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知识要点

合集下载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篇1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二、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核外电子(Z 个)1.微粒间数目关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子数(Z )=核电荷数=原子数序原子序数:按质子数由小大到的顺序给元素排序,所得序号为元素的原子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4.电子总数为最外层电子数 2倍:4Be 。

4.1~20号元素组成的微粒的结构特点元素周期律决定原子种类,中子N (不带电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原子核- 质量数(A=N+ZI 质子Z (带正电荷)丿T 核电荷数 ____________豪同位素(核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事元素 T 元素符号原子结构 : (A x )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主族元素的■■ f 电子数(Z 个):丿1 ---〔化学性质及最高正价和族序数-■体积小,运动速率高(近光速),无固定轨道核外电子J 运动特征 JL 电子云(比喻)——> 小黑点的意义、小黑点密度的意义。

排布规律 T 电子层数兰J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T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决定原子呈电中性原子(AZ X)_______ 2质子(Z 个)]——决定元素种类 原子核卜中子 (A-Z )个决定同位素种类中性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所带电荷数 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一所带电荷数2. 原子表达式及其含义Xd ±表示X 原子的质量数;Z 表示元素X 的质子数;d 表示微粒中X 原子的个数;c ±表示微粒所带的电荷数;±)表示微粒中X 元素的化合价。

3.原子结构的特殊性 (1~18号元素)1. 原子核中没有中子的原子:2 •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的倍数关系。

①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4Be 、i8Ar ;②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倍:6C ;③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80;④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10Ne ;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1/2倍:3Li 、14Si 。

第六讲--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知识要点

第六讲--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知识要点

第六讲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知识要点一、2013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涵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3.物质结构与性质(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涵义。

②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以及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能级、原子轨道、电子自旋的涵义。

④了解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的原子及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⑤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⑥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区)及其应用。

⑦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⑧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⑨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⑩了解元素电离能的涵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了解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①了解化学键的涵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说明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②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σ键和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③了解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④了解“等电子原理”的涵义。

⑤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⑥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对d轨道参与杂化和AB4型以上复杂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作要求)。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元素在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复习知识点一 原子的组成1.原子 (2)有关粒子间的关系(1)原子结构 ①质量数(A )=________+________; ②中性原子:质子数=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A Z X)⎩⎪⎨⎪⎧ ⎩⎨⎧ 质子(Z )个中子(A —Z )个 (Z )个 ③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________; ④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________。

2.核素、同位素、元素(1)概念①核素:具有一定数目____和一定数目 的一种__,如氢元素有三种核素,符号为 ②同位素:________相同而________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________互称同位素。

③元素:具有相同____________的同一类__________的总称。

知识点二 核外电子排布1.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变化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先排布在能量________的(离原子核________)的电子层里。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______个。

(3)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____个(K 层为最外层时 不超过____个)。

(4)次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____个。

(5)倒数第三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____个。

1.碱金属元素(1)原子结构:原子最外层都只有____个电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2)元素性质: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金属性逐渐_______,单质的还原性逐渐 问题思考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是否都是碱金属元素?2.卤族元素(1)原子结构:原子最外层都有____个电子,随原子序数递增加,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2)元素性质: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________,单质的氧化性逐渐________。

3.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的性质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__________。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程元素周期律是指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周期表。

在19世纪末,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的规律,他将元素按照原子量的大小排列,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比如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原子量的增大而周期性地变化。

这一发现为后来的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元素周期律的基本规律1. 原子序数元素周期律是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所排列的。

原子序数是指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也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序数的增大决定了元素的性质的变化。

2. 周期性元素周期律的核心规律是周期性。

即元素的性质会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周期性地变化。

这一规律可以用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来很好地解释。

3. 周期性表现元素周期律的周期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元素的化学性质:比如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相互转变,电子亲和力、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变化。

(2)物理性质:原子半径、离子半径、电离能等。

(3)氧化物的性质:比如元素氧化物与水的反应性随着周期的增加而发生变化。

(4)化合价:元素的化合价随周期性地增加而变化。

三、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1869年发现的,现在该表是由7行18列组成。

其中,横着排列的称为周期,纵向排列的称为族。

周期表的左侧是金属元素,右侧是非金属元素,中间是过渡元素。

周期表中有主族元素、副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和稀有元素等。

四、周期表中的规律1. 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中最基本的规律就是原子量的周期性变化。

