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合集下载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80245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80245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80245
1.生产设备和场所:
检查企业的生产设备是否满足生产化妆品的要求,设备是否齐全、运
行正常,设备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定,设备是否定期维护保养,生产
场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等。

2.生产工艺和流程:
检查企业的化妆品生产工艺和流程,包括原料的采购、验收和存储,
生产中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标准和规定,如原料的配方是否准确,生产过
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等。

3.质量控制和品质管理:
检查企业的质量控制和品质管理体系,包括各项品质控制的标准和规范、质保体系等,检查企业的质量控制人员是否具备相关背景和资质,企
业是否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控,是否建立了产品追溯体系等。

4.原料和配方:
6.安全评估和有效性评价:
检查企业是否进行了化妆品的安全评估和有效性评价,包括进行了相
关的实验和研究,是否获得了相关的证明文件等。

7.不良反应和投诉处理:
检查企业是否建立和实施了不良反应和投诉处理机制,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和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8.记录和档案:
检查企业的记录和档案是否完整、准确,包括产品生产记录、样品保留和标本保留等。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以及对应的制度和记录 28 培训教材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以及对应的制度和记录  28  培训教材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以及对应的制度和记录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注:
1.本《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共105项检查项目,其中关键项目26项、一般项目71项、推荐项目8项;其中标注“*”的项为关键项,标注“推荐”的项为推荐项,其他为一般项,推荐项的内容不作为现场检查的硬性要求。

2.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统称为“缺陷项目”,缺陷项目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其中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严重缺陷”,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一般缺陷”。

3.结果评定:
(1)如果拒绝检查或者拒绝提供检查所需要的资料,隐匿、销毁或提供虚假资料的(包括计算机系统资料),直接判定不通过。

(2)严重缺陷项目达到5项以上(含5项),判定不通过。

(3)所有缺陷项目之和达到20项以上(含20项),判定不通过。

(4)对于申请换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能够立即改正的,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必须提供整改计划。

企业在提交整改报告和整改计划并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再次审核达到要求的,方可获得通过。

28。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105条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105条

化妆品生产xx检查要点
注:
1.本《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共105项检查项目,其中关键项目26项、一般项目71项、推荐项目8项;其中标注“*”的项为关键项,标注“推荐”的项为推荐项,其他为一般项,推荐项的内容不作为现场检查的硬性要求。

2.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统称为“缺陷项目”,缺陷项目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其中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严重缺陷”,
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一般缺陷”。

3.结果评定:
(1)如果拒绝检查或者拒绝提供检查所需要的资料,隐匿、销毁或提供虚假资料的(包括计算机系统资料),直接判定不通过。

(2)严重缺陷项目达到5项以上(含5项),判定不通过。

(3)所有缺陷项目之和达到20项以上(含20项),判定不通过。

(4)对于申请换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能够立即改正的,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必须提供整改计划。

企业在提交整
改报告和整改计划并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再次审核达到要求的,方可获得通过。

1 / 1。

市场监管化妆品日常检查要点

市场监管化妆品日常检查要点

市场监管化妆品日常检查要点市场监管化妆品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措施,通过日常检查可以有效监督企业和产品的合规运营,下面列举了一些市场监管化妆品日常检查的要点。

首先,要检查化妆品企业的资质和生产条件。

对于化妆品生产企业,要查看其是否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此外,还要关注企业的生产场所和设备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是否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的生产环境和质量。

其次,要检查化妆品产品的标签及包装。

对于化妆品产品,要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包装上的信息是否真实准确。

检查产品标签上是否标明了产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基本信息,是否标明了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

此外,还要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标明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成分表等重要信息。

同时,要检查化妆品产品的卫生及质量。

对于化妆品产品本身,要关注其卫生情况和质量合规性。

检查产品是否有异味、变质等现象,是否存在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污染,以及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此外,要注意检查产品的配方和成分是否合规,是否含有禁用成分或限用成分。

另外,要检查销售渠道和经营者的合规性。

化妆品产品的销售渠道和经营者也是监管的重点对象。

要检查销售渠道是否合法,是否具备相应的销售许可证,以及是否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

同时,还要关注经营者是否对产品有相应的了解和培训,是否具备提供正确使用指导和售后服务的能力。

最后,要及时整改和处罚违规行为。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违规行为,要及时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于严重的违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暂停生产或销售资质等。

