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及对策.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作者:赵晓红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01期
[摘要]网络正在覆盖我们的生活,网络交往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类型与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有效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交往负面引导
[作者简介]赵晓红(1978- ),女,江苏盐城人,上海工商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海2013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191-02
网络冲击着人类社会,网络交往行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面貌,大学生俨然已经成为网络交往行为的最有力的践行者,同时网络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类型
1.宣泄情感。步入大学,随着原有优越感的丧失,面临着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很多大学生产生了适应不良问题,但他们又没有勇气或者不愿意向身边朝夕相处的亲友倾诉。而网络的匿名性为大学生不良情绪的排解和宣泄提供了很好的渠道。在网上,他们可以任意选择自己的交往对象,发表自己的各种看法、观点,倾吐自己的心声,发泄情感,为郁闷、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找到宣泄口。
2.自我实现。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有强烈的自我实现欲望。他们渴望通过交往来向对方展现自我,并希冀给对方留下特殊深刻的印象。但由于现实环境及个人交往能力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理想中的“自我”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有明显的脱离倾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与冲突使大学生难以摆脱这种失意的痛苦,从而求助于网络交往。在网络交往中,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不理想、不如意都可以迅速得以掩盖,大学生甚至可将性别、身份隐匿,对自己的身份和形象随意进行修饰和涂抹,实现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与梦想,长此以往就会沉湎其中。
3.异性交流。大学生处在一个情感需求强烈的阶段,他们渴望理解和沟通,渴望异性的爱。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性与真实性并存的情感环境,不少人在现实中遭受失恋或其他挫折后便上网寻求情感寄托,很多网络小说,如《第一次亲密接触》等就反映了这种缘于网络交往产生的情感。异性效应在网络交往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异性间的情感交往是大学生网络交往的主旋律。一方面,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往大胆而直接表达情感;另一方面,这种亦真亦幻的交往也给大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有些人过于迷恋网络虚拟恋情,
对网络交往的虚幻性认识不足,对“下网散、见光死”的可能后果缺乏心理准备,容易造成心理挫伤感。
二、大学生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
1.网络沉溺。网络主页制作美轮美奂,内容包罗万象,它翔实的文字材料、悦耳的音乐旋律、精良的影视图像、巧妙的连接机制及友好的界面形象,对大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他们好像走进了一座永远充满新奇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化迷宫,在不同诱惑的交替中沉溺。
这些网络沉溺者将网络当做补充他们身心的血液,只要一天不接触网络,就会感到手足无措,无法有效实现现实社会和网络时空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的角色转换和行动协调问题。一方面他们作为网络交往的高手,在网上极尽幽默浪漫之能事,以各种姿态与陌生人打交道;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却变得沉默寡言,不善言谈和交流。他们徜徉在迷离的虚幻中,对网络保有一种无法逆转的思维攻势,在寻求心理慰藉的过程中人的心理便产生难以摆脱的依附感。
2.道德失范。尼尔·巴雷特在《数字化犯罪》中指出:“开始作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游乐园的因特网,经历了长期痛苦的成长过程,已成为一个功能齐全、政治化的自由社会——计算机王国。它吸引了来自不同生活背景、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公民,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坏人、盗窃分子、诈骗犯和故意破坏分子,它还是恐怖主义分子的避风港。”
网络营造了一种独一无二的隐蔽空间。这种隐蔽的环境提供了逾越社会规范、逃避社会现实的机会空间:人们在网络中放肆地宣泄对社会、对他人无端的和消极的不满情绪,放任地张扬自我,肆无忌惮地挑战社会权威,千方百计逃避道德舆论的谴责,极大地释放了人潜在的破坏倾向。它是垃圾信息的生产源、窥视他人隐私的望远镜和网络犯罪的万能工具。网络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成为一道刺目的风景,对沉溺其中的大学生产生极大影响。
众所周知,大学生由于年龄、生活阅历等的制约,使得他们的道德规范正处于成长和建设中。在亦真亦幻的网络世界里,大学生自我约束不足的弊端暴露得一览无余,久而久之,逃避现实或以极端手段摧残现实的做法便容易滋生。
3.信息焦虑。蓝斯·萧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我们这个信息狂热和信息超载的社会中,已开始出现一种病症。症状是偏执地迫使自己遍读一切可读之物,当吸收的阅读量超过消化所需的能量时,超出的部分日积月累,最后因压力与过度刺激而转化为所谓的信息焦虑症。1950年,美国学者大卫·雷斯曼的《孤独的群众》,首次剖析了信息时代人类的自恋、恐慌、焦虑和孤独。在雷斯曼笔下,现代人个个都仿佛变成了头上顶着两根天线,焦虑地吸收着轰炸而来的信息的可怜新人种。
适度的信息交换可以丰富人的知识,一旦超过限度,那就只有交换没有信息了,如一幅漫画中描述的那样:“信息,到处都是信息,唯独没有思考的头脑。”有一网民写道:“我不断在
网上爬行,经过由无数文字组成的方阵。我好像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但不知道会找到什么。”密执安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詹姆斯·米勒曾言道:“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超过他能处理的极限时,可能导致精神紊乱。”
爆炸的网络信息的挤压搓揉,加大了大学生网络交往行为中的心理压力,引发了“信息综合症”:紧张焦虑、兴奋不安、心理疲惫、学习倦怠、信息吸收不良,并对必要的信息无动于衷,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
三、应对措施
1.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网络交往行为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安全感,宽容地接纳任何成员,使人们感到无比的自由、安全、舒适,避免了现实社会交往的危机和压力,迅速俘获了酷爱自由的大学生们的心,他们更喜欢以虚拟的网络交往替代现实社会的交往。以屏幕为界面来回避直接争论的尴尬,缓解矛盾引发的面对面冲突。久而久之,使得大学生逐渐削弱甚至丧失了在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能力,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当信息传播可以通过手指一按就可以进行时,人的嘴便沉默了,写作也停止了,心灵也随之凋谢了”。
然而,大学生毕竟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网络交往只能是传统交往的补充或是延伸,它不可能替代现实社会的交往。网络交往只能是用来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使得大学生受制于网络而丧失自己的主体性。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谨记,即使是离开了现实社会而进行网络交往依然只是从侧面映照出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无论如何不能替代现实社会中的交往行为,网络交往中的一切故事只有回归到现实社会才能够进行到底。
2.借鉴“慎独”观点,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非常重视“慎独”功夫。儒家创始人孔子指出可通过“内省”以达到“克己”——“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并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吾日三省吾身。”在网络交往中,交往中的双方具有“匿名性”“符号性”“数字化”的特点,为大学生交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和自由度,对道德自律的强调就显得更为重要。
在此前提下,大学生需要确定自己该干什么,并对自己的交往行动负责。网络交往参与者自身的“良心”显示为作为一种社会良知来化解和控制网络不良行为,若所有的大学生在网络交往中都具有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窥探他人私人生活的道德准则,并努力遵循它,网络交往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交往的有益补充。
3.构建有效的对话机制。著名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与认识的堆积”。传统德育大多以“灌输”为主要手段,依靠权威、行政命令和空洞说教的工作方式,面对席卷而来的网络交往的负面影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难以唤醒成千上万迷途中的心灵,助其“回家”。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快自己角色的转变,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网络成为传播时代精神和优秀知识的课堂,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以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蚀。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