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调查分析
北京地铁空间的标识导向系统
北京地铁空间的标识导向系统 经济发展,⼈⼝膨胀,城镇化进程带动了地下空间层层深⼊的开发,并且由⼀开始的单⼀化向着多功能⽅向发展,地下空间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交错缭绕,越来越像迷宫。
在这样的空间⾥,⼈们要想⾏动⾃如,最有效的⽅法就是建⽴完善的、⼈性化的标识导向系统。
标识导向系统很⼤层⾯上涉及到信息传播的知识,可以从信息学的⾓度来分析着⼿。
1、城市的发展与北京地铁建设 城镇化进程导致了⼀些⼤城市的过度膨胀,⽴体化的空间发展成为⼀种有效的缓解措施,⼈们的⽣活⼯作已经不再局限于地⾯之上,在北京、上海、⼴州等⼤城市,地下空间多年以前就已经得到⼀定程度的开拓,并且⽬前还在向着更好的⽅向发展。
北京地铁是以解决⼈⼝、环境、能源三⼤危机和医治“城市病”为⽬的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的主要形式,不仅缓解地⾯交通的拥挤,也提⾼了⼟地的利⽤率。
2、地下空间特征分析 地下空间是地上空间过分拥挤的产物,和地⾯空间有着本质的差别,《地下空间设计》⼀书中指出北京地铁空间⾃⾝的负⾯特征。
1)缺乏对外界的可视性,导致⼈们对环境难以清楚了解,没有了外界参照物,⼈们就很难感知地下建筑的整体布局,由此导致在北京地铁空间的定向困难。
2)没有窗户,让⼈们觉得环境封闭,阳光缺乏,使⼈担⼼⼀旦发⽣意外能否顺利逃离,没有窗户也让⼈们在地下空间的定位能⼒⼤⼤降低。
3)在地下的意识会引起⼈们对于⿊暗、寒冷、潮湿、空⽓质量差的联想 除了⾃⾝的弊病之外,商业的发展正在增加北京地铁空间的复杂性。
对于国际性⼤城市⽽⾔,北京地铁及其相关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城市⽂明的重要象征和衡量标志之⼀,地下空间是地⾯空间的延伸,北京地铁带动周边商业环境的开发,徐家汇站和⼈民⼴场站都呈现繁荣满⽬的北京地铁商城。
随着周边这种衍⽣设施的建⽴,北京地铁站不再只是北京地铁站,⼤⼤⼩⼩的地下商场让本已迂回的地下空间变得更加的错综复杂。
3、北京地铁空间的信息系统现状 当前北京地铁站的信息系统已经形成了⼀个体系,基本上能够满⾜⼈们在北京地铁空间的活动需求,但仍然有需要改进之处。
浅析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标识导向系统空间形态设计
浅析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标识导向系统空间形态设计作者:盛穆彤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3期摘要:近年来,举办大型特色活动的城市都会积极体现和弘扬自身文化的多样性,形成城市空间内新的表现形式和形象特征。
所以,城市越来越注重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公共交通标识导向系统,为人们安全、迅速、准确地识别信息而提供服务。
本文以北京市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奥运支线为例,浅谈现当代地铁标识导向系统中空间形态设计特色,概括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在城市大型特色活动中的设计理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奥运支线;标识导向系统;空间形态;大型特色活动0 引言地铁标识导向系统中的空间形态设计是传递信息重要的媒介与载体,城市举办大型特色活动时设计具有鲜明特色的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可为人们安全、迅速、准确地识别信息提供服务,并且在地下环境进行导向指引的同时,还能增强大众对于文化的认知与体验。
北京作为拥有中国最早地铁的城市,已经越来越注重地铁的系统规划。
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环境的发展,地铁的扩建,北京逐渐对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加以重视。
2001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大大促进推动了北京地铁的建设。
2002年5月,北京市所有地铁都引入了全新的标识导向系统。
标识导向系统在我们的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它遍及城市各类公共环境,小到街头路牌,大至城市环境规划。
它们的存在为人们的城市生活提供了保证[1]。
本文将通过浅析北京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奥运支线的标识导向系统空间形态设计特色来研究我国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在城市举办大型特色活动时的设计理念。
1 奥运支线标识导向系统中空间形态设计特色北京地铁标识导向系统各条线路都使用着相同的设计布局。
但是就在2008年,北京地铁奥运支线借举办奥运会的有利契机打破了这一传统。
奥运支线采用了与传统地铁站截然不同的空间形态设计手法,将每一站都进行主题规划设计。
虽然只有四座车站,但它们各自不同的特色彰显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核心理念,实现了“一站一景”的风格,使乘客置身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之中。
标识导向设计优秀案例
标识导向设计优秀案例摘要:一、标识导向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二、标识导向设计的优秀案例1.案例一:北京市地铁导向系统2.案例二:上海虹桥枢纽导向系统3.案例三: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导向系统三、案例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正文:一、标识导向设计的概念和重要性标识导向设计是一种通过视觉符号,引导人们顺利到达目的地的设计方法。
