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智能化系统设计国家规范
智能化系统主要设计规范强条
![智能化系统主要设计规范强条](https://img.taocdn.com/s3/m/acb9423ca5e9856a561260a4.png)
条文号7.0.93.1.4 3.13.14.1.44.2.4 4.2.5 4.2.84.2.9 4.2.10 4.2.114.2.15 4.2.16 4.2.174.2.18 4.2.215.2.49.0.1 3.0.35.1.76.0.27.0.4 9.0.11.0.3 1.0.41.0.72.0.1 2.0.4 2.0.52.0.63.0.13.0.36.0.16.0.2 6.0.3 3.2.5 3.5.6内容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应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
监控中心应设置为禁区,应有保证自身安全的防护措施和进行内外联络的通讯手段,并应设置紧急报警装置和留有向上一级接处警中心报警的通信接口。
高风险对象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按照《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27 执行。
2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按照《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38 执行。
3 重要物资储存库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划分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公安部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规章,并按第4.1.1 条的原则进行确定。
4 民用机场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总局和公安部的有关管理规章,根据国内各民用机场的性质、规模、功能进行确定,并符合表4.1.4-1 的规定。
5铁路车站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公安部的有关管理规章,根据国内各铁路车站的性质、规模、功能进行确定,并符合表4.1.4-2 的规定。
周界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2 陈列室、库房、文物修复室等应设立室外或室内周界防护系统。
监视区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装置。
文物通道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文物通道的出入口应安装出入口控制装置、紧急报警按钮和对讲装置。
智能化设计技术规范
![智能化设计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ed68982a6c30c2258019e49.png)
设计技术规范分类:国家标准(GB)机械行业标准(JB)电子行业标准(SJ)化工行业标准(HG)国家专业标准(ZB)轻工行业标准(QB)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船舶行业标准(CB)国家计量标准(JJ)商检行业标准(SN)农业行业标准(NY)通信行业标准(YD)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交通行业标准(JT)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冶金行业标准(YB)纺织行业标准(FZ)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煤炭行业标准(MT)电力行业标准(DL)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医药行业标准(YY)林业行业标准(LY)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烟草行业标准(YC)水产行业标准(SC)商业行业标准(SB)汽车行业标准(QC)教育行业标准(JY)水利行业标准(SL)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GY)卫生行业标准(WS)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地方标准(DB)劳动和劳动安全行业标准(LD)粮食行业标准(LS)邮政行业标准(YZ)海洋行业标准(HY)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测绘行业标准(CH)稀土行业标准(XB)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包装行业标准(BB)气象行业标准(QX)档案行业标准(DA)安全行业标准(AQ)物资行业标准(WB)金融行业标准(JR)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外经贸行业标准(WM)文化行业标准(WH)民政行业标准(MZ)旅游行业标准(LB)土地管理行业标准(TD)体育行业标准(TY)其他行业标准管理:《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GB 50216-200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 50656-201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200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T 50504-2009《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 50720-2011施工:《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 50870-20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GB 26545-2011《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 50156-201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2《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 50231-200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50-2010《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591-2010《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钻孔设备安全规范》GB 26545-2011总则:《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20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T 365-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T 366-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 367-1999制图:《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 50105-2001《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T 50786-2012《建筑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 50106-2010《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GB/T10609.3-2009《技术制图通用术语》GB/T 13361-2012《CAD通用技术规范》GB/T 17304-2009布线:《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T 50312-2007《用户电话交换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623-2010《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规范》GB/T 50853-2013《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T 50605-2010通信:《通信用光电探测器组件测试方法》GB/T 24365-2009《通信用光电探测器组件技术要求》GB/T 24366-2009《数据通信设备通用机械结构机柜和插箱》GB/T 22690-2008《数字程控自动电话交换机技术要求》GB/T15542-1995《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5076-2005《程控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5077-2005电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1994《电视广播接收机电子式调谐器基本参数及测量方法》GB/T 8496-2011《彩色电视广播接收机通用规范》GB/T 10239-2011《同轴通信电缆第5部分:CATV用干线和配线电缆分规范》GB/T 17737.5-201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3837-2012《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GB/T 28161-2011《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73-2005《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 170-2001《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条件接收接口规范》SJ/T 11377-2007《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GY 5075-2005《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5859-1995《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标准》GY/T5074-2005《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GY/T 137-1999安防:《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安全防范系统供电技术要求》GB/T 15408-2011《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115-2009《入侵报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201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 308-2001《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4-2000《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2001《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 16677-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GB/T 16572-1996《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68-2001《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6796-2009《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GB 20815-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 669.4-2008《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GA/T 644-2006《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25-201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T 29315-2012《同轴通信电缆第4部分:漏泄电缆分规范》GB/T 