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经典实验题汇编及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部分经典实验题汇编及解释
专题 1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1)
专题 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专题 3 气体的制取与性质 (5)
专题 4 水的组成 (7)
专题 5 质量守恒定律 (9)
专题 6 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11)
专题7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12)
专题8 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15)
专题9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17)
专题10 中和反应的探究 (19)
专题11 酸、碱的化学性质 (21)
专题12 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 (26)
2020年2月
专题1 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呈现】
1.某同学要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请你帮助该同学填写
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盛空气的集气瓶中的石灰水
________,盛呼出气体的集气
瓶中的石灰水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________的含量比
空气中的_______
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继续
燃烧,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
的木条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________的含量比
空气的_______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哈气后的玻璃片上有______,
另一块无明显变化
呼出气体中________的含量比
空气的________
【答案】无明显变化变浑浊二氧化碳高熄灭氧气低水珠水蒸气高【解析】理解检验每种气体使用的药品及对应的方法,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
【命题点二对比实验的思路】
2.小明用如下图所示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的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根据实验现象,小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得出:化学对比实验,必须在怎样的条件下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体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大于空气中CO2的含量。
(2)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解析】设计对比实验时一般要控制单一变量。
【命题点三改进实验的思路】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实验者通过导管口a或b向广口瓶缓缓吹气或吸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广口瓶内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_。
(2)实验者通过导管口a向广口瓶缓缓_______(填“吹气”或“吸气”,下同),通过导管口b 缓缓________。
(3)我们已经知道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推测本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澄清石灰水(2)吸气吹气(3)装置A中的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装置B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实验者通过导管口a或b向广口瓶缓缓吹气或吸气”是一句比较重要的提示语。
理解气体从不同端口进出导管时的原理与现象(可尝试在家用塑料瓶、吸管及水练习以便理解)。
专题2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呈现】
1.如图是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时冒出浓厚的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并且生成固体,使得集气瓶内的________减小,致使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__________的体积,从而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燃烧结束后,当集气瓶_________后松开弹簧夹,过一会儿观察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答案】(1)白烟 4P +5O 2=====点燃2P 2O 5 (2)压强 氧气 (3)冷却
【解析】本题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为载体,考查了实验原理、实验条件的控制、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误差分析等问题,考查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合理控制实验条件。
【命题点二 不同装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2019•东营改编)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 mL 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稍过量的白磷(加热时白磷在空气中也能燃烧,生成物与红磷相同)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 mL 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 mL 刻度处推至 15 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 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假设反应充分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
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向左移动,最终前沿约停在12 mL 的刻度线上
(3)白磷燃烧,产生白烟,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终前沿约停在8 mL 的刻度线上
(4)注射器活塞弹出,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等
【解析】(1)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 mL 刻度处推至15 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 mL 刻度处,则说明整个装置都不漏气。
(2)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时白磷燃烧消耗掉的只是试管内的氧气为40 mL×1/5=8 mL ,所以活塞应停在20 mL -8 mL=12 mL 的刻度处。
(3)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白磷实际消耗掉的是试管40 mL 和注射器
内20 mL的氧气共12 mL,即(40 mL+20 mL)×1/5=12 mL,所以活塞应停在20 mL-12 mL=8 mL的刻度处。
(4)因为白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产生热量使气体膨胀,可能会使橡胶塞弹出、试管爆裂、不使用弹簧夹可能会使注射器活塞弹出等,造成实验失败等。
【命题点三不同物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2017•温州)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小明同学取足量的红磷、镁条、木炭分别在等体积的A、B、C三瓶空气中同时燃烧;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再松开止水夹,发现集气瓶B中进水最多,C中进入水量很少。
查阅资料:镁条既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固体,还能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
(1)实验中红磷、镁条、木炭都足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水停止倒吸后发现B中的水量明显高于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C的集气瓶中进水量很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实验说明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药品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为了将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耗尽
(2)镁条燃烧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部分氮气
(3)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变化很小
(4)可燃物只与氧气反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生成物为固体等
【解析】根据镁能与氮气发生反应,可以判断B中气体消耗比较多,瓶内气压比A小。
所选除氧剂要具备的特征有:本身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不是气体;生成物不是气体。
【命题点四不同测量技术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4.(2016•武汉)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 2、图 3 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 .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是由于燃烧放热造成的
C . P =0.79P 0,P ′=P 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的低
D . 由图 3 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B
【解析】A .若红磷不足,不能将氧气充分反应,测定结果偏小;B .温度升高,气压增大,说法正确;C .压强不同的原因主要是木炭燃烧生成了气体;D .由于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虽然都消耗了氧气,但又生成了气体,装置内压强几乎保持不变,无法测定。
专题3 气体的制取与性质
【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呈现】
1.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所给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_(填标号)。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取的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填标号),理由是__________。