在城市建设、交通规划、公共场所等领域中,标识导向设计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提升城市形象,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二、标识导向设计的优秀案例1.案例一:北京市地铁导向系统北京市地铁导向系统采用了明确的色彩和图形标识,方便乘客快速识别和换乘。
同时,导向系统在关键节点设置了明显的导向标识,有效引导乘客到达目的地。
2.案例二:上海虹桥枢纽导向系统上海虹桥枢纽导向系统作为我国大型交通枢纽的代表,其导向系统设计科学合理。
通过清晰的指示牌、明确的导向线条和智能化的导航设备,使乘客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中迅速找到正确的出行路线。
3.案例三: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导向系统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导向系统充分利用了地面、墙壁和空中空间,设置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导向标识。
此外,导向系统还采用了LED 技术,使标识在夜晚更加醒目,提高了行人的辨识度。
三、案例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从以上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标识导向设计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我们需要借鉴优秀案例的成功经验,不断提高我国标识导向设计的水平,为人们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强化导向标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人们在出行过程中能够获得准确、连续的信息指引。
2.注重导向标识的视觉效果,提高标识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3.创新导向标识的形式和内容,适应不同人群和场景的需求。
基于乘客需求的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导向系统优化研究
基于乘客需求的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导向系统优化研究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主力军。
而换乘车站作为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其导向系统对乘客出行体验和交通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乘客需求出发,探讨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导向系统的优化研究,以提高乘客出行效率和体验。
一、引言目前许多换乘车站的导向系统往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指示不清、信息不全、导向标识混乱等,这些问题导致了乘客在换乘车站的出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和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从乘客需求出发,对轨道交通换乘车站导向系统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和体验。
二、乘客需求分析乘客作为轨道交通系统的最终用户,其需求和体验至关重要。
在设计和优化换乘车站的导向系统时,必须充分考虑乘客的需求,从而提高乘客的满意度和出行体验。
1.信息清晰准确:乘客在换乘车站最关心的是线路和车站的信息。
导向系统应当清晰准确地呈现线路图、站点信息、换乘指引等信息,让乘客能够快速找到自己的目的地。
2.指示明确方便:乘客在换乘车站往往陌生,需要通过导向系统来获得换乘的指引。
导向系统的指示应当明确方便,避免出现误导或混乱的情况。
3.便利快捷出行:乘客在换乘车站希望能够便利快捷地完成换乘和出行。
导向系统应当设计合理,让乘客能够通过最短的路径和最少的步骤完成换乘和出行。
通过对乘客需求的分析,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换乘车站导向系统需要满足乘客对于信息清晰准确、指示明确方便和便利快捷出行的需求。
基于这些需求,可以对换乘车站导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改进。
三、换乘车站导向系统优化方案1.信息显示优化:针对乘客对于信息清晰准确的需求,可以对换乘车站的信息显示进行优化。
在车站大厅设置线路图,标明各条线路的站点和换乘关系;在月台设置站点信息牌,清晰显示当前站点和到达方向。
还可以通过数字显示屏、语音广播等方式,及时发布列车信息和换乘指引。
2.导向标识优化:为了满足乘客对于指示明确方便的需求,可以对换乘车站的导向标识进行优化。
北京地铁导视系统服务设计研究
北京地铁导视系统服务设计研究摘要:北京地铁导视系统服务设计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出行方式不断改变,地铁越来越成为大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导视系统作为地铁乘客出行的重要辅助工具,其服务的质量对于乘客的出行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对北京地铁导视系统的服务设计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提高其服务质量和乘客出行的便利性。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北京地铁导视系统的现状及服务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自助服务机、语音提醒、虚拟现实技术等服务设计方案。
