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质量通病
浅析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
![浅析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b3f85cd79563c1ec4da714e.png)
浅析深基坑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规模不断加大,不仅地表上高度增加,地下深度也不断加深。
在地基与基础施工过程中,需防止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和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同时也为了加强基坑支护安全,地下连续墙成为地基与基础施工过程中支护、止水防渗、承重的重要构件。
但地下连续墙为地下成墙,存在过程质量控制中的盲点,为了保证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需注意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槽段【前言】目前常用的地下连续墙成槽机械主要有抓斗式成槽机、液压铣槽机、垂直多轴回转式成槽机和旋挖式桩孔钻机等。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为抓斗式成槽机。
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过程主要在导墙施工、泥浆拌制、成槽、锁口管施工、钢筋笼制作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施工环节。
在施工时由于槽内充满泥浆,管理人员无法直接、及时的判断地下施工情况,这也给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造成了一定的质量隐患,为了尽可能规避地下连续墙在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必须首先清楚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和控制措施。
1 地下连续墙的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从基坑开挖后地下连续墙质量角度分析,存在的质量问题有以下几种:(1)地下连续墙墙体位置偏差。
墙体位置偏差方向不同,针对措施也不同。
分为墙体整体向主体方向缩进、墙体各槽段长度出现偏差、墙体整体向外扩大三个方面。
1)墙体整体向主体方向缩进引起原因:主要为导墙放线错误和机械操作手经验、能力不足两个方面。
造成后果:可能会造成基础施工时作业面狭小。
采取措施:一是机械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并应在现场实操演练,经检验合格后才可上机施工;二是因成槽机施工时为靠一侧施工,所以在下抓斗时可能会出现偏移,针对这种情况成槽机在施工前应先调试,导墙位置根据成槽机的调试结果进行微调。
2)墙体槽段长度出现偏差引起原因: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土方可能会出现小范围的塌落导致槽体变大。
二是分包队伍为了使钢筋笼顺利下槽,故意将槽体长度略微加长。
深基坑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深基坑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c62c77527d3240c8447ef2d.png)
2 2 6・
工 程 科 技
深基坑 施工 中的质量通病 及 防治措施
郎 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源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 司第二建筑工程分公 司, 天津 3 0 0 3 5 0 ) 摘 要: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 的深入和城 市化进 程的加 快, 我 国的土地资源越来越 紧张 , 在 这种 情况之 下, 越来越 多的 高层建筑拔地而 起 。高层建筑不仅需要技 术的支撑 同时也对建筑质量有更 高层次的要 求。而深基坑的施 工建设质量直接关 系到整栋 高层建筑的质量。就 目前 出现 的一 系列深基坑施 工质量 问题进 行了深入化 的分析和汇 总, 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希望能够给有 关建 筑施 工人 员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以全面提 高我国建筑施工的水平 , 为老百姓提供 更高质量更安全的建筑环境 。
关键词 : 深基 坑 施 工 ; 质 量通 病 ; 防 治措 施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加速了城市化 的进程 , 大量的外来 第二 ,专业队伍的分配。深基坑施工建设不同于其他项 目的建设施 人员需要在城市居住和生活 , 这样原有的住房就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工, 它的技术要求高, 难度大 , 危险系数大 , 因此, 应该选取一支具有深基 因此 , 在这种社会形势之下, 我国的建筑行业出现 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春 坑施工作业经验的专业团队。 这个团队不但有施工经验, 同时还要在社会 天。 不仅建筑施工的总量在迅速的攀升, 建筑的高度和质量也在不断的提 上游一定的口碑和赞誉, 确实建没过—批高质量的深基吭项目, 这样才能 高, 一些—线城市已经把拥有多少高层建筑作为衡量城市经济的一项指 保障整个项 目的质量安全, 杜绝一切没有建筑施工实力的关系户。 标。高层建筑不仅能够节约更多的建筑用地 , 同时还能够提升城市的形 第三, 方案审定。对于施工方递交的施工方案 , 监察机关必须进行严 象, 但是其建筑是公共的难度相比于静 禹 建筑而言更大, 尤其是一些地下 格的审核, 对于—些与实际不相符合 , 或者施工操作起来有难度的环节 , 停车场和地下商场的建设都给高层建筑沲工增加了难度。通过技术上的 有权利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方案的修改, 修改之后再次进行审核 , 确实存在 分析, 我们认为深基坑是决定高层建筑的质量的关键和核. , 应该全面提 技术问题 , 施工} 桑 作难度大的方案, 应该组织多方专家进行综合审查, 最 高深基坑的建筑质量, 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着手。 终确定方案的可行性。 同时对于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案必须做好预案工作 , 旦出现问题要将损失降到最小。 深基坑建筑施工的质量不仅对本建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同时也 4 . 2施工阶段的质量防治措施 影响着相邻建筑的安全。 一旦高层建筑出现坍塌和倾斜, 那么其周边的建 第一, 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深基坑的技术难度大, 同时施工操作起来 筑必然受到影响 , 严重的可能导致建筑整体坍塌, 所以在施工建设过程中 也相对 的复杂 , 首 先 需要对地 下土进 行挖 掘 , 然 后维护 等 , 最终 做好 防水 应该加大对于支护施工的重视。 越是土质相对较为疏松的区域 , 其支护施 工作。在这个施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马虎大意都可能导致整个工程 工的难度越大, 需要进行全面的支架施工分析 , 最终确定科学的施工方 建设功亏—篑 , 因此, 必须做好全面的监控工作 , 及时监控建筑施工的每 案。 个环节, 督促其严格按照施工建设的标准进行建设。第二, 深基坑周围 2 土体控制。深基坑的—个潜在影响因素即是地下水。地下水一旦出现渗 深基坑开挖工程常见的支护方式有: a利用水泥和石灰等材料进行 透 , 整个 深基坑 的建 筑就 会受 到严重 的影 响 , 甚 至是导致 建筑施 工无法 正 对土质的固化作 用, 建筑深层搅拌桩支护。 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各种饱和 常进行。 对此 , 应该在建筑施工之前对施工区域的地下水的水文条件以及 性的粘土, 因为粘土的抗拉强度要远远大于抗压强度。 h 根据土质和地下 周边环境的降雨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对比, 对于可能出现的渗透现象做 水位的不同利用钢板桩、 钢筋混凝土板桩 、 钻孔灌注桩进行不同方式的排 出科学的预案 , 确保施工建设安全进行。 第三, 深基坑支护的信 息管理。 设 列, 排歹 0 成柱列式排列支护桩、 连续式排列支护桩和组合式排列支护桩不 计坑的支护架主要是确保{ 殳i 坑不变形 , 换言之就是在支架撤离后 , 深基 同方式的支护牡 进行连续墙支护, 这种支护主要适用于软土层或开挖深 坑不会出现严重的沉降或者水平方向大幅度的位移。 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 度较深的基坑。