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 (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分数与整数之间的混合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讲解分数与小数混合运算的规则,举例说明如何转换和处理。
2. 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介绍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强调运算顺序和分母的处理。
3. 综合应用: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分数与小数、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
2. 难点:正确转换分数和小数,处理复杂的分数混合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演示文稿,计算器,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从而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
2. 新授:讲解分数与小数、分数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规则,通过例题展示运算过程。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解决问题。
4. 讨论与解答: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解答,强调运算顺序和分母的处理。
5.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分数混合运算(一)2. 内容: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综合应用。
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选做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分数混合运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课后作业和学生的反馈,评估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2.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难点和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此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要讲授的章节是分数混合运算(一)。
具体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带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带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以及带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题目。
难点则是如何正确处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特别是当分母不同时如何进行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练习题,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写下两个分数,然后问学生们这两个分数相加或相减应该如何计算,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
2. 讲解:我会通过PPT,详细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以及带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题目。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我在旁边进行指导。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清晰的板书,列出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分数加减法运算的题目,让学生们课后进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分数加减法运算。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学计划,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和学生的努力,能够让大家都能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教学目标的明确设定,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带有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题目。
再次,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有效突破,特别是分数加减法运算的处理方法。
2.1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案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解答:\( \frac{7}{9} \times \frac{3}{4} = \frac{21}{36} \)。约分后得 \( \frac{7}{12} \)。
(4)计算 \( \frac{2}{5} \div \frac{4}{5} \) 的值。
(4)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数学家在分数混合运算领域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探究精神。
1.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
(2)按照乘除、加减的顺序进行运算。
(3)同级别的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2. 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的通分和约分技巧:
(1)找到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将分数转换为同分母的分数。
(2)将同分母的分数进行加减运算,得到结果。
(3)对结果进行约分,化简分数。
3. 分数乘除运算的规则:
(1)分数乘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2)分数除法:将除法转换为乘法,即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4. 分数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购物时计算多件商品的总价。
(2)烹饪时按照比例分配食材。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以下相关知识: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熟悉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数的读写、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简单的分数乘除运算。此外,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有了深入理解。
2. 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六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一定兴趣,尤其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感兴趣。他们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上逐渐成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擅长直观形象思维,有的则更倾向于抽象逻辑推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示范教学方案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呈现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数学活动注:这个图片是动画缩略图,拖动红色点构造图形从而解决问题,经历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过程。
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动画“【数学探究】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问题情境师:学校本学期开设了多种兴趣小组,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都受益良多。
淘气在课下的时候对他的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作了个调查。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让学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使学生能快速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师: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说你是怎么思考的?学生用语言表达能算出航模小组的人数的方法。
(说明理由)设计意图:不列式用语言表达出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量间的联系,同时加深对数量关系内在关联之间的理解,为画图表示数量关系做好准备。
师:请你画图来表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
学生独立思考和组内交流画图情况后,进行实物投影展示全班交流。
师: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反应数量关系,清楚地了解三个量之间的联系,今后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帮助分析!请你列式算一算,航模小组到底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
A 12×13=4(人 ) 4×34=3(人)B 12×13×34=3(人) 预设1:如果学生出现了A 、B 两种方法,并且计算方法较多。
在交流时对于B 种不同算法进行重点交流。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1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分数的加减法;
2.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分数加减法透彻掌握分数混合运算;
3.学生能够自信地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堂中的练习和作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分数加减法的应用;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完整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技能。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1.通过复习分数加减法的知识,为混合运算做好前期铺垫;
2.通过白板演示,呈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
的思维活动。
2. 讲解环节
1.完整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
2.聚焦难点,加强重点,为学生解决疑惑。
3. 实践演练
1.分组将学生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实践环节;
2.针对性讲解学生出现的错误,提高学生计算混合运算的正确率。
4. 主题探究
1.分组探究与分数混合运算相关的具体问题;
2.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混合运算(一)》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基本的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混合运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模糊的地方,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能够熟练进行分数混合运算的加减乘除。
3.能够将分数混合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的理解。
2.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技巧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实例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
同时,通过练习和巩固,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一本书,已经看了全书的2/3,剩下的1/3需要几天看完?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例子。