通过对不同服务设计方案的优缺点进行权衡和比较,本研究最终提出了综合应用不同技术手段的服务设计方案,以期提高北京地铁导视系统的服务质量和乘客出行的便利性。
关键词:地铁导视系统;服务设计;自助服务机;语音提醒;虚拟现实技术北京地铁导视系统服务设计研究一、地铁导视系统的服务设计意义及研究现状地铁导视系统作为地铁乘客出行的重要辅助工具,主要通过标示、文字、图表、记录和声音等形式,为地铁乘客提供准确、清晰、便捷、舒适的出行信息服务。
地铁导视系统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乘客的乘车体验和投诉率,是地铁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争议的有效手段。
目前,国内外针对地铁导视系统的服务设计方案已有很多,这些方案主要包括新增标识牌、加强人工服务、引入智能技术等。
但由于乘客对导视系统服务的出行体验需求不同、地域差异大、技术手段各异,且导视系统服务设计存在巨大的升级成本,不同地铁运营商的服务设计方案和实践效果也有所不同。
因此,地铁导视系统服务设计研究还需要增加针对性和可持续性的建设。
二、北京地铁导视系统的服务设计现状分析作为全球最大的城市之一,北京地铁是中国地铁发展的代表之一,也是国内导视系统服务设计的创新基地之一。
根据北京地铁公司提供的资料,北京地铁导视系统包括多维度的信息元素:通道导向、车站标示、出入口标示、楼层标示、出站行路线标示、乘车候车行车指示、应急疏散指示、报警设施、广告信息等。
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以北京燕房线阎村北车辆基地为例
DOI:10.15913/ki.kjycx.2024.06.031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研究——以北京燕房线阎村北车辆基地为例王寅(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071)摘要:从整体性、系统性角度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导向标识系统站进行分析,根据其单体多、功能分区复杂、运营管理人员众多且素质不一的特点提出系统性的设计方法,从而达到导向有序、方便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及安全度的目的,同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阎村北车辆基地,为今后中国车辆基地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提供宝贵经验。
关键词:车辆基地;导向标识;设计方法;阎村北车辆基地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6-0111-04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发展迅猛,车辆基地作为轨道交通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系统,与车站一样也随着中国轨道交通里程数的增加而相应增加,虽然不同于车站那样对公众开放,但其作用不可替代,承担着线路运营车辆的停放、管理、运用整备、维修保养和检修等任务。
车辆基地有着建筑单体多、功能分区复杂、运营管理人员众多且素质不一的特点,经常出现人流、物流路线交叉,错入不同功能区等现象,从而造成时间浪费、运营生产效率低下。
本文将从整体性、系统性角度对车辆基地导向标识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其特点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北京轨道交通燕房线阎村北车辆基地,为今后中国车辆基地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提供宝贵经验。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发达国家,例如德国、日本等,城市公共交通中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
其导向系统不仅设计完善、规范,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辅佐多元化的导向表现形式,在保证标识导向系统准确传递信息的同时,兼顾其审美价值,以展现地域文化特色。
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国外学者对轨道交通车站标识系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相对成熟完善的轨道交通标识体系[1]。
以北京地铁为例---浅谈地铁车站指示牌,乘客导向标志设
以北京地铁为例---浅谈地铁车站指示牌,乘客导向标志设计的设计内容摘要随着地铁交通的迅速发展,人们出行越来越多的选择地铁作为首选地出行方式,而在地铁车站进行的换乘其他地铁,寻找其他地面交通方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分为个部分,第一部分,浅析了地铁车站指示牌,乘客导向标志设计的应具有的基本内容,主要原则,设计的人性化分析。
第二部分,以北京地铁西直门站为例,对当前地铁车站指示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以帮助提高车站的客流管理能力,方便乘客。
第三部分,分析了其他城市地铁的先进经验,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地铁指示牌导向标志西直门引言“北京地铁设迅速发展,成为老百姓生活出行不可缺少的公共交通方式,帮助乘客在各个地铁车站,尤其是有若干线路的交汇的,与地面交通枢纽紧密联系的,处于城市商业文化中心附近的地铁车站,寻找有效地导向信息,迅速找到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方向,成为了地铁车站最为重要的一个责任。
而我们发现在北京地铁西直门站出来时,其复杂程度让人咋舌,而普通指示牌和导向标志的设计又缺乏清晰明了的指示,合理的地面交通信息,让人总容易陷入迷惘,不知所措。
