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221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轴承座的加工工艺设计

毕业设计轴承座的加工工艺设计
对于钢件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采用以碳化钛、碳氮化钛为基的无钨硬质合金。用细颗粒硬质合金代替高速钢,可提高加工生产指标率。在加工韧性材料时,涂层硬质合金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得到的陶瓷涂层的应用,可使切削速度大大提高,而这种切削速度在以前只有用矿物陶瓷切削刀具或金属陶瓷才能达到。在加工淬火钢,尤其是铣齿和拉削方面,以及有色金属和合金的加工,非金属材料的加工,使用硬质合金也是有发展前途的。
[Key words]Bearing seatFixtureProcess routeProcessing technology
1
1.1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制造工艺的内涵和面貌下不断发生变化,近一二十年的技术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常规工艺的不断优化常规工艺的方向是实现高效化、精密化、强韧化、轻量化,以形成优质高效、低耗少污染的先进实用工艺为主要目标,同时实现工艺设备、辅助工艺、工艺材料、检测控制系统的成套工艺服务,使优化工艺易于为企业所采用。
在现今的发达国家中,毛坯生产的发展趋势表明,今后毛坯生产发展方向是力图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使毛坯接近成品零件的尺寸形状。这可降低金属消耗量,减少加工余量和毛坯及铁屑的运输费用,这样就可提高生产率,降低零件的加工成本。对于毛坯生产,其特点主要是扩大新的先进的节约资源的工艺过程运用领域。采用电子技术管理切削加工过程,提高了对毛坯质量精度的要求。这将使其加工工艺得到必要的完善。
陶瓷结合剂的立方氮化硼砂轮、多孔砂轮和数控机床用的砂轮,具有寿命长、磨削性能稳定的特点。今后在磨削中将使用优质的加入合金成分的刚玉砂轮、用球形刚玉制造的砂轮、高纯度单晶刚砂轮、高强度耐热人造单晶刚石的复合材料砂轮。磨料的新型结合剂的开发将扩大高磨削的可能性。

设计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附机床夹具设计

设计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附机床夹具设计

前言2课程设计任务书3一、零件的分析41.1 零件的作用41.2 零件图样分析41.3 零件的工艺分析5二、确定毛坯62.1 确定毛坯种类:6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6三、工艺规程设计73.1 选择定位基准:73.2 制定工艺路线73.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8四、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94.1 铣底平面94.2 钻Ф9孔及锪Ф13的沉头孔114.3 铣两直角边134.4 刨退刀槽154.5 铣四侧面154.6 钻(铰)Ф8销孔164.7 钻Ф6油孔184.8 钻Ф4油孔至尺寸194.10 钻Ф15的孔204.11 扩孔至Ф28214.12 车Ф35孔至尺寸保证孔的位置224.13 扩钻至Φ29.7234.14 加工Φ30孔至要求尺寸234.15 确定时间定额及负荷率:24五、夹具设计274.1 定位基准的选择274.2定位误差分析274.3.本步加工按钻削估算夹紧力28六、课程设计小结29参考文献30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也发动机厂里进行了工艺实习。

为了让我们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课程结束时我们开始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课设开始之前我们对所学的各相关课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回忆与温习,这次温习我们对课设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课程设计对我们非常重要,是我们对自己实际能力的一次历练。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课设中我们分组进行设计,在团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摩擦,不过在大家的责任心驱使下结果还是团结一致去分工完成任务,结果也让大家锻炼了团队协作的意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受益。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设计题目:设计“CK6133车床"床头箱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中批量生产)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完成时间:目录摘要1 绪论 (3)1.1课题背景 (3)1.2夹具的发展史 (3)1.3小结 (3)2 CK6133床头箱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2.1零件的分析 (4)2.1。

1零件的作用 (4)2。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2确定生产类型 (5)2。

3确定毛坯 (5)2。

3。

1确定毛坯种类 (5)2.3。

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5)2.3。

3绘制铸件零件图 (5)2。

4工艺规程设计 (5)2.4。

1选择定位基准 (5)2.4.2制定工艺路线 (6)2.4。

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9)2.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0)2。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2.5。

