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探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在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数字经济也面临着挑战,如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问题。
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推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证分析;中国省际面板数据1. 引言数字经济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市场之一,数字经济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作方式,还孕育出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研究都集中在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就业、产业结构、创新等方面的关系。
其中,一些研究强调了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积极推动作用,另一些研究则关注了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3. 研究方法及数据本文选取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为样本,构建了一个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
首先,通过分析数字经济相关指标的发展趋势和差异,考察了数字经济在不同省份的发展状况。
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Hausman检验等方法,对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4. 实证结果及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首先,在经济增长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显著提升GDP增速,促进经济整体规模扩大。
《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范文
《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化及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金融产业集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
金融产业集聚不仅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内在的逻辑和影响机制,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文献综述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众多学者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出了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结论。
例如,XXX(2015)通过分析我国金融中心的集聚现象,发现金融集聚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XXX(2018)的研究则进一步指出,金融产业集聚不仅能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还能通过产业协同效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三、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及度量金融产业集聚是指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相关金融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
本文采用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GDP的比重、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交易额等指标来度量金融产业集聚程度。
这些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金融产业的集聚规模和活跃程度。
四、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1. 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金融产业集聚通过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资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具体而言,金融产业集聚能够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通过信息共享和风险分担机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经营风险。
这些优势使得金融产业集聚地区成为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资源的聚集地,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2. 区域经济增长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反作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为金融产业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市场需求。
随着区域经济的壮大,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同时,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流入,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产业的集聚。
五、实证研究本文选取了我国多个金融产业集聚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研究——基于西北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28 个省级地区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科技 投入对经济效率提高水平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 能有效的推动 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而外资技术溢出则不利于经济增长效 率的提升作用 [1]。傅元海利用我国省级地区十三年间的数据, 运用系统广义矩阵法(GMM),实证检验了购买外国技术和 进口、外商直接投资三种技术进步途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 作用,发现第一种技术进步途径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 促进作用,而后两者技术进步途径则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效率 提升作用 [2]。涂正革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于中国省级 层面做了技术进步方向指数,来衡量不同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于 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 , 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对经济 发展质量有正向作用,显著的贡献于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效率 [3]。封永刚在对研发资本存量进行处理基础之上 , 重新估 计了中国 1990-2017 年全国及省级层面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 果发现科技进步对全国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 48.97%, 成为中 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4]。