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K使用方法及步骤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TK的使用:
1、架设基站,一是架在未知点上,二是架在已知点上;
2、移动站的架设;
3、手薄和移动站的连接;
4、采集数据;
5、传输数据;
6、成图。
RTK放样:
1,按照点校正实验步骤依次实施,最后在测区任意测量三个点坐标。
那么,我们就把本次任务中存储的这三个点坐标当做放样点的坐标数据,通过以下步骤按坐标把他们放样到实地,也就是在实地重新找到他们的位置。
(实际工作中,放样点的坐标可通过相关图纸计算得到,一般需要事先存入任务中,可通过“键入点”实现)
2,测量点放样常规点放样,选择增加,共六种方法,选择从列表中选择,在点的列表中选择你要放样的点,导入放样点成功后,选择放样,再选择开始屏幕上显示出放样的形象化界面。
3,画圈中间打叉的符号代表放样点位置;⊙表示你的位置;红色箭头指示的方向可以在选项中选择:正北方向或前进方向;右侧显示向哪个方向移动,上移显示填或挖的高度(即现在高程点与放样高程的差,可先不考虑)当你移动时你的运动轨迹会显示在界面上;当接近接收机时,箭头变成大圆,目标点在十字丝中心,×表示你的位置,稍许移动,使×和十字丝中心重合。
重合时发出“嘀”的一声,表示你的放样点正确率很高。
手簿不响的话,再找找试试。
4,执行测量,确定放样点名称,选择“地形点”,执行测量,得到所放样点的坐标和设计坐标的差值,若差值在要求范围内(Δ北≤0.03m,Δ东≤0.04m一般不考虑高程问题),选择确定,则继续放样其他店,否则重新放样。
(在第三步中若手簿没有发出“嘀”的一声,则精度达不到Δ北≤0.03m,Δ东≤0.04m的范围。
具体认不认可要看具体工作要求)
注意:放样点工作,也要在自己建立的任务之中进行,因为里面有你键入或存储的放样点坐标数据,若打开别的任务,里面不会存在你的数据。
RTK使用步骤:
一、开始准备工作
1、新建任务:文件→新建任务(输入文件名)→确定
2、键入已知点(即把要参加校正的已知点依次输入手簿里)例:用三个点,起名为K1, K2, K3
3、到这几个已知点上依次测量一下(例如:在K1上测量一下,起名为1, K2上测量一下,起名为2, K3上测量一下,起名为3)
4、依次点"测量-点校正"然后点"增加",网格点名称处点击“…”,然后选择一个已知点,GPS点名称处选择对应的测量的点(例如:网格点选K1,GPS点选1),(校正方法处如果我们既要X,Y,也要高程,就选"水平与垂直",如果不要高程就选"只有水平",如果只要高程就选"只有垂直")然后点击"确定",然后再点"增加",同样的过程把2,3点都增加进去.
5、点击"计算",(看一下显示的水平残差跟垂直残差,如果都在一两公分之内就可以),然后点"确定",出来一个提示框,一直点"确定",直到提示框消失即可.
6、再找个已知点去测量一下,看一下与已知坐标对照一下,误差不大,说明点校正准确. (说明: 做点校正选择已知点时原则是选的已知点要把我们所测区域包围起来.(例如面状区域要在周围选点,线形区域在两端选点) 重设当地坐标过程: 我们在一片区域作完点校正,以后不用每天都做点校正,每天做一下重设当地坐标即可.)
重设当地坐标
在我们一天或一上午的工作结束时我们自己在比较稳固的地方采一个点,例如:起名为L4, 然后我们就把仪器收了,(包括基站)下午或第二天我们再去L4上测量一下,起名为5. 步骤:
1、依次点击"文件-元素管理器-点管理器"找到点5,然后选中5,然后点击细节,点一下"重设当地坐标",再点后面的"…",选择L4,然后点“确定”“确定"即可.
2、退出"点元素管理器"继续进行测量工作.
说明:做重设当地坐标时,如果已知点离我们工作结束地近,那我们就用已知点代替L4 ,而且用已知点的精度高.
