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泵站》设计
泵站与泵站的土建设计
卧式泵泵房
1
第2页/共12页
第一章 泵站概述
立式泵泵房 2
第3页/共12页
第一章 泵站概述
地面式泵房
3
第4页/共12页
第一章 泵站概述
半地面式泵房 4 第5页/共12页
第一章 泵站概述
1.2 泵站的基本组成 自灌式 集水池 机器间 变配电间 值班室 简单维护及备件间 1.3 水泵、电控及附属设施 水泵 电气控制 照明 通风
室。总建筑面积不大于300平米。 2. 设计要求:
(1)泵房内按三台机组考虑,每台机组的基础尺寸为:1.8 m 0.9m , 其间隔不小于0.8m 。
(2)泵房内要求设独立分隔的配电室,其面积不小于20 平米。 (3)室内为自然通风。 (4)建筑总高度不超过10m.。 3. 作业要求: 试用CAD 按1:100的比例画出建筑平面(1、2层)、剖面 (横、纵)图, 要反应出:门、窗等建筑构造。
• 承重类型
• 钢梯与结构
8
第9页/共12页
第五章 泵站的土建设计实例
5.1 泵站的平面设计 • 根据功能确定建筑类型及平面方案 • 根据设备确定平面尺寸 5.2 泵站的剖面设计 • 根据设备确定竖向尺寸
9
第10页/共12页
《泵站》课程设计作业
1. 设计内容 拟建一双层砖混建筑物,Βιβλιοθήκη 层为给水加压泵房,二层为值班、化验
5
第6页/共12页
第二章 泵站设计规范及手册的应用
2.1 正确使用泵站设计规范 泵站设计规范: GB/T 50265-97
2.2 给排水设计手册的应用 给排水设计手册详述了各类泵房设计
6
第7页/共12页
第三章 泵站的工艺设计及要求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参考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参考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泵与泵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泵与泵站设计和运行的初步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2)掌握泵的选型依据和设计方法;(3)理解泵站的组成、设计和运行原理。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泵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初步的泵站设计和运行管理能力;(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泵与泵站的设计和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与泵站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和积极性;(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2.泵的选型依据和设计方法;3.泵站的组成、设计和运行原理;4.泵与泵站的设计案例分析。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课时分配:共计4课时;2.教学顺序:先讲解泵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然后介绍泵的选型依据和设计方法,接着讲解泵站的组成、设计和运行原理,最后进行泵与泵站的设计案例分析;3.教材章节:第1章至第4章。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泵与泵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分析泵与泵站的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3.实验法:安排现场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泵与泵站的运行过程;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泵与泵站》教材;2.参考书:相关泵与泵站的设计手册、论文等;3.多媒体资料:泵与泵站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泵与泵站的模型、实验器材等。
教学资源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准备,以支持教学的顺利进行,并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问题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习题和设计任务,评估学生对泵与泵站知识的掌握程度;3.考试:安排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泵与泵站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取水泵站的设计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取水泵站的设计一、背景介绍取水泵站是以取用水文站水位计量结果,把低水头水资源输送给用水单位的设施的统称,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有蓄水、调节水质,分配供水等。
常见的取水泵站包括取水公用泵站、河口取水泵站、直饮水取水泵站等。
二、取水泵站设计技术要点(一)水位调节在取水设施设计时,应根据要取水的低水头水位和各用水单位的要求,确定取水位,以满足各用水单位的要求。
水位调节装置诸如水力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等配置在泵出口,应能够满足各用水单位的要求。
在泵出口处设置有滤网、大坝蓄水池、水池和沉淀结构等来调节水质,主要措施包括净化水质、净化流量和消除尘埃。
滤网等设备可以有效滤除水中的固体颗粒,降低水中硅酸盐的含量,改善水质;大坝蓄水池可以有效消除尘埃,达到保证水域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取水管道取水管道是给水工程的基本组成部分,应按取水要求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用水量等条件,采用不同的取水方式以及排水方式,合理布置取水管线路,以保证单位用水量。
(四)控制系统取水泵站设备控制是取水泵站应力不定、机械反应非常迅速、多变化的特点,更加强调了取水泵站控制系统的重要性,它要做到按设计要求控制取水量和兼顾取水泵站设备工作状态等。
因此,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突出动态控制和建立安全保护功能,使取水泵站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的用水需求。
