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绪论 (1)

2 工艺流程与控制参数简述 (2)

2.1工艺流程 (2)

2.2 工艺控制参数要求 (2)

3 生产控制过程分析与设计 (3)

3.1 疏水原料与环氧乙烷的比值控制 (3)

3.2原料预加热温度控制 (4)

3.3反应器温度控制 (6)

3.4反应器的压强控制 (9)

4仪器仪表的选择及仪表盘的设计 (11)

4.1 仪表选择原则 (11)

4.2 本系统的仪表选用 (11)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绪论

本系统主要讲述的是聚氧乙烷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通过控制进料比例以及化学反应器中温度、压力等化学反应条件来保证化学反应的顺利实现。此生产过程主要是通过比值控制,来严格控制两种原料的比例,通过温度-流量串级控制来控制反应器中的温度,并且用压力变送器、压力控制器构成单回路控制系统控制压力恒定,最终实现精确控制聚氧乙烷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的目的。

2 工艺流程与控制参数简述

2.1工艺流程

聚氧乙烷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是将疏水原料经加热后喷入反应器中,此时根据原料量加入0.5%的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易燃烧和爆炸),在反应器中反应,此反应是在高温、压力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过程大量放热,通过热交换器维持反应器内温度150℃,压力0.05Mpa。当等计量的环氧乙烷加完后温度持续下降到100℃时将反应器内原料输出。

2.2 工艺控制参数要求

1)反应温度维持在150℃~175℃,温度误差大于±5℃时应会自动提示报警

2)反应器内压力维持在0.05~0.5MPa。

3)环氧已烷占原料量的0.5%。

3 生产控制过程分析与设计

3.1 疏水原料与环氧乙烷的比值控制

1)被控参数:疏水原料、环氧乙烷的输出物料流量Q

2)控制参数:阀门开度

3)根据工艺控制参数要求,环氧乙烷占疏水原料量的0.5%,为满足原料间规定的比例,选择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疏水原料是主动量1Q ,环氧乙烷为从动量2Q ,其比值200Q Q K 21==(由于它们之间的比值200K =非常大,当环氧乙烷的输出量发生变化时疏水原料的输出量将剧烈变化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所以在此不应选择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而应选择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图1所示为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框图。由图可见,从动量2Q 是一个闭环随动控制系,主动量1Q 却是开环的,1Q 经比值器()s 1c W 作为2Q 的给定值,所以2Q 能按一定的比值K 跟随1Q 变化。当1Q 保持不变而2Q 受到扰动时,则可以通过2Q 的闭环进行定值控制,使2Q 调回到1Q 的给定值上,两者的流量在原数值上保持不变。当1Q 受到扰动时,即改变了2Q 的给定值,使2Q 跟随1Q 而变化,从而保证原设定的比值不变。当1Q 、2Q 同时受到扰动时,2Q 回路在克服扰动的同时,又根据新的给定值,使主、从动量()21,Q Q 在新的流量数值的基础上保持其原设定值的比例关系。

可见该控制方案的优点是能够确保K Q Q =12不变,方案结构简单,因而在工业生产自动化中得到广泛应用。

()S W C 1()S W C 2()S W V ()S W 0()

s W m 1()s W m 21

Q 2

Q 图1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框图 1

FT 2FT 2

c F FY

1

G 2

G

图2 带检测点的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流程图

3.2原料预加热温度控制

1)被控参数:疏水原料温度

2)控制参数: 加热蒸汽阀门开度

3)该反应过程的温度控制为150°,预加热的对温度的要求精度并不高,所以原料温度达到80°-90°即可,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单

回路温度控制系统。

疏水原料计量槽

TT

003

TC

003

图3 单回路温度系统流程图

但这种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其滞后时间较大,对温度控制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有时满足不了工艺的要求,为此可采以用串级控制系统方案,原料预加热阶段采用如图4所示串级系统。

疏水原料计量槽

TT

003

TC

003

PC

003

PT

003

给定

图4 预加热温度-压力串级控制系统流程图

该串级控制系统中,主被控参数为疏水原料的温度,副被控参数为疏水原料计量槽内的压力,控制参数为上图中加热阀门开度。就其主回路(外环)来看,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而副回路(内环)则为一个随动控制系统,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串级控制系统多了一个测量变送器与一个控制器,增加的投资并不多(对计算机控制系统来说,仅增加了一个测量变送器)但控制效果却有显著地提高。其原因在于往往压力的变化及测量比温度来的迅速,实际上压力变化是温度变化的前奏,因此建立一个温度——压力的串级控制系统,能够提前产生控制作用,有利于克服被控对象的滞后,提高温度的控制精度,该设计方案适用于压力变化远超前于温度变化的情形。

其系统框图如图5所示。

温度调节器流量控制器阀门被控过程1被控过程2

流量变送器

温度变送器

图5 温度-压力串级控制系统框图

3.3反应器温度控制

1)被控参数:

主被控参数:反应器内温

副被控参数:加热蒸汽流量

2)控制参数:加热阀门开度

3)化学反应器的温度控制是及其重要的,温度影响着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等,是化学反应的重要条件,但由于目前大型石化企业所用的聚合反应釜,其容量相当庞大,反应的放热量大而传热效果往往又很差,控制其反应已经成为过程控制中的一个难题。因此在制定化学反应器的控制方案时我们要关注其以下两个特点:

a)在反应开始之前,反应物必须要升到指定的最低温度

b) 反应是放热反应

据此可知,本设计中需要将温度升到150℃~175℃以满足反应条件,待反应开始之后,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了将反应器中度维持在150℃~175℃,则需要通过热交换器迅速的放热。

为此,可采用反应器内温为主被控参数、夹套温度为副被控参数的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控制方案以及系统的方框图分别示于图6、图7所示。

温度控制器

流量

控制器

蒸汽阀反应器

流量

变送器

温度

变送器

图6 反应器内温控制系统框图

E-6热交换器

反应器

至下级生

产工艺

蒸汽

FT

003

FC

003

TT

003

TC

003

给定

图7反应器内温控制系统流程图

在该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中,假设蒸汽温度为某一恒定值,反应开始初,主温度调节器给定值为150℃,并将其输出作为副温度调节器的的给定,此时反应器温度需要升温,副温度调节器控制加热阀(蒸汽阀)动作,反应进行过程中,主调节器给定值不变,由于反应放热,此时通过副调节器调节蒸汽阀门开度,减小蒸汽流量,使得反应器内温度下降。

