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诊断
肩关节损伤的MR影像诊断意义
肩关节损伤的MR影像诊断意义发布时间:2021-12-31T06:27:11.46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月17期作者:马二奎刘晶张雷[导读]肩关节损伤的MR影像诊断意义马二奎刘晶张雷(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北京102400)【摘要】目的:研究肩关节损伤运用MR影响诊断的意义。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诊的12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为所有患者行MR影响检查,阐述肩关节损伤后的形态结构、信号特征等情况;同时将MR影像结果与手术或关节镜诊断的结果进行互比分析。
结果:①关节镜检查:87例患者为肩袖损伤、48例为盂唇损伤;②MR检查结果中共确诊84例肩袖损伤,50例盂唇损伤。
③MR检查肩袖损伤中灵敏度为89.66%;特异度为81.82%;准确性为87.50%。
④MR在检查盂唇损伤中的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84.72%;准确性为83.33%。
结论:肩关节损伤运用MR影像行诊断,在诊断肩袖损伤、盂唇损伤中具有较高的诊断能力,可作为后期治疗参考依据,故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肩关节损伤;MR;影像学;信号特征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越来越高,健身活动的兴起,各类型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肩关节损伤尤其多,患者主要表现在肩关节活动障碍、肩关节疼痛等,为此影响其升生活质量[1-2]。
临床中肩关节损伤主要有两大类:肩袖损伤、盂唇损伤,提升临床肩关节损伤检验准确率是后续治疗的关键[3]。
以往,临床中主要依靠X线、CT对肩关节损伤进行检查,由于X线不能清晰地显示软骨损伤,故检查结果准确性低,实际应用中存在局限性;CT造影应用中可能对病灶区域造成二次损伤,为此存在一定的检验风险。
为此MR检验应运而生,肩关节损伤行MR检查,不仅成像清晰,且能准确的判定患者肩部损伤情况[4]。
基于此笔者将深入总结MR影像应用在检查肩关节损伤的意义,特将以上120例肩部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者,行MR检查,并与手术结果和关节镜结果互比分析,旨在为临床检验中积累更加丰富的经验,现将分析材料阐述如下。
第1课时:肩关节镜入路及过线打结技巧
第1课时:肩关节镜入路及过线打结技巧在第1课时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肩关节镜入路及过线打结技巧。
作为一名职业写手,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详细讲解这一主题。
以下是本课时的主要内容。
一、肩关节镜概述肩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在肩关节周围建立几个小孔(约0.5-1厘米),将关节镜插入关节腔内,观察关节内部结构并进行手术操作。
相较于传统开放手术,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二、肩关节镜入路1.前上入路:在肩峰下1-2厘米处,从三角肌和冈上肌之间进入关节腔。
2.前下入路:在肩峰下2-3厘米处,从胸大肌和三角肌之间进入关节腔。
3.后入路:在肩胛骨下角附近,从冈下肌和小圆肌之间进入关节腔。
4.侧入路:在肩关节外侧,从三角肌和大圆肌之间进入关节腔。
三、过线打结技巧1.过线:在关节镜手术中,过线是指将手术线穿过关节内的特定结构。
过线时,需要使用专门的过线针或导丝。
a.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入路,将过线针插入关节腔。
b.在关节镜观察下,将过线针穿过目标结构。
c.拉出过线针,将手术线带入关节腔。
2.打结:打结是将手术线固定在关节内特定结构上的过程。
a.采用单手或双手打结法,将手术线在关节内形成结。
b.确保结牢固,避免术后滑脱。
四、注意事项1.在进行肩关节镜手术时,要熟悉关节内解剖结构,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2.过线和打结过程中,要确保手术线在关节内的张力适中,避免过度牵拉。
3.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肩关节镜入路及过线打结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诊断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检查陈疾忤陈世益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关节镜外科是最近二十五年来骨关节外科发展最快的领域,其中肩关节镜技术的进步最为显著。
美国Burman医生于1931年最早使用关节镜进行肩关节尸体标本研究。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肩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取得飞跃性发展。
