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探索水的秘密》,主要内容包括:1. 认识水的基本特性;2. 学习水的净化方法;3. 探索水的溶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的基本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展观察、思考、操作等能力。

3.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水的基本特性,了解水的净化方法。

难点:探索水的溶解能力,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水、沙子、石子、棉花等。

学具:每个学生一组实验材料(包括杯子、水、盐、糖、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自来水,引导学生发现水的基本特性。

2. 讲解水的特性:通过PPT展示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等特性,让学生了解水的特点。

3. 水的净化:让学生观察沙子、石子、棉花等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净化水。

4. 小组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的净化方法,对水进行净化。

5. 探索水的溶解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盐、糖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探讨水的溶解能力。

7. 作业设计题目1:请画出你们实验中使用的净化材料。

题目2:请写一篇关于水的小作文,可以描述水的特点、净化方法等。

答案:题目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画出使用的净化材料。

六、板书设计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水的净化:沙子、石子、棉花等水的溶解能力:盐、糖等七、作业设计题目1:请画出你们实验中使用的净化材料。

题目2:请写一篇关于水的小作文,可以描述水的特点、净化方法等。

答案:题目1: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画出使用的净化材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让学生了解了水的基本特性和净化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探索水的溶解能力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掌握了水的溶解规律。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含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水的秘密》含反思教案:《水的秘密》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

2. 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水的特性展开,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秘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水的秘密的欲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使幼儿能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特性。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幼儿能在实验过程中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特性。

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秘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杯子、滴管、纸、彩笔、棉花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杯子、一滴管、一张纸、一支彩笔、一团棉花。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杯水,提问:“你们知道水有什么特点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 观察实验(10分钟)(1)教师演示实验一:将一杯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用水滴管在纸上滴水,观察水的形状。

提问:“你们发现水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吗?”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2)教师演示实验二:将一杯水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用棉花团在水上摩擦,观察水的变化。

提问:“你们发现水有什么变化吗?”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生活中的现象,如:为什么我们在纸上画的水滴会扩散?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请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水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

六、板书设计水的秘密:1. 水没有形状,可以流动。

2. 水可以被吸附在其他物体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生活中水的现象,并用所学知识解释。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标题: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导语:科学是一门让孩子们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索世界的学科。

在中班科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通过探索水的秘密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教案将围绕水的特性展开,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水的性质和变化。

一、活动目标让幼儿:1. 了解水的基本特征,如透明、无味、无色等;2. 发现水的存在形式,如液态、固态和气态;3. 观察并探索水的变化过程,如从液态到固态和从固态到液态的变化;4. 培养观察和实践的能力,培养科学思维。

二、活动准备1. 带来一瓶蒸馏水或纯净水,以及一些冷冻水块;2. 准备一个大水槽或盆子;3. 一些小容器,如杯子、碗、盒子等;4. 一些小石子、小枝条、小纸片等用于实验;5. 一些可收集结果和观察记录的工具,如纸张和颜色笔等。

三、活动展开1. 探索水的特性a. 引导幼儿观察蒸馏水或纯净水的外观,让他们描述水的颜色和透明度。

引导幼儿互相分享观察结果,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水的特性。

b. 让幼儿相互分享自己对水味道的描述,引导幼儿讨论水是否有味道。

通过集体讨论,得出结论:水是无味的。

c. 指导幼儿通过触摸水的方式,感受水的特性。

提问:水是温暖的还是冷的?水触摸时有什么感觉?2. 探索水的存在形式a. 准备一些冷冻水块,让幼儿摸一摸冰块。

引导幼儿描述冰的特性,例如触摸时的冷感。

b. 将冰块放入大水槽或盆子中,让幼儿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

引导幼儿描述冰块逐渐变为水的过程,以及观察到的变化。

c. 让幼儿讨论水的存在形式,引导他们说出水的液态、固态和气态。

3. 实验水的变化过程a. 将一小碗水放入冰箱冷冻,准备好一些小容器和小石子等。

引导幼儿设想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水会发生哪些变化。

b. 将冰块放入一个小容器中,引导幼儿观察冰块的外观和触感。

再逐渐加入小石子等杂物,观察冰块的变化。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探索水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基本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记录的科学探究能力。

