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当代西方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当代西方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摘要】随着网络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当代西方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
当代西方思潮犹如一把双刃剑,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如何消除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不良影响,对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西方思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概况所谓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的思想潮流。
其表现在一定历史时期,反映一定阶段、一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的一种思想倾向。
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带有时代的印记,对该时代人们的精神层面、生活层面起着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西方社会思潮。
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重整,新媒体和计算机的出现及应用,政治的激烈变动,社会改革的推行,在社会层面上引发了激烈的动荡。
这种急剧变动的社会生活必然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强烈震撼,各种社会思潮正是这种精神震撼的表现。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摧生了众多应运而生的新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全球主义思潮、消费主义思潮、女权主义思潮、绿色和平主义思潮等新思潮纷纷登台亮相,从而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交汇的平台上演绎出一副多音争鸣、眼花缭乱的思潮景观。
这些思潮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各自领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
二、当代西方思潮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社会思潮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对社会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精神折射,反映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不同阶级和阶层人们的利益诉求与思想倾向。
随着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交流的深入,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我国迅速传播开来,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代西方教育思潮类型及其特征
六、存在主义教育
——存在主义教育是一种以存在主义为其哲学基础的教育理 论,20世纪中期流行于美国和西欧各国。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要点
1
2 3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
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
4
5
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 长”
2
3
教育的最重要功能是尽可能高水平的保持共同的文化,因 而,“包括这些要素在内的一个各门特殊学校学科教学计 划应当是民主教育制度的核心”
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1
蕴藏在儿童身上的智力和道德力量的资源不应该被浪费,这 是学校教育的真正的根本利益所在
2
学校要“提高智力标准”,注重思维力的严格训练
希望通过教育建立“世界民主制 度”,以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和谐 的人类秩序
改造社会
布拉梅尔德“应把教育视为一种 手段,来促进一个新呈现出来遍 及全世界的民主文化”
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强调教育应有一个清楚明白而又切 合实际的社会目的 社会一致指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 的合作关系,口头,行动上的一致 如果人们能培养起“社会一致”的 精神,就能实现未来的“理想社会”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要点
与美国进步教育思想尖锐对立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与美国进步教育思想尖锐对立
巴格莱批评进步教育的理论缺陷,如 职责进步教育完全取消了学业成绩的 严格标准,造成学习成绩低劣等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它对我国德育具有启示性意义:德育应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德育应注重方法创新;道德评价上应引导学生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环境.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作为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先导的。
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深远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背景,也有广泛的社会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各国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在......首先,平等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地位是平等的。
人本主义教育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出发,十分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一个加工厂,而不能视为储藏室。
为了发展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人本主义教育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
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人本主义教育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
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
其次,还要求受教育的对象、客体之间也是平等的。
教师对学生应是平等的、公正的,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也符合学生的要求:孩子希望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当前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存在对好生偏爱,对困难生歧视的现象。
只有对受教育的客体、对象平等对待,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人格尊严的平等,才能增强其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才能增强其受教育的效果,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二、开放性原则教育主体具有开放性。
对孩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学校是对孩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在对孩子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社会应密切合作,为孩子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方应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二(改造主义新)
第二节 康茨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 乔治•康茨,美国教育家,改造主义教育的积极 倡导者。 • 主要著作:《教育委员会的社会成分》 《芝加 哥的学校和社会》 《中等教育和工具主义》 《学校敢于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 《教 育的社会基础》(1935年)、《教育与社会问 题》(1935年)等。
二、康茨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与学校的功能
(一)以达到“社会一致”为目标的教育目的
• 所谓“社会一致”就是指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合 作关系,即通过共同协商来消除阶级的分歧而达到一 致,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的一致。 • “理想”社会的标准就是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民主 秩序”、富裕经济、改善卫生、发展教育和充实美的 享受,并进一步实现世界范围的“民主秩序”。 • “进步教育”思想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缺乏目标,过分强调手段、方法和过程,把重点放在 “怎样”(how)而不是放在“什么”(what)上。 二是缺乏社会目的,过分强调“个人生长”,把重点 放在“个人自我表达和行动上”,而不是在“合作” 上。
