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件-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ppt课件
![高中生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115cb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e.png)
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介绍如何保护遗传多样性,如建立自 然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法律法规的 制定和执行、开展宣传教育等,以维 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04
人类健康与疾病
Chapter
营养与健康
总结词:了解营养标签,选择健康食品
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均衡摄 入各种营养素,避免过量摄入脂肪、糖 和盐。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等组成。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染色体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的结果,具有稳定的形态和遗传学意 义。
02
遗传与进化
Chapter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
01
02
03
DNA复制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 息复制和遗传的基本过程 ,包括解旋、合成和聚合 等步骤。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地球上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和景 观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 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为生物 多样性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功能
描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以及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和 人类福祉的影响。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指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变异 ,包括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多样性等, 是生物适应环境和进化的重要基础。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 DNA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基因表 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01 02 03 04
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 基因克隆等领域。
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细胞内全 部蛋白质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 蛋白质的功能、相互作用等。
介绍如何保护遗传多样性,如建立自 然保护区、加强物种保护法律法规的 制定和执行、开展宣传教育等,以维 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04
人类健康与疾病
Chapter
营养与健康
总结词:了解营养标签,选择健康食品
认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包括均衡摄 入各种营养素,避免过量摄入脂肪、糖 和盐。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等组成。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
染色体是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后的结果,具有稳定的形态和遗传学意 义。
02
遗传与进化
Chapter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
01
02
03
DNA复制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遗传信 息复制和遗传的基本过程 ,包括解旋、合成和聚合 等步骤。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地球上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和景 观的多样性,包括森林、草原、 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为生物 多样性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生态系统功能
描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如物 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 ,以及生态系统对气候、环境和 人类福祉的影响。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指种内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变异 ,包括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多样性等, 是生物适应环境和进化的重要基础。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 DNA检测技术,可以用于基因表 达谱分析、基因突变检测等。
01 02 03 04
PCR技术
PCR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扩增DNA 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基因诊断、 基因克隆等领域。
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细胞内全 部蛋白质的技术,可以用于研究 蛋白质的功能、相互作用等。
《高中生物》PPT课件
![《高中生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645bcb03d8ce2f016623b3.png)
能量变化 光能 活跃化能
暗反应
基质中
ATP、[H]、多种酶 、 CO2
CO2的固定 C3的还原 ATP的水解
活跃化能 稳定化能
编辑ppt
28
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 ⒈光合作用所需的CO2的二个来源:
①呼吸作用产生的; ②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的(如是水生植物,则是从
周围的水中吸收的)。
⒉合作用释放的 O2的二个去向:
①温度
应用:
呼吸作用在最适温度(25~35℃)时最强;
超过最适温度,呼吸酶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呼吸
受抑制;
低于最适温度酶活性下降,呼吸受抑制。
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蔬菜、水果,
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降低呼吸
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编辑提ppt 高产量。
24
一般认为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⒍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是22.4升(L);
1升=1000毫升(ml)。
⒎摩尔数与质量的关系:摩尔数=物质的质量 (克)/ 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
编辑ppt
31
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计算: 净光合(表观光合) =真光合—呼吸作用
25 CO2吸收量mg/dm2·h
细胞质 主要是 丙酮 第一阶段 基质 葡萄糖 酸[H] 2ATP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线粒体 线粒体
丙酮酸 H2O
[H]、 O编辑ppt
2
CO2、 2ATP [H]
H2O
34ATP 19
有氧呼吸: ⒊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酶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 能量
11301_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11301_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197c65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9.png)
11
人类起源与发展
2024/1/26
人类起源的证据
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 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发展的历程
根据化石和考古资料,可以将人类发展历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 和现代人四个阶段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意义
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未来 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营养级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同一 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表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 营养层次。
15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 内部的循环运动,包括水循环、
碳循环、氮循环等。
2024/1/26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 化和散失的过程,通常以食物链和 食物网为载体进行。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 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2024/1/26
22
05 科学技术在社会 发展中应用
2024/1/26
23
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实现对其性状 和功能的定向改造。
基因工程的技术应用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在 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1/26
基因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推动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4
细胞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2024/1/26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转化等技术手段,对细胞进行改造 和利用。
细胞工程的技术应用
人类起源与发展
2024/1/26
人类起源的证据
化石证据表明,人类起源于古猿,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 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发展的历程
根据化石和考古资料,可以将人类发展历程分为猿人、古人、新人 和现代人四个阶段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意义
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未来 发展提供了历史借鉴和科学依据
营养级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同一 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表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 营养层次。
15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
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各种化学元素在生物 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 内部的循环运动,包括水循环、
