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翻译
功能派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实现全方位对等和动态对等 ; 第三 , 传意翻译指 导下的广 告 翻译可能导致译语环境下的受众认可障碍 。
功能派 目的论将 翻译定 义为 一种有 目的的行为 , 其 核心概念是 : 翻译方 法和 翻译 策 略必 须 由译 文预期 目的 或功能决定。而评 价一 个译 文是否 成功 , 是看它 是否 则 达到 了预期 目的。该理论强调 目的语文本 在翻译过程 中
翻译 中可预见实际效果 较差 ; 第二 , 由于语言文 化的巨大 差异 , 对等原则过于保守 , 广告 翻译 理论 和实 践中无法 在
贯法则( oee c e 和忠实法则( i lyrl) C hrneml) Fd i e 。三者 et u 之间的关 系是 : 忠实性原则服从 于连贯性原则 , 而二 者均
21 0 1年 第 5期
黑 龙 江 对 外 经 贸
HL oeg c n mi lt n JF rin E o o cReai s& T a e o rd
No .5。 201 1
总 第 2 3期 0
Sr o2 3 ei N . 0 l a
[ 贸实务 ] 经
功能派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极 明确 的 目的性 , 因此 , 广告 翻译 不 同于 文学作 品 的翻 译, 也不 同于学术性文献的翻译 , 它的优劣成败 是由赞助 人, 即商人或市场或某机构负责人而不是 由学者决定 的。
一
、
功 能 派 目的 论 概 述 及 核 心 法 则
功能派翻译理论 是一 种较新 的翻译 理论模 式 , 于 始 2 0世纪 7 0年代 的德 国, 其理论的创始人是德 国的凯 瑟琳 娜 ・ 莱斯 。17 9 1年她 在 《 翻译批 评 的可能 性与 限制 》 一 书 中, 首次提 出 翻译 功能 理论 ( u c oa A poc ) 将 F ntnl prah , i “ 文本 功能” 列为翻译批 评的一个标 准 , 即从原 文和译 文 两者 功能 之间的关 系来 评价译 文 , 形成 了功能 主义理 论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商业广告语篇翻译研究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商业广告语篇翻译研究张倩【摘要】广告语篇是典型的信息型和号召型/祈使型文本,兼具信息传递和劝说消费者的功能,因此广告翻译要兼顾这两大功能,以实现广告译文的预期目的。
功能目的论为广告译文实现这一目的提供了可行途径。
译者在广告翻译中通过补充说明、删节、改写和文化意象转换等手段,可实现广告在译语环境中推销产品或服务、劝说消费者购买的最终目的。
故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了解商业广告翻译的运作机制,对广告翻译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Advertising discourse aims to distribute messages and persuade customers into purchasing products .Therefore ,the translation of advertising discourse should realize the two aim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Vermeer’s Skopostheorie ,this paper presents how advertising discourse translation can achieve the goals of message -distribution and persuasion through various translating techniques .Typi-cal cases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can promote people ’s understanding of Skopostheorie and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期刊名称】《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2页(P32-33)【关键词】功能目的论;广告语篇功能;广告翻译【作者】张倩【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一、引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商品经济市场中最具潜力的国家之一。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科技产品广告汉译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科技产品广告汉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科技产品广告已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各种新型科技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等产品层出不穷,广告也在不断创新和变革。
而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广告翻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科技产品广告的翻译不仅关乎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的推广,更关系到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的传播。
科技产品广告翻译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点。
科技领域的专业术语和概念较为抽象和复杂,需要翻译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广告文化的差异和传播方式的不同也给翻译带来一定的困难。
科技产品广告翻译需要针对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受众进行精准而巧妙的处理。
鉴于以上情况,本研究旨在从翻译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科技产品广告翻译的原则、策略、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对科技产品广告翻译的深入研究,旨在为翻译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促进科技产品广告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有效传达和推广。
1.2 文献综述在科技产品广告的翻译领域,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其中以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研究为主要方向。
研究发现,科技产品广告翻译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传播特点,以确保广告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有效传播。
在早期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基本原则,比如信达雅、基本一致、接受程度和保持意义等,以指导科技产品广告翻译的实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跨文化交流的增多,研究者们开始关注科技产品广告翻译中的困难和挑战,比如文化差异、语言难度、词汇选择等问题。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翻译策略和方法,如文化调整、意译、增译、删译等,以解决这些问题。
研究者们也从实际案例出发,对已有的科技产品广告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其翻译效果和传播效果。
他们发现,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语言、文化、信息和美学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广告的有效传播。
1.3 研究目的科技产品广告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而其翻译在文化差异和语言特点的影响下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语翻译

、
翻 译 的首要 问题 是语 言和文 化 的 问题 ,没 有一 种语 言 是脱 离文化 而独 立存 在 的。 由于起源 文化 、历 史发 展 、生 活方 式、社 会形 式 以及宗 教等各 种 因素 的影 响,各 个 国家
是 人群 对产 品 的了解 和认 知,主 要 目的就 是引 导消 费者进 和地 区 的文化往 往存 在 巨大差 异 。不 同国家 的人们 对事 物 行 消费 。广 告语 的特 点是 简短有力 、 明白易懂 、观 念明确 、 的 联 想 意义 有 差 异 ,如 :中 国 上海 的著 名 电池 品 牌 “ 白 主题 突 出,新 颖独特 ,同时还要具 有说服性 、 目的性 。 象” , 曾因为 使 用 “ w h i t e e l e p h nt a ”这 一 直 译 名而 在 欧 美
感 。本 文 从功 能 主义 学派 弗 米 尔 的 “ 目的论 ”的视 角 下 , 审美和侧 重 点方面 具有某 些差 异性 。 根据 广 告语特 点 以及 中英广 告语 差异 ,对广 告语 翻译 策略 ( 一) 文化 背景差 异 进 行探讨 。 广 告 语特 点和 广 告语 翻 译 的 特 殊性 广 告语 设 计是 为 了传 播 产 品的 主要文 a d v e r t e r e ,后来演 变成 英 语 性 ,能够 使接 受者 理解 并在 译入 语文化 及使 用译 文 的交 际 的a d v e r t i s e ,广 告即 广而 告之 之 意。 随着全 球经 济一 体 化 语境 中有意 义:忠 实原 则是 指译 文忠 实于 原文 ,译者 应尊 趋 势 的发 展 以及 传播 媒介 和手 段 的不段更 新 ,广告在 我 们 重 原作 者 ,协 调译 文 目的语 与作 者意 图 。 目的 论为广 告 的 的生 活 中早 己无 处不 在 ,它 已经 渗透 到我 们 生活 的各个 领 翻译 实 践提供 了理论 依据 ,开辟 了一个 新视 角 。
从目的论视角透视广告的翻译

译 者应 结合翻 译 的预 期 目的和译 文读者实 际 情况 , 从 原 作所提 供 的 多源 信 息 中进 行 选 择性翻译 , 以 目的论 为原 则 , 考虑各种 译语 文化语境 因素 ,选择合理 翻译策略 , 实 现译 文在译语 文化 中的预期功能。 “ 决定译 文 面 貌 的 , 不 是 源 文 面 貌 而 , 是 翻 译 目的 ” 。 因此 , 翻译 目的论 为广 告翻译 的具体实践 提供 了重 要 的理 论 基础 , 开 拓 了广告翻译 的新视 野 。
翻译 目的论概述
2 0 世纪 7 0 年代 , 功能派翻译理论创始 人 凯 瑟琳娜 赖斯 , 于 1 9 7 1 年 在其 《翻 译 批评 的可 能 性与限 制 》一 书 中提 出 了功 能 主义 翻译 批评 理 论 , 认 为 “ 译 文所要 实现 的 目 的或 功 能 不 同 于 原 文 的 IN 的 或 功 能 , 译 者应 根据翻译 要 求优 先考虑译 文 功能特 征而 不是 对等原 则 ” 。 在此基础 上 , 赖斯 的 学生 汉斯 弗米 尔进一 步摆脱 了 以源语 为 中心 的 “ 等值 论 ” 束缚 , 创 立 了 功 能 派 的奠 基理 论 : 翻 译 目的论 。 弗米 尔认 为翻 译 是 有 明确 目的和意 图的人 类跨 文化交际 活动 。 翻译 时 , 根据客户、 委托人 或 厂商的要 求 ,
因此 , 要做好广告翻译 , 首先要弄 清 广告文本的 目的和功能。 广告是一 种不 同 于 文学及 其 它类型 文本 的特殊文体 , 具 有 明显 的 目的性 , 受市 场规 律 、 营销战略 、 广 告法规和 文化障碍 的制 约 , 其特点主 要 表 现 在语言简短 、 动感 、 灵 活 多样 、 通 俗 易 懂 , 说 服 力强 。 广告翻译 的本质就是 要 实
目的论视角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探讨