第二,加强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造主义教育提出围绕社 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以人类基本活动为核心而组织 “综合 课程,要求各门课程的相互连贯,共同协作的关系。而在知 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创造”大都 是人的知识的综合、能力的综合、情感的综合、实践的综合, 以及这几方面的整体的综合的结果。这就需要加强对课程体 系的综合化改造,在保持学科课程基本体系、结构的基础上, 充实完善其综合性内容,以提供综合性应用知识和从事创造 性实践的知识基础,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在课程中可增设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综合性课程,这 类课程应具有与现实社会生产发展关系密切、贴近学生实际 生活、基础性较强、内容是综合应用基础学科知识等特点。
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二(改造主义新)
第三,在课程设计上,应对不同学段应有不同类型、不同
层次的要求。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都应有综合化课 程,小学几乎全部是综合课,随年级增高学科性增强,但 仍要保持一定的学科综合度。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
第四,开设一定的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
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学科课程以书本为主,书本知识虽 然也大大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动手”与 “动脑”的分离,甚至鄙薄“动手”,使人片面发展。针 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用以提高动手素质水平的活动课程,
(一)以达到“社会一致”为目标的教育目的
• 所谓“社会一致”就是指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合 作关系,即通过共同协商来消除阶级的分歧而达到一 致,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的一致。 • “理想”社会的标准就是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民主 秩序”、富裕经济、改善卫生、发展教育和充实美的 享受,并进一步实现世界范围的“民主秩序”。 • “进步教育”思想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缺乏目标,过分强调手段、方法和过程,把重点放在 “怎样”(how)而不是放在“什么”(what)上。 二是缺乏社会目的,过分强调“个人生长”,把重点 放在“个人自我表达和行动上”,而不是在“合作” 上。
第二节 康茨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 乔治•康茨,美国教育家,改造主义教育的积极 倡导者。 • 主要著作:《教育委员会的社会成分》 《芝加 哥的学校和社会》 《中等教育和工具主义》 《学校敢于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 《教 育的社会基础》(1935年)、《教育与社会问 题》(1935年)等。
二、康茨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与学校的功能
(二)以相互作用和情感为基础的学习论
• 达到“社会一致”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三 点: 第一,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开始,既强调直 接经验,又强调间接经验,既应包括个人的经验, 又包括他人的经验。 第二,应该强调“一致的意见”,并把它作为 学生学习的知识。 第三,利用学习过程培养“民主精神”。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2.课程设置---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中“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其 课程内容的安排必然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现代人文主义教 育内容注重满足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整体协调发展需要。在 课程的安排上富有弹性,注意课程内容的思想性与情感性的 相互渗透,要求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学生为中心,考虑为不同 能力的学生提供相适合的课程。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 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施以相应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 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掘。
二.激进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渊源
1.
2.
源于卢梭和尼尔的教育思想:卢梭关于人性本是 善良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自我发展,应 让儿童选择他们自己的学习,不应设置固定的课 程,教育不应与生活脱节等观念,为一些现代激 进主义教育思想家提供了基本的教育哲学基础。 而尼尔关于儿童一生下来就是善的,应通过教育 这一手段给儿童以自由发展,使他们获得幸福和 快乐,以达到社会的改良;学校应该适应儿童, 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儿童自我 管理的能力和习惯等基本观点不断被古德曼等人 引证和阐发。 源于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以及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激进主义教育思想 的另一种重要思想渊源。
(二)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产 生的基础
1:哲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在人性论、认识论 之上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核心内容是“人的存在”。 同时,把人的存在视为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此外,现代人文 主义把丰富发展人的情感生活看作是人整体发展不可缺少的 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家贝尔提出的著名 的“我与你”关系理论重视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培养,认为情 感发展主要得益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学习《西方当代教育思潮》体会
学习《西方当代教育思潮》体会
陈玲
这场报告给我的启迪是不寻常的。
我第一次聆听这样的报告,一切都是那么新鲜。
“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一个个新名词不断冲击着我的思维。
这些新思潮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文化、教育和社会的发展。
当“自由主义”泛滥的时候,就会有“保守主义“来制衡。
而新保守主义强调一个“新”字,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上和自由放任相一致,在文化和历史上强调传统思想。
新保守主义特别重视文化的作用,特别重视道德的作用,特别强调国家的兴衰是受道德原因支配的,强调社会政策上应该体现道德等。
从新保守主义出发就要求我们要办道德的学校、做道德的教师,育道德的学生。
赵教授最后抛出了几个让我们思考的问题:怎样看待后现代主义?我们有没有进入后现代社会?后现代注意主义如何评价?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否定的文化形态;带来许多消极的文化后果,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极致;后现代文化的代表呈现出“玩”的特征,对许多显示问题采取回避态度,我们可能“玩”不起。
两个小时的报告,我感觉意犹未尽,也许以后更长一段时间这场报告都会给我新的启发和思考。
20世纪20年代教育思潮
20世纪20年代教育思潮
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教育思潮多元化的时期,各种不同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都有所兴起和发展。
1.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强调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全面发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倡实践性教育和体验式学习。
代表人物有约翰·杜威。
2. 行为主义教育思潮:行为主义教育思潮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行为的塑造和控制,通过外部刺激和奖励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代表人物有B.F.斯金纳。
3. 社会重建主义教育思潮:社会重建主义教育思潮关注社会问题和社会不平等,主张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变革和社会公正。
代表人物有约翰·杜威。
4. 质疑传统教育思潮:20世纪20年代,一些教育学家开始质疑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如自由学校运动和民主教育运动。
