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关节紊乱专题讲座

合集下载

骶髂关节(SIJ)功能失常及其预防、治疗方式

骶髂关节(SIJ)功能失常及其预防、治疗方式

骶髂关节(SIJ)功能失常及其预防、治疗方式骶髂关节是人体最重要的关节之一,但是很少有人了解它。

骶髂关节是连接骶骨与骨盆的动关节,通常呈耳状,其大小个体差异较大,即使同一个人的两侧也不尽相同。

骶髂关节会受到从上肢由上而下及从下肢由下而上的物理性压力。

因此骶髂关节与人体的负重机能及脊椎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骶髂关节功能失常时,它会扰乱整个动力学链功能的正常发挥,导致下背部、臀部、腹股沟和下肢的疼痛。

虽然骶髂关节功能失常有时候难以诊断,但是骶髂关节疼痛可能起于骶髂关节耳状结构内外侧,使下背、臀部、腹股沟和下肢产生不适感。

坐下、跑步、扭转身体和单腿负重活动都可能加重问题的严重性。

您的病患可能会觉得髂腰肌、股直肌、内收肌和股后肌群处比较紧,或者感觉臀部、下腹部的肌肉以及大腿后侧的肌肉比较无力。

髂腰肌缩短会导致髂骨前倾,进而导致腘绳肌腱和臀肌变长,这样就削弱了它们稳定骶髂关节的能力。

X光检查可以帮助您进行诊断。

除了X-光诊断方式外,还可以测试下背的活动范围,尤其在站立时让患者做侧屈动作,这通常会引起骶髂关节疼痛。

然而为了更适当的诊断,骨科评估还是需要的。

有三种有效的评估方式:straight leg raise(SLR),Nachlas及Yeoman's。

这三种诊断的评估方式不尽相同:将压力施压在一侧或是双侧的骶髂关节,若骶髂关节异常则会有疼痛感出现。

治疗方法骶髂关节疼痛可以通过美式整脊、锻炼和量身定制矫形鞋垫相结合的保守治疗法来根除。

量身定制矫形鞋垫可以帮助稳定关节,治疗潜在的生物力线异常,使患者更安全更舒适地进行康复训练。

有效方案:•适当休息,改变之前的活动习惯,避免加重病情的活动;•在神经医学圣经“神经病学原里”第十版第二章就指出- 美式整脊手法(高速、低振幅手法)是临床实验里治疗骶髂关节或下背痛效果最好的。

當然你也可以使用其他手法包括:筋膜放松术、肌能疗法、激痛点放松术和指压疗法;•改善肌肉平衡、缓解骨盆和腰椎受到的压力的治疗训练;•使用量身定制矫形鞋垫或增高垫来治疗功能性或结构性长短腿或其他下肢疾病;•神经电刺激、超声波疗法、热疗法、冷冻疗法可以用来作为初步物理治疗的一部分。

骶髂关节错位PPT课件

骶髂关节错位PPT课件

骶髂关节的力学特点
直立负重骶髂关节的下部损伤机会多
(抬扛搬重物时) 男性骶髂关节的下部损伤机会多 不负重骶髂关节的上部损伤机会多(弹 跳等运动) 女性骶髂关节的上部损伤机会多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3
临床表现
丛性痛:骶丛受压或刺激所致 干性痛:骨盆旋转牵拉梨状肌,刺激坐
骶髂关节发病更为多见。
THANK
YOU
SUCCESS
2019/4/13
应用Βιβλιοθήκη 剖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及尾骨构成 骨盆斜度:人体直立时骨盆上口平面与水平面 形成的一定角度.骨盆下口平面与水平面也形 成角度 骨盆向前方倾斜使耻骨联合的后面向后上方, 骶骨尾骨向前下方 骶髂关节:由髂骨及骶骨的耳状关节面组成表 面有软骨,周围关节囊很紧张,关节腔狭小呈裂 隙状 骶髂关节是微动关节有0.2~0.4毫米可变性的 错动位移,轻微的上 下及前后运动.

