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区水母类____王真良
我国海域两种大型水母的分子鉴定
我国海域两种大型水母的分子鉴定张姝;张芳;刘媛;崔朝霞【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09(040)001【摘要】采用通用引物-PCR扩增法,测定了辽宁营口海蜇成体的部分16S基因序列578bp、部分COI基因序列633bp,以及黄海海域沙海蜇成体部分COI基因序列645bp、部分16S基因序列479bp.结果表明,海蜇个体间的16S序列只有一个变异位点,其余序列完全一致;COI序列共有4个变异位点,碱基之间只存在转换,没有颠换、插入或缺失的位点.沙海蜇个体间的COI序列碱基组成完全一致,16S序列碱基组成也完全一致.从辽宁盘锦和山东胶州所取的水母碟状体和稚水母的测序结果显示,COI序列与海蜇成体的差异为0.5%-0.6%,与沙海蜇成体的差异为18.9%-19.4%;16S序列与海蜇成体的差异为0.0%-0.2%,与沙海蜇成体的差异为13.1%-13.3%.以上结果表明,水母碟状体和稚水母都为海蜇而非沙海蜇.结合GenBank中已有的其它水母类COI基因同源序列信息,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轮环水母亚目(Kolpophorae)和指环水母亚目(Daktyliophorae)以及有肩板族(Scapulatae)和无肩板族(Inscapulatae)的分类划分,与传统分类一致.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在黄海海域采集的沙海蜇和在日本采集的越前水母的差异只处于种内水平,两者应为同物异名.【总页数】8页(P94-101)【作者】张姝;张芳;刘媛;崔朝霞【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8.3【相关文献】1.我国南黄海海域漂浮铜藻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J], 蔡永超;孙彬;马家海;何培民;张勤2.中国海域两种大型食用水母利用状况分析及沙海蜇资源量评估 [J],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3.辽东湾爆发的大型灾害性水母经鉴定为白色霞水母 [J],4.近岸海域大型水母来源与迁移路径分析——以红沿河电厂海域为例 [J], 孙雪; 魏皓; 张海彦; 王彦涛; 张广跃; 刘汉霖5.日本海域现大型水母群最大水母重400斤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北沿岸春季和夏季的浮游动物
河北沿岸春季和夏季的浮游动物
王真良;林凤翱;冯志权;马明辉
【期刊名称】《海洋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6(25)3
【摘要】2004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用浅海I型I、I型标准浮游生物网在河北沿岸22 km以内近岸海域进行了浮游动物生态调查。
结果显示,春季仅记录37种浮游动物,而夏季记录60种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以春季为高,平均为886 mg/m3;夏季为低,平均为234 mg/m3。
中华哲水蚤,腹针胸刺水蚤,双毛纺锤水蚤为春季优势种;强壮箭虫,小拟哲水蚤,拟长腹剑水蚤为夏季优势种。
【总页数】5页(P41-45)
【关键词】浮游动物;种群;河北沿岸
【作者】王真良;林凤翱;冯志权;马明辉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14.5
【相关文献】
1.冬、春季黄海南部沿岸水域浮游动物 [J], 陈佳杰;徐兆礼;陈雪忠
2.辽宁省黄海北部沿岸夏季和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J], 段妍;王爱勇;李梦遥;刘修泽;柴雨;董婧
3.长兴岛沿岸春季和夏季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J], 王彬;刘春洋;李轶平;付杰
4.夏季海南东、南沿岸珊瑚礁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J], 谢福武; 梁计林; 邢孔敏; 刘红晨
5.温州沿岸海域春、夏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林义;邹清;王航俊;刘亚林;邱进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月水母活动在哪些国家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中的生物,它们存在于许多不同的地理区域和国家。
本文将详细介绍海月水母活动的国家和地区,并对其分布原因进行探讨。
1. 亚洲地区:在亚洲地区,海月水母可以在许多国家的沿海地区观察到。
其中包括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
中国的沿海地区是海月水母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东海和黄海地区。
这些地区的水温和盐度适宜,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日本,特别是日本海和东海地区,也有大量的海月水母分布。
韩国的黄海和东海地区也是海月水母的主要栖息地之一。
菲律宾的一些沿海地区也常常能看到活跃的海月水母。
2. 欧洲地区:在欧洲地区,海月水母的活动范围十分广泛。
它们可以在北海、地中海、爱尔兰海等海域中被发现。
英国的一些沿海城市,如英吉利海峡、诺福克海岸等地区是海月水母的常见分布地。
地中海沿岸的国家如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也存在大量的海月水母。
3. 北美洲地区:在北美洲的沿海地区,海月水母也十分常见。
美国的东海岸和墨西哥湾等海域中,都能够观察到大量的海月水母。
佛罗里达州的海岸线是一个重要的活动区域,此外,在加拿大的大西洋沿岸地区也有海月水母的分布。
4. 南美洲地区:南美洲的某些沿海国家也存在海月水母的分布。
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等国的一些沿海地区可以观察到海月水母的活动。
尤其是在巴西的圣保罗州和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海月水母更为常见。
5. 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地区:在澳大利亚和大洋洲地区,海月水母也有存在。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一个著名的观察海月水母的地方,这里是许多不同种类的海月水母的栖息地。