例如:分数混合运算的加减乘除规则,以及一些具体的例子。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
例如:给出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进行解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分数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总价?做菜时如何计算食材的比例?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
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北师大

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北师大分数混合运算(一)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的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不超过三步)。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通过知识的迁移,经历观察、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构建数学模型,使学生学会画图分析问题。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的计算。
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分析数量关系,自主探究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有利于本节课更好的学习分数混合运算。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线段图来增加学生分析、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旧知铺垫、揭示课题1.请找出单位“1”,并用等式表示。
(课件出示)(1)苹果的重量是梨的重量的4?5。
(2)六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38?。
2.说出下列各式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63×3÷945÷(15÷3)10+25÷53.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是什么?(课件出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
4.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一)活动2【讲授】(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情境图(1)学生根据情境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2)航模小组的人数和哪个小组的人数有关?2.由每小组的①号同学主持讨论:怎样用画图的方法表示航模、气象、摄影小组的关系。
3.学生在小组内画图表示航模、气象、摄影小组之间的数量关系。
4学生汇报,教师借助课件指导画线段图的方法。
(课件出示)5.如何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
(1)学生自学教材21页的内容(2)由每组的②号同学主持本组同学把自学到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
(3)请一名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解12×13?×3?4的计算过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含反思-2.1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含反思 2.1 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含反思 2.1 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所准备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2.1分数混合运算(一)。
我们将深入理解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并能够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运算顺序,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题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难点是对于分数混合运算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相关的练习题,学生们需要准备好纸笔,以便于随时进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例如“小明有2/3的糖果分给了小红,剩下1/2的糖果,小明原来有多少糖果?”让学生们思考并解答,引发对分数混合运算的兴趣。
2. 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并结合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运算顺序。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运算定律,以便于学生们随时查阅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5题。
2. 答案:我会准备一份答案,以便于学生们自查和纠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入环节的设计引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我选择了一个实际问题作为引入,因为它能够引发学生们对分数混合运算的思考。
通过提问“小明有2/3的糖果分给了小红,剩下1/2的糖果,小明原来有多少糖果?”学生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分数混合运算的必要性,并且能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示范课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混合运算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教材分析:学生已掌握整数、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律,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为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本节课注重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在各环节中,通过学生间的对话,展现读题、审题的一般思考过程,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根据问题情境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经历探索性的数学学习的过程,加强了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经验的1/ 11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教学目标:1.在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呈现数量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3.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计算。
教学难点: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11教学过程:3/ 11师:这是笑笑班上本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师:同学们说的很棒!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说你们是怎么思考的?师:是的!航模小组的人数与什么有关呢?师:你能画图表示航模小组与气象小组、摄影小组之间的人数关系吗?课件展示:画圆片图4/ 11画线段图画方格图画环形图5/ 116 / 11师:请同学列式解决“航模小组有多少人?”的问题。
课件出示式子:12×13×34或 12×(13×34)解:二、易错提醒课件出示计算题,展示错误计算过程。
计算56×310÷347 / 11小结:计算时,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计算。
三、做一做师:刚才我们已经尝试分数计算容易犯的错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_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一)_北师大版1分数混合运算(一)(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运算的学习适应,进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2.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运算。
分析明白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体会并把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把握解题思路。
难点:找出所求数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口算卡片: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18=12÷== = 3-=÷26= =2.出示算式:不运算,说一说运算的顺序。
47-36+28=52+56÷7=12×6÷4= (134+26)÷8=二、新课学习(一)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说说本课的学习目标。
在预习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地点?(二)独立摸索,交流讨论1.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认真观看,看看从这幅图中你能发觉哪些数学信息,并说一说那个地点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
2.小组讨论,分析明白得题意。
A.师:各小组进行研究时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分析题意,如画线段图、摘录条件和问题等。
B.讨论重点: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C.交流反馈:方法一,画线段图分析。
方法二,摘录条件和问题。
条件:气象12人,摄影是气象的,航模是摄影的。
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分析:题中显现了哪几个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从问题入手,要求航模组的人数,那它跟什么有关系?(与摄影小组的人数)那个地点谁是单位“1”?(摄影小组人数)摄影小组有多少人明白吗?(不明白)那如何办呢?(先求出摄影小组的人数)那摄影小组的人数和什么有关系呢?你是从哪句话中分析的?摄影是气象的,那个地点谁是单位“1”?(气象小组的人数)要求摄影小组的人数,实际是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列出算式:12×=4(人)同理要求航模小组的人数,也确实是求4的是多少。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的主要内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理解不透彻,运算速度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教师指导,学生能够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2.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反馈评价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自主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分数混合运算的教学PPT,包含例题、练习题和教学环节。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题:小明有2/3千克苹果,小红的苹果比小明多1/4千克,小红有多少千克苹果?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涵盖分数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实际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技巧;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题解答;2. 教学重点: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2. 知识讲解: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巩固知识;3.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几个典型的分数混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及时巩固所学知识;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应用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六、板书设计1. 板书题目:分数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技巧;3. 板书示例:例题解答过程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2)实际应用题解答。
