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
())&$)&$)! 谭廷寿 (!%&" F ) , 男, 博士, 副教授
航点处按同转速、 同航速, 分别测量双桨和单桨的 推力、 转矩与强制力, 则三桨、 双桨和单桨自航时
()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分析— — —谭廷寿
陈宾康
需分别满足下面的平衡条件 (’ " $ ) ) 三桨: ! ! " " # $ % #( ( #) & ’ " $&) 双桨: (’ " $ &% ) ! ! " " % $ % # &% (’ " $ )’ ) 单桨: ! ! " " ’ $ # )’ 力; — — 三桨自航试验时的强 "# 、 #& 、 #)、 $&、 $)— 制力 (等于摩擦阻力 修正值) 、 边桨推力、 中桨推力、 边桨推力 减额分数、 中桨推力 减额分数; — — 双桨自航试验时强制力、 边 "% 、 # &% 、 $ &% — 桨推 力、 边桨推力减额分 数; — — 单桨自航试验时强制力、 中 "’ 、 # )’ 、 $ )’ — 桨推 力、 中桨推力减额分 数。 这里认为左右边桨的推力减额分数相同, 应 保证螺 旋 桨 模 型 的 加 工 精 度 (如 误 差 小 于 * + ’ , 其敞水性征曲线将基本相同, 其次左右桨的 !!) 推力测 量 值 应 基 本 相 同 (误 差 应 控 制 在 ’*, 以 内) , 否则应考虑是否螺旋桨的安装有问题。表 ’ 为相当实船自航点的船模三桨、 双桨和单桨自航 时的推力和强制力测量值, 其中边桨推力为左右 桨推力之平均值。
常三桨船中桨的推进因子与边桨不相同, 实船螺 旋桨通常与备用螺旋桨不同, 因而各桨的阻力分 配系数与船模自航试验的情况也不一样, 则每个 桨的推力不能确定。实船性能预估时通常假定推 力减额分数和相对旋转效率不计尺度影响, 即实 船与船模的值相同, 对三桨船必须满足船桨平衡 条件 (# $ & ’ ) (#3) $ ) ! #( " #’ & # $ &&) 显然从上面的方程不能确定边桨和中桨的推 力, 为了满足此平衡条件, 只能通过迭代方法来确 定各桨的推力。具体做法为: 给定实船航速, 对于 边机和中机, 边桨和中桨相同的情况, 仅当三个螺 旋桨的转速相同, 每个主机发出的功率才大致相 同, 因此螺旋桨的转速须通过迭代来确定, 首先给 出转速的初值, 对中桨和边桨分别计算出进速系 数, 根据实桨敞水性征曲线确定其推力及转wk.baidu.com系 数, 求出推力, 若不满足方程 (#3) , 修改螺旋桨转 速, 重新计算, 直到收敛为止。然后由转矩系数确 定螺旋桨的转矩和收到功率, 即可得到中桨和边 桨所需要的主机功率与航速的关系曲线。 二因次换算中取实船伴流分数 "/ ) (・ "* , 其中 ( 可视为伴流相关系数, 对于内河船, 可取 (
’0 + ’* %* + *# %6 + 9* #2 + #% ’1 + 96 %% + ’8 %2 + 60 #8 + 11 ’’ + 19 ’9 + 8# %’ + 28 #’ + 6* #’ + #’ #8 + 0* 99 + *2 6# + 82
"’ " "# $ "% ( "’ " % "#
船海工程
(总第 !"G 期) ())& 年第 & 期
文章编号
(())&) !"#!$#%&’ )&$)*$()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分析
谭廷寿 陈宾康
武汉 *’))"’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摘 要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时不能确定各桨所克服的阻力, 各桨的推力减额分数不能直接得到, 使自 三桨船 自航试验 阻力分配 文献标识码 -
为了得到三桨船每个桨的推力减额分数, 首 先需要确定每个桨克服的阻力, 根据表 ’ 所得到 的测量数据, 可采用下面的方法确定每个桨克服 的阻力。首先由 (%) 与 (#) 相加得到
船海工程
(总第 #45 期) !++- 年第 - 期
边桨的阻力分配系数分别是 ! ! " ! # $ ! ! % 时, 中桨的阻力分配系数分别是 " ’# 和 " ’! , " &# 和 " &! , 当负荷 # ( ) $ * $ ! % 时, 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桨实际状态的负荷正好是负荷 # (# 和 # (! 的平均值, 采用线性内插方法可得负荷为 # ( 的 边桨和中桨的阻力分配系数 " & 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于是由下式可解出边桨和中桨的推力减额分 数 && 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航试验分析难以进行。本文提出了一个确定阻力分配系数的方法, 试验分析结果说明本方法是合理的。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 , ’!’