3.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了解水的特性。

三、教学准备1.教具:透明玻璃杯、水、食用色素、冰块、盐、小勺、滴管、记录表。

2.环境布置:实验区、观察区、记录区。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水是什么吗?水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幼儿说出水的颜色、味道、透明度等)2.感知水的特性(1)观察水的颜色和透明度师: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玻璃杯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的?水是透明的吗?(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2)品尝水的味道师:请小朋友们尝一尝水的味道,水是什么味道的?(引导幼儿品尝并回答)3.实验探索(1)水变色的实验师:我们知道了水是无色、无味的,那我们能不能让水变色呢?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

(将食用色素滴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水颜色的变化)(2)冰块融化实验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冰块是怎么来的吗?冰块放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将冰块放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冰块融化的过程)(3)盐溶解实验师:我们知道了冰块可以融化,那盐放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将盐放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盐溶解的过程)4.记录与讨论(1)分组讨论师:请小朋友们分成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在实验中都发现了什么现象。

(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并记录在记录表上)(2)集体讨论师:请各组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师: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水的颜色、味道、透明度等特点,还发现了水可以变色、冰块融化、盐溶解等有趣的现象。

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水资源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6.结束语师:小朋友们,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我们的家园。

希望你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做到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要来做一个神奇的实验,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喝的水,它有哪些秘密吗?(2)生(纷纷举手):水是透明的!师:对,水是透明的,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水还有其他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水的秘密。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孩子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

通过对水的探索和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力和科学兴趣,让他们深入了解这个世界,积累并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本节课针对中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水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科学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水的性质和特点,包括:透明、无色、可变形、可流动、易挥发等;2.知道水存在于各种自然物体和自然界中,并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3.能够通过实验方法认识水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等;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1.水杯、塑料勺、透明杯子等;2.少量盐、糖、食醋、调料油等;3.水,室温和冷水各一杯;4.食用色素等。

导入环节1.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关于水的认知和观念,引出学生关于水的认知疑惑和兴趣,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展开简单探究。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水的游戏。

例如:漂浮瓶、水中捞着小球等小组游戏活动,以吸引学生关注和积极参与,给学生留下记忆刻画。

实验探究环节1.让学生观察水的性状和特点,如:无色、透明、可变形、可流动。

2.感受触摸水的性质,学习到水可以流动,也可以拿在手中观察等。

3.将盐、糖、食醋、调料油等溶解在水中,让学生观察发生的变化,从中认识到水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等。

4.蒸发法制作食盐,加深学生对水的认知。

5.通过观察配合学生的表达,提问让学生理解水的概念。

课堂巩固环节1.回顾学生发现的水的性质和特点,巩固学生对水的基本认知。

针对他们发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找答案。

2.让学生画出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让学生归纳总结水的性质和特点。

3.通过提问、小游戏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水的认知掌握情况。

本节课虽然面向中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进行设计,但教学日期紧张,导致一些环节被快速完成或缩短。

这对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水的性质目标有所影响。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一、教学背景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作为小学前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在探究水的同时,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本次教学以探索水的性质为主线,通过观察、实验和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热情,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应用,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乐趣。

三、教学内容1.水的基本性质:无味、透明、凉爽、流动、不压缩。

2.水的应用:洗澡、洗衣服、浇花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唱歌、做游戏,热身正在进行的活动。

2. 植物需要水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植物需要水,带领大家观察幼儿园里的花草,询问幼儿园需要水吗?幼儿回答后,教师补充解释一下为什么植物需要水。

3. 探究水的性质•活动1:感受水的凉爽教师放置一个冰块在幼儿面前,并问幼儿:这是什么?薄薄的一片,为什么这么冷?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冰块所带来的凉爽,让幼儿手指轻轻的碰一碰冰块,看看手指的样子,感受一下冰块的温度。

