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和高导电率并存的铜合金
2024年高强高导铜合金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高强高导铜合金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导电性能的铜合金材料。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升,高强高导铜合金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高强高导铜合金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2. 高强高导铜合金的特性高强高导铜合金具有以下特性:•高强度: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明显优于普通铜材料,可以承受更大的力和压力。
•高导电性:高强高导铜合金的导电性能接近于纯铜,能有效地传导电流。
•良好的热导性:高强高导铜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导性能,能够快速传导热量,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应用。
•良好的耐蚀性:高强高导铜合金具有优异的抗腐蚀能力,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长期使用。
3. 高强高导铜合金市场应用高强高导铜合金在多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3.1 电子电器行业高强高导铜合金在电子电器行业中应用广泛,用于制造高性能连接器、导线、接插件等电子元器件。
其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保证电子产品的高效工作,而高强度性能可以增加电子产品的耐久性。
3.2 汽车工业高强高导铜合金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也非常重要。
它可以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如发动机散热器、电控系统、传感器等。
高强高导铜合金的高热导性和耐蚀性能可以提高汽车系统的效率和寿命。
3.3 航空航天工业在航空航天工业中,对材料的要求非常严苛,高强高导铜合金由于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导弹系统、卫星等领域。
它能够在极端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保持高强度和导电性能。
3.4 其他领域此外,高强高导铜合金还在船舶制造、能源领域、化工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些领域中,高强高导铜合金可以承受更大的力和压力,同时保持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耐蚀性能。
4. 2024年高强高导铜合金市场规模分析高强高导铜合金市场规模的分析对于行业发展和投资决策非常重要。
以下是对高强高导铜合金市场规模的分析:4.1 地域分布全球范围内,高强高导铜合金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和亚洲一些发达国家。
镍铜合金无限互溶的原因
镍铜合金无限互溶的原因
镍铜合金是一种高强度、高导电性和高耐腐蚀性的合金,其无限
互溶是指合金中铜和镍的原子无限地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镍铜合金无限互溶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共价键的作用:在镍铜合金中,铜和镍通过共价键形成稳定的
合金结构。
由于共价键非常牢固,铜和镍不能自由地移动,因此它们只能无限地混合在一起。
2. 离子键的作用:在镍铜合金中,铜和镍通过离子键形成稳定的
合金结构。
由于离子键不如共价键牢固,铜和镍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自
由移动,导致无限互溶。
3. 晶格缺陷的影响:在镍铜合金中,存在晶格缺陷,如裂纹、夹杂物等。
这些缺陷会导致合金中铜和镍的原子不能自由地移动,从而导
致无限互溶。
4. 热力学因素:在镍铜合金中,铜和镍的热力学性质导致了无限
互溶。
当铜和镍在高温下混合时,它们会互相扩散并形成均匀的混合物。
镍铜合金无限互溶的原因是它们通过共价键、离子键和晶格缺陷相互作用,导致铜和镍原子无限地混合在一起。
高强高导Cu-Cr-Zr合金的非真空熔炼工艺
高强高导 Cu-Cr-Zr合金的非真空熔炼工艺摘要:Cu-Cr-Zr的合金如今被广泛用作于高强度、高导电功能的材料,而且其在研究和推广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基于此,本篇文章用非真空铸造方法制作的Cu-Cr-Zr合金,再结合光谱仪等实验方法及设备观察,具体分析了合金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以期能够帮助到更多的电子零件工作者们。
关键词:Cu-Cr-Zr;合金;熔炼工艺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着,而且又伴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升级,同时也增加了对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的更多需求。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Cu-Cr-Zr的合金,目前是越来越受到电子工业的喜爱了。