目的论视角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探讨一、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化妆品行业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地域性市场,而是逐渐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
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化妆品广告翻译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化妆品广告翻译不仅要求语言准确、流畅,更要在文化层面上实现有效沟通,以吸引目标市场的消费者。
本文将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探讨化妆品广告翻译的原则、策略及其实践应用,以期为提高化妆品广告翻译的质量和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目的论是一种强调翻译目的和功能的翻译理论,它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应服务于翻译目的的实现。
在化妆品广告翻译中,翻译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吸引目标市场的消费者,传递产品的功效、特点和品牌形象。
翻译人员需要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和审美观念,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在保持原广告信息的基础上,更符合目标市场的接受习惯,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通过对化妆品广告翻译的目的论视角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妆品广告翻译的本质和要求,为提升化妆品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启示。
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翻译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1. 化妆品广告翻译的重要性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化妆品广告翻译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化妆品行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产业,其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往往需要通过翻译来实现跨文化的传播。
化妆品广告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文化、审美和消费心理等多个层面的交流与融合。
化妆品广告翻译对于品牌的国际化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妆品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本土品牌也在积极寻求海外市场。
在这一过程中,广告翻译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优秀的翻译能够准确传达品牌理念,展现产品特色,帮助品牌在目标市场中树立良好形象,提升竞争力。
化妆品广告翻译对于跨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和消费习惯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广告的效果产生影响。
目的论视角下广告中的隐喻翻译

·教学探讨·143目的论视角下广告中的隐喻翻译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徐 进一、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德国功能主义学派创立的、极富影响力的重要理论。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创始人凯瑟林娜· 赖斯在其与费米尔合著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一书中首次提出“目的论”、“译文功能论”的概念,即译文的预期功能应由翻译目的或要求决定。
目的论使译文解放了原文本,允许译者拥有更大自由。
与其它传统理论相比,更加适用于像广告翻译这样的应用文体的翻译。
决定翻译过程的是由目的文本的预期功能或目的所决定的,而不是原文本或原文本对原语接受者产生的作用。
翻译目的论主张翻译是一种转换,也是一种人类行为,它的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原语文本并不是处于中心地位,而是一种具有无限可能的开发实体,是译者使用的多种信息源之一。
译者之所以选择某些信息而放弃另外某些信息,这是由信息在目标文化中能否满足某种目的所决定的。
二、广告翻译的目的及隐喻的运用不同类别的文体有不同的目的和功能,对翻译的要求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广告文体的风格和其主要功能决定了广告翻译应遵循与文学翻译和其它应用文体翻译不同的翻译标准,应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著名的AIDCA原则归纳总结了成功的广告所必须达到的四大目的:1.传递信息 2.吸引注意力3. 激发兴趣。
4.促成购买欲望。
也就是说广告翻译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地把产品介绍给消费者,使消费者接受并购买产品。
广告语言为了达到自身的宣传推广目的,常常广泛地运用隐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加语言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例如:天上彩虹,人间长虹。
-----长虹牌电视机。
牛奶香浓,丝般感受-----德芙巧克力。
Poetry in motion, dancing close to me.等等。
在广告中使用隐喻虽有增加文本吸引力等诸多优点,但是因广告隐喻往往承载了源语言的文化背景,如果翻译不慎,常无法很好地被目标语言的消费者所理解,也就无法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
目的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2512020年32期总第524期ENGLISH ON CAMPUS目的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策略研究文/马梦晨究,其中尤金·A·奈达(Eugene A. Nida)的对等理论在当时影响较大。
随着翻译的发展,单靠语言学已不足以指导实践。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目的论为核心的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诞生了,打破了之前对等理论强调以原文为中心的局面。
2. 发展历程。
20世纪70年代,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以目的论 (Skopostheory)为核心,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1年凯瑟琳娜·莱思(Katharina Reiss)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 )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论(functional approach)。
这本书的出版揭开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序幕;第二阶段:莱斯的学生汉斯·弗米尔(Hans J. Vermeer)提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目的论为功能派翻译理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进一步打破对等理论中以原语为中心的局面。
第三阶段:贾斯塔·赫兹·曼塔利 (Justa Holz Manari)继续发展了费米尔的目的论并对“翻译 (translation)”和“翻译行为 ( translational action) ”加以区别。
“翻译行为 ( translational action) ”则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涉及译者为翻译所做的一切,包括在翻译过程中给予文化或技术上的参考意见(周觉知,2006:193);第四阶段:1997年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在《目的性行为 ——析功能翻译理论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一书中,对以往的功能派翻译理论进行梳理,并在原有基础上提出“功能加忠诚”原则(function plus loyalty),从而完善了该理论。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文本翻译策略研究

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文本翻译策略研究I. 前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广告行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作为广告传播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广告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目的论的指导不到位,导致广告文本翻译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息传递不准确、文化差异未得到充分考虑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目的论在广告文本翻译策略研究中的应用,以期为广告翻译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首先本文将对目的论的概念进行梳理和阐述,以便为后续的分析和讨论奠定基础。
其次本文将从广告文本的特点出发,分析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适用性及其优势。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如何运用目的论指导广告文本翻译策略,以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有效性。
本文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A.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商业传播手段,已经深入到世界各地的人们的生活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广告文本翻译作为实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告的有效传播效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目的论的指导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广告文本翻译策略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目的论在广告文本翻译中的指导作用,以期为广告文本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首先本研究有助于揭示目的论在广告文本翻译中的重要性,目的论是一种关注行为目的的理论体系,它强调个体在行动过程中的目标导向作用。
在广告文本翻译中,目的论可以帮助译者更好地把握广告主的意图,从而实现广告信息的准确传达。