张雄辉从国际层面进行研究, 以中国、韩国为比较样本,运用 DEA 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分析技术进步与技术进步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比较深 入全面的阐述了技术层面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且实证检 验结果表明韩国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中国技术进 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5]。马大来研究低碳经济增长效率, 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 发现对外贸易、技术专利授权量 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显著地提高低碳经济增长效率 [6]。王振 华以中国辽宁省的县级行政区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 面板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索洛余量作为技术进步 的衡量指标,发现技术进步对于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明 显的促进作用 [7]。
F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姜颖
2012年1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December2012 第23期总第273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23T o tal N o.273F 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综述姜 颖(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综述了F DI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对内蒙古如何高效率引进F DI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对外开放;F DI;经济增长;GDP;模型;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F061.5(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23—0005—02 从1979年~2010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F DI)10483.81亿美元,F DI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环境较为封闭、资本匮乏、技术管理水平较低,在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下,我国积极引进FDI,一方面吸引外国大量资本流入,对我国的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获得国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外溢,为我国的产业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FDI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 以地区为背景进行研究的情况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地区都积极响应,部分地区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外商投资。
因此,一些学者开始研究FDI对地区经济增长是否有贡献。
曾国平、祝伽伽(2008)对重庆市F DI和其经济增长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建立FDI与描述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指标GDP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随后运用Jo hansen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对二者之间的长期稳定性进行检验,最后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F DI与重庆市GDP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得出的结论是:重庆市F 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F DI对重庆市GDP的贡献率为16.72%,而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对F DI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概要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手段,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能够通过影响总需求、总产量和结构等关键因素,对经济波动进行逆周期调节,从而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
本文旨在对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归纳,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财政政策如何通过不同的机制和渠道影响经济增长。
我们将分析财政政策如何通过支出和税收两大手段来影响经济总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我们还将研究财政政策如何通过调节结构,如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等,来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梳理,评估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实际效果。
我们将使用各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如向量自回归(VAR)、面板数据模型等,来对财政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我们还将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财政政策措施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其异同点和适用性。
1. 财政政策的定义与重要性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关收支、税收、债务和政府支出的政策。
它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来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货膨胀、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
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有效性对于经济稳定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实施还具有收入分配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可以调整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通过政府支出政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些功能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还可以优化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为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
知识溢出一个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1、知识溢出的定义与重要性知识溢出,作为知识管理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知识在不同个体、组织或地域间非自愿、无意识的传播与应用。
这种溢出过程并非通过市场交易或产权交易实现,而是借助各种社会互动、网络关系或公共渠道,使得知识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