骨盆的神经



坐骨神经:起自第4、5腰神经和第1、2、3骶神经。一般在腘窝的 上角分为胫神经及腓总神经 股神经:起自第2、3、4、腰神经前支。如股神经损伤在髂腰支发 出部下侧,表现为股四头肌瘫痪不能伸小腿,膝腱反射消失,患 肢无力疼痛尤其膝部明显。 闭孔神经:起自第2、3、4、腰神经前支。如神经损伤,表现为内 收肌瘫痪,股不能内收,两下肢交叉困难,股外旋无力。 骶丛:由第1、2、3、4骶神经组成。向下移行于坐骨神经。 盆内脏神经:由第2、3、4骶神经发出为副交感神经,能传导膀胱 尿涨和尿道的感觉 阴部神经:由第2、3、4骶神经发出,分为肛门神经、会阴神经及 阴茎背神经。
预防
加强腰背肌锻炼 劳动保护 纠正不良姿势 避免长时间风、寒、潮、湿的刺激 对于急性腰骶部损伤应积极治疗,注意

骶髂关节疾病PPT课件

骶髂关节疾病PPT课件
峡部断裂处,如狗颈 上关节突,如狗耳(9) 横突,如狗眼 (11)
22
.
过伸、过曲位
双斜位
23
.
MRI
CT
24
.
.
辨证论治
(一)手法治疗
(二)药物治疗
(三)功能锻炼
(四)其他疗法
25
.
手法治疗
1,推理竖脊肌 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医者用两手或鱼际自 上而下地反复推理椎旁竖脊肌,直至骶骨背面或股骨大转子附 近,并以两拇指分别点按两侧志室和腰眼穴。
4.俯卧提腿试验(仲髋试验Yeoman征) 患者俯卧 位。医者两手按压骶部,助手握患侧踝部上提,使 髋关节后伸,引起骶髂关节疼痛者为阳性。
7
.
X线检查
急性骶髂关节扭伤X线摄片常无异常表现。慢性扭伤 或劳损者可有骨性关节炎改变,关节边缘骨质密度 增加。
8
.
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者腰痛伴有一侧 下肢麻木、胀痛,脊柱两侧肌肉紧张,椎旁有明显 压痛及向患肢放射痛。骶髂关节损伤较重或有错缝 者,局部疼痛较剧,可向股外侧放射,局部肌肉痉 挛,腰骶部有侧屈和前屈畸形,可误诊为腰椎间盘 突出症。
本病与怀孕、生产或月经期韧带松弛有关,绝经期后骨质疏松 也可使关节突关节损伤退变;此外,退变滑脱者常伴有髋关节 骨关节炎,髋关节活动受限。
17
.
诊断
(一)临床表现 (二)检查 (三)X线检查
18
.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为腰痛,有时伴有臀和腿部疼痛。疼痛呈 酸痛、牵拉痛,有麻木或烧灼感,与天气变化无关, 可有缓解期。约25%的患者疼痛可波及小腿和足部。 并伴行走无力,少数可有会阴部麻木感,小便潴留 或失禁。间歇性跛行少见,发生后坐卧片刻可缓解。

骶髂关节错位PPT课件

骶髂关节错位PPT课件

20
21
致密性骨炎
致密性骨炎属于骨质硬化性疾病,病因不明,好发年龄 20-35岁育龄妇女,多见于妊娠后期或产后,再次妊娠可 复发,可能因骶髂关节负重、慢性劳损、妊娠或分娩等 导致韧带松弛,使关节活动超过正常限度,损伤供应髂 骨内侧的髂外侧动脉,从而引起髂骨内侧慢性轻度缺血 或发病,缺血部分可自邻近的髂骨松质内得到部分补 充。 CT表现常为双侧对称发病,可累及耳状面全部或中下 2/3,亦可仅限于中1/3或下1/3,内缘以骶髂关节为界,外 缘边界模糊不清,可逐渐移行于正常骨质中。主要表现 为髂骨耳状面均匀性密度增高硬化影,骨结构不清,骨 梁间隙消失,其硬化区表现为三角形、新月形或梨形, 尖端向上,宽基底向下 22
24
谢谢!
25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S):病因不明,有家族遗传史,多发 生在15-30岁,以滑膜炎及关节旁骨髓炎为主要特点,因 髂侧软骨下骨板较厚,邻近骨松质密度较骶侧高,其反 应性硬化髂侧明显,因此关节面及邻近骨质的破坏以髂 侧明显。 CT表现常双侧对称性发病,自关节下部开始,为关节面 骨质增生硬化、毛糙不光整、关节面皮质中断、皮质白 线消失或呈锯齿状、波浪状改变,软骨下骨质侵蚀或囊 变,关节间隙增宽、变窄或消失,骨桥形成,骶髂关节 旁韧带附着点骨赘形成,骶髂关节外韧带附着点炎。晚 期骨性强直,普遍骨质疏松
13
正常骶髂 关节CT 表现为关 节面光整 平滑,关 节间隙清 晰,邻近 骨纹理清 晰。
14
鉴别诊断
骶髂关节病变较多: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致密性骨炎,骶髂关节骨折、脱位,骶髂关 节结核、骶髂关节肿瘤、退行性骨关节病等,溃疡性
结肠炎,克隆氏病和肠源性脂肪代谢也可引起骶髂关节 炎改变