同时通过对目的论的研究,可以为广告文本翻译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使其更加符合跨文化交流的需求。
其次本研究对于提高广告文本翻译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广告文本翻译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语言差异、文化冲突、信息失真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广告传播的效果,通过运用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文本翻译策略,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广告文本翻译的质量,从而提升广告传播的有效性。
功能派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功能派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作者:李济来源:《对外经贸》2011年第05期[摘要]功能派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该理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以翻译目的论原理为理论框架,从广告翻译的目的性出发,提出遵循译语广告的语言特征、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迎合译语消费者心理,从而实现广告的功能,以达到商品的营销目的。
[关键词]功能派;目的论;广告;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5-0074-03功能派翻译理论是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其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的凯瑟琳娜·莱斯。
1971年她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首次提出翻译功能理论(Functional Approach),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形成了功能主义理论的雏形。
此后,赖斯的学生弗米尔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提出功能派的奠基理论——“目的论”(Skopostheorie)。
其核心概念是“任何翻译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或者说都是要实现一定的功能的,而译文是否忠实于原文往往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而作为第二代目的论的代表人物诺德继承和发展了第一代目的论者的理论,提出“功能加忠诚”(function plus loyalty),完善并拓展了目的论应用领域。
目的论共有三个法则,即目的法则(Skopos rule)、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忠实性原则服从于连贯性原则,而二者均服从于目的性原则。
也就是说在为达到翻译目的必须改变原文文本时,忠实性原则不再适用,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目的性原则”是翻译的首要规则。
由此可以看出,功能派目的论对原文的地位进行了前所未有的贬低。
二、广告翻译的特征和目的性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的定义,广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即由特定的广告主通常以付费的方式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对产品、服务或观念等信息的非个人推介行为(Advertisng is the non-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usually paid for and usually persuasive in nature about products,services or ideas by identified sponsors through the various media)。
目的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英汉互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英汉互译【摘要】在目的论视角下,商业广告翻译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本文从商业广告的定义与特点、目的论视角对商业广告的解读、商业广告的英汉互译问题、目的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原则、商业广告翻译的困难与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商业广告翻译面临着词汇、语法、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目的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策略,强调了商业广告翻译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商业广告翻译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商业广告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关键词】目的论视角、商业广告、英汉互译、定义、特点、解读、翻译问题、翻译原则、困难、挑战、翻译策略、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目的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英汉互译商业广告是商家为了宣传促销而制作的广告,是企业宣传和推广产品与服务的一种手段。
在全球化的今天,商业广告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
目的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英汉互译,旨在通过翻译将广告内容传达到不同的受众群体中,实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目的论视角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和功能性,要求翻译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还要符合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商业广告的翻译工作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语言特点、文化差异、营销策略等。
商业广告的英汉互译问题也备受关注,因为中西方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导致翻译难度较大。
在翻译商业广告时,译者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确保广告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通过目的论视角下的商业广告翻译原则,可以更好地理解商业广告翻译的本质和要求。
未来,商业广告翻译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但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提升,为推动商业传播与文化交流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商业广告的定义与特点商业广告是指企业或组织利用各种媒体向公众传达商品信息、服务信息或品牌形象的一种宣传活动。
商业广告的特点包括:目的明确,即通过广告传播特定的信息或促进特定的行为;有针对性,即根据目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广告创意和媒体策略;创意突出,即通过各种形式和技巧吸引受众注意并提升品牌形象;信息丰富,即传达产品特点、价值和优势等信息;追求效果,即广告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销售、提高品牌知名度或影响受众行为等。
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英语广告汉译方

作者简介:于艳英(1963-),女,山东菏泽人,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翻译研究㊁翻译教学㊂目的论视角下化妆品英语广告汉译方法分析于艳英㊀张佳媛(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5)摘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飞速发展,世界各个国家之间展开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密切㊂许多国外化妆品品牌入驻中国,这就需要对品牌广告语进行翻译㊂翻译中需要注意商品在我国市场的可接受程度,使广告真正成为联系商品和读者之间的纽带,有效传达商品的信息,由此获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㊂本文基于目的论理论,选择化妆品广告语作为研究语料,对其语言特点做出了剖析,然后从目标语读者角度出发,分析㊁总结了化妆品英语广告的汉译方法,包括对应译㊁理解译㊁创新译㊁补充译等翻译方法㊂采用这些方法,译者能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使译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㊂关键词:化妆品广告;目的论;汉译;方法中图分类号:G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2.23.1030㊀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进驻我国㊂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化妆品消费水平在急剧上升,彩妆市场已成为海外公司所瞩目的热点,海外各类品牌的化妆品公司相继进入了我国,对消费者来说,可选择的化妆品琳琅满目㊂而对商家而言,化妆品销售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由此商家越来越注重广告对化妆品销售的作用㊂一则优秀的广告不仅能打动更多的顾客,同时还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并且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㊂因此,海外化妆品品牌要想在中国市场立足,其广告语的汉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此对化妆品广告汉译方法的研究引起了翻译人员的广泛关注㊂下面基于目的论理论,将化妆品英语广告语作为研究语料,对产品广告语的汉译方法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给翻译实践研究以启迪㊂1㊀化妆品广告的目的及语言特征1.1㊀化妆品广告的目的在进行化妆品广告翻译之前,需先了解化妆品广告存在的主要目的㊂通过分析,其主要目的概括为:(1)准确表达内涵信息:这可谓是广告最主要的任务㊂所以当对化妆品广告进行汉译时,首先应仔细分析这则广告包含的所有内在信息,以利于准确表达商家欲呈现的产品内涵和用意㊂(2)树立品牌形象:一则优秀的广告对创立企业及其品牌的出众形象举足轻重,而一个企业和品牌的形象对其产品在消费人群中的地位会产生重要影响㊂因此,在广告汉译时应该明晰该企业和产品的目标定位㊂(3)引导消费:广告的重要目的是引导更多的消费者去购买其产品,所以,在汉译时需基于广告所包含的信息,翻译出能够吸引广大消费者之广告语㊂(4)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广告还需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能够赋予消费者以商品本身及服务带来的愉悦,从而自发接纳广告的引导㊂1.2㊀化妆品广告的语言特征广告语是一种独特的实用文体,它的语言简明,易读懂,颇具说服力,并具备很强的目的性㊂化妆品广告语不但拥有一般广告语的特征,并且还具有自身的语言特色和审美特色㊂从词汇层面来看,化妆品广告英语在词汇的运用中一般采用复合词㊁褒义词㊂如wrinkles