比如,原子序数为3、11、19、37、55等元素的性质非常相似,因为它们在同一个周期内。

这些元素的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这一规律逐渐得到了发展,形成了更加完备的元素周期律。

2. 周期表的周期性规律周期表中的元素周期性地排列,列代表着元素的性质与它们的电子排布有关。

比如,同一族元素的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会有相似之处。

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性变化也与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关,因为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这篇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梳理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点①原子组成:原子核中子原子不带电: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原子组成质子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相对原子质量==质量数②原子表示方法:A:质量数 Z:质子数 N:中子数 A=Z+N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质子数多少,确定了质子数就可以确定它是什么元素③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16O和18O,12C和14C,35Cl和37Cl④电子数和质子数关系:不带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带正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带负电微粒: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⑤118号元素(请按下图表示记忆)H HeLi Be B C N O F NeNa Mg Al Si P S Cl Ar⑥元素周期表结构短周期(第1、2、3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2、8、8)元周期(7个横行) 长周期(第4、5、6周期,元素种类分别为18、18、32)素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元素种类为26,若排满为32) 周主族(7个)(ⅠAⅦA)期族(18个纵行,16个族) 副族(7个)(ⅠBⅦB)表 0族(稀有气体族:He、Ne、Ar、Kr、Xe、Rn)Ⅷ族(3列)⑦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⑧元素周期律: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在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金属性最强的是Fr (自然界中是Cs,因为Fr是放射性元素)判断金属性强弱的四条依据:a、与酸或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释放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越剧烈则越容易释放出H2,金属性越强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c、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Fe+CuSO4==FeSO4+Cu)d、原电池的正负极(负极活泼性正极)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三条依据:a、与H2结合的难易程度以及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结合则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c、非金属单质间的相互置换(如:Cl2+H2S==2HCl+S)注意:相互证明由依据可以证明强弱,由强弱可以推出依据⑨化学键: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共价键极性键化学键非极性键离子键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的形式形成的化学键,一般由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间形成。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课件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课件
3
• 基础知识回顾 • 一、元素周期律 • 1.定义:元素的 性质 随 核电荷数(或原 。 • 子序数) 的递增而呈 周期性 变化的规律称元 素周期律。 • 2.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原子 。 核外电 • 的周期性变化。 子排布
4
3.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 除H、He元素外,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 数重复出现 递增到 的变化。 8 1 • (2)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同周期,随 核电荷数(或原子序数)的 ,原子 递增 半径 递减 • ,同主族,随核电荷数(或原子序 递增 递增 数)的 ,原子半径 。(稀有气 体元素原子的半径由于测定方法不同除 外。)
6
• • •
电子层数 • ②将 相同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 一横行; 最外层电子数 • ③把 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 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7

二、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 ①按 原子序数 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 •
2.周期表的结构(横七竖“十八”) (1)周期: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称为 一个 周期 ,7个横行为7 个周期。短周 期指 三个周期;长周期指 1、2、3 4、5、6 三个周期;第 周期未排满,称作不完全 7 周期。 16 7 • (2)族:18个纵行,共 个族: 个主 7 1 1 18 族、 个副族、 个第Ⅷ族, 个零族, 8、9、10 第 。 • 纵行为零族;第 三个纵行为第Ⅷ族 8 。

原子和阴离子的核外电子 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而 阳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比该原子的 核外电子层数少一层;同一主族不 同长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 18个,也可能相差32个。
23
• 方法指导:本题是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编排规 律,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运用同周期 与同主族元素的异同规律,同时既要注意运 用好周期表编排的一般规律,又要注意总结 一些特殊的规律。如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 数依次为2、10、18、36、54、86,已知元 素的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周期数与比其略大 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周期数相同,用原子序数 减去比它小的而且相近的稀有气体的原子序 数,就是该元素所在的纵行数。第1、2纵行 为第ⅠA、第ⅡA族,第13至17纵行(要注意 第六、七周期的第3纵行有15种元素)为第 24 ⅢA至第ⅦA族,第18纵行为零族。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知识清单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知识清单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知识清单一、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这一规律是化学学科中的重要基石,为我们理解和预测元素的性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1)核电荷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依次增加。