由于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对反应器内温度控制产生很大扰动,而上述温度-流量串级控制系统不能及时的将热量冷却散去,控制效果并不是最佳的,根据分程控制的特点进行改进,加一个冷却阀,其系统流程图如图8所示能够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E-10E-11热交

换器

反应器

V-10V-9热水蒸汽给定

TT

003

TT 003TT

003TT 003

图8 反应器内温控制系统流程图

3.4反应器的压强控制

1)被控参数:反应器内压强

2)控制参数:图8中阀门开度

3)该反应要求反应过程中压力0.05~0.5MPa ,反应器压力对象是一个具有较大自平衡能力的对象,惯性很小,可近似认为是一个比例环节这样控制通道迟延和惯性比较小。如下图9为反应器的压强控制框图,图10为反应器的压强控制流程图。

调节器

调节阀-R(s)

Y(s)

变送器

被控过程干扰(原料

的反应放热

膨胀)

图9 反应器的压强控制框图

PC

P-2

PT 反应器

图10 反应器的压强控制流程图

4仪器仪表的选择及仪表盘的设计4.1 仪表选择原则

检测仪表(元件)控制阀的一般选用原则如下:

1)工艺过程的条件: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压力、脉动等因素是决定仪表选型的主要条件,它关系到仪表选用的合理性、仪表的使用寿命及车间的防火防爆保安等问题。

2)操作上的重要性:各点检测的参数在操作上的重要性是仪表的指示、记录、积算、报警、控制、遥控等功能选定的依据。

3)经济型和统一性:根据投资的规模、便于维修和管理、选型时也要注意其统一性,尽可能用同一系列、统一规格型号以及同一生产厂家的产品。

4)仪表的使用和供应状况:所选仪表应是较为成熟、经现场使用证明可靠地,同时也应当货源充足。

4.2 本系统的仪表选用

1)温度变送器选择:

在本系统中,温度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故对温度的检测要求也较高。系统对温度的控制要求是反应温度维持在150℃~175℃,温度误差大于±5℃时应会自动提示报警,可采用热电偶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极为广泛。它具有测温精度高,在小范围内热电动势与温度基本呈单值、线性关系,测量范围宽、适用于中、高温度测量,且响应时间较快等。可见选用热电偶温度计不仅可以准确的测量温度,而且其响应时间较快,还

可以适当的改善温度控制的滞后。具体型号可以选用WRN2-740化工专用隔爆型热电偶。温度报警可直接在控制其中设置。

其余仪表选型详见表一。

2)控制阀的选择:

控制阀的选择应从合理的选择阀型和阀体、阀内件的材质,正确确定控制阀的口径,选择合适的流量特性,控制阀的开闭形式等几个方面考虑。其中开闭形式的确定主要是从生产安全角度出发来考虑。当阀上控制信号或者气源中断时,应避免损坏设备和伤害人员。如事故情况下控制阀处于关闭位置时危害较小,则选用气开式,反之,应选用气闭式。

仪表盘的布置图见附录。

表1仪器仪表的选型

元器件名称型号参数数量

温度变送器WRN2-740 热电偶,温度范围0~500℃,防护等

级:IP54,防爆等级:dIIBT4

4

温度控制器AI-508

防护等级:表壳IP53,量程范围:-100~

230℃,0.3级精度

4

流量测量器2HQ3512 防护等级IP67,行程精度:<1%,转矩

精度:<10%,输出转速:5/14,全程时

间:30S

4

流量控制器7ME6910

环境温度0~500℃,外壳防护等级:

IP65,耐压:2MPa

3

开方器DJK1000

输入信号1-5v,DC环境温度0-50℃

3

比值控制器

BURKERT8

601 比列电磁阀,PWM频率无限可调,可

选RS232、RS485接口 1

压力变送器EJA430A 测量范围:0.14~14MPa,精度:±0.065%,防护等级:IP67,

防爆规格:IECEx

压力控制器D500/18D 调节范围:1-40Mpa,外壳防护等级:

IP65,环境温度:-25~55℃ 2

总结

方案评价及改进方向:本系统能将表面活性剂反应器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并且有较快的抗干扰能力减小纯滞后时间。改进主要针对对反应器压强和温度的控制的灵敏度的提高。

收获及体会: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又回顾了学过的过程控制系统,加深了一些印象,也使我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学会了将书本上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实际生产中拓展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几天的忙碌,我学会了许多我们在课堂上面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在我们做课程设计的时候我们将面对许许多多的系统传递函数,微分方程,校正仿真等问题,以及对一些软件例如VISIO、CAD绘图等常用设计软件的使用,会画系统流程图和传递函数方框图。这也就要求我们利用课上学习到的知识和自己的查阅资料的能力,综合运用以前上课时老师教我们的分析方法去分析新的问题,从另一个方面加强了我的自学能力。

通过这几天的设计,我认识到了和同学配合的重要性,在我们学习生活中,自己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我们也不能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解决所有的问题,在学习生活中团队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回顾以前学的过程控制相关知识,一起研究怎么画图,最终成功地研究出了成果,虽然由于经验不足,时间仓促,设计的不是很好,但是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和宝贵的经验,我觉得这才是这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莫彬,过程控制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10

[2]孙洪成李大字,过程控制工程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1

[3]邵裕森戴先中,过程控制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5

[4]吴勤勤,控制仪表及装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01

[5]周泽魁,控制仪表与计算机控制装置[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09

[6]仪器设备的型号查询相关网站

过程控制系统作业题

过程控制系统作业题 一、填空: 1、建立过程数学模型有和两种基本方法。 2、根据在输入作用下,能否依靠过程自身能力恢复平衡,过程又可分为过程和过程。 3、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4、过程控制一般指控制。 5、对于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来说,控制方案的设计是核心。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 6、工业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最终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 7、PID参数在工程上,常采用的方法有,,,。 8、串级调节主要是改善系统的特性,其主回路是调节,付回路是系统,付回路调节器的给 定值是。在投运时应先投回路,后投回路。 9、调节器正反作用选择原则是()。 10、被控参数的选择有()、()两种选择方法。 11、控制参数选择原则是()、()、()。 12、某比值控制系统要求主动量与从动量的比值为1:2,主动量仪表量程为0-3600T/h,从动量仪表量程为 0-2400T/h。则比值系数为()。 13、某人在整定PID参数时,将比例度设置为25%,调节系统刚好临界振荡,且振荡周期为5分钟,若采用 PI调节,则比例度应选(),积分时间常数应选()。 14、分程调节是指一个调节器的输出,控制两个或多个(),为了实现分程调节,一般需要引入()。 15、分程调节是指一个调节器的输出,控制两个或多个()。 二、选择题: 1、某奶粉生产过程中干燥工艺如下,已知,乳液节流易结块,奶粉的质量取决于其含水量的大小,而含水量与 干燥温度有单值对应关系。因此被控参数可选(),控制参数可选() A:干燥器温度 B:奶粉含水量 C:乳液流量 D:空气旁通量 E:加热蒸汽量