其他大洋洲国家如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区也可以发现活跃的海月水母。
总结起来,海月水母分布于全球各大洋洲和国家的沿海地区。
其分布主要受到水温、盐度、水流以及食物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海月水母的研究和观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分布规律和生态习性,并为海洋保护和生态平衡做出贡献。
北黄海秋、冬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年间变化
北黄海秋、冬季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年间变化杨青;王真良;樊景凤;邵魁双;李宏俊【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2(032)021【摘要】2009年秋、冬季在北黄海全海域121°30′-124°00′E、37°30'-40°00′N 范围开展了浮游动物多样性监测及年间变化研究,探讨浮游动物多样性对海流及全球变化的指示.共鉴定出浮游动物8大类28种(不含6大类浮游幼虫和鱼卵仔鱼),类群组成以暖温性近岸种和广温广盐种为主,兼有少量冷温性和暖水性外海种.聚类分析将浮游动物群落划分为:北黄海高盐水团群落、北黄海混合水团群落、北黄海沿岸低盐水团群落.2009年秋、冬季在北黄海均监测到暖水种小齿海樽和肥胖箭虫,前者形成秋季浮游动物优势种,但1959年调查显示它们向北分布不能抵达北黄海,这些暖水种的向北扩布可能预示着黄海暖流的增强.2009年秋、冬季北黄海主要暖温种中华哲水蚤和强壮箭虫丰度也较1959年同期有所升高.研究表明全球变化影响下温带海域北黄海浮游动物暖水种种类增加、分布北移,暖温种丰度升高,这与亚热带海域东海浮游动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模式不同,能够为浮游动物对全球变暖的区域响应机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总页数】8页(P6747-6754)【作者】杨青;王真良;樊景凤;邵魁双;李宏俊【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东寨港红树林夏冬季浮游动物的多样性 [J], 胡亚强;丁敬敬;黄勃;杨湘勤;刘富欣;马坤2.北黄海獐子岛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年际变化 [J], 尹洁慧;张光涛;李超伦;王世伟;万艾勇3.青岛沿岸秋、冬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J], 荆建源;刘潇怿;任晓蕾;李浩然4.夏冬季渤海、北黄海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卜亚谦;朱丽岩;陈香;董辉辉;孙跃;王超5.长江口水域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年间变化 [J], 徐兆礼;沈新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及生物量估算
2015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及生物量估算左涛;王俊;吴强;袁伟;栾青杉【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16(047)001【摘要】2015年5月搭载“北斗”渔业调查船、使用渔拖网的采样方式,在整个黄海及东海北部进行系统的走航式大面调查,记录了30°N-39°N海区内的大型水母种类组成、伞径大小及生物量分布,估算和比较了大型水母与其它渔业生物的生物量.结果表明,5月整个调查区,大型水母的总生物量估算值5.9万t,绝大部分由黄海中部的多管水母和洋须水母生物量贡献所致.出现的大型水母种类伞径分布呈单峰型.不同种类的水母分布具有明显地理区域和水文偏好性.其中,洋须水母主要分布于黄海中、北部50m水深以深水域,多管水母主要分布于黄海中部50m水深以浅的西侧以及整个东海北部;沙海蜇多为幼体,分布于黄、东海交汇区31°N-33°N间;霞水母较为集中出现于31°N以南、123°N以西近海.各水母种类的高密区的底层水温按洋须水母、沙海蜇、四叶小舌水母、霞水母呈升高趋势.东海多管水母分布区底层水温与沙海蜇相近;黄海多管水母分布区的底层水温较洋须水母略高.沙海蜇和四叶小舌水母较其它水母的适温范围宽.霞水母和洋须水母处于相对高盐区域.【总页数】10页(P195-204)【作者】左涛;王俊;吴强;袁伟;栾青杉【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青岛266000;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Q178.1;S932【相关文献】1.黄海水母旺发区浮游鞭毛虫和纤毛虫群落结构分布及其与水母发生关系初探 [J], 丁军军;徐奎栋2.春、夏季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蟹类群落结构的\r空间分布特征 [J], 孙婉;徐开达;卢占晖;薛利建;周永东;徐汉祥3.2019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J], 郭东杰; 张芳; 王朋鹏; 吴强4.基于不同空间插值法的黄海和东海北部游泳动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研究 [J], 唐政;单秀娟;关丽莎;金显仕;胡芷君;韩青鹏5.基于GFM和GAMM模型分析对虾白斑综合征(WSSV)对黄海和东海北部水域虾类生物量的影响 [J], 徐婷婷;滕广亮;李英瑕;吴强;单秀娟;张庆利;金显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7个地点桃花水母的形态学分类研究