resisting (抗皱)㊁skin -clearing(洁肤)㊁best (最好)㊁first -class(一流)等㊂通过对化妆品的功效及特性的介绍,于消费者的理解,引发消费者的购物欲,进而驱使他们进行消费㊂从句法的层面来看,化妆品的广告英语大多采用的是陈述句㊁祈使句㊁疑问句㊂前两种句法在翻译中运用可以提高产品的感召力㊁诱导力,引导消费者产生追从的心理,并且产生购买行为㊂而疑问句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引导消费者对此广告打造的产品美妙形象进行遐想与渴求,进而激发消费者采取行动㊂从修辞的层面来看,宣传化妆品的广告语也是一门艺术,它通过利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提升语言的艺术渲染力,在艺术化的言语形式中蕴含特定的审美观念,以突出女性化特征,使得化妆品广告所宣传的话语更合乎现代女性的语言习性:生动形象㊁典雅含蓄㊂因此,化妆品语言中通常采用了拟人㊁比喻㊁押韵等修辞手法来缩短和女性消费者间的距离,同时修辞手法还可以更完美地呈现产品的特征,达到产品宣传的目的,并且还能够有助于品牌理念与审美观念的宣传㊁推广,它具备其他广告语无可比拟的审美作用与文化特质㊂2㊀目的论视角下的化妆品广告语汉译分析对化妆品广告的汉译,可谓是一种跨国间的文化交际活动,其最终目的是用以销售商品㊂为使商品销售达到预定的目标,在汉译时译者可灵活选用各种恰当的翻译方法㊂本文以目的论翻译理论为指导,从目的论的角度加以研究与分析,归纳出了化妆品广告汉译中几种实用的翻译方法,并给出了一些示例㊂2.1㊀对应译法根据目的论中的翻译观,翻译之目的是获得语言文本的交际效果㊂在有些广告语的汉译过程中,对应译法就可以完全传达原广告语的内涵㊂如:例1㊀Get the Best for Your Skin.让皮肤得到最好的㊂例2㊀Young in genes,imminent!年轻在基因里,一触即发!㊃832㊃例3㊀SKII Always Crystal Clear.SKII时刻晶莹剔透㊂例4㊀Bloom Yourself绽放自我㊂例5㊀Fashion passes,style forever!时尚易逝,风格永存!以上广告语的共同特点是:原文本语义意义极为明确,句法结构相对简单㊂对应翻译就将原语信息完全传递㊂ 让皮肤得到最好的㊂ 是Sisley的广告语,该则广告语中的中文特色并不突出,但是它的潜台词是这个产品能给消费者的皮肤带来最好的效果,带有明显的呼吁作用㊂ 绽放自我 时尚易逝,风格永存! 这些广告语节奏清晰,可读性强,给读者以亲切感,能有效地传达品牌理念㊂2.2㊀理解译法理解译法即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的原则的指导,应侧重对原语所包含内容的重视,而无需拘泥于目标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否保持与原语的一致性㊂在翻译化妆品的广告中,理解译法是一种较为实用的翻译方法,该方法能够使目标语按照其语言习惯进行表达,从而使商品消费者易于理解,记忆更为深刻㊂如:例6㊀Bright eyesThe key to total radiance.闪亮明眸绽放摄人风采㊂例7㊀Stop the clock!把美丽容颜留住!例8㊀Unmask dramatically brighter skin.撕下面膜瞬间,呈现凝白亮彩㊂例9㊀What you really need for whitening?寻找美白秘方!以上四个例子中,中文㊁英文的选词和句型都不相同,但是对原广告语中需传播的信息均在目标语中得以完全呈现,这完全符合忠诚原则㊂西方人重逻辑,东方人重感性,想象力丰富㊂ 秘方 在中国语言中有着世代相传,具有独特效果的含义,完美诠释了美白的功能㊂ 寻找美白秘方 这样的译文完全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达到了吸引消费者的交际目的和商业目的㊂2.3㊀创新译法创新译法即译者对原文本进行了很大的变动,其译文的形式与内容均和原文不一样,也就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翻译㊂这对译者来说具有挑战性,在翻译之前首先需弄清原语文本所表达的主要目的,由目的指导其翻译过程㊂译者绞尽脑汁地选词,要使翻译出来的广告语既能传递品牌信息,又能让人耳目一新㊁印象深刻㊂如:例10㊀Feel the air.肤吸清新空气㊂例11㊀A proven challenge to wrinkle.消除皱纹,马到成功㊂例12㊀The Fragrance For Treasured Moments.献给那段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㊂以上例子中, Feel the air 译为 肤吸清新空气 ㊂乍一看,人们可能认为它在翻译文本中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细细品读,创新性的翻译就跃入眼帘㊂ 肤吸 与 呼吸 发音相似,好像皮肤可以像人的鼻子呼吸新鲜空气一样,这意味着其促进皮肤吸收的强大功能㊂例12中的广告语为兰蔻品牌最为抢手的一款香水 璀璨(Tresor)的广告语,意为 珍贵时刻的香氛 ㊂如果直译出来,完全没有广告语的美感,也不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㊂根据目的原则的指导,创新译为 献给那段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 ,这也更加能感染消费者的情绪,引起其共鸣,并赢得消费者的喜爱㊂2.4㊀补充译法基于目的论的指导,在对原语文本进行翻译时,应该使译文具有很好的可读性㊁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并使译文能明确表达原文的意义㊂所以,译者常常会利用关键词对目标文本进行拓展,将其深层含义充分发挥出来,突出原文的内涵意义㊂这种补充词的翻译方法称为补充译法㊂如:例13㊀Mission:eye renewing.焦点任务:焕发明眸新姿采㊂例14㊀The color of love.体验纯真色彩的喜悦㊂例15㊀Youᶄre worth it!你值得拥有!在以上举例中, 体验纯真色彩的喜悦㊂ 是一个成功的补充翻译实例㊂原文是一个名词短语,通过在目标文本中添加 体验 和 喜悦 成为一个动词表达,说明了使用该化妆品的原因,即愉悦㊂欧莱雅的经典广告语 You' re worth it! 在翻译时,增加 拥有 ,给了消费者一种强烈的消费鼓励㊂3㊀结语当前国际贸易愈来愈频繁,因此化妆品广告汉译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凸显出来㊂本文基于目的论的角度,分析了国外化妆品广告语汉译时可采用的多种翻译方法(包括对应译法㊁理解译法㊁创新译法㊁补充译法等),旨在能给化妆品广告汉译工作者在未来的翻译工作中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使译文与目标语的思维方式㊁语言习性等保持一致,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预期目的㊂参考文献[1]张培.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化妆品广告语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04):52-54.[2]翟月.浅析商业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J].海外英语, 2017,(18):140-141.[3]刘少昕.浅析英语化妆品广告语言的特点[J].文教资料,2016,(16):188-89.[4]郭丁逸.英语化妆品广告汉译策略的功能理论阐释[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7,(11):132-134.[5]王皓.从目的论视角看广告翻译的再创造[J].中国科技翻译,2013, 26(01):27-29.[6]辛姝泓.论商业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及翻译策略[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11(05):105-107.[7]陈静.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英语翻译策略[J].科技传播,2020,12(19):85-87.[8]潘蒙科.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对等性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02):118-121.㊃932㊃。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摘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广告越来越流行。
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看跨文化交际中的广告翻译,主要从广告翻译、目的论、目的论在广告翻译的应用及广告翻译策略的应用这四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广告翻译、目的论、广告翻译策略【中图分类号】g710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的也越来越多。
如何使国外的消费者认可中国的产品呢?这时候跨文化背景下的广告就应运而生了。
本文将以广告翻译为切入点,论述目的论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一、广告翻译在我国,广告的定义是:商品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媒介和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地介绍自己所推销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商业广告(1)(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国际广告涉及到了跨文化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广告的翻译就变得重要。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传统习惯、文化背景、政治背景、宗教信仰等,不能够直接按照本国的表达方式翻译过去。
所以在广告翻译时,必须考虑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冲突。
如果没能处理好跨文化因素就会导致广告在目的语文化中的失败。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在广告翻译中,如何来解决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的矛盾。
在翻译的过程中,是选择目的语文化还是选择翻译的忠实性而保留源语文化,这时目的论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二、目的论目的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在考虑实际情况的条件下,活动者选择一种他自认为最合理的方式来达到目的,当然翻译也属于一种活动,对于广告翻译,译者也会在广告翻译目的的指导下,考虑尽可能多的相关因素而来选择决定用哪种方式。
换句话说,译文应对预定的受话者发挥预期的功能。
20世纪70-80年代,以 nord等为代表的德国学者,为翻译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视角。
在目的论的基础上,他们提出:翻译作为人类在某种特定环境下,进行的有目的的行动,应该遵循的三个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首位。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5页文档资料