生活应用:夏天,我们最喜欢吃的就是冰棍、冰淇淋。

草地上洒水,也会凉爽很多。

•活动2:观察水的流动性教师带领幼儿用透明的水杯装满水,并提一个小球,问幼儿:小球会发生什么?教师可以提议幼儿来轻吹一下小球,看看小球在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幼儿看到小球在水中会飘起来,并让小球自由飘荡。

生活应用:小蘑菇是可爱的,为什么我们看到它们长在地里,立刻会想到浇水,因为它们需要水才能快快乐乐的生长。

•活动3:观察水的不压缩教师让幼儿手拿水杯,从顶部开始轻轻地将杯子揉成一个球状。

为什么这个球没有爆炸?为什么水杯可以重重的掉在地上,里面的水也不会漏出来?询问幼儿,引导幼儿发现水的性质。

教师可以用应用案例表明水不被压缩的特性,比如我们的指甲刀就是利用了这一特性,才能把硬硬的指甲剪下来;如果我们把水放在活塞里,那活塞也不可能把水压缩。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含反思探索水的秘密一. 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来源、性质和特点。

2. 观察和探讨水的变化与运动。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二.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2个透明玻璃杯、水、油、酒精。

2. 示范材料:2个小漏斗、一个水龙头。

3. 实验道具:水滴模型、水循环模型。

4. 玩具:水泵玩具、小船。

三. 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轻声说:“同学们,你们喜欢水吗?水对我们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天都需要喝水、洗澡和洗衣服。

那么,你们知道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我们来探索一下水的秘密吧!”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水”的字样,并请几位同学大声读出。

2. 发现老师拿出一个玻璃杯,倒满水,然后请一位同学观察:水是什么颜色?水是什么味道?水的形状是怎样的?同学们积极回答:“水是透明的,没有味道,形状是液体。

”3. 探索(1)水的颜色老师拿出另一个透明玻璃杯,倒入一点酒精,再倒入一点水,然后让同学们观察水的颜色是否有变化。

同学们惊讶地发现,水的颜色变成了淡淡的黄色。

老师解释:“水是透明的,但在一些情况下,会受到其他物质的影响而改变颜色。

”(2)水的味道老师拿出一个小漏斗,倒入一点油,再倒入一点水,然后让同学们闻一闻。

同学们纷纷表示,水的味道变得怪怪的。

老师提示:“水在某些情况下会被其他物质所污染,影响味道。

”(3)水的形状老师拿出一个小船,放入一个玻璃杯中的水里。

同学们观察并发现,小船浮在水里,并且水会把船推动。

同学们兴奋地说:“水是液体,可以让东西浮起来,并且可以推动物体。

”老师鼓励同学们尝试将其他玩具放入水中,观察水的变化。

(4)水的变化老师拿出示范材料中的水滴模型,展示给同学们看,并解释:“水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不同温度下,水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老师引导同学们回忆夏天遇到过的雨水和冰块会融化成水的情况,帮助同学们理解水的变化过程。

(5)水的循环老师拿出示范材料中的水循环模型,向同学们解释水的循环过程,并借助小黑板进行简单的示意图绘制。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水世界》,内容包括水的特性、水的用途、节约用水三个方面。

详细内容如下:1.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溶解等;2. 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3. 节约用水:了解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和用途,培养幼儿对水的认知;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特性和节约用水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水的用途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水杯、滴管、颜色、沙子、小船等;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水杯,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外观特征;(2)请幼儿用手感受水的流动性和溶解性;(3)讨论:水有哪些用途?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节约用水?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讲解水的特性;(2)教师以图片和实物为例,讲解水的用途;(3)讨论:如何节约用水?3.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实践;(2)幼儿用记录表记录实践过程;(3)每组分享实践成果,教师点评。