d 利 用钉置在土体的细长杆件与土体和配套的网喷混凝 提高信息管理的能力, 进行 2 4 小时及时的监控深基坑支护的信 息, 一旦 土形 成土钉墙 支护 。 出现数据异常立刻进行全面的检查 , 以确保建筑施工的进度不受影响。 第 3 深 基坑施 工中的质量 通病 四, 突发事件的管理。建筑施工是—个} 的过程, 涉及到的项 目种 3 . 1基坑边坡局部发生坍塌或滑坡 类繁多 , 人员复杂 , 同时外部施工作业极容易受到外部天气的影响 , 因此 基 坑的边坡施 工 可以根据 土质 的种 类 、 会出现许多突发事件 , 影口 向 施工建设的正常运作 , 例如恶劣的天气可能造 计算出设计的基础边坡 , 并在施] £ ; 陧中 照没计边坡开挖放坡。 但 成深基坑的支架松动 、 深基坑不同程度的沉降等 , 对于这些不确定的因 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深基坑的施工中存在严重的问题, 例如地面排水 素 , 施工建没单位必须在投 入 施工之前做好详细的预案, 一旦出现突发状 工程不好 、 地面弃土堆载 、 基坑的开挖没有按照预定 的J l 赙 进行、 基坑的 况 , 立即启动突发状况预警系统, 将损失控制在最低值。 挖掘深度不—致、 基坑的挖掘没有综合外界的环境进行等问题的存在 , 都 结束语 会造成深基坑局部坍塌的现象出现 , 这也是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通病。 总之,预防和整治深基坑的通病,关键在于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水 3 2深基坑底部基土松动 平, 同时还要加强对建筑沲工过程的监管。 从图纸 — 卜 之初就要进} 掺苦 合 深基坑的挖掘工作不能一蹴而就 ,加之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多变 , 经 因素的考量和分析, 选择最优化的而建筑方案 , 并严格按照方案的步骤进 常会出现挖掘过深等现象, 此时需要进行回填。 回填的方法和回填的手段 行 施] : 操作, 在 施工的过 程 中进 行严格 的质 量监 管 , 一旦 出现 质量 问题 , 比较复杂, 具体应该结合施工项 目的耗 来决定回填的材料和回填的方 立即叫停整顿, 合格后才能继续施工建设。 当然对于深基坑通病的防治并 法, 不同的回填材料都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 应该进行科学的选 不是三言两语即可解决的, 需要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 这是一门复 择。 杂的学科 , 希望更多的技术人员能够加入到对深基坑通病防治研究的队 4深基坑 施工 中质 量通病的 防治措 施 伍 中来 , 共同为国家的建筑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4 1施工准备阶段的防治措施 参 考文献 ・ 第一, 方案设计。施工方案是整个工程建设施工的唯一参考标准, 无 [ 1 降 睛阳, 刘万兰 , 黄毅. 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承压水风险及其控制【 『 l 论是材料的采购, 还是施工操作的细节 , 都必须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进 建  ̄ a : 2 o o 8 ( 6 ) . 行, 因此—个科学合理的图纸设计就等于半个高质量的建筑。 随着我国建 [ 2 ] 阚剑锋 文启亮. 人为因素引起基坑工程事故原 因浅析【 J l 山西建 ̄ g 2 0 0 9 筑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 对于图纸的设计也越来越科学 , 大量的图纸设计 f 1 5 ) . 人员都能够根据建筑施工 的实际需求以及建筑施工的客观条件制定 出 『 3 】 洪永宽. 浅谈深基坑土方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其处理I J } 福建建 ̄ k 2 0 0 9 ( 9 ) . 较为合理的施工方案 , —定程度 匕 保障了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当然 , 一些 施l l : 人员对于图纸的领晤和理解能力有限, 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 有必要 组织相应的图纸 十人 员对于重 项 目 进行详细的讲解。
深基坑质量通病
![深基坑质量通病](https://img.taocdn.com/s3/m/985ffd5610a6f524cdbf8501.png)
2 深基坑施工随着城市建设得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其趋势就是面大而深。
基坑就是建筑工程得一部分,其发展与建筑业得发展就是密切相关得,而深基坑就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得方法之一。
我国目前基坑工程得数量、规模、分布急剧增加,基坑开挖施工状况为基坑越挖越深、面积越来越大,地质错综复杂、工况条件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基坑得围护方法越来越多,基坑开挖施工时发生得事故较多,因此深度在7m以上基坑工程得开挖施工越来越受到建筑工程界得关注与重视。
由于基坑工程发展快,所以目前在基坑开挖中也存在施工管理不力、基坑工程设计质量较低等问题。
基坑开挖往往由于开挖施工中得施工质量不佳或发生施工事故,则会对地下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带来较大麻烦或对工程建造后得后期,带来不利得影响甚至较大得危害,同时对工程施工得安全、工期、环境保护等影响更为严重。
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制订出切实、有效、优化得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把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估计将会出现得问题考虑周全,以使基坑开挖施工顺利地进行。
下面将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常见得施工质量通病与造成这些通病得原因、预防得技术措施、以及这些通病得治理方法等作简要叙述。
2、1 基坑放坡开挖在环境条件许可得情况下,深基坑往往也采用放坡开挖得施工方法,对有围护结构得基坑,由于面积大或纵向距离长,也需要分段、分块得放坡开挖方法。
2、1、1 基坑边坡得局部发生塌方或滑坡一、现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后,局部边坡产生塌方、滑坡,影响工程施工及附近建筑物得安全与稳定。
二、原因分析(1)基坑开挖边坡得放坡不够,没有根据不同土质得特性设置边坡,致使土体边坡失稳而产生塌方;(2)在有地下水情况下,未采取有效得降低地下水位得措施,或采取了措施而未能达到规定得标准要求;(3)没有及时处理好地面水得侵入,使土体湿化、内聚力降低,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边坡失稳而引起塌方;(4)边坡顶部局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土体内剪应力超过边坡土体得抗剪应力,引起边坡土体局部失稳而塌方;(5)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ec760f580216fc700afda6.png)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深基坑工程是最近30多年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领域。
以前的几十年中,由于建筑物的高度不高,基础的埋置深度很浅,很少使用地下室,基坑的开挖一般仅作为施工单位的施工措施,最多用钢板桩解决问题,没有专门的设计,也并没有引起工程界太多的关注。
近30多年来,由于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的发展,深基坑工程的规模之大、深度之深,成为岩土工程中事故最为频繁的领域,给岩土工程界提出了许多技术难题,当前,深基坑工程已成为国内外岩土工程中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1、深基坑工程概念特点1.1、深基坑工程概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深基坑工程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基坑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1.2、深基坑工程特点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深基坑工程主要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①深基坑距离周边建筑越来越近由于城市的改造与开发,基坑四周往往紧贴各种重要的建筑物,如轨道交通设施、地下管线、隧道、天然地基民宅、大型建筑物等,设计或施工不当,均会对周边建筑造成不利影响。
②深基坑工程越来越深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基坑越来越深,对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都提出的更难的要求。