碳循环、氮循环等。
2024/1/26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 化和散失的过程,通常以食物链和 食物网为载体进行。
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环保宣传、志愿服务等公益 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2024/1/26
22
05 科学技术在社会 发展中应用
2024/1/26
23
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改变生物体的基因组成,实现对其性状 和功能的定向改造。
基因工程的技术应用
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基因编辑等,在 农业、医学、工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024/1/26
基因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 ,推动生物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24
细胞工程原理和技术应用
2024/1/26
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
通过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转化等技术手段,对细胞进行改造 和利用。
细胞工程的技术应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3908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a.png)
保护生物多样性策略
01
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对 濒危物种进行就地保 护和管理。
02
迁地保护
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 ,移入动物园、植物 园等进行特殊保护和 管理。
03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禁止对濒危物种的猎 杀、采伐和买卖等活 动。
04
公众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 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 认识和保护意识。
03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策略
Chapter
常见人类遗传病类型及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
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如 红绿色盲、血友病等,遵 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多基因遗传病
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 同作用,如高血压、糖尿 病等,具有家族聚集性和 较高的发病率。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 引起,如唐氏综合征、猫 叫综合征等,常导致严重 的生长发育障碍。
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影响 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我国当前面临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高原等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突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沙漠化扩展
西北地区沙漠化趋势加剧,对 当地生态和居民生活造成威胁
。
森林资源不足
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 不均,难以满足生态需求。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变异类型及其产生原因
基因突变的类型、特点及意义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02
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
Chapter
物种起源理论及证据
01Biblioteka 0203物种起源理论
包括自然选择、遗传变异 、隔离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4480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e.png)
细胞生长、分化的过程及意义
细胞生长: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新细胞经过生长过程逐渐形成具有特定形态、结 构和功能的组织和器官
细胞分化:不同种类的细胞在生长过程中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形成 具有特定功能的细胞群
意义:细胞生长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
THANK YOU
汇报人:
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
生物体内的物质基
04
础
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氨基酸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 过程
蛋白质的功能和作用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的种类:DNA和RNA
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
观察细胞分裂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实验原理:介绍实验的原理和目的 材料用具:介绍实验所需的材料和用具 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结论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结论
设计并实施简单的生物学实验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课题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操作 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YOUR LOGO
YOUR LOGO
20XX.XX.XX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PPT课 件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高 中 生 物 必 修 一 课 程 简 介 03 生 物 细 胞 的 结 构 和 功 能 04 生 物 体 内 的 物 质 基 础 05 生 物 体 的 生 命 活 动 06 生 物 圈 中 的 人 体 生 命 活 动 调
高中生物必修(共60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共6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6fb6004650e52ea551898d3.png)
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
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它的总反应是:
C6H12O6 2CO2+2C2H5OH(酒精)+少量能量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酶
通常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降解阶段。
第二阶段:丙酮酸继续分解阶段。
通常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降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中。 b. 过程:与有氧呼吸相同。 c. 产物:丙酮酸、少量ATP。
例1. 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 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过 一段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CO2的试管有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 C.丙酮酸+高尔基体 D.丙酮酸+内质网
例1. 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 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过 一段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CO2的试管有 A.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细胞 B.葡萄糖+线粒体 C.丙酮酸+高尔基体 D.丙酮酸+内质网
第二阶段:丙酮酸分解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线粒体的基质内。 b. 过程:在酶的催化下,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 成二氧化碳和[H]。 c. 产物:二氧化碳、[H]、少量ATP。 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的阶段。 a. 发生部位:细胞线粒体内膜上。 b. 过程:在酶的催化下,前两阶段释放的[H] 和氧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形成 大量ATP。
一、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是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 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 ATP 的过程。它的总化学反应简式: 酶 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降解阶段。
高中生物ppt课件
![高中生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0cf1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2.png)
不同元素在生物体内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如碳、氢、氧参与构成生物体 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有机物,氮、磷、硫参与构成核酸、蛋白质等 重要分子。
元素来源
生物体通过食物和空气等途径获取所需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这些化合物是构成细胞和 组织的主要物质。
05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01
02
03
04
孟德尔的生平介绍
孟德尔是一位19世纪的奥地 利生物学家,他对遗传学做出
了重大贡献。
豌豆实验的目的
通过豌豆实验,孟德尔发现遗 传规律,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
概念。
豌豆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选择了多种豌豆进行杂 交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子代
的表现型,得出结论。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双 层膜结构,含有光合色素和酶,能够进行 光合作用。
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层 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同时参与脂质的合成和代谢。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 层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运 输,同时参与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
无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等,这些化合物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 能至关重要。
化合物作用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在细胞内储存能量;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主要 物质,并参与多种生命活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 要作用。