2、在选择调节阀流量特性是,一般线性过程选(),而非线性过程选() A:快开特性。 B:直线特性。 C:等百特性。 D:抛物线特性。 3、在选择调节阀口径时是根据() A:介质流量。 B:流通能力。 C:扰动的大小。 D:被控参数的要求 4、一个热交换器如图所示,用蒸汽将进入其中的冷水加热至一定温度,生产要求热水温度要保持定值(t+1℃)。 因此被控参数可选(),控制参数可选()。 A:热水温度 B:冷水温度 C:蒸汽流量 D:蒸汽温度 5、某压力变送器的量程是0-1MPa,其输出信号的范围是4-20mA,当其输出16 mA时,则压力测量值是() A:0.85 MPa。 B:0.8 MPa。 C:0.75 MPa。 D:0.7 MPa。 6、在用凑试法,整定PID参数时,正确的方法是() ①、先使调节器T I=∞、T D=0,调比例度,使系统的过度过程达到满意效果。(一般为4∶1衰减震荡) ②、将比例度放大1.2倍,T D=0,T I由大到小凑试,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③、将比例度放大1.2倍,T D=0,T I由小到大凑试,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④、将T D置于0.25T I,增大比例度,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⑤、将T D置于0.25T I,减小比例度,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三、简答: 1、试用矩型脉冲响应曲线法求加热炉的数学模型。当脉冲t=2分,幅植为2T/h时,其实验数据如下; 试由矩型脉冲响应曲线转换成阶跃响应曲线 2、某生产过程,其控制流程如下;试确定调节阀是气开,还是气关?调节器是正作用,还是反作用?

LA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处理工艺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 目前我国生产的表面活性剂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为主。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来源很多,LAS除用于洗涤用品外,也广泛用于制革、纺织等工业的洗涤和脱脂。因此,家庭厨房废水、酒店宾馆废水、洗衣房废水中均含有LAS,洗涤、化工、纺织等行业也产生大量含LAS的废水;LAS生产厂也排放大量表面活性剂废水。 1 表面活性剂废水的特点 (1)表面活性剂废水成分复杂,废水中除了含有表面活性剂和其乳化携带的胶体污染物外,还含有助剂、漂白剂和油类物质等;废水中的LAS以分散和胶粒表面吸附两种形式存在。 2)表面活性剂废水一般呈弱碱性,pH约8-11;但是部分LAS生产废水的pH为4-6,呈酸性;餐饮废水、洗浴废水和洗衣废水的LAS质量浓度一般为1-10mg/L,而LAS生产废水的质量浓度一般为200mg/L左右;CODcr差异也很大,从100-10000mg/L甚至达10的5次方mg/L。 (3)废水中的表面活性剂会造成水体起泡、产生毒性,且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起泡会降低水中的复氧速率和充氧程度,使水质变坏,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使水体自净受阻。此外它还能乳化水体中其他的污染物质,增大污染物质的浓度,造成间接污染。 2 表面活性剂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LAS属于生物难降解物质,它的广泛使用,不可避免地对水环境造成了污染,在我国环境标准中把它列为第二类污染物质。表面活性剂被使用后最终大部分形成乳化胶体状物质随着废水排入自然界,其首要污染物LAS进入水体后,与其他污染物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分散性的胶体颗粒,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物化、生化特性都有很大影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抑制和杀死微生物的作用,而且还抑制其他有毒物质的降解,同时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起泡而降低水中复氧速率和充氧程度,使水质变坏,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将造成湖泊、河流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LAS还能乳化水体中其他的污染物质,增大污染物质的浓度,提高其他污染物质的毒性,而造成间接污染。此外,相当一部分表面活性剂使用后直接被遗弃到水环境系统中,严重影响了周围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由此,表面活性剂生产废水及厨房废水、洗浴废水、洗衣废水等含LAS 的废水,对动植物和人体慢性毒害作用较大。 表面活性剂废水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相关研究已经有很多。如陈钦耀等采用多刺裸腹蚤对LAS和5种洗衣粉的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S和5种洗衣粉能够抑制多刺裸腹蚤的运动,并且造成蚤类的大量死亡。马德滨在表面活性剂对轮虫及人皮肤的毒性研究中得出结论:废水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28.0mg/L时,对轮虫的生存有很大

常用表面活性剂1

表面活性剂L-548 组成:非离子醚型表面活性剂 质量技术指标: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PH值:(1%水液)6—7 浊点:54—67℃ 腐蚀性:1%水溶液对H92黄铜在55±2℃恒温24小时,≤1级 产品特征:具有优异的乳化、润湿、渗透等性能 产品用途:做为常温水基金属清洗剂的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单体,除油、净洗性能优良,在其它行业用作乳化剂、渗透剂、润湿剂。 乳化剂OP-4 组成: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 质量技术指标: 外观:无色透明油状物 溶解性:易溶于油及其它有机溶剂 PH值(1%水液):6—7 HLB值:5 产品特征:易溶于油及有机溶剂,为亲油型乳化剂 产品用途:在一些有机合成反应中,为反应介质,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转化率,如在塑料聚氯乙烯聚合时,作为整料剂,不但能使聚氯乙稀成型颗料均匀,且可杜绝反应粘锅。也用于W/O型乳化剂的制备。 乳化剂OP-6 组成: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 质量技术指标: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水中呈分散液 PH值(1%水液):6—8 HLB值:10.9 产品特征: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作用 产品用途:用作煤矿井下塑料制品传送带的抗静电剂、可消除传送带在运行中产生的静电感应,消除放电—电火花现象,有利于井下安全生产、在一般工业可用作乳化剂。 乳化剂OP-7 组成: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 质量技术指标: 外观:无色油状液体 溶解性:在水中呈分散状态 PH值(1%水液):6—7 HLB值:12.0 浊点:<30℃ 产品特征: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和净洗效能