通过日常检查,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化妆品市场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化妆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确保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化妆品企业也应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检查,加强自身质量管理,以提升企业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物品,对于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必须要依法进行监管和管理。

化妆品生产许可是指国家对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的必要的审查,使其达到一定的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化妆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暂行)》。

首先,生产场所与设备的要求。

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有合法的生产场所,并且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如建筑物的布局、通风设施、灭火设备等。

设备方面,要求企业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且要具备良好的运行状态、合适的设计和合理的布局,确保化妆品生产的安全。

其次,原辅料的管理。

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原辅料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要求企业进行原辅料的采购检验,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保留相关报告和记录。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原辅料的接收、储存、使用和消耗的记录,做好溯源工作,以便追溯和查找问题。

再次,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一套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辅料的检验、生产环境的监控、生产设备的校验、生产过程的记录等。

生产过程中要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控,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最后,产品安全的监督。

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对产品的安全性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要求企业进行严格的产品检验,包括产品的物理性质测试、微生物检验、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检测等。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产品抽检和样品留存制度,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总之,《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暂行)》是对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管和管理的一项重要规定。

通过对生产场所与设备、原辅料管理、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安全监督等方面的要求,可以有效地确保化妆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妆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暂行)》的要求,严格执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为人们提供安全、有效的化妆品。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培训内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培训内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培训内容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这话说出来是不是有点让人头大?别急,今天我就给大家捋一捋这事儿到底是咋回事,保证你看了之后,心里就有数,不至于再被那些专业术语搞得晕头转向。

其实呢,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简单说就是国家为了确保市面上的化妆品安全,要求生产厂家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拿到“准生证”,这样才能合法生产和销售化妆品。

所以,一旦你想要做这个生意,首当其冲的就是得搞定这个许可,不然别说生产,连进货都不行!首先呢,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通过的。

要通过这个检查,得确保你生产的环境符合标准,设备齐全,不管是生产车间、清洁设备,还是存储设备,都得一一检查到位。

哎,我就想到每次检查时,工作人员都会像侦探一样,拿着放大镜到处看。

这不,就有一家工厂因为车间卫生问题被罚了,这真是给自己找麻烦。

你可别觉得卫生不过关不算啥,搞不好就因为这些细节问题,连许可能拿不到。

所以,要是你打算进入化妆品行业,车间的环境卫生得像是五星级酒店一样,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除了环境,设备也是重中之重。

设备的检查,听起来可能比较枯燥,但其实意义重大。

你想啊,化妆品可不能随便乱做,工厂里有啥设备,检测啥化学成分,做啥质量控制,都是要符合国家标准的。

比如说,搅拌机的清洁程度,灌装机的精准度,这些看起来不显眼的小细节,可能正是决定你能不能通过检查的关键。

然后呢,说到生产过程,原料的管理也是大有讲究的。

你绝不能让那些不合格的原料悄悄混进你的生产线里,这样可不是小问题。

如果原料进货渠道不明、标识不清,或者没经过严格的检验,那简直是给自己找麻烦。

试想,你卖出去的化妆品,万一含有有害物质,那损失可不只是金钱上的,更重要的是品牌信誉。

到了这个地步,恐怕你要想东山再起都难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检查还包括了生产人员的培训。

工作人员如果连基本的操作规程都不懂,那别说生产合格产品,连安全生产都成问题。

所以,生产厂家得确保每个员工都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生产知识与技能。

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和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和检查要点

附件2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第一章申请与受理第一条从事化妆品生产,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与生产的化妆品品种相适应的生产场地、环境条件、生产设施设备;(二)有与化妆品生产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三)有对生产的化妆品进行质量检验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四)有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

第二条化妆品生产许可类别以生产工艺和成品状态为主要划分依据,划分为:一般液态单元、膏霜乳液单元、粉单元、气雾剂及有机溶剂单元、蜡基单元、牙膏单元和其他单元,每个单元分若干类别(见附1)。

第三条申请领取《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应当向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申请表(附2)。

(二)厂区总平面图(包括厂区周围30米范围内环境卫生情况)及生产车间(含各功能车间布局)、检验部门、仓库的建筑平面图。

(三)生产设备配置图。

(四)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生产场所合法使用的证明材料(如土地所有权证书、房产证书或租赁协议等)。