目前,肩关节镜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肩锁关节病变、肱二头肌腱和盂唇损伤、肩关节不稳等疾患的有效手段。
从最基本的肩关节镜检查开始,到肩峰成形、盂唇修补、关节不稳重建、肩袖修补、肩锁关节成形等手术,肩关节镜外科医生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曲线”,才能逐步掌握这门技术。
而注意更新理论知识,掌握肩关节镜外科最新的诊疗理念,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技术并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
利用肩关节镜进行肩关节疾病的探查,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的第一步。
只有通过肩关节镜检查操作,熟练掌握肩关节镜手术的基本步骤和关节镜入路选择,熟悉肩关节内的解剖结构,适应患者体位变化导致解剖结构立体方位的改变,才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较为复杂的手术。
相对于膝关节而言,肩部肌肉丰厚,骨性结构复杂,邻近部位有较多的血管神经,因此选择正确、合理、有效的入路是保障肩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前提,同时避免了医源性损伤。
因此,在患者麻醉满意、摆放体位后,应使用记号笔标记出肩关节体表的骨性标志,主要描绘出锁骨、肩胛岗、肩峰、肩锁关节和喙突等结构的体表投影,同时标出可能使用的入口位置,然后再消毒铺巾。
一、手术入路及技术要点(一)手术入路根据肩关节镜入路在手术中的作用,可分为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实际上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术中常根据需要将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来回切换;根据各入路应用的观察部位,可以划分为关节内入路和关节外入路。
1.关节内入路用于盂肱关节内探查和治疗。
(1)主后入路(图5-1)主后入路是放置关节镜的原始入路,对肩关节镜检查至关重要。
肩肘关节疾病的关节镜治疗
核磁能清楚的显示肩袖撕裂
外展外旋位MRI显示盂唇损伤
肩关节Y位片显示肩峰外形
适应征
肩关节:肩袖损伤、肩关节脱位、肩峰撞击、盂唇损伤、
肩锁关节病变、肱骨大结节及关节盂骨折等。
肘关节:肘关节游离体、滑膜清理、桡骨小头骨折、网
球肘、尺骨冠突骨折、侧副韧带情况差,合并较多基础疾病,心、肝、 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合并身体其他部位 感染病灶;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良;合并其他 疾病不适合手术。
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
尽管肩关节镜手术创伤小,其术中和术后合 并症的发生率很低,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和影 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出现严重的合并症。
主要并发症
1、周围神经血管损伤:术前评估,术中仔细操 作,避免过度牵拉,入路准确。 2、镜下操作困难,效果不佳,术中可开放切开 手术处理,或适当延长切口。 3、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20世纪80年代后期,肩关节镜不只是用于提高诊断水平,更多地 开始开展镜下治疗,并取得了非常满意的临床效果。如北医三院运动 医学研究所每年肩肘关节镜手术约400例。
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其与现有同类技 术的比较
只要技术上熟练,肩肘关节关节镜技术相对安全, 风险小,感染几率极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康 复效果好,缩短住院时间。关节镜可通过微小的切 口全方位的观察整个关节,即便是切开手术也不能 达到如此效果,而且创伤大。
技术背景情况
日本东京大学的高木宪次(1888~1963年)教授于1918年首次在尸 体上对关节进行了观察,为经过人体非自然孔道(内镜入路)进入体腔 进行检查和治疗奠定了基础,并于1919年利用7.3 mm直径的膀胱镜 在世界首例成功为患者进行了膝关节镜检查。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关节镜设备与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国际上逐渐 进入新的阶段,关节镜的应用范围发展到膝、肩、肘、踝、腕、髋关 节以及足与手部的小关节、椎间关节以及关节外手术。
肩关节镜医学PPT课件
用物准备
直径4.0mm、30度关节镜 肩关节缝合相关耗材
25
26
刨削刀和磨钻
27
肩关节镜手术器械
28
锚钉
29
手术入路
后入路:肩峰后外角下缘
2~3cm、 内侧1cm处。
前入路:肩峰前角与喙突
之间
外侧入路:肩峰外侧缘 2cm
30
肩峰成型手术过程
后入路在进针处做皮肤小切 口,用锐套管针沿穿刺针方 向刺入,经过三角肌及后旋 肌群进入关节腔,有液体由 套筒出水接头处流出后,拔 除锐性针芯,换用钝头针芯 将套筒伸入关节腔内。去掉 针芯,插入4mm直径的 30°关节镜
肩关节镜手术
1
学习内容
1. 肩关节镜的定义 2.肩关节镜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3.肩关节镜体位与麻醉 4. 肩关节镜手术配合 5. 注意事项