三、取水泵站的注意事项取水水位调节的设计应以满足各用水单位的要求为前提,根据阀门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等确定适合的水位调节装置,如闸阀、活套闸阀、步进阀等。
(二)水质调节装置的选择根据取水管线的位置和水质要求,确定不同的水质调节装置,如滤网、沉淀箱等。
在选择水质调节装置时,应注意设计它能否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水质,以及它能否有效保护水体环境,以避免水污染的发生。
取水管网的布置要根据四周的地形、地质、拐角处的设计要求,采用合理的方式,如顺应地势、短路连接、反向螺旋等,易于施工安装及其后续维修和改造。
泵于泵站课程设计
泵于泵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泵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泵站中的应用;2. 掌握泵站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3. 了解不同类型泵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技能目标:1. 学会分析泵站工程案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工具对泵站运行状况进行初步分析;3. 掌握泵站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具备泵站初步设计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及泵站建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泵站在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泵及泵站的基本知识,具备初步设计泵站的能力,同时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水利工程领域培养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泵的基本原理:泵的分类、泵的性能参数、泵的扬程与效率;2. 泵站组成结构:泵房、进水口、出水口、配电设施、控制系统等;3. 泵站工作原理:泵站的运行模式、泵站流量与扬程的匹配;4. 不同类型泵的特点及适用场合: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潜水泵等;5. 泵站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泵站工程案例,了解泵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6. 泵站设计与计算:泵站设计步骤、泵站主要参数计算、泵站优化设计;7. 泵站运行与管理:泵站运行维护、故障排除、节能措施;8. 泵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泵站在水资源调配、污水处理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具备泵站初步设计的能力。
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泵及泵站的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书
目录第一部分原始资料 (2)第二部分选泵计算及布置 (2)1.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2)2.初选泵和电机 (3)3.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3)4.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4)5.基础与管道布置 (4)6.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水头损失计算 (5)7.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高度计算 (6)8.附属设备的选择 (7)9.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8)10.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8)第三部分课设小结 (8)------序------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
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
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
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
本次课程设计仅以取水泵房为例进行设计,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
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
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
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
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
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对于本例中,对于机组的基础、吸压水管的穿插嵌管,以及电气容量等我们应该考虑到远期扩建的可能性,所以用远期的容量及扬程计算。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第一部分 原始资料某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水量1600003m /d ,要求远期发展到2800003m /d ,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一级泵站),两条直径为1200mm 的钢制自流管从江心取水。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给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任务某厂新建水源工程,近期设计流量7万m 3/d ,要求远期发展到10万m 3/d ,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拟采用自流管从江中取水。
水源洪水位标高(1%频率)、枯水位标高(97%频率)、净水厂反应池前配水井的水面标高、室外地面标高、自流取水管长度及泵站至净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都已知。