知识溢出的存在不仅加速了知识的扩散和积累,更为创新活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定义上来看,知识溢出具有三个关键特征:非自愿性、无意识性和非交易性。
非自愿性指的是知识溢出往往不是知识拥有者主动分享的结果,而是在社会互动中自然产生的;无意识性则表明知识溢出过程中,知识接收者往往并未明确意识到正在接收新知识;非交易性则强调了知识溢出与市场交易的区别,即它不需要通过明确的购买或销售行为来实现。
知识溢出在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它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机制。
当新知识在不同主体间溢出时,它有可能激发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知识溢出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溢出,知识得以在社会中广泛传播,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
知识溢出还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中,知识溢出可以促进国内外企业间的知识交流和合作,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因此,对知识溢出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传播和应用机制,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以制定更加有效的知识管理和创新政策。
2、研究背景与目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溢出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机制,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
知识溢出不仅有助于知识的传播和应用,还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然而,关于知识溢出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全面梳理和分析知识溢出的相关研究,以期深化对知识溢出的理解,并为后续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建设与发展对数字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出了“宽带中国”等一系列政策,旨在加快网络升级提速,促进信息消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本文旨在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以“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进行实证研究。
文章回顾了网络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理论基础,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网络基础设施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背景、目标及实施情况,并探讨了该政策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及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
文章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对“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通过对比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文章评估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深入探讨了政策影响的作用路径和机制。
文章总结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认为,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而政府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因此,政府应继续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政策支持,推动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还应注重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数字鸿沟,实现数字经济在全国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二、文献综述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高速公路”,其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网络基础设施与数字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国外学者较早地关注到了网络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如,RolfFare等(1994)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通信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刚开始 时作用 发生 缓慢 ,但 最终 会很 大 。 日本学 者
南 亮进 也研究 了基 础设施 问题 ,他认 为基础 设施 可
教 授通过 分析 英 国基 础设施 政府 管制研 究 ,具体 分
析 了 中国政府 对基 础设施 体制 的改革 和管 制 。金 凤
以称为 社会 间接 资 本 ,其 核 心 是交 通 运 输 和 通 信 , 是经济 增长不 可缺 少 的初 始 条件 。
以上 。伊 斯 特 里和 雷 波 罗 ( 9 3 收集 2 I9 ) 8个 发 达
国家 的历 史 时间序列 数据研 究 了基础设 施对 国内生
产 总值 的影 响 。研究 结果显示 ,在假设影 响经济增 长 的其他 因素不 变的 条件下 ,运 输和通讯 投资对经 济 增 长 具 有 明 显 作 用 。 美 国 学 者 坎 宁 和 费 伊
基础设施 的经 济学分析 开始 于 2 0世纪 4 0年代 中后 期 ,发 展经济 学家最先对基 础设施 给予 了广泛
的重视 。美 国著 名发 展经 济 学家 罗 森斯 坦 ・ 罗丹 认 为发展 中国家要实 现经济增 长 ,基 础设施 具有 重要 作 用 ,必 须实行 “ 平衡 增 长 ” 的 “ 推进 ”战 略 。 大 他 强调 ,工业化是 以快于 富裕 地 区的发展 速度提 高
已有 的研 究做 了详 细 的梳 理 与 总结 。 以期 在 此 基 础 上展 开 进 一 步 的讨 论 。
关 键 词 :基础设施投资 ;经济增长 ;区域发展
作 者 简 介 :岳伟,李根生, 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 邮政编码 201) 504
中图分类 号 :P 3 .9 文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号 :1 7 —65 (0 0 1 O O O 80 5 6 2 39 2 1 0 一O4 — 5 J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作为连接各地区经济活动的关键纽带,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物资和人员的流动效率,更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
本文旨在从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出发,探讨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经济均衡增长的潜在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直存在。