17737.4-2013《城镇建设智能卡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918-2013《收费用电动栏杆》GB/T 24973-2010《煤炭工业矿井监测监控系统装备配置标准》GB 50581-20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1997《架空绞线用铝-镁-硅系合金圆线》GB/T 23308-2009《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GA/T 70-2004《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A/T 761-2008对讲:《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 21741-2008《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GB 31/294-2010《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 678-2007《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2-2013《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JZDQ0800-04《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多媒体:《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 4959-2011《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5-2010《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32-200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033-2005《会议系统电及音频性能要求》GB/T 15381-1994《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 14476-1993《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4197-2012《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 15644-95《声系统设备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GB 12060-89《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4947-94《声学建筑声学和室内声学中新测量方法的应用》GB/T 25079-2010《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4-2010《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 50356-2005《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GB/T 9003-1988《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1986《声学名词术语》GBT 3947-1996《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T 3785-2010《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1984《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WH 0301-93广播:《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CD数字音频系统》GB/T 17576-2011《调频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GB/T 6163-2011《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GB/T 9384-2011《激光唱机通用规范》GB/T 15860-2011《调幅广播收音机测量方法》GB/T 2846-2011《磁带录音机测量方法》GB/T 2018-2011LED屏:《L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GB/T 24825-2009《LED显示屏通用规范》SJ/T 11141-2012 《LED显示屏测试方法》SJ/T 11281-2003 机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9361-2011《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199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 6650-1986《通信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1995《防静电贴面板通用规范》SJ/T 11236-2001《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防静电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944-2013《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GB 50611-2010《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13照明:《普通照明用非定向自镇流LED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30255-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无极荧光灯安全要求》GB 30422-2013《LED筒灯测试方法》GB/T 29293-2012《LED筒灯性能要求》GB/T 29294-2012《反射型自镇流LED灯性能测试方法》GB/T 29295-2012《反射型自镇流LED灯性能要求》GB/T29296-2012《普通照明用LED模块安全要求》GB 24819-2009《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性能要求》GB/T 24823-2009《普通照明用LED模块测试方法》GB/T 24824-2009《普通照明用LED和LED模块术语和定义》GB/T 24826-2009《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617-20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2007《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 23863-2009防雷:《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10装修:《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1-2009《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8《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4-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5-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聚氯乙烯卷材地板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6-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释放限量》GB 18587-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GB 18588-2001《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GB/T 4111-201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924-201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 50327-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建筑内部装修防火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54-2005配电:《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GB 19517-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规范》GB 50966-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5-201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2006《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575-2010《小型水电站运行维护技术规范》GB/T 50964-2014《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 50093-2013《多功能电能表特殊要求》GB/T 17215.301-2007《交流电测量设备特殊要求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GB/T 17215.3212008《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39-2002《不间断电源设备(UPS) 第2部分:电磁兼容性(EMC)要求》GB 7260.2-2009《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T 8815-2008暖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2010《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34-2002《采暖与空调系统水力平衡阀》GB/T 28636-201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用设计与安装要求》GB/T 27941-2011《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2021.3-2010《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2006《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 15316-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10消防:《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件兼容性要求》GB 22134-200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2007《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10《窗用动力通风器》GB/T 28198-2011《移动式消防排烟机》GB 27901-201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2010《防火封堵材料》GB 23864-2009等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 17859-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 20269-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0-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1-2006《信息安全技术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2-2006《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3-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评估框架》GB/T 20274-2006《信息安全技术入侵检测系统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B/T 20275-2006《信息安全技术智能卡嵌入式软件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6-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测试评价》GB/T 