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倦怠成因探讨
护理专业中的职业倦怠与自我疗愈方法
护理专业中的职业倦怠与自我疗愈方法护理是一项充满挑战和责任的职业。
护士们需要面对情绪压力、高强度的工作以及与病患及其家属的沟通等各种挑战。
由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护理专业中的职业倦怠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探讨职业倦怠的定义、原因以及自我疗愈方法,帮助护士更好地应对职业倦怠问题。
一、职业倦怠的定义及表现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长时间处于高度压力下,导致身心疲惫和不满足感的心理状态。
护理专业中的职业倦怠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 情感疲惫:护士们由于长期面对患者的痛苦和死亡,情感压力巨大。
他们感到精疲力竭,无法再表达出同情和关怀。
2. 值得程度降低:护士们可能对自己和自己的工作产生质疑,感到无效或者无助,从而导致职业满意度下降。
3. 减少个人成就感:护士们可能会感到个人成就感的降低,无论完成多么艰难的任务都无法获得满足感,自信心受到挑战。
二、职业倦怠的原因护理专业中的职业倦怠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护士们经常需要面对紧急情况、时间压力和高工作负荷,长期工作压力会导致身心疲惫。
2. 患者病情的艰难和悲观性质:护士们常常需要照顾重病或濒临死亡的患者,这种病情的艰难和悲观性质对护士的情感和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3. 与病患及其家属的沟通:护士们需要与不同背景、情绪和期望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这种情绪和期望的碰撞容易导致紧张和情感疲惫。
4. 缺乏支持和认可:护士们往往缺乏工作团队的支持和正面反馈,这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价值和专业能力产生怀疑。
三、自我疗愈方法为了减轻职业倦怠的影响,护士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自我疗愈方法来保持身心健康。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 寻找支持和理解:护士们可以主动与同事分享工作和情感中的困扰,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这样能够获得支持和理解,减轻情感上的压力。
2. 健康生活方式:护士们应该注重自己的健康,保持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锻炼。
护士的职业倦怠与职业流失原因分析
护士的职业倦怠与职业流失原因分析在医疗行业中,护士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为病患提供关怀、照料和支持。
然而,护士的职业倦怠和职业流失现象屡见不鲜。
本文将探讨护士职业倦怠和职业流失的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分析。
一、工作压力和负荷过大护士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和负荷常常会导致职业倦怠和流失的问题。
医院中的护士需要长时间持续地工作,且工作强度高。
他们需要面对紧急情况、长时间陪伴病人、处理各种复杂的病情。
同时,护士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例如人满为患的医院、医疗设备的短缺等。
这些因素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威胁,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甚至使他们选择职业流失。
二、缺乏职业发展机会护士们常常会感到职业发展机会有限。
在临床医疗领域,升职机会往往较少。
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相对狭窄,很难获得晋升或进一步的职业发展。
缺乏晋升机会的护士往往会感到工作失去动力,产生职业倦怠感,并考虑离开这个行业。
三、薪酬待遇低相对于其付出的辛勤劳动和高风险的工作环境,护士们的薪酬待遇较低。
他们承担着病患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但却未能获得与之匹配的收入。
这种薪酬不公平感使得护士们感到不被重视,职业倦怠感逐渐滋生,导致了护士职业流失的情况。
四、缺乏工作满意度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积极性和工作投入。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和临床环境的限制,许多护士常常会感到获得工作满意度的机会有限。
他们的工作被安排得密集而且紧张,严重影响了他们与病患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
这种情况下,护士们很难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并更有可能选择流失职业。
五、领导与管理问题良好的领导与管理对于减少护士职业倦怠和职业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许多护士指出,他们的领导和管理层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护士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往往被忽视,导致他们感到无助和不被重视。
这种缺乏支持和指导的环境进一步加剧了护士们的职业倦怠和流失风险。
总结:护士的职业倦怠和职业流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
刍议护士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
刍议护士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前言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工作不仅需要强大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很高的执行力和心理素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护士职业倦怠现象却屡见不鲜。
本文将探讨护士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对策,以期为广大护士提供一些实用的帮助。
成因分析工作环境不佳工作环境的恶劣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这也是导致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成因。
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工作场所狭小,疫情期间有通风不良的情况会影响护士身体健康。
•工作班次紧张,工作时间比较长,容易造成身心俱疲。
•工作过程中,存在着难以面对的病人、家属等诸多压力,往往需要长时间照料患者,感觉到无从上手。
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高度紧张的工作节奏、恶劣的工作环境及任务压力等因素,会使护士在工作状态下长时间的处于压力之下,产生焦虑、疲乏等不良情绪,成为了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工作回报不足护士的职业professionalism很强,他们投入了自己的家庭时间、休闲时间甚至是追求兴趣爱好的时间,去完成自己的职业使命。
但是,往往得到的回报缺乏计算,例如过低的薪水、无足够的培训机会、一成不变的工作内容等,都会导致护士的价值感和使命感的丧失,产生职业倦怠情绪。
缺乏社会支持在现场工作中,护士们经常遇到困难,这时候需要得到上级领导、同事、同行或家庭、朋友等各方面的支持,这就需要一个很能够的安排工作环境和人力分配。
如果这方面的支持缺乏,则会让护士产生孤独感、无助感等种负面情绪。
对策措施在分析成因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具体包括:提高对护士的薪酬、待遇及职业发展•充分认识护士的职业价值,对其工作环境、薪酬待遇予以恰当的重视,提高其社会地位。
•对护士的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吸引。
•细化护士的职业发展计划和职业晋升规划,增强其职业成就感。
构建完善的工作环境•保障护士的人身安全与身体健康,对工作场所做到合理布局,设施齐备,确保工作场所清洁、通风良好。
护理学专业中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