第一部分1.1交通标识系统的设计理念交通标志是由图形、文字、特定颜色及几何形状组成的标识牌,向道路使用者传递警告、禁令、指示及指路等内容的交通管理措施。
在地下公共空间标识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交通指示标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判断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是人的本性之一,在易识别的环境中人们感到放心,当人们无法根据环境提供的信息确定方位时,会感到不安。
在封闭的地下空间中,人们很容易在规模庞大的地下建筑中迷失方向,而交通指示标识能为人们提供地下建筑的整体情况,明确自身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为人们指明方向,帮助人们寻找恰当的路线到达目的地,也使人们对地下建筑的总体在设计交通标识时,必须首先要考虑标识的视认性,证它在不良的视觉环境条件下,能容易地被驾驶员或行人现并迅速地认读,以保证交通安全,这才是交通标识设计宗旨。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北京地铁2号线导向设计分析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北京地铁2号线导向设计分析作者:张钰婉丁密金来源:《设计》2017年第01期摘要:北京地铁二号线承载着北京11%的公交客流量,且途径诸多重要的站点,研究它有着尤其重要的意义。
由于二号线的建设日期较早,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
地铁导向设计师需要在有限的面积内通过设计手法来创造一个利于信息最大、最有效传播的空间环境。
因此设计师可以使用“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手法处理空间层次以达到空间延伸的作用,更有效地传达信息。
所以,北京地铁2号线的布点研究与道家学说中“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相互融通。
本文研究北京地铁的导向标识系统的布点分析,其中包括了导向设计与空间构成的交叉部分,地铁内空间的关键布点,地铁导向类型归纳,以及对北京地铁2号线现有的不足,以及可以发挥的尚未被重视的可能及优势的分析。
关键词: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导向设计中图分类号:TU972+.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1-0130-02一、“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意义“有之以为利,无知以为用”主要有三个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有-者是看得见摸得着,有形有状的物质存在。
通过“无”使得“有”成为发挥效益的客观根据。
如果没有这个“有”可资以为利,“无”的作用便也不存在了。
所以,有无是相根、相生、相资、相用的关系,两者并行并重,相需为用,需要同时考虑。
第二个含义:有之以为利,是说一切固定的可认识的已知的,都是我们可以凭借也是必然凭借的基础和条件;无之以为用,是说无限的未知可能性,是我们发挥作用的空间和方向。
第三个含义:“有”在这里不是根本,“无”是指“物性”,即隐藏在事物中的核心规律。
要进行北京地铁2号线的导向布点研究,首先需要从这三个含义入手。
两者含义在角度上相同,北京地铁2号线的导向布点研究所涉及范围内包括这三个角度,且这三个角度是最关键的。
所以要进行导向布点的具体分析,要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角度出发(图1)。
北京地铁调研报告
北京地铁调研报告北京地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北京地铁的目前状况、问题和用户满意度,寻找改进的方向和措施。
二、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男性500份,女性500份,对北京地铁的设施、服务、运营等进行评价,并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开放式问题的调查。
三、调研结果1. 北京地铁的线路覆盖面广,方便市民的出行,但在高峰时段拥挤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一号线和十号线。
2. 车站出口导向不清晰,标志不够明显,容易让人迷路。
3. 地铁站内部的导向标识较少,乘客容易迷失在车站内。
4. 部分地铁线路车厢座位过少,高峰期乘坐地铁不够舒适。
5. 部分地铁站站台空气不流通,缺乏通风设备。
6. 部分地铁站存在洗手间建设不完善的问题。
7. 部分地铁站站厅的商业设施较少,缺乏座椅供市民休息。
8. 地铁的售票系统和刷卡设备不够稳定,经常出现故障。
9. 地铁站内的服务人员态度参差不齐,部分服务人员态度不好,对乘客提问不耐心。
10. 地铁的排队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在高峰时段,存在插队现象。
四、对策建议1. 瞄准高峰时段,加大一号线和十号线的列车频次,减少拥挤现象。
2. 加强出口标志的设置,提高出口导向的清晰度。
3. 增加地铁站的导向标识,设计合理的标识系统,方便乘客的出行。
4. 增加地铁车厢座位数量,提高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5. 安装通风设备,改善部分地铁站站台空气流通问题。
6. 加强对地铁站洗手间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干净整洁的洗手间给乘客使用。
7. 在地铁站厅增加商业设施,提供更多供市民休息的座椅。
8. 加强对地铁售票系统和刷卡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稳定。
9. 加强对地铁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素质。
10. 加强地铁排队管理,加大执法力度,减少插队现象发生。
