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潮汕功夫茶茶艺解说词
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https://img.taocdn.com/s3/m/b8cf978983d049649b6658ef.png)
潮州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可以说它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在潮州,不论嘉会盛宴,或是闲处逸居,乃到豆棚瓜下,担侧摊前,人们随处都可以看到潮州工夫茶。
潮州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和烹制之功夫。
茶壶、茶杯、茶盘、茶垫、水瓶、泥炉、砂铫、榄核碳等是必备的茶具。
而严格的烹制又需按泡器、纳茶、侯汤、冲点、刮沫、淋罐、洒茶等程序进行,方能得到工夫茶之“三味”。
正是这些特别的器皿和烹法,使工夫茶独具韵味,扬名天下。
真可谓一茶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其乐无穷。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 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 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 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的影子。
所谓工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工夫。
潮汕工夫茶,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
潮州方言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
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被人称为“福佬语”或“学老语”。
潮州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州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
对潮州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
尤其在异域他乡。
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据有关史料载,潮语初始于秦、汉时期,成型于唐、宋,到了明末清初,才形成自己独立的语言体系。
主体是中原的古汉语,混杂问方言,音韵与现在的闽南话大体相同。
现在的潮州人与闽南人仍可用一些简单的生活方言交流。
潮语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
潮汕功夫茶茶艺
![潮汕功夫茶茶艺](https://img.taocdn.com/s3/m/326bbbe9ba0d4a7302763aa6.png)
潮汕功夫茶茶艺中国功夫茶茶世按照地区民俗可分为潮汕、台湾、闽南、和武夷山等四大流派。
至于为什么把乌龙茶茶艺称为“功夫茶”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因为乌龙茶的制作工序复杂,制茶时极费工夫;有的说是因为乌龙茶须细啜慢饮,冲泡时也颇费工夫;有的说乌龙茶最难泡出水平;泡茶最讲究要有“真功夫”。
在四大流派中潮汕功夫茶最古香古色堪称中国茶道的“活化石”。
一、基本理念据《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载:“中国讲究烹茶,以闽之订、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为最。
”潮州位于韩江下游,气候炎热,潮州人饮茶量大,烹茗技艺之精久负盛名,我国很多有关喝茶的故事和传说,都来自古老的潮州。
潮州人品茶不仅讲究技艺,而且重理念。
广东省潮州市韩愈纪念馆的曾楚南先生在《潮州功夫茶刍探》(《中国茶文化》专号第6期)中说:“日本茶道有‘和·敬·清·寂’四规,如果同样要用四字表达的话,(潮州)功夫茶则是‘和·敬·精·乐’,而且它不应称‘四规’,而是‘四趣’。
”我认为曾先生总结的相当准确,潮州功夫茶的基本理念正是尊和敬之茶德,求精乐之茶趣。
二、择器传统的潮州功夫茶必须“四宝”齐备。
一是“玉书碾”,是闽南人、广东人、台湾人对陶制水壶的叫法,以潮安枫溪所产的最为著名,这种碾一般为扁形,能溶水四两,有极好的耐冷热急变性能,水一烧开,在蒸汽推动下,小壶盖会自动掀起,发出“卟、卟、卟”的响声,十分有趣。
其二是潮汕炉,一般为红泥烧制的小火炉。
其二是孟臣罐,以宜兴出产的紫砂壶最为名贵。
惠孟臣是清休制壶名匠,善制小壶,所以后人把精美的紫砂小壶称为孟臣壶。
四是若探杯,即精细的白色瓷杯,以景德镇的产品为佳。
三、基本程序潮汕功夫茶茶艺多有师承或在家庭中代代相传,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在此仅仅介绍最基本的程序:1、列器备茶2、煮水候汤3、烫壶温盅4、烫杯洗杯5、干壶置茶6、烘茶冲点7、刮顶淋眉8、摇壶低斟9、品香审韵10、涤器撤器四、解说词1、列器即有序地将整套茶具陈列到茶桌上,整套的功夫茶茶具除了“四宝”之外,还应有一个倾倒洗壶、洗杯余水的茶池。
【最新】潮汕功夫茶-范文模板 (1页)
![【最新】潮汕功夫茶-范文模板 (1页)](https://img.taocdn.com/s3/m/7253c03e4431b90d6c85c77c.png)
【最新】潮汕功夫茶-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潮汕功夫茶
我的家乡潮汕是一个神奇而又富饶的好地方,这时有潮剧,有潮绣,还有远近闻名的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即潮汕茶道,是我国古老的茶文化之一。
所谓功夫茶,并非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
潮汕功夫茶整体上有:精、洁、和、思四个特点。
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
冲泡的茶具也需要成套,计十来种。
潮汕功夫茶不但讲究品饮的功夫,而且讲究沏泡的学问。
它的冲法有一套十分复杂的程序,最常用的冲法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