(2)电子层数: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周期数增加,电子层数也依次增多。

(3)最外层电子数: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原子半径: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原因: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增强,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化合价: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O、F 除外);最低负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减去 8。

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

(3)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等。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等。

(4)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

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将化学元素有序地排列成表格。

第六章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共103张PPT)

第六章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共103张PPT)

+1→+7 最高正化合价: -4→-1 最低负化合价:
相似
最高正化合 结 主要化合 价=主族 构 价 负化合价=-(8-主族 序数=最 ↓ 序数 外层电子 增强 减弱) 数(O、F 性 增强 除外) 质 ↓ 元素原子 失 逐渐 逐渐 应 电子能力
减弱 金属性逐渐 元素的金属性 增强 ,非金属性 增强 和非金属性 逐渐 减弱 增强 离子的氧化性 阳离子氧化性 ,阴离子还 减弱 结 和还原性 原性 构 增强 最高价含氧酸 减弱 逐渐 ↓ 酸性 性 难 最高价氢氧化 质 物 逐渐 ↓ 的碱性
答案:B 解析:由题综合判定W、X、Y、Z分别为H、 Mg、Al、Si元素。
知识点二
元素周期律
1.定义 原子序数 元素的性质随着 变化的规律。 2.实质 元素原子 核外电子排布
周期性 的递增而呈
的周期性变化。
3.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左→ 同主族(上→ 相同 递增 右) 下) 递增 相同 电子层 数 结 电子 递增 递增 层 最外层 构 (1→8 递减 (族序数) 结构 电子 递增 ↓ 或2) 数 减小 性 增大 核电荷数(核 减小 质 内质子数) ↓ (除稀
答案:D 解析:A项还原性逐渐增强,A错误;B项中 应为最高价含氧酸,B错误;C项中应为Fe3 +>Cu2+,C错误。
知识点三
族 周期 1 2 3 4 5 6 7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左面 (1)金属元素:位于分界线的 区域, 包括所有的 主族 元素和部分 元素。 过渡 (2)非金属元素:位于分界线的 区域, 右面 包括部分主族元素和 族元素。 0_ (3)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 金属性 ,又能表现出一定的 。 非金属性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

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2025年必考内容

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2025年必考内容

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2025年必考内容化学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的基石,对于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以及物质结构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 2025 年的考试中,以下这些关于元素周期表的知识点必定会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首先要清楚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称为周期;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称为族。

周期分为短周期(1、2、3 周期)、长周期(4、5、6、7 周期)。

短周期元素的性质相对较为简单,而长周期元素则更为复杂,其性质和电子构型的变化规律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族分为主族(ⅠA ⅦA 族)、副族(ⅠB ⅦB 族)、第Ⅷ族(8、9、10 三个纵行)和 0 族(稀有气体元素)。

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族序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ⅠA 族(碱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金属性,容易失去电子。

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这包括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等方面的变化。

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化合价也有一定的规律。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O、F 除外),最低负化合价等于族序数 8。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是重点中的重点。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例如,第三周期中,钠的金属性最强,氯的非金属性最强。

三、元素的性质1、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碱金属(如钠、钾)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碱。

2、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容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

2、原子结构中常见的微粒关系(1)原子: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2)离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质子数+电荷数。

(3)符号baX +cd +e 中各数字的含义:。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可用符号AZ X 表示。

3、同位素(1)概念: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2)特征:①具有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一般不变。

(3)有关同位素的四点说明①“同位”是指这几种核素的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占据同一个位置。

②因许多元素存在同位素,故原子的种数多于元素的种数。

有多少种核素就有多少种原子。

但也并非所有元素都有同位素,如Na 、F 、Al 等就没有同位素。

③同位素分为稳定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

④同位素的中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差异较大。

三、核外电子排布1、排布方式:多电子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即2、排布规律(1)电子一般总是首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在第1层,当第1层排满后,再排第2层,依次类推。

(2)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代表电子层数)。

(3)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3层不超过32个。

四、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电子排布和化合价规律(1)从元素周期表归纳电子排布规律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3(小于8)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导语: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1、原子结构(1).所有元素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正例:612C、613C、614C三原子质子数相同都是6,中子数不同,分别为6、7、8。