试进行泵站工艺设计。
基础数据表分组流量(万m 3/d)标高(m)长度(m) 近期远期 地面 枯水位 洪水位 净水构 筑物水位 自流管 输水管 171022.3515.7024.20 36.702002500二、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1.设计目的1)结合课程所学内容,使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训练相结合,从而课程内容进一步深化和系统化。
2)初步学会如何在搜集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设计任务制定给水泵站设计方案。
3)通过设计、计算、资料检索、阅读文献,提高绘制图纸和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2.设计要求1)认真学习有关技术规定,严格按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设计。
2)课程设计应满足初步设计深度对设计文件的要求。
3)设计成果以图纸的形式展示,包括平面图和剖面图。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时间安排1.设计内容1)确定泵站工艺流程 2)合理选择水泵并布置泵房 3)详细进行工艺计算4)绘制泵房设计图纸(包括泵房及吸水井平面图、剖面图) 2.时间安排1)领会设计任务,借阅相关规范及设计手册,确定工艺流程 1天 2) 初步选择水泵机组及泵房布置 1天3)根据泵房布置,绘制泵房平面布置草图,绘制水力计算图并进行计算 3天4)精选水泵机组及辅助设备,确定泵房平面尺寸和高度1天5)修改草图,绘制泵房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图3天6)整理设计报告书,准备答辩。
1天四、教材及参考书目1.姜乃昌. 《泵与泵站》(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3.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泵与泵站设计计算书
目录1 吸水井 (2)1.1 吸水井设计水位 (2)1.2 吸水井标高 (2)1.3 吸水井布置 (3)1.4 吸水井长度 (3)2 水泵选择 (3)2.1 供水流量计算 (4)2.2 供水曲线及分级供水 (4)2.3 水泵扬程计算 (5)2.4 水泵选择 (6)2.5 吸水管和出水管管径 (7)2.6 水泵基础计算 (8)3 二级泵房平面布置 (9)3.1 水泵基础布置 (9)3.2 水泵基础布置 (9)4 二级泵房高程布置 (10)4.1 水泵安装高度 (10)4.2 水泵及管线相关标高 (11)4.3 起重设备及泵房高度 (11)5 真空泵设计计算 (13)5.1 抽气量 (13)5.2 最大真空值H (13)rmax6 排水泵设计计算 (14)7 消防校核 (14)泵房设计计算说明书1 吸水井二级泵房前设吸水井,以调节水量,使水位稳定。
1.1 吸水井设计水位吸水井设计最高水位为清水池最高水位,即42.3m ,设计最低水位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即设计最低水位为清水池池底标高减去清水池至二级泵房吸水井的水头损失。
清水池设一根出水管,出水管管径取为DN900,管内流速为1.10m/s 。
查水力计算表可得,输水管水力坡降为i=0.15%。
取清水池到二级泵房吸水井之间管道总长为50m ,则输水管没程水头损失为i h i l 0.15%500.075m=⨯=⨯=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如下:表1-1 吸水井前管道局部水头损失计算表配件名称 数量 规格 局部阻力系数90度弯头 1 DN900 1.1 蝶阀 2 DN900 0.4 进出口2 DN900 2 ∑ξ3.5由上表计算可得,局部水头损失为:22f v 1.10h 3.50.216m 2g 29.81=ξ=⨯=⨯则总水头损失为:i f h h h 0.0750.2160.291m =+=+=清水池最低水位为40.2m ,则吸水井最低水位为39.91m 。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徐州皇家帝国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题目:某污水提升泵站设计指导老师:顾晓斌学生:史小新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学号:8134班级: 09水-1班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福建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系给水排水教研室2009年11月《泵与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泵和泵站课程设计,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重要的集中性实践性环节之一。
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掌握水泵及水泵站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给、排水泵站的工艺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还可以训练学生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其设计计算能力、编写说明书的能力和工程图纸的表达能力。
基本要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学习和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包括收集设计资料、综合分析问题、理论计算、数据处理、工程制图、文字表达等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
4.掌握给、排水泵站设计的一般程序,学会灵活地处理复杂的工程问题。
5.学会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按规范和标准绘制有关图纸。
6.本设计原则上是由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二、设计内容1.确定泵站的设计流量和扬程,拟定选泵方案。
2.选择水泵和电动机(包括水泵型号、电动机型号、工作和备用泵台数等);?3.确定水泵机组的基础尺寸;4.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设计计算(包括进出水管内的流速、管径、阀门等,压水管长度计算至泵房外1m);5.确定泵站内的附属设备,引水设备(如真空泵)、起重设备、排水泵等;??6.泵站的平面布置;7.泵站的高程布置(包括水泵的基础、进出水管、泵轴、泵站地面等的标高);8.根据起重设备的型号,确定泵房的建筑高度;9.绘制泵站的平面图1张,剖面图1张,并列出主要设备表及材料表。