5. 科技教育思潮:20世纪20年代,科技教育开始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科技对教育的重要性,并尝试将科技应用于教育中,以提高学习效果。
总体而言,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思潮呈现出多元化和综合化的趋
势,各种不同的教育理论和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为后来的教育改革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外国教育史(第二版)》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上)
二、 永恒主义教育
(一) 永恒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
1. 发展人的理性是教育永恒不变的原则 2. 自由教育应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二、 永恒主义教育
(二) 永恒主义教育评析
一、 要素主义教育
(三)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评析
要素主义要求传授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主张系统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强调学习 内容的逻辑性、连贯性和顺序性,要求大力发展天才教育,呼吁培养科技人才,在一 定程度上克服了进步主义教育的弊端。
20世纪50年代,要素主义一跃成为支配美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潮,为60年代美国 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1934年创刊的《社会前沿》成为改造主义教育家的喉舌。
一、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衰
(一) 20世纪3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关于教育与社会改造问题的大辩论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最突出变化是1928—1935 年学校课程中社会内容的大量增加,但此时改造主义教育思想尚未成熟,主要是对 进步主义教育理论进行一些修正和补充。
二、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二) 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前提
布拉梅尔德认为改造主义教育建立在两个理论前提之上。 第一个前提是时代的需要。 第二个前提是行为科学革命的出现。
二、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主要观点
(三) 教师和教学在改造社会中的作用
康茨主张教师应引导社会前进而不是当社会的尾巴。 教师应成为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有责任思考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义务向 学生和社会阐明社会的发展前景,并鼓励学生去实现这种前景。 作为领导者,教师应在相互冲突的目标和价值中作出选择,成为政策的制定者。 教育家要关心学校事务,要在有争议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等问题上作出重要选择。 康茨主张教学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教学内容必须突出民主遗产、科学和工 艺。
教育思潮
一、名词解释1、教育经济主义思潮:是现代世界教育思潮中最基本的和最具影响力的思潮,,勃兴于20世纪60年代,同各国经济发展呈互动关系,在各国新的教育思潮不断涌现的今天,仍然保持者强劲的力量。
2、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是现代最重要的教育思潮之一, 它的产生有赖于悠久的文化基础、渴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国际竞争的政治基础。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科技重要性的广泛宣传, 以及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研究方法上的科技取向。
3、教育的人本主义思潮: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一种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的教育理论思潮。
这是一种在西方具有极大影响的教育理论思潮。
4、终身教育(学习)思潮:终身教育:人一生中所受教育的总和。
它包括一切教育活动、一切教育机会和一切教育方面,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教育和个人以及社会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
终身学习: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5、全民教育思潮:全民教育是指对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
6、进步教育思潮:进步教育是用来表示1910一1950年之间美国学校中所发生变化的一个名词。
是以实用主义哲学和机能心理学为基础,强调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主张在课程、内容、方法及师生关系上进行教育改革的一种教育派别的思想。
7、结构主义教育思潮:是把以发生认识论为核心的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认知能力、教学过程和学科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中,提出了以学习知识结构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8、教育思潮: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具有相同的理论旨趣与价值观、并对教育实践产生重大而广泛影响的教育思想潮流。
是关于教育的一种观念形态、抽象理论,是对历史和现实社会中教育活动的一种主观反映。
二、填空1.里根总统时期推出的《美国2061计划》:它是由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制定的,全称为《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其主旨是普遍提高美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科学、技术等核心课程的教育质量。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修改版]
第一篇: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当代西方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张教育应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
它对我国德育具有启示性意义:德育应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德育应注重方法创新;道德评价上应引导学生自我指导和自我评价;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校园环境.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作为当代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先导的。
它的产生和发展既有其深远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背景,也有广泛的社会时代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各国进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黄金时代”,在......首先,平等性原则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地位是平等的。
人本主义教育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出发,十分重视在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因此,教师应把学生的头脑看作是一个加工厂,而不能视为储藏室。
为了发展学生学习和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人本主义教育要求教师在对学生教育中,让学生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
所有这些,都清楚地表明了人本主义教育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
对学生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的过程。
其次,还要求受教育的对象、客体之间也是平等的。
教师对学生应是平等的、公正的,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也符合学生的要求:孩子希望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同时也暴露出我们当前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存在对好生偏爱,对困难生歧视的现象。
只有对受教育的客体、对象平等对待,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人格尊严的平等,才能增强其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也才能增强其受教育的效果,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二、开放性原则教育主体具有开放性。
对孩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