反例1:只有氕(11H)原子中没有中子,中子数为0。

(2).所有原子的中子数都大于质子数。

正例1:613C、614C、13H等大多数原子的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正例2:绝大多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都大于质子数的2倍。

反例1:氕(11H)没有中子,中子数小于质子数。

反例2:氘(11H)、氦(24He)、硼(510B)、碳(612C)、氮(714N)、氧(816O)、氖(1020Ne)、镁(1224Mg)、硅(1428Si)、硫(1632S)、钙(2040Ca)中子数等于质子数,中子数不大于质子数。

(3).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正例:同一元素的不同微粒质子数相同:H+、H-、H等。

反例1:不同的中性分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e、HF、H2O、NH3、CH4。

反例2:不同的阳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a+、H3O+、NH4+。

反例3:不同的阴离子可以质子数相同,如:NH4+、OH-和F-、Cl和HS。

2、电子云(4).氢原子电子云图中,一个小黑点就表示有一个电子。

含义纠错:小黑点只表示电子在核外该处空间出现的机会。

3、元素周期律(5).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概念纠错: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6).难失电子的元素一定得电子能力强。

反例1:稀有气体元素很少与其它元素反应,即便和氟气反应也生成共价化合物,不会失电子,得电子能力也不强。

反例2:IVA的非金属元素,既不容易失电子,也不容易得电子,主要形成共价化合物,也不会得失电子。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1.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是由化学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列而成的一个表格。

每个元素在这个表格中都有自己的位置,通过这个位置可以了解这个元素的原子结构以及电子排布等信息。

元素周期表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元素符号:每个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都有自己的符号,比如氧元素的符号为0。

这个符号一般是由元素名的缩写组成的,或者是有关元素的拉丁名称的前几个字母。

2.原子序数: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原子序数,表示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原子序数越大,表示这个元素的原子质量越重。

3.元素名: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名称,通常是由元素的发现者或者属性等因素命名的。

比如,铁元素的名称就是由它的属性(可以被磁化)命名的。

4.元素周期表分区:元素周期表中分为主族元素、过渡元素、桐系元素和钢系元素四个分区。

不同分区的元素拥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2.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法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法是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进行的。

这个排列方式被称为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原则是:当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时,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会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的周期数为7(第8周期只有人造元素),对应着元素周期表中的7行。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行称为一个周期(或称作元素横向周期),每列称为一个族(或称作元素纵向族)。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方式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3.主要的元素周期律规律1.周期性表现元素周期表中每个周期的重点在于周期性表现。

周期性表现是指某些元素周期律性质的周期性增加或减少。

其中,最常见的周期性表现有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

2.周期性趋势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个周期中元素的性质相似,但是从左到右,元素的性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这些变化也被称作周期性趋势。

其中,最明显的周期性趋势是电子云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

3.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还有一些周期性规律。

这些规律是一些特定属性的元素周期性变化的定量体现。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律1. 原子序数(1)含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序号(2)与其他量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核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 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3.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2. 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周期: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③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①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②族: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列,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Ⅷ族,1个0族。

三、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重要元素四、焰色反应1、Na 黄Li 紫红K 浅紫(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因为钾里面常混有钠,黄色掩盖了浅紫色)2、Rb 紫Ca 砖红色Sr 洋红Rb 紫Cu 绿Ba 黄绿Co 淡蓝五、微粒半径的大小与比较(1)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同一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Cl)>r(F)、r(O2-)>r(S2-)、r(Na)>r(Na+)。

(2)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如r(Na)>r(Cl)、r(O2-)>r(F-)>r(Na+)。

(3)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如:r(Cl-)>r(Cl) 、r(Fe2+)>r(Fe3+)。