2
关节镜
1931, Takagi 7.3mm 1935,Takagi,4mm;Masaki加入冷光源 1974年国际关节镜学会 1980s’ 检查 1980s’后期,MR、超声、肩关节镜手术迅速发展 , 使 肩关节镜成为骨科、运动医学的热点之一
3
切口小不易感染,皮肤瘢痕极小
手术创伤小,手术安全,可重复手术
优 点
一次关节镜手术可以同时治疗多种疾病
适应症宽,适用于关节内的各种病变
诊断明确,准确率可达98%,对病人经济有效
4
适应症
肩关节镜检 查(诊断性 检查)
肱二头肌腱病变 盂唇损伤 软骨损伤
二次手术
5
肩关节镜下手术 (治疗方法)
31
外侧入路
c d b
e
a
后入路
前入路
32
肩关节镜技术PPT课件
• 首先建立后侧入路后,建立其他入路 • 皮肤切口前用腰穿针确定适当的进入角度 • 交换棒在定位针的旁边向下走行 • 交换棒上套上鞘管
11
• A:后侧入路 • B:前侧入路 • C:前上外侧入路 • D:Port of Wilmington 入路 • E:后外侧入路 • F:5点钟入路
7
患者的体位
• 2.半坐位:患者仰坐于手术台上,头侧屈70 º~80 º,患者头固定在头架上。患肩要露出在 手术台外,露出整个肩胛骨区,并使患肢可自由 活动。
• 本方法的优点是如需改做切开手术,不需另行换 位置和铺巾,而且术中所观察到的关节内解剖位 置,如日常所见方位相符。
• 但本体位的缺点是有时观察关节前部不方便,这 是由于对上肢没有足够的牵引所致。
12
• 后入路:
• 肩关节镜从创建后入路开始。经该入路将关节镜插入到 肩关节内和肩峰下间隙。
• 典型后入路大约设置在距肩峰后外侧向下2cm向内1cm 处。也有采用标记下3cm、内侧lcm的,此处是个软的 空隙,刚好在冈下肌与小圆肌之间。
• 保证后入路正确设置的方法还包括术者用手术肩同侧的 手触摸骨标志,将中指置于喙突上,食指直接置于肩锁 关节后与肩胛冈前之间的窝内。然后用拇指感觉“软点 ”,这是冈下肌和小圆肌群之间的肌间隙。
• 可用等离子射频汽化仪,进行有效的 止血。
• 可用肩关节灌注系统调整关节内压力 及流速等
4
肩关节镜外科的手术准备
• 器械准备 • 基本器械可与膝关节镜外科相同,但灌水系统最
好用泵,因为肩关节不能上止血带,所以要维持 通过关节腔内的液压来止血。如实在没有泵,那 么要用4个3000ml液体袋串连,悬吊于距患者 心脏lm高水平,进行冲洗。 • 除了常用的刨削系统各种刨刀及球锉外,等离子 系统是不能缺少的。因为它既能切割又能止血, 是肩关节外科所必需的器械。
肩关节镜的护理查房(1)(2)
病例介绍
患者游金凤,女,55岁,于2019-02-26在全 麻下行肩峰成形术+肩袖修补术
麻醉方式
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手术体位?
侧卧位或沙滩卧位
手术体位—侧卧位
手术体位—沙滩椅位
用物准备?
敷料包:治疗巾包、中单包、腹单包、手术衣包 器械包:配包、碗包、持物钳包 一次性物品:手套数副、骨科套针、4#线、骨科粘贴巾、 显微镜套、吸引器连接管、膀胱冲洗器、射频刀头、一次 性刨刀头、一次性导尿包、3l生理氯化钠、2#或5#关节韧 带缝线、平纹弹力绷带、肾上腺素9支、泡沫敷料 仪器设备:关节镜设备一套、射频消融系统、吸引器装置 特殊器械:关节镜器械、关节镜镜头、肩关节镜器械(12 件)、双极射频过线器、上肢牵引带 体位垫:侧卧位体位垫
肩袖肌腱是由冈山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的肌腱组成的板状联合肌腱结构,上述肌腱均止 于肱骨大结节和小结节,形成袖口,故称为肩袖。
功能
悬吊肱骨、稳定肱骨头、协助三角肌外展上臂 和旋转肩关节。
肩袖是肩关节活动中的解剖弱点,转肩时它 不仅要保护关节的稳定,同时承担着转肩 动力的重任,再加上它与肩峰紧贴,容易 受到挤压和摩擦,使肩袖肌腱、韧带和滑 囊发生微细损伤和劳损。
3、安放仪器 将仪器放于术者对侧。正确连接仪器, 打开各种开关,调节好参数。
4、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进程,尤其是血压 变化,必要时协助麻醉师进行控制性降压;为减 少术野出血,每3000ml生理氯化钠加入肾上腺素 3mg维持术中灌注。观察灌注液余量,防止关注 液体用完气泡进入术野,影响手术进程;及时提 供术中所需要的物品。
症状及体征
(1)外伤史:急性损伤史,以及重复性或累积性 损伤史,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肩关节镜工作套管在膝关节后侧入路的应用
肩关节镜工作套管在膝关节后侧入路的应用摘要】关节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技术,在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不仅实现了微创的手术方式,而且能够对关节的损伤和病情进行更加全面的诊断。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文献,对关节镜工作套管在膝关节后侧入路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关于膝关节手术的的文献有很多,主要的入路方式有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关节镜下穿隔入路的方式,这些入路方式都具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在建立后侧入路后,如需反复进入同一入路操作或观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进入关节,很容易进入较为松弛的关节囊后侧,经常需要重新寻找入路,甚至再次穿刺制作入路,从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伤,并延长了手术的时间。