产品用途:在毛纺、合纤工业及金属加工过程中作为净洗剂。如可作为聚丙烯晴染前染后洗涤及皂煮剂,并可做成阳离子染料的匀染剂。也是金属净洗剂的组成之一,在一般工业可作乳化剂 乳化剂OP-10 组成: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 质量技术指标: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PH值(1%水液):6—7 HLB值:14.5 浊点:61—67℃ 产品特征:具有优良的匀染、乳化、润湿、扩散,抗静电性能 产品用途:1、在合纤工业中做为油剂的单体,显示乳化性能,抗静电性能,在合纤短纤维混纺纱浆料中做柔软剂。可提高浆膜的平滑性和弹性,该乳液对胶体有保护作用 2、用作羊毛低温染色新工艺的匀染剂。在农药、医药、橡胶工业用作乳化剂,建筑行业可作为乳化沥清的乳化剂,又是金属水基清洗剂的重要组成之一。 乳化剂OP-15 组成: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 质量技术指标: 外观:白色软膏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PH值(1%水液):6—7 HLB值:15.0 浊点:70—80℃ 产品特征:高温下在水中也有较好的溶解性 产品用途:用作高温分散乳化、脂肪、蜡和动植油类的乳化剂。 乳化剂OP-20 组成:烷基酚与环氧乙烷的缩合物 质量技术指标: 外观:白色固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PH值(1%水液):6—7 HLB值:16.0 浊点:81—90℃ 产品特征:具有一定的抗盐性,用作高温乳化剂 产品用途:用作高浓度电解质润湿剂,合成胶乳的稳定剂。 乳化剂NP-10 外观:无色透明粘稠液体 PH值(1%水液):6—7 HLB值:13.5-14.5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1-1 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第一个阶段50年代前后: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其特点: 1、过程检测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 2、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4、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少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5、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第二个阶段60年代来: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其特点: 1、过程控制仪表开始将各个单元划分为更小的功能,适应比较复杂的模拟和逻辑规律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2、计算机系统开始运用于过程控制 3、过程控制系统方面为了特殊的工艺要求,相继开发和应用了各种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选择性控制) 4、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现代控制理论的得到了应用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其特点: 1、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和开发和广泛应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 4、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阶段80年代以后:飞跃的发展,其特点: 1、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2、过程控制的结构已称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 3、过程控制的概念更大的发展,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 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 过程控制的特点是与其它自动控制系统相比较而言的。 一、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 连续控制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而且应是连续可调的。若控制动作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如采用控制系统等),但是其被控量需定量控制,也归入过程控制。 二、过程控制系统由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过程控制是通过各种检测仪表、控制仪表和电子计算机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检测、自动监督和自动控制。一个过程控制系统是由被控过程和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 三、被控过程是多种多样的、非电量的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过程日趋复杂,工艺要求各异,产品多种多样;动态特性具有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特性。有些过程的机理(如发酵等)复杂,很难用目前过程辨识方法建立过程的精确数学模型,因此设计能适应各种过程的控制系统并非易事。 四、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而且多半为参量控制 因为大惯性、大滞后等特性,决定了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在一些特殊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一些物理量和化学量来表征其生产过程状况,故需要对过程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所以过程控制多半为参量控制。

表面活性剂作业答案

表面活性剂作业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分类方法。 答: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包括长链疏水基团和亲水性离子基团或极性基团两个部分。 由于它的分子中既有亲油基又有亲水基,所以,也称双亲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一般按离子的类型分类,即表面活性剂溶于水时,凡能离解成离子的叫做离 子型表面活性剂,凡不能离解成离子的叫做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其 在水中生成的表面活性离子种类,又可分为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大类。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如元素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和生物表面活 性剂等。 2.请解释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浊点、Krafft点等概念。 表面张力是指垂直通过液体表面上任一单位长度、与液体面相切的,收缩表面的力。 表面活性剂是指在加入很少量时就能显著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改变体系界面状态,从 而产生润湿、乳化、起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以达到实际应用要求的物质。 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形成胶团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团浓度或临界胶束 浓度。 浊点(C. P值):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溶液由澄清变混浊时 的温度即浊点。 临界溶解温度(krafft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 增加到一定值时,溶液突然由浑浊变澄清,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成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临界 溶解温度。 3.表面活性剂有哪些基本作用?请分别作出解释。 1)润湿作用: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气-液和固-液界面张力,使接触角变小,增大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的这种作用。 2)乳化作用:表面活性剂能使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乳状液的这种作用。 3)分散作用:表面活性剂能使固体粒子分割成极细的微粒而分散悬浮在溶液中的这种作用,叫作分散作用。 4)起泡作用:含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在搅拌时会产生许多气泡,由于气体比液体的密 度小,液体中的气泡会很快上升到液面,形成气泡聚集物(即泡沫),而纯水不会产生 此种现象,表面活性剂的这种作用叫发泡作用。 5)增溶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后,能使不溶或微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溶 解度显著增加的这种作用称作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 6)洗涤去污作用:洗涤去污作用实际上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能够吸附在固液界面上,降 低表面张力并在水溶液中形成胶团,从而产生的润湿、渗透、乳化、分散等各种作用的 综合效果。

“工业搅拌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化工混料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1 分析研究被控对象与明确控制任务 1.1分析研究被控对象 图1.1.1是一个典型的化工混料过程,两种配料(配料A和配料B)在一个混合罐中由搅拌器混合,混合后的产品通过一个排料阀排出混料罐。 图1.1.1 搅拌系统示意图 系统中各个区域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描述如下: 配料A和配料B区域: z每种配料的管道都配备有一个入口阀、一个进料泵以及一个进料阀; z进料管安装有流量传感器; z当急停按钮被按下时,进料泵运行立即停止; z当罐的液面传感器指示罐满时,进料泵运行立即停止; z当排料阀打开时,进料泵运行立即停止; z在启动进料泵后最开始的1秒中内必须打开入口阀和进料阀。 z在进料泵停止后(来自流量传感器的信号)阀门必须立即被关闭以防止配料从泵中泄露。 z进料泵的启动与时间监控功能相结合,换句话说,在泵启动后的7秒之内,流量传感器会报告溢出。

