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_双性化_教育的意义_方法与应避免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双性化”教育的意义、方法

与应避免的问题

●史

——————————————————

—史红/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文学博士,副教授。

我国的教育基本上是性别本质主义的教育。性别本质主义强调男女两种性别特征是自然的和稳定的,它认为两性及其特征是截然分开的,女性特征被绝对归纳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男性特征则被归纳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的、客观的、擅长抽象思维能力的,两性特征泾渭分明。“双性化”教育是对现有的性别本质主义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是解构特定历史条件的性别局限、顺应时代进步的新的性别角色发展趋势。

一、“双性化”教育的意义

“双性化”(Androgyny)的英文单词来源于希腊语中的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它又可称为性别角色双性化、双性化人格、两性化人格、男女兼性或心理双性化,指的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具有这种人格类型的人身上同时具备了男女两性的能力、性格、动机、兴趣等,尤其是在心理特征方面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某些优点和长处。1964年,罗西(A ·S ·rossi)第一次

正式提出“双性化”这个新概念。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S .L.Bem)设计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心理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她将性度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中性化,这以后逐渐建立了“双性化模型”。该模型认为,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相对独立的特质,并非一个连续体上的对立面,证实“双性化”女性比其他人有更好的独立性,能较好表现女性气质,并有强烈自尊感。康布兰、比姆、霍尔与浩宾斯坦也做了相应研究,他们研究发现,男女被试者更多地认为“双性化”是更典型性的理想女人和男人的模式。斯比尔斯等研究还认为,“双性化”者在同等条件

下比性别典型者做得更好,在心理健自尊、自我评价、受同伴欢迎、适应能力等方面优于单性化者。一直以来,国外关于“双性化”的研究不仅注重其理论的深入探讨,提出了行为主义的理论、社会学习的理论、认知学派的理论,而且自制各种量表,注重实证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在这种理论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末,“双性化”教

育这一家庭教育新理念在美国开始流行。在《2003-

2004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提出教育权利之意义及其教育领域内性别完全平等的四条标准,更给人们对青少年实施“双性化”教育以理论和实践上的有力指导。“双性化”教育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期待,其主要意义如下:

(一)对“性别倾斜”化教育的纠偏,体现教育公平

我国学校大多为男女同校,但教育里的“性别倾斜”现象明显。现有的人类知识系统存在着以某一个性别为中心、忽视另一个性别存在的缺陷,或者说它的整个教育体系是依据男性经验建立起来的,女性往往处于边缘化或者被忽视的角色,无法体现女性的主体性。在这种同一化的、表面完全平等的学校教育体系里,教育模式更多地是按照男性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及思维特征设计的,而非女性。这一教育体系虽然实现了教育的男女平等,赋予了女性受教育的权利,但事实上却把女性置于男性的普遍话语体系当中,较少考虑女性的身心特性与学习特点。“性别倾斜”化教育加深社会的性别偏见观念;影响学生对其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归属;影响两性的成就动机;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学校是学生学习社会性别文化、性别态度和性别行为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实现社会性别公平的重

要:“双性化”教育是一种新兴教育,主要侧重人格与性别角色教育,以男女两性优秀人格的

整合与升华为目的,力图使学生建立一种更完整的人格,更完美的性别形象。“双性化”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在进行“双性化”教育时要采取相应的方法,也应避免出现一些问题。

关键词:双性化;人格;社会性别

要阵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里,公平性是其最重要的内涵。改变“性别倾斜”化教育的办法就是实施“双性化”教育,以纠偏颇。“双性化”教育强调在平等与公正的基础上构建无性别歧视、倾斜的环境,以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理想的体现性别公平的教育模式既非“无性化”,也非“两性化”,而是应该“双性化”,既吸收女性主义的教育思想,也吸收男性解放的理论。性别公平的教育并不意味着拒绝多元化、多样性,而是要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两性平等发展。它不是简单地表现为形式和程度的等同,而是男女学生人格的平等。纠正“性别倾斜”的“双性化”教育应成为未来学校性别平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补充学生单性人格,塑造其完整人格