如无锡恒隆广场基坑深近27m,上海中心深基坑达30m,均已挖入了承压水层。
右图为宁波嘉和中心二期项目基坑,平均开挖深度为18.3m,最大挖深为25.9m,整体为三层地下室布局,局部有夹层。
③ 基坑规模与尺寸越来越大上海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工程基坑面积达81000m2,无锡恒隆广场基坑面积35000m2。
这类基坑在支护结构的设计、施工中,特别是支撑系统的布置、围护墙的位移及坑底隆起的控制均有相当的难度。
图为天津西站二期项目基坑,总面积为39000平方米,基坑周长达855米。
④施工场地越来越紧凑市区大规模的改造与开发,其中不少以土地出让形式吸引外资、内资开发,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常要求建筑物地下室做足红线。
基坑支护开挖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基坑支护开挖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79f0c99852458fb760b5626.png)
基坑支护开挖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2.1止水失效1.现象开挖后支护结构出现明显渗水现象。
2.原因分析(1)采用深搅桩等围护结构后土体止水处理时,提升速度快,搅拌不均匀,桩体搭接不严密,产生缝隙。
(2)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因设计不合理,挖土不规范等原因产生过大位移,引起土体开裂。
3.防治措施(1)严格审查基坑支护、止水帷幕的设计方案。
(2)深搅桩施工时,应严格施工管理,把好施工质量关,控制桩身垂直度,确保搭接严密,尤其是水灰比和喷浆提升速度,均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
(3)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搭接处须严密,确保浇灌混凝土的质量,并在混凝土中掺入防渗剂。
(4)如已发生渗漏则采取压密注浆补漏或采用高压旋喷桩补漏等有效措施。
(5)当出现位移较大及坑壁裂缝渗水的现象时,应停止土方开挖,并采取紧急补救措施。
2.2降水效果不好1.现象土层含水量高,基坑开挖困难。
2.原因分析(1)降水井数量不足,井深不够。
(2)降水井施工时,洗井工作马虎或滤料含泥过多造成堵塞。
(3)抽吸水泵功率小。
(4)降水井和回灌井的距离小,两井相通,形成降水井仅抽吸回灌井点的水,而使基坑内的水无法下降。
3.防治措施(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认真洗井直到渗水通畅,严格控制滤料质量。
(2)井管滤头宜设在透水性较好的土层中。
(3)在支护结构外约1.0m挖排水沟,坑内需设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水泵抽除积水。
(4)选用与井径、渗透水量相匹配的潜水泵。
(5)抽吸设备排水口应远离基坑,以防排水渗入坑内。
(6)施工前应对管井、抽水设备进行保养、检修和试运转。
(7)为防止降水井和回灌井两井相通,两井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其距离一般不宜小于6m。
2.3支护结构失效1.现象基坑开挖或地下室施工时,支护结构出现位移、裂缝,严重时支护结构发生倒塌现象。
2.原因分析(1)设计方案不合理,或过分考虑节约费用,造成支护不足。
(2)支护结构施工质量低劣,发生断裂、位移和失稳。
深基坑围护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的论述
![深基坑围护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的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d9262aed9b89680203d825cc.png)
上综合周边 环境 等冈 素 。合 理选 择重 力坝宽
度 , 围护 桩 人 土深 度 () 深 搅 围 护 桩 的施 工 质 量 优 劣 ,直 接 2 关 系 到 围护 的 安 危 ,在 围护 桩 施 工 时 应 严 格 按 照 设 计 要求 的 水灰 比及 试桩 所 确 定 的施 工 参 数 进行 。 () 确 定 因 实 际 需 要 而 造 成 的 间 断 ,在 3
摘 要 : 深基 坑 围护 质 量 通 病 及 预 防措 施 进 行 了论 述 。 对
关 键 词 : 基坑 ; 量 通 病 ; 防措 施 深 质 预
() 重 力 坝 施 1时 的 接 头 留 踏 步 式 ,前 4 = 随着 中国城市化 进程 的深入 发展 ,高层 建筑越来越多 。根据构造及使用要求 ,基础埋 后 施 工 间 隔 大 于 2 h时 ,连 接 处 的 一 幅 桩 先 预 4 深也 随之 不 断 增 加 ,这 样 就 出 现 了 大 量 的 深 基 搅 一 次 ,把 泥块 打 碎 , 留 出榫 头 ,或 再 在 接 头 坑工 程 。 外侧加压 密注浆 。当由于场地狭小 、搅拌机在 建 筑 工 程 质 量 既关 系 到 国 民 经 济 的发 展 , 转 弯 时 距 离 不 够 、地 ,坝 厚 不 够 或 坝 不 尉 闭 又关 系到人 民群的切身利益。建筑工程质量的 时 ,可采用旋喷桩把坝体连接完整 好环 、直 接关 系到建 筑 的结 构安 全 或使用 功 ()水泥 土搅拌 前必须 进行试 桩 ,严 格 5 能 ,甚 至会造成严重 的质量事故 ,给国家和个 按试 桩得到每分 钟水泥浆泵 出量 ,泵 出压 力 , 人带来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 ,建筑工程质量存 提 升 喷浆 的速 度 进 行 施 工 。湿 法 施 工 时 喷浆 结 在程度不~ 的缺陷 ,其中有的具有一定 的普遍 束 必 须 进 行 一 次 5 0 m r n提 升 速 度 的 复搅 , 0r /i a a 性 。质 量 缺 陷 存 在 究 其 原 因 不 外 乎 质 量 管 理 水 保 证 水 泥 土 搅 拌 质 量 。 平 、操作方法不 当或施T工艺不 过关而造 成 , () 坝 顶 可 以 超 载 ,坝 外 侧 切 忌 超 载 , 6 其次还包括设 计的欠周和 出于建筑材料或设备 严禁 卡车 、挖机在坝体外干 走。 『 本 身的质量优劣或技术 的不成熟 、不过关等 。 () 坝 体 外 侧 一 旦 出 现 裂 缝 应 及 时 进 行 7 下面谈一谈深基坑围护质量通病 及侦防措 施。 封 闭 ,组 织 好 地 面 水 排放 、在坝 外 侧 地 下 排 水 l重 力坝挡土围护体系 管 网不 应 渗 漏 。 () 周 边 房 屋 与 管 线 需 要 加 固 的 应 事 先 8 深层 搅拌重 力坝 围护体 系适合 于文 际挖 深不大 于 6 m周边环境 要求不高 于基坑 。 加 固。 11 象 现 () 制 定 周 密 的 挖 土 方 案 ,严 格 按 照 分 9 重 力 坝 移 大 , 坝 体 之 间 渗 水 漏 泥 浆 , 层 挖 土 的 原 则 。 (0 加 快 基 础 施 l 度 ,土 方 开 挖 后 应 1) r 速 坝体 侧 地 面 F 或 坝 体 内 删 产 生 滑 移 ,影 响 周 沉 边建 筑 物 和 管 线 安 全 。 随 即进 行 垫 层 的 施 工 ,使 其成 为一 个 强 有 力 的 支 撑 ,同 时 加快 承 台及 地 下结 构 的施 下 。 1 . 因 分 析 2原 ( ) 由于 场 地 狭 小 或 节 省 投 资 , 重力 坝 1 2钻孔灌 注排桩 、支撑 围护挡土体 系 厚 度 不 足 ,桩 人 土 深 度偏 小 ,位 移 超 过 设 计允 21 象 .现 许值 。 桩 间土渗 漏水 、主柱 失稳 ,导致 支撑体 () 深 层 搅 拌 桩 施 工 质 量 羞 , 重 力 坝 施 系破坏 ,支撑在 立柱 节点处破坏 ,影响整个 围 2 工时不连续 ,坝休之间没有搭按 、有裂缝 。坝 护 体 系 的安 全 。 体 出现冷施工缝未采取补救措施 。 22原 因分 析 . ( ) 水 泥 土 施 时 ,泥 块 和 浆 液 或 粉 体 3 () 钻 孔 灌 注 桩 与 深 层 搅 拌 桩 没 有 有 效 1 没有 搅 拌 均 匀 ,强 度 低 。 结合。用钻孔灌注桩挡士 ,水泥土搅拌桩隔水 ( ) 坝 底 土 层 软 弱 . 含水 量 大 、坝 外 删 时 ,钻孔 灌 注桩 排 桩 施 工 时 扩 径 ,造 成 水 泥 土 4 地 面荷载超过设计允许荷 载 ,致使坝脚处发生 土体 位 移 () 未 按 围 护 设 计 要 求 分 层 挖 土 ,挖 土 5
「汇总」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
![「汇总」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c27ca1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7.png)
「汇总」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止措施一、基坑超挖原因分析(1)采用机械开挖,没有留下30cm由人工开挖整平,而是一挖到底,操作又控制不严,局部多挖。
基底原状土受到机械开挖而扰动。
(2)没有专人指挥,盲目操作。
(3)测量未经复核出现差错。
(4)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二、基底标高不符合要求现象:(1)基槽(坑)底标高不符合设计规定值,造成浅基础埋置深度不足或超挖。