浙江省7个地点桃花水母的形态学分类研究周剑君;王丹丽;徐善良;苏春分【期刊名称】《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年(卷),期】2010(023)001【摘要】以2003~2008年采集的浙江省宁波、杭州、温州和金华4个地区7个地点的桃花水母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分类方法(形态特征分类),对桃花水母的伞径、触手数目和级数、主辐触手和其他触手的长度比、刺丝囊疣形状和排列、平衡囊数目和形状以及生殖腺的形状和颜色等生物特征的观察,将其定为索氏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 sowerbyi),其中金华永康和温州平阳2个地点的桃花水母定为永康桃花水母亚种(C. sowerbyi yongkangensis),宁波、杭州5个地点的桃花水母为信阳桃花水母亚种(C. sowerbyi xinyangensis).【总页数】5页(P18-22)【作者】周剑君;王丹丽;徐善良;苏春分【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相关文献】1.浙江省早籼稻外观品质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研究 [J], 郭银燕2.浙江省象山、奉化和枸杞岛常见石莼属绿藻的形态学研究和分子鉴定 [J], 高嵩;马家海;蔡永超;雎敏;陈斌斌;曾宴平;何培民3.浙江省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参比及制图研究 [J], 荆长伟;章明奎;支俊俊;林声盼;吴嘉平;倪治华;徐进;陈红金4.浙江省早籼稻蒸煮品质的品种、地点、品种×地点互作效应研究 [J], 郭银燕;张云康5.桃花水母的分类研究 [J], 苏春分;王丹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黄海湿地公园鲸鱼骨架介绍
中国黄海湿地公园鲸鱼骨架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中国黄海湿地公园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是一个集湿地保护、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公园。
公园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展示的鲸鱼骨架。
鲸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通常体型庞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之一。
鲸鱼骨架的展示在黄海湿地公园内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在这里可以近距离了解和学习关于鲸鱼的知识。
黄海湿地公园展示的鲸鱼骨架主要包括蓝鲸、座头鲸、虎鲸等多种鲸类动物的骨架。
最引人瞩目的当属蓝鲸的骨架,蓝鲸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一般体长可达25米以上,重达200吨。
展示的蓝鲸骨架高达10米,震撼人心。
蓝鲸的身体呈蓝色,背部呈灰蓝色,腹部呈白色,背部有数以千计的褶皱,使其看起来像是一条巨大的蓝色风帆在海面上飘荡。
座头鲸和虎鲸的骨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围观。
座头鲸是一种座头生殖器的脊椎动物,体型较大,常见于深海中。
展示的座头鲸骨架展现了这种神秘生物的优美身姿,令人叹为观止。
而虎鲸则是一种猎食者,外形凶猛,展示的虎鲸骨架生动地展现了其独特的生物特点,给人以深深的印象。
除了展示鲸鱼骨架外,黄海湿地公园还设置了相关的科普展示和解说牌,向游客介绍了鲸鱼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繁殖方式等相关知识,让游客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增长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在黄海湿地公园,游客还可以参加各种亲子活动和讲座,了解更多有关鲸鱼的知识,感受自然生态的魅力。
公园内还有鲸鱼模型、鲸鱼雕塑等展品,展示了鲸鱼的各种形态和姿态,让人仿佛置身于海洋深处,与鲸鱼亲密接触。
黄海湿地公园的鲸鱼骨架展示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感受大自然的机会,让人们领略到鲸鱼的神秘和壮丽,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希望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为人类和动物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END】.第二篇示例:中国黄海湿地公园是一个集文化、生态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自然公园,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
2019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2019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特征郭东杰; 张芳; 王朋鹏; 吴强【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19(050)006【总页数】10页(P1292-1301)【关键词】水母暴发; 生物量; 伞径; 时空分布【作者】郭东杰; 张芳; 王朋鹏; 吴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71;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青岛 26607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26607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8.8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 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黄东海大型水母的数量出现明显的波动, 在个别年份出现暴发的现象, 对我国近海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对我国的海洋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Dong et al, 2010; 孙松, 2012)。
水母作为一种胶质类浮游动物, 是鱼类卵、幼鱼等的主要消费者, 也是鱼类饵料生物的主要捕食者。
因此, 水母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一环, 维持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Robison et al, 2005; 张芳等, 2009)。
大型水母暴发会导致中上层小型鱼类减少, 破坏生态系统中上层的能量平衡, 造成渔业资源捕捞量的下降; 也会导致网具爆破、网眼堵塞等现象发生, 影响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程家骅等, 2004; Pauly et al, 2009)。