0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总结词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的过程。
元素来源
生物体通过食物和空气等途径获取所需的化学元素。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等,这些化合物是构成细胞和 组织的主要物质。
05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01
02
03
04
孟德尔的生平介绍
孟德尔是一位19世纪的奥地 利生物学家,他对遗传学做出
了重大贡献。
豌豆实验的目的
通过豌豆实验,孟德尔发现遗 传规律,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
概念。
豌豆实验的过程
孟德尔选择了多种豌豆进行杂 交实验,通过观察和分析子代
的表现型,得出结论。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具有双 层膜结构,含有光合色素和酶,能够进行 光合作用。
内质网的结构和功能
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
内质网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层 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 ,同时参与脂质的合成和代谢。
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重要膜结构,具有单 层膜结构,参与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运 输,同时参与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
无机化合物
生物体内存在的无机化合物包括水、无机盐等,这些化合物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 能至关重要。
化合物作用
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在细胞内储存能量;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组织的主要 物质,并参与多种生命活动;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 要作用。
02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总结词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并释放氧气 的过程。
《高中生物知识总结》课件
![《高中生物知识总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afa8a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8.png)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生态系 统的恢复能力、抵抗力和适应性来 衡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包括物种多样性、食物链、 环境变化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生物多样性 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高中生物知 Nhomakorabea应用与拓展
第五章
生物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利用碎片时间:利 用碎片时间进行学 习,如课间、等车 等时间。
备考心态与应试技巧
保持积极心态:保持自信,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复习全面、系统 掌握应试技巧:熟悉题型,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模拟考试:通过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环境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第一章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
第二章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质: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遗传信息的储存和复制中心 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负责细胞的各种功能
生物大分子及其功能
蛋白质: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基本物质, 具有催化、运输、免疫等功能
核酸:包括DNA和RNA,是遗传信息的载 体,具有遗传和表达功能
科学方法论:观察、实验、归 纳、演绎等科学方法在生物学 中的应用
生物学家:达尔文、孟德尔等 生物学家的贡献和影响
生物科学应用:生物学在医学、 农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
生物伦理与道德问题探讨
克隆技术:探讨克隆技术的 伦理和道德问题
基因编辑:探讨基因编辑技 术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生物 多样性保护的伦理和道德问
高中生物知识总结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全套完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9e51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9.png)
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NA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 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
间距为0.34nm。
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连接子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简介
转录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发生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
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形式 存在于DNA分子中,决定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变异与进化
变异
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可遗 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进化
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遗传特 性的改变,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 变、突变和基因流等机制。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 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包括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诱 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历程
动物克隆技术的起源
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汉斯·斯皮曼首次提出动物克隆的 设想。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
1952年,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J·金成功克隆出北方 豹蛙;1996年,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领导的科研小 组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 ,碱基间通过氢键连接。
DNA双螺旋结构直径为2nm, 螺距为3.4nm,相邻碱基对平面
间距为0.34nm。
DNA复制过程及特点
复制过程
解旋、合成子链、连接子链。
特点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双向复制。
转录和翻译过程简介
转录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发生在细胞核中。
遗传信息
以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形式 存在于DNA分子中,决定 生物体的所有性状。
变异与进化
变异
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可遗 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
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进化
生物种群在长时间内发生的遗传特 性的改变,包括自然选择、遗传漂 变、突变和基因流等机制。
生物进化的证据
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 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
05 生物技术实践应 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和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原理
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将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如根尖、茎尖、叶片、花药等)分离出来,放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增殖,形成完整的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包括愈伤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其中,愈伤组织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诱 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完整植株。
动物克隆技术发展历程
动物克隆技术的起源
1938年,德国胚胎学家汉斯·斯皮曼首次提出动物克隆的 设想。
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
1952年,罗伯特·布里格斯和托马斯·J·金成功克隆出北方 豹蛙;1996年,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领导的科研小 组成功克隆出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
高中生物必修(共27张PPT)
![高中生物必修(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1770422376baf1ffc4fadd3.png)
1、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问题 探讨
1、红是相当于半透膜? 是
3、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 不一定 而涨破吗?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细胞质与外界溶液浓度差的大小
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发生条件 细胞膜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__________
拓展练习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肉细胞时,如果要进一步确 认这些细胞是否为活细胞,请你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设计 一种判断方法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1)实验设计思路:
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叶肉细胞,观察 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2)可能的结果及结论:
如果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活细胞; 如果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死细胞。
原 生 质 层
成熟植物细胞
原生质层 细胞外溶液 细胞液
渗透装置
半透膜
烧杯中的清水
漏斗中的蔗糖水
当细胞液浓度 大于 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 小于 细胞失水。
环境溶液浓度, 环境溶液浓度,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 异吗?
