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概念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才培养成为各个领域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一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能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了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应用型人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他们需要全面、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其次,应用型人才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要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
再次,应用型人才具备创新思维和开拓精神。
他们要善于思考和探索,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应用型人才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现实工作中,团队合作能力越来越重要,因此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着重在本科阶段进行。
本科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它对于青年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注重实践教学。
通过实验课程、实习实训和项目实践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
同时,学校要加强实验室和科研平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实践条件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此外,本科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课程、组织创新竞赛和研究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进行讲座和交流,向学生介绍实际工作经验和实践应用情况,增加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认识和理解。
高职院校拔尖应用型人才培养
建设具有真实职业环境的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生产和服务 流程,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的平台。
建设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引 进具有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鼓励教师参与企 业实践和科研项目。
实施校企合作
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共同制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 和实习方案,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培养目标不明确
实践教学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在拔尖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 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的问题,需要 加强市场调研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一些学校存在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课程 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的建设和管理。
师资力量不足
校企合作难度大
部分学校缺乏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 师,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
特点
高职院校拔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强调课程设 置的实用性和行业性,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注重产学研结合和学 生自我发展。
高职院校拔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与作用
意义
高职院校拔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 质量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模式能 够适应行业和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的 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同时,拔尖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 影响力,推动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需求和行业特点 ,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 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
教材建设
选用高质量的教材,同时 根据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积极开发具有特色的自 编教材。
教学方法改革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 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 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
应用型人才
概述应用性人才。
应用性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包括经验技术、理论技术),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职业岗位群能力、综合能力、创造性技能。
应用性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应用性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怎样去做呢?此处主要谈自己本身:对于鄙人而言……(说说你的优势在哪里,你的劣势在哪里。
说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认清自己的优缺点,给自己正确的定位,做到尽量大的提升自己某些劣势的成长而且优势仍然要保持。
)主要谈如何提升自己,或者是发挥优势,掩藏劣势,再默默地去弥补。
(现在又有很多思想说人才应该是有一技之长,而不是非要面面俱到,这是具有实干思想的反映。
)谈思想,世界观。
谈自己对于社会、学习等等的看法,这是一个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最最重要的部分,这是青年阶段所形成的对未来人生规划有着重大影响的。
看看你自己的想法吧,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名人的奋斗目标作为标榜。
当代大学生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象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此处主要谈人际关系,谈怎样将自身的优势结合到与他人的合作中去。
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成大事的,在社会和工作岗位中,肯定要的是一个团队。
尤其是当今竞争社会,人们需要团结,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正如生物学中曾经学到的:局部的加总要大于整体!最后总结一下,自己还要提升,做到谦虚谨慎的言辞即可。
自己会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应用性人才。
应用型人才培养
二、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 培养目标:“两高一 广”:“两高”即高层次、高素质; “一广”即专业适应面广,面向行业或职业群,而不是某 个岗位。 专业设置:突出应用性和区域性,体现宽适性和整合性。 课程设置: 宽基础、重理论、综合性、多样化。如美国 本科护理专业“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教育模式 培养过程:“两个重视”——重视过程的质量监控、重视 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上 的深度合作 招生方式:重视招收职业高中或专科高职的学生,以保证 本科高职与其下位职业教 育的衔接性。
4、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涵 是与传统的学术性研究型人才相区别的人才类型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应用性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占据主 导地位 是具有多样性特征的人才培养类型,侧重于知识应用,具 有市场导向、着眼于学生就业需要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其内涵具体有以下方面 1.强调技术。掌握现代高新技术系统理论,并能够用高新 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成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 “技术型”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从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 化的人才。1)扎实的基础理论。毕业生应该具备与高等 教育相适应的基础理论知识,服务于人才基本素质的形成, 并为实践打下基础。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
3、人才培养的历史考察 学术型人才: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为主导,以自由教育为 原则、以知识本身为目的。 19 世纪初,德国高等教育强化科学研究,培养学术人才 19世纪后半叶,美国开创研究型大学模式:科学研究、研 究生教育并将学术型人才培养延伸到本科教育