(六)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七)委托代理人办理的,须递交申请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和签订的委托书。

(八)企业质量管理相关文件,至少应包括:质量安全责任人、人员管理、供应商遴选、物料管理(含进货查验记录、产品销售记录制度等)、设施设备管理、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含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产品召回制度等)、产品检验及留样制度、质量安全事故处置等。

(九)工艺流程简述及简图(不同类别的产品需分别列出);有工艺相同但类别不同的产品共线生产行为的,需提供确保产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和风险分析报告。

(十)施工装修说明(包括装修材料、通风、消毒等设施)。

(十一)证明生产环境条件符合需求的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1)生产用水卫生质量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2)车间空气细菌总数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3)生产车间和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度的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

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和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和检查要点

附件2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第一章申请与受理第一条从事化妆品生产,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与生产的化妆品品种相适应的生产场地、环境条件、生产设施设备;(二)有与化妆品生产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三)有对生产的化妆品进行质量检验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四)有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

第二条化妆品生产许可类别以生产工艺和成品状态为主要划分依据,划分为:一般液态单元、膏霜乳液单元、粉单元、气雾剂及有机溶剂单元、蜡基单元、牙膏单元和其他单元,每个单元分若干类别(见附1)。

第三条申请领取《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应当向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申请表(附2)。

(二)厂区总平面图(包括厂区周围30米范围内环境卫生情况)及生产车间(含各功能车间布局)、检验部门、仓库的建筑平面图。

(三)生产设备配置图。

(四)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生产场所合法使用的证明材料(如土地所有权证书、房产证书或租赁协议等)。

(六)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七)委托代理人办理的,须递交申请企业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和签订的委托书。

(八)企业质量管理相关文件,至少应包括:质量安全责任人、人员管理、供应商遴选、物料管理(含进货查验记录、产品销售记录制度等)、设施设备管理、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含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产品召回制度等)、产品检验及留样制度、质量安全事故处置等。

(九)工艺流程简述及简图(不同类别的产品需分别列出);有工艺相同但类别不同的产品共线生产行为的,需提供确保产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和风险分析报告。

(十)施工装修说明(包括装修材料、通风、消毒等设施)。

(十一)证明生产环境条件符合需求的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1)生产用水卫生质量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2)车间空气细菌总数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3)生产车间和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度的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1.企业基本信息:检查企业的名称、地址、负责人等基本信息,核对是否与申请资料一致。

2.生产场所:检查生产场所是否位于明确的地址,且具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包括工业用房面积、病媒生物治理、消防设施等。

3.生产设备:检查企业是否配备适当的生产设备,并查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记录。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日常清洁消毒。

4.生产工艺:检查企业是否有明确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原材料的采购、仓储、配方的制定和生产参数的控制等。

5.原材料管理:检查企业对原材料的管理是否严格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合同、质量检测报告、检验记录等。

6.质量控制:检查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健全,并查看质量控制记录和抽样检测结果,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8.废弃物处理:检查企业是否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废弃物的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9.人员培训:检查企业是否进行了必要的培训,确保生产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正确操作生产设备和执行生产工艺。

10.相关证照和文件:检查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产品注册证等证照和文件,确保企业合法经营。

11.质量投诉处理:检查企业对质量投诉的处理机制,包括记录、调查和改进措施等,以保证及时解决质量问题。

12.变更管理:检查企业是否有健全的变更管理程序,包括对设备、工艺、原材料等变更的评估和批准程序。

14.现场检查和取样:对生产场所进行现场检查和取样,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是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的一些主要要点,相关部门在实施检查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确保化妆品生产企业能够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

化妆品现场检查要点

化妆品现场检查要点

附件2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第一章申请与受理第一条从事化妆品生产,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府与生产的化妆品品种相适应的生产场地、环境条件、生产设施设备;(二)有与化妆品生产相适应的技术人员;(三)有对生产的化妆品进行质量检验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四)有保证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制度;(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规定。

第二条化妆品生产许可类别以生产工艺和成品状态为主第三条申请领取《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应当向生产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并提交下列材料:(一)化妆品生产许可证申请表(附2)。

(二)厂区总平面圄包括厂区周围30米范围内环境卫生情况及生产车间(含各功能车间布局)检验部门、仓库的建筑平面图。

(三)生产设备配置图。

(四)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五)生产场所合法使用的证明材料(如土地所有权证书、房产证书或租赁协议等)。