(说明:以上重置的过程中,如果开始工作的周围有已知点,就不用采集点L4了,L4可以用已知点来代替)
全站仪的操作步骤分为四步
一、仪器的安置;二、仪器整平;三、调焦照后视置零;四、照准目标测量或放样。
拓展资料全站仪的三种测量模式
一、角度测量。
(测角)
1.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角度模式。
2.盘左瞄准左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显示读数。
3.同样方法可以进行盘右观测。
4.如果测竖直角,可在读取水平度盘的同时读取竖盘的显示读数。
二、距离测量。
1.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距离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键转换为距离模式。
2.照准棱镜中心,这时显示屏上能显示箭头前进的动画,前进结束则完成坐标测量,得出距离,HD为水平距离,VD为倾斜距离。
三、坐标测量。
1.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坐标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键转换为坐标模式。
2.输入本站点O点及后视点坐标,以及仪器高、棱镜高。
3.瞄准棱镜中心,这时显示屏上能显示箭头前进的动画,前进结束则完成坐标测量,得出点的坐标。
3.1仪器的保管由专人负责,每天现场使用完毕带回办公室;不得放在现场工具箱内。
3.2 仪器箱内应保持干燥,要防潮防水并及时更换干燥剂。
仪器必须放置专门架上或固定位置。
3.3 仪器长期不用时,应以一月左右定期取出通风防霉并通电驱潮,以保持仪器良好的工作状态。
3.4 仪器放置要整齐,不得倒置。
4、使用时应注意事项:
4.1 开工前应检查仪器箱背带及提手是否牢固。
4.2 开箱后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装卸仪器时,必须握住提手,将仪器从仪器箱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请握住仪器提手和底座,不可握住显示单元的下部。
切不可拿仪器的镜筒,否则会影响内部固定部件,从而降低仪器的精度。
应握住仪器的基座部分,或双手握住望远镜支架的下部。
仪器用毕,先盖上物镜罩,并擦去表面的灰尘。
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妥帖,合上箱盖时应无障碍。
4.3 在太阳光照射下观测仪器,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以免影响观测精度。
在
杂乱环境下测量,仪器要有专人守护。
当仪器架设在光滑的表面时,要用细绳(或细铅丝)将三脚架三个脚联起来,以防滑倒。
4.4当架设仪器在三脚架上时,尽可能用木制三脚架,因为使用金属三脚架可能会产生振动,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4.5 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远,搬站时应将仪器卸下,装箱后背着走。
行走前要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检查安全带是否系好。
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近,搬站时可将仪器连同三脚架一起靠在肩上,但仪器要尽量保持直立放置。
4.6 搬站之前,应检查仪器与脚架的连接是否牢固,搬运时,应把制动螺旋略微关住,使仪器在搬站过程中不致晃动。
4.7 仪器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不勉强使用,应立即检修,否则会加剧仪器的损坏程度
4.8 光学元件应保持清洁,如沾染灰沙必须用毛刷或柔软的擦镜纸擦掉。
禁止用手指抚摸仪器的任何光学元件表面。
清洁仪器透镜表面时,请先用干净的毛刷扫去灰尘,再用干净的无线棉布沾酒精由透镜中心向外一圈圈的轻轻擦拭。
除去仪器箱上的灰尘时切不可作用任何稀释剂或汽油,而应用干净的布块沾中性洗涤剂擦洗。
4.9 在潮湿环境中工作,作业结束,要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及灰尘后装箱。
回到办公室后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于干燥处,彻底凉干后再装箱内。
4.10 冬天室内、室外温差较大时,仪器搬出室外或搬入室内,应隔一段时间后才能开箱。
5、仪器转运时注意事项
5.1 首先把仪器装在仪器箱内,再把仪器箱装在专供转运用的木箱内,并在空隙处填以泡沫、海绵、刨花或其它防震物品。
装好后将木箱或塑料箱盖子盖好。
需要时应用绳子捆扎结实。
5.2 无专供转运的木箱或塑料箱的仪器不应托运,应由测量员亲自携带。