Hale Waihona Puke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概念二、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1968 年10 月,联邦德国通过了《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 科学校的协定》,决定在原有的工程师学院、高级技术学 校等学校的基础上组建三年制的高等专科学校 (Fachhochschule,简称FH)。到1971 年前后FH 达到70 多所。70 年代中期开始,高等专科学校陆续 改为四年制 的应用科技大学(德文仍为FH,但英译改为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
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本文从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的视角,对现代社会的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技术型人才而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
[标签]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悉心体味这些文章及思想,我们发现人们对这种人才类型的特征或属性的认识存在一定的混乱。
或语焉不详,人云亦云;或立论不洽,违背逻辑;或仅从表面和常识的层面来解释,而没有深入进去以揭示其实质。
基于此,本文拟对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所关涉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现代社会人才类型之分析要明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我们首先必须从现代社会人才类型的结构谈起。
从本质上说,社会所需的人才类型是由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所决定的。
而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倚赖于两种需要的推动:一种是认识世界的需要,即认识世界的本质属性及其客观规律;另一种是改造世界的需要,即利用客观规律以服务于社会实践。
众所周知,人类认识世界的终极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也就是说,要把客观规律转化为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形态。
在客观规律转变为社会直接利益的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转化:一个是把客观规律转变为科学原理,如相对论、量子论、电磁波、热力学原理的发现等;另一个是把科学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从而转化为产品(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如发电机、蒸汽机、电信的出现等。
从严格的科学立场看,第一个转化是科学原理的发现过程,应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第二个转化显然属于科学“应用”的范围。
相应地,这两个转化就需要两类人才:1.学术型人才。
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
从学术型人才的知识构成来看,其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语言学等;从学术型人才的工作职能来看,其研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征:(1)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更突出“应用”;}2}本科应用型人才是中高级层次的人才;}3}本科应用型人才是知识、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高素质人术在知识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在能力结构方面包括操作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应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在具有某种职业岗位的职业技能、技艺和运用能力的同时,具有构建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在素质方面,应具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非专业素养,诸如责任心、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
型人才的培养大都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学科本位课程体系,根据社会实践需求,倾向对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训练,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特征。
具体体现在,基础理论教学中突出大学科平台的特点,构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专业理论教学中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倾向,凸显应用型的现实需要。
实践教学中强调摹本技能和专业技术的训练,保证训练的基本规格,同时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
简言之,教学内容在强调本科基础性之上,突出“应用”目标的灵活性、针对性和职业适应性的统一。
同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就业市场的现实要求、用人单位的岗位配置,以及个人白勺个性特征、生涯规划等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和自主选择。
(二)教学内容不充分—缺乏应有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今大的法学己经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利,经济学、社会学以及自然利学中非法律学利的知识大量地侵入传统的法学领域,法学与其他利学分支互相交叉又日益渗透。
作为法学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宽阔的视野、对人和事物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这就需要法利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作为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
法律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法利学生通过语言或文字,对特定事实或问题表达法律意见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应用型人才是指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
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获得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践探究,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应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实践课程、组织科技创新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团队合作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五、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实际能力,能够胜任实际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
怎样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是指在普及高等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可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具有较高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为了更好地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角色定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对“应用型人才”的概念进行明确。
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
相较于基础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理念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动教育理念的转变。
传统上,教育强调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但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更加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一代的学生更倾向于实际应用,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校必须更加强调实践,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重视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和市场需求。
实践教学包括实习、毕业设计、实验和社会调查等。
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工作技能,尤其是通过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到工作的流程和难点,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等内容。
例如,引入企业教师,加强课外实践教学和开设选修课程,注重工程实践、项目实训和实训基地建设等,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还需要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因此,学校需要大力投资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建设,推进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师资培训机制、提高师资队伍的研究实践水平和开展人才培训项目等。
质量保证体系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应用型创新人才之概念解析
应用型创新人才之概念解析应用型创新人才之概念解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新时代的学术和创新热点之一,正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其创造和推动作用不断提升。