(2)讨论:水对我们的重要性,如何保护水资源;(3)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流动、溶解等;2. 水的用途: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等;3. 节约用水:洗手时关闭水龙头、洗澡时控制用水量、用废水冲厕所等。

七、作业设计(1)观察家里用水的地方,记录下节约用水的方法;(2)画一幅关于节约用水的画。

2. 答案:(1)节约用水方法:洗手时关闭水龙头、洗澡时控制用水量、用废水冲厕所等;(2)绘画内容:表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如洗手时关闭水龙头、水滴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讨论、分享等方式,使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和用途,培养了节约用水的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水世界》,详细内容包括:水的来源、水的特性、水的用途以及如何节约用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特性以及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幼儿对水的认识。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来源、特性以及节约用水的方法。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节约用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盆、杯子、滴管、色素、海绵、放大镜等。

学具:图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外观、颜色、气味等,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

(2)让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活动,每组选择一种教具,观察水的特性,如透明、无味、流动等。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如雨水、河水、地下水等。

(2)以生活中的实例,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如饮用、洗涤、灌溉等。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滴管、色素、水进行实验,观察水的变化,如颜色、流动等。

(2)组织幼儿进行“水滴搬家”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水的流动特性。

4. 节约用水教育(1)教师讲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浪费水的危害。

(2)让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节约用水方法,如洗澡时关闭水龙头、用洗脸水冲厕所等。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课后实践,让幼儿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探索水的秘密2. 内容:(1)水的来源:雨水、河水、地下水等。

(2)水的特性:透明、无味、流动等。

(3)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

(4)节约用水:洗澡时关闭水龙头、用洗脸水冲厕所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节水行动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画出自己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个场景,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答案示例:我洗澡时,把水龙头关小,节约用水。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科目:科学年级:幼儿园中班教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水的常见特性;2. 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和进行实验的科学思维;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各种容器:杯子、碗、瓶子等;2. 水、冰块;3. 长颈漏斗、眼滴、吸管等;4. 彩虹色水墨水;5. 几个漏斗;6. 白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引导幼儿回顾前面学过的液体是什么,我们平时有哪些液体使用频率高。

2. 通过一些简单问题和图片让幼儿了解水的常见特征,如水的透明、流动等。

二、探究 (15分钟)1. 展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让幼儿观察它们的形状和容量。

2. 让幼儿猜测不同容器可以装多少水。

3. 利用长颈漏斗、眼滴、吸管等工具,让幼儿进行倒水、滴水等操作,观察“倒水和滴水的方式是否影响水的量”等现象。

4. 利用几个漏斗进行实验,观察在相同时间内,不同形状的漏斗流出的水量有何不同。

5. 利用彩虹色水墨水,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找出颜色的变化规律。

三、总结 (10分钟)1. 向幼儿提问:“水的量受哪些因素影响?”2. 让幼儿归纳总结水的常见特性和运动方式。

3.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我们把一碗水放在外面,过一段时间会发生什么变化?”4. 提供简单的回收物料,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究,观察水的蒸发、冰块的融化等现象。

四、延伸活动 (5分钟)1. 让幼儿绘制自己最喜欢的形状的水,如云朵形状的水、鱼儿形状的水等。

2. 视情况提供一些简单的物品,让幼儿进行实验,观察这些物品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五、结束语 (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幼儿们要多观察、多思考、多实验,并引导幼儿感受到科学带给我们的乐趣和惊喜。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常见特性,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逐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教学背景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已经基本掌握了水是什么,水能干什么的基础知识。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水,通过简单的实验,帮助孩子探索水的秘密,从而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特性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及其变化过程。

3.能够简单地观察和描述水的运动状态和现象。

4.培养孩子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1.1 启发思考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水”字,逐个询问孩子:“你们对水有什么了解?”“水对我们来说重要吗?我们都有哪些日常活动需要用到水?”等问题,让孩子们自由发表观点,激发他们积极思考的兴趣。