东部沿海地区得益于其天然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早期的政策倾斜,经济发展迅速,交通基础设施也相对完善。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交通布局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梳理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利用相关数据和统计方法,深入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各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机制。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交通基础设施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交通基础设施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作为连接各个经济单元的关键纽带,交通基础设施在促进资源流动、提升市场效率、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完善的交通网络能够显著降低运输成本,加速原材料、产品和人员的流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助于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扩大市场范围,促进贸易和投资活动,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本身就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均衡发展尤为重要。
从促进经济增长和缩小区域差距的角度来看,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用于公共设施 的资本高度相关 , 尤其是核心基础设 施 如高速 公路 、 场 、 输 、 、 机 运 水 电等对生 产率 提高 有 很强的解释力 , 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总产 出有着较 大 的贡献 Ⅲ;an g C ni 使用基础设施存 量( n 铺砌公路 和 铁路 的公 里 数 、 电话 门数 ) 释 包 括 14 发 达 国 解 0个
含 触 教 学 与研 究
21 年第6 总第 1 期) 00 期( 3 4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王 宇新 , 贵 刘
( 肥工 业大学 人 文经济学院 , 合 合肥 2 0 0 ) 3 0 9
摘
要: 通过建 立V R 型分析我 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 长的关 系, A模 结果表 明: 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 长的相互
研究方向为金 融计量 、 宏观经济计量。
含 融教 亏与研 宓
位, 它们 的影 响可 以大体 上体 现 整个 基础 设 施与 国 民经 济之 间 的关 系 。 同时 , 会性 的基 础设施 也不 容 社 忽 视 , 们 的作 用是 其 他 类 设 施 所无 法 替 代 的 。 它 综 合考 虑 , 文选 择 了运 输线 路 长度 ( 本 铁路 营 运里 程 、 公路里 程 、 民航航 线里 程 、 内河航道 里程 )电力生产 、 总量 、 邮路 总长 度 作 为 经 济 基 础设 施 的代 表 变 量 , 而卫 生机 构 数作 为社 会 性基 础 设 施 的代 表 变量 。 除
门别类地考察 , 但是借助有代表性的基础设施至少
可以反映它们各 自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诸如交通 、 能 源等基础设施 在整 个 国民经济 中占有很重要的地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
基础设施投资真的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基于基础设施投资“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对人 力 资本积 累产 生 了“ 出效 应” 人 力资 本投 资显 示 出比基础 设施 投 资 更强 的对 经 济增 长 的推 动 挤 ;
力 ; 础设施 投 资对 经济 的影响存 在 明显 的地 区差异 性 。通过 实证 分 析认 为要使 基 础 设施 投 资能 够 基
起 到促 进 经济增 长 的作 用 , 应该提 高教 育 支 出占总支 出的 比重、 大人 力资本投 资 以及使 基础 设施 和 加 人 力 资本 的投 资相互促 进 。 关 键词 : 基础 设施投 资 ; 育支 出; 差修 正模 型 教 误
中 图分 类 号 :0 12 F 6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1 9 0 (0 2 0 0 5 0 17 — 3 1 2 1 )3— 0 0— 9
一
、
引 言 与 文 献 综 述
20 世界金 融危 机发 生 以后 各 国都 采取 了不 同的宏 观经 济政 策 来救 市 , 中财 政政 策 被普 遍 0 8年 其 采 用 。而我 国政府 为应对 金融 危机也 制定 了四万亿元 的投 资计 划 , 这其 中很 大 一 部 分资 金 用 于基 础 设施 建设 , 四万亿元 的经 济刺激 计划 到现在 已经 三年左 右 的时 间了 , 否这样 的财 政政 策真 能达 到刺 是
的差 异 , 同的学者 得到 的结论 差别很 大 。Sh u r 不 c ael 开创性 地 把基 础设 施 投 资分 为公 共 基础 设施 投 5
资和政 府 的一 般 消费性 支 出 , 检验 了基础 设施 投资 对私人 产 出及全要 素 生产率 的影 响 , 究发现 美 国 研 生产率 的下 降可 以有 基 础 设 施 投 资减 少 来 解 释 。 国 内研 究 方 面 范 九 利 和 白暴 力 、 庆 旺 与贾 俊 郭 雪 对 中 国的研 究 也均证 实基 础设 施建 设 对 经 济增 长具 有 积 极 意义 。但 也 有 些 学 者 的研 究 结果 显 示 基础设 施投 资 的增加 与经济 增长 并不相 关 ,hl 研究 发现 基 础设 施投 资 对经 济 增长 的影 响 甚 至 G ai 是 负 的 。庄 子银 、 邹薇 也认 为 , 国基 础设 施 投 资过 程 中的 大量 “ 整 成本 ” 我 调 的作 用使 得 基 础设 施 投资对 经济 增长 的总体 效应 下降 , 甚至 出现 负效应 。 从 国内外 的研 究来 看 , 础设施 投 资对 于经济 增长 的贡献 的研究 结果 并不 是完 全一 致 的 , 至有 基 甚 的学者 得 出了完 全相反 的结果 。因此 , 者认 为基 础设 施投 资 对经 济 增 长 的影 响可 能 取 决 于教 育 支 笔 出 以及 产 生的人 力资本 对经 济 的贡献 , 是一个 “ ” u 型关 系 。如 果 一个 国家 或地 区的基 础设 施 投 资 过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向高级化、服务化、知识化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也是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然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否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仍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了解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涵、演变过程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
我们将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我们将根据实证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理论层面看,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的学术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从实践层面看,本文的研究将为我国政府制定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决策支持。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实证模型以及具体的分析过程,并逐一展示实证结果。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文献综述在经济学领域,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话题。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理论探讨到实证分析,为我们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证据。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上。