该文主要针对应用型创新人才这一概念进行解析,以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这一重要群体。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定义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指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人才,他们具备在企业或科研机构中创新应用研究成果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应用型”,指的是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即拥有将理论转化为应用的能力,熟悉作战实践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较强的发展和应用能力。
他们的特点是在具备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独立开展创新项目,完成关键技术研究,最终实现技术创新产出有实际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1、多领域专业知识: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拥有跨领域的综合素质,具有多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应用实践能力,在独立进行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时,能够迅速定位问题,并有效运用各类知识资源解决实际问题。
2、独立创新研究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够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独立进行创新研究时,具有相应的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在组织和实施创新研究中拥有自主的判断力和决策权。
3、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在研究创新方案并开展实践过程中,需要具备高效的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懂得合理的时间和资源管理,协调和处理内部成员的各种关系。
4、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创新研究中的重心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价值上,强调研究成果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因此,采用实践和应用考查方法,提高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三、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培养,而是一种创新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完整培养模式。
1、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激发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建立起团队合作意识,形成开放的实践学习环境。
应用型创新人才之概念解析_车如山
第9卷 第1期2015年1月高 校 教 育 管 理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Vol.9No.1Jan.2015doi:10.13316/j.cnki.jhem.2015.01.002应用型创新人才之概念解析车如山1,季红波2(1.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辰风小学,天津300000)收稿日期:2014-01-11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AIA080001)作者简介:车如山,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季红波,教育学硕士,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
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8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316/j.cnki.jhem.2015.01.002.html摘 要:从导火索和深层原因两方面分析了“应用型创新人才”概念之缘起,并采用逻辑学中的“种加属差”法对其内涵进行解读,指出“应用型创新人才”意指在这个富于个性和变革的时况下,在各行各业的产业化升级和更新中能够起到生力军的作用,从而为推动整个社会转型顺利实现做出突破性贡献的杰出人物,多元交叉的知识结构、精深的技术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富于批判精神和多元创新的研究意识应是其基本的素质表征,提出要坚持从人文情怀的视角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在此基础上作者就应用型创新人才现在培养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谈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人才;概念解析;社会转型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5)01-0081-05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
随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问题开始在教育界掀起了新的讨论,和其相关的学术方面的讨论也是层出不穷。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_吴中江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吴中江 黄成亮【摘 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解决“是什么”和“怎么办”两个问题。
作为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一种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独立人才类型,其显著特征在于学以致用,以用为本。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方法、质量评价标准、培养途径等方面的改革与突破,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保障。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收稿日期】 2013年9月【作者简介】 吴中江,南京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成亮,南京工程学院高教所教师、教育学博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
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这是对经济转型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部署,也是国家层面第一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写入正式文件。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学校分为三类: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培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型人才;专业性应用型的多科性或单科性的大学或学院,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的不同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员,如律师、教师、工程师、医师等“师化”人才;职业性技能性高等院校,培养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的技术人才[1]。
第二类高校主要指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培养应用型人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依赖资源、劳动力向依赖创新、人才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正确回答什么是应用型人才、怎样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什么是应用型人才1.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概念和本质内涵。
应用型人才概念的提出,是科技发展促进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结果。
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人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是人类历史上三次影响重大的社会分工。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及举措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及举措
(一)认识: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人才而言。
应用型人才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
因此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重知识、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学科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既有创新精神,又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突破传统的“标准件”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尊重学生在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鼓励和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二)举措
(1)开展讨论、论坛,提高认识,更新观念,统一思想;
(2)开展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研究,立项教研教改项目。
(3)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和要求,确立顶层设计:“实基础、适口径、重应用、强素质”
(4)开展调研,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
(5)举行“工程化”教学设计课堂竞赛,推进“工程化”改革;
(6)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双能型”教师的培养;