“目的论”视角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公示语,即为“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生业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吕和发:2004)。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成功召开之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境内外人员交往越来越密切,从而,公共场合中英双语公示语也越来越有必要。
然而,尽管公示语汉英翻译问题早在十年前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经过十年的发展,该领域翻译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我试运用“翻译目的论”理论,主要以南京地铁内公示语为例,分析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一、“翻译目的论”简介由弗米尔(Vermeer)和诺德(Nord)倡导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必须遵循三条法则――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居于从属地位,也就是说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采用翻译策略,有权根据目的决定保留、调整或修改原文内容。
“目的论”一个多元化的翻译评价标准,强调译者的能动性。
二、目的法则此处的目的包括三个方面:译者目的、译文交际目的和使用某种特殊手段要达到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译文交际目的最重要,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
公示语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发挥语言告知、宣传和呼吁的功能,使其达到与原文最大限度的语言功能相似,以及文化、交际方面功能对等。
所以,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不是简单的“对号入座”,译者更要关注交际意图的阐释和传递。
例1:原文: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
译文:A small step forward,a big step for civilization.这是国内公共厕所经常使用的公示语。
中文通常比较一致,而英文五花八门,这里选取的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译法。
这种译法的特点就是直译、死译,还滥用“civilization”一词,英文本族语使用者不明白,完全起不到原文交际目的。
其实,国外公共厕所也有类似公示语,提醒人们保持厕所清洁。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广告的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商务广告的翻译汪梦珂(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㊀㊀摘要:德国目的论的兴起为商务广告的翻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ꎬ基于这一理论ꎬ本文阐述并分析了商务广告翻译的特点和翻译原则ꎬ旨在提高商务广告翻译的质量ꎬ达到其广告的最终目的ꎮ关键词:目的论商务广告翻译中图分类号:H05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021-03㊀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ꎬ商品贸易经济兴起ꎬ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ꎮ而商务广告在商品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ꎮ因为广告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强大的经济功能ꎬ如何翻译商务广告也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热点之一ꎮ翻译的实质就是把一种语言要表达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ꎬ翻译理论中的 对等论 和笔译的 信㊁达㊁雅 已然不能满足现代商务广告翻译的需求ꎮ德国目的论的兴起为如何翻译商务广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阈ꎬ认为广告翻译应该遵循一系列原则ꎬ其中目的性原则最为重要ꎮ一㊁目的论概述(一)形成和发展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ꎬ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ꎮ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ꎬ德国的翻译学者凯瑟琳娜 莱斯出版著作«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ꎬ第一次把功能作用引入到了翻译过程当中[1]ꎬ从而提出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ꎮ第二阶段:莱斯的学生汉斯 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ꎬ他认为翻译的质量好与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ꎬ也就是说需要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ꎮ[2]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ꎬ贾斯塔 霍茨 曼塔里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ꎬ进一步完善了功能派翻译理论ꎬ他的理论和目的论有很多相似之处ꎮ第四阶段:克里斯汀娜 诺德梳理并总结了各派学说ꎬ她于1998年出版的«翻译中的文本分析»提出译者应遵循 功能加忠诚 的原则ꎬ完善并加强了功能目的论ꎮ(二)基本内容目的论即SkoposTheorieꎮSkopos源于希腊ꎬ意为 目的 ꎬtheorie源于德国ꎬ是 理论 的意思ꎮ目的论是将 目的 这一概念运用于翻译过程的理论ꎬ认为所有的翻译行为都是有目的的ꎬ翻译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跨语言交际活动ꎮ译者应该根据翻译目的采取翻译方法ꎬ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ꎬ更是文化的转换ꎬ如何与译语文体的语言风格及文化一致就要视翻译目的来定ꎮ(三)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原则在目的论的指导下ꎬ翻译应遵循三个原则:目的性原则㊁忠实性原则以及连贯性原则ꎮ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目的性原则是最高原则ꎬ它指导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ꎬ而忠实性原则服从于连贯性原则ꎮ目的性原则是目的论框架中的最高原则ꎬ即译者应使翻译的译文在某种语境和文化中按目标语读者所预期的目的发挥其对应功能ꎮ翻译活动的质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ꎬ但是翻译活动可以同时有多种目的ꎬ这些目的分为以下三类:译者的基本目的(如生活所迫需要挣钱)㊁译文的沟通目的(如教育教学)以及使用特定的翻译策略所要达到的目的(如为了说明中英文化的差异性所采取的意译方法)ꎮ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应当符合语意连贯的标准ꎬ译者必须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ꎬ使译文通俗易懂ꎬ避免发生文化冲突ꎮ忠实性原则指的是在实现语意连贯一致的前提下ꎬ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ꎮ译者不能随心所欲地罔顾原文意思去进行翻译活动ꎬ而应该在正确理解译本后对原文读者和目标语读者所处的文化环境进行比较之后再决定采取何种翻译方法ꎬ但是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本的忠实程度ꎮ二㊁商务广告翻译的特点(一)跨文化特点[3]目的论主张ꎬ翻译的手段取决于译文预期想要达到的目的ꎮ所谓翻译ꎬ就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过程ꎬ但需注意的是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转换词语或句子ꎬ目的论原则要求商务广告翻译应当考虑跨文化因素ꎬ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ꎬ语言的背后隐藏了文化㊁种族㊁宗教信仰㊁传统习惯等重要信息ꎬ所以在翻译时ꎬ应该充分尊重译语文化ꎬ以目标语接受者的角度来思考究竟该如何翻译ꎮ商务广告的目的是通过电视㊁网络等媒介工具向公众介绍商品ꎬ进而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ꎮ在翻译商务广告时ꎬ译者需要考虑到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ꎬ本着求同存异的态度ꎬ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ꎬ便于目标语读者了解广告所表达的信息ꎮ比如ꎬ 龙 在中国人心中是神的化身ꎬ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ꎬ然而西方文化中 龙 是和罪恶㊁恐惧联系在一起的ꎬ所以畅销全国的 金龙鱼 牌食用油在翻译成 GoldDragonFish 后引起西方人的反感ꎬ几乎没有销售市场ꎬ后来更改为 GoldArowana 才为海外顾客所青睐ꎮ因此ꎬ译者要在了解并尊重译语文化背景情况下再去进行翻译ꎮ(二)句式特点商务广告翻译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ꎬ而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句式特点ꎮ比如中文是动态性语言ꎬ善于用动词ꎬ句式中短句较多ꎬ注重标点符号的使用ꎬ而英文是静态性语言ꎬ名词使用较多ꎬ善于用长句且标点的使用较少ꎮ广告的受众是所有消费群体ꎬ因此广告语的信息应该高度提炼ꎬ言简意赅ꎮ为了实现广告的目的ꎬ商务广告翻译也应多采用简单且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句式结构ꎮ比如12目的论视角下商务广告的翻译国外一摩托车的广告语: Ifitmovesꎬpumpsꎬturnsꎬdrivesꎬshiftsꎬslidesꎬorrollsꎬwecheckit. ꎮ如果遵循目的论的忠实性原则ꎬ进行逐字逐句翻译ꎬ不仅显得啰唆ꎬ还不利于人们记忆ꎬ所以译者富有新意地翻译成 驰骋千里ꎬ胸有成竹 ꎬ这个翻译完全符合汉语的语言风格ꎬ对仗工整ꎬ简单明了ꎬ易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ꎬ进而实现了广告的根本目的ꎮ(三)文体特点商务广告不同于文学或者其他文体特征ꎬ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能性ꎬ是为了经济效益而制作的广告ꎬ是一种通过宣传某种产品而诱导消费的行为ꎮ目的论要求其译文也凸显此特征ꎮ译者应用短小精练的语言让消费者在很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了解产品的信息ꎬ但是广告的目的并不是提供产品的信息ꎬ实现劝诱行为才是其根本目的ꎮ实质上ꎬ商务广告翻译的目的是诱导消费ꎬ增加产品销售额ꎬ为广告商带来利润ꎬ具有鲜明的功能性和目的性文体特征ꎮ(四)修辞特点目的论对广告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ꎬ目的论原则提出翻译是一种互动的语用行为ꎬ优秀的广告翻译文本会受到海外顾客的关注ꎬ从而扩大产品市场ꎮ在商务广告的翻译中使用修辞手法会使广告语更大范围地传播且为更多的大众所接受ꎮ广告面向的消费群体很广ꎬ这就要求广告的语言应该简单易懂ꎬ富有创意ꎬ在极短的时间内让人印象深刻ꎮ所以在翻译时ꎬ如果使用幽默诙谐的广告语ꎬ就增强了广告的渲染力和说服力ꎬ让人印象深刻ꎬ从而也就达到了商品促销的目的ꎮ三、目的论视角下的商务广告翻译(一)商务广告的翻译方法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跨文化活动ꎬ遵循的首要原则即目的性原则ꎮ商务广告翻译功能性和实用性较强ꎬ其译文也具有同等特征ꎬ这就要求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进而采取音译㊁直译㊁意译㊁创译和套译等多种方法去翻译商务广告[4]ꎬ实现广告翻译的功能ꎮ1.