20277-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技术要求》GB/T 20278-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和终端设备隔离部件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9-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脆弱性扫描产品测试评价方法》GB/T 20280-2006《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B/T 20281-2006《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 20282-2006《信息安全技术保护轮廓和安全目标的产生指南》GB/Z 20283-2006《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 18336-2001《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GB/T 20283-2006《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GB/T 21050-2007《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GB/T 25067-201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GB/T 22081-2008《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2部分:网络安全体系结构》GB/T 25068.2-2012《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3部分:使用安全网关的网间通信安全保护》GB/T 25068.3-201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4部分:远程接入的安全保护》GB/T 25068.4-2010《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5部分:使用虚拟专用网的跨网通信安全保护》GB/T 25068.5-2010《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GB/T 31167-2014《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能力要求》GB/T 31168-2014《信息安全技术术语》GB/T 25069-2010电力:《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2010《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92《110~500kV架空线路及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0-2005《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 5130-2001《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602-19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涉密:我国的保密标准均由国家保密局(WG2)负责制定。
民用建筑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023标准
![民用建筑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023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62af0f3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b.png)
民用建筑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建筑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工程设计的一般规定、系统架构、网络系统设计、网络设备和传输介质设计、操作系统软件与网络安全、网络服务器选择、网络互联设计、网络应用规划、无线局域网、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民用建筑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工程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25058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YD 5214 无线局域网工程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核心层 core layer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高速骨干网络部分,为网络提供优化的数据传输功能。
接入层 access layer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直接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部分。
分布层 distribution layer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位于接入层和核心层之间的部分,也称作汇聚层。
提供基于统一策略的互联性,定义网络边界。
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C:无线控制器(Wireless Access Point Controller)AP: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BGP: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MAC:介质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Multi-service Transter Platform)0SI: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RIP: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SDH:同步数字系列(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WAPI:无线局域网鉴别和保密基础结构(Wireless LAN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5 一般规定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用户需求,并在用户调查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网络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
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
![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6f3ef3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3.png)
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物的智能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智能化设计在建筑物的运营、管理、维护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从智能化设计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份全面的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
二、智能化设计原则1. 可靠性原则建筑物智能化系统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因此可靠性是智能化设计的首要原则。
智能化系统应当具备高可靠性,避免出现故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 经济性原则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应当具备经济性,即在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系统的成本,提高系统的性价比。
3. 实用性原则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应当具备实用性,即系统应当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提高建筑物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4. 可扩展性原则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应当具备可扩展性,即系统应当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扩展,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三、智能化设计流程1. 确定需求在智能化设计之前,需要确定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需求。
这一步需要与建筑物的使用者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2. 系统设计在确定需求之后,需要进行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应当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用途、人流量等因素。
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实际需求,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技术方案。
3. 设备选择在系统设计之后,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设备选择需要考虑设备的品质、价格、性能等因素,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安装调试在设备选择之后,需要进行安装和调试。
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关的安装规范,确保设备的正确安装。
调试过程中需要对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培训和维护在安装调试之后,需要对使用者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使用智能化系统。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体系,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智能化设计注意事项1. 设计合理性建筑物智能化系统设计需要合理,即系统应当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建筑物的实际需求。
2. 设备可靠性建筑物智能化系统的设备需要具备高可靠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环境设计中的智能化系统规范要求
![环境设计中的智能化系统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3e2cf4e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c.png)
环境设计中的智能化系统规范要求智能化系统是现代环境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提高设计效率、优化空间利用以及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然而,为了确保智能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对其进行规范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在环境设计中智能化系统的规范要求。
一、系统可靠性智能化系统在环境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系统的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系统应该经受住各种环境条件的考验,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