我爱潮汕功夫茶,更爱我的家乡——潮汕,我为我是潮汕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人类非遗茶艺(潮州工夫茶艺)
![人类非遗茶艺(潮州工夫茶艺)](https://img.taocdn.com/s3/m/2fe4b41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7.png)
人类非遗茶艺(潮州工夫茶艺)
茶艺(潮州工夫茶艺)主要流布于于广东省潮州及周边地区。
潮州地势北高南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茶树,所产单丛茶尤其受到潮州人的喜爱。
自明代朱元璋颁布“废团改散”诏令后,潮州地区逐渐流行瀹饮法散茶冲泡,至清代中期蔚然成风,冲泡方法也已形成规范,并流传到东南亚及台湾等地。
潮州工夫茶艺指明清时期开始流行于广东潮州府及周边地区所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和冲泡方法。
选择以凤凰单丛茶为代表的乌龙茶类,采用特定器具、洁净的水和独特的技法程式。
单单完整的冲泡程式,就有二十一道,有“扇风催炭白”的周到,有“热盏巧滚杯”的冲茶技巧,有“提铫速高注”的连贯动作,有“关公巡城池、韩信点兵准”的儒雅流畅,有“先闻寻其香、再啜觅其味”的品饮之雅。
其中,“关公巡城池”是在斟茶过程中,注意每杯茶汤的水量和色泽,三杯轮匀,犹如“关公巡城”。
而“韩信点兵准”则指在点滴茶汤时注意调节每杯茶的浓淡程度,手法要稳、准、匀,使余沥全尽。
潮州工夫茶艺不受环境限制,三五成群共饮的习俗尤为普遍。
潮州工夫茶艺作为潮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和、敬、精、乐”的精神内涵,具有民俗学、潮学、社会生活史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潮州工夫茶艺:千年茶艺
![潮州工夫茶艺:千年茶艺](https://img.taocdn.com/s3/m/42a89a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2.png)
潮州工夫茶艺:千年茶艺
潮州工夫茶艺:千年茶操
潮州茶艺,又称潮州工夫茶艺,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以山东、福建等地的工夫茶为原料制作的一种茶艺,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
看似简单的潮州工夫茶艺,其实是包含了诸多细节的,先是选择合适的茶叶,茶叶太老则可能提不出香气,太新则不够苦味,选择合适的叶子很重要。
并将叶子洗净,这个过程很重要,多洗几遍,让清凉的茶叶能更好的展示其内在的味道;接着是放茶,将叶子倒入茶锅中,让茶叶与热水缠绵悱恻;然后煮茶,确定开水的温度,让茶水在温度掌控中缓缓发酵;接下来是开汤,将茶叔煮开,让甘甜均匀的滋味散发开来;最后是洒汤,将茶汤从指定高度倒入杯子中,让茶叶绽放出茶香,这便是潮州工夫茶艺。
潮州工夫茶艺深刻体现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茶文化的珍视,正是这种深刻的茶文化,让当代的我们仍有机会参与其中,享受茶多香灵情的滋味。
作为一位茶艺爱好者,只要有心去感受,即可体会到浓浓的中国文化底蕴,尽情享受位千年渊源的潮州工夫茶艺。
功夫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功夫茶茶艺表演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b9b8dbd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88.png)
功夫茶茶艺表演解说词功夫茶,是一种泡茶的技法,这种茶的泡茶方式极为讲究,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功夫,也需要足够的工夫,所以也叫工夫茶。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功夫茶茶艺表演解说词,让我们一起了解功夫茶吧。
各位嘉宾大家好!我是王妍,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铁观音的功夫茶冲泡技法,所谓功夫茶即是:制茶有功夫,泡茶讲功夫,品茶磨功夫。
今天为您冲泡的是产自闽南乌龙茶产区最有代表性的历史名茶—铁观音。
第一道:焚香静气,火煮甘泉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你的心会伴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火煮甘泉就是煮沸这壶中的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介绍今天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茶具。
茶拨,用于向壶中拨取茶叶,茶漏,用来扩大紫砂壶壶口面积,以防干茶外溢;茶针,用来疏通堵塞的紫砂壶壶口;茶则,用来量取干茶;茶夹,用来夹取茶杯;茶巾,用来擦拭桌面壶底所留水渍;茶荷,用来鉴赏干茶;紫砂壶,产自江苏宜兴,用来冲泡乌龙茶,也称母壶;茶海,又称公道杯,用来均匀茶汤,也称子壶;茶滤,用来过滤茶渣;高的是闻香杯,用于闻取茶香。
矮的是品茗杯,用于品饮茶汤。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为大彬壶。
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
这是安溪名茶铁观音,色泽黛绿,形如珍珠,汤色金黄,味醇鲜爽,香气独特。
古语有云:“谁人寻得观音韵,不愧是个品茶人”。
品饮此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铁观音是乌龙茶的珍品,我们将茶叶放入壶中,称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冲泡乌龙茶讲究高冲水底斟茶,悬壶高冲,借助开水的冲力使茶叶在壶内随水浪而上下翻滚,以达到洗茶的目的,在我们留客茶中称之为高山流水。
春风拂面,既是用这壶盖轻轻的刮去漂浮在茶壶表面的白色泡沫,这样使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关于潮汕工夫茶
![关于潮汕工夫茶](https://img.taocdn.com/s3/m/1b88fc3f524de518974b7d35.png)
关于潮汕工夫茶潮州工夫茶即潮汕茶道,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潮汕工夫茶,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关于潮汕工夫茶闽粤地相接,姻亚不断绝。