第六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六讲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知识的综合网络
考点1、原子的构成
四个关系式
– 质量数 ( A ) = 质子数 ( Z ) + 中子数 ( N )
– 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原子核外电子数
–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Z ) +电荷数
–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 = 质子数 ( Z ) - 电荷数
– 最高价氧化பைடு நூலகம்水化物[HnROm]酸性越强
– 置换反应(强制弱)
例1、人工合成的最重元素之一(元素符 号尚未确定,暂用M表示)是用 高 能原子轰击 的靶子,使锌核与铅核 熔合而得。科学家通过该放射性元素的 一系列衰变的产物确定了它的存在,总 共只检出一个原子。该原子每次衰变都 放出一个高能α粒子,最后得到比较稳定 的 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 常温下状态比较: 固>液>气
• 不同晶体: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有的较高,有的较低,无一般规律)
• 同种晶体: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比较化学键 的强弱: 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 分子晶体比较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分子间 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化学键强弱的比较方法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质量数
M=M1•x1+ M2•x2+ M3•x3…… M′=A1•x1+ A2•x2+ A3•x3……
核外电子的排布
•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 质量小;运动范围小;速度快。 – 无法预测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速度,也 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道。
• 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
第六讲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_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律_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知识总结知识结构图:一·周期表结构二·“位,构,性”的相互推导元素周期律三·原子结构四·碱金属五·卤素一.周期表结构1.元素周期表注意:A元素周期表的上界②金属与非金属的边界线B元素周期表中几个量的关系:(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F无正价,O一般也无正价)(4)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数|+|负价数|=8C主族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82.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

最后的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VIII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

3推算元素的原子序数的简便方法同一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差值(上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同一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值4.每个周期元素的总数和每个周期过渡元素的总数二.“位、构、性”的相互推导失电子能力↓⇒金属性↑1.结构与性质 原子半径↑⇒F↓得电子能力↓⇒非金属性↓(1)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核电核数↓ ⇒F↓半径↓ 半径↑ (主)同周期 F↓ 同主族 F↓ 质子数↑ 质子数↓(次)2.位置与结构(1) 周期数=电子数主族序数=3位置与性质①、核外电子排布②、原子半径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总结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总结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知识总结考试大纲要求1.理解原子的组成及同位素的概念。

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以第1、2、3周期的元素为例,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及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

4.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族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知识规律总结一、原子结构1.几个量的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同位素(1)要点:同——质子数相同,异——中子数不同,微粒——原子。

(2)特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自然界中稳定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数不变。

注意: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可组成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如H2O和D2O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3.相对原子质量(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

它是相对质量,单位为1,可忽略不写。

(2)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该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原子百分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所得的平均值。

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是由里向外,分层排布的。

(2)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得超过32个。

(3)以上几点互相联系。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书写结构示意图的主要依据。

5.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注意:①要熟练地书写1~20号元素的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②要正确区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通过比较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6.微粒半径大小比较规律(1)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逐渐减小。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

(完整版)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概述1、门捷列夫周期表: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现行常用元素周期表⑴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⑵周期表的结构:七个横行;7个周期[三短(2、8、8)、三长(18、18、32)、一不完全]18个纵行(列),16个族:7个主族(ⅠA~ⅦA);(1、2、13~17列);7个副族(ⅠB~ⅦB);(3~12列)Ⅷ族:3个纵行;(8、9、10列); 零族:稀有气体(18列)周期表中有些族有特殊的名称: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不包括氢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O、F除外)==价电子数非金属的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4、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⑴主族元素: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⑵确定族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最后的差值即可确定。

基本公式:原子序数-零族元素的序数(或各周期元素总数)== 差值①对于短周期元素:若差值为0,则为相应周期的零族元素;若0<差值≤7,则元素在下一周期,差值即为主族序数。

差值为1~7时,差值即为族序数,位于Ⅷ族左侧;差值为8、9、10时,为Ⅷ族元素。

差值为11~17时,再减去10所得最后差值,即为Ⅷ族右侧的族序数。

若差值>17,再减14,按同上方法处理。

5、同主族元素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推导规律:⑴ⅠA、ⅡA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总数⑵ⅢA~ⅦA、0族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本周期的元素总数二、核素1、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到的数值叫质量数(Li →Cs)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3、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当某种元素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天然、稳定的同位素时,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在化合物里,任意一种同位素在该元素内所占的原子数目百分比都不变4、同素异形体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之间互称为同素异性体。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元素周期律是化学的基础概念之一,它是描述元素在化学性质上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本文将对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和应用。

1.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元素周期表是将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起来的表格。

它由一系列水平行(周期)和垂直列(族)组成。

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元素的核电荷数量)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原子序数相邻的元素彼此具有相似的属性。

2. 元素周期律的规律2.1 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周期的元素表现出一系列的周期性变化。

一般来说,周期的主要特征是原子半径和原子质量的变化。

在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和原子质量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随着电子数目的增加,电子云对于原子核的屏蔽效应增强,使得原子半径缩小。