水稻培养液中里的Ca2+和 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细胞质 与__________ 外界溶液 构成浓度差 (2)________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膜 液泡膜 原生质层 细胞质 (细胞膜和液泡膜 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细胞壁
探 究
• 原生质层可以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作出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实验 (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a b c b
问题 探讨
1、红是相当于半透膜? 是
3、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由于吸水 不一定 而涨破吗?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细胞质与外界溶液浓度差的大小
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发生条件 细胞膜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__________
拓展练习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肉细胞时,如果要进一步确 认这些细胞是否为活细胞,请你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设计 一种判断方法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1)实验设计思路:
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叶肉细胞,观察 是否发生质壁分离。
(2)可能的结果及结论:
如果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活细胞; 如果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说明是死细胞。
原 生 质 层
成熟植物细胞
原生质层 细胞外溶液 细胞液
渗透装置
半透膜
烧杯中的清水
漏斗中的蔗糖水
当细胞液浓度 大于 细胞吸水; 当细胞液浓度 小于 细胞失水。
环境溶液浓度, 环境溶液浓度,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不同作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差 异吗?
水稻培养液中里的Ca2+和 Mg2+浓度为什么会增高?
细胞质 与__________ 外界溶液 构成浓度差 (2)________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膜 液泡膜 原生质层 细胞质 (细胞膜和液泡膜 以及两层膜之间的
细胞质)
液泡
细胞核 细胞壁
探 究
• 原生质层可以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 (原生质层是一层半透膜吗?) 作出假设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设计实验 (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a b c b
高中生物PPT模板讲义
![高中生物PPT模板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bc6d14b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2.png)
资料分析:器官移植所带来的问题
讨论
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 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 任何措施, 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 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 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
艾滋病
• 预防措施: 1 洁身自爱 2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 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 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 需要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 病病毒抗体检测,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 清除功能
• 对外,防卫功能; • 对内,监控功能; • 清除外界病原体和内部突变细胞 的功能,
•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机体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吸附在 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细胞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 表面,
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和抗体相结合, 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血 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过敏原 刺激 机 体 产生 抗 体 吸附 某些细胞
自身免疫病
• 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心脏病:
抗体
进攻
进攻
酿脓链球菌 相似 心脏瓣膜
表面的一种
上的一种
抗原决定簇
物质
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
自身免疫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 也会对自身成分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 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 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 身免疫病,
免疫系统受损可能引发癌症吗
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 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它因 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我们体 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免疫系统时刻监视 着突变了的自已成分,并将它们及时清除,艾 滋病病人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所以恶性肿瘤的 发病率大大升高,
高中生物必修二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ea51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1.png)
发生在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常见于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 修复。
非同源重组
发生在非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常见于转座子和病毒整合。
基因重组方式及意义
• 位点特异性重组:发生在特定DNA序列之间的重 组,由重组酶催化。
基因重组方式及意义
基因重组的意义 有利于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
增加遗传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遗传病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避免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产前 诊断等。
治疗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传病,采取相应的 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等。
优生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策和实践
优生政策
国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如禁止近亲结婚、推 广婚前检查等。
优育实践
家庭和社会应关注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提供良好的生育环境和服务,如孕 妇保健、胎教等。同时,应注重儿童 早期教育和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物进化证据及意义
• 化石证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可以揭示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趋势 • 比较解剖学证据:比较不同物种的骨骼和器官结构,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 胚胎学证据:比较不同物种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 • 生物进化的意义:生物进化是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高中生物必修二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遗传与进化基础 • 基因突变、重组与修复 • 生物进化理论与证据 •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 •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生物技术实践与应用