1工序1:粗精铣轴承座底面 (11)2.5.2工序2:粗精铣轴承座两端面 (13)2。

5.3工序3:铣座孔上顶面 (15)2.5。

4工序4:粗、半精、精(细)镗Φ110H6、Φ125H6轴承孔 (16)2.5。

5工序5:攻4xM8螺纹孔 (24)2.5。

6工序6:钻17Φ孔 (25)2。

5.7工序7:扩17Φ孔 (26)2。

5。

8工序8:铰17Φ孔 (27)2。

5.9工序9:锪32φ埋头孔 (28)2。

6本章小结 (29)3 专用夹具设计 (29)3.1镗孔夹具设计 (29)3.1。

1问题的提出 (29)3。

1。

2夹具的设计 (29)3。

2本章小结 (39)结论 (39)设计心得 (40)致谢 (41)参考文献 (41)装配图、零件图附后 (42)1绪论1。

1课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

-轴承座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论文

-轴承座 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论文

金属工艺学课程设计(论文)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所在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班级过控122姓名张春鹏学号2012112111指导老师刘冬摘要本文是对轴承座零件加工应用及加工的工艺性分析,主要包括对零件图的分析、毛坯的选择、零件的装夹、工艺路线的制订、刀具的选择、切削用量的确定、加工工艺文件的填写。

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设计合理的加工工艺过程。

此外还对轴承座零件的两道工序的加工设计了专用夹具.机床夹具的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通用夹具,规格尺寸多已标准化,并且有专业的工厂进行生产。

而广泛用于批量生产,专为某工件加工工序服务的专用夹具,则需要各制造厂根据工件加工工艺自行设计制造。

本论文夹具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设计轴承座内孔端面铣床夹具和压盖安装孔钻床夹具设计。

关键词:轴承座,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工艺文件,夹具目录摘要 (1)目录 (1)第1章序言 (3)第2章轴承座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4)2.1零件的分析 (4)2.1.1零件的作用 (4)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2.2确定生产类型 (5)2.3确定毛坯 (5)2.3.1确定毛坯种类 (5)2.3.2确定铸造加工余量及形状 (5)2.3.3绘制铸造零件图 (6)2.4工艺规程设计 (6)2.4.1选择定位基准 (6)2.4.2制定工艺路线 (6)2.4.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2.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2.5.1粗精铣底平面 (10)2.5.2铣左侧面、铣右侧面 (11)2.5.3粗、精铣φ16孔上端台阶面 (11)2.5.5粗精镗φ32的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2)2.5.6钻铰2-φ8孔 (13)2.5.7钻-扩4-φ11孔、4-φ16孔 (15)2.5.8 钻孔攻丝M8 (15)2.6本章小结 (17)第3章钻铰2-φ8孔夹具设计 (18)3.1 夹具的设计 (18)3.1.1 定位分析 (18)3.1.2 定位原理 (18)3.1.3 定位元件的分析 (19)3.1.4 夹紧元件的选择 (19)3.1.5定位误差的分析 (20)3.1.6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21)3.2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22)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第1章序言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轴承座零件加工工艺及铣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轴承座零件加工工艺及铣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目录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书 (2)第二节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第三节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4)第四节拟定轴承座工艺路线 (5)第五节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的选用 (8)第六节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切削用量的确定 (8)第七节时间定额的计算 (12)第八节轴承座零件的铣床夹具设计 (13)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内容设计课题:批量生产手柄零件机加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设计零件:轴承座(参见图纸);生产纲领:大批成批生产;1、总体要求1)能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及合理安排工艺路线等问题,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能完成基本的结构设计。

学生通过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结构设计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并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4)按时完成规定的设计工作量2、零件图和毛坯图要求1)在分析产品零件图纸的基础上,完成零件图的绘制。

注意审查图纸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2)根据产品零件图和给定的材料,设计产品毛坯制造结构及尺寸,完成毛坯图纸绘制。

3、工艺规程设计1)确定所有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链)。

根据表面加工要求、零件结构,参照教材和工艺设计手册,形成合理的工艺路线。

注意生产纲领影响加工节拍、设备、加工工艺等诸方面的先进性。

工艺方案必须与指导教师审查,接收审查的方案中应该用工序简图表示加工方案。

2)完成给定格式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的填写。

4、专用机床夹具设计1)在审定工艺方案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并指定某一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或装备)的设计。

2)夹具方案的设计。

夹具方案包括原理方案和结构方案。

夹具原理方案指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审定工艺规程中确定的定位方案,并确定相应的定位元件,对于精加工工序要求计算定位误差判断方案的合理性;夹具结构方案根据加工要求参照相关的夹具图册(图例)设计。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轴承座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轴承座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轴承座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轴承座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轴承座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轴承座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轴承座结构设计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CAM软件对轴承座进行加工编程的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测量工具对轴承座进行精度检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专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创新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绿色制造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以轴承座为载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加工和检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应用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轴承座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2. 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注重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轴承座结构设计- 分析轴承座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要求。

- 引导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轴承座结构设计。

- 教材章节:第二章 机械零件设计基础,第三节 轴承座设计。

2. 轴承座材料与加工工艺- 介绍轴承座的常用材料及其性能。

- 讲解轴承座的加工工艺流程。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机械制造工艺,第四节 轴承座加工。