在“双性化”教育中,使学生具备两性的优秀人格特质,培养更健全人格,对于人的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单性人格指表现在男性、女性的含有明显性别特征的单纯性人格。作为一种完美人格的追求,作为一种性别角色的塑造,“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结合了男性和女性心理素质的优点,在行为、习惯、学习、就业等方面都有更好的可塑性和适应内外环境的能力。这一个体表现为自信、独立、合作、沉稳、敏感、热情、成熟等男女两性都具有的特征。按照桑德拉·贝姆(S.L.Bem)的分类方法,“双性化”的学生在开放性、宜人性、责任感、和谐性、人情、灵活性等人格特征上均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学生,可见,“双性化”的学生具有较积极的人格特征。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积极正向的心理品质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这是充满矛盾和困惑的心理危险期,同时又面临着学习、人际关系、情感方面的巨大压力。如果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疏导,部分学生就会出现着自卑、焦虑、孤独、抑郁、困惑等方面的心理障碍。学生的稳定情绪、健康心态会对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的心理学认为,性别定型化有益于个体的社会适应,即男性应该多具有男性心理特征而不应具备女性特征;女性应多具有女性特征而不应具备男性特征,才是心理健康的。然而大量实验研究的结果证实了桑德拉·贝姆(S.L.Bem)关于具有“双性化”人格模式的个体在自信心、自尊感、独立性、安全感等方面比男性化气质、女性化气质和非男非女气质类型的个体要强,即为“双性化”特质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其次为男性化者,女性化特质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忧郁、恐怖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1]这个结果说明“双性化”人格特质是理想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双性化”的人格特质的学生,内心冲突较少,人际关系较为协调,能更好地应付多种处境,心理健康水平高,所以,“双性化”教育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的,而不是相反。

二、“双性化”教育的方法

就教育整体状况而言,现学校大多数教师没有“双性化”教育的意识,而部分教师虽已有“双性化”教育的意识,但因缺乏“双性化”教育的具体方法的指导而难于实施。根据我国性别本质主义教育现状,实施“双性化”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改变教材的性别刻板印象,在教育内容上体现“双性化”教育

研究发现,我国的现有教材中的性别刻板化印象严重,语文、历史等教材中男女比例失衡,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存在“褒男贬女”现象,运用图画等直观手段表现刻板性别形象和观念的内容不多,但以文字的描述、暗喻、反衬等形式显现出来的刻板性别形象、观念等内容较多。数理化教材在科学外衣的包裹下,似乎以客观的、理性的、中立的、主客分离的方式编排知识传统的合理性,而恰恰是这种带有典型男性思维体征的教材编排方式,抑制了女性学习的兴趣、动机和深入探究的可能性,造成女性在学校教育阶段的数理化能力普遍弱势,呈现学习上的“性别分层”的社会事实。其原因,一方面是教材编制者主观上的无意识;另一方面是我国的“集体无意识”里反映出的“重男轻女”的男权至上思想。要改变教材的性别刻板印象,教材的编制内容要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男主外”、“女主内”的固定模式,在避免性别偏见的同时赋予性别角色“双性化”的特征,表现“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的风采;删除课文故事中部分反映女性卑下地位的内容,相应地增加女性人物出现的频度,还应尽量多地选择那些反映“双性化”教育理念的形象。另外,教材编排方式也要考虑男性、女性的不同思维方式,两者结合,以适合“双性化”教育。

(二)改革“男性界定的课程”,力求教育课程的“双性化”

我国学校的传统教育理念,对部分课程的做性别化定型的安排,存在着社会性别模式化倾向。课程往往体现为“男性界定的课程”(male-defined curricu-lum),即把男性的经验当普遍的可以类推于全人类的经验,排除了女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点。[2]这样,一些相关的课程就主要适合男性学习,在课程的文理分科选择上,教师往往鼓励男生去学习理科,动员女生学习文科,认为“女生数理和逻辑思维不如男生”、“女性学理工科没前途”,女生高考时一般也不报考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