护理学专业中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护理人员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负责照顾病人的生活和健康,并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然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护理学专业中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
一、工作量过大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照顾多位患者,进行各种医疗操作和护理工作,如测量生命体征、给药、更换伤口敷料等。
由于时间紧迫和任务繁重,护理人员很难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兼顾个人的休息和放松。
长期以来,超负荷的工作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职业倦怠感的加深。
二、工作环境限制护理工作的环境是复杂且具有压力的。
护理人员需要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和紧急救治工作,同时他们还要面对病人的苦痛和病痛。
工作环境的限制使得他们难以调整工作状态和情绪,长期以往也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应对各种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和处理,其中涉及情绪化强烈的情绪和冲突,这也给他们带来了额外的心理压力。
三、缺乏职业发展机会护理人员在职业发展方面的机会有限,这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大多数医疗体系中,护理人员的职业晋升途径相对狭窄,晋升速度较慢。
由于缺乏晋升和发展的机会,护理人员可能会感到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认可,从而导致动力下降和职业倦怠感的增加。
四、缺乏支持和认可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他们往往需要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
然而,不少护理人员缺乏来自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认可,这会使他们感到孤立和失落。
在工作中,他们需要面对病人和家属的不满和抱怨,而来自医疗团队其他成员的支持和理解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缺乏支持和认可会让护理人员感到沮丧和无助,进而增加职业倦怠的风险。
五、心理负担过重护理工作需要面对病人的痛苦和痛苦,这给护理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
他们需要面对临终患者和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触碰到身体的恶臭和腐烂,这些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
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及应对-PPT课件
职业倦怠的简要历史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首先使用术语 Job burnout 用于描述:助人工作者因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
出和人际压力而出现的身心耗竭状态。 1981年,马斯洛等提出工作倦怠三维理论模式:
个人应激维度: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人际交往维度:人际冷漠(depersonalization) 自我评价维度:效能缺乏(ineffectiveness) 1990年以来,工作倦怠引起欧洲及亚洲学者的关注
英国于1991年对急救中心1800名护士调查显示, 护士承受较 高程度的压力, 产生了身体、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 其中64%感到 头痛, 62%有睡眠障碍, 30%有肠道疾病, 30%体重增加, 心理压力 的症状也很明显, 82%有疲乏感, 67%心情不好, 58%有挫折感, 49%有焦虑; 1/3的护士反映压力使他们易于发生 工作事故, 29%容易被激怒, 42%人际关系不良。
themegallery
Company Logo
社会地位和社会支持
社会地位和社会支持 国内护理职业社 会地位低、护士继续深造的机会及晋升的机 会少,工作独立性少,与上级的矛盾,同事 的矛盾,医院的政策考虑护士利益少,一味 的要求护理质量提高,而护士的待遇没有相 应的提高。护士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这样极 易引起护理人员的不满,护士情绪低落,工 作无积极性。
Company Logo
应对护士职业倦怠的策略
•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班次
充分考虑轮班对护士生理、心理和生活等各 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护理任务忙闲不均, 而护理人员又缺编或配备不足,针对病房特 点计算各工作时段的工作量,实行弹性工作 制,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在 不影响工作情况下,合理调配人员,保证护 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尽可能创造条件使护 士能劳逸结合。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
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研究摘要:最近几年,医院护理人员的压力日益加大,社会对医院护理人员的负面舆论、医院考核等等都导致护理人员有很大的压力,这样也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
基于此,本文以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为主要研究对象,介绍了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而且分析了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有效应对措施,希望可以为同行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当前,我国很多医院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都出现职业倦怠的情况,那么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很多因素影响,比如:缺乏完善的医疗体制、社会的负面舆论、医院法律法规不够、医疗纠纷经常发生、医疗机构不重视医护人员职业倦怠以及医疗机构的管理有待完善等等。
对于这些因素,医院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科学应对,否则就会导致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其工作效率,还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进一步加剧。
一、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一)缺乏完善的医疗体制尽管我国各地都先后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然而还是没有制定覆盖范围广的卫生保健制度。
因为医疗体制有待健全,导致患者就医患病还是有不少问题,这是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关键原因。
尽管我国医疗机构是非营利性机构,而且是公益性的,然而医院管理者还是在盈利获取与救死扶伤之间犹豫不决,进而导致医院护理人员没有正确的价值观[1]。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薪酬分配制度配置缺乏合理性,为制定医疗风险分担的制度,通常投资回报率不高,这样一来,医院护理人员就有可能心理不平衡,存在职业倦怠的情况。
(二)社会的负面舆论当前,医疗费用逐年不断增长,成为国内外都面临的难题。
并且由于一些不良媒体的失真报道,导致社会上出现许多针对医院护理人员的负面评论,不利于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形成良好的信誉。
(三)医院法律法规不够以前医院法律法规明确的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本来的意思是提升医院管理者的责任感,对医护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
护理学中的职业倦怠与自我保健
护理学中的职业倦怠与自我保健护理学作为一门关乎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学科,对于从事护理工作的人们来说,是一项充满了责任和挑战的职业。
然而,随着工作压力的日益增加,护理人员普遍面临着职业倦怠的问题。