(2)基底持力层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被人工扰动,造成持力层承载能力降低。
1. 原因分析:(1)测量放线错误,造成基底标高不足或过深。
(2)地质勘察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虽已挖至设计规定深度,但土质仍不符合设计要求。
(3)选用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不当,造成超挖。
2. 预防措施:(1)当发现控制桩或标志板有被碰撞和移动迹象时,应复查校正,防止标高出现过大误差。
(2)防止超挖。
采用机械开挖基槽(坑)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土用人工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确定。
(3)基槽(坑)挖至基底标高后,应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出隐蔽工程记录。
3. 治理方法:(1)当开挖深度达到设计规定,而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协商处理。
(2)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用与基土相同的土料填补,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碎石类土填补并夯实。
在重要部位超挖时,可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填补,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三、基坑(槽)浸水1. 原因分析基坑(槽)开挖时被水淹没,或直接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土壤浸水,经过扰动,由固体变成流体,既造成施工困难,也影响地基质量。
2. 预防措施(1)开挖基坑(槽)前,场地周围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
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0.5~1m;永久性挖土边坡上缘至山坡截水应保持5m距离。
(2)基坑(槽)开挖时应逐层开挖逐层收坡,并随时检查边坡坡度,坡度不允许偏陡或挖成神仙土,边坡上缘堆土或堆置材料时,至边坡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在0.8m以上,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10个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
![10个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https://img.taocdn.com/s3/m/62e7485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3.png)
10个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通病通病一:土(灰土)桩不密实、断裂现象:桩孔回填不均匀,夯击不密实,密松不一,桩身疏松甚至断裂。
措施:填夯过程中,严格控制夯实质量,若夯击次数不够应适当增加夯击数。
若遇孔壁塌方,应停止夯填,先将塌方清除,然后用C10混凝土灌入塌方处,再继续回填夯实。
通病二:碎石挤密桩桩身缩颈现象:形成的碎石挤密桩桩身局部直径小于设计要求,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下或饱和的粘性土中容易发生。
措施:(1)拔管速度一般控制在0.8~1.5米/分(根据地区、地质不同选择拔管速度)。
每拔0.5~1.0米停止拔管,原地振动10~30秒。
反复进行,直到拔出地面。
(2)采用反插法克服缩颈。
局部反插法:在发生部位进行反插,并往下多插入1米。
全部反插法:开始从桩端至柱顶全部进行反插,即开始拔管1米,再反插到底,以后每拔出1米,反插0.5米,直到拔出地面。
(3)采用复打法克服缩颈。
局部复打法:在发生部位进行复打,超深1米。
全复打法:即为二次单打法的重复,应注意同轴沉入到原深度,灌入同样的石料。
通病三:碎石挤密桩灌量不足现象:碎石挤密桩施工中,碎石实际灌量小于设计要求。
措施:(1)用混凝土预制桩尖法,解决活瓣桩尖张不开的问题,加大灌入量。
(2)灌料时注入压力水(一般为0.2~0.4MPa),使石料表面润滑,减小摩阻,易于流入孔中。
通病四:预制桩桩身断裂现象:桩在沉入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同时当桩锤跳起后,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
措施: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处理方法。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荷载及桩所处的结构部位,可以采取补桩的方法。
可在轴线两侧分别补1根或2根桩。
通病五:预制桩桩深达不到设计要求现象:施工的最终控制是以设计的最终贯入度和最终标高为标准。
施工时一般从一种标准为主,另一个为参考。
有时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
措施:(1)遇到硬夹层时,可采用植桩法、射水法或气吹法施工。
城市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城市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0dfd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90.png)
城市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城市地铁(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形象。
为了保证地铁工程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城市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一、基坑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地下水渗漏:地铁工程常常需要进行基坑开挖和深基坑支护,但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开挖过程中容易出现地下水渗漏的问题。
为了预防这一问题,需要在开挖前进行充分的水文勘查,采取合理的抗渗措施,如增加支撑结构密封性,加强地下水管网控制等。
2.基坑坍塌:由于地铁工程中常常需要进行较深的基坑开挖,土壤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基坑坍塌事故的发生。
为了预防基坑坍塌,需要采取合适的支护结构和对土方进行强化处理,同时加强监测和预警。
3.基坑排水问题:地下水位较高会导致基坑内积水,影响施工进展。
为了解决基坑排水问题,施工方应根据当地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合理规划和设计排水系统,包括设置足够的排水设备和排水管道,以及定期清理和维护。
二、隧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隧道渗漏:隧道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渗漏的问题,导致隧道内部结构受损。
为了预防隧道渗漏,需要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水文勘查,合理选择隧道施工方法和防渗措施,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渗漏。
2.隧道变形: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在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容易引起隧道变形。
为了预防隧道变形,施工方应根据隧道的地质环境,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同时加强现场监测和预警。
3.隧道破坏:由于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挖掘和爆破,容易引起周围建筑物的破坏。
为了预防隧道破坏,需要对周围建筑物进行合理的保护措施,如设置振动监测仪器、采取爆破减振措施等。
三、站台及轨道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1.站台破损:站台是乘客上下车的重要地方,因此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乘坐体验。
为了预防站台破损,施工方应选择耐久性强的材料进行施工,同时加强站台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常见基坑支护质量控制通病及对应措施