学校是对孩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在对孩子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社会应密切合作,为孩子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方应紧密结合起来,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研究教育管理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研究教育管理人本主义教育是一种注重发展个体人格和潜能的教育观念,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其发展和成长。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在二十世纪形成并发展壮大的,对教育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背景与特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起源于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并在二十世纪的泛人文主义思潮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主要特点包括:1. 以学生为中心: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主动学习,并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发展。
2. 关注个体发展:人本主义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和批判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
3. 强调人际关系:人本主义教育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倡尊重和信任,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环境。
4. 关注教育目标: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对教育管理带来了以下重要意义:1. 转变教育管理理念: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使教育管理者认识到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从而转变了传统的教师主导型管理模式。
2. 优化学校管理结构:人本主义教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要求学校管理者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和资源配置,优化学校管理结构。
3. 加强师生沟通与互动: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强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育管理者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人本主义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育管理者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挑战和发展方向尽管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在教育管理中带来了许多变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1. 理论与实践的落差: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潮的理论观点丰富多元,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困扰。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在改造主义教育家看来,当今人们正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时期。教育的职责就是要设计并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社会”:具有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富裕的经济、发展的教育、繁荣的科学和艺术。他们还希望通过教育建“世界民主制度”,以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和谐的人类秩序。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改造主义教育家高度评价行为科学,认为行为科学应该成为改造教育的重要基础。在他们看来,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行为科学,以行为科学为指导。
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基于“社会改造”这个目标,改造主义教育家强调首先应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统一于所谓理想社会这一目标,并把社会问题作为中心。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4.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要素主义教育家强调指出,学习只有强调“努力”,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学习。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促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地学习。如果有的学生对基本要素的学习不感兴趣,那就要强迫他们学习。
5.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从强调系统的学习和智慧的训练出发,要素主义教育家反对“儿童中心主义”,认为应该把教师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核心地位的作用,树立教师的权威。
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乃至世界学校教育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其教育理论和策略曾被采纳为国家的教育政策。但由于其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因而受到一些社会和教育界人士的抨击。
三、永恒主义教育
永恒主义教育是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理论,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包含以下要点:
列举20世纪20年代出现过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
列举20世纪20年代出现过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正在涌现。
下面梳理20世纪20年代出现过的教育思潮和教育改革:第一,军事化教育思潮。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军事化教育的思想,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一支坚强的国家力量,以确保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学校要加强体育锻炼,强调国家精神和道德修养,发挥军事体系在实施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儿童心理学思潮。
20世纪20年代,有心理学家首次提出以儿童特性为核心批判成人学术和教育,提倡以儿童的心理发展特性为基础的教育。
20世纪20年代,儿童心理学家朗费罗提出心理发展阶段论,强调适应儿童健康成长的心理发展习惯,从而实现儿童的内心发展,从而推动教育的发展。
第三,活动主义教育思潮。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生命具有活动性,而非理论性,他认为,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他把学习比做一件“在动中发现”的事情。
20世纪20年代,活动主义教育思潮推动了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二战后社会素质教育思潮。
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二战的结束,各国教育界开始提出要将改变社会的理念和活动融入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未来和国家的团结。
例如,英国对普通学校教育进行了彻底改革,倡导社会性教育;德国则建立了“社会民主教育”;荷兰则重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
第五,思想政治教育思潮。
20世纪20年代,大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出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潮盛行,把培养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观念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之作为教育的基石。
随着它的出现和发展,各国在提升社会素质,强化社会结构和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第六,技术教育思潮。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之后,历史领导者开始重视青少年早期技术教育,崇尚以“教学员学习如何创新和思考”为宗旨的“实践科学技术教育”,实施技术教育,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推进社会发展。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现代欧美教育思潮1.改造主义教育(工具)改造主义教育是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并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康茨、拉茨以及布拉梅尔德,其主要观点如下:①教育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通过教育为社会成员建设社会新秩序。
