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提问时机把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数学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
课堂提问是课堂语言交流的基本形式,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恰当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将有利于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
把握数学课堂提问的时机要注意以下六个“时机”:
一、心理变化时机
学生完成一个学习过程,掌握了一个新知识,构建了新的认知结构后,其心理状态由不平衡趋于平衡。要引领学生学习新知识,首先要打破学生的平衡心态,使学生产生重新学习的要求。那么如何打破学生的平衡心态呢?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精当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1】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我首先提出了第一个问题:问题①求一元二次方程x2-3x+2=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对于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通过解方程求出两个根,再求和与积。此时,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平衡的。接着,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问题②不解方程说出方程x2-2007x-2008=0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对于问题②,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此时,学生的平衡心态被打破,迫切想知道这类问题解决的“捷径”,就会进入新的学习状态。
二、问题关键时机
初中数学知识系统性很强,新旧知识联系密切,并且新知识总是
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关键是找准并正确理解新知识的生长点。在问题关键时机提问,就是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提问。这就好比牵牛要牵牛鼻子,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是一个道理。关键问题解决了,其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2】在教学《工程问题》一课时,我先出示这样一个应用题:一条公路长1200米,甲修路队单独修需30天,乙工程队单独修需20天,两队合修需多少天?学生计算出需要12天后,我把路的长度改成2400米,4800米,9600米,12000米,让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再次计算需要多少天?学生计算后,顿生疑惑:修路的长度一直在发生变化,需要的天数为什么总是12天呢?我顺势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工程问题。教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巧妙设计问题,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产生疑惑,抓住学生的疑惑进行新知的探究和学习,为学生新知识的生成提供正确的认知停靠点。
三、思维转折时机
在学习过程中,思路并不是沿直线展开的,经常需要转弯,有时甚至是急转弯。有些掉队的学生,就是没有转好弯,思路才跟不上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审时度势,善于在学生思维转折时设问。
【案例3】在教学《有序数对》时,当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到确定位置的所需条件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不能帮我想一个更简单的确定位置的方法,使我写的速度快一些?”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究新知的空间。学生在这种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下,主动地尝试和思考,创造出了多样
化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而认知水平也恰恰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正是在这种师生交流中,折射出人类逐步发明用数对确定位置所经历的某些过程,也折射出学生建立概念的艰难历程,而这此
恰恰是最有价值的活动。
四、规律揭示时机
学生对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必须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
展变化过程。如果教师只是停留在让学生做各式各样的题型,即仅仅关注问题解决了没有,而疏于引导学生反思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那么,则十分不利于学生把握解决数学问题背后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学生形成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后,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将感性认识升华成理性认识,并经常引导学生回顾解决相应问题的策略,这样不但可以教学生完成具体知识的学习,而且能教会学生归纳数学规律。
【案例4】像“数一数下图中有( )个三角形”这样的题型,就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回顾“有序思考”的策略。
师:同学们,现在咱们一块来回顾一下,刚才咱们在数三角形的个数时是怎么数的,先数——
生:单个三角形,有4个。
师:再数——
生:由2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3个。
生:接着数由3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有2个。
生:最后数由4个小三角形组成的三角形,也就是全部合起来是1个。
生:然后把每种的个数合起来,也就是:4+3+2+1=10,一共有10个三角形。
师:是的,咱们在数个数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这样就能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如此坚持教学,学生在数其他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时,就能够很自然地联想到有序思考的策略,并能使有序思考的策略加以内化。
五、心态定势时机
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相似模型的辨析,增强学生对不同模型的“分辨力”和“识别力”,进而克服由一种数学模型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对其相似数学模型所起的负迁移作用。具体实践可以采用如下做法:先进行一组相同数学模型问题的训练,然后再有意识地提出适当的相似模型问题,引诱学生上当,学生采用旧模型的思维方法解决新模型而产生错误后,教师及时地启发学生将相似模型进行比较、鉴别,从而达到辨析相似模型的目的。
【案例5】教学《正多边形的概念》中,有些学生认为,边相等或角相等就是正多边形,这是受正三角形概念的影响。教学中,及时地引入“角相等→矩形;边相等→菱形”这样的反例,就能消除这种负迁移,为了加深理解,还可用下列判断题组层层提问,在师生讨论中辨清概念。
a.圆内接等边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吗?
b.圆内接等角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吗?矩形符合吗?
c.圆外切等边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吗? 菱形符合吗?
d.圆外切等角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吗?
e.既有一个内切圆,又有一个外接圆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非等边的三角形符合吗?
六、能力拓展时机
创造性是有效性中含金量最高的指标,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品质灵魂。问题是开放的,不是封闭性的,不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最好的问题大概是没有完全明显的答案的,这样的问题常常带有假设性,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在学生能力的拓展时机上设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新的思维情境,使他们保持对问题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产生多向联想,多方面地思考,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案例6】在《找规律》教学中,一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图1是一个水平摆放的小正方体木块,图2、图3是由这样的木块叠放而成的,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叠放下去,至第7个叠放的图形时,小木块的总数是多少?第n个呢?
问题提出后,教师叫学生先自行思考,然后回答。
s1:图1是1个,图2是(1+5)个,图3是(1+5+9)个,每一层都比上一层多4个,第n层有(4n-3)个,因此第7个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