音译音译是用发音相似的汉字进行翻译ꎬ品牌商标的翻译一般会用这种翻译方法ꎮ这种翻译方法不注重汉字原本的意思ꎬ只是为了发音方便ꎬ且在保留异国情调的同时也便于记忆ꎮ例如SIEMENS(西门子)ꎬMcDonald s(麦当劳)ꎬFord(福特)ꎬCoca-Cola(可口可乐)等ꎬ这些翻译便于人们记住商品的品牌名称ꎬ既保留了原文的风韵特征ꎬ又符合消费者的心理ꎬ生动形象ꎬ一举两得ꎮ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追求的是 用对等语再现原语要表达的信息 ꎬ但有时候人们无法从目标语找到与之相匹配的语言ꎬ这就要求用音译来弥补原语语言的空白ꎮ根据目的原则ꎬ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行为ꎬ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搞懂其广告目的是什么ꎬ而商标翻译的目的是传播企业文化ꎬ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音译方法的适当运用ꎮ2.直译直译是按照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地去翻译ꎬ这种翻译方法充分体现了目的论原则中的忠实性原则ꎬ适用于句式结构简单的广告语ꎬ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即可ꎮ例1:Qualityfirst.Customersupreme.译文:质量第一ꎬ用户至上ꎮ(电风扇)例2:Welead.Otherscopy.译文:我们领先ꎬ他人仿效ꎮ(理光复印机)例3:Justdoit!译文:只管去做!(耐克运动鞋)以上三则广告语都采用了直译的翻译方法ꎬ忠实原文ꎬ简洁明了ꎬ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ꎮ3.意译目的论打破了直译中以原文文本为中心的固有模式ꎬ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的目的采取意译的方法ꎮ而意译就是根据原文的大意进行翻译ꎬ并不是逐字逐句地翻译ꎬ通常在原语和译语有巨大文化差异时使用ꎬ体现了文化的独立性ꎮ语言上意译更具美感ꎬ译语生动活泼ꎬ有利于引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ꎮ例4:Tomeꎬthepastisblackandwhiteꎻbutthefutureisalwayscolorful.译文:对我而言ꎬ过去平淡无奇ꎻ而未来ꎬ却是绚烂缤纷ꎮ(轩尼诗酒)例5:Whatit sliketobesmallbutgood.译文:麻雀虽小ꎬ五脏俱全ꎮ(旅店)例6:Cometowheretheflavoris.MarlboroCountry.译文:光临风韵之境 万宝路世界ꎮ(万宝路香烟)以上几则广告语翻译采用了意译的方法ꎬ在不违背原文大意的前提下ꎬ译者结合产品自身特点进行了意译ꎬ体现了语言的美感ꎬ绘声绘色地传递出产品的信息ꎬ实现了广告的目的ꎮ4.创译目的决定手段ꎮ在翻译时ꎬ译文已经不能在目标语接受者心中引起共鸣的时候ꎬ可以适当运用创译法ꎮ创译法是指翻译时不拘泥于原文在语音和语义上的束缚ꎬ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ꎬ进行一定创造性的翻译ꎬ以符合不同的翻译目的ꎮ例7:北京欢迎你ꎮ译文:Weareready.Weareready 是2008年北京运动会的口号ꎬ译者没有直译这个广告语ꎬ而是对其进行了一定创造性的翻译ꎬ表明中国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去迎接这项盛事ꎬ侧面体现出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ꎮ例8:Applethinksdifferent.译文:苹果电脑ꎬ不同凡 想 ꎮ苹果电脑的广告语如果直接翻译成 想的不同 ꎬ就太枯燥无味了ꎮ译者巧妙地保留了 想 这个字ꎬ富有创造性ꎬ也从侧面说明了苹果电脑产品的优点ꎬ读起来朗朗上口ꎬ节奏明快ꎮ5.套译目的论的连贯性原则提出:在翻译时译者除了考虑目标语接受者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以外ꎬ翻译出的译文也必须尊重目标语读者国家的传统表达习惯ꎬ因此广告译文中套译法随处可见ꎬ套用译语国家的习惯表达方式ꎬ如谚语㊁诗歌㊁成语等ꎬ让读者易产生亲切之情ꎬ同时便于记忆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ꎮ22现代交际 2018年1期例9:Tastingisbelieving.[5]译文:百闻不如一尝ꎮ(粮油食品)广告原文套用了英语谚语 Seeingisbelieving ꎬ而译文套用了汉语成语 百闻不如一见 ꎬ让人眼前一亮ꎬ产生了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ꎬ达到了广告翻译的目的ꎮ例10:绿丹兰 爱您一辈子ꎮ(化妆品)译文:Lvdanlancosmetics Lovemetenderꎬlovemetrue.译文是套用美国 LoveMeTender 这首歌中的歌词 Lovemetenderꎬlovemetrue ꎬ译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ꎬ赋予绿丹兰化妆品以感情和生命ꎬ也给目标语读者带来了美的感官享受ꎬ达到了宣传产品的效果ꎮ(二)商务广告翻译常用的修辞手法目的论强调翻译活动的预期目的在翻译过程中起指导性作用ꎬ而商务广告的最终目的是销售商品ꎬ广告语中修辞手法的使用是广告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ꎬ为了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ꎬ在翻译过程中也要学会使用多种修辞手法ꎬ增加多种语言效果ꎬ使广告变得有滋有味ꎮ1.双关双关指某个词语或句子在某种特定文化和语意环境下含有双重意思ꎬ翻译时应灵活处理ꎮ例如美国 摩尔 牌香烟广告语: IamMoresatisfied ꎮ其中ꎬMore一词一语双关ꎬ既宣传了 摩尔 这一香烟的品牌ꎬ又表达出这个品牌比其他品牌更好的特点ꎮ这则广告语可译为 摩尔 令我更满意 ꎮ2.押韵押韵是指在每个句子中ꎬ都有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字ꎮ使用此修辞手法的广告语会让读者产生铿锵和谐感ꎬ给予消费者无限的遐想空间ꎮ例如 Guinness 牌啤酒广告语: Mygoodness!MyGuinness! ꎬ可译为: 我的天啊!Guin ̄ness啤酒! 其中ꎬgoodness和Guinness尾韵相同ꎬ朗朗上口ꎬ也勾勒出一个一群人对着Guinness啤酒垂涎欲滴的场景ꎮ3.明喻明喻直观解释就是 某物像某物 ꎬ运用as㊁like等连接词表明两种不同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特征ꎮ如一童鞋广告语: Assoftasmother shands ꎬ这则广告语翻译为 像母亲的手一样柔软 ꎮ把鞋子的柔软程度比喻为母亲的手ꎬ表明这一款童鞋的特点ꎬ使人联想丰富ꎮ4.拟人拟人就是把某一事物或东西人格化ꎬ赋予它以人的性格特征和感情色彩ꎬ运用拟人手法会使广告富有人情味和亲切感ꎬ有利于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ꎮ例如某一房地产广告语: Opportunityknocks! 可以直译为: 机会在敲门! 表明机会已经迫不及待ꎬ能够激发起消费者购买房产的热情ꎮ5.夸张很多广告语都会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ꎬ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产品的优点ꎬ目的是在顾客心中建立良好的商品形象ꎬ诱导消费ꎮ比如某一香水广告语: Famous-brandper ̄fumespreadsfragranceforaslongasacentury (名牌香水ꎬ香飘百年)ꎮ此广告语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ꎬ强烈地表现出了产品的特点ꎬ渲染力强ꎮ四、结语综上所述ꎬ商务广告的目的是通过宣传来吸引消费者购买其商品㊁服务或理念ꎬ从而使广告商取得经济效益ꎮ这就要求商务广告的翻译也应达到相同的效果ꎬ而目的论的兴起为商务广告翻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ꎬ使翻译不再拘泥于旧的 对等论 和忠实性原则ꎮ目的决定手段ꎬ也要求译者可以根据广告翻译的特点和想要达到的目的采取直译㊁意译㊁创译和套译等不同的方法ꎬ还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ꎬ完善商务广告的翻译ꎮ同时译者要充分了解不同语言背后所隐藏的文化信息ꎬ尊重国家文化和风俗传统ꎬ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ꎬ去实现广告的最终目的ꎬ从而使经济效益最大化ꎮ参考文献:[1]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收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ꎬ2009.[2]Vermeer.HansJ.ASkoposTheoryoftranslation(SomeArgumentsforandagainst)[M].Herdelberg:TEXT ̄conTEXT-verlagꎬ1996.[3]郭玉超ꎬ任晓慧.从广告翻译看英汉翻译中的创译法㊁套译法与零译法[J].剑南文学ꎬ2013(3). [4]沙鹏飞.目的论视阈下商务广告翻译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ꎬ2016ꎬ39(7):63-66.[5]贺学耘ꎬ谭晓丽ꎬ广告翻译:形式美与语用功能的再现[J].上海翻译ꎬ2007(4).责任编辑:韩㊀丹32目的论视角下商务广告的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广告翻译探析

目的论视角下广告翻译探析作者:贾硕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0期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形形色色的广告愈发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互联互通的整体,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交流相比以往更为频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际贸易欣欣向荣,伴随而来的是对高质量广告翻译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广告翻译对于开拓国际市场,打造良好国际品牌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德国翻译理论家家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策略的选择应当视译文目的而定,这一理论对广告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探讨其翻译的原则和策略提供了很好的视角。
关键词:广告翻译;目的论;文化差异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国际贸易的不断开展,跨国界的广告语应运而生并显现出日益繁荣的趋势。
在广告输出的过程当中,想要将企业或商品的良好形象传递到国外,好的翻译便如“画龙点睛之笔”,能为品牌形象的构建乃至商品的销售带来不容小觑的效果。
广告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推销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经济效益。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Vermeer)所提出的翻译目的论便可以应用到广告翻译上来,因为这一理论非常重视译文的翻译目的。