五娘适陈三,荔枝为作伐。
闽茶显粤东,溪茗铁观音,嫩芽化齑粉,条索窈窕褐。
一斤四十泡,三杯无余缺。
潮人无贵贱,嗜茶辄成癖。
和、爱、精、洁、思,茶道无与敌。
水、火、器、烹、饮,茶气极精辟。
薄锅沸清泉,泥炉炽榄核。
罐推孟臣小,杯取若深洁。
西湖处女泉,桑浦龙泉液。
四指动飞轮,涤器净且热。
柔条围细末,首冲去浮沫。
关羽巡城流,韩信点兵滴。
罐干茶云熟,饮尽不见屑。
一冲号为皮,流香四座溢。
二三冲为肉,芬芳留齿颊。
四冲已云极,清风生两腋。
脑海骋奇思,胃肠清宿食。
匪独疗干渴,夏兴冬不息。
不可一日无,百邪俱辟易。
潮人多远游,四海留踪迹。
偶逢故乡人,同作他乡客。
共品三两杯,互通乡消息。
乡思起芒鲈,乡情如胶漆。
因知工夫茶,最具凝聚力。
昔人开其端,历代有增益。
乃成茶文化,世世沐膏泽。
一、茶叶、凤凰单丛中国人很早就开始喝茶了。
《诗经》中已提到采茶。
两汉之后,饮茶风大盛,但高潮还在唐朝,那时已经有茶会、茶宴。
陆羽著《茶经》,集中了喝茶的理论,开一代喝茶之风,自己也成为茶神。
《潮嘉风月记》中说: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
炉及瓷盘各一,唯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先将泉水贮罐,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后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
可见,到了清代,潮汕工夫茶已十分普遍,且程式已经同现代工夫茶程式十分相似了。
投闽茶于壶内冲之,指的是福建产的铁观音。
其实,潮州的凤凰山也产名茶,称为凤凰单丛,可惜文中一字未提。
据《潮州府志》载:粤素不产茶,所给皆闽产。
近饶平之百花山、凤凰山多有植之者。
百花山又名待诏山,故称待诏茶,品亦不恶。
大埔则大麻、阴那等山皆产茶,亦尚可饮。
其余土茶皆苦而不香。
由此可见,凤凰茶至迟在清代已开始在潮州种植了。
凤凰单枞茶艺表演解说词
![凤凰单枞茶艺表演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e144b98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b.png)
凤凰单枞茶艺表演解说词尊敬的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有幸一同品味一款独具特色的中国乌龙茶——凤凰单枞。
这款茶,源自广东省潮州市的凤凰山,这里山峦叠嶂,云雾缭绕,是天然的氧吧,也是茶叶生长的绝佳之地。
凤凰单枞,单是孤傲,枞是高耸,它的每一片茶叶都仿佛在讲述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接下来,请允许我为您献上一场精彩的凤凰单枞茶艺表演,让我们共同探寻这一茗茶的奥妙。
首先,请欣赏茶具的摆放。
我们选用青瓷茶具,这种瓷器质地细腻,色泽淡雅,仿佛将自然的美景凝固在器皿之上。
茶壶、茶杯、茶盘,一一摆放,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它们的存在,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等待着有缘人的聆听。
现在,我们开始温壶。
用热水冲洗茶壶,不仅可以提高壶温,确保茶叶充分释放香气,还能洁净茶壶,为接下来的冲泡做好准备。
这一环节看似简单,却蕴藏着深厚的茶艺之道。
随后,我们将热水倒入茶杯中。
这个动作看似随意,其实暗藏玄机。
热水在杯中流转,既能预热杯子,使茶叶更好地焕发香气,同时也能让您感受到那份由内而外的温暖。
现在,请各位将目光聚焦于我手中的茶叶。
这款凤凰单枞茶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美观,色泽黄绿油润。
您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那是茶叶自然的芬芳,没有任何人工添加。
每一片茶叶都凝聚着大自然的精华和茶农的辛勤汗水。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冲泡环节。
凤凰单枞需要用95℃左右的热水冲泡,这样才能完美地激发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我们将热水缓缓注入茶壶,看着茶叶在热水中翻腾、舒展,仿佛在演绎一场优美的舞蹈。
这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
在等待茶水浸润的时刻,我们可以再次欣赏一下茶具之美。
青瓷茶杯透出一种温润的光泽,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
每一件茶具都经过精心挑选和打磨,它们不仅仅是工具,更是我们品味生活的一种方式。
3分钟后,茶水已经充分浸润完毕。
现在开始斟茶。
我们将茶水缓缓倒入公道杯中,让每一滴茶香都得以完美释放。
斟茶时要注意每个杯子中的茶水均匀,这不仅是一种公平的表现,更是一种对每位嘉宾的尊重。
潮汕功夫茶茶艺解说词完整版
![潮汕功夫茶茶艺解说词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479594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a.png)
潮汕功夫茶茶艺解说词完整版引言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茶艺表演现场。
今天,我们将带您领略一种独特的茶文化,那就是潮汕功夫茶。
潮汕功夫茶不仅是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瑰宝,更是一种精致的艺术表演。
在接下来的演示中,我们将为您介绍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其独特的冲泡方式。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第一部分:潮汕功夫茶的历史渊源潮汕功夫茶起源于中国潮汕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在中国的茶文化中,潮汕功夫茶被赋予了很高的地位,被视为一种精致、优雅的艺术表演形式。
第二部分:潮汕功夫茶的特点潮汕功夫茶与普通茶艺表演有所不同,它更注重对茶叶及冲泡过程的细致把控。
以下是潮汕功夫茶的几个特点:1. 优质茶叶的选择潮汕功夫茶注重选用优质茶叶。
茶叶的选择非常讲究,要选取新鲜、嫩叶含毫的茶叶作为原料。