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护理人员的个人幸福感和健康状况,还可能对患者的护理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护理学中的职业倦怠问题亟待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探讨护理学中的职业倦怠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
一、职业倦怠的原因护理工作的本质决定了护理人员经常面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这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
长时间的工作、工作量的过重、工作繁忙等都会使护理人员感到筋疲力尽,情绪低落。
此外,患者与护理人员的交流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因素。
常见的情况是患者可能出现情绪波动,无理取闹,甚至辱骂护士等,这些不利的因素都可能成为护士职业倦怠的诱发因素。
二、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对于职业倦怠问题,护理人员需要重视自我保健的重要性。
自我保健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减轻职业压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水平。
下面将介绍一些自我保健的方法。
1. 寻找支持和团队合作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因此,寻求支持和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非常重要。
与同事进行经验分享,相互支持和理解,可以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增强心理韧性。
2. 培养爱好和兴趣护理人员平时工作繁忙,时间安排往往较为紧张。
然而,合理安排个人时间,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阅读、健身、旅行等活动,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放松身心,舒缓压力。
3.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习惯,并充分休息和睡眠。
此外,适度的运动对于提高免疫力和调节情绪也有帮助。
4. 寻求心理咨询和辅导当护理人员感到自己的职业压力无法承受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帮助。
与专业人士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更好的应对方法,并提高应对职业压力的能力。
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护理人员工作繁琐,极易产生职业倦怠,从而影响自身健康。
缓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调整对护理人员的角色期望,给予关心和支持,可以减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
标签: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因素;对策职业倦怠又称过度疲劳综合征,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对长期的工作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候群[1]。
为全面了解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发生机制,保障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本文通过对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减少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的策略。
1影响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1.1 职业因素1.1.1 随着现代医学诊疗模式的转变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体制改革,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倦怠程度变高。
护理人员面对的检查与考核是压力的主要来源, 而患者护理是护理人员的另一压力来源;同时护理人员的护理职责不清,也会导致较高水平工作疲倦感。
1.1.2 护理人员的角色压力也是引起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且成正相关,即角色压力越大,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
1.2 社会因素目前,国内对护理人员的认可程度不高,致使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薪酬及福利待遇偏低。
同时,医疗机构强调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却忽视对护理人员待遇的提高,导致护理人员心理失衡、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必然降低。
1.3 个体差异因素1.3.1 个体的人格特征:人格特征是护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中不同的个体对相同的压力源的反应差异较大,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个体,工作倦怠感越低[2]。
在工作中具有积极工作情绪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较低,具有消极工作情绪的人员工作倦怠感高。
1.3.2 个体的应对能力:当人们遇到压力时,通常会产生沮丧等不良情绪,而在护理人员中,内向固执,自控能力较差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较高的职业倦怠。
1.3.3 护龄因素:1~5年护龄的护理人员容易发生轻度倦怠,11~20年护龄护理人员发生中度倦怠者较多,高度倦怠者以6~10年护龄护理人员最多。
护理学中的职业倦怠
护理学中的职业倦怠在现代社会中,护理职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压力的工作。
护士们需要面对繁忙的工作环境、高负荷的工作任务以及生命健康的重大责任。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往往会导致护士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
本文将聚焦于护理学中的职业倦怠现象,并探讨其原因和应对方法。
一、职业倦怠的概念职业倦怠是指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人们由于工作压力和工作负荷过大,导致情感、心理和身体上的不适,从而对工作产生消极情绪和厌倦感。
护理职业对心理和情感的要求较高,因此护士们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
二、职业倦怠的表现1.情感疲劳:护士们长时间与患者接触,承受着他们痛苦和失望的情绪,久而久之会产生情感疲劳,感到心力交瘁。
2.缺乏动力:护理工作的重复性强,缺乏新鲜感和挑战性,护士们可能因此失去工作的动力,对工作产生厌倦感。
3.工作满意度下降:职业倦怠的护士往往对自己的工作不再满意,感到无法得到职业发展或成就感,影响其对工作的投入和热情。
三、职业倦怠的原因1.工作负荷过大:护士的工作任务繁重,需要承担大量的工作压力和责任,长时间的高负荷工作容易引发职业倦怠。
2.人际关系问题:护士们需要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频繁的沟通和协作,可能出现争执和冲突,导致情绪疲劳和职业不满。
3.职业发展困境:护理职业的职业晋升途径相对较少,护士们可能感到就业前景不明朗,职业发展空间有限,促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情绪。
四、应对职业倦怠的方法1.寻求支持:护士们可以向同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师寻求支持和倾诉,分享自己的困扰与压力,减轻负面情绪的积累。
2.自我关怀:护士们应该注重自身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适当参加锻炼和放松活动,提升个人的抗压能力。
3.职业发展规划:护士们可以通过进修、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增加新的动力和方向。
4.寻求工作变革:护理职业的多样性使得护士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岗位和工作场所,寻求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减少职业倦怠情绪。