五、结论本次调研发现了北京地铁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希望地铁相关方能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措施改进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使北京地铁更方便、舒适、安全,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研究
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研究摘要:地铁导向标识系统在现代城市的地铁运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导向标识在地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并对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目标与需求分析,明确了设计的方向。
在导向标识系统的构成部分,讨论了路线标识、车站内外导向标识、换乘指引等组成要素。
技术与材料选择部分,重点关注信息显示技术和耐用材料的选用。
导向标识系统的布局与布置,探讨了车站内外的导向标识布局设计。
最后,强调了人机交互与易用性的重要性,特别关注残障人士的需求。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设计出高效、便捷的地铁导向标识系统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建议。
关键词:地铁导向标识系统;乘客出行体验;导向标识构成引言:地铁系统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加,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庞大的地铁网络中,乘客往往会面临找不到正确线路、换乘指引不清晰等问题,导致出行效率低下。
这些问题的存在,凸显了导向标识在地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高效、直观的地铁导向标识系统,对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缩短出行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导向标识在地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地铁导向标识系统在城市地铁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地铁成为了现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工具。
然而,庞大的地铁网络往往会给乘客带来方向迷失、出行不便等问题。
这时,一个清晰、直观的导向标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能够为乘客提供准确、清晰的方向指引,帮助他们找到正确的线路、车站和出口,从而减少迷路和浪费时间的情况。
一个高效、便捷的导向标识系统能够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使乘客在地铁站内外更加自信和轻松。
导向标识系统能够提供换乘指引,帮助乘客顺利完成换乘,促进地铁系统内部乘客的流动和转换。
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不仅关乎乘客的出行体验,更关系到地铁系统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城市交通的便利性。
因此,设计一个优秀的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至关重要[1]。
国内地铁标识系统设计现状调查
清 楚 、更 直 接 、更 容 易 地 确 定 自 己 的方 位 和 向 目 的地 行 进
的方 向 。
北京地 铁站 出人 口标 识牌最 具特 色的为北 土城地 铁站
出人 口标识 ,标 识载体 建筑采 用柱式 造型 ,有顶天立 地之 气势 。其 他地 铁站出人 口的标识都非常醒 目。 北京 地铁站 在标识 设计上 越来越 人性化 ,但是 ,美 中 不足 的是标识存 放 的地点没 有充分考 虑到 人行 的规 律 ,即 标识 设置位置存在盲点。 近几 年来 ,特别 是从开 始筹备 奥运会 以来 ,北 京地铁
关键词 :地铁 ;标识 ;城 市 ;品牌
( 2 0 1 4 年 大创 国家 级项 目 项 目编 号 2 O 1 4 1 o 8 4 1 0 0 0 0 0 2 项目 名称 “ 大连 地 铁 标 识 系统 设 计 研 究” )
一
、
国 内地铁标 识系统设计现状调查
( 一 )北京城市地铁站标识系统设计现状 从北 京地铁 站分布 图和线 路图上 可以清楚 的看 到 以各 种 色彩作为 区分 的各条线路盘踞在北 京的各个 区域 :1 号线 为红 、2 号线为蓝 、3 号线为黄等 。标识
在 规 划 、建 设 上 取 得 了 巨大 的 进 步 。 首 先 改 善 了 以 往 的 缺
除色彩 之外 ,广州地 铁在 图形和文 字上也 达到 了整体
化 的设 计 效 果 。
报站标 识设计 采用 了线路 图报站 、电子屏 幕报站 和语
音 报 站几 种 形 式 。 这样 会使 得 在 车 上 的 旅 客 不 至 于 误 站 。
条线路 作 以区分 :1 号 线为红 、2 号线 为蓝 等 ,特 别是北 京 奥运支 线 四个 车站 以 “ 四季”为 主色调 ,进行合 理 的色彩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客流组织之引导标识浅析
北京地铁西直门站客流组织之引导标识浅析摘要:北京地铁西直门站目前换乘客流巨大,其客流组织和运营管理借需要考虑到2号线、4号线以及13号线三线换乘。
并分析解决由三线运营而产生的客流安全、畅通的互换问题。
根据西直门车站的周边环境条件,从客流量、站内引导标识、流线交叉情况、换乘走行距离以及管理模式多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分析。
根据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遵循的原则,并结合线网规划、换乘方式的不同对客流组织的影响,提出在时间上、空间环境上,以及信息传递等方面对换乘站客流组织的对策,以及视频技术及引导标识在地铁客流组织中的应用。