2. 作业答案:(1)分数混合运算练习题答案;(2)实际应用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2. 拓展延伸: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其中,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题解答,这也是学生们在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信息和要求。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 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一节分数混合运算(一)。
这一节主要让我们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这些运算规则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计算题目,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难点是如何将这些规则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计算器,同学们需要准备好纸笔,以便于做题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比如说:“小明有一块巧克力,他吃掉了其中的一半,然后又吃掉了剩下的一半的一半,请问小明还剩下多少巧克力?”3. 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练习题目,让他们通过计算来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同学都能够掌握。
4. 应用:我会给同学们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
我会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包括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a. 1/2 + 1/3b. 2/5 1/4c. 3/8 4/7d. 5/6 / 1/2答案:a. 5/6b. 3/20c. 12/56d. 5/3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以及他们能否将这些规则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对于没有掌握的同学,我会给予个别辅导。
同时,我也会鼓励同学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说自己设计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或者是解决一些更复杂的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和实践情景的构建在教学内容的引入部分,我选择了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 分数混合运算(一)(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1)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数的含义和定义,掌握分数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2.能够根据一些简单示例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关系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3.熟练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4.能够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混合数的概念及转化。
2.分数的加减法。
三、教学难点1.分数的混合运算。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和学生互动,讨论什么是分数,比如半、一半、四分之一这样的概念。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和定义。
2.新知讲解(15分钟)1.分数的定义:分数是指用分号“/”连接的两个整数,上面的整数叫做分子,下面的整数叫做分母。
例如2/3、5/4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2.分数的表示法:用分数线表示,也可以使用带分数表示,例如3/2,也可以表示为1 1/2。
3.分数的比较大小:当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当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
4.混合数的概念:由整数和分数混合而成的数称为混合数。
3.示例演练(30分钟)1.求1 2/3+2/3 = (3×1+2)/3+2/3 = 5/3 所以,1 2/3+2/3=1 2/32. 请计算6+3 1/4-2 3/8。
解:6=6/1,3 1/4=13/4,2 3/8=19/8。
所以,6+3 1/4-2 3/8=6/1+13/4-19/8= \[(6×8)/8+(13×2)/8-(19×1)/8\] /1 = 49/82.如果汽车的油耗为每100公里6.5升,那么在开车行驶1280公里后,需要加多少升的汽油?解:1280÷100=12.8,故行驶1280公里消耗汽油量为(6.5×12.8)升,即(83.2/10)升。
化成分数为(832/100),化简后为(104/25)升。
4.练习(20分钟)1.小明买了2 7/8千克的苹果和3 1/4千克的梨,他一共买了多少千克水果?2.1 1/3加上1 2/5等于多少?3.求3 1/5减2 2/3的结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1)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1)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混合运算(1)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本,具体是第101页到第103页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解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分数和假分数的转换。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分数混合运算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分数和假分数的转换。
难点则是如何理解和运用这些规则,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分数运算的练习题和答案,以及一些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的教具,比如分数棒和分数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用一些实际的情景让孩子们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比如一个人吃了整个蛋糕的2/3,然后又吃了剩下1/4的蛋糕。
2. 讲解:然后我会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以及带分数和假分数的转换。
3. 练习:我会让孩子们做一些练习题,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这些规则。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
七、作业设计1. 2/3 + 1/42. 5/6 1/23. 3/4 2/3答案:1. 11/122. 1/33. 1/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学习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已经掌握了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
同时我也会给孩子们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比如让他们自己设计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或者找一些实际的问题解决。
这就是我今天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际情景引入在教学的开始,我使用了实际的情景来引入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
这个实际情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混合运算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1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知识,对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解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时,往往会因为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不清晰而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理清运算顺序,掌握运算法则,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能够正确进行分数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则和运算顺序。
2.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图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情境图和实例。
2.练习题: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3.板书设计:设计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2/3杯果汁,小红有1/4杯果汁,他们一共有多少杯果汁?”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例如:计算1/2 + 1/3,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混合运算(一)》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分数的混合运算(一)》,主要内容是分数的混合运算。
在前几年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常规运算,本课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难点:1.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归纳能力。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分数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在分数混合运算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需要重点讲解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实际应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和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引入1.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最近都在关注什么体育赛事?”2.出示计算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引出分数混合运算的概念。
例如,出示“32 + 34 -14”这道题目,让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出结果。
学生可能会说,先算加法,再算减法,最后得到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如果按照这个顺序计算,会得到正确的答案吗?第二环节:合作探究1.出示问题情境,让学生从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分数混合运算(一)|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下面是我根据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第二单元分数混合运算(一)的教学内容,为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分数混合运算(一),主要涉及教材中第二单元的第1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讲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进行分数加减乘除的运算。