钱纳里和塞尔昆(1989)在其经典著作《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中提出了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模型,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罗斯托(1960)在《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增长的六阶段理论,强调了产业结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
对 我 闺 改 革 丌 放 以 来 财 政 支 I { 0经 济 增 K之 问 的 关 系 的 实 证 研 1 究 , 果 表 明 : 些 年 来 我 闭 政 府 史 时 济 增 K的 抻 动 作 明 结 这 对 经 济 增 长具 有 的 作 川 . 我 J 人政 府 { 货规 模 能 够 促 J I 1 『 I j 进 经 济增 长。 张 明 喜 、 忠 ( 0 5 ,: 和 K 革 ( 0 5 , 晖 陈 20 ) r I 2 )楚 ( 0 6 。 庆 吒 干 贾 俊 ( 0 6 , 0 6 ) 发 现 公 共 资 本 ( 公 共 投 2 )郭 『 1 20a20b 均 或 资 ) 经 济 增 K具 行 著 l 对 效 。 与此 卡 , 厌 、 I 洋 雨f 德 埘( 0 3 H反 郭 f! 张 20 ) 沦研 究 的 基 础 J 利 川 巾 罔 l7 —2 0 r的 数 分 析 褂 … 家 的 公 支 … 总 量 对 98 0 1 经 济 增 K行 负 作 川 。 子 银 、 截 ( 0 3 利 川 l8 2 ) 90— 1 9年 的 9 数 据 对 中 同公 共 支 I 和 经 济 增 K J f I I I n J 卡 横 截 面 的 实 证 :rl J 列 ¨ I f】
公 共 支 出 与 经 济 增 长 : 个 文 献 综 述 一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研究文献综述李建华【摘要】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contains a general direction change , which is from the extensive to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s the co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to the core of the emphasis on people's urbanization focus o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results. Urban infrastructure is the material basis of normal operation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the basic element of urbanization. The key points are to improve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improv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the city's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rban operation, promote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in 2020.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straighten out the boundaries of government, make market play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main body of responsibility, and strive to explore a new type of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make relative reformation by the specific departments.%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 要由过去粗放型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向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城镇化注重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发展成果的普惠方向转变.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城镇化工程推进的基础, 发力的关键点, 对于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解决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问题, 理顺政府、市场主体参与的界限, 明确各方参与主体的责权利关系, 努力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 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 着力推进相关领域的投融资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4页(P114-117)【关键词】城市设施;城镇化建设;建设投资;城市经济【作者】李建华【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9.24通过对以往有关基础设施研究的文献检索与阅读,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自Aschauer(1989a,1989b,1989c)开始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实证关系的学术研究,从此对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Canning and Bennathan,2000;Justman,1995;Fay and Canning,1993等。
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修 正模 型 中的G r a n g e r 因果 关 系检验 , 基础 设施是 促进 经 济增 长的 长期 原 因, 但 总产 出对 基础设施 的 长期 影 响不 显
著。
关键 词 : 基础设施 ; 经济增 长; V A R
一
、
引 言 气及 水生 产与供 应投 资对 产 出具有 正影响 , 后 者对产 出影 响更 经济 增 长的原 因 、内在机 制与 实现途 径 , 历 来是 经济理 论 大 ; 王任飞 ( 2 0 0 7 ) 通 过VEC M模型分 析 中国主要基 础设 施指标
构调整 、人员流动及 职位转换 等等提 出了更高要求 。当高素质 [ 2 】 沈 利生 . 朱运 法 . 人 力 资 源 开 发 与 经 济 增 长 关 系的 定 量 研 究 的劳动者努力地迈 向工作 门槛 的同时, 较低素质的劳动者也 同时 【 J 】 . 数 量 经 济 技 术 经 济研 究 . 1 9 9 7 . ( 1 2 ) : g 一1 5 .
宏观经济 l M a c r o s c o p i c e c o n o mg
基础设施 与中国经济增 长 : 基 于V AR 模 型的动态分析
邹 晨珊 华侨 大学 经 济 与 金融 学 院 福 建 泉 州 3 6 2 0 0 0
摘要 : 本 文利 用中 国1 9 5 2 -2 O 0 8 年 的 数据 研 究 基 础 设 施 与 经 济 增 长 的 关 系。 通 过 建 立 5 个V A R 模 型程发生 了重大改变 。这一改变离不 为培养企业人 才、提高 员工 的质量和 高质量 员工 的比重 , 抽出一 用于员工的教育 、训练等各种智力 、知 开持续性 的人力 资源开 发理念 。持 续型的开 发理念 , 则意 味着 长 定 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 远的 眼光 、功于后代 的思想 。首先 , 强调人 自身的持续性 。人在 识 、技能开发 活动 。企业花 费在 教育 、培训 等人才综合素质再 整个经济 增长过程 中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人的 自身健 康、 自 提高 方面的知识和 智能资本 比单纯的人力投入 更能带来更 长期 然寿命 、人们 的生活方式 、生 活习惯 、生活水平无 不影响着经 的经济效益 。只有 加大对人 力资本 的投 资、科学地开发人力 资 济发展的进程 。其 次, 强调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 的持续性 。经济 源, 才能使其员工的综合素质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四 增长方 式转变意 味着 从资源 消耗、环境破坏 向资源节 约、环境 友好方 向转变 , 意味着人 们从破坏 自然向保护 自然 方向转变 , 真 参 考 文 献 : 正地扭转先污染后整治 的恶性开 发观 念。最后 , 强调人与人之 间 【 1 ] 许彬 . 罗卫 东 . 