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对科学教育的整体把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科学教育的整体把握
——以知识、精神、器物、社会、四个层面为切入点
摘要随着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学的科学教育已呈现逐渐系统化、科学化的趋势,本文以知识、精神、器物、社会四个层次为切入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大学科学教育进行了整体把握。

关键词大学科学教育知识精神器物社会
1 背景
20世纪50 年代以来, 国际上特别重视大学教育研究,我国也在改革开放后,针对大学教育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改革中,科学教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由此, 我国的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也有了显著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当下的大学科学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大学科学教育展开了尝试性的论述。

2“四个层面”下的科学教育
大学的科学教育应该全面审视科学——从知识层面、精神层面、器物层面、和社会层面“四个层面”来进行。

“知识层面”主要是科学的知识和技能部分;“精神层面”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精神;“器物层面”是指科学可以转化为技术和力量,用来变革自然,为人民服务;最后科学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能极大的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严重的负效应,无论如何都需要积极关注科学的“社会层面”。

完整的科学教育也包括这四个层面的工作。

2.1知识层面下的科学教育
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指事物发展有其必然的客观规律,世间万物只有遵循客观规律,与它所处的环境相适应,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也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遵循着某种必然规律,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只有认识、遵循、把握和运用规律,才能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获得成功。

科学的任务就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探求客观真理。

而科学知识就是将这些规律加以描述和反映后的结果,它告诉我们的是关于世界本质的信息。

认识的初始条件只能是现象,这意味着,科学知识总是通过信息的中介而发生以及完成的。

人类活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要取之于自然界。

因此,人类要想过美好的生活并世世代代的延续下去,就必须研究认识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和运用科学知识。

就每个大学生个体的发展而言,同样也离不开对科学知识的占有和积累。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已经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甚至学习策略等产生影响。

学习是累积性的,人总是以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础和背景,去认识、建构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新的学习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

科学知识的信息价值就表现为,科学知识是大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是为大学生的终生学习和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基础所必需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必需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知识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都必须拥有和掌握,这就涉及到课程内容的选择问题。

在教学系统之中,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不可缺少的媒介,而知识是教材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

所以,大学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一个首要工作就是分析教材知识内容,主要包括知识的类型、知识点的构成及其深广度、以及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等。

而大学生在学习教材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也是先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这其实就反映出了教师和学生对知识信息价值的有效利用。

2.2精神层面下的科学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但毋庸置疑的是, 我国原始性科技创新能力仍然比较弱。

究其原因, 关键在于我们的研究传统和思维方式中一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僵硬狭隘、顽固守旧的经验主义、实证主义、归纳主义和消极被动的反映论始终笼罩着科技人员, 束缚着他们的思想, 压抑着他们的思维。

因此, 中国科学要想振翅高飞, 除了需要加大资金投入, 关键还是要加速培养科学家们的发明创造能力。

大学肩负着提高国民素养的历史重任, 大学生的科学教育, 应培养全面的科学素养, 为原始性创新能力培植基因。

而中国科学教育的弱点, 在于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 忽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

对科学方法的认识, 过于单一。

我们一直都是过分突出科学的理性本质, 承袭的仍是从苏格拉底到康德和黑格尔所构建起来的理性和逻辑的堡垒。

认为有一个标准的科学方法论, 坚持唯科学方法之用方显科学本色, 科学方法是科学活动的标志, 是科学合理性的保证。

凭借科学方法, 科学家的认识活动就可取得成功。

这里的科学方法是具有程式性或规范性的实证法, 尤其是归纳推理。

然而在西方, 20 世纪前, 哲学家们主要探索的是一条理论创新的逻辑道路; 20 世纪后, 则更突出的是各种非理性因素。

20 世纪以来, 现代西方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从逻辑实证主义, 批判理性主义到历史主义科学哲学, 走过了一条从理性到非理性、从崇尚一元方法到多元主义方法论即反对方法的历史之路。

流行于今天的各种后现代思潮, 虽然有偏激之处, 但是也有很多合理性, 它们高扬非理性的方法和理念的实践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向大学生传播西方关于科学的一些理论, 有助于从各个侧面更深刻地认识科学。