采用肩关节镜工作套管可以有效的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
将肩关节工作套管应用于膝关节镜后,使膝关节后侧手术更具操作性,提高手术的效率,将膝关节后侧腔室手术成为常规手术,使之不再成为关节镜手术的“盲区”。
【关键词】膝关节后侧入路;肩关节镜工作套管;关节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手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而且直接反应外科治疗的水平如何[1]。
关节镜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手术技术,在关节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
不仅实现了微创的手术方式,而且能够对关节的损伤和病情进行更加全面的诊断。
关节镜在微创手术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得到临床上的认可,只需要较小的切口,减少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能够坚守对周围正常的关节组织的干扰,使得患者在术后能够较快的恢复,这些优点使得关节镜及其工作套管在临床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3]。
本文主要通过查阅文献,对关节镜工作套管在膝关节后侧入路中的应用进行总结,现汇报如下。
1 膝关节手术1.1 膝关节镜手术的入路介绍目前常用的膝关节镜后侧入路,主要有三种:后内侧入路、后外侧入路和关节镜下穿隔入路。
1.1.1 后内侧入路该入路位于股骨髁后内侧边缘与胫骨形成的软组织三角内,有利于关节腔后内部结构的观察和操作[4]。
(医学课件)肩关节镜技术
肩关节镜技术
xx年xx月xx日
目录
contents
肩关节镜技术概述肩关节镜手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肩关节镜手术的术式及步骤肩关节镜手术后的康复及护理肩关节镜技术的临床效果及评估肩关节镜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01
肩关节镜技术概述
肩关节镜技术是一种使用内窥镜对肩关节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微创技术。
肩关节镜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继续研究和探索如何减少肩关节镜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肩关节镜技术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02
积极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为肩关节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教育和培训
03
加强肩关节镜技术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医生对这一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规范化应用。同时,关注医护人员职业健康的保护,避免因长时间手术而导致的职业病。
肩关节镜手术后的康复计划
肩关节镜手术后的日常护理
肩关节镜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处理
术后感染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需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治疗。
感染
神经损伤
关节粘连
肌肉萎缩
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神经,导致感觉或运动障碍,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应治疗。
术后未及时进行功能锻炼可能导致关节粘连,需及时就医,进行松解治疗。
将肩关节镜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进行有机结合,例如人工智能、生物材料、生物信息学等,拓展其应用范围和影响力。
肩关节镜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深化基础研究
加强对肩关节镜技术的病理生理机制、生物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02
技术创新与优化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诊断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检查疾忤世益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关节镜外科是最近二十五年来骨关节外科发展最快的领域,其中肩关节镜技术的进步最为显著。
美国Burman医生于1931年最早使用关节镜进行肩关节尸体标本研究。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肩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取得飞跃性发展。
