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一中楼所名称寓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一中楼所、道路名称寓意
政道:
政者,正也,是“正大光明”之意,乃是天地之正气。这代表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讲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是一种本真、直率、正义、信仰,是一个人之所以立身社会的根本。将“正”运用到社会事务上则为“政”。所谓“政”者,除有“正”的思想道德修养外,还要有“文”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在自然与社会领域中游刃有余。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开端,是一种极致真理,也是一种阴阳相生的中庸之道,“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学习的目的就是追求这种极至真理,而求理的方法从根本上说也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等都是中国古人对于道法的认识。另外,“道”形上“首”下“走”,就是“从头开始走”之意,也是让我们不尚空谈,注重实干,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所谓“政道”,就是要求我们秉承着正确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运用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底蕴,去观察、探索,寻找并融汇世间极致的智慧和真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以期达到天人合一的终极境界。
行知:
自古及今,人们都在思考知与行的关系。“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不行无以为知,无知也不可成行。知与行历来都是紧密结合而不可分离的,“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也就是说,没有知识底蕴无法进行实践,没有实践也就不可能真正地掌握知识。这个概念始晰于王阳明,他倡导的是“知行合一”,即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此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唯此才是求取真知的捷径。
这点正是现在学校家长社会所共同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且是由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作为指导,更加契合了我校的“容·雅”文化。行乃为教学根本,今天,我们提倡多动手实验、实践,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都是循照此理。而如果课堂上老师忽略知识过程,直接灌输“闻知”,将“亲知”拒之门外,将“说知”忽略,那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的。而将实践性的东西总结、提炼,那就是知,是持久的“真知”,这样才能达到以知促行,行知相生的目的。
在当前急剧变化的社会大潮中,思维活跃发散,善言自己观点,能纳多方之言,勤思力行的行知者和创新人才和有识之士才是百炼真金。如何培养这种求异精神?就是通过知行合一,积淀这种善于质疑、勇于革新、不守陈规的品质。陶公“先学透,后质疑,再创新先人理念”的风采恰为求学教人真谛。这也正是要求我们读行知之书、树行知之志、品行知之味、得行知之义、成行知之品,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天下事,晓古今变,喻成败理,明物我辨”,这样才能拥有穷善其身、达济天下的心态,成就人生的精彩华章。
元培:
元有根源、根本、开端之意,而培有保护之意,所谓“元培”,就是“培元”,就是要保护和培养学生最本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才是推动人不断学习和实践的根本动力。元又有大、善、首之意,而培是培土、培育之意,那么“元培”就是要培育精英人才,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也是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的本质和核心。
元培之道,在于“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即倡导学术自由的思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思想也深深地植根于潍坊一中百年校史积淀出的“包容大度·志趣高雅”的学校文化和自由开放的学
术风气,是通过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创新和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于学生来说,“元培”就是要用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再通过栉风沐雨、餐风饮露的艰苦历练,稳住根基、融会百家,终成一代可用的社会栋梁之才。
悲鸿:
自来“鸿”代表的意象是志存高远、意志坚强、忠实而又不羁。而悲鸿即哀鸿,是一种怅惘、一种思念、一种壮志难酬,这是一种多么壮阔宏大而又悲凉悠远的画面和意境。这是一种艺术化的氛围,更体现了一种悲剧的场景,反映的是人们在对苦难命运具有大致认同的基础上,怀着悲壮的豪情践履自己使命的情操。而艺术又是以一种震撼人心的方式、一种余音绕梁的回响,唤起人们对正义、崇高、良善的心理认同,激发人们对审美价值和人生价值的深沉思考。学生在悲鸿艺术楼进行艺术形式的学习就是一个通过培养艺术文化的修养来达到对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完善和提高,以期以艺促智、以艺促德、以艺促行,同时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综合修养的一个过程。
海峰:
海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峰为“奋发图强,勇攀高峰”。与“荣·雅”文化相结合,就成为了既拥有“兼收并蓄、求同存异”的博大胸怀,又满怀“做到最好、登上巅峰”的恢宏气魄的中国体育精神,激励一中学子强健体魄,树立为国争光的凌云壮志以及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
另外,海和峰还代表着自然界中最为宏大而神秘的领域,使无数人为之倾倒,想要一探其中究竟。所以,海峰也是砥砺一中学子勇于探索、勤于实践,深入天地自然与社会人生观,去观察沉思生命的真谛与自然的真理,为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笔宝贵的财富。
道源: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开端,是一种自然的极致真理,也是一种阴阳相生的中庸之道,“无为天地之始,有为万物之母”。学习的目的就是追求这种极至真理,而求理的方法从根本上说也是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等都是中国古人对于道法的认识。它蕴藏在天地生化的客观规律中,是不言而喻的,却又是抽象艰涩的,理解了道,就认识了自然。
源,原指水的源头,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事物发展的开端,同样代表着一种开始,一种真理,而这种真理是蕴藏在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中的,人们通过对社会的发展变化的感受和认知,就可以得到对于“源”的认识。
道源,就是让学生在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悟出真理、得到真知,这正是教育的终极目的。
隆平:
隆代表凸起,平代表平坦;隆代表浓重;平代表平淡;隆代表盛大,平代表平凡;隆代表显赫,平代表平静;隆代表尊崇,平代表平等。隆和平永远是那么看似不可相容,但作为研究者、工作者,就是要统一隆与平。要走上光达的坦途就要树立高远的志向,想要有隆的成就就要安于平淡的生活,想要成就伟大的人生就要做好平凡的工作,想要拥有显赫的名声就要拥有平静的心态,想要尊崇天道就要平等地对待一切。这恰恰契合了老子“将欲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