(六)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七)委托代理人办理的,须递交申请企业法定代表人、委销售记录制度等)、设施设备管理、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含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产品召回制度等)、产品检验及留样制度、质量安全事故处置等。

(九)工艺流程简述及简图(不同类别的产品需分别列出);有工艺相同但类别不同的产品共线生产行为的,需提供确保产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和风险分析报告。

(十)施工装修说明(包括装修材料、通风、消毒等设施)(十一)证明生产环境条件符合需求的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 (1)生产用水卫生质量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2)车间空气细菌总数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3)生产车间和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度的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

f A \ "金口RI立r7 nzi+门口mm 11 xn 11 Wnn+门口口 AA 的1年内的报告。

(十二)企业按照《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开展自查并撰写的自查报告。

(十三)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化妆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化妆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化妆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一、资质审查1.企业基本情况审查审核企业是否具备法人资格,营业执照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假冒行为等。

2.生产场所审查审核企业的生产场所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包括场所面积、通风设备、卫生条件等。

3.设备设施审查审核企业的生产设备和设施是否符合化妆品生产的要求,包括设备种类、设备功能、设备维护等。

4.原辅料管理审查审核企业的原辅料采购渠道是否合法,原辅料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健全,原辅料的使用记录是否完整等。

5.人员管理审查审核企业的从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是否具备相关的岗位培训等。

二、生产管理审查1.生产工艺流程审查审核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生产过程是否合理,操作是否规范等。

2.生产记录管理审查审核企业的生产记录是否健全,是否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包括生产设备的清洁记录、生产过程的记录等。

3.质量控制体系审查审核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辅料的采购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成品的检验等。

4.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审查审核企业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体系,对于化妆品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是否能够及时监测并进行处理。

三、文件审查2.产品备案文件审查审核企业的产品备案文件是否完整,是否包含了必要的信息,如产品配方、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

四、抽样检验1.随机抽取产品样品进行检验进行化妆品产品的质量检验,包括对产品的成分、安全性、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检测,以验证其与备案文件是否一致。

2.研究测试报告对检验样品进行研究测试,并生成测试报告,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妆品105项检查要点

化妆品105项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注:
1.本《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共105项检查项目,其中关键项目26项、一般项目71项、推荐项目8项;其中标注“*”的项为关键项,标注“推荐”的项为推荐项,其他为一般项,推荐项的内容不作为现场检查的硬性要求。

2.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统称为“缺陷项目”,缺陷项目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其中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严重缺陷”,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一般缺陷”。

3.结果评定:
(1)如果拒绝检查或者拒绝提供检查所需要的资料,隐匿、销毁或提供虚假资料的(包括计算机系统资料),直接判定不通过。

(2)严重缺陷项目达到5项以上(含5项),判定不通过。

(3)所有缺陷项目之和达到20项以上(含20项),判定不通过。

(4)对于申请换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能够立即改正的,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必须提供整改计划。

企业在提交整改报告和整改计划并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再次审核达到要求的,方可获得通过。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105条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105条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1 / 19
2 / 19
3 / 19
4 / 19
5 / 19
6 / 19
7 / 19
8 / 19
9 / 19
10 / 19
11 / 19
12 / 19
13 / 19
14 / 19
15 / 19
16 / 19
17 / 19
18 / 19
注:
1.本《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共105项检查项目,其中关键项目26项、一般项目71项、推荐项目8项;其中标注“*”的项为关键项,标注“推荐”的项为推荐项,其他为一般项,推荐项的内容不作为现场检查的硬性要求。

2.检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统称为“缺陷项目”,缺陷项目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其中关键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严重缺陷”,一般项目不符合要求者称为“一般缺陷”。

3.结果评定:
(1)如果拒绝检查或者拒绝提供检查所需要的资料,隐匿、销毁或提供虚假资料的(包括计算机系统资料),直接判定不通过。

(2)严重缺陷项目达到5项以上(含5项),判定不通过。

(3)所有缺陷项目之和达到20项以上(含20项),判定不通过。

(4)对于申请换发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检查中发现的缺陷项目能够立即改正的,应立即改正;不能立即改正的,必须提供整改计划。

企业在提交整改报告和整改计划并经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再次审核达到要求的,方可获得通过。