Cu-Cr-Zr合金在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之后,强度、硬度、导电、导热和耐腐蚀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所以Cu-Cr-Zr合金在市场上又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途。
但是在生产Cu-Cr-Zr合金的过程中,一般采用方法是真空熔炼,这种方法一般对技术的要求比较的高,且生产的成本也高于市场行情。
因此对Cu-Cr-Zr合金的真空熔炼技术展开讨论改进是非常又意义的,为了更彻底的了解和解决非真空熔炼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不同成分的几种Cu-Cr-Zr合金进行了实验,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对铸造过程中的均匀化和熔炼后的组织和性能要及时地观察纪律。
[1]1、目前Cu-Cr-Zr合金研究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1.1 Cu-Cr-Zr合金的制备形式采用恰当合适的冶炼形式,主要是在非真空条件下进行冶炼,因为Cu-Cr-Zr的合金冶炼的工艺还不太成熟,存在这很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有合金的元素极易的燃烧,所造的产品缺陷很多,质量不稳定等。
1.2 时效强化和形变强化在进行合金强化的过程当中,又分为时效强化和形变强化,这两种强化都对固溶时效温度的范围有明确的要求,如果能够满足其要求的话,就能达到更进一步的提高Cu-Cr-Zr合金的质量和性能。
另外还需要重点研究的就是形变量的变化,它对于Cu-Cr-Zr合金性能的影响也是比较的大。
铍铜
铍铜(pitong)以铍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又称之为铍青铜。
它是铜合金中性能最好的高级有弹性材料,有很高的强度、弹性、硬度、疲劳强度、弹性滞后小、耐蚀、耐磨、耐寒、高导电、无磁性、冲击不产生火花等一系列优良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铍铜分类有加工铍青铜和铸造铍青铜之分。
常用的铸造铍青铜有Cu-2Be-0.5Co-0.3Si, Cu-2.6Be-0.5Co-0.3Si, Cu-0.5Be-2.5Co等。
加工铍青铜含铍量控制在2%以下,国产铍铜加入0.3%的镍,或加0.3%的钴。
常用的加工铍青铜有:Cu-2Be-0.3Ni, Cu-1.9Be-0.3Ni-0.2Ti等。
铍青铜是热处理强化合金。
加工铍青铜主要用作各种高级有弹性元件,特别是要求良好的传导性能、耐腐蚀、耐磨、耐寒、无磁的各种元件,大量用作膜盒、膜片、波纹管、微型开关等。
铸造铍青铜则用于防爆工具、各种模具、轴承、轴瓦、轴套、齿轮和各种电极等。
铍的氧化物和粉尘对人体有害,生产和使用要注意防护。
铍铜是力学、物理、化学综合性能良好的一种合金,经过淬火调质后,具有高的强度,弹性,耐磨性,耐疲劳性和耐热性,同时铍铜还具有很高的导电性,导热性,耐寒性和无磁性,碰击时无火花,易于焊接和钎焊,在大气,淡水和海水中耐腐蚀性极好。
铍铜合金在海水中耐蚀速度:(1.1-1.4)×10-2mm/年。
腐蚀深度:(10.9-13.8)×10-3mm/年。
腐蚀后,强度、延伸率均无变化,故在还水中可保持40年以上,是海底电缆中继器构造体不可替代的材料。
在硫酸介质中:在小于80%浓度的硫酸中(室温)年腐蚀深度为0.0012-0.1175mm,浓度大于80%则腐蚀稍加快。
铍铜性能及参数铍铜是一种过饱和固溶体铜基合金,是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及抗蚀性能良好结合的有色合金,经固溶和时效处理后,具有与特殊钢相当的高强度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和疲劳极限,同时又具备有高的导电率,导热率,高硬度和耐磨性,高的蠕变抗力及耐蚀性,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类模具镶嵌件,替代钢材制作精度高,形状复杂的模具,焊接电极材料,压铸机,注塑机冲头,耐磨耐蚀工作等。
导电铜合金品种、性能及主要用途
2482点焊电来自和缝焊轮稀士铜Cu-0.1稀土
343~441
2~4
96
整流子片、导线
隔铜
Cu-1Cd
588
2~6
85
点焊电极、缝焊轮、焊机零件、大跨距架空导线、高强度绝缘导线、通信线、滑接导线
铬镉铜
Cu-0.3
Cr-0.3Cd
588
6~9
85
点焊电极、架空导线、电车线、野战通讯及飞机用电缆
镍铍铜
Cu-1
Ni-0.2Be
539~588
15
55~60
铬铍铜
Cu-0.5
Cr-0.1Be
490~588
60~70
钴硅铜
Cu-1.8
Co-0.4Si
735~784
6
45~55
镍硅铜
Cu-1.9
Ni-0.5Si
588~686
6
40~45
电焊机和架空线路的导电部件、导电弹簧、导电滑环、高强度通信线、架空导线和电车线
490~588
2~4
60~70
电真空器件的结构材料
特高强度、低导电铜合金
(抗拉强度大于882牛/米2导电率为10~30%IACS)
铍铜
Cu-2
Be-0.3Co
1274~1441
1~2
22~25
开关零件、熔断器和导电元件的接线夹、在周围介质温度150度下使用的电刷弹簧、通讯线、架空线
钛铜
Cu-4.5Ti
导电铜合金品种、性能及主要用途
中强度、高导电铜合金