大型水母暴发不但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会造成核电站进水口的堵塞, 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影响滨海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张芳等, 2017)。
在我国近海海域, 暴发的大型水母种类主要是沙海蛰、霞水母、海月水母等(Dong et al, 2010; Zhang et al, 2012; 董婧等, 2013)。
中国黄海湿地公园鲸鱼骨架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中国黄海湿地公园鲸鱼骨架介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黄海湿地公园位于中国黄海沿岸,是一个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自然保护区区域。
作为一个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黄海湿地公园是众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其保护和永续发展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在黄海湿地公园中,鲸鱼骨架的存在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鲸鱼骨架是指鲸鱼死后所剩余的骨骼结构,是对鲸鱼物种进行研究和保护的重要依据。
这些骨架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而且也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展示物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在黄海湿地公园的鲸鱼骨架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鲸鱼,包括座头鲸、虎鲸、蓝鲸等。
这些骨架展示了这些鲸鱼种类的巨大体型和独特的解剖结构。
同时,骨架上也记录了这些鲸鱼的生长过程和生态环境,对于我们了解鲸鱼的生态习性和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科学研究和展示价值,黄海湿地公园的鲸鱼骨架还具有教育和环境保护意义。
通过对鲸鱼骨架的展示和解释,可以加深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黄海湿地公园的鲸鱼骨架是自然界的珍贵财富,值得我们加以保护和研究。
通过对这些骨架的维护和展示,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自然文化,同时也能够为未来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进行概述,包括黄海湿地公园鲸鱼骨架的重要性以及保护意义。
同时,简要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主要叙述黄海湿地公园的概况,包括其位置、规模和历史背景等。
接着,重点介绍鲸鱼骨架在湿地公园中的展示意义和重要性。
这部分将包括对骨架的收集、保护和展示方式的具体介绍,以及鲸鱼的生态价值和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黄海湿地公园鲸鱼骨架的保护意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强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呼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同时探讨未来在鲸鱼骨架保护方面的可能发展方向。
广西贺州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质量检测(试卷)
广西贺州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质量检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水圈B.生物圈C.草原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2.对下列诗文或谚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解释错误的是()A.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唯有葵花向日倾——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生物的变异现象3.下列实例中,能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特性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芳林新叶催陈叶4.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为我国建设的第一个水禽自然保护区,素有“鹤乡”的美称.其区内芦苇沼泽广袤辽远,环境优美( )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5.泉州碳九泄漏事件震惊全国,海洋与渔业检测中心对养殖区水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停止受影响海域养殖水产品捕捞、销售和食物。
这一结果说明( )A.生物影响生物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6.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以鼠妇为实验材料,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下列是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时的发言,正确的是( )A.每组用一只鼠妇进行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可靠的结果B.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湿度、温度等条件应适宜且相同C.实验过程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所用的鼠妇可以大小不同D.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动物杀死并丢弃处理7.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则()A.蛇的数量大大增加B.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C.