骶髂关节紊乱症课件

骶髂关节紊乱症课件

4. 康复训练:如核心肌群训练、关节 活动度训练等,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 和改善关节功能。
常见问题三
总结词:预防措施
1. 保持正确的姿势:如坐姿时保持腰部挺直,避免长时 间久坐,适当起身活动。站立时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 势,可适时进行伸展和旋转活动。 3.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骶髂关节的负担,保持健康的 体重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如热敷、按摩、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 ,可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 康复进程。
04
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案例 分析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职业等。
症状描述
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程度等。
影像学检查
骶髂关节X线、CT或MRI检查结果。
治疗过程与效果评估
01
02
03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 术治疗等。
康。
康复锻炼
关节活动度训练
在疼痛可忍受的范围内,进行关节活 动度训练,如伸展、弯曲等动作,以 改善关节功能。
肌肉力量训练
进行有针对性的肌肉力量训练,如臀 部、腰部等部位的锻炼,增强肌肉力 量和稳定性。
平衡与协调性训练
进行平衡和协调性训练,如单脚站立 、平衡板练习等,有助于提高关节的 稳定性。
物理治疗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骶髂关节 紊乱症可分为急性骶髂关节扭伤 、慢性骶髂关节劳损、骶髂关节 炎症等类型。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骶髂关节紊乱症的病因主要包括外伤 、长期不良姿势、妊娠、遗传因素等 。
病理
骶髂关节紊乱症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 关节囊松弛、韧带松弛或损伤、关节 软骨退变等,这些变化导致关节稳定 性下降,容易发生错位或炎症。
骶髂关节紊乱症课件

骶髂关节不稳定的健康宣教

骶髂关节不稳定的健康宣教
影响: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03
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
04
骶髂关节不稳定的预防和治疗
3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
加强锻炼: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稳定性。
控制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关节负担。
避免外伤:避免外伤,防止关节损伤。
01
02
03
04
避免久坐久站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久坐或久站
01
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慢跑等
02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弯腰驼背
03
定期进行骶髂关节的检查和治疗,预防关节损伤
04
加强核心肌群训练
核心肌群包括腹部、背部和臀部肌肉,对稳定骶髂关节至关重要。
加强核心肌群训练可以预防和减轻骶髂关节不稳定的症状。
02
肌肉松弛剂:用于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03
镇痛药:用于缓解疼痛
04
抗骨质疏松药:用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骶髂关节不稳定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4
保持良好的姿势
站立时保持身体直立,避免弯腰驼背
坐下时保持正确的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睡觉时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
避免长时间提重物,以免增加骶髂关节的压力
03
持续时间:疼痛可能持续数天或数周,也可能反复发作
04
缓解方法:休息、冷敷、药物治疗等可以缓解疼痛
活动受限
01
站立或行走时,骶髂关节疼痛
02
弯腰、转身等动作受限
03
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剧
04
坐下或躺下时,疼痛减轻