(抗拉强度为343~588牛/米2导电率为70~98%IACS)
硬度
99.9Cu
343~441
高强高导铜合金
高强高导铜合金简介高强高导铜合金是一种具有良好强度和导电性能的金属合金材料。
它由铜及其他添加元素组成,这些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铜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同时保持其良好的导电性能。
在众多的铜合金中,高强高导铜合金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而受到广泛应用。
特点高强度相比于普通纯铜材料,高强高导铜合金具有更高的强度。
这是由于其添加了一定量的其他合金元素,如锌、镍、锡等,这些元素的加入可以增强铜的晶格结构,提高其强度和硬度。
因此,高强高导铜合金在需要承受较大载荷的应用中非常适用,如电气设备的电线连接器、高压开关装置等。
优良导电性能尽管添加了其他合金元素,高强高导铜合金仍然保持了铜良好的导电性能。
这是因为合金元素的添加并不会显著破坏铜的电子结构,从而保持了其良好的导电特性。
与普通的钢材相比,高强高导铜合金在电流传导方面表现出更低的电阻和更好的传导性能,因此被广泛用于需要优异导电性的应用领域。
耐腐蚀性高强高导铜合金在抗腐蚀性方面也表现出色。
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而添加合金元素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高强高导铜合金在潮湿、腐蚀性环境中的工作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可以降低腐蚀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因此,高强高导铜合金常用于海洋工程、化工设备、船舶制造等对耐腐蚀性要求较高的领域。
应用领域电气设备高强高导铜合金在电气设备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能和高强度,高强高导铜合金常被用于制造电线连接器、高压开关装置、导线接头等等。
这些电气设备通常需要承受较大电流和载荷,因此需要材料具备出色的导电性能和强度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汽车制造高强高导铜合金在汽车制造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汽车电子设备对导电性能和强度的要求较高,因此高强高导铜合金成为不可或缺的材料。
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电子稳定程序、燃油喷射系统等关键部件。
机械工程由于高强高导铜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因此在机械工程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常被用于制造强度要求较高的零部件,如轴承、齿轮、连杆等。
锌银铜合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锌银铜合金-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锌银铜合金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合金,由锌、银和铜这三种金属元素构成。
它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例如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此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锌银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熔炼、粉末冶金、电化学沉积等方法得到。
在实际应用中,锌银铜合金被广泛用于电子器件、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建筑材料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锌银铜合金具有许多优势和前景。
首先,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强度高、耐磨损,适用于制造高负荷和高速的零部件。
其次,锌银铜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酸碱盐等腐蚀介质的侵蚀,在潮湿环境下也能保持较好的耐久性。
此外,锌银铜合金还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适用于制造电子器件和散热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锌银铜合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锌银铜合金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功能化和高性能化。
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快速发展,对锌银铜合金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因此,研究人员将致力于开发制备更高强度、更耐腐蚀的锌银铜合金,并不断提高合金的加工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还将探索锌银铜合金在新领域的应用,如生物医学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等。
