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知识积累(20分)

1.从六书的角度看,《诗经·采薇》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中的“采”字属于以下汉字构型法的哪一种?(3分)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2.中国古代的书籍叫“简册”,其中“简”是用于书写的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简册”。简册是怎样书写的?(3分)

A.用毛笔写

B.用刀刻字

C.先用毛笔写再用刀刻

D.用火烤字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指的是什么?(3分)

A.失去的人

B.消逝的时光

C.流淌的水

D.消逝的友情

4.下列哪一项比喻不尽恰当?(3分)

A.日记:心的轨迹,撷取生活七色阳光的水滴。

B.词典:知识的海,学问的帆,书山上跋涉的樵夫。

C.笑容:你是美的姐妹,你是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碧空中那一抹烂漫的云彩。

D.浪花:一朵浪花,一个跳荡的音符;一排浪花,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一个欢乐的生命。

5.名篇名句默写(8分)

⑴在《论语》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贾谊在《过秦论》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⑶《琵琶行》中,在琵琶女精彩绝伦的弹奏后,写听者深感震撼,周遭静寂无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而白居易听罢琵琶女的诉说,想自己被贬境况,发出“______________”的感叹,表达感同身受、羁旅寥落之感。

⑷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广阔,而“______________”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二、课外阅读(50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2分)

书善最堂卷后

(明)刘基

⑴武林陈舜中以“善最”名其堂,介其友富君子明求予言。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于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⑵所谓“善最”者,盖本于东汉东平王①。王之言,天下之格言也,人以是而服膺焉。圣贤之为道,不外是矣。然“善”之云,不过概而言之,求诸实践,必有其方,不可徒云云而已也。

⑶今夫世俗之人,类以“善”自名也,观其行而不掩道之不明□久□。夫善未易择也,恭与谄相邻,讦与直相似,小谅贼信,小慧贼智,小刚贼勇,小不忍贼仁,故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疑似之间,禽跖分焉,可不慎哉?是故择焉而不得其中,道焉而不知其穷,古之人有为之者,杨墨是也。知焉而不能蹈,好焉而不能用,取其名不必其实,古之人有为之者,郭公是也。若人之心,未尝不自谓已能善也,而卒于不善。为善之名,岂易当哉?

⑷且题匾之设起于何人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淬厉以成其德,非炫外以为观也。今之揭于轩,标于楣,大书以示于人者,其果有志于自警乎?抑将从事于咏歌以为娱也?故屈子曰:“善不由外来,名不可以虚作”也。

[注]①“所谓”句:东汉明帝问东平王,在家什么事最快乐,东平王说:“为善最乐。”

6.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3分)

A.者也

B.乎矣

C.矣也

D.也矣

7.对第⑴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求文章和写文章两方面指出“言”不可随意。

B.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匡正自己的学问。

C.陈舜中随意向作者求取文章是不合适的。

D.作者认为他写文章可以帮助陈舜中明白道理。

8.对第⑵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圣贤类比陈舜中,指明他应该如何行善。

B.将陈舜中和圣贤对比,指出他应如何为道。

C.指出圣贤关于“为善”的见解是笼统的。

D.强调“为善”落实到实践中必有其方法规律。

9.对⑶⑷段理解分析最不恰当的是(3分)

A.世俗之人“卒于不善”的原因是有些人对善与非善分辨不清,有些人知道什么是善却不去实行。

B.作者举杨墨、郭公的事例,是为了给陈舜中树立行善的榜样,表明自己“立言以明道”的写作目的。

C.以古人铭文自警成德与时人题匾炫耀形成对比,批判世俗之人人标榜自己、名实不一的流弊。

D.引用屈子的“善不由外来,名不可以虚作”名句,有力地强调了“善”必须名实一致的道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2题。(12分)

送别

高适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送友人远行,内心惆怅郁结,夜已三更,难以入眠。

B.夜晚萤虫飞舞、秋叶飞落,秋雨连绵,诗人梦中又见友人。

C.报晓的钟声从远处传来,声声马嘶,把诗人从睡梦中惊醒。

D.诗人匆忙出门想送别友人,但驻足遥望,却不见友人身影。

11.诗人借钟声、马嘶衬出了清晨的宁静。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B.铁马嘶风一渡河,泪珠零便作惊波。(黄滔《马嵬二首》)

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李约《观祈雨》)

D.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李中《思九江旧居三首》)

12.《送别》与《别董大》都是送别诗,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及抒情方式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15题。(11分)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等11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实践教育环节薄弱甚至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瓶颈。当今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导致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旅行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向自然和社会领域延伸,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进入情境中,自觉地参与实践活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节选自2016年12月22日《光明报》:《研学旅行将纳入教学计划》)材料二

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两者缺一不可。相比于传统的课堂内进行教学的学科活动,研学旅行课程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控性、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征,更多的是呈现了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在研学旅行出发之前做好准备,而且不同于传统课程的新课预习那样简单准备。在研学旅行实践活动中,老师相当于导演和编剧,而学生才是主角,老师安排了一台戏,写好剧本,但是学生如何“演绎”好这台戏,不仅需要有好的剧本,还要有好的“导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发挥主角作用,体现主体意识,真正地融入到研学旅行实践中,才能真正地把这台戏唱好。学校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背着学生走”,应做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设计,将研学旅行的过程变成学生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的过程。

(节选自搜狐教育2018年7月17日《研学旅行实践,学生才是这台戏的主角》)材料三

广东省教育厅等12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发布。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本着公益性原则,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偏远地区和贫困家庭学生应减免费用,确保每位中小学生在每个学段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同时教育、旅游、工商等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细化监管措施,理顺监管体制,防止研学游市场出现“重游轻学”的扭曲和异化。

(节选自2018年10月10日《信息时报》:《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材料四

溯源研学旅行历史,日本最早开展。从1965年起,日本用近50年的时间做到高中渗透率98%,初中渗透率95%,几乎全部中小学生都参加研学旅行。而中国的研学旅行,目前渗透率仅5%左右。不少学校以安全风险为理由,不让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更有不少学生家长以“分数至上”为原则,认为硏学旅行是无用的,与孩子取得好成绩、考取名牌大学相比无关紧要,从而使得硏学旅行成为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农村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更会面临因城乡经济发展还不平衡而带来的经费匮乏、意识淡薄、研学资源缺乏、教师素质欠佳等困境。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不能越俎代庖,替孩子回答一切。要想让孩子“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学会游泳,就要在水中练习”。

(选自2018年10月10日《中国教育报》:《莫让研学旅行成为奢侈品》)

13.根据材料,下列对于“研学旅行”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存“重知识轻实践”的弊端。“研学旅行”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精神利实践能力。

B.与有规律成体系的学科教育相比,研学旅行存在无规律不可控和非连续性的局限性,因此学校和教师在举行活动前更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C.“研学旅行”既有“研学”又有“旅行”,二者不可偏废,无论是“重游轻学”还是“重学轻游”,都背离了这项活动的初衷,是对它的异化和扭曲。

D.最早开展研学旅行的日本用了近5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研学旅行的基本普及,中国的研学旅行推进可能同样需要经历较长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

14.下列对于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广东省12个部门发布相关文件,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推进研学旅行。

B.研学旅行有很强的实践性,这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国家和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使其能尽快适应研学旅行的需要。

C. 学生是研学旅行的主角,为更好激发学生参与和实践的热情,教师应该让学生设计研学旅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