它不仅能够摧毁机械论的经验主义的方法论, 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创立新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方法, 把人们从理性和经验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启迪人的头脑, 培养人的创造性, 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不忽视后现代思潮中那些引人深思的批判性思考的同时, 我们不要步某些后现代反科学思潮的后尘, 而要坚持和开创科学与人文相互沟通的健康格局。

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 我们提供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的相互渗透、结合和统一。

人类的存在, 既要依靠理性思维, 又要依赖感性认识, 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又要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这是人和社会发展的本来要求。

2.3器物层面下的科学教育
很长时间以来, 中国的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对科学技术采取了一种简单的乐观主义态度, 在创作的科普读物中, 无不把未来世界设想得无限美好。

相反, 同时期的西方科幻作品, 大都强调工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对人的异化, 忧虑地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当然在当代中国, 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 我们不能简单地跟着国外流行的反科学主义跑, 在科学技术还不发达的条件下, 超越可能意味着愚昧。

但是,我们对许多如前所述的已见端倪的问题, 又不能漠然置之。

因此, 在充分肯定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杜威认为, 科学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科学知识并且能够清醒地深究和思考科学技术带来的结果的反省性公民, 使他们能够理智地参与到与科学有关的生活决策中去。

在科学技术教育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和宣传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和破坏力功能。

在自然界已经或将要可能报复人类的时候, 对大学生进行预警教育, 应当成为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 进行这种教育, 不是像西方某些极端主义者那样否定科学技术, 主张回到人和自然关系的蒙昧状态, 而应该注意我们用以反对技术恶果的唯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

我们需要提高的是对科学技术的全面认识, 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
时理性地注意防范其负面影响, 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有效手段, 要在更高的水平上取得科学技术与自然、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4社会层面下的科学教育
教育价值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性质,教育价值的根本属性是它的社会性。

从科学知识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这一角度来讲,科学教育担负着向下一代传递科学知识财富的基本功能,它通过对人类已经获得的科学知识进行筛选、组织,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在这一价值引导下,科学教材浓缩和反映了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旨在向学生呈现各种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理论以及解决各类问题的方法途径。

大学教师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将这些有用的科学知识教授给大学生大学生则是去接受这些知识并把它们储存在自己的头脑当中。

诚然,科学知识代表了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掌握了科学知识就等于掌握了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力量,但是,科学教育往往会因此跌入“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深渊,失去了对大学生全面成长的整体关怀。

所以,科学是把“双刃剑”,大学教师除了把自己拥有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大学生之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竭尽所能组织学习、社交活动,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关怀大学生生活,使大学生各方面能力都有所提高,以便大学生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并服务于社会。

3 结语
通过科学教育, 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拓宽国际视野, 研究西方文明, 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 强调学生的爱心和服务精神, 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创造性等。

同时, 科学教育只有更为系统、科学, 才能立于人类广博的视野之上, 汲取肥沃的养料, 使人类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

此外,系统、科学的把握科学教育, 是时代与社会对科学教育发展提出的两方面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之沧. 中国的科学界亟待补课[J]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3,(6).
[2] 保罗.费耶阿本德. 反对方法[M] .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3] 龚育之. 科学与人文: 从分割走向交融[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1).
[4] 安德烈#焦尔多. 新的文化与道德参照系[J] . 教育展望, 1996,(1).
[5] 孙新. 高校科学教育论析[J]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10).
[6] 杨运鑫. 以科学的方法培育科学的精神[J] .中国高教研究, 2003,(2).
[7] 蔡铁权, 姜旭英. 我国科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科学史哲素养[J]. 全球教育
展望, 2008,(8).
[8] 李雁冰, 刁彭成. 科学教育中“迷思概念”初探[J] . 全球教育展望, 2006,
35,(5).
[9] 徐宁, 郭玉英. 国外物理概念转变研究: 借鉴与启示[J] . 课程.教材. 教
法, 2009,(6).
[10] 杨凌. 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结合对教与学的辅助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2006,(6).
[11] 蔡铁权, 臧文彧, 姜旭英. 科学实验教学与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