目前,肩关节镜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肩锁关节病变、肱二头肌腱和盂唇损伤、肩关节不稳等疾患的有效手段。
从最基本的肩关节镜检查开始,到肩峰成形、盂唇修补、关节不稳重建、肩袖修补、肩锁关节成形等手术,肩关节镜外科医生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曲线”,才能逐步掌握这门技术。
而注意更新理论知识,掌握肩关节镜外科最新的诊疗理念,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技术并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
利用肩关节镜进行肩关节疾病的探查,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的第一步。
只有通过肩关节镜检查操作,熟练掌握肩关节镜手术的基本步骤和关节镜入路选择,熟悉肩关节的解剖结构,适应患者体位变化导致解剖结构立体位的改变,才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较为复杂的手术。
相对于膝关节而言,肩部肌肉丰厚,骨性结构复杂,邻近部位有较多的血管神经,因此选择正确、合理、有效的入路是保障肩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前提,同时避免了医源性损伤。
因此,在患者麻醉满意、摆放体位后,应使用记号笔标记出肩关节体表的骨性标志,主要描绘出锁骨、肩胛岗、肩峰、肩锁关节和喙突等结构的体表投影,同时标出可能使用的入口位置,然后再消毒铺巾。
一、手术入路及技术要点(一)手术入路根据肩关节镜入路在手术中的作用,可分为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实际上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术中常根据需要将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来回切换;根据各入路应用的观察部位,可以划分为关节入路和关节外入路。
1.关节入路用于盂肱关节探查和治疗。
(1)主后入路(图5-1)主后入路是放置关节镜的原始入路,对肩关节镜检查至关重要。
多图|肩关节镜手术盂肱关节后方入路解剖要点
多图|肩关节镜手术盂肱关节后方入路解剖要点
熟悉并掌握关节解剖学知识是安全进行关节镜手术并获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来源|《关节镜手术解剖图谱》
欲了解更多,可至文末扫描二维码
温馨提示:本文图片较多,建议在wifi环境下浏览。
所有图片均可点开大图~
盂肱关节的后方入路是肩关节镜的主要入路,也是肩关节镜手术中建立的第一个入路,位于肩峰后外侧角内侧1 cm、下方2 cm 处(图1.4)。
经此入路可初步进行肩关节镜检查;同时,盂肱关节内的任何操作都需在建立此入路的前提下进行。
1
解剖与可能损伤的结构
正确的后方入路从冈下肌和小圆肌间通过。
如定位时偏向内侧,可能损伤旋肩胛动脉;向内下方偏移,则可能损伤肩胛上动脉;若偏向外下方,可能伤及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
图1.5~8 显示了肩关节后方解剖结构。
2
关节内与关节镜下解剖
从后方入路观察时,必须对盂肱关节内解剖结构有充分了解,才能较好地调整镜头方向并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为进一步确保安全,前方入路需要在经后方入路置入的关节镜监视下建立(图1.9~15)。
本文内容引用自《关节镜手术解剖图谱》一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使用。
肩关节镜基础PPT
肩峰撞击症
肩峰撞击症是由于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摩擦或碰撞引起的,表现为肩部疼痛、活 动受限和夜间痛等症状。
肩峰撞击症通常是由于肩部结构异常或姿势不良引起的,通过肩关节镜手术可以 调整关节结构、减轻撞击并缓解症状。
肩关节不稳
肩关节不稳是指肩关节在活动时出现不稳定的感觉或明显的 晃动,可能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肩ts
目录
• 肩关节镜概述 • 肩关节解剖结构 • 肩关节镜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 肩关节镜手术操作流程 • 肩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与预防措施 • 肩关节镜手术的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
01
肩关节镜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肩关节镜是一种用于检查、诊断和治 疗肩关节疾病的内窥镜技术。
预防血管损伤需要熟悉解剖结构,避免误伤血管;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需要在手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关节功能 恢复和肌肉力量的恢复。
06
肩关节镜手术的未来发展与研究 方向