老鼠数量大增,可能造成鼠害D.虫害严重,水稻减产8.枯叶蝶不活动时看上去像一片枯叶不易被发现,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B.生物富集是伴随着食物链逐级递增的C.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是一个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不停循环的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生物圈B.海洋C.陆地D.湿地11.下列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的是()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海豚捕食大马哈鱼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C.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秋冬季节,有些植物会大量落叶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了不同颜色的花12.2007年我国洞庭湖地区发生大面积鼠患,相关资料:①该地区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为7.2度,较历年平均气温高1.8度,湖区东方田鼠雌鼠06年冬平均怀孕率为32.4%,较历年同期高出5.3%;②1976-1981年间,湖区蛇类收购站有数百个,仅金盆商店一处收购点累计收购量即达12650kg。
双台子河口近2a春季同期典型生物群落变化
双台子河口近2a春季同期典型生物群落变化刘述锡;马明辉;王真良;矫晓阳;闫吉成;梁玉波【期刊名称】《海洋环境科学》【年(卷),期】2004(23)4【摘要】2002年和2003年春季同期对双台子河口近岸海域的典型生物群落进行调查。
2002年采集到浮游植物39种,平均细胞数为1.4×1010/m3,优势种为棕囊藻;浮游动物31种,平均生物量为2 098 mg/m3,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底栖动物32种,平均栖息密度为122个/m2,平均生物量为9.64 g/m2,优势种不明显,种类分布较均匀。
2003年采集到浮游植物35种,平均细胞数为20×104/m3,优势种近河口区为骨条藻,远河口区为夜光藻;浮游动物18种,平均生物量为1 356 mg/m3,优势种为中华哲水蚤;底栖动物22种,平均栖息密度为12 670个/m2,平均生物量为25.66 g/m2,优势种为托氏昌螺和脆壳理蛤。
【总页数】3页(P38-40)【关键词】生物群落;优势种;生物量【作者】刘述锡;马明辉;王真良;矫晓阳;闫吉成;梁玉波【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5【相关文献】1.双台子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分析 [J], 王永洁;郑冬梅;罗金明2.辽河盆地双台子河口地区古近系碎屑岩中深层成岩作用阶段划分及其主控因素[J], 崔向东;陈振岩;沈渭洲;王仁厚;赵立旻3.双台子河口文蛤碳、氮、磷收支的季节变化 [J], 张安国;王丽丽;袁蕾;马恭博;张学辉;雷帅;袁秀堂4.双台子河口芦苇湿地盐分离子空间变化与植物群落退化演替关系 [J], 樊玉清;赵越;洪波;胡泓5.深圳河河口近10年典型污染物通量变化研究 [J], 喻一;宋芳;赵志杰;秦华鹏;段余杰;姚丽娟;王政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自然保护区海域的浮游动物生态
昌黎黄金海岸国家自然保护区海域的浮游动物生态
王真良;马明辉
【期刊名称】《海洋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5(24)2
【摘要】依据1999年2、5、8和11月对昌黎黄金海岸国家自然保护区四个季度的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以及其后连续3a夏季(8月)的年度监测,报道了浮游动物的调查结果。
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4种,隶属6门、6纲、14目、2 9科。
总生物量高峰期出现在夏季8月并且有明显的年际变化;水母类起主导作用并且优势种有明显的年际演替现象;低谷期出现在冬季2月。
在个体丰度上,小型浮游桡足类所占比例较大。
优势种突出,季节变化明显,同时,讨论了浮游动物分布与温度和盐度的关系。
【总页数】4页(P43-46)
【关键词】浮游动物;生态;黄金海岸国家自然保护区
【作者】王真良;马明辉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X171.1
【相关文献】
1.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J], 寇存辉;张青田;于航;李德亮;赵兴贵;张彭如雁;刘宪斌
2.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J], 孙富强;刘宪斌;赵兴贵
3.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J], 李育华;张凯旋;段新玉;刘雪梅
4.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J], 张玮;赵晶晶;高伟明
5.双壳纲软体动物含碳量及年度碳储量估算——以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域为例 [J], 杨悦;王妍;朱浩然;刘宪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圳海洋生物测试题及答案