系统应该具备强大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以确保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二、安全性要求在环境设计中,智能化系统的安全性是一项重要的规范要求。
系统应该能够确保用户的隐私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此外,系统还应该具备防止电气火灾、短路和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功能。
所有的系统组件和设备都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经过专业人士的审核和测试。
三、易用性和用户体验环境设计中的智能化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易用性和用户体验。
系统界面应该简洁直观,用户可以轻松理解和操作。
同时,系统应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匹配的功能,能够根据用户的习惯和偏好进行个性化设置。
系统的反应速度也应该足够快,以给用户带来顺畅的体验。
四、系统互联互通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越来越多的智能化系统需要进行互联互通。
因此,智能化系统的规范要求之一是支持不同设备和平台之间的交互。
系统应提供标准化的接口和协议,以便多个系统和设备能够无缝连接和通信。
同时,系统还应具备云端存储和远程控制等功能,以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操作和监控。
五、可持续性与环保性智能化系统的规范要求还应包括对可持续性和环保性的关注。
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节能和资源利用的最佳实践,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系统的材料和组件应选用环保型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六、维护和管理要求智能化系统的规范要求还包括系统的维护和管理。
系统应具备监测和自我诊断的功能,以及自动化的维护和远程管理能力。
系统的维护人员应进行培训和资质认证,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和提供支持。
家居智能化国家标准
![家居智能化国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291be3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1.png)
家居智能化国家标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已经成为现代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家居智能化产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家居智能化国家标准,旨在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用户权益,推动智能家居产业健康发展。
首先,家居智能化国家标准对智能家居产品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规定。
这包括产品的性能、安全、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能够稳定运行,不会对用户造成安全隐患。
同时,标准还对产品的外观设计、功能设置等进行了规范,使产品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其次,标准还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通信协议、数据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随着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标准对产品之间的通信协议进行了统一规定,以确保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智能家居产品能够互相兼容、互相配合。
同时,标准还对产品的数据安全进行了严格要求,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不受侵犯,防止用户信息泄露。
另外,家居智能化国家标准还对智能家居系统的集成和互联进行了规范。
智能家居系统通常由多个智能设备组成,如智能灯具、智能插座、智能家电等。
标准对这些设备之间的集成和互联进行了规定,要求设备之间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联动控制,提高系统整体的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打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家居生活环境。
最后,标准还对智能家居产品的环保要求进行了明确。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环保成为了人们选择产品的重要考量因素。
因此,家居智能化国家标准对产品的材料、能耗等方面进行了限制和要求,以确保产品在节能减排、环保方面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家居智能化国家标准的制定对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标准的实施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保障了用户权益,也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信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执行,智能家居产品将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
![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a380d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7b.png)
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1. 引言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是为了提升住宅的居住品质和安全性,利用智能技术实现便捷、舒适、高效的居住环境而制定的。
本标准旨在规范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便利性和扩展性。
2. 智能化系统设计原则2.1 灵活性:住宅智能化系统应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习惯,能够灵活调整和扩展。
2.2 安全性:智能化系统应具备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系统的信息和隐私安全。
2.3 一体化: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应尽量实现一体化集成,减少系统之间的独立性。
2.4 可靠性:系统应具备稳定的性能,并能够自动检测和恢复故障。
2.5 人性化: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操作简单易懂,方便用户使用。
3. 硬件设备规范3.1 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是住宅智能化系统的核心,负责管理和协调各个子系统。
中央控制器应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和稳定的通信能力。
3.2 传感器:传感器是感知环境和用户行为的重要设备。
传感器应具备高准确度和高可靠性,能够实时获取各种数据。
3.3 执行器:执行器是根据中央控制器的指令执行各种操作的设备。
执行器应具备良好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3.4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住宅智能化系统的基础设施,应具备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能力。
3.5 安全设备:安全设备包括入侵检测器、烟雾报警器等,用于保障住宅的安全性。
安全设备应能够及时报警并触发相应的应急措施。
4. 软件系统规范4.1 系统架构:软件系统应采用分层结构,确保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4.2 用户界面:用户界面应设计简洁、直观,方便用户操作和控制。
4.3 数据管理:软件系统应具备高效的数据管理能力,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4.4 自动化控制:软件系统应能够根据用户设置的规则自动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4.5 远程控制:软件系统应支持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互联网远程监控和控制住宅智能化系统。
5. 集成与测试规范5.1 集成测试:在系统部署前,应进行全面的集成测试,确保各个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能够正常协同工作。
建筑智能化系统规范
![建筑智能化系统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dc4cd8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68.png)
建筑智能化系统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是指将现代科技与建筑结合,通过各种智能设备和网络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的自动化管理和智能化控制。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等方面探讨建筑智能化系统规范。
一、设计规范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安全要求和用户需求,提出合理的系统方案。
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标准:根据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选择适用的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并确保其符合建筑结构和电气安全要求。
2. 系统结构: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和功能需求,确定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分级控制策略,合理划分子系统和设备,确保系统的可控性和灵活性。
3. 设备选型: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供应商和产品型号,保证设备的质量和稳定性。
4. 网络布局:设计合理的网络布局和拓扑结构,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网络性能。
二、安装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安装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安装可以避免一些潜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安装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气安全:按照国家电气安全标准,合理规划电路布线和设备接线,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
2. 设备安装: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正确安装设备,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3. 网络布线:按照网络布局的要求进行布线,避免信号干扰和数据传输错误。
三、调试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调试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步骤,按照规范进行调试可以发现和解决一些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调试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测试: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和响应用户需求。