在整个转运过程中,要做到人不离开仪器,如乘车,应将仪器放在松软物品上面,并用手扶着,在颠簸厉害的道路上行驶时,应将仪器抱在怀里。
5.3注意轻拿轻放、放正、不挤不压,无论天气晴雨,均要事先做好防晒、防雨、防震等措施。
全站仪测角度
1、仪器对中整平后,按ANG键进入角度测量模式;
2、对准起始边方向,锁死水平微动,点击水平角置零;
3、打开水平微动,旋转照准部对准终点边方向,屏幕上显示的角度即为所测角值。
三角高程测量的传统方法
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
已知A点高程H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AB 即可由HB=HA+HAB得到B点的高程HB。
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α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
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HA为A点高程,HB为B点高程;
V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V=Dtanα)。
首先我们假设A,B两点相距不太远,可以将水准面看成水准面,也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
为了确定高差hAB,可在A点架设全站仪,在B点竖立跟踪杆,观测垂直角α,并直接量取仪器高i和棱镜高t,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hAB=V+i-t
故HB=HA+Dtanα+i-t (1)
这就是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公式,但它是以水平面为基准面和视线成直线为前提的。
因此,只有当A,B两点间的距离很短时,才比较准确。
当A,B两点距离较远时,就必须考虑地
球弯曲和大气折光的影响了。
这里不叙述如何进行球差和气差的改正,只就三角高程测量新法的一般原理进行阐述。
我们从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全站仪必须架设在已知高程点上。
2、要测出待测点的高程,必须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
三角高程测量的新方法
如果我们能将全站仪象水准仪一样任意置点,而不是将它置在已知高程点上,同时又在不量取仪器高和棱镜高的情况下,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原理测出待测点的高程,那么施测的速度将更快。
如图一,假设B点的高程已知,A点的高程为未知,这里要通过全站仪测定其它待测点的高程。
首先由(1)式可知:
HA=HB-(Dtanα+i-t) (2)
上式除了Dtanα即V的值可以用仪器直接测出外,i,t都是未知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仪器一旦置好,i值也将随之不变,同时选取跟踪杆作为反射棱镜,假定t值也固定不变。
从(2)可知:
HA+i-t=HB-Dtanα=W (3)
由(3)可知,基于上面的假设,HA+i-t在任一测站上也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可以计算出它的值W。
这一新方法的操作过程如下:
1、仪器任一置点,但所选点位要求能和已知高程点通视。
2、用仪器照准已知高程点,测出V的值,并算出W的值。
(此时与仪器高程测定有关的常数如测站点高程,仪器高,棱镜高均为任一值。
施测前不必设定。
)
3、将仪器测站点高程重新设定为W,仪器高和棱镜高设为0即可。
4、照准待测点测出其高程。
下面从理论上分析一下这种方法是否正确。
结合(1),(3)有:
HB′=W+D′tanα′ (4)
其中HB′为待测点的高程;W为测站中设定的测站点高程;
D′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水平距离;α′为测站点到待测点的观测垂直角。
从(4)可知,不同待测点的高程随着测站点到其的水平距离或观测垂直角的变化而改变。
将(3)代入(4)可知:
HB′=HA+i-t+D′tanα′ (5)
按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可知
HB′=W+D′tanα′+i′-t′ (6)
将(3)代入(6)可知:
HB′=HA+i-t+D′tanα′+i′-t′ (7)
这里i′,t′为0,所以:
HB′=HA+i-t+D′tanα′ (8)
由(5),(8)可知,两种方法测出的待测点高程在理论上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我们采取这种方法进行三角高程测量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将全站仪任一置点,同时不量取仪器高,棱镜高。