深圳海洋生物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深圳海域中最常见的海洋生物是以下哪一种?A. 海豚B. 海龟C. 珊瑚D. 海星答案:C2. 以下哪种海洋生物不是深圳海域的特有物种?A. 红树林蟹B. 深圳湾海马C. 蓝鲸D. 深圳湾鲷答案:C3. 深圳海域中,哪种海洋生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最为重要?A. 海藻B. 海星C. 海龟D. 海豚答案:A4. 深圳海域中,哪种海洋生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A. 白海豚B. 绿海龟C. 玳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深圳海域中,哪种海洋生物对水质净化有重要作用?A. 珊瑚B. 海藻C. 海星D. 海豚答案:B6. 深圳海域中,哪种海洋生物是重要的渔业资源?A. 海藻B. 海星C. 海龟D. 海鱼答案:D7. 深圳海域中,哪种海洋生物是重要的旅游资源?A. 海藻B. 海豚C. 海龟D. 海星答案:B8. 深圳海域中,哪种海洋生物对海洋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A. 海藻B. 海星C. 海龟D. 海豚答案:A9. 深圳海域中,哪种海洋生物是重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标?A. 海藻B. 海星C. 海龟D. 海豚答案:A10. 深圳海域中,哪种海洋生物是重要的海洋生态修复物种?A. 海藻B. 海星C. 海龟D. 海豚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深圳海域中,常见的海洋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红树林蟹、深圳湾海马、绿海龟12. 深圳海域中,重要的海洋生物保护区域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深圳湾、大鹏湾13. 深圳海域中,重要的海洋生物保护区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深圳湾红树林保护区、大鹏湾珊瑚礁保护区14. 深圳海域中,重要的海洋生物保护物种有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白海豚、绿海龟15. 深圳海域中,重要的海洋生物保护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等。
水母暴发的生物修复对策
水母暴发的生物修复对策
关春江;卞正和;滕丽平;闫启仑
【期刊名称】《海洋环境科学》
【年(卷),期】2007(26)5
【摘要】近年来,霞水母(Cyanea nozakii)、口冠水母(Stomolophus nomurai)在我国的东海、黄海、渤海以及韩国、日本沿岸均出现过大范围暴发现象,且暴发次数、暴发范围以及持续时间呈上升趋势。
本文分析了海域富营养化以及N、P营养盐比例失衡等为水母暴发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湿地,增殖植物,以吸收N、P等营养盐类;近岸增殖大型海藻等生物修复对策。
【总页数】3页(P492-494)
【关键词】霞水母;暴发;生物修复
【作者】关春江;卞正和;滕丽平;闫启仑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5
【相关文献】
1.水母大暴发——古老生物的神秘警示 [J], 秦昭;王敏嘉(摄影)
2.海南清澜港水母暴发期间浮游生物生态特征研究 [J], 岑竞仪;欧林坚;吕淑果;张云;李霞;江涛;吕颂辉
3.南黄海大型水母暴发区浮游生物群落代谢及细菌生产力 [J], 曾阳;黄毅彬;黄邦钦
4.南黄海大型水母暴发区浮游生物群落代谢及细菌生产力 [J], 曾阳;黄毅彬;黄邦钦;
5.水母暴发与浮游生物群落 [J], 黄旭光;曾阳;黄邦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渤海水螅水母,管水母和栉水母的地理分布
黄渤海水螅水母,管水母和栉水母的地理分布
蒋双;陈介康
【期刊名称】《海洋通报》
【年(卷),期】1994(013)003
【摘要】本文根据作者近几年来所采集标本,在鉴定出辽宁沿海水螅,水母46种,管水母2种和栉水母2种的基础上,(其中有水螅水母一新种,EctopleuraplatyapicataXuetHuang;另有水螅水母5种属黄海新纪录,水螅水母22种和管水母1种属渤海新纪录,水螅水母29种,管水母1种和栉水母1种是辽宁沿海首次记录)。
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报告,就现知黄渤海浮游水母类(钵水母除外)的共81种的地理
【总页数】7页(P17-23)
【作者】蒋双;陈介康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59.131
【相关文献】
1.九龙江口的水螅水母类管水母类钵水母类和栉水母类 [J], 许振祖;黄加祺
2.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水螅水母、管水母和栉水母的丰度分布与季节变化 [J], 高倩;陈佳杰;徐兆礼;朱德弟
3.中国水螅水母类一新属二新种(水螅水母纲:原帽水母科,真唇水母科) [J], 许振祖;黄加祺
4.福建沿海水母类的调查研究——Ⅱ.南部沿海水螅水母、管水母和栉水母类的分类 [J], 许振祖;张金标
5.厦门港及邻近海域水螅水母类、管水母类和栉水母类的生态研究 [J], 林茂;张金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1年春季黄、东海墨绿多管水母(Aequorea coerulescens)分布特征
2011年春季黄、东海墨绿多管水母(Aequoreacoerulescens)分布特征王彦涛;孙松;王世伟;王敏晓;张光涛【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年(卷),期】2012(043)006【摘要】2011年4月在黄、东海的大面调查中观测到一种多管水母大量发生,在现场通过表层目测计数了其分布特征,采集现场样品测量了伞径、湿重和干重,并结合水文数据分析了其分布与水团的关系。
经鉴定,该种为水螅水母纲、软水母亚纲、锥螅水母目、多管水母科、多管水母属、墨绿多管水母0equoreacoerulescens)。
在69个站位中,有11个站位出现,出现率16%,主要在东海南部近岸海域。
个体伞径在17.40-142.00mm之间,湿、干重分别在3.07—75.47g和0.12—3.06g之间,湿、干重与伞径呈现显著的指数关系。
碳含量占干重的3.15%土0.56%,氮含量占干重的14.44%±2.65%.碳氮比为4.58±0.30。
伞径和温度、盐度显著相关。
作者认为,墨绿多管水母来源于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受海流的作用,输送到观测海域:离源地越远的站位.由于毕长时间长.水母伞径增六.%A bloom of jellyfish (Aequorea spp.) was observed during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n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in April 2011.