2. 故障排除: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故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性能优化: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四、维护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维护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按照规范进行维护可以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
智能化系统常用规范及标准
![智能化系统常用规范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4dd70df31126edb6e1a10c7.png)
1.建筑智能化通用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J232-9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GJ45-10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CBTCB/T16-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3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工业公司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公司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综合布线工程查收规范》GB50312-2007《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JK-90《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查收规GB50462-2008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以及查收规范》GB50166-2007《CATV行业标准》GY/T121-1995《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9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民用闭路监督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安全防备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进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进出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无阻碍设备设计标准》DEJ08-103-2003《广播系统施工及查收规范》GBJ50166-92《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厅堂混响时间丈量规范》CBJ76-84《分别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J-93-86《电力建设备工及查收技术规范》SDF279-9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理设计规范》GB50019-200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2006《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11820-892.综合布线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总规范》YD/T92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查收规范》GB/T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查收规范》GB/T50312-2000《商用建筑综合布线设计标准》EIA/TIA-568B《城市住所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119:2000《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ISO/IEC11801《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结标准》ANSI/TIA/EIA607《商用建筑电信设备管理标准》EIA/TIA-606《商用建筑通信接地接续要求》EIA/TIA-607《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建筑通用布线国际标准》ISO/IEC11801《通信布线系统信息技术欧洲标准》EN50173《无障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EIA/TIATSB67《工业公司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公司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95《UTP布线系统现场测试标准》ANST/TIA/EIATSB-67《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ANSI/TIA/EIATSB-72《电磁兼容规范》EMCEN55022EN55024《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9 3.计算机网络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工业公司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工业公司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程管理要求》GA/T483-2004《城市住所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备设计规范》YD/T2008-93《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信息技术设备包含电子设备的安全》GB4943-95《程控电话互换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5076-98《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YD5040-9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标准》GB/50258-9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FDDI光纤散布式数据接口高速网络标准》《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及空间标准》ANSI/TIA/EIA569-A《商业建筑电信基础构造及管理标准》ANSI/TIA/EIA606《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及连结标准》ANSI/TIA/EIA607《用户互换机标准》YD344-90EIA568A/568B标准》IEEE系列标准》《电子计算机场所通用规范》GB/T2887-2000《电磁兼容规范》EMCEN55022EN550244.楼宇自控系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分别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573-9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J-93-86《电力建设备工及查收技术规范》SDF279-90《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查验评定标准》GBJ131-9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243-200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理设计规范》GBJ19-87《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242-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标准》GB/50258-96《欧洲电工标准》EN5009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5.卫星及有线电视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范》GB50339-2003《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Y/T106-1999《有线电视系统丈量方法》GY/T121-1995《广播传音电缆线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GY5053-94《工业公司公共天线电视系统设计规范》GBJ120-98《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卫星广播电视地球站设计规范》GYJ41-99《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条件》GB/T11442-95《CATV行业标准》GY/T121-1995《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GY5075—2005《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标准》GY/T5074—2005《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Y5073—2005《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GY/T170-2001《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条件接收接口规范》SJ/T11377-2007《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派系统》GB6510-8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派系统》GB/T6510-1996《有线电视系统物剪发泡聚乙稀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丈量方法》GY/T135-1998《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GY/TN118—1995《有线电视加解扰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Y/T114-94《有线电视广播系统运转保护规程》GY/T166-2000《有线电视系统设计安装调试查收规程》GB51/T46—1991《有线数字电视系统技术要乞降丈量方法》GY/T221-2006《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论方法》GY/T 134-1998《电视接收机保证与电缆分派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90《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GB1583-7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5.