综上所述,锌银铜合金具有良好的特性和广泛的应用领域,在未来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锌银铜合金将成为推动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材料之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锌银铜合金展开讨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 锌银铜合金的基本特性:介绍锌银铜合金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独特的特性等。
通过对其基本特性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合金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1.2.2 锌银铜合金的制备方法:详细介绍锌银铜合金的制备过程、工艺路线以及相关的制备技术。
包括常见的化学合成方法、物理制备方法以及先进的制备工艺等。
同时,还将探讨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铍铜性能介绍
电导率≥18%IACS
抗拉强度≥1000mPa
导热率≥105w/m.k20℃
铍铜用途及性能参数
高性能铍铜主要围绕有色金属低压、重力铸造模具使用的各种工况,通过深入研究铍青铜模具材料失效原因、成份和耐金属液侵蚀性内在关系,开发了高导电(热)性、高强度、耐磨性、耐高温性、高韧性、耐金属液侵蚀相结合的高性能铍青铜模具材料,解决了国内有色金属低压、重力铸造模具易裂、易磨损等难题,显著提高了模具寿命、脱模速度和铸件强度;克服了金属液渣粘附和侵蚀模具;改善了铸件表面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使模具寿命接近进口水平。
松杉高性能铍铜硬度HRC43,密度
8.3g/cm3,含铍1.9%-2.15%,其广泛适用于塑胶注塑成型模具的内镶件、模芯、压铸冲头、热流道冷却系统、导热嘴、吹塑模具的整体型腔、汽车模具、磨耗板。
高强度高导电铜及铜合金研究
65
前 沿
FRONTIER
三、结语
目前高强度高导电铜及铜合金 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合金 化法,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研究会朝着 多元合金、 微观结构设计、 稀土优化 组织以及碳纳米管等多种方向发展 设计高强度高导电铜及铜合金。 在微 观结构设计方面, 孪晶已经成功地进 行研究应用, 但是孪晶铜的制备方法 不唯一, 值得继续探索, 此外设计出 其他的既可以提高铜强度又可以较 少散射电子的微观结构也值得科研 工作者思索尝试。 在稀土优化铜合金 方面, 可以利用稀土特殊的物理化学 性能优化组织, 从而改善铜及铜合金 性能, 但是目前缺乏系统全面的稀土 元素对铜及铜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 响的研究。 碳纳米管对高强度高导电 铜及铜合金的研究需要引起重视, 目 前相关文献报道极少, 科研工作者可 以利用碳纳米管独特的性能改善铜 的强度、 导电性能, 这方面的研究可 开拓性较强, 在未来可能成为研究热 点。 随着高强度高导电铜及铜合金在 电 子、 国防等工业中应用越来越广 泛, 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应该重 视高强度高导电铜及铜合金的发展, 研制出可以投入生产实际应用的高 强度高导电铜及铜合金。 10.3969/j.issn.1008-892X.2015.01.021
一、高强度高导电铜合金的制 备概述
研究表明, 铜合金中如果合金元 素加入量很少, 则强化效果不明显。 这 是因为太少的固溶原子不足以形成足 够的Cottrell气团以钉扎位错, 从而导 致铜合金不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 ; 而 铜合金中如果合金元素加入量太多, 则铜合金导电性能下降严重, 难以满 足性能需求。 这是因为加入的合金元 素使铜基体的晶格产生缺陷, 从而导 致铜合金导电性能严重地下降。 在铜 合金的研究中高强度和高导电性是一 对比较难以调和的矛盾关系。 近些年
弥散铜
弥散强化铜合金中文名称:弥散强化铜合金英文名称:dispersion strengthened copper alloy定义:用和铜具有良好相容性的高稳定性、高模量弥散质点来强化的铜合金。
应用学科:材料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金属材料(二级学科);有色金属材料(二级学科);铜及其合金(二级学科)简介弥散强化铜合金又称氧化铝铜(Cu-Al2O3)是一种优异的高强、高导材料。
由于纳米级Al2O3对基体铜的弥散强化作用,该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导电率及高软化温度等特性。
弥散铜棒其特点如下:组织稳定,无相变。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高。
常温硬度高,随着温度升高,硬度下降幅度小,高温抗蠕变性能好。
热、电传导率高。
加工性能优良。
软化温度高达930℃,是铜合金中比较高,但是低于钨铜(1000℃)导电率高达85%IACS,散热性能介于钨铜(220 W/m.k) 以及纯铜(390 W/m-k)之间。
硬度超过HRB 84,强度高,疲劳性能和耐磨性能好。