同时,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方法。
难点是如何正确处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分数混合运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课件以及一些分数运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得到了1/4的苹果,现在他一共有多少苹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分数混合运算的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之后,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大家当场巩固所学内容。
我会逐一讲解同学们的答案,指出其中的错误,并解释正确的原因。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大家明白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
例如:“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3千克,另一个苹果的重量是1/4千克,两个苹果一共有多重?”5. 小组讨论:我会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让大家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 作业布置:在课堂的我会布置一些作业,让大家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包括一些分数混合运算的题目,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六、板书设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分数混合运算的知识,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主要包括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运算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示范课教学设 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目标描述:在解决有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呈现数量关系;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是整数混合运算的拓展,教科书安排了由三个问题构成的问题串及试一试。
这三个问题体现了学生读题、审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问题1展现了学生读题、审题的一般思考过程,并让学生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问题2是用不同的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同时突出了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问题3是要求学生列式解决问题。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解决问题,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2.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三、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导入新课1.口算下列各题。
2.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5×4÷2 38÷2+517-81÷9 6.4÷(2×4)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谁来说说?学生自由说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分数计算的能力,同时引起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回忆,使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师:那么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又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找找。
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一)获取新知任务一:交流思考方法师:这是淘气班上这学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2.1《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数混合运算(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分数加减法和乘除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运算,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并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
2.能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分数运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分数混合运算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教学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检验学生对分数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板书,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混合运算(一)
学习目标:
1.在解决有关分数连乘运算的具体问题的过程,明确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会用画图的策略直观的呈现数量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会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并在计算中养成认真的良好习惯。
4.能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逐渐两极分化,大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有随意接话,思考问题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
加上3人左右的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
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掌握的非常好。
这节课我们就要运用它,学习分数混合运算。
板书:分数混合运算(一)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21页图】 2、分析问题、汇报展示、交流算法
(1)观察图,分析图上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2)尝试用自己的办法分析题意,画线段图。
(3)生汇报自己画图过程,同学评议。
哪个小组来汇报,你学会了什么?××小组你们来汇报。
其他小组仔细听,你向他们学会了什么,也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
老师要给听得认真仔细的小组加分。
生1:说算理。
航模小组的人数跟摄影小组的人数有关。
摄影小组的人数不知道,我们就先来求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31
,就是求气象小组12人的3
1是多少,再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
(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生2:①在黑板上画图。
先用12个圆来代替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3
1,就把12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4个圆,就是摄影小组的人数,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4
3,
4个圆的4
3
是3个圆,所以航模小组是3个人。
②是画线段的方法,先画一条线段代表气象小组的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3
1,所以就把气象小组的这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的长度就是摄影小组的人数。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4
3,把摄影小组的这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3份的长度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
③自己的画法(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生说其他方法。
师引导:这位同学说的都对,但大家对这幅图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生补充,如果生补充不上来,老师引导。
)同学们在仔细地看看这幅图。
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31(板书),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4
3,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几分之几呢?再看看书,(板书),所以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31的43(板书),也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4
1,求出12的4
1是多少,就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
生3:我们小组认为根据书中第一幅图可以列式为12×31×4
3,先用12×31求出摄影小组有多少人,再×4
3求出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能约分的先约分,算出航模小组有3人。
生3接着汇报:我们小组认为根据书中第二幅图可以列式为12×(3
1×4
3),先用3
1×43求出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41,再用12×
4
1求出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能约分的先约分,算出航模小组有3人。
(大家还有补充的吗?)
3、将刚才两种方法列综合算式,初步探索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12×3
1
×43 12×(31×4
3)
4、我来总结:通过自学21页的内容,我们学会了用画图的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
分数混合运算和整数混合运算的一样,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同一级运算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方法计算,能约分的先约分。
连乘法可以同时约分,再计算。
5、师总结:第×小组可真会学习,不仅解决了自学提示的问题,而且汇报的很清楚,简洁。
把这部分知识在小组中反馈一下。
对于这部分知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就解决,没有问题)
三.巩固练习
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看练一练第1题,请一位同学到副黑板上去做,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1.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2. 订正:学生仔细观察黑板,并找一个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有两种方法就找两个人说。
有错的,让做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
里,如果他能说出来,最好。
如果说不出来,就找其他学生说,教师强调,再找他说。
3. 看来这道题没有难住大家,那么接下来这些题你是否能做准确呢?在练习本上做2.
4.
5.题,4位同学到黑板上去做。
4.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
5. 订正:学生仔细观察黑板,有错的,让做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里,如果他能说出来,最好。
如果说不出来,就找其他学生说,教师强调,再找他说。
四.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主要知识:
1.画图表示数量关系。
2.计算方法。
3.运算顺序。
五、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
12×31×4
3 12×(3
1×4
3)
=4×4
3
=12×4
1 =3(人) =3(人)。