3. 轴承座精度检测- 指导学生运用测量工具进行轴承座精度检测。

- 分析轴承座加工误差对机械性能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检测,第二节 轴承座精度检测。

4. 轴承座装配与调试- 介绍轴承座的装配方法及注意事项。

- 指导学生进行轴承座的装配与调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械装配,第三节 轴承座装配。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合肥财经职业学院毕业论文(实践)报告系专业机电一体化年级机电2班学制三年学号0046姓名汪宁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机电2班学号:0046学生姓名:汪宁指导老师:张书红工程经济系2010 年10月30日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一、设计任务1.设计课题:轴承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丝攻M4螺纹孔专用夹具设计3.生产纲领:大量量生产4.设计要求:1)零件毛坯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进程卡片1套3)机械加工主要工序的工序卡片1套4)夹具装配图1张5)夹具零件图若干张6)设计说明书1份二、设计说明书目录序言 (5)一、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6)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6)2、基准选择原则 (7)3、定位基准选择 (7)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线路 (8)5、肯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8)6、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 (9)7、肯定切削用量 (9)二、夹具设计 (12)一、问题提出 (12)二、家具设计 (13)三、末节 (15)四、参考文献 (17)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毕业设计是咱们完本钱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咱们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大体课程,大体知识与大体技术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大体训练。

咱们在完成课程设计的同时,也培育了咱们正确利用技术资料,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置,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也为咱们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咱们要认真对待这次综合能力运用的机缘!其主要目的是:1.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问题的独立能力,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知识。

2. 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式。

3.培育学生正确的利用技术知识,国家标准,有关手册,图册等工具书,进行设计计算,数据处置,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技能。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XXX学生姓名 XXX学号 XXX课题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教师 XXX摘要本次设计是对轴承座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承座的作用是支撑和固定轴承,当然也要承担轴上的载荷。

轴承座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

由加工工艺原则可知,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容易。

所以本设计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

并将孔与平面的加工明确划分成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以保证加工精度。

基准选择以Φ32孔作为粗基准,以为轴承座底面作为精基准。

主要加工工序安排是先以Φ30孔为基准加工出底面,再以底面定位加工出工艺孔。

在后续工序中除个别工序外均用底面和工艺孔定位加工其他孔与平面。

关键词:轴承座;加工工艺;专用夹具ABSTRACTThis design is a special fixture designed for bearing parts of the process planning and process . The role of the bearing support and a fixed bearing , of course, have to bear the load axis. Known by the principles of process ,to ensure that the plane of the machining accuracy than to ensure the machining accuracy of the hole easily . This design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the first surface after the hole . And hole plan a processing is clearly divided into roughing and finishing stages to ensure accuracy . The choce of baseline to Φ32Kong as a crude benchmark ,that bearing the underside as affine be nchmark .The main processing operations out of the underside of the arrangement is first Φ30 hole processing, re-to underside positioning process Kong .In addition to the individual processes in the subsequent processes are processing other holes with flat bottom and technical hole positioning .Keywords:bearing seat; processing; special fixtures.目录目录 (4)绪论............................................................. . (5)1零件的分析 (9)1.1零件的作用 (9)1.2零件的工艺分析 (9)1.2.1零件图 (9)1.2.2 加工表面及孔 (10)2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10)2.1 零件的生产类型 (11)2.2 毛坯的确定 (11)2.2.1 毛坯的种类及制造方法 (11)2.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 (11)2.2.3 绘制毛坯图 (11)3 定位基准的选择 (12)3.1 选择粗基准 (12)3.2 选择精基准 (12)4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12)4.1 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12)4.2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13)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5.1 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 (14)5.2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14)6 夹具设计 (29)轴承座零件a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08城建机械(2)班学号:08290070210 姓名:王怀成指导老师:魏常武绪论当今,各种现代化企业均拥有众多的数字控制设备,充分开发利用他们的功能,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高速化,高精密化的数控技术队数控机床的硬部件的刚性及定位精度等提出了跟高的要求,机床进给部件是整个轮廓和保证形位精度的关键和最基本的部分,数控机床对经给部件的要求体现在滚珠丝杠以及支撑部件上,不仅要对支撑滚珠丝杠的轴承提出特殊的要求,跟要对安装轴承的轴承座的定位精度,也就导致滚珠丝杆能否达到需要的安装精度,滚珠丝杆如果不能正确安装,必然导致轴承加速磨损,寿命降低。

课程设计--设计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机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设计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机床夹具设计