![常见基坑支护质量控制通病及对应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fd9f0c702020740bf1e9bc7.png)
常见基坑支护质量控制通病及对应措施摘要:基坑支护工程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并且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基坑工程环境效应复杂,不仅需要保证基坑本身的安全稳定,而且要有效地控制基边周围的安全。
本文通过介绍本文浅谈基坑支护工程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来分析工程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基坑工程;支护体系;通病以及应对措施0.前言基坑支护工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上的差错,并且这些失误一旦产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作者就通过自己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讲述了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的通病以及应对措施,注意文章中提到的需要注意的地方,工作人员有严格科学的态度,就会使工程有质量上的保障。
基坑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工程,并且施工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要及时进行检查防控才有利于工程的进行。
1钢筋混凝土板桩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1.1接头松脱开裂钢筋混凝土板桩在工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具体操作为接桩时应该在同一轴线上放置两节桩,预埋连接件应平整密贴,处经这时就容易发生一些失误,比如没有及时检查连接部分的结构,一旦连接部件不牢固,就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所以这就提醒施工人员,想要避免施工完成后才发现问题就要提前对接桩时的整体进检查。
1.2打桩达不到设计深度(设计标高)施工机械的选择关系工程的顺利进行,要结合地质情况来确定,合理的进行施工选择。
地下常常会出现一些障碍物,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处理,就会对施工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
而对地下结构处理方法也是非常多的,比如为了桩出现问题,例如桩身被破解,就需要技术人员加强桩身的强度。
打桩的要求非常高,对以后的施工也需要质量保证,这也要求对结构有严格保证,施工方法需要结合实际,科学的制定。
1.3板桩下沉过速为了防止板桩下沉过速这一现象的发生,在打桩前就应该把整体为进行检查,比如板桩没有裂缝,保证检查无误之后才能使用。
施工时土层中常常有空洞,如果不能将这些空洞进行填充,就会造成板桩下沉过速,这就是主要原因。
深基坑排桩支护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深基坑排桩支护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db3844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9.png)
深基坑排桩支护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悬壁式排桩嵌固深度不足现象:挖土至坑底时发现桩倾斜,桩身出现裂缝,坑边地面产生裂缝,附近道路下沉,邻近房屋出现竖向裂缝等;严重时排桩倒塌,连接圈梁折断,桩后土方陷入基坑内,基坑支护破坏。
原因分析:悬臂桩的埋深嵌固深度没有通过计算确定或计算不准确,未按要求施工;其次是未做好排水和止水措施。
防治措施:悬臂桩的嵌固深度须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土的物理参数。
不按土的物理参数计算确定或按经验确定嵌固深度的将发生重大事故。
(二)钢板桩渗漏钢板桩是由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将单块钢板桩互相连接就形成钢板桩墙,在基坑工程中用以挡水和挡土。
在软土地区基坑深在5m以上时,必须采用拉结方式,悬臂式桩只能用于5m以下(按规范规定)。
钢板桩施工,先安装围檩,分片将钢板桩打入土中,筑成封闭式围圈,然后在圈内挖土。
现象:基坑挖土过半时,发现钢板桩渗漏,主要在接缝处和转角处。
原因分析:1)钢板桩旧桩较多,使用前未进行矫正修理或检修不彻底,锁口处咬合不好,以致接缝处易漏水。
转角处为实现封闭合拢,应有特殊型式的转角桩,这种转角桩要经过切断焊接工序,可能会产生变形;2)打设钢板桩时,两块板桩的锁口可能插接不严密,不符合要求;3)桩的垂直度不符合要求,导致锁口漏水。
防治措施:1)旧钢板桩在打设前需进行整修矫正。
矫正要在平台上进行,对弯曲变形的钢板桩可用油压千斤顶顶压或火烘等方法矫正;2)作好围檩支架,以保证钢板桩垂直打入和打入后的钢板桩墙面平直;3)防止钢板桩锁口中心线位移,可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钢板桩位移;4)为保证钢板桩垂直,应用2台经纬仪从两个方向控制锤击入土;5)由于钢板桩打入时倾斜,且锁口接合部有空隙,封闭合拢比较困难。
解决的办法一是用异形板桩(此法较困难);二是采用轴线封闭法,此法较为方便;6)如发现有渗水现象时,采用水玻璃水泥浆以阀管双液灌浆施工堵漏。
(三)钢板桩倾侧,基坑底土隆起,地面裂缝现象:开挖土方的挖土机及运土车设在地面钢板桩侧,开挖不久即发现钢板桩顶侧倾,坑底土隆起,地面裂缝并下沉。
基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基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ccd187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1.png)
基坑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产生原因:
(1)基坑槽中的积水淤泥杂物未清除就回填,或基础两侧用松土回填,未经分层夯实。
(2)基槽宽度较窄,采用手工夯填,未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3)回填土料中干土块较多,受水浸泡产生沉陷,或采用含水量大的粘性土、淤泥质土、碎块草皮作填料,回填密实度不符合要求。
(4)回填土采用水沉法沉实,密实度大大降低。
防治措施:回填前排净槽中积水,将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
回填土按要求采取严格分层回填、夯实。
控制土料中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cm的土块及较多的干土块,严禁用水沉法回填土料。
二、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产生原因:回填的土料(粉质黏土、粉土)含水量偏小或偏大。
碾压工艺或遍数不合理。
防治措施:在回填压实前适当洒水增湿或晾晒,严格碾压施工工艺参数。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79734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c.png)
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分析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地下施工中所遇到的较深的基坑工程,常见于城市建设、地铁、地下停车场等项目中。
由于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深基坑工程常常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
本文将对深基坑工程的常见质量问题及案例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地下水渗漏问题地下水渗漏是深基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由于地下水位高,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渗漏进入基坑,给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
例如,地下水渗漏会导致土壤软化,增加开挖困难;地下水渗漏还可能导致基坑内部的土壤液化,增加坍塌的风险。
案例分析:某城市地铁工程中,施工方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时,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导致地下水渗漏进入基坑,导致基坑内土壤液化,最终导致基坑坍塌事故发生。