潮汕地区盛产乌龙茶和白茶,这两种茶叶是潮汕功夫茶中常用的茶叶品种。
2. 精妙的冲泡方式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方式非常独特。
首先,师傅会用精巧的茶具进行准备工作,包括茶壶、茶杯、茶盒等。
接着,师傅会倒水、洗茶、冲泡,并控制好冲泡时间和水温。
这种冲泡方式要求师傅有良好的技巧和精密的操作能力。
3. 幽雅的茶艺表演在潮汕功夫茶的冲泡过程中,师傅会展示出极高的茶艺表演技巧。
例如,师傅可以巧妙地操作茶具,倒茶时水流如龙游动,师傅还可以用各种动作和姿势展现茶艺的魅力。
这种茶艺表演不仅增加了观赏性,也让茶叶的醇香更好地散发出来。
第三部分: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流程接下来,我们将为您演示一下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流程,希望您能喜欢。
1. 准备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茶具和茶叶。
茶具包括茶壶、茶杯、茶盒等。
而茶叶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选用了新鲜的乌龙茶作为冲泡的原料。
2. 洗茶师傅会用热水先将茶叶浸泡一段时间,这个过程被称为洗茶。
洗茶的主要目的是去除茶叶中的杂质,并为下一步的冲泡做好准备。
3. 冲泡接下来是最重要的一步,师傅会根据茶叶的种类和泡茶的要求,控制好水温和冲泡时间。
功夫茶艺表演解说词[修改版]
![功夫茶艺表演解说词[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669079a0116c175e0e48b5.png)
第一篇:功夫茶艺表演解说词功夫茶艺表演解说词陈红梅:一杯春露暂留客,两叶清风几欲仙。
茶,自古在我们中国人眼中,乃是天地间之灵物,它生于明山秀水之间,与青山为伴,以明月、清风、云雾为侣,得天地之精华,而造福于人类。
依据加工方法不同和品质上的差异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
:绿茶,类属不发酵茶。
这类茶的茶叶颜色是翠绿色,泡出来的茶汤是绿黄色,因此称为“绿茶”。
常见的绿茶有雨花茶、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杨玉春:红茶,类属全发酵茶,它的颜色深红,泡出来的茶汤呈朱红色,所以叫“红茶”。
祁门红茶、滇红、宜红均属红茶。
杨蕊:青茶,俗称乌龙茶,类属半发酵茶,冻顶乌龙、闽北水仙、铁观音、武夷岩等都是青茶。
其滋味醇厚回甘,略带微苦亦能回甘,是最能吸引人的茶叶。
唐淑娟:黑茶类属后发酵茶。
其滋味醇厚回甘。
普洱茶、湖南黑茶、老青茶、六堡散茶等都是常见的黑茶。
陈红梅:今天我们为大家表演的是乌龙茶的茶艺,所选用的茶叶是安溪铁观音。
铁观音茶条卷曲、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有沙绿带白霜的特征,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请大家静下心来,品茗赏艺,和我们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怡悦。
温杯洁具——因冲泡乌龙茶需100℃高温,所以在泡茶前先用开水烫壶,提高壶温,将壶水倒入公道杯内,再依次倒入品茗杯内。
(动作:提壶倒水、将壶内的水注入公道杯、将公道杯内的水分入杯中、洗杯)乌龙入宫——用茶则从茶盒中撮取干茶,用茶匙轻轻拨入茶壶内约1/2。
(动作:放茶叶)乌龙初展——指的是初泡也叫温润泡,用开水浸泡茶叶使茶叶舒展,并提高壶温,然后迅速将茶水倒入公道杯内,又叫洗茶。
(动作:茶壶内注水、晃壶、注入公道杯)高山流水——用悬壶高冲法激荡茶叶,使茶叶上下翻滚,茶汤浓淡均匀,味道纯正。
(动作:提壶注水入茶壶)抽眉推泡——用壶盖将壶口泡沫推掉,雅称——春风拂面。
(动作:盖壶盖)重洗仙颜——用刚才的茶汤再次淋壶,既可以将茶渣茶沫冲掉又可以提高壶温。
关于功夫茶的介绍和冲泡方法
![关于功夫茶的介绍和冲泡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e04e30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f.png)
关于功夫茶的介绍和冲泡方法功夫茶是汉族民间传统的品茶风尚,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潮汕)府(今广东省潮州地区,含汕头市经济特区、潮州市、揭阳市等)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下面给大家介绍功夫茶冲泡方法。
关于功夫茶介绍功夫茶并非是一种茶叶或茶类的名字。
而是一种泡茶的技法。
之所以叫潮汕工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
操作起来需要一定的工夫,此工夫,乃为沏泡的学问,品饮的功夫。
工夫二字,要在水、火、冲工三者中求之。
水、火都讲究一个活字,活水活火,是煮茶要诀。
《茶经》说:“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
”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来水,陆羽自然没有加以论列,自来水不宜于煮茶,这已经是一个常识。
不过像香港地方,一声制水,万众惶然,“自来”尚不可求,不用自来水又用什么呢?《茶经》又说:“山顶泉轻清,山下泉重浊,石中泉清甘,沙中泉清冽,土中泉浑厚,流动者良,负阴者胜,山削泉寡,山秀泉神,溪水无味。
”这就已讲究得微乎其微了。
至于水还有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露水、敲冰之别,这些都是属于讲究的范围的,不过这些讲究实际上也很难做到,像《红楼梦》中的妙玉用鬼脸青藏着梅花萼上的雪水用以煮茶,那也只有她才能有此闲情逸致,我辈岂有如是工夫哉。
煮茶要诀,“水常先求,火亦不后”。
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须活火烹”。
活火,就是炭有焰,其势生猛之谓也。
潮州人煮茶用的叫做“绞积炭”,“绞积”是一种很坚硕的树木,烧成炭后,绝无烟臭,敲之有声,碎之莹黑,是最上乘的燃料。
还有用乌榄核作炭的,火焰浅蓝,焰活火匀,更是特别。
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的潮州府(今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乃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承袭和深入发展。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