(3)利用装置D 收集的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KMnO 4=====△K 2MnO 4+MnO 2+O 2↑ C (或E )
(2)B 大理石(或石灰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且反应不需要加热
(3)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且不与空气成分发生反应
【解析】此为制取和收集气体常用的两套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和使用。
【命题点二 基础装置与改进装置】
2.(2017•静安改编)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的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请写出用装置A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可以用装置D 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E 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填“c ”或“d ” )口通入。
(3)装置B 、C 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 相对于装置B 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
________________。
(4)加热碳酸氢钠(NaHCO 3)固体来制取CO 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用F 装置收集CO 2并测量生成的CO 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测量结果________(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答案】(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2KMnO 4=====△K 2MnO 4+MnO 2+O 2↑ 氧气不易溶于水 c
(3)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石灰石(或大理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4)A 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
(5)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 无
【解析】发生装置C 改进主要是从装置的便利使用方面考虑,收集装置E 改进主要了解多功能瓶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命题点三 单个仪器的组装】
3.(人教版教材课后题改编)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利用上述仪器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填标号)。
(2)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
【答案】(1)①②⑦⑧(2)CaCO3+2HCl = CaCl2+H2O+CO2↑ (3)试管
【解析】将单个仪器组装成发生装置或收集装置,需要建立整体实验装置的模型,理解每一种仪器所起的作用。
专题4 水的组成
【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呈现】
1.(1)下图中a玻璃管连接电源的________极,b玻璃管连接电源的________极。
(2)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在玻璃管尖嘴处检验电解水产生的气体,则a玻璃管处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表明a玻璃管中的气体是________。
b玻璃管处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a、b两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
(3)该实验表明水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__________不变。
【答案】(1)负正
(2)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氢气木条燃烧得更旺2:1
(3)氢元素和氧元素元素种类
【解析】正极与负极端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及检验方法
【命题点二电解装置的改进】
2.水的电解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宏观现象: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___,用
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_______。
(3)结论: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答案】(1)2:1木条燃烧(2)水分子(3)氢、氧元素
【解析】电解装置不同,但原理相同
【命题点三电解水实验的误差分析】
3.[提出问题] 电解水时,负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氢气与正极端玻璃管内产生的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应为2:1,但在实际过程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多少呢?
[探究课题] 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与氧气的实际体积比一定是2:1吗?
[我的假设] 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2:1。
[探究准备] 水电解器、秒表。
[探究过程] 用水电解器电解水,测定两管逸出气体的体积,记录如下表。
[探究结论] (1)装置气密性良好、读数正确,但电解开始阶段两管气体的体积比不符合理论比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电解水的实验时,要较准确地得出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的结论,应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的假设] 不一定(或一定)
[探究结论] (1)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于氢气的溶解性(或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与电极发生氧化反应而被消耗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要等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记录,以减小实验误差(或利用相邻两个时间段的体积差做比较)【解析】通过表格数据分析误差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A、B两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逐渐接近于理认值。
专题5 质量守恒定律
【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呈现】
1.按要求完成下列两个实验探究方案(表中实验结论分析处填“=”“>”或“<”)。
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
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反应前总
质量
m1m3
反应后总
质量
m2m4
实验结论
分析
m1________m2m3______ m4
(1)方案一中,玻璃管的一端有一个小气球,作用是防止红磷燃烧放出的大量热使瓶内气体膨胀而冲开橡胶塞,做这个实验时还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两个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对比时,有同学分析:有一个方案观察不到天平平衡是因为_____________,因此不能说质量不守恒。
对于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装置要____________。
【答案】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白色粉末溶解,产生大量气泡=>
(1)在锥形瓶底装一些细沙
(2)反应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未被称量密闭
【解析】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因为反应后增加或减少了气体的质量,所以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命题点二实验改进】
2.某化学课外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 B C D
(1)甲组同学用A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硫酸铜溶液与铁钉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①描述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后天平的指针(填标号)______。
a.偏左 b.偏右 c.不偏转 d.无法预测
(2)乙组同学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
①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将本实验中的烧杯替换成带有气球的锥形瓶,如上图C所示,其他操作不变,最后天平仍偏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可见,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用D装置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水与食盐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
发现天平的指针不偏转。
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了,该实验很好地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为丙组同学的观点合理吗?说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的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②c
(2)①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的装置不密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左盘内质量减小;②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气球膨胀,因此左盘装置受到的浮力增大,天平偏右;装置密闭,体积不变;
(3)不合理。
质量守恒定适用于化学反应,因为D装置的两种药品未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改进的方向主要有两个:密闭容器内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此类视具体情况考虑浮力的影响);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仅用于化学反应,上述装置D为物理变化,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
用天平称出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必须满足以下之一:没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有气体参与且在密闭容器内。
专题6 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呈现】