目录前言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一、零件的分析 (3)1.1 零件的作用 (3)1.2 零件图样分析 (4)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5)二、确定毛坯 (5)2.1 确定毛坯种类: (5)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6)三、工艺规程设计 (6)3.1 选择定位基准: (6)3.2 制定工艺路线 (7)3.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7)四、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 (9)4.1 铣底平面 (9)4.2 钻Ф9孔及锪Ф13的沉头孔 (11)4.3 铣两直角边 (13)4.4 刨退刀槽 (14)4.5 铣四侧面 (15)4.6 钻(铰)Ф8销孔 (15)4.7 钻Ф6油孔 (18)4.8 钻Ф4油孔至尺寸 (19)4.10 钻Ф15的孔 (20)4.11 扩孔至Ф28 (21)4.12 车Ф35孔至尺寸保证孔的位置 (22)4.13 扩钻至Φ29.7 (22)4.14 加工Φ30孔至要求尺寸 (23)4.15 确定时间定额及负荷率: (24)五、夹具设计 (27)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7)4.2定位误差分析 (27)4.3.本步加工按钻削估算夹紧力 (28)六、课程设计小结 (29)参考文献 (30)前言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也发动机厂里进行了工艺实习。

为了让我们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课程结束时我们开始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课设开始之前我们对所学的各相关课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回忆与温习,这次温习我们对课设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课程设计对我们非常重要,是我们对自己实际能力的一次历练。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课设中我们分组进行设计,在团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摩擦,不过在大家的责任心驱使下结果还是团结一致去分工完成任务,结果也让大家锻炼了团队协作的意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受益。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轴承座零件加工工艺和铣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轴承座零件加工工艺和铣床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目录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书 (2)第二节轴承座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3)第三节确定毛坯、绘制毛坯简图 (4)第四节拟定轴承座工艺路线 (5)第五节机床设备及工艺设备的选用 (8)第六节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切削用量的确定 (8)第七节时间定额的计算 (12)第八节轴承座零件的铣床夹具设计 (13)第一节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内容设计课题:批量生产手柄零件机加工艺规程及其夹具设计设计零件:轴承座(参见图纸);生产纲领:大批成批生产;1、总体要求1)能熟练地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及合理安排工艺路线等问题,以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能完成基本的结构设计。

学生通过亲手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既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结构设计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及出处,并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4)按时完成规定的设计工作量2、零件图和毛坯图要求1)在分析产品零件图纸的基础上,完成零件图的绘制。

注意审查图纸的结构和技术要求。

2)根据产品零件图和给定的材料,设计产品毛坯制造结构及尺寸,完成毛坯图纸绘制。

3、工艺规程设计1)确定所有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链)。

根据表面加工要求、零件结构,参照教材和工艺设计手册,形成合理的工艺路线。

注意生产纲领影响加工节拍、设备、加工工艺等诸方面的先进性。

工艺方案必须与指导教师审查,接收审查的方案中应该用工序简图表示加工方案。

2)完成给定格式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的填写。

4、专用机床夹具设计1)在审定工艺方案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并指定某一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或装备)的设计。

2)夹具方案的设计。

夹具方案包括原理方案和结构方案。

夹具原理方案指根据六点定位原理审定工艺规程中确定的定位方案,并确定相应的定位元件,对于精加工工序要求计算定位误差判断方案的合理性;夹具结构方案根据加工要求参照相关的夹具图册(图例)设计。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毕业设计 (论文)课题轴承座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专用夹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阅书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摘要本次设计是对轴承座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一些工序的专用夹具设计。

轴承座—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轴承座—工艺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轴承座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日期:2014-4-14至2014-4-27目录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I零件图III设计要求III课程设计说明书1.零件的分析1.1轴承座的作用- 1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零件的生产类型- 1 -2.1生产纲领- 1 -2.2生产类型及工艺特征... (2)3.工艺规程的设计33.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33.2工艺规程设计44.绘制产品毛坯图55.选择定位基准56.选择加工方法57.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78.设计总结11参考文献13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4Ⅰ、课程设计名称:机制工艺课程设计Ⅱ、课题名称:滑动轴承座的制造工艺规程设计机制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Ⅲ、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绘制零件图。

2,生产纲领:小批量。

3,编制加工工艺规程。

4,撰写设计说明书。

学生(签名):日期:评分:指导教师(签名):零件图技术要求铸后时效处理2 未注倒角C13 材料HT200毛坯图:设计要求要求编制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编写设计说明书。

具体容如下:1、零件的分析及毛胚的确定。

2、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3、合理选择各工序的定位定位基准。

4、确定各工序所用的加工设备。

5、确定一个加工表面的工序余量和总余量。

6、确定一个工序的切削用量。

7、确定工序尺寸,正确拟定工序技术要求。

8、编写工艺文件。

9、编写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1 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镗孔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滚动轴承的外圈和轴承孔的配合要求,或者是滑动轴承外圆与轴承孔的配合,两个孔是用于固定轴承座的,单边固定是出于满足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2零件的工艺分析⑴φ30及φ8两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Ra的值为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面。