非同源重组
发生在非同源序列之间的重组,常见于转座子和病毒整合。
基因重组方式及意义
• 位点特异性重组:发生在特定DNA序列之间的重 组,由重组酶催化。
基因重组方式及意义
基因重组的意义 有利于生物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
增加遗传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遗传病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措施
避免近亲结婚、进行遗传咨询、产前 诊断等。
治疗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传病,采取相应的 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等。
优生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策和实践
优生政策
国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优生优育, 提高人口素质,如禁止近亲结婚、推 广婚前检查等。
优育实践
家庭和社会应关注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提供良好的生育环境和服务,如孕 妇保健、胎教等。同时,应注重儿童 早期教育和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生物进化证据及意义
• 化石证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可以揭示生物进化的历程和趋势 • 比较解剖学证据:比较不同物种的骨骼和器官结构,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 胚胎学证据:比较不同物种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进化关系 • 生物进化的意义:生物进化是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命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THANKS
感谢观看
高中生物必修二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遗传与进化基础 • 基因突变、重组与修复 • 生物进化理论与证据 •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优育 •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生物技术实践与应用
高中生物经典课件PPT
![高中生物经典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34a03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e.png)
高中生物经典课件
•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遗传与变异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物的应激性与运动 •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目录
Part
0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发现与学说
细胞的发现
17世纪,列文虎克利用显微镜首 次观察到细胞。
细胞学说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 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界的统一性 。
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意义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 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了氧气和有机物,是 生物圈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化能合成作用的过程与意义
化能合成作用是一些细菌等自养生物通过将无机物氧化成有机物来获得能量的过 程。这些细菌利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为生物圈提供了另一种 能量来源。
细胞呼吸的意义
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生物体的稳态。同时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也为其他生物合成 有机物提供了原料。
Part
04
生物的应激性与运动
应激性概述
应激性定义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应激性类型
包括趋利避害的应激性、趋光性、 趋化性等。
应激性意义
STEP 01
分离定律
STEP 02
自由组合定律
阐述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及 其适用范围,解释等位基 因的分离和显隐性关系。
STEP 03
伴性遗传
解释伴性遗传的概念和原 理,分析其与人类遗传病 的关系。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和意义,分析多对等位基 因的自由组合及其产生的 子代表现型。
变异及其类型
•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遗传与变异 • 生物的新陈代谢 • 生物的应激性与运动 •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目录
Part
0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细胞的发现与学说
细胞的发现
17世纪,列文虎克利用显微镜首 次观察到细胞。
细胞学说
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 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界的统一性 。
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意义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 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了氧气和有机物,是 生物圈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化能合成作用的过程与意义
化能合成作用是一些细菌等自养生物通过将无机物氧化成有机物来获得能量的过 程。这些细菌利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为生物圈提供了另一种 能量来源。
细胞呼吸的意义
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生物体的稳态。同时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也为其他生物合成 有机物提供了原料。
Part
04
生物的应激性与运动
应激性概述
应激性定义
生物体对外界刺激所发生的反应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
应激性类型
包括趋利避害的应激性、趋光性、 趋化性等。
应激性意义
STEP 01
分离定律
STEP 02
自由组合定律
阐述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及 其适用范围,解释等位基 因的分离和显隐性关系。
STEP 03
伴性遗传
解释伴性遗传的概念和原 理,分析其与人类遗传病 的关系。
介绍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和意义,分析多对等位基 因的自由组合及其产生的 子代表现型。
变异及其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胚芽鞘?
胚芽鞘是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 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是一个鞘 状结构。胚芽鞘是植物的第1片叶,有保 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长锥的作用。 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 面,保护着胚芽出土时不受到损伤,随 后为胚芽所突破。胚芽鞘的尖端含有植 物生长素,对幼苗的出土有很大意义; 同时含叶绿体,出土后即能进行光合作 用,对幼苗能独立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单侧光对胚芽鞘的影响1
实验过程:
胚芽鞘在单 侧光下
胚芽鞘在 黑暗中
实验结果:
信息:
单侧光能引起胚芽鞘弯曲
单侧光对胚芽鞘的影响 2
实验过程:
胚芽鞘在单 侧光下
去掉尖端的胚芽 鞘在单侧光下
实验结果:
信息: 胚芽鞘的生长和弯曲都与尖端有关
单侧光对胚芽鞘的影响 3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信息:
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
B C
实验推测:
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物质使胚芽鞘生长, 并在单侧光下弯曲
?
思考:
1、胚芽鞘尖端是不是产生了生长素? 2、生长素是不是会从尖端运下来的?