(7)推进产教融合,加强院内外实践场所建设;
(8)制定主要环节标准,加强教学监控。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摘要】本文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
正文部分解释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概念,强调了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指出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足,并提出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结合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主要观点,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做了结论。
本文旨在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模式、探讨、重要性、不足、实践案例、结论、研究方向、文献综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土木工程是一门应用广泛、涵盖面广的学科,在现代社会的基础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培养模式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面临实践能力不足、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如何培养具备实际工程应用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内外许多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加贴近实际工程应用需求。
目前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相关经验和案例也不够充分。
有必要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为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行业需要更多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正是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人才类型。
传统的理论教育虽然重要,但无法完全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需求,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而使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对挑战和问题。
关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作者:王立平贾欣宇裴英凡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7期摘要:在当代高等教育中,民办高等院校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民办高校发展中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成为促进民办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点。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民办高校发展中人才培养变革的重要方向,在当今社会分工精细化,应用型人才在社会分工中的社会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分析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人才培养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5-0-01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民办高校发挥中重要的力量,对于人才多样化的培养做出重要的贡献。
当前民办高等院校自身发展面临着转型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不但对专业化高等人才需求不减,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从顺应社会发展和培养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应用型人才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定义的人才类型,它是指主要从事非学术性工作,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它能够结合两种类型人才的特点,将足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的实践能力。
应用型人才侧重对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其中对高端理论知识的掌握并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重点是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科学的转化为的技术实践能力的指导和支撑,提升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
应用型人才具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在知识结构方面,应用型人才主要具有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知识,掌握必要的技术技能,形成复合的知识能力体系;二是在能力结构方面,应用型人才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具备一定的创新和创造力;三是在综合素质方面,应用型人才除具备一般高等教育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外,还着重培养了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能力。
应用型专业人才
如何争做优秀应用型专业人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人才如何加快发展,培养大批农业产业化和技术化、信息化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以增强我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政府如何肩负责任,在人才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推动作用?如何依靠我们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来提高人才质量是重中之重。
一、何为应用型人才1、概念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或者是文化这些方面.简单的说就是“心里有做事(从业)的套路、眼睛能看到事情去做、手上有做事的技能”。
换言之,叫做“做事的套路、观察的套路和思考的套路”。
2、特点它的特点是有比较深厚的科学基础理论,然后的话,对相关领域的生产,或者实际状况比较了解。
比方生物技术,它的基础就是生命科学,生物化学。
3、要求(1)掌握基本知识“生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许多公司的老总都是从基层做起的。
”俞敏洪说起犹太人颠沛流离,却依然是世界上富裕的民族,原因之一是他们的孩子在出生时就被告知:什么都不属于你,除了你头脑中的智慧和创造的技能。
他奉劝年轻人“一定要掌握一种技能,把它做到极致,做到你所在单位的前十名、中国的前十名,乃至世界的前十名,这样你就可以凭它去换取世界的财富”。
掌握好基本的“生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许多公司的老总都是从基层做起的。
”俞敏洪说起犹太人颠沛流离学科专业知识就是建造大厦时打的根基,根基不牢,就如在沙滩上造房子,终有一天会倒塌的。
(2)努力从课堂向外扩展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招聘都要求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或是有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当我们在抱怨不公平的时候有没有去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的人说企业不给机会怎么会有工作经验?机会是自己找的,不是别人给的。
在校期间,有许多的课外时间,我们要利用这些课外时间走出去,从单一的理论课堂走出去,走向社会,亲自动手做一做,亲身体验怎样由单纯的学生转变为复杂的社会人。
1.学会与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打交道。
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
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各有其优势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一、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定义及特点学术型人才是指在某个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人才。
他们通常具有深厚的学术基础和广泛的学科知识,擅长进行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
他们注重理论的创新和学科的发展,追求学术上的突破和贡献。
应用型人才是指在实际应用领域中具有较高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擅长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他们注重技术的应用和实践的成果,追求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二、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二者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术型人才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学术型人才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学术探索,为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创新的思路。
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为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应用型人才为学术型人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应用型人才通过实际工作的经验和实践的成果,为学术型人才的研究提供了实际问题和实践案例。