1.2 引入主题再通过介绍一些在子班时无法接触到、与水有关的知识,让孩子们感受到本课程的重要性。

例如,水是构成世界上所有生命必要的物质,人体内约有70%是水等。

2. 学习内容(30分钟)2.1 水的三态及变化过程教师在实验台上展示一些常见的水的三态物体,如冰块、热水蒸汽等,然后通过让孩子们讨论、对比,引导孩子们了解到水存在的三态,以及由一种态到另一态的转换方式,即凝固、融化、蒸发、冷却、加热等。

2.2 水的运动状态教师再通过情境调查与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认识到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状态,如水的流动、落下、悬浮、溅出等,然后带领孩子们能够简单地观察和描述水的运动状态及现象。

3. 实验探索(25分钟)3.1 实验一:探究水的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师先让孩子们在实验台上观察两张纸的相遇,引导孩子们理解相同的原理为何一摊水能够结成水滴。

接下来教师会用苏打水和醋混合制作二氧化碳,再将气球套在瓶口,孩子们逐一地加入实验物品,观察瓶子里面的气球会鼓起。

孩子们会得出: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是让气球鼓起的原因。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能了解到水中的分子是如何既相互吸引又碰撞着,这些力就是分子间的作用力,而在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作用下才会让我们看到水的一些奇妙现象。

中班科学《水的秘密》教案附反思

中班科学《水的秘密》教案附反思

中班科学《水的秘密》教案附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基本特征,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2.通过实验操作,探索水的溶解性,培养观察和动手能力。

3.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水的基本特征,了解水的溶解性。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水的溶解性。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透明玻璃杯、水、糖、盐、酱油、醋、食用油、色素、搅拌棒。

2.学生准备:每组一套实验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杯清水,引导学生观察水的颜色、味道和透明度。

2.探索水的基本特征(1)教师将糖、盐、酱油、醋、食用油分别加入水中,引导学生观察溶解现象。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观察结果。

3.实验操作(1)教师示范如何用搅拌棒搅拌溶液,使溶解更充分。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搅拌后的溶解现象。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搅拌后溶解更快?4.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色素,引导学生观察色素的颜色。

(2)学生将色素加入水中,观察溶解现象。

(3)教师提问:为什么加入色素后水变色了?(2)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水的特征和溶解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教学不足3.改进措施(1)加强实验前的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要领。

(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3)在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深入理解水的溶解性,并能够描述水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理解溶解过程中的科学原理。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喝的是什么吗?(等待回答)对了,是水。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如透明、无味、无色等。

2.帮助幼儿认识水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

4.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探索能力。

二、教学准备1.水、容器、玩具浴盆、透明玻璃杯、彩色胶纸等。

2.测量软尺、眼镜蛇、教材、实验记录表等。

三、教学内容1. 什么是水?•提问:你知道水是什么吗?•引导幼儿回答,并补充水是透明、无味、无色的。

2. 水的性质实验1.实验一:水是透明的–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水–实验步骤:将水倒入玻璃杯中,观察水的透明性。

–实验结论:水是透明的。

2.实验二:水是无味的–实验材料:玻璃杯、水、彩色胶纸–实验步骤:在盲目的状态下让幼儿品尝水,然后在玻璃杯上贴上胶纸,让幼儿再次品尝水。

–实验结论:水是无味的。

3.实验三:水是无色的–实验材料:玻璃杯、水–实验步骤: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水,没有颜色。

–实验结论:水是无色的。

3. 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讨论: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引导幼儿回答并讨论。

四、教学活动1.欣赏故事《小熊喝水》并讨论故事中小熊为什么要喝水。

2.进行水的性质实验,让幼儿亲身体会水的透明、无味、无色等性质。

3.观察玩具浴盆中的水,讨论水是如何把玩具“浮”起来的。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幼儿们了解了水的基本性质及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和讨论,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和探索能力,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以上就是本次《探索水的秘密》科学公开课的教案,希未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神奇的水世界》中的第二节,详细内容围绕“探索水的秘密”展开。