”品工夫茶是潮汕地区很出名的风俗之一,在潮汕本地,家家户户都有工夫茶具,每天必定要喝上几轮。
即使用乔居外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存着品功夫茶这个风俗。
茶艺解说词-茶艺师考试
![茶艺解说词-茶艺师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1cd489f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f.png)
茶艺解说词-茶艺师考试乌龙茶茶艺各位嘉宾,大家好!很高兴为大家表演工夫茶茶艺,这道茶艺共有十八道程序。
前九道由我为大家表演,后九道则请大家和我密切配合,共同完成。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枝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大家的心会伴随着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无比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活煮甘泉即是煮沸这壶中之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
借这道程序我向大家介绍今天我们冲泡乌龙茶所用的精美茶具:这是茶盘,也称为茶海。
这是江苏宜兴制作的紫砂壶,是泡茶用的泡壶,也称母壶,另一把是储备茶汤用的海壶,也称子壶,通常茶人们把这一对壶称为母子壶。
闻香用的闻香杯。
品茶用的品茗杯。
这一套统称为茶道组合,它又细分为:茶匙,用来择取茶叶。
茶镊,用来夹洗杯子或夹茶叶底。
茶漏,用来增大壶口面积。
茶导,用来拨取茶叶。
茶通,用来疏通壶嘴。
叶嘉酬宾是请各位嘉宾鉴赏今天所冲泡的武夷茶王大红袍。
大红袍主产于福建武夷山,它外形条索紧结粗壮、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具有乞丐的外形,菩萨的心肠,皇帝的身价之称。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大彬沐淋是用开水烫洗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并提高壶温,时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他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后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代茶人常把名贵的紫砂壶称之为大彬壶。
今天我们冲泡的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将茶叶导入壶中,称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高山流水是通过悬壶高冲,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
春风拂面是用壶盖轻轻刮去茶汤表面的白色泡沫,这样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冲泡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冲泡出来的头道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温杯,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是指第二次向壶中冲入开水,再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潮汕工夫茶文化的茶艺介绍
![潮汕工夫茶文化的茶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a8716e5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0.png)
潮汕工夫茶文化的茶艺介绍潮州功夫茶是中国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
据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潮汕工夫茶文化的茶艺介绍,一起来看看。
潮汕工夫茶文化的茶艺介绍标准的工夫茶艺,有后火,虾须水(刚开未开之水),捅茶,装茶,烫杯,热罐(壶),高冲,低斟,盖沫(以壶盖将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顶十法。
潮汕工夫茶一般主客四人却只有三个杯子,潮汕人有“茶三酒四”之说,之所以四个人只有三个杯子是为体现潮汕人礼让精神。
冲泡由主人亲自操作。
首先点火煮水,并将茶叶放入冲罐中,多少以占其容积之七分为宜。
待水开即冲入冲罐中之后盖沫。
第一冲杯,以初沏之茶浇冲杯子,目的在于造成茶的精神,气韵彻里彻外的气氛。
洗过茶后,再冲入虾须水,此时,茶叶已经泡开,性味俱发,可以斟茶了。
斟茶时,三个茶杯并围一起,形成一个“品”字,凸显潮人重品德。
以冲罐巡回穿梭于三杯之间,直至每杯均达七分满。
此时罐中之茶水亦应合好斟完,剩下之余津还需一点一抬头地依次点入三杯之中。
潮汕人称此过程为“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
三个杯中茶的量,色须均匀相同,方为上等功夫。
最后,主人将斟毕的茶,双手依长幼次策奉于客前,先敬首席,然后左右佳宾,自己最末。
潮汕茶文化是岭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系列,而尤以“功夫茶”为著称。
“功夫”,本为茶名(一种中等茶),后演化为烹茶方法。
《清朝野史大观。
清代述异》称:“中国讲求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功夫茶为最。
”潮汕功夫茶,起于明代,盛于清代,成为潮汕地区饮茶习俗的文化现象,是潮汕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功夫茶,在当地不分雅俗,十分普遍,均以茶会友。
不论是公众场合还是居民家中,不论是路边村头还是工厂商店,无处不见人们长斟短酌。
品茶并不仅为了达到解渴的目的,而且还在品茶中或联络感情,或互通信息,或闲聊消遣,或洽谈贸易,潮州功夫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