-./01232 456 2704$865890235. :72:2 54 2;38 <5=70 >3:; :;677 2?67>
!"# !$%&$ ’()* +,-# .$%$ /0%& @?;550 54 A6/.2856:/:35. B9;/. +.3C7623:1 54 A7?;.505D1 B9;/. *’))"’ "1’23042 A;7 67232:/.?7 :5 ?59.:76/?: 7/?; 2?67> :;692: ?/. .5: E7 =7:76<3.7= 456 2704$865890235. :72:2 54 2;38 <5=70 >3:; :;6772?67>, :;7 :;692: =7=9?:35. 46/?:35. 54 7/?; 2?67> ?/. .5: E7 5E:/3.7= =367?:01, 3: 32 =3443?90: :5 /./0127 :;7 :72:, A;32 8/876 86727.: / <7:;5= =7:76<3.3.D 67232:/.?7 /223D.<7.: ?57443?37.:, :;7 /./01232 67290:2 5. :;7 :72: 2;5> :;/: 86727.: <7:;5= 32 67/25./E07, 567 8)39’ :;677$2?67> 2;38 2704$865890235. :72: 67232:/.?7 /223D.<7.:
式中: — — 实船自航点对应的带附体的船模阻 !!—
! ! " "% $ % ! ! " "% " "’
(9)
由 (’) 减 (%) 和由 (’) 减 (#) 分别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 )’ & ’ " && $&) 与 (6) 相加可得 由 (1)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反映了两倍的三桨自航试验时的有 方程 (2) 效推力减去边桨和中桨间无相互干扰时的三个桨 的有效推力, 则边桨和中桨相互干扰时的有效推 力增量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可理解为三桨有效推力加上边 因此方程 ( 2) 桨和中桨相互干扰时的推力增量, 相当于三桨在 推力减额分数发生变化时所克服的 “总阻力” , 而 此时的边桨和中桨所克服的阻力分别为 "’ " "# 和 "% " "# , 此时中桨和边桨的阻力分配系数为 % )% $ % &% "% " "# "% ( "’ " % "#
表! 项 三桨、 双桨和单桨自航试验测量值 目 ’0 ’ *1* 数 ’1 ’ %#2 值 ’2 ’ 0#* %* ’ 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方程 (0) 可理解为边桨和中桨之间无相互干 扰时, 三个桨所克服的阻力, 且边桨和中桨克服的 定义中桨和边桨 阻力分别为 ! ! " "% 和 ! ! " "’ , 的阻力分配系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法确定
为了正确分析三机三桨船的推进因子, 自航 试验首先做了三桨自航试验, 由摩擦阻力修正值 (等于强制力 &’ ) 确定出实船自航点对应的模型 螺旋桨的转速、 推力和转矩。仅由三桨自航试验 无法分析得出边桨和中桨的推力减额分数, 还必 须进行双桨 (摘掉中桨) 及单桨 (摘掉两个边桨) 的 自航试验, 此时应满足来流条件相同, 即在实船自
!
三桨船自航试验及分析方法
为了便于阐述和分析, 以一艘三桨船为例, 该
船是航行于长江上游的超浅吃水三尾三桨船, 专 门用来运输三峡大坝的大型发电机, 设计航速要 求大于 !G H<I;, 由于吃水太浅, 双桨船不能满足 要求, 只能采用三桨的推进方式。 自航试验采用强迫自航试验方法, 选取 * 个 船模试验速度 !" 分别为! , ’!&、 ! , &)(、 ! , "%)、 ! , G#G 相应的实船速度 !# J !*、 <I2, !"、 !G、 () H<I;。试 验时船后螺旋桨的推力 $ 和转矩 % 用应变式动 力仪测量, 强制力 & 用机械式阻力仪测量。实船 自航点对应的摩擦阻力修正值按常规自航试验方
(’*)
和 ( 2) 相当于两种负荷状态, 在这两 方程 (0) 种负荷状态下有各自的阻力分配系数, 但是当负 ) , 其阻力分配 荷状态为三桨实际状态时 (即式 (’) 系数则不同。 如果把三桨所克服的 “总阻力” 作为航态的负 荷, 则阻力分配系数与负荷有关, 可认为是负荷的 函数, 当负荷分别为 # ;’ $ % !’ " "% " "’ 和 # ;% $ %’
实船航速 -.! ・ /" ’ 桨模转速测量值 -3 ・ !45 " ’ 三桨时边桨推力 -7 三桨时中桨推力 -7 强制力 -7 双桨时边桨推 -7 双桨时强制力 -7 单桨时中桨推力 -7 单桨时强制力 -7
’0 + ’’ %* + %’ %6 + *2 #6 + 8% ’’ + 98 ’6 + #* %% + #6 #’ + 0% 2 + ** 8 + 81 ’% + *8 ’0 + #6
船模自航试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确定船舶的 推进因子 (包括伴流分数, 推力减额分数, 相对旋 转效率) 。对于单桨船或双桨船而言, 推进因子的 确定比较容易, 但是对于三桨船来说, 就存在一定 的困难。其关键是要首先确定每个螺旋桨所克服 的阻力, 也即总阻力在各个桨上的分配问题, 这正 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三桨船的自航试验分析中, 阻力分配是不 确定的, 因此各家水池有自己的一套分析处理方 法, 但正式发表的方法较少。其中有些方法, 存在 一些人为的因素, 如阻力按各桨推力的大小来分 配 (即各桨的推力减额分数相同) , 或假定阻力平 均分配给各桨, 显然这样的处理很难令人信服。 文献 [!] 在分析三桨船自航试验时, 除进行三桨自 航试验, 还进行了双桨 (摘去中间桨) 和单桨 (摘去 边桨) 的自航试验, 这是很必要的, 可以得到更多 的信息来分析三桨船的自航试验。接下来的问题 是如何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分析, 确定阻力的分 配 (确定各桨的推力减额分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