骶髂关节的矫正PPT幻灯片课件

骶髂关节的矫正PPT幻灯片课件
(PSIS)。 • 施力方向(Line of Drive,LOD):向外。 • 注意:当我们看到IN这个编码时,首先要
考虑是同侧的骶骨的向后半脱位,所以要 先矫正骶骨。
38
髂骨EX的矫正
• 患者姿势:标准姿势。
• 医生姿势:标准姿势。
• 接触点(Contact Points,CP):髂后上棘 (PSIS)。
27
压力试验
• 压力试验可以帮我们判断AS、PI和In和Ex。 • 方法:用我们的手指在病人的臀部上轻划,
方向可以向下、向上或者向外、向内后, 立即检查病人长短腿的变化。如果长短腿 消失或者明显减轻,说明病人髂骨半脱位 的方向与我们轻划的方向相反。
28
X平片检查
• 骨盆正位片+腰椎正侧位片 • 我们拍片的目的是要研究骨关节半脱位的
• X平片: • 髂骨影变短、变宽,腰曲和闭孔变得更小,
股骨头抬高、耻骨联合位于中心线同侧。 • 体格检查:
14
ASEX的表现
15
ASEX的表现
• X平片 • 髂骨影变短、变窄、腰曲大小要随AS或者
EX占主导地位而定,耻骨联合位于中心线 对侧。
16
PIIN的表现
17
PIIN的表现
• X平片: • 髂骨影变长、变宽,腰曲大小要随PI或者IN
序列 名称
来源
1
臀上皮神经 L4-5、S1
分布与支配
分布于臀中、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2
臀下皮神经 L5,S1-2
3
阴部神经
S1-4
分布于臀大肌. 分布于肛门、会阴、外生殖器的肌肉与皮肤。
肛神经(直 肠下神经)
分布于肛门刮约肌和肛门皮肤。
会阴神经
分布于会阴诸肌和阴囊(大阴唇)皮肤。

骶髂关节不适的诊治课件

骶髂关节不适的诊治课件
另外,骶髂韧带是由 骶1~2神经所支配,故关 节的病损可引起臀部和下 肢外侧的牵涉痛。
骶髂关节病损波及骶 尾韧带时,亦能引起骶尾 部、尾骨的疼痛和敏感。
骶尾韧带示意图
8
附: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发病机理示意图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慢性腰腿痛 2. 妇女内分泌改变
10
慢性患者,上述症状较缓和。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患者自觉患肢“短了一截”;患肢乏力、畏寒或 灼热感,多汗或无汗,穿鞋著袜不甚方便;不能持久 步行。站立时常以健肢负重,坐时以健臀触椅,仰卧 伸直患肢时常有牵扯痛或麻胀感,故患者喜屈曲患肢 往健侧侧卧。如勉强行走,则呈不同程度的“歪臀跛 行”姿势。
当骶髂关节有损伤或慢性劳损,关节周围韧 带松弛,对骶骨向前下方移、髂骨往外侧分开的 对合力减弱时,在暴力或不协调外力作用下,可 导致关节错开移位。
3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骶髂关节错位示意图
右髋过屈时,腘绳肌牵拉坐骨节结致髂骨后旋(后错位);
左髋过伸时,股前肌牵拉髂前下棘致髂骨旋前(前错位)。
急性病例表现为骤然起病,患侧臀部和下肢胀痛 及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或“触电感”(是坐骨神经干 受激压引起的干性痛),严重者卧床不起。
患者站立、步行时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 (臀部突向患侧,腰凸向健侧),不能挺胸直腰,翻 身起坐和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主动或被动伸屈下肢 均明显受限并引起剧烈疼痛。咳嗽或打喷嚏时,患肢 常有放射性疼痛。
病程长者可有患侧腰、臀肌乃至下肢肌萎缩。
由于临床症状和体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其 相似,对于影像学检查发现伴有腰椎间盘病损的患者, 临床常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急性发作。不少 手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的“腰突症”患者,可能与忽 略骶髂关节病损的治疗有关。