安防监控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安全防备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安全防备工程查收规则》GA/T308-2001《民用闭路监督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9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设计规范》GB/T16572-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查收规范》GBJ232-93《安全防备工程花费概估算编制方法》GA/T70-94《安全防备系统要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安全防备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269-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16677—1996《脉冲电子围栏及其安装和安全运转》GB/T7946-2008《国际电围拦标准》GE1-61011《世界安全电围栏标准》CEI61011,AS/NZS60335《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GB7401-97《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A/T669-2006公安部、国家技术监察局〈1999〉:《安全技术防备产品管理方法》公安部技防办〈1995〉15号:《对于履行GA/T75标准的通知》6.可视对讲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进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安全防备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通信光缆系列》GB/T13993-200X《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2005《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T269-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进出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外壳防备等级(IP代码)》GB4208-1993《弱电系统工程质量查收标准》GB50339-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168-2006《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查收规范》GB/T50312-2000《黑白通用性应用电视摄像丈量方法》GB/T12338-1990《光电子器光学开关》GB/T12511-1994《噪声试验方法》GB/T16796-199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GA/T678-20077.多媒领会议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厅堂混响时间丈量规范》CBJ76-84《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礼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T50356-200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5032-97《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声学设计规范和用户技术要求》GYJ26-86《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94《工业公司扩音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程》CECS62:94《演播室数字电视编码参数规范》GB/T14857《厅堂扩声特征丈量方法》GB4959-199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3785-83《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征指标》GYJ25-86《声频放大器丈量方法》GB9001-88《声系统调一般术语解说和计算方法》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互连的精选配接值》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结器的应用》GB/T14197-94《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94《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GB/T93961996《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征指标》WH/T18-2003《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征指标和丈量方法》WH0301-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调音台基本特征丈量方法》GB/T9003-1988《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征指标与丈量方法》WH0301-938.背景音乐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广播系统施工及查收规范》GBJ50166-92《声频放大器丈量方法》GB9001-88《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GB9396-199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则》GB2421《厅堂扩声特征丈量方法》GB4959-1995《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GB3785-83《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征指标》GYJ25-86《声系统调一般术语解说和计算方法》GB12060-89《声系统设备互连的精选配接值》GB/T14197-93《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结器的应用》GB/T14197-9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9.一卡通系统规范和标准(含门禁、泊车场管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J232-92《进出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安全防备工程花费概估算编制方法》GA/T70-94《安全防备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安全防备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1998《无阻碍设备设计标准》DEJ08-103-2003《防盗报警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电磁辐射防备规定》GB8702-88《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辨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靠近式卡第4部分:传输协议》GB9175-88《辨别卡物理特征(idtISO7810-1985)》ISO/IEC《辨别卡测试规范(idt和)》GB8702-88《辨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靠近式卡第4部分:传输协议》GB9175-8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泊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A/T761-2008信息公布和查问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GB7401-97《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GB1583-99《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派系统》GB/T6510-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信息技术设备(包含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GB4943-95《运输包装收发货标记》GB6388-96《电子丈量仪器振动试验》《电子丈量仪器运输试验》《电子丈量仪器质量查验规则》GB6593-96《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GB9813-98《电子丈量仪器靠谱性试验》GB11463-99《电子丈量仪器包装、标记、储存要求》SJ/T10463-9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机房工程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9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9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电子计算机场所通用规范》GB/T2887-2000《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JK-90《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查收规范》SJ/T3000 3《计算站场所技术要求》GB2887-99《计算站场所安全技术》GB9361-9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查收标准》GB/50258 -96《建筑内部装饰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GB1838—93《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172-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GB50150-准》9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92《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93《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GB50174-9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电力建设备工及查收技术规范》SDJ27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259-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169-2006《通风与空调工程及查收规范》GB50243-200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查收规范》GBJ235火灾报警系统规范和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3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97《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范》GBJ116-8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查收规范》GBJ50166-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综合管路系统《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7《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GJ32/D01-20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50303-2002《智能建筑工程质量查收规范》GB50339-2003《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查验评定一致标准》GBJ300-88《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评定标准》GBJ303-88《电力建设查收及技术规范》SDJ279-9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查收规范》GB/T50312-200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查收规范》GB50618-200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钢制电缆桥架工程设计规范》CECS31-91《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GB11820-89《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整体)-最终版