z当进料泵运行时,如果流量传感器没有流量信号,进料泵必须尽可能快地断开。 z进料泵启动地次数必须进行计数。(维护间隔) 混合罐区域: z当急停按钮被按下时,搅拌电机的启动必须被锁定。 z当罐的液面传感器指示“液面低于最低限”时,搅拌电机的启动必须被锁定。 z当排料阀打开时,搅拌电机的启动必须被锁定。 z搅拌电机在达到额定速度时要发出一个响应信号。如果在电机启动后10秒内还未接收到信号,则电机必须被断开。 z必须对搅拌电机的启动次数进行计数(维护间隔)。 z在混合罐中必须安装三个传感器: ――罐装满:一个常闭触点。当达到罐的最高液面时,该触点断开。 ――罐中液面高于最低限:一个常开触点。如果达到最低限,该触点 关闭。 ――罐非空:一个常开触点,如果罐不空,该触点闭合。 排料区域: z罐内产品的排出由一个螺线管阀门控制。 z这个螺线管阀门由操作员控制,但是最迟在“罐空”信号产生时,该阀门必须被关闭。 z当急停按钮被按下时,打开排料阀必须被锁定。 z当罐的液面传感器指示罐空时,打开排料阀必须被锁定。 z当搅拌电机在工作时,打开排料阀必须被锁定。 1.2明确控制任务 该“工业搅拌过程”是一个典型的顺序控制,本次设计,准备采用“上位机监控” + “下位机控制” + “操作面板”的方式对整个“工业搅拌过程”进行控制。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答案

什么是过程控制系统?其基本分类方法有哪几种? 过程控制系统通常是指连续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是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基本分类方法有:按照设定值的形式不同【定值,随动,程序】;按照系统的结构特点【反馈,前馈,前馈-反馈复合】。 热电偶测量的基本定律是什么?常用的冷端补偿方式有哪些 均质材料定律:由一种均匀介质或半导体介质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不论截面和长度如何以及沿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能产生热电动势,因此热电偶必须采用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其截面和长度大小不影响电动势大小,但须材质均匀; 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接入中间导体后,只要中间导体两端温度相同,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动势没有影响; 中间温度定律:一支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为t 、t0 时的热电势,等于两支同温度特性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 、ta和ta、t0时的热电势之代数和。只要给出冷端为0℃时的热电势关系,便可求出冷端任意温度时的热电势,即 由于冷端温度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难以自行保持为某一定值,因此,为减小测量误差,需对热电偶冷端采取补偿措施,使其温度恒定。冷端温度补偿方法有冷端恒温法、冷端补偿器法、冷端温度校正法和补偿导线法。 为什么热电阻常用三线制接法?试画出其接线原理图并加以说明。 电阻测温信号通过电桥转换成电压时,热电阻的接线如用两线接法,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会给电 桥输出带来较大误差,必须用三线接法,以抵消接线电阻随温度变化对电桥的影响。 对于DDZ-Ⅲ型热电偶温度变送器,试回答: 变送器具有哪些主要功能? 变送器的任务就是将各种不同的检测信号转换成标准信号输出。 什么是变送器零点、零点迁移调整和量程调整? 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电路主要是在热电偶回路中串接一个电桥电路。电桥的功能是实现热电偶的冷端补偿和测量零点的调整。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教程文件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 答