⑵轴承座上、下表面及前、后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Ra为3.2 um,是加工的重要表面。

机械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

机械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

机械工艺及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工艺基本原理,理解不同加工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2. 使学生了解夹具的类型、结构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作用,掌握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3. 帮助学生掌握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加工精度。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工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工件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和夹具。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完成简单的夹具设计及加工工艺编制。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CAM)进行夹具设计和加工模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增强对机械工艺及夹具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和交流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注重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为我国机械制造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工艺基本原理:包括切削加工、铸造、焊接等基本工艺方法,以及各种加工方式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基础》2. 夹具的类型与结构:介绍各类夹具的结构、原理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机床夹具设计基础》3. 夹具设计原则:讲解夹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以及夹具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三章《机床夹具设计方法》4. 机械加工质量控制:分析加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介绍质量控制方法及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

教材章节:第四章《机械加工质量控制》5.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学习CAD/CAM软件在夹具设计和加工模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CAD/CAM技术及其应用》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简单的夹具设计和加工工艺编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论文--轴承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专业毕业论文--轴承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摘要本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轴承架的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和钻Ф30孔的专用夹具设计。

首先,通过对轴承架的分析,了解轴承架的作用。

其次依据轴承架毛坯件和生产纲领的要求及各加工方案的比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轴承架加工工艺规程路线。

再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相关课程的知识,确定轴承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并确定了加工面的工艺尺寸和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最后,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参考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及相关方运用夹具设计面的书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的方案,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完成了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装配图和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

Abstract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cluding the processing of aircraft bearings process design and drilling holes Ф30 dedicated fixture design. First of all, th rough the analysis of aircraft bearing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aircraft bearings. Second, based on rough pieces of aircraft bearings and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Program and the comparison processing program to develop a practical point of order processing bearing frame line. Re-use of machinery and othe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related courses based on knowledge, determine the bearing frame in the processing of the positioning, clamping and the process line and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urface size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achine tool and tool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arts machining . Finally, parts are proces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machine tool fixture design reference manual and related to the use of surface fixture design books,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ixture design program to develop design efficient, labor-saving,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processing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fixture. Throughout the curriculum design process was completed parts map, blank map of the specific folder and the folder assembly mapping specific parts.目录1 零件的分析 (4)1.1 轴承架的作用 (4)1.2 轴承架的技术要求 (4)1.3 审查轴承架的工艺性 (5)2轴承架毛坯的确定 (5)2.1确定轴承架的生产类型 (5)2.2确定毛坯的类型和制造方法 (6)3拟定工艺路线 (6)3.1定位基准的选择 (6)3.2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7)3.3加工阶段的划分 (7)3.4工艺线路方案 (7)3.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 (8)4 Ф30-Ф35孔切削用量的计算 (10)4.1钻孔工步切削用量的计算 (10)4.2 扩孔工步切削用量的计算 (11)5 加工Ф30孔基本工时的计算 (11)5.1基本时间的计算 (11)5.2 辅助时间的确定 (11)5.3其他时间的计算 (11)5.4 单件时间定额t (12)dj5.5编制工序卡片 (12)6 Ф30孔专用夹具设计 (12)6.1定位方案的设计 (12)6.2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13)6.3 导向元件的设计 (13)6.4 夹紧装置的选择 (14)6.5 夹具结构设计与简要操作说明 (14)7 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15)8 体会与展望 (15)参考文献 (16)1 零件的分析1.1 轴承架的作用设计题目所给的零件轴承架,上端突出的两孔(基轴制设计制造)用于安装轴承加工精度要求比较严格。

(完整版)工艺课程设计实例(轴承座)

(完整版)工艺课程设计实例(轴承座)

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林冲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制定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数据:年产量:2000 件车间工作制度: 2 班制生产三、设计工作内容一) 生产特征及设计对象的分析选择毛坯件并确定其总余量二) 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2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3计算和填写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片.1 ) 绘制机械加工工序简图2 ) 选择设备3 ) 选择机床工艺装备4 ) 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三)零件的加工制造四、设计的组成课程设计作业组成利 用 CAD 软 件 绘 制 零 件图图 1 轴承 座 零 件图零件——毛坯综合图图 3 零件— —毛坯综 合图三.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A4 图纸、横放)2.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四、轴承座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轴承座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制定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年产量2000 件)第一节零件分析1.1 轴承座零件的用途轴承座零件结构如图 1 所示。