护士的职业倦怠如何有效减压
护士的职业倦怠如何有效减压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中出现疲劳、失去激情和对工作的厌倦感。
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重要的一份子,经常面临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本文将探讨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减压,以提升护士们的工作质量和生活幸福感。
一、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1. 工作压力过大:护士工作需要面对繁琐的护理工作和复杂的医疗操作,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责任压力,如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况。
长期的高压工作容易导致护士疲劳和情绪低落,产生职业倦怠感。
2. 缺乏工作满足感:护士的工作主要是为他人服务,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护士可能常常遭受抱怨、责备和冷漠等。
同时,护士的工作效果难以立即看到,缺乏工作成就感和满足感也是职业倦怠的原因之一。
3. 缺乏职业成长空间:护士职业发展通常受限于技能和资质,晋升和成长空间相对较小,缺乏职业发展的动力,容易感到倦怠和无所作为。
二、有效减压的方法1. 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护士应学会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工作超负荷。
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提前预估工作量,避免临时抱佛脚。
同时要学会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压力的积累。
2. 学习职业技能和知识更新: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增加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和研讨会,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职业素养,从而减轻职业倦怠感。
3. 与同事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建立合作和互助的团队文化,与同事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工作关系。
通过相互支持和鼓励,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和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4.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等,有助于保持护士的身心健康,增强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5. 培养兴趣爱好和放松方式:护士工作要求高度的专注和耐心,容易造成心理疲劳。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阅读、旅行、运动、音乐等,可以分散注意力,放松身心,缓解职业压力。
6. 心理咨询和支持:如果护士感到严重的职业压力和倦怠,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与对策
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与对策标题: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与对策引言:护士职业倦怠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着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详细探讨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影响、应对措施及预防方法。
一、研究主题1.1 背景介绍护士作为医务护理领域的核心力量,承担着照顾病患、执行医嘱、协助医生等重要工作。
然而,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复杂以及负责治疗失误的责任感等因素使得护士职业倦怠成为一个普遍存在并逐渐凸显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探讨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有效的对策和预防方法,为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2.1 案例分析本研究将通过选择典型案例,并通过访谈、调查问卷、观察等方式搜集一线护士在职业倦怠方面的真实经验和感受。
2.2 调查问卷设计一份结构化的调查问卷,包括护士的个人信息、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人际关系、职业倦怠等方面内容,通过量化分析得出普遍现象和趋势。
2.3 观察和记录通过在临床实践中观察护士的工作状态、情绪变化、工作绩效等,并进行记录和归纳,以进一步理解护士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原因以及影响因素。
三、案例分析和结果呈现3.1 案例分析选择多个典型案例,从不同角度揭示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和表现,包括工作压力、职业操劳、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发展迷茫等方面。
3.2 结果呈现综合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结果,以统计数据和案例事实的方式呈现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原因,如情绪低落、工作效率下降、职业满意度降低等。
四、结论4.1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护士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职业发展困境以及缺乏支持和认可等因素。
4.2 影响护士职业倦怠对患者照护质量、护理行为和团队合作都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护士个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也受到了明显的损害。
4.3 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针对护士职业倦怠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方法,包括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改善人际关系、关注职业发展、加强管理和支持等方面的建议。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近年来,护理工作中职业倦怠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对护士个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也直接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
因此,本文将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分析1. 工作负荷过大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工作强度较高,常常需要长时间的倒班和频繁的夜班。
同时,患者数量的增加和医护人员短缺也使得护士的工作压力增大,难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负荷,从而导致职业倦怠问题的出现。
2. 缺乏社会支持护理工作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频繁的沟通和交流,但有时因为工作繁忙和患者态度等原因,护士可能遭受到冷漠、不理解和甚至侮辱。
这种缺乏社会支持会让护士感到情绪低落,影响工作积极性,进而导致职业倦怠。
3.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许多护士在长期从事护理工作后,可能会感到事业上的困惑和焦虑,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
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发展途径,护士们可能会逐渐失去对工作的激情,产生职业倦怠感。