19 / 19。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主要包括生产企业的资质情况、生产场所和设备的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工艺、原辅料的采购和管理、产品安全性评估和检验、产销信息记录和追溯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方面的要点。

1.资质情况检查生产企业的许可证情况,确保证照的有效性和与实际生产规模的符合性。

检查企业是否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如ISO9001等。

检查企业是否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资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确保企业具备生产化妆品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

2.生产场所和设备的符合性检查生产场所是否符合卫生要求,如墙壁、地板、天花板、门窗等的材料和清洁程度。

检查生产厂房的布局是否符合生产工艺要求,设施是否齐全和操作是否便利。

检查生产设备、容器和包装材料是否符合卫生要求,有无生锈、损坏等情况。

对于重要设备,还应检查其性能是否正常,有无维修记录和维护计划。

3.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工艺检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是否有相应的文件和记录,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程序和记录表等。

检查生产工艺流程是否合理,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性。

检查是否有充分的工艺验证和监控措施,是否有追踪产品质量的体系。

4.原辅料的采购和管理检查企业采购原辅料的渠道和流程,是否与合法的供应商进行合法合规的合同交易,有无质量合格证书等。

检查企业是否有原辅料的接收和管理制度和记录,是否进行合理的存储。

5.产品安全性评估和检验6.产销信息记录和追溯检查企业是否有充分记录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相关信息,如原辅料批次号、生产日期、销售日期、销售渠道等。

检查企业是否设置追溯体系,能够追踪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流向,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责任追溯的需要。

综上所述,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涉及生产企业的资质情况、生产场所和设备的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和生产工艺、原辅料的采购和管理、产品安全性评估和检验、产销信息记录和追溯等多个方面。

许可检查的目的是确保化妆品生产的合法性、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化妆品105条

化妆品105条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1.聿(化妆品生产许可检鳗点)共磔直桧查项目■其中关箍项目26翼一艘项目71莫摘翔[目8项;其中磔♦*"的妫关匐5■标
注.睇R的项为廨顶,KMT®.履颗的内容不作加1场
心检查中发屏不胎赛的项目驱为m幡期)缺却朝的严重蟠■和・一《统防其中美腔项目不符合要事者称为,严勒航,T项目不符合要求著称为MTBHffit 3结果评定:
(1),龌
⑵严重触闿5目潮5项Elk(含皿,判定不通述
C)所有斌P陋[目之和苣到20项以h£含印项),判定府1就
(4)对于申逊续^1许可I的吐,醺中翻峥蹒目能量翊改正的应S即随E:襁旗曲曲妙瞟第醋讯M.企业硅峰粥睛福酱瓶并引鹊唯品药品耀潸如门脚审核谢酶的,方可费镯配.。

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和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和检查要点

附件 2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第一章申请与受理第一条从事化妆品生产,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有与生产的化妆品品种相适应的生产场地、环境条件、生产设施设备;、料管理(含进货查验记录、产品销售记录制度等)、设施设备管理、生产过程及质量控制(含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产品召回制度等)、产品检验及留样制度、质量安全事故处置等。

(九)工艺流程简述及简图(不同类别的产品需分别列出);有工艺相同但类别不同的产品共线生产行为的,需提供确保产品安全的管理制度和风险分析报告。

(十)施工装修说明(包括装修材料、通风、消毒等设施)。

(十一)证明生产环境条件符合需求的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1)生产用水卫生质量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2)车间空气细菌总数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3)生产车间和检验场所工作面混合照度的检测报告(检测指标及标准详见附3)。

(4)生产眼部用护肤类、婴儿和儿童用护肤类化妆品的,其生产车间的灌装间、清洁容器储存间空气洁净度应达到30万级要求,并提供空气净化系统竣工验收文件。

检测报告应当是由经过国家相关部门认可的检验机构出具的1年内的报告。

(十二)企业按照《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开展自查并撰写的自查报告。

(十三)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的,第六条许可机关受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当审核申请人按照本规范第三条规定提交的相关资料,并及时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照《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申请企业必须予以配合。

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受理的化妆品生产许可申请,可以委托直属机构或下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现场核查。

第七条许可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企业补正材料、限期整改时间不计入许可时限。

第八条许可机关应当根据申请材料和现场核查的情况,对符合要求的,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出具限期整改通知书,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同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修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修改)