轴承座用于定位与支承转动轴,该零件上的主要表面是Φ 30mm 孔和平面C。

Φ 30mm孔用于安装轴承,以支承轴的转动。

Φ 30mm 孔的加工精度直接影响所装配轴的转动精度,孔的加工精度是轴承座加工过程中的关键。

平面C和两个距离尺寸为42mm的侧立面是轴承座的装配基准面,装配时用于轴承座在机器中的定位。

这几个平面影响轴承座的装配精度,轴承座通常需要成对使用,一对轴承座的装配精度影响轴的回转精度,以及轴的位置精度(由尺寸15±0. 021 决定)等。

1.2 轴承座图样的技术要求根据图 1 ,轴承座加工表面精度分析如下:1. 平面 C 是孔φ30H7 的设计基准,也是轴承座在机器中的装配基准。

加工中必须保证C平面的平面度要求和位置要求。

2. 轴座的工作面是孔φ30H7mm,该孔是主要加工表面,也是确定尺寸为42 的两个平面位置的设计基准。

轴承座及夹具课程设计

轴承座及夹具课程设计

轴承座及夹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轴承座及夹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特点;2. 使学生了解轴承座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和重要性;3. 引导学生掌握轴承座及夹具的选用原则和安装方法;4. 帮助学生了解轴承座及夹具的维护保养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轴承座及夹具进行机械加工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轴承座及夹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就轴承座及夹具的选用和应用进行有效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行业及相关技术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在操作轴承座及夹具时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生产和生活中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轴承座及夹具概述- 轴承座的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 夹具的定义、分类及结构特点- 轴承座与夹具的关系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2. 轴承座及夹具的选用与安装- 轴承座的选用原则及安装方法- 夹具的选用原则及安装方法- 轴承座与夹具的配合精度及影响3. 轴承座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轴承座在各类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案例- 夹具在各类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案例- 轴承座及夹具在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 轴承座及夹具的维护保养- 轴承座的维护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夹具的维护保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轴承座及夹具的故障诊断及排除5. 教学实践与讨论- 实践操作轴承座及夹具的选用、安装与维护- 分析讨论轴承座及夹具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团队协作完成相关项目任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轴承座及夹具概述第二周:轴承座及夹具的选用与安装第三周:轴承座及夹具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实例第四周:轴承座及夹具的维护保养第五周:教学实践与讨论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相关章节,结合课程目标进行科学组织和系统安排,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轴承座及夹具的相关知识。

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工艺综合课程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 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学生姓名 x x x专业机械设计制造与其自动化学号_ 222010322210xxx班级_ 20xx 级 x 班指导教师何辉波成绩_工程技术学院年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生产纲领: 4000件生产类型:批量生产内容:1.产品零件图 1张2.产品毛坯图 1张3.夹具零件图 3张4.夹具装配图 1张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张6.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2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目录1 引言 (3)2 零件的分析 (3)2.1 零件的类型与功用 (3)2.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2.2.1 分析零件的材质、热处理与机械加工工艺性 (4)2.2.2 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初步确定毛坯形状 (5)2.3 定位基准的选择 (5)2.3.1 粗基准的选择 (5)2.3.2 精基准的选择 (6)2.4 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6)2.5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6)2.6选择设备和工艺装备 (7)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的确定 (9)4 切削用量与基本工时 (10)5 轴承座零件的铣床夹具设计 (14)5.1设计方案的讨论 (14)5.1.1初定夹具结构方案 (14)5.1.2 切削力与夹紧力的计算 (14)5.2 夹具体结构特点的论述 (15)5.3 夹具体主要技术条件与优缺点的分析 (15)5.4误差分析与计算 (15)5.5 轴承座零件的铣床专用夹具的总体设计 (16)6 小结 (17)7参考文献 (18)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1 引言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机床夹具与其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

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毕业设计本文将介绍轴承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毕业设计,内容包括轴承座的结构和加工工艺、夹具的设计、试制和改进等。

一、轴承座的结构和加工工艺轴承座是安装在机器或设备上,用于支撑轴承或滑动轴承的基座,具有强度高、刚性好、精度高等特点。

轴承座的主要结构包括支座、凸缘和密封等部分,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材料准备。

一般采用优质的铸钢、铸铁、铸铝等材料制造轴承座。

2. 绘制CAD图纸。

按照轴承座的设计要求,绘制底座、支承座、凸缘和密封等部分的CAD图纸,并进行三维模拟和分析。

3. 制造模具。

根据CAD图纸制造轴承座的模具,以确保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

4. 铸造。

将准备好的铸钢、铸铁、铸铝等材料经过熔炼后,通过模具铸造成轴承座的毛坯。

5. 机械加工。

在毛坯的基础上,进行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等步骤,以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轴承座。