4. 缺乏个人自我保护意识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工作环境相对复杂,患者可能患有传染性疾病,工作场所可能存在高度压力和紧张情绪等。
然而,许多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中无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导致职业倦怠的发生。
二、职业倦怠问题的整改措施1. 优化工作环境为了减轻护士的工作负荷,医院管理层应该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倒班和夜班制度,保证护士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此外,医院还可以通过增加医护人员的配备,减少工作量的集中,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
2. 加强社会支持为了改善工作环境,护理部门应该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护士参与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护士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增强护士的自信心和工作满意度。
3. 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医院管理层应该为护士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制定相关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计划。
此外,可以通过加强护理师资培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进一步挖掘护士的潜力,为其提供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
护士职业的职业倦怠
护士职业的职业倦怠在医疗体系中,护士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日夜奋战在照顾患者的第一线,为患者的康复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然而,在这份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工作背后,护士们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这个看似遥远却又与护士们息息相关的词汇,正逐渐侵蚀着他们的工作热情和身心健康。
它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在长期的工作压力和各种挑战的积累下悄然产生。
首先,高强度的工作负荷是导致护士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
护士们往往需要长时间站立、频繁轮班,工作时间不规律。
在繁忙的病房里,他们要照顾众多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如输液、换药、监测生命体征等,几乎没有片刻停歇。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科室,如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士们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需要迅速而准确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不仅考验着他们的体力,更对他们的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其次,复杂的人际关系也给护士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工作中,护士需要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其他护士和医疗团队成员进行密切的沟通与协作。
然而,不同人的性格、需求和期望各不相同,有时难免会产生误解、冲突和矛盾。
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尤为关键,如果遇到不理解、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或家属,护士可能会遭受指责、投诉甚至谩骂,这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委屈和沮丧。
而与医生之间的协作若不顺畅,也可能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加护士的工作压力。
再者,护士面临着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意味着护士需要持续学习,掌握新的护理方法、医疗器械的使用以及新的疾病治疗方案。
这需要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培训,否则就可能无法适应工作的需求。
这种持续的学习压力,对于已经身心疲惫的护士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护士们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症状。
情绪上,他们可能会变得焦虑、抑郁、易怒,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兴趣。
身体上,可能会出现失眠、头痛、腰酸背痛等各种健康问题。
护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护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职业倦怠是护士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严重程度对患者安全以及护士本身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对护士工作中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对于改善护士的工作状态以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一、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分析1.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护士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繁重的工作量及亢奋的工作节奏使得护士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导致工作压力巨大。
2. 对病情变化的不可预测性患者的病情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变化,护士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并及时做出反应。
这种不可预测性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容易导致情绪疲劳和身心疲惫。
3. 工作环境的恶劣条件护士长时间处于医院繁忙的环境中,噪音、气味以及高温等恶劣的工作条件对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加重了护士的职业倦怠。
4.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一些护士感到自己的工作缺乏发展前景,缺乏晋升机会和职业成长空间,这使得他们对工作产生了厌倦感和无奈感,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动力。
二、职业倦怠问题的整改措施1.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建立专业的心理支持团队,为护士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
同时,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加强同事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
2. 提升职业发展机会为护士提供职业发展培训机会,鼓励他们通过进修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拓宽职业道路。
同时,建立晋升机制,激励护士通过努力工作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3. 加强工作环境改善努力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减少噪音、气味等对护士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建立良好的工作制度,合理安排护士的工作量和轮班,确保他们能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和机会恢复体力。