《过程控制系统》习题解答 1-1 试简述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答:第一个阶段 50年代前后: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其特点: 1、过程检测控制仪表采用基地式仪表和部分单元组合式仪表 2、过程控制系统结构大多数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3、被控参数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四种参数 4、控制的目的是保持这些过程参数的稳定,消除或减少主要扰动对生产过程的影响 5、过程控制理论是以频率法和根轨迹法为主体的经典控制理论,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值控制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问题 第二个阶段 60年代来:大量采用气动和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其特点: 1、过程控制仪表开始将各个单元划分为更小的功能,适应比较复杂的模拟和逻辑规律相结合的控制系统 2、计算机系统开始运用于过程控制 3、过程控制系统方面为了特殊的工艺要求,相继开发和应用了各种复杂的过程控制系统(串级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前馈控制、选择性控制) 4、在过程控制理论方面,现代控制理论的得到了应用 第三个阶段70年代以来:现代过程控制的新阶段——计算机时代,其特点: 1、对全工厂或整个工艺流程的集中控制、应用计算系统进行多参数综合控制 2、自动化技术工具方面有了新发展,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单元组合仪表和开发和广泛应用 3、在线成分检测与数据处理的测量变送器的应用 4、集散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 第四个阶段 80年代以后:飞跃的发展,其特点: 1、现代控制理论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过程控制的发展 2、过程控制的结构已称为具有高度自动化的集中、远动控制中心 3、过程控制的概念更大的发展,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调度和优化等。 1-2 与其它自动控制相比,过程控制有哪些优点?为什么说过程控制的控制过程多属慢过程?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科学与财富 纤就可以虚拟成多根光纤使用,便于灵活调度,提高了业务开通速度,同时降低了开通成本。 (2)、建设阶段 在光缆建设中,根据之前的规划图,通过网管中心下发电子工单,施工人员在现场一次批量跳接,连接起所有共享光缆,由于所有光纤端口都有独一无二的ELD电子标签,可明确界定每根跳纤的连接关系,把所有光纤一步跳接到位,之后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可以做“加法”或“减法”,灵活适配光纤网络业务的发展,由于现场施工人员的每个动作都是在网管控制下进行,可确保资源数据的完全准确。 (3)、使用阶段 通过引入智能光纤管理系统,当某区域有业务需求时,运营商可直接从网管中心查找可用光路由进行挑选。读出适配情况选择合适的光路由,并从已连接好的共享光缆中选取吻合的光纤;之后由网管下发施工工单,仅在靠近用户侧和局端设备侧各进行一次跳接即可开通业务。中间无需任何跳接,大大缩短了响应时间,为快速抢占专线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配合智能ODN网管,业务部门已经使用了哪些光纤链路,哪些链路目前闲置……这些实际数据,网管中心可随时提取。统计出光纤利用率等重要网络指标。如果某根光缆质量出现恶化,光纤衰减增大,光纤故障诊断系统会自动诊断并发出警告;网管收到告警信息,会重新分配一条新的光路由给受影响的用户;同时,精确定位故障点,指导运维快速修复故障。故障修复后,可大胆做“减法”。从网管上释放可用的光纤资源,化整为零重新整合再利用,从而提高光纤利用率。 (4)、调整阶段 光纤网络可灵活调整,动态匹配业务发展。由于业务发展的不平衡,当某一区域的业务量很大,前期规划的共享光缆即将使用完毕时,网络中心会提前收到资源使用预警;而另一区域业务一直很少,前期规划的光缆太多,这时运营商可以经过网优仅仅改动未使用的端口,把更多的共享光纤分配给业务量大的区域,在项目专家团队审核通过后,一次生成批量跳接工单,完成共享光缆的调整,最终形成均匀的光纤利用率。 结束语: 运营商通过引入ODN智能光纤管理系统,资源数据实现一键采集和自动录入,减少了数据的人工校验和录入;同时通过实时监控和定时巡检,确保了光纤资源数据100%准确;管线资源信息、设备信息、端口状态等可在ODN网管上清晰显示,光缆资源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提高了业务发放效率,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实现了光纤资源零浪费、业务发放零等待、业务开通零返工,极大地节省运维费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海燕1王佐2朱小亮1 (1.江苏新源水务有限公司223809;2.江苏颖盛化工有限公司) 表面活性剂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化学工业,是国内外化学工业中发展最迅速的专门化学品领域中知识密集型、技术开发型行业。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为表面活性剂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使世界表面活性剂的产量迅速增长,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之一。有“工业催化剂”、 “工业味精”之称。表面活性剂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分子结构中带电性的特征分为阴离子型、离子型、阳离子型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四大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性质、性能和价格方面的优势,无论在工业应用方面还是在民用产品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众多配方中被用做主要活性组分,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又分为羧酸盐、硫酸酯盐、磺酸盐和磷酸酯盐四大类,具有良好的去污、发泡、分散、乳化、润湿等特征。广泛用作洗涤剂、起泡剂、润湿剂、乳化剂和分散剂。而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又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产量最大、应用领域最广的一种。 下面就磺酸盐类表面活性剂得合成现状和主要发展趋势做主要概述: 一、生产现状 磺酸盐表面活性剂按亲油基或磺化分为(一)石油磺酸盐(磺酸基在芳环或环烷上)(二)烷基芳基磺酸盐(磺酸基在芳环上)(三)烷基和烯基磺酸盐(四)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磺酸基在氧乙基链端)(五)多环芳环磺酸盐缩合物(磺酸基在芳环上)等。除此之外,还有烷基苯醚磺酸盐。目前常用的表面活性剂有三种: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和烯烃磺酸盐。 1、石油磺酸盐和烷基苯基磺酸盐这两种传统的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质有大量的文献进行了报道。石油磺酸基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由富芳烃原油或馏分磺化得到的产物,烷基苯基磺酸盐包括烷基磺酸盐、烷基苯基磺酸盐、重烷基苯基磺酸盐等。在磺酸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以石油磺酸盐型最普遍。石油磺酸盐作为化学采油用剂具有表面活性高、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配伍性好等特点,受到普遍关注,进入了先导性实验。烷基炭数为C14-C16的重烷基苯磺酸盐可与我国大多数油田的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体系,因而成为重要的趋油用表面活性剂。 2、α-烯烃磺酸盐(AOS)它的主要成分是:烯烃磺酸盐和羧基磺酸盐,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α-烯烃磺酸盐就已经通过烯烃的磺化反应而工业化了,AOS与钙镁离子生成的盐仍然是一种较好地表面活性剂。AOS具有抗盐性好、油/水界面张力低、良好的起泡力和泡沫稳定性等特点,其生物降解性比烷基苯磺酸盐好,与烷基硫酸盐(AS)接近,因而对人体和环境温和,尤其适用于配制重垢低磷或无磷洗衣粉。此外,又由于AOS热稳定性好,乳化能力强,在工业清洁,石油开发及输送等领域具有相当可观的应用前景。 二、发展趋势 当前,世界表面活性剂市场呈现稳定而缓慢的增长趋势,根据国外一些大公司及专家的预测,未来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是:1、提高表面剂的生物降解性。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仍然是个重要问题,因此解决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和毒性仍是今后一大课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表面活性剂生产和使用更加安全。2、大力开发和利用天然资源,开发和利用天然脂肪醇和棕榈油,糖类、淀粉松香及其衍生物为原材料制造表面活性剂,使其符合生态与环保要求。3、醇系表面活性剂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在家用洗涤剂中,醇系表面活性剂耗量大幅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洗涤剂新品种开发使其活性物含量增加;醇系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优越,天然油脂开发和利用提供充足和价格平稳的高炭醇资源。4、功能性和有效性将成为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动向。在家用洗涤剂与化妆品中要求提供温和性、低刺激、去污力好、相容性佳的表面活性剂,满足低温、硬水少用助剂要求的表面活性剂以及特种用途用表面活性剂等。5、表面活性剂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表面活性剂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其中包括在能源、新材料、生物、生命科学、分离、微电子技术、宇宙、海洋等领域的应用。 三、结束语 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表面活性剂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产品具有高表面活性剂的同时,还要生物降解性好、无(或低)毒、无刺激、多功能性,并且采用再生资源进行清洁生产。由于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各种合成洗涤剂及个人护理用品中,所以对表面活性剂温和型、无刺激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表面活性剂的实际应用中,成本仍然是决定性因素,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应是表面活性剂的研究重点。因此,低成本、绿色、温和型的表面活性剂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也是目前表面活性剂研究方面的热点课题。■ 科学研究 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发展与趋势交大理工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题目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发展与趋势 分院:电信分院 专业: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 班级:12电牵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李杰 起讫日期:2015.11-2015.12

摘要 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工业技术改造﹑技术进步的主要手段和技术发展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及其对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技术;技术进步;产业结构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the main method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at present. Key words: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dustrial structure

常用表面活性剂

AEO-7 化学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7)醚 产品规格: 外观:(25°C);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HLB值:12-12.5 PH 值:6-7 浊点(1%aq.):47-56°C 特性与用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分散性和去污性,广泛用作洗涤剂和工业表面活性剂。 AEO-9 化学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9)醚 产品规格: 外观:(25°C);白色膏状物 溶解性:易溶于水 PH 值:6-7 HLB值:12.5 浊点:75-81°C 特性与用途:本品具有良好的乳化、去污、净洗等性能,广泛用于配制民用洗涤剂,用作工业乳化剂和金属清洗剂等。 AEO-15(平平加OS-15) 化学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15)醚 产品规格: 外观:白色膏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PH值:6-7 HLB值:14.5 浊点:≥100°C 特性与用途:本品除具有乳化、分散、净洗等性能外,还具有独特的润湿性能,是良好的水溶性乳化剂,耐酸碱和硬水,广泛用于印染工业的退煮漂、染色、印花等工序,作渗透、匀染、分散和净洗剂,也是化纤油剂的主要成分,在金属加工做金属净洗剂,在制革工业中做乳化剂、净洗剂、脱脂剂。 AEO-20(平平加O-20) 化学组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产品规格: 外观:白色固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浊点:(5%CaCl12)≥85°C PH 值:6-7 HLB值:16.5 特性与用途: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净洗和润湿性能,在印染工业中做匀染剂和煮炼助剂,印花净洗剂和原毛洗涤剂中的乳化剂,在一般工业做乳化剂,对矿、植物油有较好的乳化性能。 乳化剂SE-10