第一章 机构与人员(企业准备三)
5、企业生产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生产知识和经验。企业生产负责人主要职责 : • 5.1 确保产品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生产、储存; • 5.2 确保生产相关人员经过必要和持续的培训; • 5.3 确保生产环境、设施设备满足生产质量需求。 • 6、企业应建立检验人员档案,微生物检验人员应有资格证或培训证明, 其他检验人员应有专业技术培训记录。实验室检验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不 可相互兼任。如检验人员有分析、检验等相关专业背景,可经企业培训并 考核合格后上岗;如检验人员无相关专业背景,应经省药检院培训并考核 合格取得证书后方能上岗。 6、企业应建立培训制度。企业应建立员工培训和考核档案,包括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考核记录等。培训内容应与实际岗位相对应。与质量管理和生 产操作相关的培训至少每年一次,其他类型的培训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主 进行。
第二章
质量管理(企业准备四)
17、企业应具备微生物检验、理化检验的条件和能力,产品标准中如无微生 物检验项目,可不设微生物检验室。 18、企业应建立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检验标准,按照相应质量 标准对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检验。 19、检验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检验记录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 • 19.1 可追溯的样品信息; • 19.2 检验方法(可用文件编号表示); • 19.3 判定标准; • 19.4 检验所用仪器设备。 20、企业应有取样管理规定,对抽样方法、取样数量、样品处理、频率等作 出明确规定。样品应标识清晰,避免混淆,并按规定的条件储存,应标识 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样数量、取样人等。
第二章
质量管理(企业准备二)
13、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 文件管理制度; 物料供应管理制度; 检验管理制度; 放行管理制 度;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卫生管理制度; 留样管 理制度; 内部检查制度; 追溯管理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投诉与 召回管理制度;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以及实验室管理制度;超标管理 制度;返工制度;清洁消毒制度;环境监控制度(包括温湿度、压强微生 物、尘;埃粒子数等);鼠虫害管控制度;废水、废气、废弃物的处理制 度;供应商管理制度;索证索票制度;物料验收制度;抽样制度;物料和 产品储存制度;产品保质期和物料的使用期限制度;运输管理制度;脱包 制度;退换货制度;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推荐);验证管理制度(推荐) 。 14、企业应建立必要的、系统的、有效的文件管理制度并确保执行。确保在 使用处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作废文件得到控制。企业应建立现行化 妆品法律法规的目录清单。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

《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法定资质1.核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法定资质,包括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是否齐全有效;2.核查企业是否具备合法的生产场所和设备,有无违法建设等问题。

二、生产工艺1.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是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生产;2.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采购、检验、配方、制备、包装等环节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和仪器设备是否齐全,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4.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和管理流程,是否符合相关规定;5.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原材料检验和质量控制措施是否有效;6.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检验、成品检验、中间品检验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是否有效;7.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是否有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能否追溯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情况。

三、设施与环境1.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生产场所和设施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包括建筑结构、防火、通风、排污等方面;2.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和控制措施是否符合相关规定;3.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交通、安全、消防等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四、管理体系1.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是否具备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标准操作规程等;2.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人员培训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有相关人员持证上岗;3.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文件和记录管理,包括生产记录、质量记录、原料进货记录等是否符合要求;4.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召回和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是否健全有效;5.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是否参与化妆品安全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是否建立相关档案。

五、产品标识与包装1.检查化妆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标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包括产品名称、成分表、效果、使用方法、批号、有效期等;2.检查化妆品包装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否有防伪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丨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2016-05-14苏云食药法苑食药法苑FoodandDrugLaw提供食品药品法律信息,解读食品药品法律政策,探讨食品药品法律问题,为食品药品企业和监管者搭建法律学习平台!化妆品生产许可检查要点序号项目检查项目结果判定备注机构与人员第一节原则1*企业应建立与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定各机构职责、权限。

企业应保证组织架构及职责权限的良好运行。

□合格□不合格2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化妆品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企业应设置质量负责人,应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和专职的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

企业质量负责人和生产负责人不得相互兼任。

□合格□不合格3企业应建立人员档案。

应配备满足生产要求的管理和操作人员。

所有从事与本要点相关活动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

□合格□不合格第二节人员职责与要求4*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相应技术职称,具有三年以上化妆品生产相关质量管理经验。

主要职责:4.1 本要点的组织实施;4.2 质量管理制度体系的建立和运行;4.3 产品质量问题的决策。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相应技术职称,具有三年以上化妆品生产相关质量管理经验。