人 力资 本增 长模 型 与 经 济增 长方 式 的转 变 关系的持续性 。在 经济增 长方 式转变 的过程 中, 对科技创新 、结 [ J ] . 浙 江大 学学报 . 1 9 9 9 . ( 2 ) : l 3 4 -l 4 0 .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其对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日益显著。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宽带中国”战略的提出,为提升我国在全球信息网络格局中的地位、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准自然实验的方法,系统分析“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作用,以及这种推动作用如何进一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具体而言,我们将利用相关统计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检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化影响,以期为我国未来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文的研究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剖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我们可以为政府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我国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和数字化的背景下,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和广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日益显著。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和成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宽带中国”战略,旨在通过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对于评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深入探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制,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
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本文对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合性评述,深入探讨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及发展趋势。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异。
本文旨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并启发研究者们进一步探讨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
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系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表现得尤为显著。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水资源等领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经济发展则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和水平的提高,包括产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系统地综述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大量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就业率和人均收入水平。
基础设施的完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基础设施还可以提高一个地区的可达性和连通性,进而促进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发展。
然而,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资金不足则会影响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覆盖面。
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避免盲目建设和过度消耗资源。
为了更好地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这包括制定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设施的运营维护和管理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公平性和普及性,避免出现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问题。
本文通过对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性评述,发现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未来研究者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机制,以便更好地为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基础设施投资、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基础设施投资“挤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2 0 年 世 界金 融 危 机 发 生 以后 各 国 都 采 取 了 08 不 同的宏 观 经济 政 策来 救 市 , 中财政 政 策 被 各 国 其
普遍 采 用 。而我 国政府 为应 对 金融 危 机 也制 定 了 4
万 亿元 的投 资计 划 , 其 中很 大一 部 分 资 金用 于基 这 础 设施 建 设 , 亿 元 的经济 刺激 计 划 到 现在 已经 4万 有 三年 左 右 的时间 了 , 否 这 样 的财 政 政 策 真 能达 是 到刺激 计 划 效 果 ? 本 文 试 图从 财 政 投 资 的细 分 出 发, 来探 讨 基础 设施 建 设 和 教 育 支 出 占总 支 出的 比 重 及其 变 化对 经济 发展 的影 响 。 古 典 增长 理论 最初 在增 长模 型 中并 没有 加入 基 础 设施 变 量 , 索 洛模 型 到拉 姆 齐 增 长模 型 中都 没 从 有把基 础 设施 投 资或者 说政 府公 共支 出作 为一个 独 立 的变量 放入 到模 型 当 中 , 而将其 与其 他政 策 因素 、 技术 因素 一 起 归 结 到 “ 术 变 化 ” 技 中。直 到 上 世 纪
8 O年代 , 内生增 长理 论 开始 兴起 后 , 以卢卡 斯 、 罗默 等学 者才 开 始把基 础设 施作 为 生产率 的直 接影 响 因 素放 入到 增 长模 型 中 。
.
Aro 与 Kuz 1 7 ) 创 性 地 把 公 共 资 本 存 rw r(90 开 量纳 入 总量 生产 函 数 , 们 把公 共 资本 看 做 是 外 生 他 的 , 为 公共 资本 会 在 稀 缺 的 资 源方 面 和 私 人 资本 认 竞争 , 此 会 提 高 私 人 资 本 的 边 际 生 产 能 力 [ 。 因 1 ]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模 型 及 数 据
( )模 型 一
还有学者针对基 础设施投 资与某 一行 业产出之间的关系或基 础设施 的某一部分
对 总 产 出 的 影 响 问题 进 行 了研 究 。
本 文 主 要 使 用 向 量 自 回 归 模 型 ( A A V R oV 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 系统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 的动态
可 以刺激消费需求 、优化经济结构、带动 相关产业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夯实经济发 展 的基础 ,刺激当前经济的增长 ,也可为
待估计的参 数矩 阵 ,内生变量 和外生变量
分 别有 P r 和 阶滞后期。 E 是 随机扰动项。 .