化学组成:硬脂酸聚氧乙烯(10)酯 产品规格: 外观:蜡状软固体 溶解性:分散于水中 PH 值:6-7 HLB值:12 滴点:27±2°C 特性与用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和增稠作用,对纤维有柔软作用。适用于化妆品,膏体鞋油等产品的乳化,制得产品均匀细腻,是纺织乳蜡的重要组分,对化纤具有抗静电作用。 乳化剂LAE-9 化学组成:月桂酸聚氧乙烯(9)酯 产品规格: 外观(25℃):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水 PH值:6-7 浊点:34~40℃ 特性与用途:合成纤维油剂组份之一,对纤维具有良好的集束,抱合、柔软、平滑作用及抗静电性能。一般工业中用作乳化剂、净洗剂。 NP-4(OP-4) 化学组成:烷基酚聚氧乙烯(4)醚 产品规格: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易溶于油和多种有机溶剂 PH 值:6-7 HLB值:5.0 水数:15-20ml 特性与用途:本品为亲油型乳化剂,用于W/O乳液的制备。在一些有机合成反应中作为反应介质,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转化率,如在塑料聚氯乙烯聚合时,作为整料剂,不仅能使聚氯乙烯成型颗粒均匀,且可杜绝反应物粘锅形象。NP-6(OP-6) 化学组成:烷基酚聚氧乙烯(6)醚 产品规格: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性:溶于油及有机溶剂,在水中呈分散状 PH 值:6-7 HLB值:10.9 水数:26-35ml 特性与用途:本品具有较好的乳化性能和良好的抗静电作用。用作煤矿井下塑料制品传送带的抗静电剂,可消除其运作中生产的静电感应,杜绝电火花现象,有利于安全生产。在一般工业中可用作乳化剂。 NP-7(OP-7) 化学组成:烷基酚聚氧乙烯(7)醚 产品规格:

含氟表面活性剂经典综述

含氟表面活性剂经典综述 作者:肖进新江洪(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胶体化学研究室,北京100871) 普通表面活性剂的疏水基一般为碳氢链,称碳氢表面活性剂。将碳氢表面活性剂分子碳氢链中的氢原子部分或全部用氟原子取代,就成为碳氟表面活性剂,或称氟表面活性剂。碳氟表面活性剂是特种表面活性剂中最重要的品种,有很多碳氢表面活性剂不可替代的重要用途。本文介绍其合成、性能及应用。 1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物化性质和用途 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独特性能常被概括为“三高”、“两憎”,即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及高化学稳定性;它的含氟烃基既憎水又憎油。碳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可达到20mN/m以下,甚至到15mN/m左右。碳氟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05%~0.%,就可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至20mN/m以下。而一般碳氢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为0.%~1.%范围才可使水的表面张力下降到30mN/m~35mN/m。碳氟表面活性剂如此突出的高表面活性以致其水溶液可在烃油表面铺展(参见本文第二部分)。碳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耐热性,如固态的全氟烷基磺酸钾,加热到420℃以上才开始分解,因而可在300℃以上的温度下使用。碳氟表面活性剂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它可抵抗强氧化剂、强酸和强碱的作用,而且在这种溶液中仍能保持良好的表面活性。若将其制成油溶性表面活性剂还可降低有机溶剂的表面张力。 早期,碳氟表面活性剂曾用作四氟乙烯乳液聚合的乳化剂,以后逐步用作润湿剂、铺展剂、起泡剂、抗黏剂和防污剂等,广泛应用于消防、纺织、皮革、造纸、选矿、农药和化工等各个领域,显示强大的生命力。但碳氟表面活性剂由于合成困难,价格较高,目前主要用于一般碳氢表面活性剂难以胜任或使用效果极差的领域。研究表明,将碳氟表面活性剂与碳氢表面活性剂复配,有可能减少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而保持其表面活性。如将异电性碳氢和碳氟表面活性剂复配,不仅可大大减少碳氟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复配品甚至具有更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即达到全面增效作用。碳氟表面活性剂特殊应用的一个典型实例是利用其水溶液可在油面上铺展的特性,制备水成膜泡沫灭火剂,其原理为:欲使水溶液在油面上铺展,必须满足铺展条件,即铺展系数Sw/o>0: 油的表面张力约为20mN/m~24mN/m左右。因此欲使铺展系数大于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一般应在18mN/m以下(至少应在20mN/m以下)。有相当数量的碳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较高,不能满足铺展条件。在另一种情况下,即使表面活性很高的碳氟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也只能在达到一定浓度(临界铺展浓度)时方可在油面上铺展。研究表明,当油面首先加入很少量能够铺展的碳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后,一些本来由于表面张力太高而不能铺展的碳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即可在油面上铺展。若在油面上首先铺展少量在临界铺展浓度之上的碳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临界铺展浓度之下的水溶液也可铺展。碳氟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在油面上铺展形成一层水膜,使油面与空气隔绝,以此发展出一种高效灭火剂———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或称“轻水”泡沫灭火剂),这是目前国际上重点发展的灭火剂,主要用于扑灭油类火灾。 2碳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与碳氢表面活性剂相比,碳氟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相对困难。它的合成一般分三步:首先合成含6个~10个碳原子的碳氟化合物,然后制成易于引进各种亲水基团的含氟中间体,最后引进各种亲水基团制成各类碳氟表面活性剂。其中含氟烷基的合成是制备碳氟表面活性剂的关键。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DCS)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DCS) ?西门子PCS7系统介绍 ?PCS7系统高达的应用 -------------------------------------------------------------------------------------------------------------------------------------- 西门子PCS7系统介绍 西门子为了应对制造业、过程工业和楼宇自动化行业中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解决方案—全集成自动化(TIA)和全集成能源管理(TIP)的驱动与自动化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各种行业。 SIMATIC PCS7过程控制系统是全集成自动化(TIA)的核心部分,为生产、过程控制和综合工业中所有领域实现统一且符合客户要求的自动化平台。 通过采用 SIMATIC PCS 7 的全集成自动化解决方案,可实现一致性的数据管理、通讯和组态,性能优异并可前瞻性地确保满足典型的过程控制系统应用需求。 ?简单而可靠的过程控制 ?用户友好的操作和可视化,并可通过因特网实现 ?系统范围内功能强大、快速、一致性的工程与组态 ?系统范围内的在线修改 ?在各个层级的系统开放性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与安全相关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广泛的现场总线集成 ?仪表与控制设备的资产管理(诊断、预防性维护和维修) 1. PCS7工程组态系统—ES SIMATIC管理器是工程组态控制的控制中心,是工程组态工具套件的综合平台,同时也是SIMATIC PCS7过程控制系统所有工程组态任务的组态基础。SIMATIC PCS7项目各个方面的创建、管理、归档和记录都在这里进行。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汇总