关键词:西直门;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运营管理;引导标识1车站概述西直门车站是北京轨道交通重要的换乘站,也是北京整个交通命脉的关键节点。
西直门车站现为13号线、2号线和4号线的三线换乘站。
其中,2号线和4号线为地下车站,而l3号线为高架车站2、4号线车站同时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2号线车站南北向布置在上,4号线车站东西向布置在下,均为端头厅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部空间大。
2、4号线形成十字形布置的换乘站,除站台中心设有换乘楼梯外,站端通过4段通道相连形成环形通道,4个方位的出入口分别与4段通道连接。
西直门车站为13号线的起始站,位于2、4号线西直门换乘站的西北侧。
该车站为地上3层车站,为一岛两侧站台层,岛式站台上车,侧式站台下车。
站厅层位于地上2层,车站出入口在首层。
13号线西直门车站与西环广场毗邻,地下1层设置有13号线和2、4号线换乘的大厅。
如图1所示。
图12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需遵循的原则随着交通体系中的地铁建设速度的加快,地铁周边乘坐地铁出行的人数在迅速增加。
作为线路与线路之间的换乘站、其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
由于换乘站中的客流量大,流向较多,因此对于换乘站的客流组织管理已成为地铁客运管理中的难题,也是地铁运营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1]。
客流组织需遵循的原则如下:随时掌握客流变化规律,经常统计分析客流量,监视客流的骤变,同时密切注视乘客的安全状况。
北京地铁标识系统字体问题分析
摘要:地铁标识系统的引导性在地铁中显而易见,引导性的标识能够有交通设施的效果,对乘客在站内环境中引导明确,认知清晰。
为优化北京地铁标识系统字体问题,文章将针对北京地铁标识系统中字体问题进行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发现标识系统中存在字体内容量过多、字体语言表达不合理、字体大小不统一等问题,针对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为乘客提供更快捷、更舒适的交通环境。
关键词:北京地铁标识系统字体内容量字体多语言表达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2019)04-0144-02Abstract:The guidance property of metro signage system is obvious. The guiding signage as same as traffic facilities,is helpful for passengers to get clearly information in inner station environment. To optimize the font issue in the Beijing metro signage system. This paper will study the font issue in the Beijing metro signage system. Some drawbacks related to the font,such as excessive font content,unreasonable multilingual expression and inconsistent font size,are identified through investigation. For the corresponding drawbacks,the improvement plan are proposed,with which the Beijing signage system is able to provide a faster and comfortable traffic environment for passengers.Keywords:Beijing metro Signage system Excessive font content Multilingual expression北京城市学院李文琦引言地铁是城市中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其特点表现在没有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在短时间运送大量乘客,是我国的重要交通运输形式,解决交通运输中的基本问题与矛盾[1] 。
北京地铁标识系统字体问题分析
北京地铁标识系统字体问题分析作者:李文琦来源:《设计》2019年第07期引言地铁是城市中最便捷的交通王具,其特点表现在没有对环境的污染,可以在短时间运送大量乘客,是我国的重要交通运输形式,解决交通运输中的基本问题与矛盾。
在中国,人民的经济水平得到提高,各地区相继建设地下交通、并开通地铁。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作为交通工具而存在,还作为传递城市信息、塑造城市形象的“媒介”而存在。
地铁标识系统直接关系着乘客的换乘及进出站,对地铁内人流的影响至关重要,人性化的地铁标识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乘车效率,还可充分利用地铁空间,减少拥堵,提升城市公共形象。
北京地铁各条线路由不同运营公司管理,所以其标识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地铁中线路的标识系统不规范,地铁标识系统引导不明确、标识系统中字体规范的问题、地铁中广告色彩花哨繁复影响标识系统图形信息获取、标识系统中字体大小不统一与地铁中环境色彩复杂而影响图形语言的表达等问题。
鉴于地铁标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众多,本文将重点研究标识系统中与字体内容相关的问题。
(一)地铁标识系统的分类标识系统是在任何情况下,针对不同人群与语言引导到达目的地,在标识系统中,人们通过标识中三个基本的元素信息来为人们做出正确的引导,其中包括:文字字体、图形符号、色彩。