主要包括水的特性、水的用途、节约用水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特性,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水的用途和重要性。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水的特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容器、颜色、沙子、小石子、滴管、抹布等。

学具:记录表、画笔、水杯、小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装满水,让幼儿观察水的外观。

(2)邀请幼儿用手触摸水,感受水的温度。

(3)让幼儿闻一闻、尝一尝水,了解水的味道。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

(2)讨论水的用途,引导幼儿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滴管将水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观察水的流动。

(2)在水中加入颜色、沙子、小石子等,让幼儿观察变化。

(3)组织幼儿进行“水杯传水”的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1)让幼儿谈谈对水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5. 拓展延伸(1)让幼儿与家长一起调查家里的用水情况,共同制定节约用水计划。

(2)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了解水资源的保护。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探索水的秘密2. 板书内容:(1)水的特性: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用途:生活、农业、工业等(3)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节水行动2. 作业内容: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画一幅关于节约用水的画。

3. 答案:根据幼儿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水的特性和用途,培养了节约用水的意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我设计这节《探索水的秘密》的科学课,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和感受水的基本特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水,知道水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水的基本特性。

难点是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理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教具与学具准备:每个孩子准备一个透明杯子、一些水、一些盐、一些糖和一些颜料。

我还准备了一个大水盆,一些小石子,一些冰块和一台显微镜。

活动过程:一、导入(5分钟):我会给每个孩子发一个透明杯子,让他们观察杯子里的水,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觉得水有什么特点?”二、实验操作(10分钟):我会引导孩子们进行三个实验。

第一个实验,我会让他们在杯子里加入一些盐,观察水的变化。

第二个实验,我会让他们在杯子里加入一些糖,观察水的变化。

第三个实验,我会让他们在杯子里加入一些颜料,观察水的变化。

三、分享与讨论(10分钟):我会让每个孩子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并引导他们讨论: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四、实践活动(10分钟):我会引导孩子们进行一个团队合作的实践活动。

我会让他们一起把水盆里的水弄脏,然后一起想办法把水弄干净。

活动重难点:重点是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水的基本特性。

难点是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理解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水的好奇心很强,他们通过实验,了解了水的基本特性,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我让孩子们在家里找一个容器,装满水,然后观察水的变化。

第二天,他们分享了他们的观察结果,有的孩子发现水变得很脏,有的孩子发现水变得很亮。

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水的特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探索水的秘密》的科学课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奇妙的水世界》,详细内容包括:水的形态、水的用途、水的循环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不同形态,认识到水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循环的概念及过程。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循环演示图、水形态变化实验器材。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水循环演示图,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水是怎么变化的吗?”(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水的变化,如雨、雪、雾等。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形态变化,如冰、水、蒸汽。

(2)讲解水循环的过程,让幼儿了解水是如何在地球上不断循环的。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请你们来说一说,水有哪些用途?”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如:喝水、洗衣服、灌溉农田等。

4.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发放记录表,让幼儿画出水的不同形态。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画中的水形态。

5. 节约用水教育(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让幼儿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引导幼儿分享节约用水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探索水的秘密2. 内容:(1)水的形态:冰、水、蒸汽(2)水的用途:喝水、洗衣服、灌溉农田等(3)水循环: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4)节约用水:洗手时关闭水龙头、洗澡时控制用水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用水的情况,记录在记录表上。

答案示例:(1)刷牙时用水(2)洗脸时用水(3)洗澡时用水(4)洗菜时用水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要求,以探索水的秘密为主题,详细内容涉及《幼儿园科学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身边的科学”,第二节“水的奥秘”。

具体内容包括:水的来源、水的特性、水的用途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知道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2. 帮助幼儿认识水的特性,提高观察、实验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来源、特性及用途。

难点:如何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并掌握水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水龙头、水桶、滴管、色素、瓶子、图片等。