儒雅人家的功夫茶特讲究,有茶童(戏称“风炉县长”)专侍,挑担、入山、浮水,临清溪而烹茶,观山水而论道,赋诗辞而抒情,别有一番情趣。
潮汕功夫茶解说词
![潮汕功夫茶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6e99913b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4.png)
潮汕功夫茶解说词1. “嘿,你们知道吗?潮汕功夫茶那可是超级有趣的哟!就像我们玩游戏一样,有好多步骤呢!”- 比如在家里,爷爷摆好了茶具,笑着对我和弟弟说:“快来,看爷爷怎么泡功夫茶。
”我和弟弟就凑过去,好奇地看着爷爷的一举一动。
2. “哇塞,潮汕功夫茶的茶具好精致呀!就像一件件小艺术品。
”- 有一次去亲戚家,我看到他们摆着的那套精美的茶具,不禁惊叹道:“这也太漂亮了吧!”亲戚笑着说:“这可是专门用来泡功夫茶的呢。
”3. “你们看,泡潮汕功夫茶的动作多帅呀,就像武林高手一样!”- 记得有一次在茶馆,看到茶艺师熟练地洗茶、冲茶,那动作行云流水,我忍不住对旁边的小伙伴说:“哇,他好像会武功一样。
”4. “哎呀,潮汕功夫茶的茶香太迷人啦,闻着就好舒服呀!”- 在一个午后,爸爸泡了一壶功夫茶,我一走进客厅就叫起来:“哇,好香呀!”然后迫不及待地坐下来想喝一杯。
5. “知道吗?喝潮汕功夫茶可有讲究呢,不能大口大口喝哟!”- 有次和小伙伴一起喝茶,他大口就喝下去,我连忙说:“不是这样喝的啦,要慢慢品。
”小伙伴不好意思地笑了。
6. “潮汕功夫茶可是潮汕人的宝贝呢,走到哪都带着。
”- 上次去一个潮汕伯伯家玩,他一进门就开始摆弄他的茶具,还笑着说:“不喝茶可不行呀。
”7. “哇,一杯潮汕功夫茶下肚,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好多呢!”- 那天我有点困,妈妈泡了杯功夫茶给我,我喝了后说:“真的耶,一下子就不困了。
”妈妈笑着说:“那当然啦。
”8. “你们想想,大家围在一起喝潮汕功夫茶,多热闹呀!”- 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功夫茶,大家有说有笑,我开心地说:“这样喝茶才有意思嘛。
”9. “潮汕功夫茶传承了好久好久呢,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 听爷爷讲起功夫茶的历史,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这么厉害呀!”10. “反正我就是觉得潮汕功夫茶超棒的啦!你们也快来试试呀!”- 每次有朋友来我家,我都会热情地泡功夫茶给他们喝,看着他们喜欢的样子,我心里可高兴了。
潮州工夫茶冲泡技巧及冲泡茶艺
![潮州工夫茶冲泡技巧及冲泡茶艺](https://img.taocdn.com/s3/m/5c661f0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0.png)
潮州工夫茶冲泡技巧及冲泡茶艺潮州工夫茶冲泡技巧及冲泡茶艺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握茶叶用量。
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讲讲潮州工夫茶冲泡技巧及冲泡茶艺,希望大家喜欢。
潮州工夫茶冲泡技巧及冲泡茶艺1问:什么是好的凤凰单丛茶?答:1:外形——凤凰茶以细长而紧结,乌润的为上佳,有的时候看到有。
少的为好。
(秋、冬茶除外)断碎过多的不要。
霉变的不要。
上佳凤凰茶品,可以见保留着小的白色的芽头,证明制作精良。
2:汤色——凤凰茶以金黄明亮为上,或者橙黄明亮。
感觉自然觉得吸引,有时会因焙火的原因可能汤色并不太透明,不用担心,一样是好茶。
3:香气——干香:舒缓者上,有清新的自然花香,是好茶。
香气细锐不易察觉但是香感非常舒适的,是极品。
闻干香最好是把盖碗烫热,然后放干茶,摇一摇逼出香味。
汤香:基本可以把单丛分三个层次——低档的,香气高飘刺激但是很快消失(香精或者是做的不好的清香型),或者香气浊(火功大的浓香)。
中档,香气高长持久,馥郁宜人。
但是饮茶汤时,茶汤里的香味比较弱。
高档的茶汤里香气缭绕,香气细锐绵长,香感舒适,悠悠回味,泡每泡的时候都感觉不太相同,真正做到齿颊留香,香从喉底一直通到鼻腔的感受。
单丛有一个奇特的香味感受方法,就是闻冲泡后的杯盖内部。
低档单丛杯盖香低甚至无,中档单丛杯盖香,但是不持久,拿着晃一下,杯盖里的香走一小半。
香比较俗,有水味。
高档单丛,雅致香紧紧抓牢杯盖,猛晃也不散,而且很持久。
即使冲茶的时候香不飘散开来,却抓着杯盖,是好凤凰茶。
(以上是普遍情况,也有珍稀名贵茶有不同情况)。
而蜜兰香单丛香气是蜜香。
叶底香:大家最易忽略的。
而上好的单丛有叶底香,淡淡的,雅雅的。
4:滋味——低档浓香单丛味厚有火味,清香的味薄貌似鲜爽但是容易苦涩。
中档的浓香,味厚而醇滑,有层次感,水顺滑。
回甘好。
中档的清香比较爽口,回甘也不错。
高档的茶都类似:汤里有香味,厚重绵滑醇和,回甘有力而不刺激,久泡不苦涩,舌底生津,舒适。
演讲,潮汕功夫茶1
![演讲,潮汕功夫茶1](https://img.taocdn.com/s3/m/d54bf9df7f1922791688e852.png)
第八、洒茶 洒茶也有四字诀:低、快、匀、尽。 “低”是高冲低斟”的“低”。洒茶切不可 高,高则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对客人极不尊敬。 “快”也是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 的热度。 “匀”是洒茶时必须像车轮转动一样,杯杯 轮流洒匀,不可洒了一杯才洒一杯,因为茶初出, 色淡,后出,色浓。“匀”字是很重要的。 “尽”就是不要让茶水留在壶中。洒完以后 ,还要把茶壶倒过来,覆放在茶垫上,使壶里之水 份完全滴出,这样单宁就不能溶解,茶就不会苦涩 。
•
•
家乡的早晚茶很有特色,但是,品茶也很讲究哟! • 茶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矿物质,经常喝茶不仅可 以提提神,还可以防病护抗癌,品茶更能陶冶人的性格。 品茶是要细心地品味,不能着急,得让舌头慢慢去感觉, 才能把茶的那种纯、甘、香的味道品出来。当你小吸一 口龙井茶,用舌尖去慢慢品位着所说的那种纯、甘、香。 顿时,你会感觉到龙井茶那种香纯、清爽,它让人回味 无穷,仿佛置身于仙境般,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啧啧” 声。过了好长时间,那余香还留在口腔里呢! • 是什么原因使广东人如此爱喝茶呢?我想应该是广 东的天气比较热,如果吃辣的东西会很容易上火。于是, 只能吃些清淡的东西。而喝茶不仅降火,而且还可以帮 助消化呢!真是一举两得! • 亲爱的伙伴们,听了我的介绍,可能会让你对“喝 茶”有了新的了解吧!那就赶紧来品尝一下提神的龙井 茶吧!