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geographical variations in abundance, size, and biomass, visual counting by naked eyes was carried out at each station. Moreover, bell diameter, wet and dry weights,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 were measured on randomly captured individu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variationsand water masses was examined using simultaneously collected hydrological data. This species was identified as Aequorea coeruleseens. It appeared at 11 of the total 69 stations and was confined to the southern part of East China Sea. Its bell diameter varied from 17.40mm to 142.00mm, increasing from neritic to open waters. Wet and dry weights were in the range of 3.07-75.47g and 0. t2-3.06g, respectively. Carbon and nitrogen contents were 3.15%±0.56% and 14.44%±2.65% of the dry weight, respectively, and the average C/N ratio was 4.58±0.30. The bell diameter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water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We conclude that A. coerulescens originated from the ZhoushanArchipelago area, and its body size increased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from neritic to open waters.【总页数】7页(P1096-1102)【作者】王彦涛;孙松;王世伟;王敏晓;张光涛【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7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胶州湾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8.1;Q958.885.3【相关文献】1.2011年春季东海赤潮高发区尿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王雪景;石晓勇;赵玉庭;张传松2.2011年春、夏季黄、东海水团与水文结构分布特征 [J], 李伟;王玉衡;汪嘉宁;魏皓3.2007-2011年春季珠江口中东部水域水母研究 [J], 郭东晖;李刚;何静4.2019年5月黄海及东海北部大型水母分布特征 [J], 郭东杰; 张芳; 王朋鹏; 吴强5.黄、东海春季海水胞外酶活性水平分布特征研究 [J], 张正雨; 田继远; 于娟; 杨桂朋; 崔煜; 陈得萍; 高萍; 许瑞; 陈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省永州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质量检测测试卷
湖南省永州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质量检测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哪方面的特征( )A.分布B.生活环境C.形态结构D.数量2.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句的描绘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涠洲岛是广西知名度最高的海岛。
岛上植被繁茂,海鸟飞掠,蛇中匍行,鱼虾群集,构成了海岛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海岛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B.该海岛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该海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没有生物圈的强D.岛上的食物链“藻类→虾→鱼→鸟→蛇”中,有毒物质在蛇身上积累最多4.鼠妇喜欢生活在哪种环境中()A.干燥、寒冷、光线充足B.潮湿、温暖、黑暗C.潮湿、寒冷、光线充足D.干燥、寒冷、黑暗5.环境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以下几种生物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两只老虎争夺一只野猪是互助行为B.池塘中的鱼和虾属于共生关系C.蚯蚓吃掉腐烂的菜叶属于捕食行为D.人体与体内蛔虫属于寄生关系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上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中也发现了DDT,这现象说明( )A.DDT是一种挥发性极强的物质B.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全球性C.南极动物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7.我市最大的岛屿南日岛附近海域中的所有鲍鱼,可以看作()A.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海洋中的食物链8.马陵山风景区以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动植物种类著称。
云南省丽江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知识(试卷)