骶髂关节脱位及整复手法课件

骶髂关节脱位及整复手法课件

05
诊断:X线片、 CT、MRI等影像 学检查
临床表现
疼痛:骶髂关节 脱位后,患者会 出现疼痛,疼痛 部位主要集中在 骶髂关节处。
01
肿胀:骶髂关节 脱位后,患者会 出现肿胀,肿胀 部位主要集中在 骶髂关节处。
03
02
活动受限:骶髂 关节脱位后,患 者会出现活动受 限,如无法正常 行走、站立等。
04
评估指标
01 02 03 04
01
整复手法后关节稳定性:评估关 节是否恢复正常位置和稳定性
02
疼痛缓解程度:评估整复手法后 疼痛是否减轻或消失
03
关节活动度:评估整复手法后关 节活动是否恢复正常
04
患者满意度:评估患者对整复手 法的满意程度和效果评价
效果分析
01 整复手法对骶髂关节 脱位的治疗效果
03
02
04
遵循解剖学 原理,避免 损伤周围组 织
整复后注意 固定,防止 复位失败
评估方法
01
影像学检查:X线、 CT、MRI等检查,
评估整复效果
04
患者满意度调查: 了解患者对整复效 果的主观评价,评
估整复效果
02
临床症状评估:观察 患者疼痛、活动受限 等症状是否改善
03
功能评估:通过关节 活动度、肌力等指标 评估整复效果
畸形:骶髂关节 脱位后,患者会 出现畸形,如骨 盆倾斜、长短腿 等。
诊断方法
1.
临床表现:疼痛、活动受限、跛行等
2.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3.
体格检查:触诊、压痛、活动度等
4.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等
5.
诊断标准:符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骶髂关节炎演示课件

骶髂关节炎演示课件

THANKS。
发病机制
骶髂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 免疫异常、创伤、内分泌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可 能导致骶髂关节滑膜增生、软骨破坏和骨质增生等病理改变 ,进而引发炎症反应和关节功能障碍。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骶髂关节炎的发病率相 对较低,但近年来有上
升趋势。
年龄分布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以青壮年和中年女
如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等,用于控制 免疫反应和减轻炎症,但需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使用。
糖皮质激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用于严重疼 痛或炎症的控制,但需谨慎使用以避 免副作用。
手术干预时机及方式
手术时机
在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根据具体病情和患者需求,可选 择关节镜清理术、关节融合术或
髋关节病变
如髋关节骨关节炎、类风 湿关节炎等,需通过影像 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 鉴别。
骶髂关节结核
患者多有结核病史,X线平 片可见骨破坏累及骶髂关 节,椎间隙高度正常。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可评估患者的炎症活动情况。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可显示骶髂关节的炎症改变和骨质破坏程度。CT和 MRI可更详细地显示关节病变和周围软组织情况,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领域前沿动态关注
新型生物标志物在骶髂关节炎诊断和 治疗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骶髂关节炎诊 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治疗和细胞治疗在骶髂关节炎中 的研究进展
骶髂关节炎的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研 究进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骶髂关节紊乱症 ppt课件