原子质量减小是由于原子核对中子的质量。

2.2 周期性表规律在元素周期表中,相邻族中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例如,位于同一族中的元素都有相同的价电子数以及类似的化学反应活性。

这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决定了它们的化学性质。

例如,第一族元素都只有一个价电子,容易失去它形成离子。

类似地,第七族元素都只差一个电子就能达到稳定的电子排布状态,因此它们具有容易获得电子的特性。

3. 元素周期律的应用3.1 电子排布和元素化学性质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我们可以推断出它们的化学活性、反应能力以及与其他元素的反应方式。

这对于研究化学反应和合成新的化合物非常重要。

3.2 发现新元素元素周期律不断地推动着新元素的发现。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规律,科学家们可以预测并寻找具有特定性质的新元素。

通过实验室的研究和合成,科学家们可以合成新的元素并进一步研究它们的性质。

3.3 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元素周期律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知识的传授和学习。

它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各种元素的性质和关系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律,学生可以了解元素的分类、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为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讲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知识要点一、2013年四川高考考试说明1.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涵义。

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3.物质结构与性质(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①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涵义。

②了解原子的构成。

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以及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能级、原子轨道、电子自旋的涵义。

④了解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的原子及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⑤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⑥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区)及其应用。

⑦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⑧以IA和VII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⑨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⑩了解元素电离能的涵义,并能用以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了解电负性的概念,知道元素的性质与电负性的关系。

了解主族元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等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①了解化学键的涵义,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说明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②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σ键和π键,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数据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对σ键和π键之间相对强弱的比较不作要求)。

③了解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④了解“等电子原理”的涵义。

⑤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

⑥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和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对d轨道参与杂化和AB4型以上复杂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作要求)。

⑦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不作要求)。

⑧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⑨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某些物理性质。

了解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方式。

⑩了解NaCl型和CsCl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能用晶格能解释典型离子化合物的某些物理性质。

(3)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①了解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②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③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④了解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二、知识要点1.物质的组成1)分子和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能独立存在的微粒,它保持着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距离;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状态改变的结果);分子间有分子间作用(范德华力)。

②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

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 2、O 2、Cl 2、S 、惰性气体等);气态氢化物;酸酐(SiO 2除外);酸类和大多数有机物等。

2)原子和由原子构成的物质①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拆分和化合,是原子运动形态的变化原子有一定的种类、大小和质量;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间也有一定间隔;原子不停地运动着;原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

②原子构成的物质(固态时为原子晶体)。

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SiC )等。

③常见等电子体:外电子总数为2个的粒子:He 、H -、Li +、Be 2+。

核外电子数为10个的粒子:Ne 、HF 、H 2O 、NH 3、CH 4(分子类);Na +、Mg 2+、Al 3+、NH 4+、H 3O +(阳离子类);N 3-、O 2-、F -、OH -、NH 2-(阴离子类)。

核外电子总数为18个电子的粒子:Ar 、HCl 、H 2S 、PH 3、F 2、H 2O 2、C 2H 6、CH 3OH 、N 2H 4、CH 3NH 2、NH 2OH 、CH 3F (分子类),K +、Ca 2+、(阳离子类);P 3-、S 2-、Cl -(阴离子类)。

3)离子和由离子构成的物质①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如Na +、Fe 3+、H 3O +、NH 4+、[Ag(NH 3)2]+等;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如Cl -、S 2—、OH —、SO 42—、[Fe(CN)6]3— 等。

②离子构成的物质(固态时为离子晶体)。

绝大多数盐类(AlCl 3等除外);强碱类和低价金属氧化物等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注意】离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离子和原子在结构(电子排布、电性、半径)和性质(颜色,对某物质的不同反应情况,氧化性或还原性等)上均不相同。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简单阳、阴离子) 4)物质的分类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的)。

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②元素存在状态游离态——在单质中的元素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同素异形体,常有下列三种形成方式: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不同:如O 2、O 3;白磷(P 4)和红磷等晶体晶格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晶体晶格的分子排列方式不同:如正交硫和单斜硫化合态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元素【注意】元素和原子的区别,可从概念、含义、应用范围等方面加以区别。