仍然可以测出待测点的高程。
测出的结果从理论上分析比传统的三角高程测量精度更高,因为它减少了误差来源。
整个过程不必用钢尺量取仪器高,棱镜高,也就减少了这方面造成的误差。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测量中,棱镜高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只要记录下相对于初值t增大或减小的数值,就可在测量的基础上计算出待测点的实际高程。
一、全站仪定向
1、其中一点设站,架全站仪,另一点放棱镜;
2、点击数据采集,输入测站点(就是放仪器点)的坐标和仪器高,点击下一步;
3、输入定向点(就是不架仪器的一点)坐标,棱镜高输不输都行。
4、仪器瞄准棱镜,点击测量,看一下显示的坐标和输入点的坐标差别大不大,不大的话定向完成。
差别太大重复2、3步骤。
二、测图
1、确定棱镜高,根据地形调节。
2、将棱镜高输入仪器,将棱镜树在待求点,点击测量,保存坐标。
3、继续测量,点击同前。
4、测图完成后,导出数据,用cass作图,就好了。
三:注意事项
1、注意棱镜高和一起输入的棱镜高一致;
2、仪器断电需要重新定向;
3、对于看不到的点设置转站最多两站。
三、放样:
根据已知的两个坐标点给全站仪定向,然后输入要放的点的坐标,
全站仪会显示角度和距离,你转动全站仪,使显示角度接近零,
然后拿着棱镜沿镜头指向走显示的距离,用全站仪瞄镜子,点测量,
看显示的角度和距离误差,不断调整。
距离误差1-2mm,角度差+-(1-2)秒。
全站仪的功能介绍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 AOB ,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A 点——置零(0 SET )——瞄准 B 点,记下水平度盘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 )、气压(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HD 、高差VD 和斜距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 ,Y ,H )。
(2)测量原理
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
则有:
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测站S 高程,测得:仪器高i ,棱镜高v ,平距,竖直角,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S (X ,Y ,H ),仪器高i ,棱镜高v ——瞄准后视点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Layout)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
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dD 和角度差dHR 或纵向差值Δ X 和横向差值Δ Y 。
3)根据显示的dD 、dHR 或ΔX 、ΔY ,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5、程序测量(programs )
(1)数据采集(data collecting)
(2)坐标放样(layout)
(3)对边测量(MLM)、悬高测量(REM)、面积测量(AREA)、后方交会(RESECTION) 等。
(4)数据存储管理。
包括数据的传输、数据文件的操作(改名、删除、查阅)。
全站仪使用简介
一、仪器面板外观和功能说明
面板上按键功能如下:
——进入坐标测量模式键。
◢——进入距离测量模式键。
ANG ——进入角度测量模式键。
MENU ——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键。
ESC ——用于中断正在进行的操作,退回到上一级菜单。
POWER ——电源开关键
◢◣——光标左右移动键
▲▼——光标上下移动、翻屏键
F1 、F2 、F3 、F4 ——软功能键,其功能分别对应显示屏上相应位置显示的命令。
显示屏上显示符号的含义:
V ——竖盘读数;HR ——水平读盘读数(右向计数);HL ——水平读盘读数(左向计数);
HD ——水平距离;VD ——仪器望远镜至棱镜间高差;SD ——斜距;* ——正在测距;
N ——北坐标,x ;E ——东坐标,y ;Z ——天顶方向坐标,高程H 。
二、全站仪几种测量模式介绍
1、角度测量模式
功能:按ANG 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测量,倾斜改正开关设置。
第1 页
F1OSET :设置水平读数为:0°00ˊ00"。
F2HOLD :锁定水平读数。