泵与泵站第七章
泵与泵站第七章第七章泵房设计本章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员熟练掌握泵站设计原则、泵房的结构形式及其选择、分基型泵房的特点和适⽤场合、主机组的布置、泵房尺⼨确定、泵房整体稳定分析等;掌握抽⽓充⽔设备、排⽔设备、配电设备、起重设备、通风设备和检修间的布置等;了解其它辅助设备的布置、泵房外部设备的布置、泵房的结构设计等。
第⼀节泵房结构形式及其选择⼀、泵站设计原则泵站的泵房也称为机房、⼚房或站⾝,它是安装⽔泵、动⼒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建筑物,是泵站的主体⼯程。
泵房的主要作⽤是通过⼀系列的⼯程措施,将⽔流平顺地引⼊和引出⽔泵,为⽔泵创造⾼效率运⾏的条件,通过泵房的合理布置,为设备安装、检修和运⾏创造良好的条件,并为运⾏⼈员提供良好的⼯作环境。
因此,合理地设计泵房,对节省⼯程投资,发挥⼯程效益,既安全⼜经济地运⾏,以及延长设备使⽤寿命等⽅⾯都有很⼤的影响。
泵房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选定泵房的结构形式,进⾏泵房内部布置和确定泵房尺⼨和泵房的结构计算等。
对重要的或⼤型或⼲室型泵房,还需进⾏泵房的整体稳定分析,泵房设计应满⾜下列基本要求:1.在保证设备安装、运⾏、检修等项⼯作⽅便⽽且可靠的原则下,使泵房尺⼨最⼩;2.在泵房可能遇到的各种外⼒作⽤及其最不利的组合下,满⾜整体稳定要求;3.保证结构有⾜够的强度和寿命;4.保证泵房⽔下部分不渗⽔;5.符合防⽕、照明、通风、散热、采光和防潮等要求;6.便于利⽤现代的建筑和施⼯⽅法利于今后的发展等。
⼆、设计所需基本资料1.泵站的性质和规模等。
2.抽⽔机组的型号、台数、外形尺⼨、安装尺⼨等;3.泵站枢纽的1/10000~1/100000地形图和地质资料;4.主要建筑物处的1/200~1/2000地形图和地质剖⾯图;5.当地的国民经济状况、能源及材料供应情况、施⼯技术⼒量;6.重要材料、设备、器具价格、原材料及⼈⼯单价。
三、设计步骤泵房设计⼀般按下列步骤进⾏:1.根据选择的⽔泵类型、⽔源⽔位变幅及地基条件确定泵房的结构类型;2.根据泵房内部设备布置及通风、照明、防噪的要求和泵房整体稳定条件,确定泵房的各项尺⼨及材料;3.进⾏细部结构及特种构件计算。
泵与泵站论文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泵与泵站论文论文题目浅谈给水系统中泵的选择学部城建学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班级13给排水1班学号511323040105学生姓名邹锦翔指导教师张波浅谈给水系统中泵的选择邹锦翔(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摘要:泵作为城市给水排水工程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维系着给水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给水系统工艺,依靠一级泵站(取水泵站)在水源地取水送至自来水厂,再由二级泵站(送水泵站)从清水池输送至城市配水管网。
用水量大户还会自配水泵,加压送水。
在给水工程中泵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选择好泵,能够降低成本,减少能源消耗,同时满足给水系统所需水压。
本文将会简要的论述关于泵的选择依据以及如何选择给水系统中的水泵。
关键词:给水系统、一级泵站、二级泵站、泵的选择依据1.给水系统中泵的作用泵,是属于通用性的机械类而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采矿、冶金、电力、石油、化工、市政以及农林等部门中,功能分类愈分愈细。
在市政建设中,泵站也是城市给水和排水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通常是整个给水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枢纽。
在给水工程中,原水由一级泵站(取水泵站)从水源地抽送至自来水厂,净化后的清水由二级泵站(送水泵站)输送到城市管网,流入工厂、企业以及千家万户。
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已经不再是只有几层,而是几十层甚至百层。
普通住宅区也是普遍在20层以上,而公用建筑和较大规模的建筑则是30层以上,但是依靠给水管网提供的水压,已不能满足给水需要,因此要另外加设水泵加压输送至较高楼层。
而在一些对水压要求较高的企业和工厂,例如钢铁冶炼通常需要高压水,而市政管不能满足水压需求,也需要配置水泵加压生产。
可知水泵不仅是对水加压输送满足生活生产要求,而且还能抽升液体,满足高层建筑的给水。
2.泵站类型与特点取水泵站,也叫一级泵站,设置在水源地附近,是给水工程中受自然条件影响最大的环节,水源地(河流、湖泊、地下水源或其他水源)的水文及其他地理状况直接影响取水泵站的埋深、结构及造价。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泵与泵站》课程设计指导老师:班级: 姓名: 学号:设计日期: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设计流量计算 (3)第三章选泵 (7)第四章泵站辅助设备的选择 (9)第五章泵房及基础设计 (11)第六章校核水泵 (15)第一章概述、建站目的和设计任务建站目的:熟悉泵站设计过程,增强节水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设计任务:徽城地区二级泵站设计。
、资料分析1.基本情况:徽城地处华东平原,城区建筑多为三层,最高五层。
为满足城市生活及生产用水需要,拟建徽城地区给水工程。
此工程主要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及输水工程三个分工程。
一、二级泵站是取水工程和输水工程中的一部分。
徽城地区水资源丰富,有沿河地表水及地下水可利用。
附微城总平面图一张。
2.地质及水文资料:在拟建一级泵站的河流断面及净水厂的空地布置有钻孔。
由地质柱状图可看出,0〜2m深为砂粘土,以下是页岩。
沿河徽城段百年一遇最高水位40.36m,最低水位32.26m,正常水位36.51m。
徽城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在38.5m左右(系黄海高程)。
3.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5.6 C,最高气温39.5 C,最低气温—8.6 C,最大冻土深度0.44m。
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4.用水量资料:该地区最大日用水量近期为10万吨/日,远期为1丄万吨/日。
最大日用水量变化情况详见附表。
5.净水厂设计资料:净水厂布置情况见附图。