新型手术器械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手术器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手术器械如微型 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将被应用于肩关节 镜手术中,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
04
肩关节镜手术操作流程
手术前准备
诊断与评估
通过X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以及医生的体格检查,对患者 的肩关节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 定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案。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 、手术过程、术后康复等内容,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准备
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血液检 查、心电图等,确保患者身体状 况适合手术。同时,进行术前的 皮肤准备、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措 施。
肩关节不稳可能是由于创伤、韧带松弛或肌肉力量不平衡引 起的。肩关节镜手术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韧带、加强肌肉力 量并提高关节稳定性。
(医学课件)肩关节镜技术
05
肩关节镜技术的优势与局限性
技术优势
切口小
肩关节镜手术的切口小,术后恢复快, 疤痕小。
精确度高
肩关节镜技术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关节 内部视野,使得手术更精确。
恢复时间短
相较于传统手术,肩关节镜技术可以缩 短恢复时间,减少术后疼痛。
并发症少
肩关节镜手术的并发症相对较少,安全 性较高。
局限性及应对措施
01
技术要求高
肩关节镜手术需要掌握熟练的技术和操作技巧。
02
部分患者不适合
某些患者因为肩关节解剖结构特殊,可能不适合进行肩关节镜手术。
03
术后康复需求高
虽然肩关节镜手术创伤较小,但术后仍需要积极进行康复锻炼,以促
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肩关节镜技术将继续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逐渐成为治疗肩部 疾病的常用手段。
建议
参与尸体标本操作、观摩手术录像以及进行动物实验等是加深理解和技能的有效途径。同 时建议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与上级医师积极交流,提高操作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发展历程
1 2
起源
肩关节镜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用于 盂肱关节内的检查和手术。
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肩关节镜技术逐 渐应用于各种肩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
现状
现代肩关节镜技术已经成为了治疗肩部疾病的 重要手段之一。
适用范围与禁忌症
适用范围
肩关节镜技术适用于多种肩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盂肱关节不稳定、肩袖 损伤、肱二头肌肌腱炎、冻结肩等。
X线和MRI检查
进行影像学检查,帮助医生了解肩袖损伤的部位、程度和性质。
肩关节镜技术介绍和使用
这根血管流入肩关节内的血液是病人的血压、关 节内或肩峰下压力和液体流速平衡的结果。
• 获得清晰的视野:
假设无特殊医学禁忌证,主张收缩压维持在 <=100mmHg 适应病人的收缩压,关节镜泵的压力维持 在60mmHg,生理盐水作为灌注液
• 易出血的某些区域:如喙突区域、内 侧肩峰下滑囊和喙肩韧带前侧部 分 区域。
肩峰下撞击症
• (1)Neer试验:检查者立 于患者背后,一手固定肩 胛骨,另一只手保持肩关 节内旋位,使患肢拇指尖 向下;然后使患肩前屈过 顶。如果诱发出疼痛,即 为阳性。该试验的机理是 人为地使“肱骨大结节” 与“肩峰前下缘”发生撞 击,从而诱发疼痛。
肩峰下撞击症
• (2)Hawkins试验:检 查者立于患者后方,使患 者肩关节内收位前屈90 度,肘关节屈曲90度, 前臂保持水平。检查者用 力使患侧前臂向下致肩关 节内旋,出现疼痛者为试 验阳性。该试验的机理是 人为地使肱骨大结节和冈 上肌腱从后外方向前内撞 击肩峰、喙突、喙肩韧带 形成的“喙肩弓”。
患者的体位
• 2.半坐位:患者仰坐于手术台上,头侧屈70 º~ 80 º,患者头固定在头架上。患肩要露出在手术 台外,露出整个肩胛骨区,并使患肢可自由活动。
• 本方法的优点是如需改做切开手术,不需另行换 位置和铺巾,而且术中所观察到的关节内解剖位 置,如日常所见方位相符。
• 但本体位的缺点是有时观察关节前部不方便,这 是由于对上肢没有足够的牵引所致。
• 对于缓解关节僵硬,恢复关节活动度的治疗 方式包括:
• 1)麻醉下手法松解,在麻醉状态下,通过 手法松解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以恢复肩关 节活动度。然而松解手法有一定难度,不同 手法可能疗效不同。另外手法松解有骨折、 关节脱位、肩袖损伤、臂丛神经损伤、关节 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因而采用这种治 疗方式需要慎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肩关节镜入路、解剖与检查陈疾忤陈世益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及关节镜外科关节镜外科是最近二十五年来骨关节外科发展最快的领域,其中肩关节镜技术的进步最为显著。
美国Burman医生于1931年最早使用关节镜进行肩关节尸体标本研究。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肩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取得飞跃性发展。
目前,肩关节镜已成为治疗肩峰下撞击症、肩袖损伤、肩锁关节病变、肱二头肌腱和盂唇损伤、肩关节不稳等疾患的有效手段。
从最基本的肩关节镜检查开始,到肩峰成形、盂唇修补、关节不稳重建、肩袖修补、肩锁关节成形等手术,肩关节镜外科医生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学习曲线”,才能逐步掌握这门技术。
而注意更新理论知识,掌握肩关节镜外科最新的诊疗理念,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技术并不断取得进步的前提。
利用肩关节镜进行肩关节疾病的探查,是开展肩关节镜外科的第一步。
只有通过肩关节镜检查操作,熟练掌握肩关节镜手术的基本步骤和关节镜入路选择,熟悉肩关节内的解剖结构,适应患者体位变化导致解剖结构立体方位的改变,才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展较为复杂的手术。
相对于膝关节而言,肩部肌肉丰厚,骨性结构复杂,邻近部位有较多的血管神经,因此选择正确、合理、有效的入路是保障肩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前提,同时避免了医源性损伤。
因此,在患者麻醉满意、摆放体位后,应使用记号笔标记出肩关节体表的骨性标志,主要描绘出锁骨、肩胛岗、肩峰、肩锁关节和喙突等结构的体表投影,同时标出可能使用的入口位置,然后再消毒铺巾。
一、手术入路及技术要点(一)手术入路根据肩关节镜入路在手术中的作用,可分为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实际上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术中常根据需要将观察入路和工作入路来回切换;根据各入路应用的观察部位,可以划分为关节内入路和关节外入路。
1.关节内入路用于盂肱关节内探查和治疗。
(1)主后入路(图5-1)主后入路是放置关节镜的原始入路,对肩关节镜检查至关重要。
几乎所有的肩关节镜手术,都需要先建立主后入路,进行盂肱关节的检查。
术者可以用一只手固定肩胛骨,另一只手拇指在后握住肱骨上端前后推动肱骨头,以拇指尖感觉肩关节后方的“软点”位置,就是主后入路的切口处。
“软点”位于肩峰后下缘、肩盂后方、肱骨头之间形成的三角形间隙中,大约在肩峰后外角内侧2cm、向下2~3cm的位置。
腋神经和旋肱后动脉走行于小圆肌下的四边孔中,离主后入路的切口较近,术中应避免损伤。
考虑到肩盂在矢状面上的前倾角,应将钝头穿刺锥自软点处切口对准喙突方向,即可平行肩盂插入关节腔,这样穿刺锥经过皮肤、皮下组织、岗下肌与小圆肌间隙、肩后方关节囊,进入盂肱关节。
随后更换置入关节镜,并打开注水通道,即可观察关节内结构。
(2)前上入路(图5-1)当关节镜自主后入路置入盂肱关节后,首先需要辨认肱二头肌长头腱、肩胛盂、肱骨头和肩胛下肌腱等结构,这些结构因位置恒定而容易确认。
关节镜下可见前方有一三角形区域,由肱二头肌长头腱、肩胛下肌腱、肩盂前上缘组成。
关节镜监视下将一枚14号或18号的腰穿针自喙突外缘1cm、上缘1~2cm处刺入关节腔,进入三角形区域,并尽量靠近肱二头肌长头腱。
作皮肤切口后,根据腰穿针方向,置入工作套管,这是前方插入器械的“安全区域”。
因为自喙突外侧走行,避开了喙突内侧的臂丛神经和血管;另外,此三角形区域就是肩袖间隙所在的位置,由此进入可以避免损伤岗上肌腱和肩胛下肌腱。
主后入路和前上入路建立后,就可以进行关节内结构的探查和评估了。
(3)前下入路(图5-1)与建立前上入路相似,仍然是在关节镜监视下将穿刺针刺入由肱二头肌长头腱、肩胛下肌腱、肩盂前上缘组成的三角形区域,但穿刺点应在喙突尖的外下方,尽量靠近肩胛下肌腱上缘,作皮肤切口后,工作套管应尽量紧贴肩胛下肌腱上缘进入关节腔,这样可以避免与前上入路发生碰撞。
前下入路常用于肩关节前方盂唇修补术中植入缝线锚钉,为了减小缝线锚钉与肩盂前缘矢状面上的夹角,需要尽可能使缝线锚钉的手柄与肩盂前缘垂直,因此在修补前下方盂唇时,前下入路的位置越低,即越靠近肩胛下肌腱,越有利于缝线锚钉的植入。
(4)岗上肌上方入路由Neviaser首先报道,因此又称为Neviaser入口。
该入口从岗上窝进入,前方是锁骨后缘,外侧是肩峰内缘。
在关节镜监视下,穿刺针以向前方15º、向外20º的方向进入肩关节。
工作套管沿穿刺针方向自皮肤切口,经斜方肌、岗上肌肌腹、肩上方关节囊进入关节腔。
经研究肩胛上神经和血管在该入口内侧3cm,因此正确操作完全可以避免损伤。
岗上肌上方入口可用于上盂唇从前到后损伤(superior labrum anterior to posterior, SLAP)的修补术。
(5)辅助外上方入路皮肤切口在肩峰前外角的前方,该入路经肩袖间隙处关节囊进入关节,因此又称为肩袖间隙入路。
其实上述前上入路和前内下入路都属于肩袖间隙入路,因此如果估计到肩关节前方可能会建立多个入路,应该预先有意识地将各入路安排的分散一些,避免术中器械的碰撞和拥挤。
(6)下后方入路皮肤切口位于主后入路切口下方1~2cm,关节镜自前方入路观察,以腰穿针确定入路方向,然后再按方向置入工作套管。
