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其远端或近端的肠腔内,使该段肠壁重叠并拥塞于肠腔称为肠套叠,其发生常与肠管解剖特点(如盲肠活动度过大)、病理因素(如息肉、肿瘤)以及肠功能失调、蠕动异常有关。

一、发病率

急性肠套叠的发病率,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发病率有差异。发病率占成活新生儿的1. 5‰~4‰。

1.性别

许多报告证明男性发病多于女性,(1.5~3):1,高者为3. 9:1。

2.年龄

最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据文献报道60%~65%病例年龄低于1岁,以5~9个月时为高峰期。2岁后随年龄增加逐渐减少,5岁后甚为罕见。新生儿肠套叠约占本病的0. 3%,且多数合并肠闭锁。

3.季节

肠套叠终年可见,以春末夏初发病较为集中,这可能与腺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及肠道淋巴系统感染有关。据统计,10 % ~30%的患儿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人认为,该病多发生于营养良好、体重超常的婴儿,但调查结果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结论。

4.遗传

近来不断有报道肠套叠与家族的关系,但其家族发病率各地作者报道差异较大。

二、病因

肠套叠是婴幼儿期较多见的急腹症,尤其4~11个月的婴儿。肠套叠的病因不十分清楚,较大的婴幼儿一般为原发的,即在套叠肠段及其附近找不到器质性病变,可能和回盲部的游动有关,仅2%~8%的病例为继发性。肠管发育不完善是新生儿发病的主要原因。

1.绝大多数婴幼儿肠套叠是原发性的。由于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性,肠环肌发生持续性局部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遂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发生肠套叠的常见原因如下。①解剖特点:婴儿时期回盲部系膜尚未固定完善,致使回盲部游动度过大,易发生肠套叠。②肠蠕动紊乱:当小儿发生腹泻、发热或饮食改变时,均能引起肠蠕动不协调,导致肠套叠。③病毒感染:有学者认为小儿肠套叠的发生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因为腺病毒感染时,回盲部肠壁淋巴组织发生炎性增殖,邻近肠系膜淋巴结也发生肿大,压迫肠管;同时腺病毒感染时,肠运动功能常发生紊乱,使小儿易于发生肠套叠。④蛔虫感染:蛔虫所产生的毒素能刺激肠管,引起肠蠕动紊乱,从而导致肠套叠。

2.成年人肠套叠多为继发性。成年人肠套叠多继发于息肉、小肠良性肿瘤、小肠恶性肿瘤、肠道异物(粪石)、梅克尔憩室及炎性水肿。这是因为肠壁的损伤或肠腔内的肿物刺激导致肠蠕动方式改变,从而诱发肠套叠。

三、类型

套叠多与肠蠕动的方向一致,即近侧肠管突入远侧肠管腔内,称为顺行套叠,

此时近侧肠管称为套入部,呈袖状折叠而成为两层,远侧肠管则包绕套入部肠管,称为鞘部。逆行套叠因强烈的逆蠕动造成,少见,仅占0.5%左右,此时近侧肠管成为鞘部。

1.按病因分型

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绝大多数原发性肠套叠发生在婴幼儿,其中尤以4~11月者最多,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一般认为小儿常有肠蠕动功能紊乱及肠痉挛发生,严重持续的痉挛肠段可被近侧的蠕动力量推入相连的远侧肠段,特别是回盲部呈垂直方向连续的位置更易套入。继发性肠套叠多见于成年人患者,是由于肠壁或肠腔内器质性病变(如息肉、肿瘤、梅克尔憩室内翻及阑尾残端翻入肠内等)被蠕动推至远侧而将肿物所附着的肠壁折叠带入远侧肠腔。

2.按发病部位分型

可分为回肠一结肠型、回肠盲肠一结肠型、小肠一小肠型.以及结肠一结肠型。

(1)回肠一结肠型:回肠从距回盲瓣几厘米到数十厘米处开始,套入回肠最末段,穿过回盲瓣进入结肠鞘内。此型约占总数的30%。

(2)回肠育肠一结肠型:回盲瓣是肠套叠的头部,带领回肠末端进入升结肠,盲肠、阑尾也随之翻入结肠内。此型多见,占总数50%~60%。

(3)小肠一小肠型:小肠套入小肠,较少见。

(4)结肠一结肠型:结肠套入结肠,也少见。

(5)多发肠套补:如回结套和小肠套,或小肠有2处套叠,极少见。

四、临床表现

80%发生于2岁以内的儿童,发病突然,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便血、腹部“腊肠样包块”。