2.元素周期表中的主要变化规律3.化学键与分子结构①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得 ne -失 ne -得 ne -失 ne -非极性分子中不一定只含非极性键。

但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判断AB n型分子极性的经验规律若中心原子A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所在的主族序数则为非极性分子,若不等则为极性分子。

如BH3、BF3、CH4、CCl4、CO2、CS2、PCl5、SO3等均为非极性分子,NH3、PH3、PCl3、H2O、H2S、SO2等均为极性分子。

AB n分子内中心原子A若有孤对电子(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则分子为极性分子,若无孤对电子则为非极性分子。

②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规律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I2、H2、P4、金刚石、晶体硅等。

只含有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共价化合物。

如CCl4、NH3、SiO2、CS2等。

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H2O2、C2H2、CH3CH3、C6H6(苯)等只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活泼非金属元素与活泼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Na2S、CsCl、K2O、NaH等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Na2O2、Na2S x、CaC2等由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构成的物质,如NH4Cl等无化学键的物质:稀有气体(单原子分子)。

4.化学用语三、补充知识1.元素性质和物质结构的常用的突破口(1)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2)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其气态氢化物化合生成盐,该元素是氮。

(3)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4)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溴,金属单质是汞。

(5)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氟。

(6)三种元素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反应,则必定含有Al元素。

(7)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元素是钠,焰色反应呈紫色的元素是钾。

(8)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氯。

(9)单质的硬度最大的元素是碳。

(10)化学式为A2B2形的化合物,则只可能为Na2O2、H2O2、C2H2。

,2.元素周期表中的几条规律:一是“定性”规律:若主族元素族数为m,周期数为n,则:①<1时为金属,值越小,金属性越强;②>1时是非金属,越大非金属性越强;③=1时多为两性元素.例如:Na是第一主族第三周期元素,=<1为金属,Cl是第七主族第三周期元素=>1为非金属。

二是“阴前阳下,径小序大”规律:与稀有气体元素同周期的阴离子,该稀有气体元素下周期的元素的阳离子以及该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三者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大者,粒子的半径小。

三是序差“左上右下”规律:元素周期表中上下相邻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取决于它们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果它们位于元素周期表ⅢB元素之左(或右),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差就是上(或下)面的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个数。

四是主族中非金属元素个数规律:除ⅠA族外,任何一主族中,非金属元素个数=族序数-2。

五是“对角”规律.对角规律,包括以下两点内容:①沿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方向(),对角相邻的两主族元素(都是金属或非金属)性质(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近.②元素周期表中左上右下()相邻的两金属元素的离子半径相近。

六是“相邻相似”规律:元素周期表中,上下左右相邻的元素性质差别不大,俗称相邻相似规律。

七是“奇偶数”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奇(或偶)数的元素,元素所在族序数及主要化合价也为奇(或偶)数(第Ⅷ族元素除外)。

八是,“序位互定”规律:若n为奇数,则第n周期最多容纳的元素种数为;若n为偶数,则第n周期最多容纳元素种数为.应用这一规律,不仅可求出任一周期所含元素种数(第七周期未排满除外),进而还可进行“序位互定”,即已知某元素的原子序数,可确定其在表中的位置;已知某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也可确定出其原子序数。

九是“分界”规律:①表中金属与非金属间有一分界线,分界线左边元素(金属元素)的单质为金属晶体,化合物多为离子晶体.分界线右边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相互间的化合物,固态时多为分子晶体.分界线附近的金属大都有两性,非金属及其某些化合物大都为原子晶体(如晶体硼、晶体硅、二氧化硅晶体、碳化硅晶体等).另外,在分界线附近可找到半导体材料.②若从表中第ⅤA与ⅥA之间左右分开,则左边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将氢的元素符号写在后边(如SiH4、PH3、CaH2等);而右边元素氢化物的化学式,是将氢的元素符号写在前边(如H2O、HBr等)。

3.元素周期律和元素性质中的易错点:一是误认为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族序数。

忽视了氧无最高正价,氟无正价。

二是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

但HClO、H2SO3是弱酸,忽视了关键词“最高价”。

三是误认为失电子难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忽视了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失电子难,得电子也难。

四是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

误认为得(失)电子的数目越多,元素的非金属性(金属性)越强。

五是同周期相邻两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等于1。

忽视长周期也有相差11或25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