他们的需求和挑战推动了学术型人才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在某些领域中可以实现有机结合。
学术型人才通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可以为实践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应用型人才通过深入研究和学术交流,可以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作用及发展趋势学术型人才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和学术探索,推动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他们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学术型人才还通过教育和培养新一代的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一、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这意味着,应用型人才是与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和擅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相对应的。
如果说,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将科学原理直接应用于社会实践领域,从而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那么,应用型人才则是一种既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又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人才。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遵循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在本科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求之上,按照行业的职业规范制定人才标准,特别注重人才的能力培养和实践性要求,以技术体系为依据构建人才培养的课程内容体系,以胜任人才培养为原则构建“双师”结构、多元组成的教师队伍,以加强能力培养为目的构建“做学结合”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体系,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构建“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和“市场化”的人才评价体系,所有这些要素的达成必须坚持产学研相融、走校企合作(行业合作)教育的道路。
1.以技术体系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不是以学科体系为依据,而是以技术体系为依据构建其课程内容体系,在“基础扎实、口径适当、强化能力、注重实践”目标指导下,强调理论的应用性、技术的先进性。
行业发展趋势、技术进步动态、市场需求呼声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课程内容体系的“催化剂”,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实践性、可雇佣性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区别于传统本科人才课程体系当中的探究性、理论性和学术性的显著特征。
2.以加强能力培养为目的,以“做学结合”为特征的教学方法体系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其教学方法体系应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做中学、做中研、做中创;强调综合训练、仿真训练、创新训练等;突出项目教学和企业实习环节。
应用型人才
求知欲望
为学之道不进则退,企业的成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力求突破,了解更新、更现代化的知识,而不能自满, 墨守成规,不再作进一步开展,因而阻碍企业成长的脚步。
培养思路
培养思路
改善教育结构,拓宽应用型人才的发展途径
一方面,强调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办学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以 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
另一方面,让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有较大的开放性,建立“立交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 育虽然培养目标不同,但是保持必要的流通性是有益的,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有利于人们选择更适合的教育。
1995年11月21日的《中国青年报》登载的《血染的希望》一文,讲述了西藏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索南达杰的 优秀而悲壮的事迹。索南达杰为保护西藏可可西里的自然野生动物,多年来奔走呼号,但少有人理会。最后,他 只有单枪匹马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以一杆猎枪对抗凶残的盗猎者,最后悲壮地被杀害。在他身边,是整整两车 约2000多张藏羚羊皮,羊血还未凝固。他至死仍保持着射击的姿势被冻在了他深爱的这片土地中。
我们既不能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办成终极性的教育,也不可以将职业教育引入“学历教育”或“应试教育” 的轨道。无论是哪一类教育或是哪一级教育,都应该是开放性的,从而给人才的流动和发展以较大的空间。应用 型人才的发展途径畅通,无疑将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改革培养模式,完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机制
谈吐应对
谈吐应对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和修养。好的知识和修养,得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不间断的自我充实,才 能获得水到渠成的功效。
什么是应用型人才
从事认识世界,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为 销决策、电信网络规划)的人才。 技能型人才是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从事 形成A’B’C’D’,增加的表面功与克服附加压力所 从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出发,个人认为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应突出以下两点:
• 1、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依靠科学理论,通过经验积累,从而对客观
• 3、根据课程性质确定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也被称为“中间型人才”,重要特 点之一就是其理论基础教育要介于学术型人才和职业 技能性人才,因此在讲述基础性课程时应注意把握理 论讲解的度,不能够高,也不能过低。下面举例说明 对于基础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应用型人才的 培养。
Y-Laplace方程的推导
﹒r
γ
应用型人才的三要素中,除了必要的 而实践技能的教育工作更主要是体现在应用性更强的模块课程中。
依靠科学理论,通过经验积累,从而对客观
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 推导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逻辑性
针对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理论性知识应注意适当强化课后的巩固过程,让学生首先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结构。 社会间接谋取利益的人才,称为学术型人才
业工作的一般技能和从事有关岗位的核心技能,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 1、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技能型人才是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从事 Y-Laplace方程的推导
从事某种专业工作的一般技能和从事有关 形成A’B’C’D’,增加的表面功与克服附加压力所
仅靠课后习题的方式是无法有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的。 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解决操作
因此在讲述模块课程时应注意将所讲授的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什么用”“怎么用”有更 深刻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人才的概念
概念
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术型人才。
内涵
社会对人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目的来分析,现代社会的人才可分为学术型(理论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类。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合格评估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办学的突出特点。
有些论文中把工程型也纳入应用型人才之列。
培养模式的特点
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这种人才的知识结构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等基本工作环节上,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而相对忽略对学科体系的强烈追求和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
2.这种人才的能力体系也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特别突出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比较而言,对于科研开发能力就没有了更高的要求。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
这种人才同样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培养过程,同样也能反映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