标识系统的分类是从两个部分来进行:一是通过标识系统来标注方向、位置、位置中的图形符号以及外观的艺术形式、材质和工艺等元素的研究;二是指图形符号在地铁空间中的信息导视系统的研究范围。
综上所述,将标识系统的功能和标识在环境中的内容信息分为引导性标识、识别性标识、方位性标识、说明性标识、警示类标识的类別:1.引导性标识:通过箭头和符号等能够指明所在的场所方向或设施的标识系统。
这类标识在陌生环境中使大多数人通过其引导来找寻方向。
2.识别性标识:是对地铁中事物的认知识别过程进行分別表现,标识的设计是地铁中设施或环境建筑的设计能否清晰地表现出这是哪里,这是什么。
地铁导向标识工作总结报告
地铁导向标识工作总结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地铁系统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导向标识作为地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安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地铁导向标识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对于提升地铁系统的服务质量和乘客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对地铁导向标识的设置和布局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各个站点的导向标识进行实地考察和乘客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一些导向标识设置不合理或存在损坏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制定了改进方案并进行了实施。
通过调整标识的位置和内容,我们有效提升了乘客的出行效率和舒适度。
其次,我们对地铁导向标识的信息传达效果进行了评估。
我们发现部分导向标识的信息表达不清晰或不够直观,导致乘客在使用地铁时出现迷路或误解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对导向标识的文字和图示进行了修改和优化,确保信息传达准确清晰。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导向标识的维护和更新工作,保证了标识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最后,我们对地铁导向标识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通过对乘客的出行路径和导向标识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乘客常用的出行路线和导向标识的热点位置。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重点关注和优化,确保了这些重要位置的导向标识的清晰度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通过对地铁导向标识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改进和优化。
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提升了地铁系统的服务质量和乘客满意度,也为未来地铁导向标识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地铁导向标识的工作,为城市的交通出行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环境。
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
近年来,北京地铁在不断加建及扩散,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地铁交通枢纽中最快、最准确地找到所需要的地铁路线和目的地是重点。
1北京地铁现状地铁的高速发展是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及城市飞速扩张的体现,地铁是现今城市中最省时、最便捷的交通方式,也是一座城市发达的重要标志。
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从一两条地铁线发展到现有的近二十条,纵横交错的地铁线路使乘客在导向标识不够清晰明了的情况下常迷失其中,不知身处何地。
北京地铁内部的导向系统是在像迷宫一样的地铁中辨别方向和准确到达目的地的重要工具,而现有的导向标识无法及时准确的给乘客想要的第一手信息,导向标识牌放置的位置不恰当、标识不突出和不明确都是目前导向标识存在的问题,会造成在地铁运行高峰期的人群拥挤情况,无法快速地疏导乘客换乘或是出站。
而在将导向系统融入到乘客的行进过程中,如何让乘客在进入展台前就明确自己的具体行进路线,利用地铁站中有限的公共空间设置导向性标识,同时利用现有高科技的技术力量让乘客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快速到达目的地,这些都是设计师应当研究的重点。
2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策略导向系统又名标识系统,其作用是以直观、明确、快捷的视觉信息对人流、物流进行引导[1]。
地铁里导向标识系统就是为乘客在地铁内部交通出行辨别方向所设计,其目的是建立一套合理的视觉导向标识,提供统一的视觉形象和视觉符号,令乘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导向标识应具有环境性、功能性、视觉性、艺术性、统一规范性及普遍适用性等特点。
设计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设计地铁导视系统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及设计想法。
2.1设定统一、辨识度高的导向标识北京作为国家的首都及国际大都市,地铁的修建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的进行扩建和加建,形成了由众多条地铁线路组成的整个地铁系统。