4. 鼓励团队合作与交流倡导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鼓励护士之间相互帮助与支持。
通过团队会议、培训交流等方式,促进护士之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 提供职业荣誉感加强对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培养,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发现自身价值并获得认可。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一、引言护士作为医疗工作者中的一员,承担着重要的医疗和护理工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增加,护士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和挑战。
护士职业倦怠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影响着护士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将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帮助护士缓解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二、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1.工作压力过大护士的工作是一项高度专业化和复杂化的工作,需要面对各种医疗问题和护理需求。
由于医院的医疗资源有限,护士们经常需要承担超负荷的工作量,导致工作压力过大。
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容易导致护士们感到疲惫和倦怠。
2.缺乏工作动力由于工作环境的不稳定和不公平,一些护士缺乏工作动力,感到对工作缺乏兴趣。
他们可能觉得工作没有意义,缺乏成就感,导致职业倦怠。
3.缺乏职业发展机会在一些医疗机构中,护士的职业发展机会有限,晋升慢,工资待遇低。
这使得一些护士感到无法提升自己的职业水平和待遇,导致职业倦怠。
4.人际关系复杂在医疗工作中,护士需要与医生、患者和家属等多方人员进行复杂的沟通和协作。
一些护士可能由于与同事或患者的冲突而感到疲惫和倦怠。
5.社会认可度不高尽管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但在社会上,护士的地位和地位并不高,缺乏应有的尊重和认可,这给护士们造成了心理压力和困扰。
三、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对策1. 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减轻护士们的工作压力,医疗机构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护士的工作人员、改善工作环境、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等,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2. 加强职业培训为了提高护士的工作技能和专业水平,医疗机构可以加强对护士的职业培训,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激励护士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3. 调整工作待遇为了提高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医疗机构可以调整护士的工作待遇,提高护士的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让护士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浅谈护士的职业倦怠及对策
浅谈护士的职业倦怠及对策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日益深化和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护士是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特殊职业群体,她们不但需要高尚的情操、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健康开朗、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同时护理工作又是一种需要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双重劳动,如果适应力不强,则易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产生护士的职业倦怠。
1 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市场化的竞争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护理人员职业奉献观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护士除保持奉献精神外,还追求个人利益的满足、个人价值的实现,当工作中奉献大于回报,成就感得不到满足时,心理便会失衡。
通过对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和工作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造成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如下:1.1 工作的服务性质形成多重的压力挑战“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就是要护士树立“患者即上帝”的思想,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全面照顾的“人性化服务”,这种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护士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劳动。
护士除了从事繁重的工作外,还要应付各种检查、考试,使她们不断学习以更新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技能,脑力和体力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转状态,导致护士们经常出现精力不足,头晕眼花,腰酸腿疼,产生职业价值的失落感。
1.2 护理职业直接造成生活方式生活节奏的紊乱和不规律据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心率、血压和主观上的疲劳在夜班是较高的。
长期生活方式不规律,频繁的倒班影响了护士的社会活动及家庭生活,造成情绪波动及产生不良心理状态,人体“生物钟”受到影响,体力消耗大,易身心疲劳,结果改变了护士的身心状态,从“天使”变成“患者”。
1.3 风险高,责任重,委屈多,理解少一些患者对医生、护士产生了戒备心理,使医患、护患之间难以沟通,很多患者会把对医院、医生的不满情绪全部迁怒、宣泄到护士身上,一旦出现医疗事故首先要承担必要的责任,心理压力大。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在医疗行业中,护理人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然而,随着职业优势与职业压力共存,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象逐渐增多。
本文将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原因分析1.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护理人员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
长时间的工作、高强度的工作量、不定时的加班等因素,使得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过度劳累导致职业倦怠。
2. 情感负荷过重护理人员需要面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疾病,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日常沟通和交流。
在面对患者的痛苦、家属的情绪化反应时,护理人员承受着巨大的情感负荷,长期累积容易导致情感疲惫和职业倦怠。
3. 缺乏职业认同感护理人员的工作往往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辅助性”工作,缺乏足够的社会认可和职业地位。
这使得护理人员很难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导致缺乏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倦怠。