人们都说,潮汕人比别人聪明,并称他 们是“广东的犹太人”。为何聪明,很多人都 不理解。其实潮汕人本身就是很普通的人,但 我敢肯定的是,潮汕人大多头脑比较清醒。 茶里面含有一种茶碱的化学物质,茶碱 使人更加的兴奋,而且也能让人更加地清醒。 清醒的头脑,清醒地做事,启智益思,对提高 工作效率当然大有裨益.潮人一直享受着清醒 做大事的感觉。
第七、烫杯 这是冲工夫茶中的工夫要点。工夫茶的 特点就是一个“热”字。 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淋杯时要注 意,开水要直冲杯心。烫杯完了,添冷水于砂 铫中,复臵炉上,回身“洗杯”。洗杯是最富 有艺术形态的动作,老手者可以同时两手洗两 个怀,动作迅速,声调铿锵,姿态美妙。而不 会洗杯的人,一碰到杯便会给烫得要命,不打 破杯子已是幸事,更不必说到“姿态美妙”了 。
潮州功夫茶简介
![潮州功夫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c5358d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8.png)
潮州功夫茶简介关于《潮州功夫茶简介》,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白了功夫茶并并不是一种茶的名字,只是讲的一种煮茶的技术性,例如潮州功夫茶就非常的注重泡浸方式,一共需要八步才可以喝上甘甜可口的茶,最先是治器、纳茶、候茶、冲点、刮沫、淋罐、烫杯、最终才算是筛茶食用。
潮州功夫茶是本地的一种风俗人情,广为流传迄今,备受众多茶人的钟爱。
一、潮州功夫茶详细介绍说白了工夫茶,并不是一种荼叶或茶系的姓名。
只是一种煮茶的手法。
往往叫功夫茶,是由于这类煮茶的方法极其注重。
实际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间,乃为沏泡时的大学问,品茗的时间。
工夫茶始于宋朝,在广东省的广东潮汕及福建省的漳州市、泉州市一带更为风靡,乃唐、宋至今饮茶造型艺术的沿袭和深层次发展趋势。
苏辙有诗曰:“闽中茶叶天地高,倾身事茶不知道劳。
”品工夫茶是广东潮汕很知名的风俗习惯之一,在广东潮汕当地,每家每户都是有功夫茶具,每日必然要喝上几场。
即便侨居异地或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依然维持着品功夫茶这一风俗习惯。
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区,便有工夫茶的身影。
二、潮州功夫茶的制做八步骤1、治器——泡茶前的准备工作,从着火到烧开水,冲烫茶器;2、纳茶——将荼叶分大小后,各自把荼叶装进茶具,粗者放置底、中者放置中、细者放置上,荼叶不能装得太满,仅七八成就可以;3、候茶——注重熬水,以“蟹眼水”为度,如苏轼常说,“蟹眼已过鱼眼生”,初沸的水泡茶最好是;4、冲点——注重“高冲”、沸水从茶具边冲进,切勿冲着壶心,防止“打破茶胆”,荼叶冲开,茶沫外溢,可能把茶损坏;5、刮沫——泡茶时外溢的乳白色茶沫,先用茶壶盖刮掉,随后把茶壶盖好;6、淋罐——茶壶盖好后,即用沸水冲洗茶壶盖,既可冲去外溢的茶沫,又可在壶外加温;7、烫杯——在筛茶前,先烫杯,一可消毒杀菌,二可使杯子提温,茶不易凉,也可以使茶陈香;8、筛茶——注重“低筛”,它是潮州功夫茶的独有筛茶方式,把茶壶嘴接近已齐整放置好的杯子,随后如“关公像巡城”似地接连不断地把茶匀称地筛洒在每个杯里,不可以一次灌满一杯,以表“一视同仁”,但一壶茶却务必循环系统筛酒以致于尽,即说白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潮汕工夫茶”之工夫茶讲究独特沏泡技艺之优雅
![“潮汕工夫茶”之工夫茶讲究独特沏泡技艺之优雅](https://img.taocdn.com/s3/m/01e64c1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7b.png)
“潮汕工夫茶”之工夫茶讲究独特沏泡技艺之优雅人草木茶禅文化潮汕工夫茶艺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为一体的完整的茶道形式,既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是'潮人习尚风雅,举措高超'的象征。
上面分享的几篇文章都有简单介绍,也详细分享了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虽然这些精良的茶具器皿,也要结合独特的沏泡技艺,才能使功夫茶独具韵味,方能得工夫茶之'三味'。
因此,今天我们来浅谈一下工夫茶讲究独特沏泡技艺之优雅。
人草木茶禅文化饮工夫茶不是简单以解渴为目的,它独特的沏泡技艺、程序包涵了自然生活的情趣,是一种优雅的艺术化品饮,工夫茶浓而不腻、淡而悠远的清香,淳朴天然,在品茗过程中让人心神清净,一种享受生活的感觉油然而生。
工夫茶讲究茶具器皿配备之精良,结合独特的沏泡技艺,按治器、纳茶、侯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和斟茶等八个步骤进行,工夫茶艺之独特优雅,泡出来的茶,可谓是茶汤入口,甘芳润喉,通神彻窍、其乐无穷。
人草木茶禅文化(1)治器:意思是用开水把茶具洗干净。
潮汕功夫茶一般是一个茶壶配三个茶杯,潮人有'茶三酒四'之说,四个人只用三个杯子,是为体现潮州人礼让精神。
开始,用开水把茶杯和茶壶洗干净,治器包括:起火、掏火、扇炉、洁器、候水和烫杯等六个动作,是沏泡工夫茶的预备阶段。