导向标识的作用就是让乘客合理有效的在错综复杂的地铁中寻找到自己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北京现有地铁线路都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明确了各条线路的各个站点、站名,大大的降低了坐错线路的可能性。
以北京地铁为例---浅谈地铁车站指示牌,乘客导向标志设计的设计
以北京地铁为例---浅谈地铁车站指示牌,乘客导向标志设计的设计内容摘要随着地铁交通的迅速发展,人们出行越来越多的选择地铁作为首选地出行方式,而在地铁车站进行的换乘其他地铁,寻找其他地面交通方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分为个部分,第一部分,浅析了地铁车站指示牌,乘客导向标志设计的应具有的基本内容,主要原则,设计的人性化分析。
第二部分,以北京地铁西直门站为例,对当前地铁车站指示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以帮助提高车站的客流管理能力,方便乘客。
第三部分,分析了其他城市地铁的先进经验,寻找可以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地铁 指示牌 导向标志 西直门引言“北京地铁设迅速发展,成为老百姓生活出行不可缺少的公共交通方式,帮助乘客在各个地铁车站,尤其是有若干线路的交汇的,与地面交通枢纽紧密联系的,处于城市商业文化中心附近的地铁车站,寻找有效地导向信息,迅速找到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方向,成为了地铁车站最为重要的一个责任。
而我们发现在北京地铁西直门站出来时,其复杂程度让人咋舌,而普通指示牌和导向标志的设计又缺乏清晰明了的指示,合理的地面交通信息,让人总容易陷入迷惘,不知所措。
第一部分1.1交通标识系统的设计理念交通标志是由图形 、 文字、 特定颜色及几何形状组成的 标识牌, 向道路使用者传递警告、 禁令、 指示及指路等内容的 交通管理措施 。
在地下公共空间标识系统中最重要 的是交 通指示标识。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判断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是人的本性之一, 在易识别的环境中人们感到放心, 当人们无法根据环境提供的信息确定方位时, 会感到不安。
在封闭的地下空间中, 人们很容易在规模庞大的地下建筑中迷失方向, 而交通指示标识能为人们提供地下建筑的整体情况, 明确自身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 同时为人们指明方向, 帮助人们寻找恰当的路线到达 目的地,也使人们对地下建筑的总体在设计交通标识时, 必须首先要考虑标识的视认性,证它在不良的视觉环境条件下,能容易地被驾驶员或行人现并迅速地认读, 以保证交通安全,这才是交通标识设计宗旨。
北京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调查分析
北京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调查分析
鲍宁;董玉香;苏涛
【期刊名称】《都市快轨交通》
【年(卷),期】2009(022)006
【摘要】阐明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重要性,设置的内容、形式和位置应规范统一,体现人性化理念.阐述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设计的原则,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北京地铁换乘站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现状问题;结合国外地铁标识系统的设置原则,对我国地铁车站标识系统设计提出参考建议.
【总页数】6页(P23-28)
【作者】鲍宁;董玉香;苏涛
【作者单位】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251;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优化研究 [J], 王丽娟
2."地铁车站"汉语译本的读者接受调查分析及其启示 [J], 周昕
3.地铁与公交换乘导向标识系统研究——以北京西直门地区为例 [J], 董寰宇;王瑾
4.南昌市地铁车站内氡浓度水平调查分析 [J], 檀丽;曹发明;张嫦慧;陈以水
5.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 [J], 顾彩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北京地铁标识系统
浅谈北京地铁标识系统
阚玉德
【期刊名称】《《文化产业》》
【年(卷),期】2018(000)014
【摘要】地铁标识系统在传达信息、组织并有序引导站内客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北京地铁标识系统的发展历程,从乘客的行为角度对地铁标识系统进行分类,并分析随机调研数据得出地铁标识系统需要改进优化的部分,同时对标识的优化在内容、流线设计上提出了建议。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阚玉德
【作者单位】[1]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4.4
【相关文献】
1.标识的魅力--浅析北京地铁导示系统及其对教学的启发 [J], 齐一蔚
2.浅析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标识导向系统空间形态设计 [J], 盛穆彤
3.北京地铁标识系统字体大小不统一问题研究 [J], 李文琦
4.北京地铁标识系统字体问题分析 [J], 李文琦
5.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 [J], 顾彩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