这一事故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还给项目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地下水渗漏问题,施工方应采取以下措施:1. 防水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的防水材料,如聚氨酯、水泥浆等,进行基坑地下水位以下部分的防水处理。
2. 防水施工工艺:采用合理的防水施工工艺,如预埋防水板、喷涂防水等,确保基坑的防水效果。
3. 监测与修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地下水位和渗漏水量的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补。
二、地基沉降问题地基沉降是深基坑工程中另一个常见的质量问题。
由于深基坑工程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如果地基沉降过大,就会导致基坑结构的不稳定,甚至引发地面沉降。
案例分析:某城市高层建筑项目中,施工方在进行深基坑开挖时,没有进行充分的地基加固工作,导致地基沉降过大,最终导致整个建筑物倾斜,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解决方案:为了解决地基沉降问题,施工方应采取以下措施:1. 地基加固:采用适当的地基加固措施,如灌注桩、钢筋混凝土地基板等,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
2. 监测与调整: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地基沉降的监测,及时发现沉降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补。
3. 施工工艺控制:控制基坑开挖的速度和深度,避免过快过深的开挖导致地基沉降过大。
深基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深基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c806e61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b.png)
深基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基坑工程是在高层建筑大量发展,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采用各种形式支护结构,深挖土方而形成的一种地下空间结构。
当前城市建设迫切需要建设地下空间,但是地基的稳定性,支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以及地层的位移,对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保护计算分析等,目前还得不出定量结果.有关地基稳定及变形理论对解决实际问题仍具有指导意义,故在工程实践中较多采用理论导向、量测定量和经验判断三者相结合的方法.由于全国各地地质不同,认识也各异,有各自的设计、施工及测试经验和工程实例。
也有很多工程造成质量事故,且事故性质重复而相同.现国家标淮《建筑基坑文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已经颁发执行,今后质量事故可望减少.规范是在已经成熟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制定的,但有些理论还有待完善,软土地区的规定尚待补充,规范规定还有待技术人员认真贯彻执行。
为防止质量事故的重复发生,根据近10多年来国内基坑工程中所发生的结构倒塌、道路管线坍陷、邻近建筑物损坏等事故约200个实例中,选出事故相同的一些工程,提出防治方法,以便读者对基坑工程的质量事故及防治方法有所了解和依据。
1.基坑工程包括下列内容:(1)(1) 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挖孔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方桩、钢板桩、H型钢桩、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及土钉墙等.(2)(2) 拉结与支撑结构:土层锚杆、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钢筋混凝土水平框架、钢立柱、钢筋混凝土立柱等。
(3)地下水控制:深层水泥土搅拌截水帐幕、高压注浆桩截水帐幕、降水排水与回灌。
(4)围护结构、支撑与土体及截水帐幕组成的地下空间结构,如图6—l所示。
这些组成内容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质量问题,将导致整个基坑工程破坏.2.基坑工程发生质量事故的特殊要点:(1)截水帐幕如深层搅拌桩墙、高压注浆桩帐幕,若设计、施工不良,将产生漏水、涌砂,导致工程坍塌。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8bd673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4.png)
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中由于需要建设地下室或地下结构而进行的开挖工程。
由于施工的特殀性,深基坑工程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地下水涌出、地层变形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也可能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师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技术处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处理措施。
一、地下水涌出地下水涌出是深基坑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地下水涌出,不仅会增加开挖困难,还会对周边建筑物和环境造成危害。
为了解决地下水涌出问题,工程师们通常采取以下技术处理措施:1. 地下水抽排技术:利用深井泵或管道泵等设备将地下水抽排至地面,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水压对基坑的影响。
2. 密闭围护技术:在深基坑周围设置临时隔水墙或围护墙,阻止地下水涌入基坑,减少地下水位对基坑的影响。
3. 地下连续墙技术:在基坑周围开挖连续墙槽,将混凝土注入墙槽中,形成一道连续的隔水墙,阻止地下水的渗漏。
二、地层变形1. 土体加固技术:采用土体加固剂或钢筋混凝土柱等材料对地下土体进行加固,增强土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土钉墙支护技术:在基坑周围设置土钉墙支护结构,将土体与混凝土墙体联结在一起,增强土体的支撑能力。
3. 预应力锚杆技术:利用预应力锚杆将基坑周围的土体和混凝土墙体进行紧密连接,增强基坑的稳定性。
三、基坑排水1. 垂直排水井技术:在基坑内设置垂直排水井,利用抽水设备将基坑内的积水抽排至地面,保持基坑内部的干燥状态。
2. 水平排水管道技术:在基坑周围设置水平排水管道,将周边地下水导入排水管道,防止地下水通过基坑侵入建筑物。
3. 地下蓄水池技术:在基坑周围设置地下蓄水池,将地下水收集起来进行控制和处理,防止地下水对基坑和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以上所述,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涌出、地层变形和基坑排水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程师们通常采取地下水抽排技术、密闭围护技术、地下连续墙技术、土体加固技术、土钉墙支护技术、预应力锚杆技术、垂直排水井技术、水平排水管道技术以及地下蓄水池技术等一系列的技术处理措施。
试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预防策略
![试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预防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541c1332f60ddccda38a024.png)
试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通病及预防策略摘要:目前,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是城市高层建筑突显的技术难题。