由于该入路离腋神经较近,因此应严格控制方向,避免向腋窝方向穿刺。
该入路可用于后方盂唇修补、下方盂唇固定、关节囊下方游离体取出等手术。
2.关节外入路用于肩峰下间隙的观察,肩袖修补,肩锁关节成形等。
(1)肩峰下后方入路皮肤切口与上述主后入路相同,是观察肩峰下间隙最常用的入路。
在盂肱关节关节镜下操作结束后,将关节镜更换为穿刺锥,向后拔出穿刺锥使其退至皮下组织。
以穿刺锥尖端触及肩峰后外角的骨性结构,然后将穿刺锥紧贴肩峰后外角下缘,朝向肩峰前外侧,进入肩峰下间隙。
(2)肩峰下外侧入路(图5-1)是肩峰下间隙有效的观察和工作入路,通常在关节镜自后侧肩峰下入路观察时以腰穿针定位。
皮肤切口在肩峰外缘中部向下2~3cm。
这个入路很适合于镜下观察、评估肩袖损伤、抓持肩袖损伤的裂口以缝合。
另外当术中决定由关节镜手术改为小切口手术时,可以沿此入路作皮肤切口。
(3)肩峰下前方入路通常用于工作入路,皮肤切口同上述关节内的前上入路。
有两种方法构建此入路:①直接法,穿刺套管沿肩峰前外角下缘,紧贴骨面进入肩峰下间隙,但由于肩峰下滑囊的遮挡,肩峰下后方入路进入的关节镜可能无法观察到肩峰下前方入路插入的套管,除非已经进行彻底的肩峰下滑囊清理;②间接法,将自肩峰下后方入路进入肩峰下间隙的穿刺锥推向前方,使穿刺锥从前上入路的皮肤切口处穿出,由穿刺锥前方套入工作套管,更换关节镜后缓慢后退,即可观察到肩峰下前方入路进入的工作套管。
(4)肩锁关节前方入路先用穿刺针在肩锁关节间隙处穿刺,以明确肩锁关节的位置。
然后在肩锁关节前方,锁骨前缘下方1~2cm处,作皮肤切口。
经此切口沿肩锁关节下方将工作套管置入肩峰下间隙。
肩锁关节前方入路在关节镜下的肩锁关节成形和锁骨远端切除术中有很大用途。
(5)肩锁关节上方入路肩锁关节上方入路在关节镜下的肩锁关节成形和锁骨远端切除术中也很重要,它没有固定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沿肩锁关节上缘选择不同的位置。
套管应斜行置入,避开肩锁关节囊和肩锁关节的韧带,防止损伤。
(二)技术要点1.体位肩关节镜手术体位有沙滩椅位和侧卧位两种,体位的选择可根据手术医生的经验和习惯。
(1)侧卧位(图5-2a)患者健侧卧位,患肩在上方,躯体向后倾15º,患肢使用皮肤牵引,牵引重量约5-6公斤。
如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应注意间歇性放松牵引,以免造成臂丛牵拉伤。
该体位盂肱关节空间大,低压麻醉安全, 方便,不需要特别的手术台。
缺点为手臂操作不太方便,转为开放性手术较为困难,定向不太容易。
(2)沙滩椅位(图5-2b)即半坐位,最好有专用的体位架。
手术侧肩胛骨需充分暴露以免阻碍操作。
患侧肩部应充分显露,且不影响肩关节术中被动运动。
该体位定向方便,手臂操作方便,变为开放性手术容易。
缺点有低压麻醉很危险,特别是老年病人,需要特别的手术台,需要有经验的助手。
2.特殊工具:由于肩关节解剖结构上的特殊性,肩关节镜手术需要一些不同于常规膝关节镜的工具。
(1)套管(图5-3)套管是肩关节镜手术中最重要的工具,这与膝关节镜有显著差别。
套管有不同直径,包括透明和非透明两种,有螺纹套管和非螺纹两种,根据需要使用。
由于肩部肌肉丰厚,自体表进入关节腔所经的解剖层次较多,在手术中更换不同的工具时,如果没有套管,轻微的方向改变就会误入其他层次而无法将工具置入工作位置;没有套管保护下的工具反复进出,会加重局部解剖结构的损伤;另外,术中灌注的液体会经切口渗入解剖层次中,使用套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液体的渗入,减轻肢体肿胀。
(2)灌注液和加压泵因为肩关节镜中无法使用止血带,并且扩张肩关节腔所需要的压力较大,因此在肩关节镜手术中最好使用3升的灌注液体,为了配合射频汽化仪,所使用的灌注液体必须是电解质溶液。
为了起到止血作用,可以通过在灌注液中加入肾上腺素,或者使用加压泵。
加压泵是一种增压装置,灌注液通过加压泵加压后再进入关节腔,可以使肩关节腔内或手术部位维持一定的压力,从而有效地减少出血。
(3)射频汽化仪由于肩部不能使用止血带,术中出血很难控制,少量的出血就会导致关节镜下视野模糊,影响操作。
因此,射频汽化仪在肩关节镜外科中成为必备工具,它可以在组织切割的同时起到止血的作用,为肩关节镜手术的成功开展创造了条件。
二、关节镜下正常解剖及检查顺序肩关节镜最大的贡献是可以良好的评估盂肱关节和肩峰下解剖结构的正常或病变。
某些正常的解剖变异和所谓的SLAP损伤,只能通过肩关节镜才可能发现,因此肩关节镜的临床应用对于肩关节外科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一)关节镜下正常解剖1.肱二头肌长头腱及上盂唇关节镜自后方入路进入关节腔后,肱二头肌长头腱的关节内部分是首先需要辨认的结构。
肱二头肌长头腱近端止于盂上结节,其止点通过由前向后的上盂唇锚着于肩胛盂上缘。
确认肱二头肌长头腱及其锚定部位的上盂唇,从而判断肩关节腔解剖结构在立体方位上的相互关系,是进行肩关节镜检查的先决条件。
由于手术中患者有侧卧位和半坐位等不同体位,尤其是侧卧位,没有经验的医生常常一时难以分辨上下左右。
此时,肱二头肌长头腱位置的确认可以帮助我们良好的分辨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
正常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是圆形、光滑、白色发亮的腱性结构,不应该有任何的磨损、粘连或部分撕裂。
肱二头肌长头腱向外穿出关节囊,走行于肱骨大结节和小结节之间的结节间沟内。
长头腱在穿关节囊的部位,有上盂肱韧带、喙肱韧带内侧束、喙肱韧带外侧束等结构形成的滑车。
滑车部位的病变可能导致长头腱松弛或从结节间沟中脱位。
可以用探针牵拉长头腱,判断长头腱是否有半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