今后经济的增长做好充分准备 。
根据 A C和 S I C准则确定模型的阶数。
增加或者改善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 生
积极的推进作用。郑思齐 , 刘洪玉 ( 0 4) 20 使 用 中国 1 81~20 9 01年 的 数据 利 用 ga g r n e 因果检验方法研究 了基础设施投 r 资 、其他投 资和 GDP之 间的动态 因果 关
系, 得到基础设施投资对 GD P增长 的短期
Mor o 和S h at ( 9 专门研究 了 rs n c w r 1 6) i z 9
基 础设施投 资与制造业企业产 出之间的关 系 ,发现基础 设施投 资可对 制造业企业及 B an t( 9 则针对基础设施 中的交 o re 1 7) 9 通运输建设投 资进行 了分析 ,他 的结论表 明这项基础设施投资对产 出有正的影响。 A c a e ( 8 及其追 随者所采用 s h u r 1 9) 9 其 生产 率 的提高 产 生很 明显 的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摘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公共经济学的重要议题。
本文着重分析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文献,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评述,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基础设施;财政分权;经济增长一、引言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来,rosenstein-rodan(1943)、rostow (1960)就认识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前提条件。
aschauer(1989)通过对美国1949—198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发现:核心基础设施存量(如高速公路,公共交通,机场,电力设施等)对于经济增长的效应最为显著,其产出弹性为0.24。
而且他还发现l97l—l985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主要是由于公共资本增速降低引起的。
aschauer的这一结论立刻引起了学者的高度关注,此后众多国内外学者就基础设施的增长效应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基础设施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本文的目的旨在对现有研究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众多实证文献进行综述,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各种争论进行梳理和评析。
本文余下部分的安排如下:鉴于绝大多数实证研究文献都采用了计量经济学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地把握上述文献本身的发展脉络,第二部分将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梳理文献;第三部分对国内外实证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进行评述;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二、研究方法的进展(一)增加制度层面的解释变量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对一国经济发展有极其重要作用,研究基础设施的有效提供问题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有直接现实意义。
目前有不少学者逐渐从政治制度角度考察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开始关注基础设施的供给问题。
最早从制度层面研究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的代表人物是hayek。
他认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贴近当地民众,更具信息优势,因而在提供公共品方面也更具优势,所以分权能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沿着上述理论,我国学者利用各种指标来度量财政分权、政府治理状况,并将这些指标加入计量模型中,使原有的计量模型增加了制度层面的解释变量,从而更加全面考察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张军等(2007)用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公职人员平均的行政管理费支出、每万公职人员贪污贿赂案件立案数来度量中国式财政分权和政府治理状况。
其研究说明:地方政府之间在“招商引资“上的标尺竞争和政府治理的转型是解释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决定的重要因素。
傅勇(2010)构造了三个不同的财政分权指标,用财政负担率和反腐败力度来度量政府治理指标,发现分权体制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巨大推动力,但非经济公共物品领域并不是分权体制的受益者。
上述的文献因增加了制度层面的解释变量,丰富了关于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拓宽了基础设施研究的视角。
(二)改进指标选取方法从现有文献来看,考察关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美国,而其他国家由于缺乏完整的资本存量数据,只能借助于基础设施实物存量或基础设施投资这方面数据来考察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关系。
在选取基础设施指标时,学者根据基础设施不同性质分类,从统计口径里挑选代表性指标来反映这一类基础设施,而在这一过程中,学者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
王宇新、刘贵(2010)选择了运输线路长度(铁路营运里程、公路里程、民航航线里程、内河航道里程的几何平均数)、电力生产总量、邮路总长度作为经济基础设施的代表变量,而卫生机构数作为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代表变量。
王若飞、王进杰(2007)直接选取公路里程、铁路运营里程、航空线路里程、电路交换机容量和电力装机容量作为基础设施代理变量。
另外,还有不少学者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将众多基础设施代理变量综合成一个指标以避免将各个基础设施代理变量同时纳入计量模型所带来的多重共线性,如王玺(2010)采用pca方法将公路里程数、铁路里程数、内河行道里程数、电力消费量四个指标构建成一个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数来反映基础设施存量。
(三)改进生产函数阿罗和库兹(arrow and kurz,1970)把公共资本存量纳入总量生产函数,即把公共资本存量作为一个生产要素加入生产函数中。
之后,许多学者使用生产函数考察基础设施资本对总产出增长和生产率的影响。
其中使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c—d生产函数)的研究最多。
而c—d生产函数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替代弹性恒为1,但在不同的企业、部门之间,这种替代可能性是不同的,而c—d生产函数不能反映这种差异,常替代弹性生产函数ces就是针对这一限制提出的。