温特实验
有一种实验材料能把尖端的生长素提出来 这种物质就是海藻的提取物——琼脂。
植物为什么会表现出向光性?
植物向光性的原因: 单侧光必须照射胚芽鞘哪一部位会引起生 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 :单侧光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 长素分布不均 ? 外因.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不均匀布是引起向光性 的内因 具体是: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 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 从而弯向光源.
第2节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是否生长素越多,对生物生长 的促进作用就越强?
促 进
0
抑 制
mol/L
⑴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的同一器官影响 不同,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思考:是否生长素浓度越高越能促进生长?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
什么因素引起了胚芽鞘弯曲生长?
外因:单侧光、内因:生长素分布不均
2
为什么单侧光会使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使 背光一侧细胞纵向伸长比向光一侧快,使胚芽前向光弯曲。
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 一侧分布多,植物表现出向光性,从而也证实 了:生长素会促进植物的生长。
作出预期:
温 特 实 验
结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可由上到下运 输,促进下端明显生长
作出预期:
两侧浓度不同导致其弯曲生长。
思考题1: 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 插入薄片为云母片)。
A B C D E 答: A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B图胚芽鞘背光源弯曲生长 C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 D图胚芽鞘直立生长 E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
高中生物课件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旧口高中
李金玲
朵朵葵花向太阳, 为什么?
体操运动员为什么能完成如此优 美复杂的动作?
生物的这些生命活动都与生物 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密切相关。 生物体各部分必须成为一个统一的 整体,才能适应环境。植物生命活 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人 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神经调节 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占主导 地位。
答案:地心引力(重力)
1.向日葵幼嫩的花盘
跟着太阳转,窗口 的鲜花伸出窗外, 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刺激?
单侧 光的 刺激
向 光 性 向 重 力 性
2.幼苗的根向土壤中生长, 重力的 又主要受什么因素刺激?
刺 激
植 物 对 环 境 的 适 应
刺 激 方 向:单一方向 植物运动方向:定向运动
向性运动植物的激素调节 节
在播种时,我们有无考虑种子的 落土方向?
答案:不考虑
?
种子萌发后,为什 么根总是竖直向下 生长,茎总是竖直 向上生长呢?
植物的向光性生长 植物的向重力性生长
1、引起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外界刺激是什么?
答案:单侧光
2、引起植物向重力性生长的外界刺激是什么?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在哪? 主要在幼嫩的芽、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生长素的运输有何特点? 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如茎和根的顶端) 向下端(如茎和根的基端)运输,不能 倒转过来运输。
3、生长素主要分布在植物体的什 么部位?
各器官都有分布,多集中在生长旺 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顶 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 种子和果实等处。
赤霉素:生长旺盛部位合成,促进细胞生长,解除休 眠,促进萌发。 细胞分裂素:分裂旺盛处含量高,根尖合成。促进分 裂,萌发,诱导分化,延缓衰老。 脱落酸:在根冠,种子,茎处合成,将要脱落和休眠处 的部位含量高,抑制生长,促进脱落,是生长抑制剂。 乙烯:气体激素。分布广泛,成熟果实中含量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促进植物多开雌花。 生长素:生长旺盛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明显作用. 特别是能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的生长.
思考题2:
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 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可 以从窗口射入。把暗箱放在旋转器 上水平旋转,保持每15分钟均速转 一周。一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B
思考题3:
下图示三盆燕麦幼苗。A、C盆中是正常幼 苗,B盆中是切去胚芽鞘尖端的幼苗。将A、 B盆分别放在缓慢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将C 盆放在不旋转的圆盘上,三盆都有单侧光照 直立 射。几天后,A盆的幼苗________ 生长;B 盆幼苗 ________不 生长, C盆的幼苗 向光弯曲 生长。 ___________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
胚芽鞘向光性的解释
背光一侧 生长素分布多 细胞生长快 向光一侧 生长素分布少 细胞生长慢
植物激素:
这类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 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 微量有机物,称植物激素。现在,人们发现 的植物激素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 素、脱落酸和乙烯等。
植物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 的定向运动
举例:植物幼苗的向光性生长
根的向重力性生长
根的向水性生长
根的向肥性生长
植物为何会表现出向性运动?
达尔文等科学家研究认为,对植物的调节靠的 是激素。
1:激素真的存在吗? 2:在植物的什么部位? 3:是怎样引起植物弯向光源生长的?
达尔文试验
实验材料: 金丝雀薏草胚芽鞘 实验过程: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