6. 表面处理。

对轴承座进行砂轮打磨、抛光、热处理等处理,以达到表面光滑、防锈、耐磨等要求。

7. 检验。

对轴承座进行外观、尺寸、硬度等多项检测,以确保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二、夹具的设计夹具是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辅助工具,它的作用是将工件固定在机床上,并进行加工加工。

夹具应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

设计夹具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轴承座的结构特点、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等因素,同时合理利用机床的运动轨迹和工作台的平移、旋转等功能。

1. 功能要求。

夹具的主要功能是将轴承座固定在机床上,并加工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轴承座,因此夹具的设计要考虑到稳定性、旋转和移动平衡、易于调整刀具位置等要求。

2. 外形要求。

夹具的外形要与轴承座形状匹配,从而保证夹具对轴承座的夹紧效果。

3. 材料选择。

夹具的制造材料一般采用优质的钢材等金属材料,以保证夹具的承载能力和耐用性。

4. 结构设计。

根据轴承座的结构和尺寸,设计夹具的结构形式。

夹具一般包括底板、夹紧块、定位销、螺杆等部分,其中夹紧块是夹住工件的核心部分,并应考虑到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合理选择夹紧块的形状和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班级设计者指导教师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生产纲领: 5000件生产类型:批量生产内容:1.产品零件图 1张2.产品毛坯图 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5.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目录前言……………………………………………………………………………………………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二)、零件的工艺性分析………………………………………………………………二、确定生产类型…………………………………………………………………………三、确定毛坯………………………………………………………………………………(一)、确定毛坯的种类………………………………………………………………(二)、绘制铸造件毛坯图……………………………………………………………四、工艺规程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二)工艺路线的拟定……………………………………………………………………(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五、工装设计分析提设计任务书……………………………………………………………六、小结…………………………………………………………………………………………七、主要参考文献………………………………………………………………………………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包括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全面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今年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个人的感想是,希望经历了这次课程的设计,对自己的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的不完善,实践能力的缺乏,设计之中不免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学生我肺腑的恳请各位老师能够给予指教批评。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上紧定螺丝,以达到内圈周向、轴向固定的目的但因为内圈内孔是间隙配合,一般只用于轻载、无冲击的场合。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为轴承支架,安装轴承,形状一般,精度要求并不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参阅附图1)(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底座底面、内孔、端面及轴承座的顶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也就是说其余的表面不需要加工,只需按照铸造时的精度即可。

底座底面的精度为Ra6.3、内孔、端面及内孔的精度要求均为6.3。

轴承座在工作时,静力平衡。

(2)铸件要求不能有砂眼、疏松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及疲劳度,在静力的作用下,不至于发生意外事故。

二确定生产类型已知此轴承座零件的生产纲领为5000件/年,零件的质量不足100Kg,查《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第7页表1.1-3,可确定该拨叉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采用专用工装。

三确定毛坯(1)确定毛坏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第41页表2.2-5,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9。

这对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有帮助。

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还应安排人工时效。

(2)绘制铸造件零件图四工艺规程的设计(一)定位基准的选择根据零件图纸及零件的使用情况分析,知Φ62.5H9的孔,轴承端面、顶面、Φ16 及Φ12的孔等均需正确定位才能保证。

故对基准的选择应予以分析。

(1)粗基准的选择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为保证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根据零件图所示,故应选轴承底座上表面为粗基准,以此加工轴承底座底面以及其它表面。

(2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即以轴承座的下底面为精基准。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方案一:工序一:粗铣轴承座的下底面。

以轴承座的底座的上表面为定位粗基准,采用X6132卧式铣床加工。

粗铣轴承座的端面,以轴承座的下底面为基准,使用X6132卧式万能铣床进行加工。

铣轴承座上面的小圆柱的上顶面,还以下表面为定位基准,同样使用X6132卧式铣床铣削。

工序二:粗镗及半精镗Ф62.5的内孔,以内孔轴线为基准,采用镗床专用夹具。

工序三:钻、扩Ф12的孔,钻、扩Ф16的孔。

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方案二:工序一:粗铣轴承座的下底面。

以轴承座的底座的上表面为定位粗基准,采用X6132卧式铣床加工。

工序二:粗镗及半精镗Ф62.5的内孔,以内孔轴线为基准,采用镗床专用夹具。

工序三:粗铣轴承座的端面,以轴承座的下底面为基准,使用X6132卧式万能铣床进行加工。

工序四:钻、扩Ф12的孔,钻、扩Ф16的孔。

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工序五:铣轴承座上面的小圆柱的上顶面,还以下表面为定位基准,同样使用X6132卧式铣床铣削。