17种常用表面活性剂 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DLS) 一、英文名: Disodium Monolauryl Sulfosuccinate 二、化学名:月桂基磺化琥珀酸单酯二钠 三、化学结构式: ROCO-CH2-CH(SO3Na)-COONa 四、产品特性 1. 常温下为白色细腻膏体,加热后(>70℃)为透明液体; 2. 泡沫细密丰富;无滑腻感,非常容易冲洗; 3. 去污力强,脱脂力低,属常见的温和性表面活性剂; 4. 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配伍,并降低其刺激性; 5. 耐硬水,生物降解性好,性能价格比高。 五、用途与用量: 1.用途:配制温和高粘度高度清洁的洗手膏(液)、泡沫洁面膏、泡沫洁面乳、泡沫剃 须膏,也可配制爽洁无滑腻的泡沫沐浴露、珠光香波等。 2.推荐用量:10—6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MES 一、英文名:Disodium Laureth(3) Sulfosuccinate 二、化学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 三、化学结构式:RO(CH2CH2O)3COCH2CH(SO3Na)COONa 四、产品特性: 1.具有优良的洗涤、乳化、分散、润湿、增溶性能; 2.刺激性低,且能显著降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 3.泡沫丰富细密稳定;性能价格比高; 4.有优良的钙皂分散和抗硬水性能; 5.复配性能好,能与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植物提取液(如皂角、首乌)复配,形成十分稳 定的体系,创制天然用品; 6.脱脂力低,去污力适中,极易冲洗且无滑腻感。 五、用途与用量: 1、用途:制造洗发香波、泡沫浴、沐浴露、洗手液、外科手术清洗及其它化妆品、洗涤 日化产品等,还可作为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发泡剂等。广泛用于涂料、皮革、造 纸、油墨、纺织等行业。

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最新版)

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为了使一个工业生产过程或一个企业良好、高效地运行,都离不开对整个生产过程物料、能源、人力等的管理、组织和运作。要达到目的,必须对工业生产过程的信息、数据进行实时的检测和控制。因此,生产调度、安全稳定地生产与操作等,都离不开自动化技术。其中生产过程是由有关的生产过程工艺设备如容器、泵、机器、管道等组成。不同的产品由不同的生产设备来生产,一般工业生产过程的设备是不变的,但是,由于腐蚀、老化等原因,这些设备需进行定期检修或更换。常规控制层是由生产过程工艺参数的测量变送仪表、仪器、自动执行机构如控制阀、电磁阀、电动执行器以及显示、记录、控制器(有时称调节器)等组成。先进控制层是由计算机(或DCS)和有关软件及控制算法等组成,该层的功能是实现常规控制层无法做到的多变量控制。优化层是由计算机和有关优化软件及优化算法等组成,它的功能是为先进控制层提供优化给定值、优化控制轨迹或生产方案控制。 一、常规控制

常用表面活性剂汇总

商品名化学名中文名类型HLB Span 85 Sorbitan tribleate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非离子 1.8 Span 65 soibitan tristearate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非离子 2.1 Span 80sorbitan monoo1eate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非离子 4.3 (O/W) Span 60sorbitan monostearate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非离子 4.7 Span 40sorbitan monopalmitate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非离子 6.7 Span 20sorbitan monolaurate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非离子8.6 Tween 81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oleate聚氧乙烯(5EO)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非离子10.0 Tween 65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tristearate聚氧乙烯(20EO)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非离子10.5 Tween 85polyoxyethylenesorbitan trioleate聚氧乙烯(20EO)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非离子11.0 Tween 60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stearate聚氧乙烯(20EO)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非离子14.9 Tween 21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laurate聚氧乙烯(4EO)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非离子13.3 Tween 80 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stearate聚氧乙烯(20EO)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非离子15.0 Tween 40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palmitate聚氧乙烯(20EO)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非离子15.6 Tween 20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monolaurate聚氧乙烯(20EO)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非离子16.7 普兰尼克Pluronic L31/L35/L38/L42/L43/L44/L61 /L62/L63/L64/L65/L72/L81/L92 /L94/L101/L121/L122/L123 F68/F77/F87/F88/F98/F108/F127 P75/P84/P85/P103/P104/P105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 PO-EO嵌段共聚:PE3100/PE4200 /PE4300/PE6100/PE6200/PE6400 /PE6800/PE8100/PE9200/PE10100 /PE10300/PE10500/RPE1740/ RPE2520/RPE3110 非离子 Atlas G-1050 polyoxyethylene sorbitol hexastearate聚氧乙烯山梨醇六硬脂酸酯非离子 2.6 Atlas G-1706 Polyoxyethylene sorbitol beeswax derivative聚氧乙烯山梨醇蜂蜡衍生物非离子 2.0 AtlasG-2859Polyoxyethyle esorbitol 4,5 oleate聚氧乙烯山梨醇4.5油酸酯非离子 3.7 Atlas G-2158 Propylene glycol fatty acid ester丙二醇单硬脂酸酯非离子 3.4 Atlas G—917propylene glycol monolaurate丙二醇单月桂酸酯非离子 4.5 AtlasG-385l propylene glycol monolaurate丙二醇单月桂酸酯非离子 4.5 AtlasG-2146diethylene glycol monostearate二乙二醇单硬脂酸酯非离子 4.7 AtlasG-1702polyoxyethylene sorbitol beeswax derivative聚氧乙烯山梨醇蜂蜡衍生物非离子 5.0 AtlasG-1725polyoxyethylene sorbitol beeswax derivative聚氧乙烯山梨醇蜂蜡衍生物非离子 6.0 第 1 页共4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