②教育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用民主的方法,通过相互协作的教育,达到大多数人都同意的“社会一致”。
③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行为科学使得教育和文化新目的确定成为可能。
④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关注社会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⑤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更容易培养学生“社会一致”的精神。
评价:改造主义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但它夸大了教育的社会功能,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
2.要素主义教育(知识中心主义理论)要素主义教育是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代表人物:巴格莱、科南特和里科弗,主要观点如下:①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强调要把拥有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并传给下一代。
②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③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④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专心。
⑤重视学业考评和天才教育。
评价:要素主义教育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其某些观点为美国政府所采纳,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但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能力水平,脱离了生活实际等。
3.永恒主义教育(知识中心主义理论)永恒主义教育成形于20世纪30年代,以赫钦斯、阿德勒等为代表,其具体内容如下:①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
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建立在永恒不变的人性基础上并表现和发展这种人性的教育。
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的共同要素。
教育就是对人的理性的培养,进而引出人类天性中的共同要素。
③永恒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
张斌贤《外国教育史》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古代文明与教育-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
第15章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勃兴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永恒主义教育的观点的是()。
A.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B.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C.学校课程应当以实用学科为中心D.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答案】C【解析】永恒主义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
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包括:①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③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④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
2.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提倡宗教教育的是()。
A.新托马斯主义B.永恒主义C.存在主义D.分析教育哲学【答案】A【解析】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是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曾在美国流行。
它的主要教育理论包括:①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③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④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3.不属于新托马斯主义的观点的是()。
A.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B.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C.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D.教育权应由国家掌控【答案】D【解析】新托马斯主义的主要教育理论包括:①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③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④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4.存在主义者要求学生与教师在教学中的关系应是()。
A.我与您B.我与你C.我与他D.我与你们【答案】B【解析】存在主义教育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强调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其代表人物布贝尔曾写过《我和你》等著作。
5.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的一种教育思潮是()。
A.结构主义B.存在主义C.要素主义D.新行为主义【答案】D【解析】新行为主义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为计算机辅助教学开辟了道路。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
要素主义
永恒主义
新行为主义
结构主义教育
终身教育思潮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产生背景
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50年代形成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
20世纪30年代作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对立面出现,二战后,尤其是50年代中后期,要素主义教育在美国教育家逐步兴盛,并成为一种颇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盛行的一种建立在现代人文主义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思潮。其思想继承了西方人文教育传统,并吸收了实用主义的一些观点
哲学基础
实用主义,进步主义
传统的“实在论”或实在主义哲学
古典实在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结构主义哲学
渊源于文艺复兴的成人教育活动实践和教育理论
3.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需要;
4.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和方法,“学会学习”终身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对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和建立学习化社会有积极意义
1.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2.主张课程人本化,学生的自我实现是课程的核心;
3.强调学校应该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利于学生“自我实现”
影响和评价
特点
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实用性、个体性
意义
1.使教育获得全新的诠释,主张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彻底改变了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划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两阶段的观念;
2.促进了教育社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3.引发了教育内容和师生关系的革新;
4.它的多元化机制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
4.强调教师在整个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强调人的永恒本质和人性不变,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而培养这些共同的要素,最好的途径就是阅读经典著作;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强调教师教学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欧美教育思潮的意义