净水厂内沉淀池进水口设计水位42.50m,清水池最高水位40.3m,清水池最低水位38.2m.。
清水池容积须本次设计确 ^定。
6.输水管网设计资料:由于城区距水源较远,管网布置成网前水塔形式,净水厂至水塔输水管道长度为2500m其他情况详见总平面图。
根据管网计算结果确定出水塔最高水位为68.3m,水塔最低水位为65.8m。
水塔容积尚须本次设计确定,水塔调节容积建议设计在最高日用水量的5 %〜8%07.其他资料地震等级:五级;地基承载力2.5Kg/cm2;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泵与泵站设计课程设计
泵与泵站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泵与泵站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同类型泵的工作特性及其适用范围;2. 了解泵站的组成、分类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3. 掌握泵站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和相关技术标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泵与泵站的基本原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选择合适的泵型并进行合理配置;2. 能够根据泵站设计的基本步骤,独立完成小型泵站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3. 能够运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泵站设计进行模拟与优化,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和责任感,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泵与泵站设计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流体力学、泵与泵站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泵与泵站基本原理:回顾课本中泵的分类、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重点讲解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等常见泵型的特点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泵与泵站基本原理2. 泵站组成与分类:分析泵站的组成部分,了解不同类型泵站的适用场景,如给水泵站、排水泵站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泵站的类型与组成3. 泵站设计步骤与方法:详细讲解泵站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泵站选址、泵型选择、泵的配置、泵站结构设计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 泵站设计步骤与方法4. 泵站设计技术标准与规范:学习泵站设计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及法规,了解泵站设计中应遵循的规定。
雨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雨水泵站设计说明书【篇一:泵站设计说明书】题目:《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2.5万人城镇给水泵站(二级泵站)规划设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给排水1202学号:1213300226、27、28学生姓名:沈喻龙、李思聪、邵志春指导教师:李强标二○一四年十二月一、送水泵站(二级泵站)设计1.1、设计目的根据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h 城镇二级给水泵站设计。
1.2、设计原始资料1、h 城镇位于浙江省内,海拔为900 米;土质为砂纸粘土,无地下水,不考虑冰冻。
2、h 城镇远期规划人口约2.5 万人,最高日用水量为4.8 万立方米/日。
3、泵站地坪标高为906 米。
二级泵站的工作制度,分两级:①第一级,从22 时到5 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2.5%)。
②第二级,从5 时到22 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2%)。
4、h 城镇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为921 米,该处有一座12 层建筑,要求二级泵站供水至第7 层。
5、二级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6 米。
6、清水池所在地的地面标高与泵站地坪标高相同,清水池边墙距二级泵站外墙约1.5 米;二级泵站直接由清水池吸水。
7、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3.1 米。
清水池的最高水温为30.0℃、最低水温为0℃。
8、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水量取值范围10~15%。
9、泵站变配电设施按一级负荷设置。
10、h 城镇给水系统采用低压消防制。
设计着火点定为最不利点处,消防水头为10 米;消防时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7 米。
1.3、设计要求1.3.1、说明书要求:⑴泵站的设计流量、扬程,水泵的选择。
⑵给水泵站高程布置及水力计算,校核水泵安装高度。
⑶清水池的容积计算。
⑷给水泵站平面布置。
⑸高效工况点、消防校核。
⑹材料一览表(含编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工程投资估算。
31.3.2、图纸要求:⑴ acad 制图,a3。
泵与泵站设计课程设计
泵与泵站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泵与泵站设计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泵的基本原理、类型、性能以及泵站的设计与运行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参数。
2.掌握不同类型泵的构造和应用。
3.熟悉泵站的设计原则和运行管理。
4.能够运用泵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具备泵站设计的基本能力,包括选型、布局和系统配置。