1.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下图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
(1)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填“燃烧”或“不燃烧”,下同),水下的白磷________。
对比这两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填“燃烧”或“不燃烧”,下同),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
对比这两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接触氧气(或空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燃烧不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2)不燃烧燃烧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3)通入氧气(或空气)
(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理解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与灭火只需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即可。
【命题点二用不同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2.(2019•深圳改编)依据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4P +5O 2=====点燃2P 2O 5
(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①中b 通入N 2,红磷不燃烧;②中b 通入O 2,红磷燃烧
【解析】无论装置如何变化,均从燃烧的三个条件和灭火的三个原理着手考虑。
3.(2014•福州模拟改编)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P 2O 5室温下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毒性。
(1)图Ⅰ实验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图Ⅱ装置与图Ⅰ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竖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Ⅲ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
【答案】(1)提供热量 隔绝空气(或氧气)
(2)能防止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氧气(或空气)
【解析】(1)图Ⅰ实验中热水能起到提供热量,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其着火点而燃烧的作用,同时能使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
(2)图Ⅱ中的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可以防止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而图Ⅰ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直接排入空气,污染环境。
(3)试管内白磷燃烧说明满足燃烧的条件,由于温度已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因此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
专题7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呈现】
1.实验课上,同学们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甲组实验中能观察到金属 的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最快,金属 的表
面产生气泡缓慢,金属的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有一支试管中的溶液变为浅绿色,写出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中铝与CuSO4溶液反应的现象为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铜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通过乙实验,可得出Al、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答案】(1)Mg Fe Cu Fe+2HCl=FeCl2+H2↑
(2)铝丝的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Cu+2AgNO3=2Ag+Cu(NO3)2 Ag<Cu<Al
【解析】常见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规律,要求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作出判断。
【命题点二实验探究几种常见金属的活动性】
2.(2014•路南改编)现有银、铜、铁三种金属,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三个实验:
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中;Ⅱ将银片浸入稀硫酸中;Ⅲ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1)实验前需将金属片打磨,目的是。
(2)实验Ⅲ的现象是;写出实验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能完全证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理由是。
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来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操作和现象)。
(4)将银、铜、铁中的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液中,即可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根据现象比较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
【答案】(1)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2)铁片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Fe+H2SO4=FeSO4+H2↑
(3)无法比较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合理即可)
(4)氯化铜(合理即可)铁>铜>银
【解析】判断金属活动性,可考虑:金属与酸是否发生反应、反应快慢;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发生反应。
【命题点三探究“陌生金属”的活动性】
3.(2017•延安改编)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
铬的。
他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
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预测]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①Cr、Al、Cu;②Al、Cr、Cu;③Al、Cu、Cr。
[实验过程] 取大小相同的三种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
方案
实验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溶
液变为蓝色
___________ 铬片表面无明显变化
结论铬能和稀硫酸发生反
应,活动性Cr>H
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活动性H>Cu
_____ ___
____________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
[回答问题] (1)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
(2)实验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这三种药品可以是。
[归纳]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实验过程] 无现象铬不与硫酸铝反应,活动性Al>Cr Al、Cr、Cu(或②)(1)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或污物)
(2)Cr+H2SO4= CrSO4 +H2↑
(3)Al、CrSO4溶液、Cu(合理答案均可)
[归纳] ①通过金属与酸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②通过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的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铬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而铜不能,说明铬比铜活泼,铬不能将铝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铝比铬活泼,因此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Al、Cr、Cu。
用Al、CrSO4溶液、Cu这三种药品,Al能置换CrSO4溶液中的Cr,Cu不能置换CrSO4溶液中的Cr,可以确定Al、Cr、C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专题8铁制品锈蚀条件的探究
【命题点一教材原型呈现】
1.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1)实验设计
(2)实验现象:一周后,试管中的铁钉会生锈。
(3)实验分析
①B中蒸馏水的上面加入一层植物油的作用是。
B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并迅速冷却,其目的是。
②对比A、C中的现象,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由实验(填序号,下同)和对比可得到铁生锈需有氧气参加。
(4)实验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是。
【答案】(2)A
(3)①隔绝氧气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②铁生锈需要水A B
(4)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解析】(3)①植物油能使铁钉与氧气隔绝。
将加入B中的蒸馏水事先煮沸,并迅速冷却,是为了除去水中的氧气,使铁钉只与水接触。
②在都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C试管中的铁钉不与水接触,没有生锈,A试管中的铁钉与水接触,生锈了,说明铁钉生锈需要水。
若证明铁生锈需有氧气参加,需在都与水接触的条件下,对比铁钉与氧气接触和不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
【命题点二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2.(2015•威海)为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实验结果显示,B、D实验中铁丝生锈,而A、C实验中没有明显的现象。
仔细分析这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方案
对照实验指除了一个变量以外,其他的量都保持不变的实验。
该实验方案中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
请指出其中的对照实验(填序号)和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