文章主要详细地分析了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通病,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策略,旨在提高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水平及有效地保证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基坑支护钢筋混凝土板桩地下连续墙质量通病Abstrac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Deep Foundation Pit highlight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he urban high-rise buildings. The article is mainly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defects of the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strategie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effectively to ensure project.Keywords: foundation pit, reinforced concrete sheet piles, diaphragm walls, the quality of a common problem.建筑深基坑在工程施工中占重要地位,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自然稳定的临界深度或周围环境不允许以容许坡度放坡开挖时,就要设置挡土结构对基坑壁进行支护。
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以确保基坑周围的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安全。
1钢筋混凝土板桩的质量通病与预防策略钢筋混凝土板桩的质量通病主要表现在接头出现开裂、打桩不符合设计要求、板桩下沉的速度快及桩身跳动下沉很慢等几方面。
深基坑质量通病
![深基坑质量通病](https://img.taocdn.com/s3/m/f4eeb033f01dc281e53af09f.png)
2 深基坑施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其趋势是面大而深。
基坑是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其发展与建筑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深基坑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之一。
我国目前基坑工程的数量、规模、分布急剧增加,基坑开挖施工状况为基坑越挖越深、面积越来越大,地质错综复杂、工况条件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基坑的围护方法越来越多,基坑开挖施工时发生的事故较多,因此深度在7m以上基坑工程的开挖施工越来越受到建筑工程界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基坑工程发展快,所以目前在基坑开挖中也存在施工管理不力、基坑工程设计质量较低等问题。
基坑开挖往往由于开挖施工中的施工质量不佳或发生施工事故,则会对地下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带来较大麻烦或对工程建造后的后期,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较大的危害,同时对工程施工的安全、工期、环境保护等影响更为严重。
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制订出切实、有效、优化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把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估计将会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全,以使基坑开挖施工顺利地进行。
下面将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和造成这些通病的原因、预防的技术措施、以及这些通病的治理方法等作简要叙述。
2.1 基坑放坡开挖在环境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深基坑往往也采用放坡开挖的施工方法,对有围护结构的基坑,由于面积大或纵向距离长,也需要分段、分块的放坡开挖方法。
2.1.1 基坑边坡的局部发生塌方或滑坡一、现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后,局部边坡产生塌方、滑坡,影响工程施工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二、原因分析(1)基坑开挖边坡的放坡不够,没有根据不同土质的特性设置边坡,致使土体边坡失稳而产生塌方;(2)在有地下水情况下,未采取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或采取了措施而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3)没有及时处理好地面水的侵入,使土体湿化、内聚力降低,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边坡失稳而引起塌方;(4)边坡顶部局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土体内剪应力超过边坡土体的抗剪应力,引起边坡土体局部失稳而塌方;(5)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深基坑施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深基坑工程越来越多,规模不断扩大,其趋势是面大而深。
基坑是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其发展与建筑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深基坑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方法之一。
我国目前基坑工程的数量、规模、分布急剧增加,基坑开挖施工状况为基坑越挖越深、面积越来越大,地质错综复杂、工况条件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基坑的围护方法越来越多,基坑开挖施工时发生的事故较多,因此深度在7m以上基坑工程的开挖施工越来越受到建筑工程界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基坑工程发展快,所以目前在基坑开挖中也存在施工管理不力、基坑工程设计质量较低等问题。
基坑开挖往往由于开挖施工中的施工质量不佳或发生施工事故,则会对地下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带来较大麻烦或对工程建造后的后期,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较大的危害,同时对工程施工的安全、工期、环境保护等影响更为严重。
因此,在施工前必须制订出切实、有效、优化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把在基坑开挖施工中估计将会出现的问题考虑周全,以使基坑开挖施工顺利地进行。
下面将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和造成这些通病的原因、预防的技术措施、以及这些通病的治理方法等作简要叙述。
2.1基坑放坡开挖在环境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深基坑往往也采用放坡开挖的施工方法,对有围护结构的基坑, 由于面积大或纵向距离长,也需要分段、分块的放坡开挖方法。
2.1.1基坑边坡的局部发生塌方或滑坡一、现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后,局部边坡产生塌方、滑坡,影响工程施工及附近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二、原因分析(1)基坑开挖边坡的放坡不够,没有根据不同土质的特性设置边坡,致使土体边坡失稳而产生塌方;(2)在有地下水情况下,未采取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或采取了措施而未能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3)没有及时处理好地面水的侵入,使土体湿化、内聚力降低,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边坡失稳而引起塌方;(4)边坡顶部局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使土体内剪应力超过边坡土体的抗剪应力,引起边坡土体局部失稳而塌方;(5)在开挖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次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6)局部处土体在开挖时超挖亦会引起塌方和滑坡。