方案三:工序一:铣轴承座上面的小圆柱的上顶面,还以下表面为定位基准,同样使用X6132卧式铣床铣削。

工序二:粗铣轴承座的下底面。

以轴承座的底座的上表面为定位粗基准,采用X6132卧式铣床加工。

工序三:粗铣轴承座的端面,以轴承座的下底面为基准,使用X6132卧式万能铣床进行加工。

工序四:粗镗及半精镗Ф62.5的内孔,以内孔轴线为基准,采用镗床专用夹具。

工序五:钻、扩Ф12的孔,钻、扩Ф16的孔。

采用Z525立式钻床加专用夹具。

三个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方案一:在第一道工序内容多,工序集中,操作方便。

方案二工序分散,方案三在第一道工序时,选择的粗基准为底面,这样不符合粗基准选择的原则,即不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位置要求时,应选择不加工面为粗基准这一原则。

方案一与其相比,在铣完底面后,直接在铣床上铣削底面及顶面,如此,相对来说,装夹次数少,可减少机床数量、操作人员数量和生产面积还可减少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并能生产率高。

另外,零件的加工要求就整体来说,其精度并不高,若采用工序分散(方案二)法,其加工经济性并不是很好。

但在选择方案的时候,还应考虑工厂的具体条件等因素,如设备,能否借用工、夹、量具等。

故本次设计选择方案一。

根据工序方案一制定出详细的工序划分如下所示:毛坯为精铸件,清理后,退火处理,以消除铸件的内应力及改善机械加工性能,在毛坯车间铣削去浇冒口,达到毛坯的技术要求,然后送到机械加工车间来加工。

工序:(1)粗铣底座底面以轴承座的上表面为粗基准,将毛坯装夹在X6132万能卧式铣床上,按照粗加工的余量来进行粗铣毛坯。

(2)精铣底座底面以粗铣床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铣床的相关参数,精加工轴承座的下底面。

(3)粗铣端面(4)粗铣顶面(5)镗Φ62.5的内孔(6)钻Φ12的孔(7)钻Φ16的孔(8)去毛刺(9)检验根据此工序安排,编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及工序卡片。

见附表10: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附表20~90;机械加工工序卡。

(三),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 .毛坯尺寸的确定,画毛坯图。

轴承座其材料为HT200。

由于产品的精度要求不高,生产纲领为中批生产,所以毛坯选用砂型铸造。

毛坯铸出后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铸件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

由文献(1)表2-2,该种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9级。

由文献(1)表2-2,可查出铸件主要尺寸的公差,现将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所示:由此,可绘出其零件的毛坯图(见附图2)2.粗铣底底座底面底面由粗铣和精铣两次加工完成,采用三面刃圆盘铣刀(高速钢),铣刀的规格为Ф120x15,机床的型号 (X6132)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

由于铣刀在工作时,是断续切削,刀齿受很大的机械冲击,在选择几何角度时,应保证刀齿具有足够的强度。

由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可取γo =50~λs=-100κr =600α=100。

加工要求粗铣轴承座的下底面。

a)确定加工余量由毛坯图可知:总加工余量为2mm,文献)2(表8-30可知精加工余量为1mm,由于两脚底面较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0.2mm,故其粗加工余量为(2-0.2)=1.8mm。

b)确定每齿进给量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8-95 ,取每齿粗铣的进给量为0.2mm/Z,取精加工每齿的进给量为1.5mm/Z.粗铣走刀一次a p=1.8mm,精铣走刀一次a p= 0.2mm。

c)计算切削用量由表8-56,取粗铣、精铣的主轴转速分别为150r/min 和300r/min,由前面选择的刀具直径Ф120mm,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V粗 =πdn/1000=1000150120πx =56.52m/minV精=πdn/1000=1000300120πx m/min=113m/mind) 校核该机床功率(只需校核粗加工即可)。

由文献)2(表2.4-96得切削功率为P m =92.4x10-514.00D 86.0e a 72.0fa p a ZnK m p 取Z=16 n=60150=2.5r/s e a =10mm f a =0.2mm p a =1.8mm而K m p =K v KF 2 由文献)2(表2.4-94可知K v =1 KF 2=1故K m p =1故m p =92.4x 510-x 14.0120x 86.010x 72.02.0x1.8x16x2.5x1=0.35KW 其所消耗量功率远小于机床功率,故可用。

3.Ф62.5两端面的加工两端面的加工由铣削来完成,此时,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刀具不变,机床不变。

工序单边总余量由毛坯图与零件图可知为2mm ,由于本工序为粗加工,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可不考虑,从而可采用不对称端铣,以提高进给量提高加工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