二、应对措施1. 加强组织支持医疗机构应从组织角度出发,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支持。
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减少加班、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等举措,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2.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学会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合理调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学习放松技巧和心理调节方法等途径来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关系建立一个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组建互助小组、定期组织团队活动等方式,帮助护理人员加强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合作,共同应对职业倦怠产生的压力。
4. 提升职业认同感医疗机构和社会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同时,护理人员自身也应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努力成为专业、有成就感的从业者,从而增强职业认同感。
5. 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护理人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进行适量的运动,培养良好的心理调节方法,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护士职业倦怠是指护士在工作中感到疲惫、无动力、心理压力过大等不良状态。
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包括工作负荷过重、缺乏支持和认可、工作环境不良以及情感耗竭等。
为了解决护士职业倦怠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减轻工作负荷
- 提倡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 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避免护士过度负荷;
- 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增加护士的专业能力。
2. 提供支持和认可
- 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鼓励护士之间相互支持;
- 设置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给予护士肯定和认可;
- 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
- 建立良好的职业发展路径,激励护士积极进取。
3. 改善工作环境
- 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场所,确保护士的工作环境符合规范;
- 正确配置医疗设备和工具,减少护士的工作负担;
- 加强对感染控制和职业暴露的管理,提高护士的安全感;
- 定期组织职工活动,促进同事间的交流和凝聚力。
4. 预防情感耗竭
- 建立良好的工作与生活平衡,鼓励护士注重个人休闲和充电;
- 提供压力适应和情绪管理的培训,帮助护士有效应对工作压力;
- 加强护士之间的情感支持,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
-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情感问题。
综上所述,解决护士职业倦怠问题需要从减轻工作负荷、提供
支持和认可、改善工作环境以及预防情感耗竭等多个方面着手。
只
有综合采取这些对策,才能促进护士的职业发展和提高工作质量。
护理专业中的职业倦怠及其预防
护理专业中的职业倦怠及其预防护理专业是一项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但由于其工作特性和环境的影响,护理人员常常面临职业倦怠的问题。
职业倦怠不仅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也可能对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探讨职业倦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对于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紧张的工作压力、情绪疲劳和无力感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护理专业中,以下几个因素被认为是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1. 高强度工作压力:护理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工作,不仅需要持续关注患者的健康状况,还要应对突发情况和医疗操作。
这些工作压力可能会导致护理人员的身心疲惫,进而引发职业倦怠。
2. 情绪耗竭:护理工作往往面临患者病情严重、失去生命的情况,这给护理人员带来巨大的情绪冲击。
长期累积的情绪耗竭会增加职业倦怠的风险。
3. 感知不公平:护理工作中,由于工作量的分配不均、待遇差异等问题,护理人员可能会感到职业不公平。
这种感知不公平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士气下降和职业倦怠的产生。
二、职业倦怠的影响职业倦怠不仅对护理人员本身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还对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以下是职业倦怠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1. 护理错误率增加:职业倦怠可能导致护理人员的疏忽和精神错乱,从而增加护理错误的发生率,威胁患者的安全。
2. 专业热情减退:职业倦怠会导致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减退,影响其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从而降低护理质量。
3. 职业离职率增加:职业倦怠可能增加护理人员的离职率,造成护理人员的流失,进而影响医疗机构的护理能力和服务质量。
三、预防职业倦怠的措施为了预防护理专业中的职业倦怠,以下是一些可行的预防措施:1. 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对于预防职业倦怠非常重要。
医疗机构应该重视职业倦怠问题,优化护理人员的工作场所,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资源。
2. 提供支持和培训:护理人员常常需要面对复杂的医疗情况和患者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职业倦怠成因探讨
【摘要】工作倦怠在护士群体中影响广泛,严重危害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本研究主要根据国内外工作倦怠的研究现状,探讨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成因,寻求相应的对策,给护士群体和护理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工作倦怠;护士;成因;对策
工作倦怠被视为“职业杀手”,是指个体由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出现的身心消耗过度、精力衰竭,并以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以及去人性化等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是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应对工作上的、延续不断的各种慢性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延迟性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倦、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攻击行为等。
1 倦怠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对职场中工作倦怠进行研究,医务人员是最早被关注的人群之一。
近年来,我国也加大了对医务人员、警察和教师等工作倦怠高危职业的关注。
调查显示,我国公立医院的医生护士是工作倦怠高危人群,尤其在三级医院发生率最高。
“医学院校生源不足,八成医生子女不愿从医”的报道,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隐忧。