骶髂关节紊乱症  ppt课件

临床表现
1.坐骨神经痛
( 1 )急性病例表现为骤然起病、患侧臀部及 下肢胀痛麻木,以及沿坐骨神经走向的放射痛或 “触电感”。
( 2 )患者呈“歪臀跛行”的特殊姿势,不能 挺胸直腰。翻身起坐和改变体位时疼痛加剧。
( 3 )患肢呈半屈曲状,主动或被动伸屈均明 显受限并剧烈疼痛。 (4)咳嗽或打喷嚏时患肢常有放射性疼痛。
临床表现
(5)慢性患者上述症状略缓和,患者自觉下腰部隐 痛乏力、患肢“短了一截”和酸软、麻胀、怕冷等。如 勉强行走,则呈不同程度的“歪臀跛行”。 (6)患者站立时多以健肢负重,坐位时以健侧臀部 触椅; (7)仰卧伸直下肢时患肢常有牵扯痛或麻胀感,故 患者喜屈曲患肢、仰卧或向健侧侧卧。临床上常将此误 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骨的关节面覆盖一层较厚的透明软骨,髂骨关节面上的透明 软骨则极薄(仅为骶骨关节软骨面厚度的 1/3)。关节软骨上可能覆 盖一层纤维软骨(到青年时期,这些软骨板紧密融合,关节腔甚至完 全阻塞)。
病因病机
骶髂关节紊乱症主要是由于外来暴力 损伤所致。 1、强烈的外来冲击,可是周围的肌肉 、韧带等撕裂,使骶髂关节的稳定性降低 ;突然跌倒,单侧臀部着地,地面的作用 通过坐骨结节向上传导,而躯体向下的冲 击作用力,通过骶髂关节向下传导,两作 用在骶髂关节回合,将髂骨向上,向内推 移,从而产生骶髂关节错缝;同样的机制
推拿治疗
操作:
1、放松手法 点按肾俞、腰阳关、承 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等腧穴,刺 激由轻到重,每穴一分钟左右,也可以用 肘压操作;反复揉拿腰部、臀部、下肢部 肌肉,以放松骶髂部周围的组织。为 例。患者仰卧于床边,双下肢伸直。助手 按压左下肢膝关节。施术者立于患者右侧 ,右手握患者右踝或小腿远心端,左手扶 按右膝。先屈曲右侧髋、膝关节,内收、 外展5-7次。再往对侧季肋部过屈右髋、膝 关节趁患者不备用力下压,此时常闻及关 节复位响声或手下右关节复位感,手法完 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2. 骶髂关节紊乱的力学变化
(1)前错位:单侧或双侧,单侧多于双侧。髂骨向前、 向内、向下,过度旋转移位造成损害。
前错位口诀: A线:力气增强。 B线:力气虚弱。
(2)后错位:发病单侧或双侧。髂骨向后、向外、 向上,过度旋转造成损害。
后错位口诀: A线:力气虚弱。 B线:力气增强。
辨证施治
(1)骨关节:
耻骨联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2)肌筋组织:
肌群集体参入一个动作,而不是单块肌肉。
前屈+内收肌群(足三阴经) 背伸+外展肌群(足三阳经)
1.3. 骶髂关节的力学结构
不但对整复手法,而且对针刺选穴也也有指导价值。 1.3.1. 髋上肌群: (1)腹屈肌群:向上的拉力,使髂骨旋后(并旋内)。 (2)背伸肌群:向上的拉力,使髂骨旋前(并旋外)。
在上述诊断方法基本确定为骶髂关节紊乱的前提下,可使用我们的方法最终确诊 “前错位?”或者“后错位?”。 该法的优点: a. 两种方法,任选一种。 b. 即能定性诊断,又能定位诊断。 c. 因为它们是治疗性整复手法,因此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
5.4. 影像学检查
X线、CT、MR
X线平片:可见患侧骶髂关节间隙不等 宽、密度不均、骨盆倾斜、腰椎和尾椎 代偿性(假性)S样歪斜、(或可见)耻骨 联合分离。
1.2.1.经筋连接: 强调纵向长程连接。例如,骶髂关节与寰
枢关节的长程连接。足部与骶髂、寰枢关节的连接。
1.2.2. 髋上连接
(1)骨关节 肩关节:例如,背阔肌及其肌腱。
寰枢关节 颈椎、 胸椎、 腰椎、 胸廓 (2)肌筋组织 腹屈肌群 背伸肌群
1.2.3. 髋下连接
6.3.2. 临床体检试验
6.3.3. 针灸梦工厂使用诊断方法 两种方法既是治疗方法,也是诊断方法,故特异性100%。