1。阵发性腹痛

腹痛突然发生,痛时两拳紧握、而色苍自、出汗,下肢屈曲蜷缩。有些患儿并不啼哭,表现烦躁不安,持续数分钟突然安静,玩喜如常,不久上述情况又复出现。

2.呕吐

腹痛发作即出现,初起较频繁,随后可减轻,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患儿常拒哺乳或拒食。后期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时,呕吐物为粪便样带有臭味。

3.便血

多于病后6~12h出现,是本病特征之一。常为暗红色果酱样便,亦可为新鲜血便或血水,无臭味。当疑为本病尚无便血时可做直肠指检,如指检染血则有诊断意义。出现便血原因是套入部肠壁血循环障碍,致使黏膜渗血与肠黏液混合的结果。

4.腹部包块

在患儿安静或熟睡腹壁松弛情况下,腹部可摸到“腊肠样”的肿块,如为回盲型,肿块多在右上腹或中腹部,表面光滑,稍可移动,腹痛发作时肿块明显,肠鸣音亢进,右下腹“空虚感”。就诊较晚的患儿,由于明显腹胀或腹膜炎存在肿块不易扪清。

五、辅助检查

1.腹部X线平片

是最基础的辅助检查,对肠套叠的诊断缺乏特异性。气钡灌肠透视对肠套叠诊断有特异性的表现,但行钡灌肠时易发生肠穿孔,造成腹腔感染。对恶性肿瘤患者易造成种植转移。对于老年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钡剂灌肠检查常难以进行。

2.超声多普勒

国内报道对成年人肠套叠的诊出率可达88.9%,超声检查受肠气及操作者影响较大,肥胖患者有局限性。

3.CT

目前在诊断成年人肠套叠中大量使用。

4.电子肠镜

需行肠道准备,具一定的痛苦。剧烈腹痛或便血较多的患者不宜采用。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1.小儿急性肠套叠

症状体征典型者诊断不难,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血便及触及腹部包块即可确诊。但对不典型患儿常以肠炎、细菌性痢疾等收入小儿内科,延误诊治时间。对不典型疑诊患儿,病情允许应立即行空气灌肠检查,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复位治疗;或酌情进行低压钡剂灌肠,灌肠时其压力以不超过130cmH2O(约3市尺高度)为安全,如发现有“杯口状”X线征象,则可证明为肠套叠。

2.成年人肠套叠

临床少见,仅占5%左右,多为继发性病变,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为阵发性腹痛及腹部包块,呕吐及血便很少见,常常进行X线钡剂检查方可确定诊断。腹部包块是具有重要诊断意义的腹部体征,肿块的部位依套入点和套入程度而定,一般多在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位置。在病程早期,肿块多位于右上腹部,呈腊肠样,光滑而不太硬,略带弹性,可稍活动,有压痛。以后随套叠的进展,肿块可沿结肠移至左腹部,严重时可套入直肠内,直肠指检可触及子宫颈样肿物。

3.鉴别诊断

小儿急性肠套叠鉴别诊断须除外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出血性肠炎、肠蛔虫症、过敏性紫瘫、流行性出血热(急腹症型)等。

(1)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阵发性腹痛、血便,可与肠套叠混淆。痢疾排便次数多,含有大量黏液和脓血便,有里急后重,早期即有发热,腹痛不如肠套叠剧烈和规律,腹部触不到肿块。粪便检查可见大量脓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鉴别常无困难,值得注意的是在细菌性痢疾的基础上,因肠蠕动紊乱,可并发肠套叠。

(2)急性坏死性肠炎:可表现为腹痛、呕吐和血便。该病多有腹泻史,早期即可表现为腹胀、高热和频吐,大便频繁,呈洗肉水样,量较多,具有特殊腥臭味,全身情况恶化快,常表现严重脱水、皮肤花纹等休克症状。

(3)蛔虫性肠梗阻:多见于较大儿童,可有阵发性腹痛、呕吐,在腹部可触及蛔虫团,颇似腊肠样肿块,但其表面常呈条索状,一般无血便。发病不如肠套叠急骤,多有排蛔虫或不当驱虫史。

(4)过敏性紫瘫:多见于年长儿,多数有新鲜的出血性皮疹,伴有关节痛,有时伴有血尿。血便多呈暗红色,腹部触不到肿块,这些症状有助于与肠套叠鉴别,有时本病可并发肠套叠,应引起注意,必要时应做X线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