6.学会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泵站设计和模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泵与泵站技术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具备工程责任感,关注泵站设计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泵的基本原理、泵的类型与性能、泵站的设计和运行管理。
具体安排如下:1.泵的基本原理:介绍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2.泵的类型与性能:讲解不同类型泵的构造、特点和应用范围。
3.泵站的设计:涵盖泵站选址、水泵选型、系统配置和工程实例分析。
4.泵站的运行管理:介绍泵站的运行维护、故障处理和节能优化。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泵与泵站设计的基本原理、概念和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泵站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3.实验法:学生进行泵的性能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泵与泵站设计》教材,用于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泵与泵站设计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和视频,形象生动地展示泵与泵站设计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配备相应的泵性能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5.设计软件:为学生提供泵站设计软件,提高其设计和模拟能力。
泵与泵站(第五版)给水泵站课件
自动化改造
智能化改造
环境友好型改造
05
给水泵站的安全与防护
泵站安全运行管理
定期检查与维护
操作规程制定 应急预案制定
泵站防洪涝措施
泵站选址
选择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涝灾害 影响的地点建设泵站,降低洪涝
风险。
排水系统设计
合理设计泵站的排水系统,确保 在暴雨或洪水情况下,泵站内部
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防水淹没措施
流量调度
根据用水需求,合理调度各泵的运行, 实现流量均衡分配。
优化开机顺序
根据用水高峰期和低谷期,合理安排 泵的开机和停机顺序。
优化调度策略
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模 拟退火算法等,制定最优调度方案。
实时监控与调整
对泵站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实际运行 情况及时调整调度方案。
泵站现代化改造
更新设备
保证水质安全
节能环保 便于维护管理
设计流量和扬程
设计流量 设计扬程
泵型选择与数量
泵型选择
泵的数量
根据泵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确定泵 的数量,确保泵站能够持续稳定供水。
泵站布置与结构
平面布置 结构形式
03
给水泵站的运行管理
泵站的试运行
01
02
试运行目的
试运行流程
03 注意事项
泵站的运行操作
操作人员要求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泵站的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保养
保养内容
注意事项
对泵站设备进行日常检查、清洁、润 滑等保养工作。
在保养过程中,应遵循相关安全规定, 确保人员安全。
保养周期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和保养要求,制定 合理的保养计划。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共33页
(一)主机组布置型式
(二)泵房尺寸拟定
1. 泵房长度(主厂房)
2. 泵房跨度
3. 泵房内各部分高程 1)泵房地面高程
2)检修间地板高程
4. 泵房高度
3) 副厂房高程和交通道高程与检修间高程相同
5. 配电设备 尺寸取 2140*900*600mm(高*宽*深)
6. 门窗尺寸参考附表
1) 水泵在设计水位条件时的工况 H需 = H净+H损
H需 = 53-24 + 0.21 + 13Q2=29.21+13Q2
Q (m3/s)
0
0.1
0.2
0.3
0.4
0.5
0.6
H需 29.21 29.34 29.86 31.03 33.11 36.36 41.04
m3/s
泵房平面尺寸示意图
正 出向 水出 池水 示池 意和 图侧
向
倾斜淹没出流
自由式出流
虹吸式出流
出水管不同出流方式 返回
出水池深度的确定
返回
出水池基础防渗措施
九、出水管路及铺设、镇墩尺寸拟定
十、水泵工况分析计算
1.出水管沿程及局部损失 2.不同水源水位条件下工况校核
1)水源设计水位时的工况 2)水源最高水位时的工况 3)水源最低水位时的工况 3.绘制需要扬程曲线图(确定工作点,工况校核)
(三)侧墙、底板 (采用防渗结构、材料取混凝土结构)
(四)基础
一列式布置
双列交错排列布置 返回
返回
通道
配
检
电
修
间
间
泵房长度示意图
返回
泵房高程示意图
返回
泵与泵站:第四章 给水泵站(1)
§4.2 泵的选择
4.2.4 选泵后的校核
在泵站中泵选好之后,还必须按照发生火灾时的供水 情况,校核泵站的流量和扬程是否满足消防时的要 求。
对于一级泵站:
Q 2 (Qf Q ') 2Qr
tf
Qf——设计的消防用水量(m3/h), Q’——最高用水日连续最大二小时平均用水量(m3/h); Qr——一级泵站正常运行时的流量(m3/h); tf——补充消防用水的时间,从24—48h,由用户的性质和 消防用水量的大小决定, 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α——计及净水构筑物本身用水的系数。
4.1 泵站分类与特点 4.2 泵的选择 4.3 泵站变配电设施 4.4 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 4.5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 4.6 泵站水锤及其防护 4.7 泵站噪声及其消除 4.8 泵站中的辅助设施 4.9 给水泵站的节能 4.10 给水泵站SCADA系统 4.11 给水泵站的土建要求 4.12 给水泵站的工艺设计
§4.2 泵的选择
【例】 根据给水管网设计资料,已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920L/s, 时变化系数Kh为1.7,日变化系数Kd为1.3,管网最大用水时水头损失 为11.5m,输水管水头损失为1.5m,泵站吸水井最低水位到管网中最 不利点地形高差为2m,用水区建筑物层数为3层,试进行送水泵站泵 的选型设计。
