一时期,认知心理学和决策理论的发展,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随着有限理性这一假设的提出,更多的学者将注意力投向了行为金融领域,将心理学、行为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等理论成果引入到金融市场中,运用心理学的各种检验方法,逐渐诞生了行为金融学,它从另一个方面更好地对金融异象做出了诠释。
我国股市的投资主体以个体投资者为主,与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机构投资者相比较,绝大部分的个体投资者在决策时都是基于自己的信念。
针对这一特殊的背景环境,对投资者不同的投资心理偏差进行检验。
二、行为金融学的主要理论基础行为金融学主要研究在竞争的市场中人们所犯的错误。
在竞争的市场中,至少有一些套利者是理性的。
在资本市场中,行为金融学会考虑到将投资者的迷惘、愚蠢等心理,当投资者进行投资时,这些心理会对证券的价格和公司的业绩以及证券市场的其他方面产生什么影响?答案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尤其是在金融市场没有像预期的那样有效的情况下。
行为金融学对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分析是研究证券市场的参与者的组成情况、规模和行为特征,对于了解市场参与者的特点和行为模式,指导证券市场监管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结构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证券市场投资者的类型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根据投资者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投资者划分为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两大类。
1. 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是指自然人投资者。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个人投资者数量庞大,活跃度高。
他们通常以股票、基金等长期投资为主,同时也有部分投资者以短期交易投机为主。
个人投资者投资行为具有灵活性和情绪性的特点,对市场波动反应敏捷,因此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机构投资者是指各类专业投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险公司、银行、企业年金等机构。
这些机构投资者通过专业的投资团队和丰富的投资经验,能够更加理性和长期地进行投资,对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总规模已达到数亿人,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据绝大多数。
机构投资者数量相对较少,但其所管理的资金规模巨大,占据了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
个人投资者是市场的主体,而机构投资者是市场的主要资金来源。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基金、债券等证券资产总规模约为数万亿人民币,占据了我国证券市场的绝大部分。
而机构投资者所管理的资金规模更是难以想象,他们的市场参与行为不仅影响着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还对市场的风险管理与稳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行为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情绪性投资行为个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行为受到情绪的影响较大。
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容易贪婪,盲目追涨;而在市场行情差的时候,又容易恐慌,盲目抛售。
这种情绪性的投资行为使得个人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更加波动,也使得市场出现了许多非理性的行为。
个体投资者行为与投资决策研究
个体投资者行为与投资决策研究随着经济市场的发展,许多人开始将越来越多的金钱投入到投资中。
虽然投资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领域,但投资者的行为与投资决策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因此,个体投资者行为与投资决策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
1. 投资者决策的影响因素投资者决策包括了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
内部因素包括了投资者的个人特点,如性格、认知、经验和风险偏好等。
而外部因素则是指外部信息,如财经新闻、公司宣传和政府策略等。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会对投资者的决策以及投资回报产生影响。
2. 投资者认知因素对决策的影响投资者的认知因素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主要包括了投资者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信息处理能力等。
投资者的知识水平是一种基础因素,它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了解程度。
复杂的市场环境需要投资者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外,投资者的思维方式也会影响他们的决策。
在投资中,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可能导致他们做出不同的决策。
信息处理能力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因素,投资者需要通过有效地处理信息,在市场上做出正确的决策。
3. 投资者交互影响对决策的影响投资者的交互影响是指一个投资者受到其他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或者媒体报道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投资者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这样的交流会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认知以及其决策的正确性。
另外,媒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财经新闻、分析报告和经济预测等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因为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市场走向的趋势。
4. 经验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投资者的经验是投资决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经验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得:第一,实践。
在实践中,投资者可以获得不同的投资经验,因此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走势。
第二,学习。
通过不断地学习,可以增强投资者的知识储备,从而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
第三,模拟。
通过使用虚拟投资,投资者可以模拟实际市场投资,并观察实际投资行为对投资回报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研究
【摘要】:行为金融学是在对现代金融理论的挑战和质疑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来分析投资者各种心理特征,并以此来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从行为金融学对投资者行为和股票价格波动的分析中看出,投资者的行为是股票价格波动的最关键因素。
正是因为现实中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是非理性的,他们由于各种心理原因对已知的信息缺乏理解和加工判断能力,从而影响信息的传递导致股价的波动。
对于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来说,由于市场发展时间短、市场结构和监管体系等方面的不健全造成投资者的非理性程度非常高,从而在行为金融理论框架下对中国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首先对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的研究作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回顾,之后在行为金融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采用国外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分析并总结了中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行为,并根据行为金融理论提出了一些适合个体投资者的投资策略。
本文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进行的心理学实验发现,在面对风险性选择时,被试具有相似的认知偏差,即存在明显的过度自信、不确定性厌恶心理、损失厌恶心理和锚定心理等。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也存在着同国外研究中发现的类似心理偏差。
但由于特定的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中外投资者在心理偏差的程度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其次,本文采用中国股票市场的数据对投资者过度自信和处置效应两个假设进行
了计量检验,发现中国股票市场确实存在着过度自信的情况,并且在上升趋势时期和下降趋势时期投资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会有所不同。
同时发现中国的投资者比美国的投资者具有更强的处置效应,并且不具有美国股票市场中的季节性。
这充分显示出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独特性。
最后,本文选取了反向投资策略、动量投资策略和小盘股投资策略等行为投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综合中国股票市场投资的实际特点,我们发现其中某些投资策略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可以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所借鉴,同样也存在一些策略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斟酌。
鉴于此,本文认为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应该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
本文还探讨了个体投资者行为对公司财务活动和政策监管的影响,并发现中国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偏差确实会发生作用,无论政府还是上市公司在制定政策时,都应该将这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
本文只是试图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行为进行初步研究,至于监管政策、信息环境、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以及投资者行为对资产定价的影响等领域,则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者行为心理学试验实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832.51
【目录】:第一章导言9-17第一节研究背景9-11第二节研究内容11-12第三节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第四节研究的意义13-14第五节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4-15第六节论文的特点与结构15-17第二章文献综述17-36第一节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基础Ⅰ17-23第二节投资者行为的心理学基础Ⅱ23-30第三节投资者行为及其行为金融学解释30-34本章小结34-36第三章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的心理学实验36-55第一节实验方法说明37-43第二节实验内容及设计43-47第三节实验结果及分析47-53本章小结53-55第四章中国股票市场个体投资者行为的实证分析55-73第一节样本数据选取及实证研究方法55-56第二节中国股票市场过度自信影响交易量的实证检验56-66第三节中国股票市场处置效应的实证检验66-72本章小结72-73第五章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个体投资策略73-88第一节行为金融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73-77第二节反向投资策略和动量投资策略77-81第三节资金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81-82第四节小盘股投资策略82-83第五节集中投资策略83-84第六节对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启示84-87本章小结87-88第六章投资者行为对公司财务和政策指导的影响88-105第一节投资者行为对公司财务活动的影响89-96第二节投资者行为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启示96-102第三节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个体投资者进行教育102-104本章小结104-105第七章结论105-108附录108-111参考文献111-124后记12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