欧美教育思潮的意义摘要:一、欧美教育思潮的背景二、欧美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三、欧美教育思潮在我国的应用与借鉴四、欧美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正文: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欧美教育思潮在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美教育思潮的兴起源于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思和批判,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一、欧美教育思潮的背景欧美教育思潮的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当时欧美国家教育界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欧美教育思潮强调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欧美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1.学生中心:欧美教育思潮强调将学生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教师的角色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
3.跨学科教育: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求。
4.教育公平: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
三、欧美教育思潮在我国的应用与借鉴在我国,欧美教育思潮的引入促进了教育改革的推进。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等都是对欧美教育思潮的借鉴与应用。
我国教育界也在不断探索,以期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发展之路。
四、欧美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的启示1.深化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加强素质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教育公平,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为每个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总之,欧美教育思潮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终身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 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 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 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 播,近30年来关于终身教育概念的讨论可谓 众说纷纭,甚至迄今为止也没有统一的权威 性定论。这一事实不仅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了 这一崭新的教育理念在全世界所受到的关注 和重视的程度,同时也证实了该理念在形成 科学的概念方面所必需的全面解释与严密论 证尚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差距。
二、 郎格朗的终身教育思想
(一)含义 终身教育是指持续一生的教育过程,也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总和,还 意味着社会应为受教育者提供各种可供选择的教育机会。 (二)目标 1.培养新人 2.实现教育民主化 (三)原则 1.要保证教育的连续性防止过时 2.是教育计划和教育方法适应每个社会成员的具体需要 3.在各个阶段都要努力培养新人,使之适应社会的变化 4.大规模的调动和利用各种训练手段和信息,这些手段和信息超出了对教育 的传统定义和组织形式上的限制 5.在各种形式的行动和教育目标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例证:日本 联邦德 国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 舒尔茨系统阐述的人力资 本理论以及现代教育之经 济价值的基本观点,即为 当代教育经济主义思潮的 兴起揭开了序幕,也一直 成为该思潮的主要内容。
一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1)舒尔茨:认为通过人力投资改善人的素质是战后经
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其论著构建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 本框架,为教育经济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 据。 (2)丹尼森:1962年出版了《美国经济增长因素和我们 面临的选择》。该书根据美国的历史统计资料,对美国经 济增长的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得出增长教育量而引起的 劳动者教育程度的提高会促进经济增长。认为知识进展和 它在生产上的运用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3)贝克尔:发布了论文《大学教育投资不足》和著作 《人力资本:理论和经验研究》,认为家庭也是人们做出 一连串资源分配决定的场所,因此他把注意力从个人行为 转向家庭行为。此外,他还探讨了人力资本投资与工资差 异问题,并着重考察了个人教育支出的经济效益
3.教育要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人的内部具有实现潜
能的倾向性,学习是自我自律的,教育的作用及功 能在于创造最佳的条件,让受教育者在自我促动中 成其为自己,而最佳的条件就是一种自由的心理气 氛。创造自由的心理气氛关键在于培养能促进作用 的教师,培养真诚融洽的师生关系,进行以学生为 中心的教学和评价。
资本的积累是社会经济增长的源泉,教育也是使个人收入的社 会分配趋于平等的因素。
三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评价
人力资本理论强人力资源是一种巨大的资
源,高度重视人的知识,智力和能力在经济 增长中的巨大作用,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人力 资本投资,课提高人的质量,增强人的智能, 改善人的生活,从而为个人和社会带来巨大 效益,促进经济增长。所有这些观点,在一 定程度上反应了现代经济和现代教育的某些 客观规律。
1.教育目标自我实现 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促使“完美人格的形成”和“人的潜能的 充分发展”即人的“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的人格特征,第一整体性,即达到人的内外统 一。第二创造性,即从内部去寻找创造性的源泉。
2.课程设置---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中“自我实现”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其 课程内容的安排必然由学科中心转向个体。现代人文主义教 育内容注重满足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整体协调发展需要。在 课程的安排上富有弹性,注意课程内容的思想性与情感性的 相互渗透,要求课程内容的安排以学生为中心,考虑为不同 能力的学生提供相适合的课程。它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 异,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施以相应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的 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掘。
(二)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产 生的基础
1:哲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在人性论、认识论 之上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核心内容是“人的存在”。 同时,把人的存在视为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此外,现代人文 主义把丰富发展人的情感生活看作是人整体发展不可缺少的 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吸收了存在主义哲学家贝尔提出的著名 的“我与你”关系理论重视师生间良好关系的培养,认为情 感发展主要得益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第二节 人力资本理论
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许多国家 致力于经济建设 2,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飞速发展,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而科技人才的培养依赖教育 3,冷战局势导致国家间竞争加剧, 以及社会民主运动的发展,人们寄希 望于通过教育增强国家实力,促进社 会和经济的平等 4,1961年美国首次召开的人力资本 投资会议激发了人们对教育和经济问 题,特别是人力资本问题的热烈讨论
马斯洛: 亚伯拉罕· 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1908-1970)出生于纽 约市布鲁克林区。美 国社会心理学家、人 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 学家,人本主义心理 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 论家,心理学第三势 力的领导人。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 观点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现代人文
二.激进主义教育思潮的思想渊源
1.