产品牌号及性能牌号硬度HRB 导电率%IACS抗拉强度MPa典型使用条件备注1 64-66 90 480 弯电极相当于C157152 74-76 85 545 冲压电极帽相当于C157403 78-80 83 560 冲压电极帽或机加工电极比C15740性能稍高4 80-84 80 610 机加工电极相当于C15760主要用途主要用于电阻焊电极头、电极帽、电焊轮、电极臂、切割及气保焊用的导电咀、真空开关、电气接插件、触头、服务领域电工、电子及通讯汽车、家电及容器制造、模具等。
c19010标准
c19010标准C19010是一种铜合金,具体是指一种高导电、高导热、耐腐蚀的铜合金,其材料性能和化学成分符合美国ASTM标准。
下面是对C19010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C19010的化学成分C19010铜合金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铜、铁、硅、镁、锌等元素。
其中,铜是基体元素,提供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其他元素则用于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具体化学成分范围如下:铜(Cu):≥99.50%铁(Fe):≤0.15%硅(Si):≤0.10%镁(Mg):≤0.10%锌(Zn):≤0.10%二、C19010的力学性能C19010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硬度等指标均满足ASTM标准。
具体力学性能如下:抗拉强度(MPa):≥210屈服强度(MPa):≥170延伸率(%):≥25硬度(HB):≤45三、C19010的耐腐蚀性能C19010铜合金在一般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高温、高湿、强腐蚀介质等,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镀层、涂层等,以增强其耐腐蚀性能。
四、C19010的应用领域C19010铜合金因其优良的导电、导热、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
具体应用包括:1.电子电器:用于制造各种高导电、高导热、耐腐蚀的连接器、端子、引线等元器件。
2.汽车工业:用于制造各种高强度、耐腐蚀的零部件,如电池连接片、传感器引线等。
3.航空航天:用于制造各种高导电、高导热、耐腐蚀的电缆连接器、航空导线等元器件。
4.其他领域:如海洋工程、石油化工等领域,用于制造各种高耐腐蚀的管道、管件等元器件。
五、C19010的生产加工C19010铜合金可以采用传统的熔炼、铸造、挤压、轧制等方法进行生产加工。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指标,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此外,还可以进行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操作,以进一步优化材料的性能和外观质量。
六、C19010的质量控制为了确保C19010铜合金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度和高导电率并存的铜合金
-
72?现代化工
产生裂纹,因而需解决的问题是在大量
放热的电源设备,车载用途的电子部件
中提高产品长期使用的耐热性.东丽公
司在开发粘合片材新产品时采用了如下
技术:以长期耐热性优良的特殊热增塑
性树脂和以环氧树脂为主体的热固化性
树脂进行聚合的技术,实现了超过
175clc,500h的长期耐热性.
传统的产品在粘接后,必须在
150oC下热处理3O60min.该公司在快
速固化型产品生产中,为了缩短粘合片
材的固化时间,导入了新型固化系统;同
时为了保留传统的环氧树脂粘合剂的性
能,还进行了组成成分的优化.经上述
处理后无需再进行热处理,便可使
180℃下的1min热压接加工成为可能.
以往的环氧树脂粘合剂在高温下时问一
长就变黄,但是新开发的高透明粘合剂
是活用了环氧粘合剂的技术,通过组合
高透明性热增塑性树脂和高相容性热固
化树脂而得到的,透明度特性优良.于
125cc下放置500h后,全光线透过率仍
有9o%.超高纯度型产品中,其氯化物
提取离子质量分数约为传统产品的l/
1O,为0.001%左右,因而能大幅改善绝
缘可信性,标准产品的厚度为20—100 /an.化学工棠睛鞭(日),2006(Z586):4
世界最高效率的蓝色有机电
致发光元件
日本三菱化学(三菱化学)公司和其100%子公司三菱化学技术研究中心(MCRC)最近采用一种蓝色有机电致发光(EL)用涂敷型发光材料,开发了一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元件.
有机EL显示器是下一代显示器之
一
,由于一通电就会自行发光,所以不需
要像液晶显示器那样的背景光,其视角宽,图像显示的时间也比液晶显示器的快,仅为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的
1/1000.此次开发的有机EL元件使用
了蓝色涂敷型磷光主材料,通过采用空穴阻止材料和空穴注入材料优化元件设计,实现了辉度100cd/m2,电流效率3O cd/A(外部量子效率l3%),是以往蓝色
涂敷型有机EL显示器效率的2倍以上. MCRC正在推进以磷光发光层(可根据涂敷工序形成)为中心的周边材料的开发,它是适用于制造薄型大画面显示器的有机EL材料.与现在主流的荧光材
料比,磷光材料理论发光效率高,耗电低.此外,涂敷工序与真空蒸镀工序相比,制造设备简便,材料利用率高,所以
适合于有机EL显示板的大型化.三菱化学公司除要改进此次开发的蓝色有机EL用涂敷材料,延长其寿命外,还预期在2007年末将其实用化.