主要职责:4.4 负责内部检查及产品召回等质量管理活动;4.5 确保质量标准、检验方法、验证和其他质量管理规程有效实施;4.6 确保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符合质量标准;□合格□不合格4.7评价物料供应商;4.8 负责产品的放行;4.9 负责不合格品的管理;4.10 负责其他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活动。

5企业生产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生产知识和经验。

企业生产负责人主要职责:5.1 确保产品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生产、储存;5.2 确保生产相关人员经过必要和持续的培训;5.3 确保生产环境、设施设备满足生产质量需求。

□合格□不合格6*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或经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合格□不合格第三节人员培训7企业应建立培训制度。

企业应建立员工培训和考核档案,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考核记录等。

培训的内容应确保人员能够具备与其职责和所从事活动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

培训效果应得到确认。

企业应对参与生产、质量有关活动的人员进行相应培训和考核。

□合格□不合格第四节人员卫生8企业应制定人员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企业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人员不得佩戴饰物、手表等以及染指甲、留长指甲,不得化浓妆、喷洒香水,不得将个人生活用品、食物等带入生产车间,防止污染。

□合格□不合格9*企业应建立人员健康档案,直接接触产品的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健康检查,以后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凡患有手癣、指甲癣、手部湿疹、发生于手部的银屑病或者鳞屑、渗出性皮肤病患者、手部外伤,不得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活动。

□合格□不合格10进入生产区的所有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更衣。

外来人员不得进入生产和仓储等区域,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进入,应事先对个人卫生、更衣等事项指导。

□合格□不合格质量管理第一节原则11*企业应建立与生产规模和产品结构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将化妆品生产和质量的要求贯彻到化妆品原料采购、生产、检验、储存和销售的全过程中,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合格□不合格12企业应制定质量方针,质量方针应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且得到沟通。

企业应制定符合质量管理要求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且分解到各个部门。

企业应制定评审方针并定期检讨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合格□不合格第二节质量管理制度13*企业应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应至少包括:13.1 文件管理制度;13.2 物料供应管理制度;13.3 检验管理制度;13.4 放行管理制度;13.5 设施设备管理制度;13.6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13.7 卫生管理制度;13.8 留样管理制度;13.9 内部检查制度;13.10 追溯管理制度;13.11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13.12.投诉与召回管理制度;13.13.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合格□不合格第三节文件管理14企业应建立必要的、系统的、有效的文件管理制度并确保执行。

确保在使用处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作废文件得到控制。

外来文件如化妆品法律法规应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合格□不合格15*企业与本要点有关的所有活动均应形成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批生产记录、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培训记录、检查记录、投诉记录、厂房设备设施使用维护保养记录等,并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

每批产品均应有相应的批号和生产记录,并能反映整个生产过程,并保证样品的可追溯性。

□合格□不合格第四节实验室管理16*企业应建立与生产规模和产品类型相适应的实验室,并具备相应的检验能力。

实验室应具备相应的检验场地、仪器、设备、设施和人员。

企业应建立实验室管理制度和检验管理制度。

□合格□不合格17实验室应按检验需要建立相应的功能间,包括微生物检验室、理化检验室。

微生物检验室的环境控制条件应能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合格□不合格18企业应建立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检验标准,按照相应质量标准对原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进行检验。

□合格□不合格19检验过程应有详细的记录,检验记录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19.1可追溯的样品信息;19.2检验方法(可用文件编号表示);19.3判定标准;19.4检验所用仪器设备。

□合格□不合格20企业应按规定的方法取样。

样品应标识清晰,避免混淆,并按规定的条件储存,应标识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样数量、取样人等。

□合格□不合格21企业应建立实验室仪器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包括校验、使用、清洁、保养等。

校验后的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标识。

检测仪器的使用环境应符合工作要求。

□合格□不合格22企业应根据以下规定对试剂、试液、培养基进行管理:22.1 应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并按规定的条件储存;22.2已配制标准液和培养基应有明确的标识;22.3 标准品、对照品应有适当的标识。

□合格□不合格23实验室应建立检验结果超标的管理制度,对超标结果进行分析、确认和处理,并有相应记录。

□合格□不合格24委托检验的项目,须委托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签定委托检验协议。