医疗工作要求医务人员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尽心尽力地为病患服务,但心理学家发现,从事这类职业的人们,往往都存在工作倦怠现象。
医务人员的离职倾向和负性情绪,对工作不感兴趣导致
的厌倦情绪、无奈、无助、紧张以及疲惫等亚健康状态,表明医务人员正面临着工作倦怠的困扰。
2 倦怠的成因
2.1 护理工作的超负荷性和高度责任心
护士缺编的情况普遍存在,使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
另外,护理工作的倒班制度使护士的生活没有规律;整体护理的开展,护理程序的应用,新仪器、新设备的应用,需要护士不断更新知识;工作环境无安全感,如针刺伤、接触化疗药物、传染病病种增多等;护士所从事的工作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病人病情发展无规律性,需要护士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根据变化随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长此以往,容易造成精神疲劳[1]。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人们愈发注重自己的健康状态和权益保护,护士常常因为应对各种医疗纠纷,承受更多的精神压力,压抑自身的感受,身体始终处于应激状态。
李小妹等[2]的调查显示,中国护士中工作有高度疲惫感的人有59.10%。
据对某军区的护理人员调查显示,76.96%的护理人员认为工作强度过大,89.01%的护士担心工作出差错[3],年轻护士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6项因子方面明显高于一般人群[4]。
2.2 护士的社会不公平感与角色冲突
本科学历护士80 %有职业倦怠及前期症状。
他们综合素质高,却干着照顾别人生活起居的工作,在医院地位较低,同时社会的偏见很容易产生社会不公平感[5]。
人际关系复杂,护士不仅与病人及
其家属接触频繁,而且也要处理同护士长、医生和其他医技人员的关系,难免出现角色冲突。
此外,大部分护士都是女性,工作与家庭都必须兼顾,也在精神上给其造成负担[6]。
2.3 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和人格特征的差异
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如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护关系以及工作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若关系处理不好均可产生职业倦怠。
与同事、管理者的融洽关系往往能减轻倦怠感[7]。
个体人格特征是职业倦怠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在同一工作环境中,管理相同、教育和经验背景相同的个体对相同的压力源通常有不同的反应。
有调查表明,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缺乏耐心的护士倦怠程度高,这可能是由于对工作期望过高,对压力比较敏感,认为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常消极对待或产生高应激反应。
2.4 年龄因素
在倦怠研究的早期就指出,年龄与工作倦怠有很大关系。
有研究证明,21岁~25岁年龄段的护士去人格化程度最高,工作倦怠程度比较高。
可能是由于这一群体缺乏社会支持,该年龄段的护士其社会支持较少,父母、家庭支持已渐渐脱离,而稳定的同事关系、小家庭等支持尚未建立,因此更易有工作倦怠倾向。
而这一年龄段的护士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力,因此,护理管理者应该对这一群体予以足够的重视,给予其更多的社会支持,如营造团结互助的集体文化、主动听取护士的心声,在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适时的安慰和
鼓励等。
2.5 其他因素
护士的性别、值夜班、婚姻状况、家庭、子女、工作环境等因素都会对倦怠产生不同的影响。
3 倦怠的对策
3.1 社会各界应尊重护士,提高护士地位和待遇
医院管理部门对护士加强技能培训,做好后勤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医院领导及护士长多体谅护士,合理安排上班人员,避免超负荷工作现象;在晋升方面实行公平、公开竞争及民主、综合考评。
实行规范化、人性化、细节化管理,提供跟工作相关的培训和信息。
适当提高护士的收入,尤其是夜班收入,增加夜班工作餐的种类,对护理工作有种补偿感。
工作中更多地接纳护士对工作流程和护理程序的意见,每月将护士聚在一起,将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吐露出来,尽情发泄,以减轻心理压力,有效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感[8]。
3.2 培养护士正确认识压力,增强对压力的抵抗力
健康需要自我维护。
作为护士,应该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内心的压力,逐渐承认、接受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
面对压力,应选择积极的应对策略,正确认识压力,学会自我减压,如采用微笑、唱歌、听音乐、幽默、定期旅游等调节方法,必要时寻求亲戚和朋友的帮助。
护士也可以向家人朋友倾诉,寻求他们的帮助和支持[9]。
学会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树立现实的期望和目标,不过分苛求自
己和他人,处理和协调好各种关系。
3.3 丰富知识,提高自身能力
护士职业倦怠与个人的护理知识和能力有较高的相关性。
在学习、进修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人文知识,努力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要重视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课程,以提升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
利用各种手段来获取信息,如果在职学习不能保证,可以通过网络、讲座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以达到对自我能力的认同感,降低职业倦怠发生的程度。
3.4 适当降低期望值,尽量学会放弃
有时候职业倦怠就是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过大而造
成的。
确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确定工作的先后顺序,尽量学会放弃一些不太重要或自己难以完成的工作。
另外在工作时间以外尽量离开护士角色,尝试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各种职业、层次、年龄的人来往,开阔视野,学会灵活应对生活与工作中遇到的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 谭凤玲,常美娟,张梅芳.护理人员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3b):686687.
[2] 李小妹,刘秀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8.
[3] 刘晓荣.部队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现状调查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2002,49(2):155156.
[4] 肖祖芬,丁俊英,袁小平.年轻护士心理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1,16(3):177.
[5] 胡敏如,周昌菊,肖水源.长沙市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相关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9):425 426.
[6] 叶钰芳.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4,18(8b):1430.
[7] vahey dc,aiken lh,sloane dm,et al.nurse burnou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j].med care,2004,42(2suppl):115116.
[8] 刘秋鸣,郭华,施莉琼,等.护士职业压力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调查与对策[j].上海护理,2004,4(2):12.
[9] 魏心.教师职业倦怠干预设想[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1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