2.
源于卢梭和尼尔的教育思想:卢梭关于人性本是 善良的,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自我发展,应 让儿童选择他们自己的学习,不应设置固定的课 程,教育不应与生活脱节等观念,为一些现代激 进主义教育思想家提供了基本的教育哲学基础。 而尼尔关于儿童一生下来就是善的,应通过教育 这一手段给儿童以自由发展,使他们获得幸福和 快乐,以达到社会的改良;学校应该适应儿童, 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儿童自我 管理的能力和习惯等基本观点不断被古德曼等人 引证和阐发。 源于杜威的教育思想: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以及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现代激进主义教育思想 的另一种重要思想渊源。
国为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解决战争期间 留下的一些问题,通过了一系列的法案,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二)教育改革和实践背景:社会和教育现状 越面临困境,各种教育改革的意见和设想 也就越多。 (三)教育观念转变的趋势:随着“二战” 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信息技术 的发展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工业 社会开始向信息社会过渡,“制度化教育” 的弊端日趋突出。
三 对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评 价
它的反传统教育的姿态,对当代美国和世界的教育实践产
生你勒积极而深刻 的影响。最为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教 育观念的变革,即教育不是简单地建立在单一的行为塑造 上,而是发展人的价值、理想、真善美等高级心理品质的 内在学习过程。但其“自我实现”的教育目标虽在发挥人 所具有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具有你积极的意义, 但它的立足点放在了人性的内部力量上,过分夸大了人的 自然素质的作用,简单地把个体价值的实现与个体的社会 价值画等号,无视社会对个体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必 然制约作用,这是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理论受到现象学 方法等的影响而带有的先天缺陷。同时,这一缺陷导致现 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实践中易于偏向情感一端,难以做 到认识与情感有机统一的原因之一。其结果往往使认知发 展落后,又反过来妨碍整个潜能的发挥。
主义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着重强 调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 性;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人本化 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创一种自由 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兴 起
(一):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兴起的背景 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异化为物的 现象逐渐加剧。人类成为科学技术的奴隶,面临着外 部价值体系的瓦解,随之转向内心世界寻求价值目标。 在教育领域,20世纪20.30年代后,杜威的实用主义 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收到抨击和冷落,到了20世纪50 年代,结构主义教育运动又由于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对 学生情感和个性的压制而遭到抨击,在这种社会和教 育背景下,现代人文主义者对教育现状提出了尖锐的 批评,并系统 的阐明了他们的教育观点,从而形成了 一股新的教育思潮。
2:心理学基础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它认为人具有完整的人格,因此不仅从直觉的角度去把握整 体性,而且要“从意识经验自身这一整体去开辟新的研究领 域”。在教育的过程中,主张发挥人的整体性,使身心的发 展协调一致,同注意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三)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一、 终身教育思想溯源
(一)耶克斯利的终身教育思想
英国成人教育家巴慈尔· 耶克斯利是最早明确提出终身教育概
念的人。其代表作是《终身教育》。由于耶克斯利阐述终身 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出于宗教需要,从而使他的终身教 育思想的传播受到很大的限制,但其视野已超越时代教育实 践的局限,即便在今天看来,也是一个很大胆的构想。 (二)杜威思想对终身教育观点的影响 其“生长论”语终身教育思想存在内在联系,并提出“一个 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该停止”。 (三)现代终身教育思想的兴起
一、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 概念。总体来看,它经历了古典人文主义教 育、人文主义教育、新人文主义教育和现代 新人文主义教育这四个发展阶段。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一个融合了众多教 育流派的体系。广义上说,进步主义、要素 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等教育思潮以及 教育人类学,法兰克福学派和以马斯洛、罗 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都可以称为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从狭义上说,现代人文 主义教育特指20世纪60、70年代盛行于美国 的一种人本化教育思想。
4.人文主义教育改革实践
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既是一种建构在现代人文主义心
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思潮,又是一种广泛的现代人文 主义教育改革运动。在实践中表现为”情意教育“, “整合教育”,”自我科学”,“心理教育”,
改革实践---派迪亚计划
派迪亚,希腊语,意为教育。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