![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整体)-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62e59d1eb91a37f0115c17.png)
***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一期、二期综合设计>设计单位:设计日期:目录第一章系统综述 (3)1.1项目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3)1。
2项目设计的原则 (3)1。
3项目设计范围 (5)第二章技术重点及规划说明 (8)2。
1设计思想 (8)2.2目标定位 (8)2。
3技术重点及建议 (8)第三章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10)3。
1概述 (10)3。
2需求分析 (10)3。
3设计说明 (11)第四章周界报警系统 (34)4.1概述 (34)4。
2需求分析 (34)4。
3设计说明 (34)第五章可视对讲门禁系统 (43)5。
1概述 (43)5。
2需求分析 (43)5。
3设计说明 (44)第六章车辆管理系统 (60)6.1概述 (60)6。
2需求分析 (61)6.3设计说明 (61)第七章安保巡更管理系统 (72)7.1概述 (72)7。
2需求分析 (73)7。
3设计说明 (73)第八章机房工程与防雷系统 (79)8.1概述 (79)8。
2需求分析 (79)8.3设计说明 (79)第九章室外管网系统 (86)9.1概述 (86)9。
2需求分析 (86)9。
3设计说明 (87)第十章公共广播系统 (92)10.1概述 (92)10。
2需求分析 (92)10.3设计说明 (93)第一章系统综述1.1 项目设计的基础和依据作为智能化建筑的系统服务者,我们不是凭空作业,我们的工程设计有着坚实的基础和依据。
这些基础和依据主要有如下方面:1.2 项目设计的原则1.2.1 先进性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和信息需求的迅速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采用国际或国内通行的先进技术,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体设计要一步到位,要保证项目总体智能化水平达到稳定可靠。
以适度超前的意识为指导原则,保障将建成的项目智能化系统在多年内不落后,设计中采用先进的系统设备及系统软件和开发工具,以集成化和数字化的主流产品为核心设备,保证系统在技术上领先,成熟稳定,符合今后的发展趋势。
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要求详解
![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要求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a6415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3.png)
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规范要求详解智能化设计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将智能控制系统应用于建筑物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与运行。
智能化设计不仅能提升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本文将详细解析建筑物智能化设计的规范要求。
一、基础设施规范要求1. 通信设施:建筑物智能化设计应充分考虑通信设施的规范要求。
其中包括网络接入、数据传输、设备互联和通信安全等方面。
要求建筑物内部布线完善,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确保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2. 电力设施: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需要与电力设施兼容。
建筑物的供电系统应满足负载需求,并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智能设备的用电需求,合理规划电力设施。
3. 空调系统: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要求对空调系统进行合理规划。
应充分考虑热负荷、风量、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等因素,确保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合理调节与控制。
二、安全监控规范要求1. 防火安全: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要求充分考虑防火安全。
建筑物内部应设置烟雾报警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设备,并与智能控制系统进行连接,实现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2. 门禁系统: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要求设置严谨、安全的门禁系统。
包括对出入口进行监控和控制,实现人员身份验证和访问权限管理等功能。
门禁系统应与智能控制系统相互连接,实现自动化管理。
3. 监控系统: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要求充分考虑监控系统的规范要求。
包括视频监控、入侵检测和周界安全等方面。
监控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建筑物内外的环境,并与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自动化控制。
三、能源管理规范要求1. 能源监测: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要求设置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并提供能源数据分析和报告。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建筑物管理者制定合理的能源管理策略,降低能源消耗。
2. 能源控制:建筑物智能化设计要求充分考虑能源控制系统的规范要求。
包括能源优化调节、能源回收利用和能源设备智能控制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建筑智能化类
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二、综合安防类
1、安全防范
GB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 70-200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预算编制办法
GA 308-2001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 T94-2000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 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2、视频监控
GB 50395-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7401-87彩色电视图象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 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3、入侵报警
GB 50394-2007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368-2001入侵报警系统要求
GA/T 669-2006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B 12663-2001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6796-1997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6677-1996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GB/T 16572-1996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
4、出入口控制
GA/T 761-2008停车库(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GB 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A/T 269-2001黑白可视对讲系统
GA/T 72-2005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5、其他
GA/T 670-2006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GA 27-2002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B 16571-1996文物系统博物馆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B/T 16676-1996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工程设计规范
GA 38-2004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
GA/T 514-2004交通电视监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三、综合布线类
●ANSI/TIA/EIA568-B.2平衡双绞线部件标准
●ANSI/TIA/EIA568-B.3光纤电缆部件标准
2)ISO布线标准文件
ISO/IEC11801IT-Cabling for customer premises
ISO/IEC14763-1Administration,documentation,records
ISO/IEC14763-2Planning and Installation practices
ISO/IEC14763-3Testing of optical fiber cabling
IEC61935-1Testing of copper cabling
四、有线电视类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97-228号
GB 50200-19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Y/T 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 137-1999有线电视系统用分支器和分配器(5-1000MHz)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GY 5075—2005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设计规范
GY/T5074—2005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中心建设标准
GY 5073—2005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Y/T 170-2001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与调制规范
SJ/T 11377-2007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条件接收接口规范
五、会议扩声电声类
GB/T 9003-1988调音台基本特性测量方法
WH 0301-93歌舞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GB/T 4959-1995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七、机房、防雷、接地类
GB 6650-86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条件
GB 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462-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 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21431-2008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