(1)前错位:
(2)后错位:
6.4. 鉴别诊断
6.4.1. 腰椎疾病:坐骨神经痛的定位诊断,影像 学诊断为主。 6.4.2. 无痛性骶髂关节紊乱 6.4.3. 骨盆前倾和后倾移位:多双侧,多表现为 骶尾神经支配的盆腔器官的的症状和特殊体态, 较少坐骨神经受压的表现。 6.4.4.其它脊柱病造成的骶髂臀区疼痛:例如寰 枕关节错位、脊椎胸段错位。 6.4.5. 内科疾病造成的骶髂臀区疼痛。
影像学检查,很少报告前错位或后错位。
6. 诊断
6.1. 中医诊所的现实 海外中医诊所,遇到此类疾病,当然我们可以建议病人找其家庭医生做X线、CT或者MR等 影像学检查。病人预约影像学检查,大约需要3-4个星期的时间。
但是我们不可能等到影响学检查出了结果,再做治疗。那么如何立即诊断?立即治疗?
6.2. 什么是前错位?什么是后错位?
7. 整复手法
7.1. 原理
7.1.1. 前错位:患侧髂骨向前,向内旋转移位。故加强B线,于仰卧位,向后向外施加整复力。 7.1.2. 后错位:患侧髂骨向后,向外旋转移位。故加强A线,于俯卧位,向前向内施加整复力。
7.2. 常用整复手法
骶髂关节紊乱是目前职业整复界的难题。骶髂关节一旦形成错位,自行归位的可 能性很小,常遗留顽固性疼痛等症状,或者经代偿而好转,临床表现不典型,但 仍然是潜在隐患,容易与其它腰腿痛混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2. 骶髂关节紊乱的概念
骶髋关节紊乱是指骶髂关节结构和功能异常造成一组 临床疾病。包括骶髂关节病灶性损害、盆腔器官功能 紊乱和人体形态改变。
别名:骶髋关节错位、骶髋关节滑膜嵌顿、骶髋关节 半脱位等。中医称之为骶髂骨移位、交骨不合。 好发人群:产后女性、办公室久坐的白领。
由于命名者关注的重点不同,所以出现了不同的命名。我们之所以采用“骶髂关节紊 乱”,是因为临床所见到的疾病不仅仅是骶髂关节本身的损害,还有更多。我们今天 从两种骶髂关节的两种“错位”入手,讨论这一组疾病。
4. 发病原理:
4.1. 骶髂关节紊乱的力学病理(异常力气之源) 4.1.1. 三维下交叉力耦分析法分析力学生理
正常人体的骶髂关节、骨盆和髋关节所承受的多种力源, 产生全方位的生理运动。这些力源可简单地区分为四组, 它们形成交叉。
A线:腰背伸肌群和下肢前屈肌群。 B线:腹前屈肌群和下肢背伸肌群。
两种杠杆力交叉,控制着骨盆运动-前后左右3D螺旋运动。
适用症:骶髂关节前错位;骨盆前旋的。 特异性:高 安全性:佳 有效性:高 技术性:中等
(4)针灸梦工厂的创新方法
俯卧位施术。利用患者自身的重量,术者可以省力。
5.2.6. 骨盆歪斜:
(1)髂棘不等高 患者俯卧位,对比两侧髂后上棘的高度。患侧高于健侧,则为后错位。
患者仰卧位,对比两侧髂前上棘的高度。患侧高于健侧,则为前错位。 (2)腰骶三角不等高
5.2.7. 压痛和结节 (1)坐骨神经和骶尾神经支配区:骶髂关节局部、下腹部,下肢、会阴。 (2)经络循行区:髋上区和髋下区:腹部肌群背伸肌群内收2或外展肌 群、等等。压痛可以出现沿经络,全身泛发。
适用症:广,通用于各种脊柱错位。 特异性:高 安全性:佳 有效性:高 技术性:高
7.2.2. 前错位的整复手法
(1)侧卧屈髋屈膝法
体位和方法:侧卧位,患者屈髋屈膝, 术者用腹部固定患者体位,双手置于腰 骶髂臀区。手和腹部同时施力,挤压患 者骶髂关节。
该法实际上是斜板法的改良。
适用症:骶髂关节前错位;骨盆前倾。 特异性:高 安全度:佳。 有效性:高。 技术性:中等
以骶骨为参照物,按照髂骨位移的方向,可区分为两种: (1)骶髂关节前错位:髂骨向前,向内,向下,旋转性错位。 (2)骶髂关节后错位:髂骨向后,向外,向上,旋转性错位。
并非单纯地前后,而是旋转性的错位。
3. 发病原因:
3.1. 慢性损伤:女性产后、久坐懒动、大腹肥臀。产后骨盆多关节分离, 是骶髂关节的易损期间。久坐臀部肌肉受挤压,背伸肌群无力,髂骨被 下拉,容易导致骶髂关节紊乱。 3.2. 急性外伤:暴力运动:背伸过度和前屈过度。 3.3. 与年龄有关的退行性病理性改变:OP 3.4. 风湿病:风湿、类风湿。 3.5. 继发于其它疾病 3.5.1.髋上原因:颈椎、胸椎、腰椎病。 3.5.2.髋下原因: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疾病。 3.5.3.其它类疾病:内科疾病、手术后遗症、肿瘤、结核等。
(3)骶髂关节分离试验:
平卧位,医生双手交叉置于患者髂 骨上棘,向外推按,出现疼痛为骶 髂关节紊乱阳性。
(4)骶髂关节挤压试验:
侧卧位,医生下压患者髂骨侧翼, 出现疼痛为骶髂关节紊乱阳性。
(5)颤动压骶试验:
在S3棘突给予7~10次自后向 前的震动力量。如果出现疼痛, 则为阳性。
(6)针灸梦工厂的骶髂关节前后错位的特异性诊断试验 Nr 1和Nr 2
骶部交感干位于骶骨前面,骶前孔内侧,有2-3 对骶交感干神经节,尾部交感干两侧合并为奇 神经节,位于尾骨前面。
盆部交感干发出分支:①经灰交通支连于骶、 尾神经,并随骶、尾神经分布至会阴部以及下 肢的血管、皮肤、汗腺和立毛肌;②发出分支 加入盆丛,伴随髂内动脉至盆腔脏器。
1.2. 骶髂关节与全身的连接关系
6.2.1. 前提条件:就单纯骶髂关节紊乱来说,在没有其它原发病因或继发疾病的前提下。 6.2.2. 参照物:相对于骶骨 6.2.3. 错位: (1)前错位:髂骨向前,向内,向下,旋转性错位。 (2)后错位:髂骨向后,向外,向上,旋转性错位。
6.3. 临床诊断标准
6.3.1. 典型的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2)体征表现
4.1.3. 全身力学失衡
骶髂关节紊乱导致单侧或者双侧骨盆不正,在 引发全身不正。为了好理解,我们将其分为:
(1)髋上失衡 (2)髋下失衡
5. 临床表现
5.1. 症状
4.1.1. 疼痛: (1)单侧或双侧,腰骶臀部、腹股沟、下腹部、 会阴部位的扯拉性疼痛。 (2)大腿后侧和小腿外后侧肌肉群痉挛性疼痛, 类似坐骨神经痛。 (3)足痛。 (4)弯腰、翻身、仰卧的时候疼痛明显加剧。坐 久起身困难。 (5)全身症状:或继发症状。坚持中医经络理论, 放眼全身。例如许多病人,它们以中焦上焦症状为 主诉就诊,最终治疗骶髂髋骨盆,提高疗效。 4.1.2. 活动受限
A线和B线对立统一:虚弱或增强,是相对而言。需要辩证施治。
例如下列情况: A线力气虚弱,B线正常,那么B线属于假性增强,真虚假实。 A线力气增强,B线正常,那么变化:
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代偿反应和失代偿反应并存。 4.2.1. 力学变化:肌肉、韧带、筋膜、血管、淋 巴管等等受到机械性牵拉、挤压,张力增高。 4.2.2. 神经受压、牵拉和损伤 运动神经:坐骨神经 自主神经:内脏运动神经,交感和副交感。 4.2.3. 血液循环变化:血瘀 4.2.4. 水液代谢变化:肿胀,痰湿。 4.2.5. 化学物质的变化:炎症物质增高
4.1.3. 盆腔脏器的症状
脊柱相关疾病(督阳衰弱):月经失调、痛经、便秘、 泌尿系统感染、性欲降、衰弱等多种病症。病史较长 者可引起盆腔器官的器质性结构变化。
4.1.4. 无痛性骶髂关节紊乱
无痛或轻痛,病史漫长。或因其它主诉症状就诊,容易漏诊。
5.2. 体征
5.2.1.全身体征:臀高肩斜,头歪,水蛇腰,S型体态。 髋上体征和髋下体征。
5.2.8. 腰屈改变 (1)前错位:腰屈前弯,肚腹前凸,并患侧髋高。 (2)后错位:腰屈平坦,肚腹平坦,并患侧髋高。
5.3. 六种临床查体试验
5.3.1.定性试验:2-3种试验方法即可判断骶髂关节紊 乱。
(1)“4”试验:下肢摆“4”交叉,向外推压膝部和对侧 髂骨上棘。加剧疼痛则为阳性。 (2)床边试验:单侧下肢置于床下,向外推压左右膝部。 加剧疼痛则为阳性。
2.3.2. 髋下肌群: (1)前屈肌群:向下的拉力,使髂骨旋前(并旋内)。 (2)背伸肌群:向下的拉力,使髂骨旋后(并旋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