云南省丽江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基础知识(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现象与其所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匹配不正确的是()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能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生物的遗传C.燕子低飞带雨来——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能影响环境2.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老虎捕食羚羊——生物需要摄入营养物质B.岸边的柳树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C.盛开的桃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D.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2023年8月日本将核污水排入大海致使海洋生态系统被核物质污染,危害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核物质最终威胁( )A.海洋植物B.海洋中的小鱼C.海洋中的大鱼D.人类自身4.生物科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生物。
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的是( )A.杨树B.甲流病毒C.钟乳石D.珊瑚虫5.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小麦在阳光下生长B.人工智能(AI)回答问题C.海豚捕食大马哈鱼D.鲸浮出水面换气6.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
南北朝时,一位本草学家对人参有“三桠五叶,背阳向阴”的描述,这体现了影响人参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水B.阳光C.空气D.土壤7.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会弹钢琴的机器人B.慢慢长大的钟乳石C.堆叠在树下的枯叶D.长在馒头上的“白毛”8.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包含4条食物链B.最短的食物链是“兔→狐”C.鹰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D.若受到重金属污染,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草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生态系统C.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10.在珠穆朗玛峰不同海拔分布着不同的植被,主要是受到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A.温度B.光照C.水分D.土壤11.《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对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特征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A.都能进行呼吸B.都是由细胞构成C.都能生长和繁殖D.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淀粉等有机物1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具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下列各组中均属于生物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蚯蚓、珊瑚B.艾滋病病毒、珊瑚虫、生石花C.青蛙、智能机器人、蘑菇D.蟑螂、珊瑚礁、含羞草13.下列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选项生命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A植物落叶的现象植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B蜻蜓点水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C营养配餐好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D种子发芽生物能生长和繁殖A.A B.B C.C D.D14.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是( )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产上头15.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塔基的一般是()A.草食动物B.生产者C.肉食动物D.分解者16.下列所述环境中最适宜雪莲生存的是()A.冰冻的南极B.干旱的沙漠C.热带的浅海D.高寒的山区17.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海月水母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爆发
海月水母的生物学特征及其爆发
郑凤英;陈四清;倪佳
【期刊名称】《海洋科学进展》
【年(卷),期】2010(028)001
【摘要】介绍了海月水母的形态、生活习性、生活史、分布、生存条件、爆发及危害等基本情况,并分析了其爆发成因,最后提出了我国海月水母及其爆发研究的工作重点:确认在我国海域爆发的海月水母究竟是外来种还是本地种,了解其种群的生活史、食性及生活习性,掌握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规律并进行数量动态监测,分析其种群数量动态与海域环境的关系,开展其爆发的危害评价工作.
【总页数】7页(P126-132)
【作者】郑凤英;陈四清;倪佳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山东,威海,264209【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178.53
【相关文献】
1.中国北部海域灾害水母沙蜇(Nemopilema nomurai)及其它钵水母繁殖生物学特征与形态比较 [J], 董婧;孙明;赵云;王彬;刘修泽;于旭光;刘春洋
2.水母伞径和饵料密度对海月水母(Aureliasp.1)捕食率的影响 [J], 王楠;李超伦
3.辽东湾爆发的大型灾害性水母经鉴定为白色霞水母 [J],
4.海洋酸化和铜离子胁迫对海月水母碟状幼体的影响 [J], 王雷;彭赛君;董志军
5.基于海月水母的微小卫星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J], 李军瑶;谷松;陈善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