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 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诗词表达技巧

4、鉴赏古诗词中常见的结构特色

5、了解古诗词鉴赏的常规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式

教学重点、难点

1、鉴赏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

2、了解古诗词鉴赏的常规题型及解题思路、答题模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评讲结合

教学课时:

本专题共6课时,其中考点分析、方法指导2课时,练习课2课时,练习讲评课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抒情方式在古诗词中的几种表现形式

鉴赏修辞在古诗词中的运用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知识点解说

表达技巧是指文章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表达文章的内容。在诗歌鉴赏中,有时表达技巧也被称作艺术手法。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情感。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

2、修辞技巧,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等

3、表现手法,如衬托对比渲染联想想象欲扬先抑等

4、结构技巧,如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铺垫等

二、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方式

古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描写是考查的重点。

1、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抒情可分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1)、直接胸臆直接对有关人和事物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开门见山,直叙登上高台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这类题答题思路是:找出直接抒情的诗句,解说诗句意思,分析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2)、间接抒情:把情感寄予在描写的景和物中,间接含蓄抒情。

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A、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

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B、寓情于景(或物)

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

离愁别恨。

C、乐(哀)景哀(乐)情

如唐代谢诨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正如《姜斋诗话》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2、鉴赏诗歌的描写特色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正面—侧面

B.实写—虚写

C.动景—静景

D.近景—远景

E.点---面

F.远、近、高、低、

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

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白描:所谓白描手法,本是一种绘画技巧,即素描,用于文学上即指文字简洁朴素,不加烘托渲染的描写方法。效果是简洁、鲜明、传神。

这类题答题要点是:解说诗句内容,描绘写了什么景,分析对抒情有什么作用。

如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用白描手法,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

三、鉴赏古诗词的修辞技巧

《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必须掌握的八种修辞格是:比喻、排比、夸张、借代、比拟、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竞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装置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