2. 学具:实验操作盘、观察记录表、画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带幼儿参观水源,了解水的来源。

(2)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水,如:洗手、喝水、洗衣服等。

2. 例题讲解(1)水的来源:通过讲解和图片,让幼儿了解水的来源。

(2)水的特性: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并了解水的透明、无味、流动等特性。

3.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水的特性。

4. 拓展活动(1)让幼儿举例说明生活中水的用途。

(2)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探索水的秘密2. 板书内容:(1)水的来源:雨水、地下水、河流等(2)水的特性:透明、无味、流动等(3)水的用途:洗手、喝水、洗衣服等(4)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关于水的画,表现出水的特性。

(2)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记录下来。

2. 答案:(1)画的答案:幼儿自由发挥,表现出水的特性。

(2)讨论的答案: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水资源的保护。

(2)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保护水资源的行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中的水的特性3. 随堂练习的实验操作4. 保护水资源的讨论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幼儿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探索水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探索水的秘密。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性质、用途以及在水中的简单实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了解水的用途。

2. 通过实验,让幼儿观察水的表面张力、浮力等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的性质、用途以及简单的水实验。

难点:水的表面张力、浮力等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色素、小船、硬币、滴管、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透明玻璃杯,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外观、颜色、味道等,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索兴趣。

2. 讲解水的性质(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具有流动性和湿润性。

3. 探索水的表面张力(10分钟)(1)教师演示硬币浮在水面的实验,引导幼儿观察硬币浮在水面上的现象。

(2)让幼儿动手操作,用滴管向硬币滴水,观察硬币浮力变化。

4. 探索水的浮力(10分钟)(1)教师演示小船浮在水面上的实验,让幼儿了解浮力现象。

(2)让幼儿动手操作,用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行浮力实验。

5. 课堂小结(5分钟)6.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描绘出水的样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探索水的秘密2. 内容:(1)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2)水的用途:饮用、洗涤、灌溉等(3)实验现象:表面张力、浮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水的奇妙世界请幼儿用画笔描绘出水的样子,并简单描述水的用途和实验现象。

答案示例:我画的是一杯水,它是无色、无味的,可以喝,还可以用来洗手。

今天老师还教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硬币可以浮在水面上,小船也能在水里浮起来,真神奇!2. 课后实践作业:观察家里的水龙头,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水的秘密》

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水的秘密》

《水的秘密》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的基本特征和性质,知道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2.培养幼儿的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水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探索水的秘密。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透明玻璃杯、水、食用色素、盐、糖、勺子、滴管、过滤纸等。

2.教学课件:水的图片、实验操作步骤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一杯水,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水有什么特征吗?2.探索活动(1)实验一:观察水的颜色教师将食用色素滴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水颜色的变化。

(2)实验二:观察水的味道教师将糖和盐分别放入两杯水中,让幼儿品尝并描述味道。

(3)实验三:观察水的过滤教师将过滤纸放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过滤纸上的变化。

(2)教师讲解水的性质:水可以溶解糖和盐,过滤纸可以过滤掉水中的杂质。

4.动手操作(1)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验。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实验成果。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公开课教学效果较好,幼儿积极参与实验活动,对水的秘密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2.教学改进(1)在实验环节,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如制作彩虹水、水火箭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在讲解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

3.教学收获本次公开课让幼儿掌握了水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也让教师对科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展示一杯清水,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的这杯水是什么颜色的?”“对,它是无色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探索水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水的三个特性;
2.能仔细观察和比较,乐于尝试;
3.懂得保护水。

活动准备:
1.两个透明碗(一个碗内有水和叶子;一个碗内装大米,大米里有塑料玩具),一盆水,塑料杯清水,白糖、盐、颜料、石子、红豆、搅拌棒(吸管)。

2.塑料小篮、清水、毛巾、塑料玩具、小勺子、颜料盘。

活动过程:
1.教师导入课题
(1)出示一杯清水师:瞧,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好朋友--水。