叫服务水头)。
§4.2 泵的选择
4.2.1选泵的主要依据 (2)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
对于小城市的给水系统,大多数采用泵站均匀供水方 式,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 对于大城市的给水系统,宜采取泵站分级供水方式, 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
8 7 6 5
4 3 2
1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时间
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讲解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讲解⽔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专业:给排⽔科学与⼯程班级:给排⽔131姓名:潘弘远学号:28指导⽼师:李标、黄⽂杰⽇期: ⼆0⼀五年⼗⼆⽉⽔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计算书⽬录前⾔ (3)第⼀章绪论 (3)1.设计任务 (3)2.基础资料 (3)第⼆章设计计算书 (4)⼀、泵站设计流量 (4)⼆、本站设计扬程 (4)三、⽔泵选型 (4)1.选择原则 (4)2.初选⽔泵与电机 (5)四、机组的布置和基础设计和吸压管路计算 (8)1.泵站机组的布置 (8)2.基础尺⼨的计算 (8)五、吸⽔管与压⽔管的设计 (9)1.管路要求 (9)2.管径计算 (10)3.管件及配件规格决定 (10)4.管道敷设地点 (11)六、泵房尺⼨计算机组和管路布置 (11)七、精确⽔泵轴线标⾼ (12)⼋、泵站内主要附属设备的选择 (12)1.引⽔设备 (13)2.计量设备 (13)3.起重设备 (13)2给⽔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前⾔设计内容包含了选泵、机组布置、吸⽔管和压⽔管的布置、⽔泵流量和扬程的校核、辅助设备的选取、泵房平⾯尺⼨和⾼程的确等⼤部分内容。
该送⽔泵房的设计主要指的是⼆级泵站的设计,级泵站主要由⽔泵机组,吸压管路,引⽔设备,起重设备,排⽔设备,计量设备,采暖及通风设备,电⽓设备,防⽔锤设备和其他设备组成。
在泵站中除设有机器间(安装⽔泵机组的房间)外,还设有⾼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值班室、修理间等辅助房间。
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得到了⼀次综合训练,我把以前学到的分散、零乱的知识,进⼀步加强与巩固,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加深了我们对城市取⽔泵房的整体性理解和认识。
使我在查阅⽂献、编写计算书和说明书、计算机绘图等各⽅⾯的技能也得到了相应的提⾼。
第⼀章绪论1.设计任务按设计任务书给定的原始资料及所在给⽔⼚其他构筑物的设计计算结果,进⾏南⽅某市给⽔⼚的送⽔泵站设计。
2.基础资料1)地形概况:在建⽔⼚⼟地地⾯标⾼为11⽶,地势较为平坦;清⽔池所在地⾯标⾼为11⽶;清⽔地最低⽔位在地⾯以下4⽶;2)⽔⼚最⾼⽇供⽔量80000+28×3000 m3/d;时变化系数Kh=1.7;⽇变化系数Kd=1.4;总变化系数Kz=2.38;3)⽔⼚出⼚⽔压,即泵站的出站⽔压为45 mH2O;34)消防流量为158.4 m3/h,消防扬程为35⽶(包括输⽔管⽔头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泵站工艺设计步骤和方法
(1) 确定设计流量和扬程。 (2) 初步选泵和电动机或其它原动机,包括
水泵的型号,工作泵和备用泵的台数。 (3) 设计机组的基础。 (4) 计算水泵的吸水管和压水管的直径。 (5) 布置机组和管道。 (6) 精选水泵和电动机。
泵站工艺设计步骤和方法
3、根据工作环境和条件决定电动机的外形和构 造形式。
4、根据投资少,效率高,运行简便等条件,确 定所选电动机的类型。
泵站自动测控系统 1.控制方式
集中型控制、分散型控制、集散型控制 和分布型控制
2.集散型控制 三级控制(即就地现场的手动控制、车 间自动控制和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
水泵机组的布置与基础
2、水泵台数的确定:
(4)备用机组:
对于灌溉泵站,装机3—9台时,其中应有l台备 用,
﹥ 9台时,应有2台备用。
对于重要城市供水泵站,工作机组≤3台时,应 增设1台备用机组,﹥3台,应增设2台备用机组。
综上,水泵台数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分析确定。
一般情况下,中小型泵站以3—9台为宜。流量变 化幅度大的泵站,台数宜多;流量比较稳定的 泵站,台数宜少。
由第一条:在用水量和所需的水压变化较大 的情况下,选用性能不同的水泵的台数越 多,越能适应用水量变化的要求,浪费的 能量越少。
综合以上要点:
如选用5台泵的泵站,采用1:2:3:3:3, 这样配置的水泵可应付12种工况变化。
(3)合理地用尽各水泵的高效段 可按不同方案计算后综合选泵
按最大日平均小时流量的70%(即0.7Q日·平均时) 按最大日平均小时流量的100%(即1.0Q日·平均时) 按最大日平均小时流量的130%(即1.3Q日·平均时)
止回阀安装:水泵与压水闸阀之间
优点:检修时,防止水倒灌水泵启动时,阀板受 力均衡
缺点:压水闸检修时需放空
压水管路的设计流速为:
D<250 mm时,为1. 5~2.0 m/s;
D≥250 mm时,为2.0~2.5 m/s;
上述设计流速取值较给水管网设计中的平均流 速要大,因为泵站内压水管路不长,流速取大 一点,水头损失增加不多,但可减少管子和配 件的直径。
A1=最大设备的宽度加1m,但Al≮ 2m (2)出水侧水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B1:
Bl ≮ 3m (3)进水侧水泵基础与墙壁的净距Dl :
Dl ≮ 1m
(4)电机凸出部分与配电设备的净距C1: C1=Cl电≥1机.5m轴;长高十压0.配5m电。设但备是C,1≥低2.压0m配。电设备应 (5)值水与泵C基1要础求之相间同(电,机E与1=水C泵1 凸出部分)的净距E1 (6)为了减小泵房的跨度,也可考虑将吸水阀门设
常用电动机
1、根据所要求的最大功率、转矩和转数选用电 动机。
2、根据电动机的功率大小,参考外电网的电压 决定电动机的电压。
(1)功率在100kW以下,选用380V/220V或220 /127V的三相交流电;
(2)功率在200kW以上,选用l0kV(或6kV)的三相 交流电;
(3)功率在100-200kw之间,视泵站内电机配置情 况而定,
参考文献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第二版.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第二版.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第二版.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李亚峰,尹士君主编.给水排水工程毕业设计指南.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不漏气:管材严密