化学工棠睛鞭(日),2006(2587):6
利用二氧化碳的原油3次回收法
日本三菱重工(三菱重工桨)公司和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口t,?y手?
工,,一)的探矿生产负责企业
She11EPInternational公司以原油多次开采(EOR)为目标,就在中东地区共同研发,推进CO回收,分离的项目而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该项目以C—EOR的实施为目标,
具体如下:灵活应用三菱重工公司的排烟脱碳技术,首先从电厂或工厂排放的燃烧废气中分离回收CO,然后运输到附近的油田,注入到油层,从而实现原油的高效开采.原油开采的方法有:利用
油层本身的压力进行开采的方法(1次开采法),以及通过注入水或气体来维持油层压力的方法(2次开采法),但即使
利用2次开采法,通常也会有60%一70%的原油不能被开采.cO2一EOR方法是可以在2次开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采原油的3次开采法,CO和原油在油层内超临界压力下形成自由混合的状态,从而提高了原油的开采率.
三菱重工公司的CO,回收技术是与
日本关西电力(冈西鼋力)公司共同开发的,用吸收液将废气中的co'分离并回收,具有能源消耗量低,吸收液容易回收等优点.该技术除了已经在日本国内商业运转外,还被应用于马来西亚的尿素化肥厂的尿素增产项目中.此外,应用
此技术的印度一家尿素化肥厂的2个项目即将投产.此外,c02一EOR使用的CO2最终将滞留于地下油层之下,不仅可以增加石油的可开采量,而且对地球温室效应的防止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化学工柴晴鞭(13),2006(2587):6
高强度和高导电率并存的铜合金
日本物质与材料研究机构(物黄-材
料研究横棒)的超铁钢研究中心金相组的坂井义和主干研究员开发了一种铜合第26卷第5期
金,通过添加低浓度的银离子,该铜合金的强度与铜一铍合金相当,为1200MPa, 但其导电率却是后者的3.5倍.该铜合金强度的增强是通过使用了热处理工序而实现的,因此有望解决强度和导电率成反比例的难题.该铜合金有望用作电线,电缆和自动机器驱动用电缆,超导电线的加强材料等制品的导体材料,从而实现机器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
该铜合金的合成方法如下:首先,加
入以往的1/10即2%的银,然后加入其余组分熔制铜合金的锭.溶体化处理
后.进行水淬火,表面研磨后进行冷加
工.在该冷加工的中途,在真空气氛或
惰性气体中,在4OO一550~C下施以热处理.仅施加1次热处理,强度将伴随其
后的冷加工度的上升而急剧上升.
工棠材料(日),2006,54(2):12
没有有机溶剂稳定分散的
水溶性银纳米粒子
日本大阪市立工业研究所(大阪市
立:E棠研究所)无机功能材料研究室的
研究人员用水溶性有机保护层覆盖银纳米粒子,开发了一种能稳定分散于水和
醇中的水溶性纳米粒子.由于该方法简便,仅需加热材料与水或醇,赋予银纳米
粒子水溶性的材料也便宜,所以实用性高.所开发的水溶性银纳米粒子可用于
油墨和导电钎焊焊剂材料.此外,由于
不使用有机溶剂,所以预期其还可用于
生物领域的测定等.
此次开发的技术是将各种水溶性羧
酸,水溶性胺,银粒子和水或醇加热处
理,其中银纳米粒子的粒径为3—4nm.
该水溶性银纳米粒子具有银纳米粒子特有的光的吸收,银纳米粒子在粉末状态
的金属中质量分数可达80%.此外,水
溶性有机保护层与银纳米粒子在约
l8O℃下开始熔合,如果超过4o0℃,则有
机保护层消失.在水溶性羧酸胆酸和乙
醇胺的组合中,约有质量分数为l5%的
银溶于乙醇,随着时问的延长则发生沉淀,银纳米粒子溶解质量分数减少到5%左右.如果使用其他水溶性胺为保护层制作水溶性银纳米粒子,则当提高相对于水的溶解度时,约有质量分数为10oh,的银纳米粒子溶解,但是随时间的延长也发生沉淀,也会使银纳米粒子溶解质量分数减少到5%左右.但是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