委托外部实验室进行检验的项目,应在检验报告中予以说明。

□合格□不合格第五节物料和产品放行25*质量管理部门应独立行使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放行权。

□合格企业应严格执行物料放行制度,确保只有经放行的物料才能用于生产。

成品放行前应确保检查相关的生产和质量活动记录。

□不合格第六节不合格品管理26企业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规定不合格品的处理、返工、报废等操作。

□合格□不合格27*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处理应经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

企业应建立专门的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应对不合格品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

□合格□不合格28*不合格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有清晰标识,并专区存放。

对于不合格品应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分类、统计,以便采取质量改进措施。

□合格□不合格29工厂应保留返工产品记录且记录表明返工产品符合成品质量要求,得到质量管理部门的放行。

□合格□不合格第七节追溯管理30*企业应建立从物料入库、验收、产品生产、销售等全过程的追溯管理制度,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

□合格□不合格第八节质量风险管理31推荐企业应实施质量风险管理,对物料、生产过程、储存等环节进行质量风险的评估。

企业应根据质量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监控措施并保证实施。

相应的风险评估记录应保留。

应定期确认并更新风险评估。

□合格□不合格第九节内部检查32企业应制定内审制度,包括内审计划、内审检查表,规定内审的频率等。

企业应定期对本要点的实施进行系统、全面的内部检查,确保本要点有效实施。

□合格□不合格33内审员不应检查自己部门,内审人员应获得相应资格或者通过培训以及其他方式证实能胜任,知悉如何开展内审。

□合格□不合格34检查完成后应形成检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检查过程、检查情况、检查结论等。

内审结果应反馈到上层管理层。

对内审不符合项应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合格□不合格厂房与设施第一节原则35厂房的选址、设计、建造和使用应最大限度保证对产品的保护,避免污染及混淆,便于清洁和维护。

□合格□不合格第二节生产车间要求36*厂房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并合理布局;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控制要求设置功能间(包括制作间、灌装间、包装间等);应提供与生产工艺相适应的设施和场地;更衣室应配备衣柜、鞋柜等设施。

生产车间应配备足够的非手接触式流动水洗手及消毒设施。

□合格□不合格37*应规定物料、产品和人员在厂房内和厂房之间的流向,避免交叉污染。

厕所不得建在车间内部。

□合格□不合格38应规定清洁消毒的操作,制定相应的清洁消毒制度。

□合格□不合格39*生产车间应按产品工艺环境控制需求分为清洁区、准清洁区和一般区。

制定车间环境监控计划,定期监控。

□合格□不合格40生产眼部用护肤类、婴儿和儿童用护肤类化妆品的灌装间、清洁容器存储间应达到30万级洁净要求。

生产区之间应根据工艺质量保证要求保持相应的压差,清洁区与其他生产区保持一定的正压差。

生产车间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应满足产品工艺要求。

□合格□不合格41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易产生粉尘、不易清洁等工序,应使用单独的生产车间和专用生产设备,具备相应的卫生、安全措施。

易产生粉尘的生产操作岗位(如筛选、粉碎、混合等)应配备有效的除尘和排风设施。

□合格□不合格42*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废弃物不得对产品造成污染。

□合格□不合格43地板、墙壁和房顶结构、管道工程、通风、给水、排水口和渠道系统应便于清洁和维护。

管道安装应确保水滴或冷凝水不污染原料、产品、容器、设备表面。

□合格□不合格44应根据生产作业需求提供足够照明,安装符合各类操作的照明系统。

照明设施应能防止破裂及其碎片造成污染,或者采取适当措□合格施保护产品。

□不合格45企业应建立成文的有效的虫害控制程序和控制计划。

建立虫鼠害设施分布图。

生产车间应配备有效防止鼠虫害的进入、聚集和滋生的设施并及时监控。

现场布置合理,工作状态良好,定期检查和清洁,并保留相应的记录。

□合格□不合格46*生产车间应不存在任何虫害、虫害设施或杀虫剂污染产品的实例,未有鼠、蚊、蝇等的孳生地。

应保留杀虫剂使用清单并归档相关资料。

□合格□不合格第三节仓储区要求47仓储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应设置原料、包装材料、成品仓库(或区);应设置合适的照明和通风、防鼠、防虫、防尘、防潮等设施。

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区存放。

□合格□不合格48对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危险品应设置专门区域或设施储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