三、预防措施(1)根据土的种类、物理力学性能,通过边坡稳定计算,设计出土体的边坡,在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边坡开挖放坡;(2)当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辅助技术时,要保证措施的质量,加强平时使用期的维护、保养,使降低后的水位始终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3)做好地面排水,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以致降低土体的抗剪强度;(4)地面弃土须堆载时,弃土堆的坡脚至挖方基坑上边缘的距离,应根据基坑开挖深度、边坡的坡度和土的性质计算确定,并应明确堆土范围、堆载量和堆土高度;(5)土方的开挖应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分段分层、依次进行,并边开挖边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于坑内泄水,禁止先挖坡脚;( 6 )在基坑深度不一致时,宜做到先深后浅,尽量减少地基土的扰动;(7)在施工期间,加强对周边环境和边坡的监护、观测,以便发现异象及时采取可行的处理措施;(8)对边坡暴露时间较长的工程,可采用金属网片加水泥砂浆抹面的护坡加强措施;(9)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禁止其它施工和过大的振动作业。
四、治理方法滑坡、塌方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进行分析,查出原因,对症下药,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务必抓紧不放。
(1)当由于坡顶堆载过载而导致滑坡、塌方,应行清除过量的堆载作坡顶卸荷处理,然后再作边坡的修复;(2)若是由于辅助技术措施不力、效果不佳或没有达到设计要求,应采取补救的技术措施,确保其能达到施工所需的要求标准,然后再作边坡修复;(3)边坡的修复先清除滑坡、塌方的土体,可在坡脚外作临时性的支护(如堆装土的草袋、坡脚桩、设支撑、砌护墙等)措施,再按实际情况放坡,也可放缓边坡,如图3.1.1 -1 所示。
3.1.2 基坑边坡失稳引起大面积滑坡一、现象边坡受到地表水侵入,受到较大震动以及坡脚土体软弱,边坡在自重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土体面边坡整体向下滑动,危害极大。
二、原因分析(1)基坑边坡设定的放坡不够,没有根据不同土质的物性设置边坡,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而失稳产生大滑坡;(2)没有采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或采取了措施而未能达到要求的标准;(3)当坑底至以下的一定范围土体软弱,没有采取加固处理,或通过加固处理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4)地面水的排除措施不力,以使地面水浸入边坡水而引起滑坡;(5)在边坡滑坡范围内进行其它施工作业,扰动了边坡土体,而引起失稳滑坡;(6)边坡顶堆载,超过土体的抗剪强度引起滑坡。
三、预防措施(1)边坡的斜率必须通过稳定计算决定,而计算的依据必须是边坡土体的实际物理力学指标和特性;(2)按现场工状条件,拟定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确保该方法的实施质量,并加强使用期的保养、维护,使水位降至预定的要求;(3)基坑开挖施工,严格按设计边坡实施;(4)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不作其它施工作业,避免由于施工作业而扰动边坡的土体;(5)加强对边坡稳定的监护、观测,以便发现异象,及时采取可行的措施;(6)边坡稳定影响范围内不堆载堆弃土,如由于施工条件限制,一定要堆载时,必须通过计算,定出堆载范围、数量;(7)遇坡脚处于软弱土层时,可采取地基加固技术,改良其土质,以保坡脚稳定。
四、治理方法滑坡原因分析后,按原因提出措施加紧实施。
(1)由于边坡附近堆载过大,应先清除过量的堆载,作坡顶卸荷处理,然后再作边坡的修复;(2)若因由于辅助的技术施工不力,成效不佳或没有达到要求,首先应采取补救的技术措施,确保其能达到施工所需,然后进行边坡修复;(3)边坡的修复应先清除滑坡的土体,再根据实际情况放坡。
3.1.3 边坡超挖一、现象边坡的表面不平,有较大凹洼,造成积水,并使局部边坡的坡度加大,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
二、原因分析(1)用机械开挖时,没有严格控制挖掘的操作,局部就引起超挖;(2)挖土顺序、排列不周、混乱,挖土时无参考的基准。
三、预防措施(1)合理组织开挖施工顺序,采用超前边坡样模,便于开挖坡面控制;(2)当采用机械开挖,必须留30cm作为人工修正坡度。
四、治理方法当超挖范围较大,可视现场条件,外放坡顶边线修正坡度。
如现场无条件向上放坡,则可采用超挖下边修平砌挡土墙,开排水小明沟。
3.1.4 坑底基础土泡水一、现象基坑开挖中或开挖后,坑内地基土被水浸泡。
二、原因分析在开挖中没有注重坑内的排水管理,直接在水中挖土,或开挖后没有及时排除渗入的地下水和流入的地面水,而使地基土浸泡在水中,大大减弱了地基土的承载力和增大了结构建成后的沉降量。
三、预防措施( 1)基坑开挖施工前,周围应先挖置排水明沟或挡水堤,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内,这些设施与基坑坡顶应保持一定距离;( 2)开挖施工要做到逐层开挖、逐层放坡,在开挖施工中应加设超前的排水沟和集水井,并及时排除集水井内的积水;( 3)在潜水层内开挖基坑时,可根据水位高度、潜水层厚度和涌水量,在潜水层标高最低处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4)当采用分级放坡施工开挖时,在每台阶踏步面的上坡脚处设排水沟作断流排水,如图3.1.2 -1 所示;(5)在地下水位较高、土层透水性能好的土层中,可根据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土的性质,设计井点降水的辅助技术,以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质,有利开挖施工。
四、治理方法(1)对已浸泡的基坑地基土,应立即采取措施排除坑内积水;(2)已被浸泡扰动过的地基土,可根据具体浸泡程度,采取挖除浸泡土或抛填碎石等措施。
3.1.5 坑底地基土扰动一、现象基坑底的地基土成软塑状态,形成橡皮土(又称弹簧土),将使地基承载力降低、变形量增大、地基在较长期间不能得到稳定。
二、原因分析(1)开挖施工中没能控制好开挖标高,出现超挖,于是采用回填原状土,而这些土的含水量过大,在夯实时会出现上述现象;(2)在接近基面标高的挖土施工时,没有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进行作业,因而在基面上增加了人员和设备往返次数,扰动了基面的土体;(3)当采用了降低地下水位的辅助措施,但措施效果没有达到施工所需要求的标准,基坑地基土疏干程度不够。
三、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挖土标高,当用机械挖土,应抛高20-30cm 然后人工修挖到标高,当遇超挖时以砂、石回填,不准回填原状土;(2)合理安排施工,严格按顺序挖土,尽量减少作业的往返次数;(3)降水措施的设计要根据工程深度、土质状况,定出标准,保证降水后地下水位在基坑底面以下0.5m。
四、治理方法(1)用石灰粉、粉煤灰等吸水材料均匀地掺入土中,吸收土中水份、降低土的含水量;(2)挖除扰动土,回填砂、石或3:7 的灰土;(3)条件许可,将扰动土翻松、晾晒、风干至最优含水量,再夯压密实。
3.1.6 基坑底出现流砂一、现象当基坑开挖超过地下水位时,而坑内采用集水井排水,坑底发现冒砂,而且边挖边冒,无法进行开挖施工。
二、原因分析流砂一般出现在粉砂层或粘土颗粒含量小于10%、粉粒含量大于75%的土层,地下水动水压力较大,基坑内外水位高差大,这样动水在流动时将粉砂颗粒一起带动冲流冒出,形成流砂。
流砂挖取越多,流入也越多,将使基坑外附近的地基下陷和沉塌。
三、预防措施(1)施工前必须了解工程所处地层的土质情况,并分析、计算是否有可能产生流砂现象;(2)当确认能产生流砂现象时,应预先采用井点降水,将地下水位降低,减少坑外内的水位差,消除动水压力。
四、治理方法在施工时由于没有采用降低地下水位的技术措施或虽采用却效果不佳时,可采用下列技术和方法。
(1)采用水下挖土,即坑内不排水,使坑内水位与坑外水位相应平衡,消除水压差,阻止流砂;(2)打板桩,将桩打入坑底下面一定深度,减小动水压力;(3)基坑外钻孔抽水,孔深超过基坑底标高,改变地下水渗流方向和降低地下水位,阻止流砂的发生;(4)当发生局部或轻微少量流砂时,可向坑内抛大石块,增加压重。
3.1.7 基坑底土体超挖一、现象挖土超过坑底标高,当采用机械开挖到标高,坑底面有坑洼,高低显著不平。
二、原因分析(1)机械挖土操作不谨,深一斗、浅一斗,不但坑底形成坑洼,而且超标高;(2)测量错误,以使开挖超标高;(3)开挖施工,没有控制,开挖顺序不合理,产生超挖。
三、预防措施(1)控制标高放出后,必须作复测、复核,避免测量误差;(2)采用机械挖土时,挖土到位标高应抬高30cm,而由人工修复,挖到控制标高;(3)当快到控制标高时,在坑底布设网格形的挖土标高控制桩。
四、治理方法先挖除浮土然再用砂、石回填夯实标高,不得回填原土。
3.1.8 基坑底土体隆起一、现象由于土体的弹性和坑外土体向坑内方向挤压,坑底土体产生回弹,隆起变形。
导致构造物造后产生过量的土体压缩的沉降变形。
、原因分析基坑开挖等于基坑内地基卸荷,土体中压力减少,产生土体的弹性效应,另外由于坑外土体压力大于坑内引成坑内方向挤压的作用,使坑内土体产生回弹隆起变形,其回弹变形量的大小与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基坑面积大小、围护结构插入土体的深度、坑内有无积水、基坑暴露时间、开挖顺序、开挖深度以及开挖机械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