目的论将译者从传统翻译理念中解脱出来,给予译者以充分的自由,并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这对于广告文本的翻译很有指导意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合格的广告译者在考虑到不同国家语言层面的差异因素之外,还不可避免地需要考虑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因素。
然而,广告源语受众与译出语受众文化背景往往有着很大差异,这也使得广告翻译更具挑战性。
对此,本文拟从广告语本身内涵及特点出发,依托翻译目的论这一理论原则,对现下知名广告语的译例进行探析,以期能够对跨文化广告语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二、广告的内涵及特点广告作为一种信息媒介,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管身在何处,行行色色的广告总是铺天盖地,充斥着消费者的眼球。
从目的论角度看新闻标题英汉翻译

促进跨文化交流:新闻标题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有助于消除 文化隔阂,促进跨文化交流。
提升国际形象:新闻标题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有助于提升 国际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
对比分析:通过对英汉新闻标题的对比 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差异 和特点,从而在翻译中更好地处理语言 转换。
注重创新:在保证新闻标题准确传达信 息的基础上,可以尝试采用一些创新的 翻译方法,以增加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和 可读性。
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和受众,有助于译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准 确传达信息,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目的论在新闻标 题英汉翻译中的 运用
实例分析:新闻 标题英汉翻译的 技巧与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新 闻标题英汉翻译 的优劣分析
了解目的论:在翻译新闻标题时,首先要 明确翻译的目的和受众,以便更好地选择 翻译策略。
灵活运用:在翻译新闻标题时,应根据具 体情况灵活运用直译、意译等翻译方法, 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连贯原则:译文 必须符合语内连 贯的标准,即译 文必须能让接受 者理解,并在目 标文化中有意义。
忠实原则:忠实 于原文是翻译的 基本要求,但忠 实的程度和形式 取决于翻译的目 的和译者对原文 的理解。
目的论定义:翻 译的目的是衡量 翻译是否成功的 标准
目的论三原则: 目的原则、连贯 性原则和忠实性 原则
英语新闻标题通常采用现在时态,而汉语新闻标题则更常使用过去时态,需要正确处理时态转 换问题。
英语新闻标题通常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新闻标题则更常使用主动语态,需要注意语态的转换。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作者:毛慧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6期摘要: 本文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视角来探讨广告翻译,提出广告翻译是一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语言交换活动,在广告翻译中应以目的论为指导,不拘泥于语言形式,而要采取多种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语言特征、文化习惯和读者期待,以达到广告预期的商业目的。
关键词: 目的论广告广告翻译翻译作为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应该符合语言的目的性特征。
德国功能主义学派把“译文目的”作为指导翻译实践的首要原则,为译者灵活处理实用文体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以功能主义学派弗米尔的“目的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广告翻译的特点和策略。
一、目的论的内容和意义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德国,其中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是该翻译理论中最核心的理论。
翻译目的论有三条基本规则:第一是目的规则(skopos rule)。
该规则指翻译应能在译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决定翻译过程的根本原则是整个翻译活动的目的(skopos)。
第二是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 or intratextual coherence)。
该原则指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达到语际连贯,与译语接受者的交际情境连贯一致,让译语接受者接受理解。
第三是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 or intertextual rule),即译文忠实于原文,但忠实程度和采取何种形式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
[1]传统译论主要强调原作与原作者,而目的论则将目光转向了对翻译活动中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从而给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其次,目的论的另一大贡献在于它为翻译批评提供了一种新的动态模式。
在传统的翻译批评里,评判一部译作优劣的标准是它同原文的接近程度。
这种“等值”(equivalence)的标准是静态的,因为它的参照物是原文,而原文一旦产生便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2 论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中两姐妹的成长3 隔离与异化: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人际关系研究4 论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5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onverbal Privacy6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7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8 至美的追求—美学视角下泰戈尔的《吉檀迦利》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0 《老人与海》象征主义探究11 浅析虚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12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13 “庸人”自扰——《普鲁弗洛克情歌》主题探究14 话语标记Well的语用功能15 浅析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异化现象16 成语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17 A Study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TV Series18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研究19 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20 《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21 浅析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的象征艺术22 关于《飘》的中译本的翻译策略分析23 从经济学角度看梭罗《瓦尔登湖》中独特的生活理念24 A Discussion of the Gothic Style as Applied in “A Rose for Emily”(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25 简析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沟通26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归化与异化27 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看《红楼梦》中诗词的汉译英28 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阅读理解技能29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30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31 析《苔丝》中的象征意义32 军服相关英汉颜色词的分析33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34 《围城》英译本中的幽默翻译35 论《老人与海》所表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36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37 英语广告的批评性话语分析38 从历届美国总统访华演说探讨其对中国所传递的价值观39 英汉新闻标题中缩略词对比研究40 语言中性别歧视词汇的语用分析41 On Sister Carrie’s Broken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42 The 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ranslation43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Sino-US Business Negotiations44 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习语翻译中的应用45 形合与意合对比研究及翻译策略46 《可以吃的女人》的女性主义解读47 《小王子》中的象征意蕴的分析48 礼貌策略的英汉对比研究—以《傲慢与偏见》及其译本为例49 性格趋向对英语口语习得的影响50 浅析《紫色》中书信体的运用51 从警察与赞美诗中分析欧亨利的写作风格52 英汉标点符号比较53 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译的策略54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able Manners and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55 On the Female Influences on Pip’s Character in Great Expectations56 从文化角度探析品牌名称的翻译方法57 探析《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悲剧美58 《永别了武器》中战争对人类所造成的毁灭59 英语语义歧义分析及其语用价值60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ilm Erin Brockovich61 《紫色》中的隐喻语篇功能探索62 论翻译单位63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for De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64 