前面四个动作不必多说,这'候水','烫杯'都是初试工夫,大约起火后十几分钟,砂铫中就有声飕飕作响,当它的声音突然将小时,那就是鱼眼水将成了,应立即将砂铫提起,淋罐烫杯,再将砂铫置炉上,然后进行第二步骤。
人草木茶禅文化(2)纳茶:意思是把茶叶放进茶壶里。
“纳茶”的时候一般不用手直接去拿茶叶,而是用一个茶勺来盛茶叶,这样避免茶叶带着手气、汗味,还要向客人介绍茶的特点、产地。
茶叶放进茶壶的时候还要注意把茶的碎末放在茶壶里面的中间,把整颗的茶叶放在茶壶上面、底下和出水口处,这可避免冲茶的时候,茶的碎末随茶水冲出来。
功夫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经典
![功夫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6dac0915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b.png)
功夫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经典功夫茶茶艺表演解说词经典模板功夫茶是广东茶文化的一种,优秀的功夫茶茶艺师往往能够将功夫茶的茶文化完美地融入功夫茶茶艺解说词之中。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功夫茶茶艺解说词,仅供参考。
功夫茶茶艺解说词【篇一】中国工夫茶艺本于唐朝茶道,肇始于明朝,形成于清朝,绵延至今。
工夫茶艺所用茶为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俗称乌龙茶。
青茶的制法在绿茶和红茶的之间,因而青茶兼有红、绿茶的优点,既有绿茶的爽快和清芬,又有红茶的色香和浓醇。
欲品青茶,有一套精巧、讲究的茶艺。
下面是工夫茶艺的二十一道工序:1. 备置茶具:工夫茶具有“四宝”,即孟臣罐、若琛杯、玉书碨、潮汕炉,此外还有茶筒、茶船、茶匙、茶斗、赏茶盘、茶巾、茶巾盘等。
2. 活煮山泉:陆羽《茶经》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泡茶以泉水为上。
“活水还需活火烹”,活火指炭之有焰。
冲泡工夫茶水宜二沸,过嫩、过老都不利于茶的色、香、味的发挥。
3. 佳叶酬宾:宋代文豪苏轼曾作茶叶传记《叶嘉传》,后来便以叶嘉代指茶叶。
今天我们请客人品尝的是产于福建安溪的“铁观音”,其外形条索卷曲壮结,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沉重似铁,美如观音,故称“铁观音”。
4. 孟臣沐霖:烫洗茶壶。
孟臣为明代紫砂制作名家,擅制小茶壶,人称孟公壶或孟臣罐。
5. 观音上轿:用茶匙将铁观音茶从茶筒拨入茶荷(用茶荷从茶筒中量取茶叶)。
6. 乌龙入宫:用茶匙将茶荷中的铁观音茶拨入茶壶中,茶叶量约占壶的七、八成。
7. 砂壶初倾:洗茶。
环壶口内侧注水入壶,旋即倾出,以去除茶叶中所含杂质。
8. 高山流水:悬壶高冲。
提起水壶从较高处缘壶口内侧一边冲下,使水满至壶口。
冲水时要沿着壶的一侧冲,不可相中心冲,以免冲破“茶胆”。
9. 春风拂面:用壶盖刮去浮在壶口的泡沫杂质,又称“刮顶”目的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10.重洗仙颜:用开水淋浇壶盖、壶身,又称“淋眉”,即洗净壶的外表,又可提高壶温,确保发挥青茶的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潮汕功夫茶茶艺解说词
2017年最新潮汕功夫茶茶艺解说词
1、鉴赏香茗
主泡师用茶则从茶仓中取出一壶量的茶叶,置于赏茶盘中,助泡接过赏茶盘,让客人鉴赏干茶,并介绍所用茶的特点。
2、孟臣淋霖
用沸水浇壶身,其目的在于为壶体加温,即所谓“温壶”。
3、乌龙入宫
将茶叶用茶匙拔入茶壶,装茶的顺序应是先细再粗后茶梗。
4、悬壶高冲
向孟臣罐中注水,水满壶口为止。
5、春风拂面(刮顶淋眉)
少壶盖刮去壶口的泡沫,盖上壶盖,冲去壶顶产泡沫。
淋壶可冲淋壶盖和壶身,但不可冲到气孔上,否则水易冲入壶中。
淋壶的目的一为清洗,二为使壶内外皆热,以利于茶香的发挥。
6、熏洗仙颜
迅速倒出壶中之水,是为洗茶,目的'是洗去茶叶表面的浮尘。
7、若琛出浴
用第一泡茶水烫杯,又谓“温杯”,转动杯身,如同飞轮旋转,又似飞花欢舞。
8、玉液回壶
用高冲法再次向壶内注满沸水。
9、游山玩水
也称运壶,执壶沿茶船运转一圈,滴净壶底的水滴,以免水滴落入杯中,影响茶之圣洁。
10、关公巡城
循环斟茶,茶壶似巡城之关羽。
此番目的是为使杯中茶汤浓淡一致,且低斟是为不使香气过多散失。
11、韩信点兵
巡城至茶汤将尽时,将壶中所余斟于每一杯中,这些是全壶茶汤中的精华,应一点一滴平均分注,因而戏称韩信点兵。
12、敬奉香茗
先敬主宾,或以老幼为序。
13、品香审韵
先闻香,后品茗。
品茗时,以拇指与食指扶住杯沿,以中指抵住杯底,俗称三龙护鼎。
品饮要分三口进行,“三口方知味,三番才动心”,茶汤的鲜醇甘爽,令人回味无穷。
14、高冲低筛
冲泡第二泡茶,重复第八步动作。
15、若琛复浴
手法同若琛出浴。
16、重酌妙香
重复第九、十、十一步动作。
17、再识醇韵
重复第十三步动作。
18、三斟流霞
冲泡第三泡茶。
铁观音等乌龙茶,内质好,香气浓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
因是表演,故只冲泡三次,希望能为来宾带来美好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