它的秘密可多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水的秘密。

(2)幼儿猜猜水里、米里有什么。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碗,一个碗内有水;一个碗内装大米,你们知道米里、水里都藏着什么东西吗?
幼:有的说水里有条叶子;有的说水里有叶子在飘来飘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有的说一看就知道;有的说透过水看到的。

师:看看米里有什么?
幼:有的说只有米;有的说什么也没有;有的说看不出。

教师从米里拿出塑料玩具。

小结:师:小朋友们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水是透明的,透过水我们能看见水里的物体。

评:以探索秘密引出课题,萌发幼儿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以具体形象的猜一猜活动,让幼儿自己感受水是透明的。

2.幼儿进行尝试操作。

(1)水活动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小篮子,请你们用篮子盛毛巾和塑料玩具,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幼A:毛巾没有掉出来,在小篮子里。

幼B:塑料玩具一直在小篮子里面,没有像水一样流出来。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毛巾和塑料玩具是固体,不会流动。

师: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用小篮子来盛水,看一看它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呢?
幼A:水从篮子里流出来了。

小结:师:小朋友们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水是液体,会流动;评:提供材料,幼儿在自己的尝试操作中感知与比较水是会流动,教师及时肯定幼儿的结论,使幼儿有了成功的体验,为下一尝试活动奠定了基础。

(2)溶解实验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实验呀?好,在动手做实验之前呢,小朋友们要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

3.老师演示白糖溶解的实验师:通过老师刚刚白糖溶解的实验,小朋友们在做实验时需要注意:
(1)回到座位上拿出记录表和笔,根据记录表的顺序开始操作;
(2)每个小朋友只能舀一小勺的材料,把材料放进去时用搅拌棒搅拌均匀;
(3)每做完一个实验要用笔记录下来;
(4)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小朋友们要小声讨论,不影响其他小朋友,有问题的请举手。

(5)在做实验时,老师会放音乐,等音乐停止,钢琴曲响起时,无论有没有做完实验,所有小朋友都要拿着记录表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幼儿尝试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及实物在水中的变化。

建议幼儿相互交流实验结果。

师:谁来告诉大家,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幼A:盐放在水中没有了,红豆沉到了杯底。

幼B:颜料放在水中,搅一搅后没有了,水变成了淡红色,小石子还在水中。

幼C:盐、颜料放在水中都没了,水变颜色了,红豆、石子都在水里。

师:小朋友观察得可真仔细。

师:好,现在小朋友们跟着陈老师一起来验证刚刚所得的实验。

小结:师:通过我们刚刚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盐巴、颜料放入水中不见了,它们和水分不开来了,这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而石头和红豆经过搅拌,它们能和水分开并可以将它们取出,所以它们是不被溶解的;最终,我们得出了结论:水是能溶解的。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幼:有的说果珍,有的说阿华田,有的说味精,有的说化肥,有的说感冒冲剂。

(提供多种材料,引让幼儿尝试操作,并引导幼儿自己观察、比较,讲述自己的发现。

既为幼儿间的互动提供了机会,又使幼儿的主动活动得到了充分体现,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能力,也理解了溶解的含义。

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

)
4.引导幼儿保护水师:水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小鱼儿们要生活在水里面,我们要喝水。

可我们经常在电视看到一些河水发黑、发臭,鱼儿都死了,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我们怎样保护水呢?
幼A:不把脏东西丢进河里。

幼B:工厂里污水不能放到河里。

幼C:看到河里有垃圾把它捞上来。

师:小朋友的办法可真多,好了,现在我们把刚才水杯里的水倒到水桶里,可千万不能乱倒呀。

总结: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探索了水的秘密,做了关于水的实验,从中我们发现了一、水是透明的;二、水是液体,会流动的;三、水能溶解;最后因为水是我们最重要的朋友,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所以我们要保护好它,不让它受到污染。

对不对?
幼:对。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表现真棒!好,我们的课到此结束,谢谢小朋友们,小朋友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