范九利等(2004b)建立一个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利用我国1981—2001年间数据,研究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且测算出我国基础设施资本与非基础设施资本之间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分别为3.3和0.848。
目前得到广泛运用的c—d和ces生产函数,都假设技术进步是中性的。
但在实际的经济系统中,各种投入要素的技术进步是各不相同的,而超越对数函数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
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框架下,eberts(1988)利用38 个都市区制造业1958—1978 横截面数据,得出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为0.04;wylie(1996)通过对加拿大1946—1991年时间序列的研究发现全部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高达0.52。
目前国内关于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算基础设施产出弹性的研究还是空白。
(四)检验因果关系在实证分析的结论中,也存在一些认为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对产出的正效应不能确定的观点。
持这类观点者主要是认为公共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增加可能是由宏观经济产量的提高引起的。
针对这一问题,王任飞、王俊杰(2007)分析了中国1952-2003年全国主要门类基础设施指标与总产出之间的协整及granger 因果关系,表明在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中,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居于主导地位。
王宇新、刘贵(2010)通过建立var模型分析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中,主要体现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三、文献研究结论(一)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学者对中国基础设施的增长效应进行的经验研究始于李泊溪、刘德顺(1995),他们利用全国30个省级数据,进行横截面分析,发现:基础设施与地区人均国民收入存在正相关关系。
范九利等(2004a)利用1981—2001年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表明基础设施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54。
范九利等(2004b)使用1996-2000年全国29个省市区的混合面板数据,发现基础设施投资的产出弹性为0.19。
通过范九利2004年发表的两篇文章,我们发现采用不同数据类型,得出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不一,却都能证明基础设施存量的增长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存在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我国的财政分权是我国基础设施提供的政治激励张军等(2007)、李一花、骆永民(2009)的研究表明,我国政治体制上垂直集中的模式,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间的“标尺竞争”激了发地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积极性。
我国的财政分权显著影响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财政分权是我国良好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的解释变量。
(三)财政分权、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地区差异李一花(2010)通过使用面板数据分析,发现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差异,集中表现为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最为明显,而西部地区影响较小,财政分权降低了西部地区的经济产出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均表明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
而且也有文献从制度层面经验分析我国基础设施的供给,为财政分权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支持。
但是关于基础设施的研究依然有完善之处:(一)目前我国关于基础设施存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多是采用基础设施实物存量,而关于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的研究较少虽然范九利(2004)、姜轶嵩(2004)使用的是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但他们均使用时间序列数据,而他们估算的时间跨度较短,无法克服时间趋势特征,因而不能很好反应基础设施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关系。
(二)缺乏基础设施对经济运行变量影响的研究早期的研究由于使用了较为简单和不完全适当的研究方法或数据,其结果相对于后期研究结果,就会出现一些错漏和不一致。
目前学者普遍意识到基础设施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关于研究基础设施是通过何种机制影响经济的文献较少,这是目前研究的薄弱之处,希望后面学者可以探清基础设施对经济的作用机制。
(三)关于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必须要先区分基础设施对经济是产出效应还是增长效应目前有许多文献通过研究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来考察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影响,但是这一做法往往忽视了基础设施投资是gdp核算的一部分,到底基础设施投资是扩大了社会总产出还是拉动经济增长,这一问题必须严格区分,这样用基础设施投资来衡量基础设施对经济的影响的研究才有可靠的说明性。
参考文献:[1]范九利,白暴力.基础设施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研究[j].人文地理.2004,第19卷2期.[2]范九利,白暴力.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级三要素ces 生产函数法估计[z].经济论坛,2004(11).[3]王任飞,王进杰.基础设施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7(3).[4]王玺,蔡伟贤,姜朋.我国地方基础设施发展趋势及成因分析[j].财政研究,2010(10).[5]张军,高远等.中国为什么拥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j].经济研究,2007(3).[6]李一花,骆永民.财政分权、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2009(5).[7]傅勇.财政分权、政府治理与非经济性公共物品供给[j].经济研究,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