英语中的性别歧视65 《洛丽塔》的精神生态解读66 语用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在商业广告中的有效运用67 汽车商标词的翻译特征和方法68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硬汉精神69 A Symbolic Analysis of Paradise Lost70 从商品分类看进口商品商标翻译方法71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hina's Middle School72 On Application of TBLT to Junior High School Oral English Teaching73 以《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为例探讨哥特式风格在哈利波特小说系列中的应用74 从目的论看中国电影字幕翻译:以《金陵十三钗》为例75 基于关联理论的英式幽默研究--以《哈利•波特》为例76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77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在广告中的应用78 论《喜福会》中母女关系背后的文化冲突79 从《刮痧》看中美家庭文化差异80 爱米丽与祥林嫂悲剧的比较研究81 《隐形人》中格里芬的心理剖析82 论中英商业广告及其翻译83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84 《警察与赞美诗》的功能文体分析85 A Study on Effective Multimedia-assisted SEFC Teaching86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女主人公性格浅析87 浅析习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88 论简爱的性格特征89 On the Translation of Names of Scenic Spots90 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91 Developing University Students’ Cross-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92 英语思维模式及其对英译汉的影响93 从历史剧中的君王形象看莎士比亚的君王观94 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95 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96 从《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看女性身份的遗失和找寻97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一文中守旧因素的象征运用98 On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Belittling the Female99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100 《周六夜现场》的幽默剖析101 从“进步”话语解读《苔丝》中环境因素与人物性格102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103 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对比英汉女性称谓语104 执著——赏析《暮光之城》女主角Bella的爱情观105 简析《雾都孤儿》中善与恶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106 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107 英语会话中间接拒绝语的语用研究108 命运与社会的牺牲品—苔丝的悲剧根源探析109 论电影《芝加哥》中的格雷马斯叙事模式110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111 中国民族主义的新表现:“中国威胁论”——构建民族认同的一种手段112 试析爱丽丝沃克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观点——以《紫色》为例113 Cultural Influences on Business Negoti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114 从国外汽车商标翻译看中国品牌国际化115 英语电影对白汉译116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117 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功能及运用118 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119 从儿童心理角度看儿童文学中的对话翻译120 浅析中美幽默之差异121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122 A Study on the Role of Parents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earning123 An Analysis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Network Language124 An Analysis of Vampire Image in Fevre Dream by George Martin125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126 生态哲人约翰•斯坦贝克127 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128 A Comparison of the Dragon Culture in the East and the Sheep Culture in the West129 两性语言差异分析130 从现代性角度浅议商标名的改写技巧131 中英动物习语的跨文化分析132 论中美商务谈判风格的差异133 The Oral Error Correction Function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 Us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134 英汉委婉语异同之分析与比较135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136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嘉莉妹妹》中嘉莉的新女性形象137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138 论翻译的艺术139 神经漫游者中的两个世界140 《嘉莉妹妹》之悲剧性——基于嘉莉与赫斯特伍德的比较141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儿童翻译——以《夏洛的网》两个中译本为例142 从“礼貌原则”看中国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以“please”为例143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144 小说《忠犬八公的故事》和电影《八公》动物叙事技巧的比较145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商标翻译146 分析《红字》中的孤独感147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148 词汇的语义关系及其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149 分析《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150 从文化角度论动物词汇的比喻与翻译151 英语形容词的翻译152 An Analysis of Symbolic Metaphor in To the Lighthouse153 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154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155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浅析有关“狗”的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英译及方法156 从家庭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157 体态语和跨文化交际—体态语在国际商务中的重要作用158 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159 新闻英语模糊语的语用功能分析160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161 斯佳丽的性格分析162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163 希拉里退选演讲积极话语分析164 《哈利•波特》的成功销售及其对中国儿童文学营销的启示165 语用模糊及语用功能166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167 论模糊语言在广告英语中的功能与运用168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169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170 应用学习动机理论优化高中英语学困生171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172 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173 关于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174 浅谈英语俚语175 浅析爱默生的《论自助》——人生自主的源泉176 Olympic Economy177 从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形象变化分析中国在西方人眼中的形象变化及原因178 中西礼仪对比179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180 《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探析181 追寻荆棘的女人——浅析《荆棘鸟》中梅吉的形象182 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对比183 The Study of Chinese Body Language18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85 中西方婚礼文化对比186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187 隐喻认知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188 从浪漫主义角度剖析《海上钢琴师》在中国流行的原因189 存在主义视域下的艾伦•西利托《周六晚与周日晨》中的“反英雄”190 英雄精神的回归—浅析《雨王汉德森》的主题191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192 文化语境视域下英语习语的汉译研究193 英语写作中干扰因素的分析194 模糊语在新闻报道中的语用研究195 文化差异在中美雇员协作中的问题分析196 从合作原则的角度看《辛普森一家大电影》中的黑色幽默197 浅析小学汉英双语教学198 试论《简爱》的叙事策略199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200 科技英语长句的结构分析与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