F3HSET :设置任意大小的水平读数。
F4P1↓:进入第2 页。
第2 页
F1TILT :设置倾斜改正开关。
F2 REP :复测法。
F3V% :竖直角用百分数显示。
F4 P2↓:进入第3 页。
第3 页
F1H-BZ :仪器每转动水平角90°时,是否要蜂鸣声。
F2R/L :右向水平读数HR/ 左向水平读数HL 切换,一般用HR 。
F3CMPS :天顶距V/ 竖直角CMPS 的切换,一般取V 。
F4P3↓:进入第1 页。
2、距离测量模式
功能:按◢进入,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及PSM 、PPM 、距离单位等设置。
第1 页
F1 MEAS :进行测量。
F2 MODE :设置测量模式,Fine/coarse/tragcking(精测/粗测/跟踪)。
F3S/A :设置棱镜常数改正值(PSM )、大气改正值(PPM )。
F4P1 ↓:进入第2 页。
第2 页
F1OFSET :偏心测量方式。
F2 SO :距离放样测量方式。
F3m/f/i :距离单位米/ 英尺/ 英寸的切换。
F4 P2↓:进入第1 页。
3、坐标测量模式
功能:按进入,可进行坐标(N ,E ,H )、水平角、竖直角、斜距测量及PSM 、PPM 、距离单位等设置。
第1 页
F1 MEAS :进行测量。
F2 MODE :设置测量模式,Fine/Coarse/Tracking 。
F3S/A :设置棱镜改正值(PSM ),大气改正值(PPM )常数。
F4P1↓:进入第2 页。
第2 页
F1R.HT :输入棱镜高。
F2INS.HT :输入仪器高。
F3OCC :输入测站坐标。
F4 P2↓:进入第3 页。
第3 页
F1OFSET :偏心测量方式。
F2———
F3m/f/i: 距离单位米/ 英尺/ 英寸切换。
F4P3↓:进入第1 页。
4、主菜单模式
功能:按MENU 进入,可进行数据采集、坐标放样、程序执行、内存管理(数据文件编辑、传输及查询)、参数设置等。
三、全站仪功能简介:
测量前,要进行如下设置——按◢或,进入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模式,再按第1 页的S/A (F3 )。
1、棱镜常数PRISM 的设置——进口棱镜多为0 ,国产棱镜多为-30mm。
(具体见说明书)
2、大气改正值PPM 的设置——按“ T-P ”,分别在“ TEMP. ”和“ PRES. ” 栏,输入测量时的气温、气压。
(或者按照说明书中的公式计算出PPM 值后,按“ PPM ”直接输入)。
说明:PRISM 、PPM 设置后,在没有新设置前,仪器将保存现有设置。
(一)角度测量
按ANG 键,进入测角模式(开机后默认的模式),其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方法与经纬仪操作方法基本相同。
照准目标后,记录下仪器显示的水平度盘读数HR 和竖直度盘读数V 。
(二)距离测量
先按◢键,进入测距模式,瞄准棱镜后,按F1 (MEAS ),记录下仪器测站点至棱镜点间的平距HD 、镜头与镜头间的斜距SD 和镜头与镜头间的高差VD 。
(三)坐标测量
1、按ANG 键,进入测角模式,瞄准后视点A 。
2、按HSET ,输入测站O 至后视点A 的坐标方位角。
如:输入65.4839 ,即输入了。
3、按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
按P↓,进入第 2 页。
4、按OCC ,分别在N 、E 、Z 输入测站坐标(X0 ,Y0 ,H0 )。
5、按P↓,进入第2 页,在INS.HT 栏,输入仪器高。
6、按P↓,进入第2 页,在R.HT 栏,输入B 点处的棱镜高。
7、瞄准待测量点B ,按MEAS ,得B 点的(XB ,YB ,HB )。
(四)零星点的坐标放样(不使用文件)
1、按MENU ,进入主菜单测量模式。
2、按LAYOUT ,进入放样程序,再按SKP ,略过使用文件。
3、按OOC.PT (F1 ),再按NEZ ,输入测站O 点的坐标(X0 ,Y0 ,H0 );并在INS.HT 一栏,输入仪器高。
4、按BACKSIGHT (F2 ),再按NE/AZ ,输入后视点A 的坐标(xA , yA );若不知
A 点坐标而已知坐标方位角,则可再按AZ ,在HR 项输入的值。
瞄准A 点,按YES 。
5、按LAYOUT (F3 ),再按NEZ ,输入待放样点B 的坐标(xB , yB,HB )及测杆单棱镜的镜高后,按ANGLE(F1 )。
使用水平制动和水平微动螺旋,使显示的dHR=0°00ˊ00",即找到了OB 方向,指挥持测杆单棱镜者移动位置,使棱镜位于OB 方向上。
6、按DIST ,进行测量,根据显示的dHD 来指挥持棱镜者沿OB 方向移动,若dHD 为正,则向O 点方向移动;反之若dHD 为负,则向远处移动,直至dHD=0 时,立棱镜点即为B 点的平面位置。
7、其所显示的dZ 值即为立棱镜点处的填挖高度,正为挖,负为填。
8、按NEXT ——反复5 、6 两步,放样下一个点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