不 积 气
对吸水管路的要求:
吸
水
管
在
不吸气
吸 水
井
中
的
位
(1)淹没深度h ≮ 0.5-1.0m,否则应安装隔板
置
(2)吸水管的进口到井底距离(≮ 0.8D)
(3)吸水管喇叭口边缘到井壁距离≮ ( 0.75-1.0) D
(4) 吸水喇叭口之间距离≮( 1.5-2.0)D
吸水管中的设计流速建议数值:
③ 管网平差得出的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 管和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1 m;
④ 消防流量为200 m3/h,消防扬程为15 m。 ⑤ 清水池所在地面标高为 100 m;清水地
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 5 m。 Nhomakorabea1.2.3 城市冰冻线为1.5 m,最高温 度为35 ℃,最低温度为 -20 ℃
1.2.4 泵站所在地土壤良好,地下水 位为10m。
(4)要近远期相结合。“小泵大基础 ”
(5)大中型泵站需作选泵方案比较。
例 根据给水管网设计资料,己知最高日最
高时 用水量为920L/s,时变化系数Kh 为1.7,日 变化Kd为1.3,管网最大用水 时水头损失为11.5m,吸水管水头损失 为1.5m。泵站吸水井最低水位到管网中 最不利点地形高差为2m,用水区建筑物 层数为3层,试进行送水泵站水泵的选 型设计。
李亚峰等编著.水泵及水泵站.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附录
泵站分类
按照水泵机组设置的位置与地面的相 对标高关系:
地面式泵站 地下式泵站 半地下式泵站
送水泵站(也称二级泵站) (1)组成
高地水池
清水池 切换井 取水泵房
管网
(2)吸水井 作用:有利于水泵吸水管道布置,
也有利于清水池的维修。 形式:
城市送水泵站技术设计的工艺部分。 ⑴选泵:根据水量(Q)、水压(H)变化情况选泵,
工作泵和备用泵型号和台数。 ⑵ 泵房型式的选择 ⑶ 机组基础设计;平面尺寸及高度
1.1.3 设计任务
⑷ 计算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力直径:选用 各种配件和阀件的型号、规格种及安装 尺寸。
⑸ 吸水井设计:尺寸和水位 ⑹ 布置机组和管道 ⑺ 泵房中各标高的确定:室内地面、基础
AB
清水池
二级泵房 分离式
池内式
水泵选择
流量 扬程 以及其变化规律
二级泵站的设计流量Qh 对于小城市的给水系统,大多数采用泵站均匀
供水方式,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平均时
用水量计算
最
对于大城市的给水系统,宜采取泵站分级供水 大
方式,即泵站的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 量计算。
日 用
水
量
变
化
曲
1.1.3 设计任务
⑾确定泵站平面尺寸、初步规划泵站总平 面泵房的长度和宽度,总平面布置包括: 配电室、机器间、值班室、修理间等。
1.1.4 图纸要求
泵站平面及剖面图,应绘出主要设备、管 路、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尺寸标高, 列出主要设备表和村料表(1:100)。
1.2 二级泵站设计资料
1.2.1 泵站设计水量为8万 m3/d
1.2.2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
① 根据用水曲线确定的二级泵站工作制度, 分2级工作。 第一级,从(22)时到(6)时,每小 时占全天用水量的2.5 %; 第二级,从(6)时到(22)时,每小 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 %。
1.2.2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
② 城市的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108m, 控制点自由水压35 m。
线
选泵要点
(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已知:用水区的用水量从最大为795 m3/h到最 小为396 m3/h,逐时变化。
12Sh—19型水泵特性曲线
选泵要点
(1)大小兼顾,调配灵活 已知:用水区的用水量从最大为795 m3/h到最 小为396 m3/h,逐时变化。
四台不同型号水泵Q-H曲线
(2)型号整齐,互为备用 从泵站运行管理与维护检修的角变来看,如 果水泵的型号太多则不便于管理。
置在泵房外面。
3、横向双行排列 适用在泵房中机组较多的圆形取水泵站;
这种布置形式两行水泵的转向相反需配置不同 转向的轴套止锁装置。
水泵机组的基础
卧式水泵均为块式基础,其尺寸大小一般均按所选 水泵安装尺寸所提供的数据确定。 (1)对于小泵: 基础长度L=底座长度L1十(0.15-0.20)(m) 基础宽度B B=底座螺孔间距(在宽度方向上)b1十(0.15-0.20)(m) 基础高度H=底座地脚螺钉的长度l1十(0.15-0.20)(m) (2)对于不带底座的大、中型水泵: 可根据水泵或电动机(取其宽者)地脚螺孔的间距加 上0.4-0.5m,基础高度确定方法同上。
(4)水泵外形凸出部分(基础)与墙壁的净距D : D ≮ 1m
(5)电机外形凸出部分(基础)与墙壁的净距E: E=电机轴长+0.5m,但E ≮ 3m
(6)水管外壁与相邻机组的突出部分的净距F: F≮ 0.7m(1m)
2、横向排列
适用侧向进、出水的水泵,如单级双吸 卧式离心泵Sh型、SA型水泵
机组之间各部尺寸要求: (1)水泵凸出部分(基础)到墙壁的净距Al: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敷设 保证使用和修理上的便利
(1) 管道与外壁距离 (2) 支墩及拉杆设置 (3) 放水口 (4) 地沟设置 (5) 冰冻线、防腐防震 (6) 不宜架空 (7) 电气安全
备用泵的选择:
(1)在不允许减少供水量的情况下,应有两 套备用机组;
(2)允许短时间内中断供水时.可只设一台 备用泵。
(3)城市给水系统中的泵站,一般也只设一 台备用泵。
通常备用泵的型号可以和泵站中最大的工 作泵相同。当管网中无水塔且泵站内机 组较多时,也可考虑增设一台备用泵, 它的型号与最常运行的工作泵相同。
小结:
当混流泵与轴流泵都可使用时,应优选 混流泵, 当离心泵与混流泵都可使用时,若扬程 变化较大,一般宜选用离心泵。
2、水泵台数的确定:
(1)建设费与运行费。一般在同样流量情 况下,机组台数越少,建设费和运行 费越小。
(2)运行管理。一般来说,机组台数少, 管理运行较方便。
(3)流量调节能力。机组台数少,流量调 节能力较差。
顶面、水泵安装高度、泵房建筑高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